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一中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缺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0
选择题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
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
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
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A. 北部盐度低于南部B. 西部盐度高于东部C. 表层盐度夏季低于冬季D. 表层盐度高于底部【2】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①围湖造田②入湖河水减少③降水少,蒸发旺盛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3】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 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B. 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C. 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D. 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4】死海位于以下那个地理区域上()A. 欧洲B. 小亚细亚半岛C. 阿拉伯半岛D. 安纳托尼亚高原【答案】【1】A【2】D【3】A【4】C【解析】【1】据图可知,死海北部在淡水河汇入,冲淡盐度,北部盐度要低于南部,A正确;西部降水多于东部,盐度要低于东部,B错误;盐类物质的密度大,会下沉湖底,底部盐度要高于表层盐度,D错误;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表层海水蒸发旺盛,冬季气温低于夏季且还受西风影响降水偏多,表层湖水夏季盐度高于冬季,C 错误。
故选A。
【2】死海所处地区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人类活动影响,注入死海的河水不断减少,因而死海湖面不断下降,死海南部地势较高,湖面下降导致南部湖底部分裸露,形成盐滩。
故选D。
【3】死海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空气干燥;雾是水汽的凝结,冬季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夜间气温下降明显,水汽凝结形成雾;死海周边没有工业。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50分)1. (2分) (2015高二上·平安期中) 读下图,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乙和丙2. (2分)下图为经过某大洲的一条经线。
PQ和KM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
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QK之间海区的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陆上淡水汇入多,盐度低B .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盐度低C . 降水多,蒸发量大,盐度低D . 海域封闭,与高盐度海域交换少,盐度低(2)关于KM陆地地形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有古老的山脉,地势东高西低B . 高大山脉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C . 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因长期外力侵蚀,地势低缓D . 西侧多峡湾海岸,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3)下列关于西亚和北非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西亚地区居民多穿短袍,戴红帽B . 本区气候干旱,畜牧业不发达C . 西亚和北非共同的地理特征是,它们多是同纬度,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气候都比较干燥,多灌溉农业D . 北非撒哈沙漠面积广大,主要是距海远造成的3. (2分) (2017高一上·江海月考)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 . (90°W,89°S)B . (80°E,40°N)C . (10°E,1°S)D . (180°,71°N)4. (4分) (2014高一下·玉溪期末) 读图,判断下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 . 60°E,20°SB . 60°W,20°NC . 90°E,O°D . 90°E,20°S(2)该图显示的时间及地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该图显示的日期是12月22日B . 该图显示北京时间是4时C . 此时武汉的黑夜可能正逐日变长D . 此时是观察南极极光的最佳时机(3)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地最短距离少于3000千米B . 这天日出时间甲比乙早C . 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角甲比乙小D . 一年当中有3个月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比乙地小5. (6分) (2016高三下·菏泽模拟) 读图甲和图乙,甘德机场(图乙)位于甲国首都(图甲)的()A . 西北方向B . 西南方向C . 东北方向D . 东南方向6. (6分) (2017高二下·黄陵月考) 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 . 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 . 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 . 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 . 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③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A . 热带季风气候B . 热带沙漠气候C . 热带雨林气候D . 热带草原气候7. (4分) (2016高三上·盘山期中) 美国脐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现被世界各国引进栽培,大多被栽种在丘陵地区山谷中。
安徽省蚌埠市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长: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留意:全部选择题的答案必需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否则不予记分。
由于水、土、光、热资源的优势,新疆棉花连续20多年产量全国第一,奠定了新疆在国内棉花生产中无可撼动的地位,形成了“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其他地区棉花成熟后需立刻采摘,但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缘由是新疆A. 棉花质量好B. 机械化水平高C. 劳动力短缺D. 气候干旱2.近年来,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夫工有削减趋势,其主要缘由有①新疆机械化水平提高②交通费用的增加③农夫工就业机会增多④国家政策的改变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里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
如图为1987~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改变图。
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改变说明A.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B.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C.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D. 经济下滑,资源供应数量不足4.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改变,可实行的措施有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 降低人口合理容量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尝试了一种新的共享经济形式,即“共享停车”,其目的是激活闲置车位。
如白天居民区闲置车位较多,可临时租给到旁边办理业务须要停车的车主;到了夜晚,居民可以租用旁边一些单位的闲置车位停车。
如图为某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淌状况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依据如图推断,该功能区最可能是A. 居住区B. 仓储区C. 工业区D. 金融区6.城市管理机构在规划夜晚共享停车服务区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 绿地与水源B. 地形与路况C. 空间与距离D. 噪声与照明某市通过对市区的地貌图(图a)、水系图(图b)进行叠加探讨,明确了开发区的分布范围(图c)。
安徽省蚌埠一中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胡克D.卡文迪许2.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保持速率不变3从离地面高为hh()A BC D4.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A .两轮的角速度相等B .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C .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 .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5.关于圆周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指向圆心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都相等6.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球A 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 的角速度B .球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 的线速度C .球A 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 的运动周期D .球A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7. A 、B 两人分立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人A 在竖直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人B 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人B 观察到人A 的即时速度 ( )A. 斜向右上方B. 斜向右下方C. 水平向左D. 斜向左上方8. 飞行员的质量为m ,驾驶飞机在竖直平面内以速度v 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飞行员头朝下),则在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时,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 )A .相差6mg B. 相差r mv /2 C. 相差r mv /22D. 相差2mg9.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01和2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 .0.2gB .2.5gC .0.4gD .5g10.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体积为43πR 3,则地球的平均密度是( ) A.3g 4πGR B. 3g 4πGR 2C. g GRD. g G 2R11. 火车在水平轨道上转弯时,若转弯处内外轨道一样高,则火车转弯时:( )A .对外轨产生向外的挤压作用B .对内轨产生向外的挤压作用C .对外轨产生向内的挤压作用D .对内轨产生向内的挤压作用12. 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牛顿,它在以5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牛顿,(g 取10m/s2)则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 的( )A . 2倍B .3 倍C . 4倍D . 一半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13.汽车车轮的直径是1.2 m ,行驶速度是43.2 km/h ,在行驶中车轮的角速度是 ____rad/s ,其转速是 r/min.14.一根长为L 的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 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小球刚好能做圆周运动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g )15.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从此斜面上的A 点以速度v 0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它落在斜面的B 点处,则小球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时间为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河宽80m,水流速度为5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则它渡河的最短时间是多少?最短航程是多少?17.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该卫星的线速度的大小。
安徽省蚌埠三中11 12年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缺答案安徽省蚌埠三中11-12年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缺答案蚌埠市第3中学2年级2022年3月考试物理试卷一、不定题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1.图7是某种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确定该电压的()a.周期是0.01sb.最大值是311vc.有效值是220vd.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v)(图1)(图2)(图3)2如图所示,一个u形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其上放有一个金属导体棒ab,有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斜向上穿过轨道平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下列各过程中,一定能在轨道回路里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ab向右运动,同时使θ减小()b.使磁感应强度减小,θ角同时也减小c.ab向左运动,同时增大磁感应强度d、 AB向右移动,同时增加磁感应强度B和B的θ角(0°a.开关s闭合的瞬间b.开关s闭合电路稳定时c.开关s断开的瞬间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损坏电压表4.边长为L的方形线框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移动,并按图示方向穿过有界均匀磁场区,磁场区宽度为d(d>L)。
众所周知,当AB侧进入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正好为零。
然后将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与从磁场另一侧流出的过程进行比较,正确的是A.金属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B.金属框上的安培力方向相反c.进入磁场过程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少于穿出磁场过程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d、在图(a)、(b)和(c)中,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的热值小于穿透磁场(5)的过程中的热值,除了导体棒AB是可移动的,其余是固定的。
(a)图中的电容器C不带电,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可以忽略,导体棒和导轨之间的摩擦也可以忽略。
图中的设备都在水平面内,并且在垂直于水平面(即纸张表面)的方向向下的均匀磁场中。
导轨的长度足以使导体棒AB的初始速度v0向右,导体棒的最终移动状态为()a.三种情况下,导体棒ab最终都是匀速运动b、在图(a)和(c)中,AB杆最终将以不同的速度匀速移动;在图(b)中,AB棒将最终静止C。
安徽省蚌埠市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62分)1. (4分) (2020高二下·九台期中)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图中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A . 人均资源占有量B . 城市化问题严重C . 生活贫困化加剧D . 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2)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A . 矿产枯竭、土地荒漠化B . 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C . 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 . 物种减少、森林减少2. (2分)下列四幅等温线图,符合北半球夏季情况的是()A .B .C .D .3. (2分)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因素影响的结果()A . 冷锋B . 暖锋C . 气旋D . 反气旋4. (4分) (2016高二上·广东期末)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④D . ①④(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 .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 .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 . 水土流失加剧D . 水资减少5. (2分)下列活动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一组是()①陆地上的农耕业②偶发的油轮泄漏③铺设海底电缆④核电站冷却水排放⑤港口工程建设⑥舟山渔场春季休渔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⑥C . ①②④⑤D . ②④⑤⑥6. (4分) (2017高二下·红桥期末) 读汶川某次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命题人:李方平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当地时间2011年6月13日下午发生强烈地震,震级为里氏6级。
该座城市曾在2011年2月发生强烈地震。
据材料完成1~2题。
1.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A.水圈B.大气圈C.岩石圈D.生物圈2.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A.滑坡和泥石流B.沉损船只C.粮食作物D.桥梁、厂矿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A.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B.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B.洪水频发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D.海水入侵6.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A.过量开采地下水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C.沙尘暴盛行D.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读图回答7~8题。
7.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8.为了减少城市洪水的频率,应采取的措施是()A.架设高架桥,增高道路的路基B.对楼房建筑进行加固,减小易损性C.开辟绿地,转变土地利用类型D.使河流渠化,加快泄洪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2008年初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A.a B.b C.c D.d10.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A.救生圈B.外伤用药C.破拆工具D.棉衣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该图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A.泥石流B.风暴潮C.干旱D.盐渍化1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不好2月28日凌晨2时左右,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6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11节车厢被狂风吹翻,造成4人死亡。
据测风仪记录,当时瞬间风力超过13级。
据此回答13~15题。
13.在车厢被吹翻时,旅客应()A.赶快从车窗里跳出去B.紧紧抓住栏杆降低重心C.抱头蹲在过道里D.钻在座位底下躲避14.当事故发生后,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招呼大家不要慌乱,避免因混乱造成更大伤害B.赶紧与外界联系,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及大致情况C.用打火机等明火作照明,搜寻伤员,了解灾情D.可以对伤员作简单的外伤处理15.沙尘常发季节出行时,下列做法没有必要的是()A.全副武装,戴上帽子、耳套、风镜和雨衣B.戴好防护镜和口罩,将衣扣和袖口系好C.注意观察交通情况,能见度低时,骑车者应下车推行D.远离危房、危墙、广告牌及高大树木,尽量避开各类施工工地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17.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18题。
18.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19.在图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图3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读“2011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本次旱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受灾最为严重B .全球气候变暖是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C .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受本次旱灾影响损失最严重D .实施人工降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次旱情21.相关部门为了及时掌握本次旱灾的范围及影响程度,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等值线M 的值可能为 ( )A .20,30B .20,25C .25,30D .30,35 23.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 .年降水总量少的地区 B .河流径流量小的地区 C .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 D .降水变化大的地区 24.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径流量小 B .受高气压控制 C .地下水位下降 D .工业用水增大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25~27题。
25A26A27A.海啸D.火山喷发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是()①强风②干旱③地震④洪水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9.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①营建防风林②修建水库③跨流域调水④建设护坡工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
读图,回答30~31题。
30.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31.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000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若上面右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读下图,完成32~33题。
32.下列关于①~④所属灾害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属于东北灾害带B.②属于海洋灾害带C.③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D.④属于西北灾害带33.图中①~④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B.②是台风、风暴潮、赤潮C.③是洪涝、旱灾、病虫害D.④是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读图,圆圈表示台风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M点所在的纬线,回答34~35题。
34.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Ⅰ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的过程中,M点的方向变化是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B. 由西风转变为东风C.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D. 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35.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MⅠⅡ显比北半球少,主要原因是A.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B.北半球海水温度高C.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D.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2011年5月9日13时30分许,由于连降暴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采石场突发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
截至11日,已确认19人死亡,3人失踪,1人获救。
据此回答36~37题。
36.广西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①连日的暴雨②植被的破坏③没有预警系统④火山的喷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7.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①一次大地震后可能还会有余震的发生②地震有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③水库可能诱发地震④火山喷发可能诱发森林大火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09年7月11日16时左右,一支由重庆“驴友空间”网站组织的自助旅游团队,在穿越万州与云阳交界的潭獐峡区域时突遭山洪袭击,35名队员大部分被洪水卷走。
共造成7人遇难,12人失踪。
据此回答38~39题。
38.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39.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40.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③先救“生”,后救“人”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41.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等省发生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
(6分)42.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分)(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6分)(3)台风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试说明你的看法。
(2分)43.读世界泥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描述欧洲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分)(2)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3分)(3)试分析A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4分)(4)B地区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试分析其原因。
(4分)(5)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试分析原因。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