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1.0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锐不可当(dāng)地窖(jiào)两栖(xī)愧(kuì)怍(zuò)B.殷红(yān)珐(fà)琅差(chāi)使面颊(jiá)C.风雪载(zài)途贮藏(zhù)匀称(chèng)翩(piān)然D.追溯(shù)亵(xiè)玩悲怆(chàng)烧灼(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蜿蜒惋惜取缔再接再厉B.慰籍一片狼藉销魂消声匿迹C.勉励惊惶真谛张惶失措D.震悚衰草连天技俩眼花缭乱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A。
一年一度的杭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让“茶为国饮、茶为杭都”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提拔)B。
当我国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中取得男子团体冠军的那一刻,鸟巢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振聋发聩)C。
赵辛楣逼尖了喉咙,自信模仿得惟妙惟肖——“我才不上她当呢!只有你这傻瓜!”(栩栩如生)D。
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而盲目毁林圈地,结果事与愿违,不仅经济没有多大发展,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适得其反)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_________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
③①②⑤④B。
③⑤①④②C。
②④③⑤①D。
③⑤①②④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近日,备受关注的“萧山十景”评选活动正式开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XXX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琐屑(xiè)栅栏(zhà)池沼(zhǎo)惟妙惟肖(xiāo)B.颓唐(tuí)。
妥帖(tiē)。
着眼(zháo)。
触目伤怀(chù)C.轩榭(xiè)。
气氛(fēn)。
纤细(xiān)。
迥然不同(jiǒng)D.河堤(tí)。
踌躇(chú)。
脂粉(zhǐ)。
情郁于中(yù)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臃肿玲珑侯车厅重峦叠嶂B.休憩年轮煞风景满院狼藉C.神密依傍密匝匝巧妙绝伦D.焦躁飓风蟹腿肉连棉不断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期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侦探小说中目炫狼籍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若何思考。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4.下列加点词词性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背影........(D)。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XXX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XXX.XXX,原名XXX,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教诲(huǐ) 禁锢(gù) 溺死(nì) 锐不可当(dāng)B.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绯红(féi) 广袤无垠(mào)C. 要塞(sài) 不逊(xùn) 解剖(pō) 藏污纳垢(gòu)D. 炽热(chì) 滞留(zhì) 诘责(jié) 殚精竭虑(dān)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 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 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 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
B.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 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5.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④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A. ①对比②互文③拟人④夸张B. ①对比②对偶③拟人④拟人C. ①对偶②对偶③拟人④夸张D. ①对偶②互文③拟人④拟人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 排序正确的是()①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是江南雪夜, 夜阑人静, 一片孤寂后的景况。
本试卷共 8 页,分三部分,共 20 小题,附加题 1 题,满分为 120 分。
考试用时为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8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试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共 24 分)A.窒.息/炽.热桅.杆/正襟危.坐 B.踌.躇/田畴.料峭./惟妙惟肖.C.娴熟./私塾.彰.显/重峦叠嶂.D.虬.枝/遒.劲折.皱/百折.不挠A.城郭燥热赋闲屏息敛声B.倦怠落第胆祛为富不仁C.狼籍繁殖菲红长途跋涉D.遗嘱暄嚣妄图旁溢斜出....B.这场演讲激情澎湃,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声入木三分,赢得莘莘学子满堂喝彩。
....D.江西的庐山三面环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终年游客络绎不绝。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语文科组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A.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创造着自己新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C.妈妈突然间给我买了很多吃的,还和颜悦色地问我想要什么,让我受宠若惊。
....B.语文科组举办与策划的经典古诗文朗诵活动,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更方便人们走进、了解、研究诗词。
D.“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2024年统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成语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请根据下列成语,写出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卜居》)(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荀子·劝学》)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táng chén()(2)qiān jūn()(3)shū yú()(4)zhēng zéng()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5、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1)拼凑(pīn còu )(2)因地制宜(yīzhì yī jì )(3)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李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 等待是一种美好的心情,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D.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同学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天下云集响应B. 风吹草低见牛羊C.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 野芳发而幽香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3题。
秋水共长天一色秋风拂过,天空愈发明净,仿佛一块无瑕的蓝宝石。
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的缭绕下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水墨画。
站在湖边,只见湖面波光粼粼,湖水与天际融为一体,仿佛天地间只余下这澄净的颜色。
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水纹,如同是大地上的美CHO,唤醒了沉睡的水底世界。
微风轻拂,湖面上荡起阵阵涟漪,与远方的天空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期1-6单元模拟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名(nì) 禁锢(kù) 周济(jì) 杳无消息(yǎo)B.屏息(bǐng)遏制è殷yān红锲而不舍(qì)C.悲悯(mǐn)瞥见(piē)蚊蚋ruì颔(hàn)首低眉D.教诲(huì)炽红zhì洨河xiáo鳞次栉比zhì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娴熟躁热狼籍提纲巧妙绝伦B.标致琐屑阑干寒喧为富不仁C.斑斓推崇婆娑通牒川流不息D.简陋落弟俭朴题跋自出新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在当地人心目中,李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偶得的好医生。
D.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5.下列每组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告之于帝已而之细柳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以顺为正者D.其如土石何其将固可袭而虏也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称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鸡枞(zōnɡ)濒临(bīn)盎然(àn)禁锢(ɡù)B. 鲜腴(yú)俯瞰(kàn)侏儒(rú)佃农(diàn)C. 洗涤(tiáo)炽热(zhì)锃亮(zènɡ)镌刻(juān)D. 遏制(è)窒息(zhì)酒肆(sì)悄然(qiāo)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年十一假期, 前来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B. 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 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C.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 情节起伏跌宕, 抑扬顿挫。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 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当我走到路口时, 看到一片热闹的景象。
B. 一进屋子, 我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油画。
C.这次比赛的胜利, 将决定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D.从咿呀学语, 到走入学校, 再到进入社会, 学习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触到水, 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 似乎他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句中加点词语都是动词)B. 挑拨离间、目眩神迷、有益无损、人情世故。
(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一样)C.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 就像丽江古城中, 一个银匠, 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塑料袋虽小, 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 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损破等。
A卷 10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窒息(zhì)简陋(lòu)锐不可当(dāng)B、要塞(sài)蒙昧(mèi)悄然不惊(qiǎo)C、颁发(bān)宽恕(shù)引吭高歌(háng)D、翘首(qiào)屏息(bǐng)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抑扬顿挫直截了当淋漓尽致不记其数B、好高骛远殚精竭虑博闻强识阴谋诡计C、梦寐以求刚愎自用按步就班桀骜不驯D、逆来顺受脍灸人口无精打彩深恶痛疾3、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城市免费WiFi“智慧桂林”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积累(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7 分)
春暖花开,莼菜正值“豆蔻年华....”。
“花满苏堤柳满烟,采莼时值艳阳天...”,是说西湖采莼场景的。
莼菜只出没于江南的湖沼池塘,只有烟雨的江南,水墨的江南,才能滋长出这种水灵纤.巧有着无比腰身的尤物..。
在杭州西湖、苏南太湖边,人间四月天,眼见所有娇嫩就要被夏季的(p éng) 勃奔放取代,忍不住(ch àng) 然,幸亏还有款款曲致的莼,活泼地奔跑舞动于水泽间,抓住它滑溜溜令人心醉的味道,也就于口舌间留住了春天的(xi á ) 思。
其实,同鱼翅一样,莼菜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只有把它加在汤里,搭配鸡丝、火腿一类荤食,才能引.申.其中的妙处。
叶圣陶是苏南人,深谙.此物之美,曾说过,莼菜“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 分)
(1)(p éng) 勃 (2)(ch àng) 然 (3)(xi á) 思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分) (1)纤.巧(A .qi ān B .xi ān) (2)深谙.(A .ān B .y īn) 3. 下面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豆蔻年华:原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这里指莼菜初长成,很鲜嫩。
B .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C .尤物: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这里指莼菜。
D .引申:指由原义产生新义。
4. 古诗文名句填空。
(6 分)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视野辽阔、境界高远的诗句是: , 。
(2)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历来评价甚高。
南宋人张戒说:“‘ , ’,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
” 5. 下面是关于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的对联,请根据知识卡片完成组合,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3 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端午节 上联: 下联: (2)重阳节 上联: 下联: (3)春 节 上联:
下联:
6.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 字以内。
(2 分)
昨天杭州起风了,呼呼的风声宣示着冷空气的南下,这也是秋天临近的脚步声。
据中国天气网称,这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近四分之三国土会创下今年下半年以来气温新低。
不仅北方气温下滑,南方大部分下周初也会迎来降温,江南等地最高气温将降到 20℃上下。
除了降温,这股冷空气身负重任——推动江南等地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
昨天,杭州市气象台‚官宣‛,预计杭城未来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小于 22℃,昨日入秋,破了 1951年以来最迟入秋纪录。
这也就意味着,杭城今年持续了整整 143 天的夏天(5 月 22 日入夏),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汉语中,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或不愿直言,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词。
如《背影》中“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中的“大去”就是“婉词”,表示“死亡”的意思。
B .汪曾祺《昆明的雨》中“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前句出自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后句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C .“孤山寺北贾亭西”,“亭”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报君黄金台上意”,“台”是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多为高而敞的建筑,但体量不大。
D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言简义丰。
如王绩《野望》中用典“采薇”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二、阅读(55 分) (一)名著阅读(7 分)
8.下面是名著《寂静的春天》的腰封推荐词。
请你结合“小贴士”的相关知识,为《红星照耀中国》设计一段腰封推荐词(可从内容、人物、语言、影响等任选两个角度写)。
(3 分)
9. 下面两段文字哪一段摘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请做出判断,并写出理由。
(4 分)
【甲】
夏秋之夜,我很喜欢聆听‚东篱蛩声‛。
由于校园里绿地、草坪、竹园、树丛不少,又加之傍河临水,故而蟋蟀特别多。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分,路面上就已经有蟋蟀们开始呼朋唤友地活动了。
我每天晚上下班都要途经的两道绿篱之中,就藏有不少蟋蟀,那叫声,真可谓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所以说,我差不多能通过蟋蟀的叫声来识辨其种类。
当时,我心中顿生一丝闲情逸致,想捉一只蟋蟀置于案头,便于窗间停砚之时品赏把玩。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急忙‚故地重游‛展开‚拉网式‛排查。
可能是酣梦未醒,也可能是不耐惊吓,但见它一动不动地匍匐在草叶下面,我小心翼翼地分开草丛,一下子就将它捉住了。
【乙】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不注意的话,就会不为人知地隐藏着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
在这里,即便是下了一场滂沱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的。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有 9 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隧道按照地形的情况和性质,或是弯曲,或是垂直。
差不多如同定律一样,总是要有一叶草把这间住屋半遮掩起来,其作用是很明显的,如同一处照壁一样,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避在黑暗之中。
蟋蟀在出来吃周围的青草的时候,决不会去碰一下这一片草。
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很宽敞。
这里就是它们的一座平台,每当四周的事物都很宁静的时候,蟋蟀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了。
多么温馨的促夏消暑音乐啊! (二)文学作品阅读(17 分)
柿子熟了 孙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