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末复习1—25课
- 格式:ppt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东汉末年到隋统前近四百年,是大统一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期。
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火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朝经济的繁荣:(1)原因: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表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开皇年间,隋帝围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1、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隋朝3、在位皇帝:隋炀帝4、中心:洛阳,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币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的灭亡:(1)灭亡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酷虐残暴,引发农民起义。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2、唐朝建立:(1)建立者:李渊父子,李渊就是唐高祖。
(2)建立时间:618年(3)定都:长安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继位,他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2、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选贤用能,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完善科举和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等。
3、重用魏征: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4、贞观新政:(1)采用新政的原因: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2)新政主要内容:赋役制度方面,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行政制度方面,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八年级上历史25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学科。
而在八年级上历史的学习中,我们将会涉及到25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会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让我们来一起学习。
1.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国家。
学习中国古代文明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科技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2. 起源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3.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是用来解释世界的一种文化形式,中国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包括了《山海经》、《古诗十九首》等。
4. 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三个朝代,它们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为中国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5. 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规范行为的制度,它对于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6. 秦朝的统一和变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通过政治手段使大量的疆土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同时也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7. 汉朝的经典和诗经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比较稳定和文化发展繁荣的时期。
在该时期,人们创作了很多经典和诗经,如《孟子》、《论语》和《诗经》等。
8. 两汉时期的文化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和作品,如《志怪》、《汉书》等。
9. 国风和楚辞《国风》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学风格和文化精髓,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10. 魏晋风度和文艺复兴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科技、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魏晋文化也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不但赋予了诗歌和文学以新的文化意义,同时也为后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1~11课)第1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灭陈意义:结束了三国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措施: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结果: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轻,社会经济繁荣。
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3、表现:人口增长,粮食丰收三、隋朝大运河1.条件(1)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3.时间:(605年)。
4.作用:大大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6.学法指导:1条大河 2千多公里 3个基本点(涿郡、洛阳、余杭)4段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627—649年)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戒奢从简”;4、合并州县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624~705)——“贞观遗风”。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八年级历史第25课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的知识点总结:
1. 宋元科技: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宋代还出现了军事著作《武经总要》。
元朝
时期,科学家郭守敬编制出《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
2. 文学体裁的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学开始兴起。
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等。
在元朝,戏剧空前繁荣,出现了元曲。
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主流。
3. 古典小说的创作: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其中,《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章回体小说,而《西游记》和《红楼梦》则是长篇小说。
这些作品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面貌,受到广泛欢迎。
4. 京剧的形成: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形成于18世纪中叶的北京。
它集各地戏曲艺术之大成,在北京吸收各地方戏的精华,逐步发展成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教科书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一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第一章朝代更替研究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掌握各朝代的时间顺序及历史事件研究重点- 了解秦汉之间的历史事件- 掌握唐宋元明清五朝的时间顺序- 核心知识点:历史时间的顺序第二章文化交流研究目标- 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历史- 掌握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重点- 掌握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沿线国家和文化传播- 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核心知识点: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章祖先的足迹研究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中国人的祖先是如何从狩猎采集时代走向农业文明时代研究重点- 掌握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了解中国古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产方式- 核心知识点:狩猎采集时代到农业文明时代的过渡第四章名人传记研究目标- 了解历史上的名人及其生平事迹- 理解他们的重要贡献研究重点- 研究秦始皇、李世民、诸葛亮、李清照等名人的生平事迹- 理解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核心知识点: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及其贡献第五章中国节日研究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掌握各个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研究重点- 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掌握不同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 核心知识点: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总结本学期的历史学习内容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文化交流、祖先足迹、名人传记以及中国节日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和掌握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高一历史1到29课笔记知识点一、古代史知识点1. 考古学:通过考古发掘,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学科。
2.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石器作为主要工具的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旧石器时代晚期。
3. 农业革命:人类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的革命。
4. 文明起源:人类社会逐渐出现城市、文字、制度等的现象,进入文明社会的起点。
5. 古代黄河流域文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兴起的中国古代华夏文明。
6. 古代长江流域文明: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兴起的中国古代楚、汉文明。
7.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兴起的古代印度文明。
8. 古代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兴起的古代埃及文明。
9.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两河流域为中心,兴起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二、近代史知识点1. 东方各国的殖民纷争:近代欧洲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对东方国家进行侵略和控制。
2. 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国近代史:包括清朝末年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重要事件。
4.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印度人民为争取独立自主而进行的抗争活动。
5. 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东南亚各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主而进行的抗争活动。
6. 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人民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
7.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非洲各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主而进行的抗争活动。
8. 共产主义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俄国革命中的胜利,引发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
9. 反殖民主义: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为争取独立自主而进行的抗争活动。
三、现代史知识点1. 冷战:二战后期以美国和苏联为主要代表的两大政治力量之间的对抗和竞争。
2. 美国的非洲政策:美国在非洲地区的外交政策和影响力。
3. 联合国的成立和发展:联合国的目的、原则、机构以及在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国际合作方面的作用。
来,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同盟,形成了德国控制的“三国协约”。
20世纪初,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先后与俄国、法国签订了军事协约,这样“三国同盟”最终形成了。
(1)错误原因(2)错误原因(3)错误原因(4)错误原因四、材料分析题(每题各10分)15、材料:17--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批先进的、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前仆后继,口诛笔伐,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思想?(2分)(2)请写出该思想的三个代表人物的名字(3分)(3)这些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3分)(4)这些革命主张在哪一革命文件有较多体现?(2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瓦特家境贫苦,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凭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坚韧的个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后来瓦特的发明对近代科学和生产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
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电力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请回答:(1)材料一中瓦特的发明推动人类进入了_____时代。
(2分)(2)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两项交通工具。
(2分)(3)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两项交通工具。
(2分)(4)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科技成果吗?(2分)(5)结合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分)五、历史探究题(10分)17、回答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3)一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分)(4)一战中欧洲最重要的是哪一战线?(1分)(5)一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1分)(6)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7)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2分)(8)你认为人类应该从战争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2分)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原料。
(2)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禁烟。
2时间:1840、6——1842、8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虎门销烟1、时间:1839、62、地点:广州虎门海滩3、人物:林则徐4、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三、《南京条约》1、时间: 1842、82、内容:(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2)赔款: 2100万银元;(3)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3、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四、《海国图志》1、背景: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2、作者:魏源3、内容:介绍了各国历史、地理和科技发展状况。
4、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要求修改条约遭到拒绝。
2、国家:英国、法国。
3、时间: 1856、10——1860、104、英法联军的罪行:1860、10,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二、俄国趁火打劫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割占领土:中国东北、西北150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建立政权:(1)时间:1851年(2)地点:金田村(3)领袖:洪秀全(4)定都:1853年,把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
2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事例:1862年在太仓地区活捉洋枪队副领队;在浙江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
2、过程:(1)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2)1876年,采用“缓进激战”,打败阿古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