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本张综合试卷全面考察了学生对第三单元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中能够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针对此张试卷做对我班的成绩做综合分析。
一、基本情况:全班44人,最高分99,90及以上22人,80——89分14人, 60分——69分5人,不及格3人本单元是《比例》,大多数学生掌握得较好,从答题情况看,判断题和解决问题做得比较好,但学生对于判断比较复杂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还掌握得不够好,有待以后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典型错误分析:本次测试丢分最多的是以下各题:(一)填空题1、第4题从0.4、4/5、5、1.5、8/3五个数中选取其中四个数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共有6人次错误,原因一是没有写原数,写了转化后的数,如4/5写成0.8,原因二不会解,如董林、黄楚璇。
2、第8题,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内项是5,求另一个内项,有6人次错,可能是不理解题意,不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
(二)判断题做得比较好,有3人第三题错误,两个齿轮咬合转动时,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三)选择题第5题,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有6个学生选择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第6题, 3/x=2y,则x和y(),成什么比例,有7个学生选择不成比例,1人选择成正比例,主要是学生不会根据这个写比例式。
(四)填表、画图,主要是第二题,要求同学填写两种量成()关系,学生判断都正确,主要是由于前面的第一题要求填X和Y成()比例这个思维的定势,填成()关系,也只填一个字,只有2人审题认真,每人扣了2分。
(五)解比例共有9人错,显然计算的正确率还有待提高。
(六)解决问题1、第4题第2小题,用同样的砖去铺甲乙两个会场的地面。
甲会场长90米,宽40米,需要400块砖。
乙会场需500块砖,乙会场的面积是多少?有5人用了反比例解,1人数字抄错,1人计算错误,充分说明学生不会找等量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内容为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学生考试成绩总体情况,两极分化严重,平均分46分,总体来看,学生成绩很不理想,有待提高。
试卷题型分析,试卷紧扣教材,抓住重点,同时注重了各知识点的考查。
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基础知识题、计算题、作图题和应用题,试题量适中,题型多样。
从做题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解方程的方法没有掌握,对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单位“1”,以及数量关系也没有了解清楚,对于计算部分,也有一些丢分情况。
这学期学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工程问题都考到,平时这些应用题都练了很多,还是不尽人意,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都有待提高。
存在的问题:1、学生基础较差。
2、计算能力较差。
3、学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不爱动脑,没有认真审题,马虎不认真。
3、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生缺乏上进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改进措施:每天布置一些计算的题型,力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以旧带新,能补则补。
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着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2023年六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精选篇)六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篇1一、基本状况:本次测试参考人数126人,优分率23.8%;及格率69.0%。
学生总体考得不好,基础学问和技能驾驭不扎实。
.二、存在的问题:1、学生普遍出现计算错误率高,不是因为计算法则没有驾驭,而是计算的敏捷性和应用性不够。
2、听课效率太低,平常学问驾驭得不扎实,学过的学问是边学边忘,即使做过好几遍也有部分同学根本没驾驭。
3、解题时实力有待加强。
试卷中大部分些习题在平常的练习中都出现过,有些题目不止讲过一遍,但学生的审题和理解题意的实力不强和没有养成读题仔细分析题意的习惯,分析数量关系不娴熟,所以错误率也很高。
在本次测试中,解决问题中的第三题:一辆小汽车4/5小时行驶了3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车11/8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这题学生学生不会依据如“速度=路程除以时间”“路程=速度乘时间”来解答,造成错误特别多。
4、概念性的学问简单混合,填空题的错误率也很高。
比4吨多1/6是()吨;5/18吨是2/5吨的(/)这一题,竟然很少有学生做对。
除法的意义,看起来,真有一部分同学理解不透啊。
另外在选择题里,一台压路机压路3/4千米要2/3小时,这台压路机每小时可以压路()千米,因为学生不会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来解答,导致失分太多。
还有选择题第5题,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1:2,那么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学生出错也许多,或许是平常对这种题目的练习太少的原因,在今后的备课和上课中,应加强对考题的探讨,让学生多接触各类题目。
5、试卷题量多,学生没有很好的计算习惯,平常所学不扎实,还暴露出平常作业有抄袭的现象,平常作业不是独立完成,完成作业后是相互对一下答案,自己没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所以平常作业正确率高而考试错误率高的现象,三、努力方向1、计算教学要加强作业的独立性,不能认为太简洁就轻视,不能认为很简单就一笔带过,还得扎扎实实的学习,而且要常常进行巩固练习,每天让学生做几道计算题,不断加强计算的正确率。
六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六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篇一」一学期已经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继续推进我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班级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和本年级组的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交流,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潜力。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一、取得的主要成绩透过一学期的辛勤工作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全部教学资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采取的有效措施首先,开学之初,我认真钻研了教材、研读了教学用书,仔细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前后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了班级状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及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状况。
针对了解的状况,写出了贴合班级状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并适当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
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
在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资料,分析可能出现的状况;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个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
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习题,对学生的作业,我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
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做好每一次的单元测验与课后辅导工作。
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教学完每个单元,就立即反馈检测,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进行单元测验,测验后我认真做出成绩单,对学生成绩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做相应的处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六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六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随着学期的推进,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也进入了第三单元。
本单元主要涉及到四则运算、小数和分数的计算以及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本文将对这次测试试卷进行分析,并总结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来分析试卷的整体情况。
这次试卷共有五个大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和解答题。
试卷难度适中,题型齐全,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选择题主要考查概念和运算方法,填空题主要考查计算过程和方法,计算题主要考查运算准确性和速度,应用题主要考查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整个试卷的设计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有效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试卷中的一些问题。
在选择题中,有些题目考查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运算规则的掌握,但也有一些题目的选项设计得不够巧妙,容易混淆学生。
在填空题中,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但也有一些题目的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
在计算题中,有一些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运算,需要学生熟练地进行数的分解和合并,但也有一些题目的步骤繁琐,容易出错。
在应用题和解答题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也有一些题目的背景较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根据试卷的分析结果,我们对教学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
让学生夯实基础才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能更好地运用知识进行解题。
其次,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培养。
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多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第三,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卷面分析
本次测试共五大题,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和解决问题,主要考查了前三单元的知识,即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难易程度适中。
二、考试情况分析
本班77人,总分6118,平均分79.54,整体成绩不理想,学生成绩差距大,计算失分多。
三、典型错误及其原因
1、口算题和简便计算题中出现了关于百分数的计算,学生错的
多,一是粗心,而是百分数的计算练的少。
2、在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好多同学忘了乘三分之一,线上上课
时也强调了,在做题中不认真的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
主要错误在解决问题的最后一题。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底面积和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其中
的任意两个相等时,第三个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部分学生还是糊涂的。
比如选择题的第5题,圆柱和圆锥等体积等底面积,圆柱的高是圆锥的(),好多同学选C。
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改进措施
1、多做多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的方法,能举一反三,不想当然做题。
3、培养认真审题,验算的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本张综合试卷全面考察了学生对第三单元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中能够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针对此张试卷做对我班的成绩做综合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班44人,最高分99,90及以上22人,80——89分14人, 60分——69分5人,不及格3人
本单元是《比例》,大多数学生掌握得较好,从答题情况看,判断题和解决问题做得比较好,但学生对于判断比较复杂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还掌握得不够好,有待以后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典型错误分析:
本次测试丢分最多的是以下各题:
(一)填空题
1、第4题从0.4、4/5、5、1.5、8/3五个数中选取其中四个数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共有6人次错误,原因一是没有写原数,写了转化后的数,如4/5写成0.8,原因二不会解,如董林、黄楚璇。
2、第8题,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其中一个内项是5,求另一个内项,有6人次错,可能是不理解题意,不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
(二)判断题
做得比较好,有3人第三题错误,两个齿轮咬合转动时,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三)选择题
第5题,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有6个学生选择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第6题, 3/x=2y,则x和y(),成什么比例,有7个学生选择不成比例,1人选择成正比例,主要是学生不会根据这个写比例式。
(四)填表、画图,主要是第二题,要求同学填写两种量成()关系,学生判断都正确,主要是由于前面的第一题要求填X和Y成()比例这个思维的定势,填成()关系,也只填一个字,只有2人审题认真,每人扣了2分。
(五)解比例
共有9人错,显然计算的正确率还有待提高。
(六)解决问题
1、第4题第2小题,用同样的砖去铺甲乙两个会场的地面。
甲会场长90米,宽40米,需要400块砖。
乙会场需500块砖,乙会场的面积是多少?有5人用了反比例解,1人数字抄错,1人计算错误,充分说明学生不会找等量关系。
三、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分配好新授与练习的时间,当堂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改正。
2、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认真仔细审题、答题、检查、书写端正,学会倾听等。
3、在继续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注重口算能力、笔算书写习惯,结合班中的计算章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4、辅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