工程力学作业3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39.50 KB
- 文档页数:5
《工程力学》15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
1. 研究梁的弯曲变形,主要目的是解决梁的()计算问题。
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支座反力
正确答案:B
2. 空间力系作用下的止推轴承共有( )约束力。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六个
正确答案:B
3. 纯弯曲梁段,横截面上()。
A. 仅有正应力
B. 仅有切应力
C. 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
D. 切应力很小,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A
4. 第三强度理论,是指()。
A. 最大拉应力理论
B. 最大切应力理论
C.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D. 畸变能密度理论
正确答案:B
5. 在减速箱中,高速轴的直径比低速轴的直径()。
A. 大
B. 小
C. 一样
D. 不一定
正确答案:B
6. 有集中力作用的梁,集中力作用处()。
A. 剪力发生突变
B. 弯矩发生突变
C. 剪力、弯矩同时发生突变。
作业三参考答案三、用位移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绘出弯矩图。
各杆EI 相同且为常数。
(10分)解:(1)选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Δ1为基本未知量。
(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k 11Δ1+ F 1P = 0(3)计算系数k 11及自由项F 1P 令EIi =12,则 i AB =3i , i BC =2i 作1M 图和M P 图如下:k 11 = 12i+2i =14i1P 40F =3kN ∙m(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基本结构1M 图M P 图(kN ∙m )40 401P 11140F 203k 14i 21i∆=-=-=-(5)作M 图四、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制弯矩图。
(10分)解: (1)选取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Δ1、Δ2为基本未知量。
(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k 11Δ1+ k 12Δ2+ F 1P = 0D 基本结构(3)计算系数及自由项 令EIi =4,则 i AB = i BC =2i , i BE = i CF = i , i CD =4 i 作1M 图、2M 图和M P 图如下:k 11 = 8i+4i+8i =20ik 21 =4i k 21 = k 12 =4ik 22 = 8i+4i=12iF 1P =40 kN ∙m F 2P =-30 kN ∙m (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D2M 图DPD1M 图{4iΔ1 +12iΔ2-30= 0解得:175 28i∆=-295 28i∆=(5)作M图五、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出弯矩图。
(10分)解:(1)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可简化为如下结构:D M图(kN∙m)(2)写出位移法方程如下:k 11Δ1+ F 1P = 0(3)计算系数k 11及自由项F 1P 令EIi =L,则 i AD = i DE =i 作1M 图和M P 图如下:k 11 = 4i+4i =8i21P qLF =12E1M 图基本结构EA2qL 122qL 12P(4)求解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将系数及自由项代入位移法方程,得:221P 111qL F qL 12k 8i 96i∆=-=-=- (5)作M 图由对称性,得原结构的M 图如下:六、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利用对称性),并绘出弯矩图。
⼯程⼒学作业(3答案)《⼯程⼒学》作业(第2章平⾯问题的受⼒分析)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习题2-10 图⽰平⾯任意⼒系中F1=N,F2=80N,F3=40 N,F4 = 110 N,M= 2000N mm,各⼒作⽤位置如图所⽰。
求:(1)⼒系向点O简化的结果;(2)⼒系的合⼒的⼤⼩、⽅向及合⼒作⽤线⽅程。
(说明:在本课程中,按机械制图尺⼨标注法规定,尺⼨单位为mm 时,不标注其单位mm。
)习题2-11 如图所⽰,当飞机作稳定航⾏时,所有作⽤在它上⾯的⼒必须相互平衡。
已知飞机的重量为P=30 kN,螺旋桨的牵引⼒F=4 kN。
飞机的尺⼨:a=0.2 m,b=0.1 m,c=0.05 m,l=5 m。
求阻⼒F x、机翼升⼒F y1和尾部的升⼒F y2。
习题2-12 如图所⽰,飞机机翼上安装⼀台发动机,作⽤在机翼OA上的⽓动⼒按梯形分布:q1=60 kN/m,q2=40 kN/m,机翼重P1=45 kN,发动机重P2=20 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偶矩M=18 kN 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
习题2-13 如图所⽰,⾏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量为P=500 kN,其重⼼在离右轨1.5 m 处。
起重机的起重量为P1=250 kN,突臂伸出离右轨10 m。
跑车本⾝重量略去不计,欲使跑车满载或空载时起重机均不致翻倒,求平衡锤的最⼩重量P2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距离x。
解起重机受⼒分析如图b所⽰习题2-14 如图所⽰,如图所⽰,组合梁由AC和DC两段铰接构成,起重机放在梁上。
已知起重机重P1=50 kN,重⼼在铅直线EC上,起重载荷P2=10 kN。
如不计梁重,求⽀座A,B和D三处的约束⼒。
习题2-15 图⽰传动机构,已知带轮Ⅰ,Ⅱ的半径各为r1,r2,⿎轮半径为r,物体A重为P,两轮的重⼼均位于转轴上。
求匀速提升A物时在I轮上所需施加的⼒偶矩M的⼤⼩。
习题2-16 图⽰构架中,物体重1 200 N,由细绳跨过滑轮E⽽⽔平系于墙上,尺⼨如图,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
(单选题)1: 设矩形对其一对称轴z的惯性矩为I,则当其长宽比保持不变。
而面积增加1倍时,该矩形对z的惯性矩将变为()。
A: 2I
B: 4I
C: 8I
D: 16I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沿半径呈现()分布状况。
A: 均匀
B: 曲线
C: 直线线性
D: 无规律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跨中承受集中力的矩形截面等强度简支梁,其挠曲线()是一段圆弧。
A: 必定
B: 必定不
C: 当截面宽度为常量时
D: 当截面高度为常量时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所有脆性材料,它与塑性材料相比,其拉伸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
A: 强度低,对应力集中不敏感
B: 相同拉力作用下变形小
C: 断裂前几乎没有塑性变形
D: 应力-应变关系严格遵循胡克定律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杆件的基本变形中,不包括()。
A: 弯-扭变形
B: 弯曲
C: 剪切与挤压
D: 扭转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等直圆轴扭转时,其截面上()。
A: 只存在切应力
B: 只存在正应力
C: 既有切应力,又有正应力
D: 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在下列关于平面图形的结论中,()是错误的。
大工15秋《工程力学(一)》在线作业3满分答案大工15秋《工程力学(一)》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1.矩形截面梁的剪应力沿截面高度呈()分布。
A.直线B.双曲线C.正弦曲线D.抛物线正确答案:D2.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圆弧线B.抛物线C.悬链线D.正弦曲线正确答案:A3.荷载和约束条件均相同,仅刚度不同的两刚架()。
A.内力相同,变形不同B.内力和变形都相同C.内力不同,变形相同D.内力和变形都不同正确答案:A4.温度变化时,静定结构()。
A.无位移,无内力B.有位移,无内力C.有位移,有内力D.无位移,有内力正确答案:B5.中心受压直杆在临界力作用下,其直线形态的平衡开始丧失稳定性的现象,称为()。
A.屈服B.愚昧C.失稳D.平衡正确答案:C大工15秋《工程力学(一)》在线作业3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1.塑性资料的梁许用拉应力等于许用压应力,故宜采用中性轴为对称轴的截面,如()。
A.矩形B. T型C.圆形D.工字型正确答案:ACD2.在拉弯组合变形前提下,建立杆件强度前提的主要步骤可分为()。
A.肯定危险点B.计算弯矩C.计较危险点正应力D.计算剪力正确答案:AC3.结构中杆件相互连接的部分称为结点。
其中,刚结点的特点有()。
A.相互连接的杆件在连接处不克不及相对移动和相对滚动B.各杆端结为团体C.可传递力D.可传递力矩正确答案:ABCD4.常见的静定平面刚架按照多少组成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包括()。
A.简支刚架B.悬臂刚架C.两铰刚架D.三铰刚架正确答案:ABD5.分布荷载是指作用在一定面积或长度上的荷载,以下属于分布荷载的是()。
A.结构自重B.风荷载C.水压力D.雪压力正确答案:ABCD大工15秋《工程力学(一)》在线作业3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在求桁架的内力时,可截取桁架的结点为隔离体,利用各结点的静力平衡前提来计较各杆内力,这类方法称为结点法。
工程力学第三次作业答案一、问答题1、什么是自锁现象.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之内,则无论这个答:如果作用于物块的全部主动力的合力FR力怎样大,物块必保持静止。
这种现象称为自锁现象。
2、力偶的性质有那些?答:根据力偶的概念可以证明力偶具有如下性质:(1)构成力偶的两个力在任意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即力偶无合力。
也就是说:力偶既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
力和力偶是组成力系的两个基本要素。
(2)力偶对作用面内任意一点之矩恒等于该力偶的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无关.(3)力偶对刚体的效应完全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所以力偶在其作用面内可以任意搬移、旋转,不会改变它对刚体的效应。
(4)在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的情况下,可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不会改变它对刚体的效应.以上力偶的性质仅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3、怎样根据平动刚体的运动特点求解其上各点的运动答:当刚体平行移动时,其上各点的轨迹形状相同;在每一瞬时,各点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4、扭转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答:受力特点:杆件的两端作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平面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力偶.变形特点:杆件的任意两个横截面都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5、简述轴向拉压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答:受力特点:直杆的两端沿杆轴线方向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变形特点: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杆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6、什么是虚位移答、在某瞬时,质点系在约束允许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任何无限小的位移称为虚位移.7、什么是质点动量矩守恒定律答、如果作用于质点的力对某定点O 的矩恒为零,则质点对该点的动量矩保持不变,即作用于质点的力对某定轴的矩恒为零,则质点对该轴的动量矩保持不变,即8、什么是中性层与中性轴?答:梁弯曲后,其纵向层一部分产生伸长变形,另一部分则产生缩短变形,二者交界处存在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一层,这一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为截面的中性轴.9、直径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等长的实心圆轴,在相同的扭矩作用下,其最大剪应力、极惯性矩是否相同?答、因为最大剪应力和极惯性矩和材料无关,只和轴的几何参数有关,所以最大剪应力相同、极惯性矩相同10、什么是刚体的平面运动?答:刚体在运动过程中,其上各点都始终保持在与某一固定平面相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平面平行运动,简称平面运动.二、分析计算题1、如图示等截面圆轴,转速n=200r/min ,由主动轮A 输入功率PA=40KW ,由从动轮B 、C 、D 输出功率分别为PB=20KW,PC=PD=10KW ,试作扭矩图。
大工14秋《工程力学(一)》在线作业3单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60 分。
)1. 在等直梁弯矩最大截面附近,局部加大横截面尺寸()。
A. 仅对提高梁的强度是有效的B. 仅对提高梁的刚度是有效的C. 对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都有效D. 对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都无效正确答案:C2. 简支梁跨长为l,跨中作用集中力P,若将P改为Q=P/l的均布力,则梁内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的变化情况是()。
A. M减小,V不变B. 二者都不变C. V减小,M不变D. 二者都减小正确答案:A3. 弯曲和扭转变形中,外力矩的矢量方向分别与杆的轴线()。
A. 垂直、平行B. 垂直、垂直C. 平行、垂直D. 平行、平行正确答案:A4. 截面高度等于宽度两倍的矩形截面梁,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平面弯曲,若将竖放改为平放,其他条件不变,则梁的强度()。
A. 提高到原来的2倍B. 提高到原来的4倍C. 降低为原来的1/2D. 降低为原来的1/4正确答案:C5. 关于梁的内力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集中外力作用的横截面,剪力值和弯矩值均有突变B. 集中外力作用的横截面,剪力值有突变,弯矩值无突变C. 集中外力偶作用的横截面,剪力值和弯矩值均有突变D. 集中外力偶作用的横截面,剪力值和弯矩值均无突变正确答案:B6. 关于剪力和弯矩的关系,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段梁上,剪力为正,弯矩也必为正B. 同一段梁上,剪力为负,弯矩也必为负C. 同一段梁上,弯矩的正负不能由剪力唯一确定。
《工程力学》作业(第2章平面问题的受力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习题2-10 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F1=402N,F2=80N,F3=40 N,F4 = 110 N,M= 2000N mm,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
求:(1)力系向点O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的大小、方向及合力作用线方程。
(说明:在本课程中,按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法规定,尺寸单位为mm 时,不标注其单位mm。
)
习题2-11 如图所示,当飞机作稳定航行时,所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必须相互平衡。
已知飞机的重量为P=30 kN,螺旋桨的牵引力F=4 kN。
飞机的尺寸:a=0.2 m,b=0.1 m,c=0.05 m,l=5 m。
求阻力F x、机翼升力F y1和尾部的升力F y2。
习题2-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q1=60 kN/m,q2=40 kN/m,机翼重P1=45 kN,发动机重P2=20 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偶矩M=18 kN 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习题2-13 如图所示,行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量为P=500 kN,其重心在离右轨1.5 m 处。
起重机的起重量为P1=250 kN,突臂伸出离右轨10 m。
跑车本身重量略去不计,欲使跑车满载或空载时起重机均不致翻倒,求平衡锤的最小重量P2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
解起重机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习题2-14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组合梁由AC和DC两段铰接构成,起重机放在梁上。
已知起重机重P1=50 kN,重心在铅直线EC上,起重载荷P2=10 kN。
如不计梁重,求支座A,B和D三处的约束力。
习题2-15 图示传动机构,已知带轮Ⅰ,Ⅱ的半径各为r1,r2,鼓轮半径为r,物体A重为P,两轮的重心均位于转轴上。
求匀速提升A物时在I轮上所需施加的力偶矩M的大小。
习题2-16 图示构架中,物体重1 200 N,由细绳跨过滑轮E而水平系于墙上,尺寸如图,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
求支承A和B处的约束力,以及杆BC的内力F BC。
习题2-17 平面悬臂桁架所受的载荷如图所示。
求杆1,2和3的内力。
习题2-18 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1=10 kN,F2=F3=20 kN。
试求桁架4,5,7,10各杆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