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场景歌【第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34
2021年 中小学语文试卷 测试题2021年小学部编版语文 下册 下学期课题: 1 场景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帆、艘”等10个认读字,会写“处、园”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
2.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用不同数量词的表达。
3.认真观察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帆、艘”等10个认读字,会写“处、园、”等10个会写字,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
2.学习生字,写好“群、旗、铜”三个字。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接触场景。
(课件出示2)(出示画面:小木屋、林荫道、小牧场) 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你会用数量词分别形容一下这些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数量词,认识更多的场景。
二、指导看图,认识场景。
1.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谁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地方的场景?每个小节有几个数量词?写了哪几件事物?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分别出示场景图。
(课件出示3—6图片:海边的美景、田园风光、山区美景、学生活动场景)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场景。
每个小节介绍了四个数量词,四个事物。
(课件出示7—10图文)海边的美景:数量词:一只、一条、一艘、一处事物:海鸥、帆船、军舰、港湾美丽的田园风光:数量词:一方、一块、一行、一片事物:鱼塘、稻田、垂柳、花园山区美景:数量词:一道、一座、一丛、一群事物:小溪、石桥、翠竹、飞鸟学生活动场景:数量词:一面、一把、一队、一片事物: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么多生字正排着队,等着你们去认识呢!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
(课件出示11)fān sōu jūn jiàn dào yuán帆艘军舰稻园qiáo cuì qún duì qí tònɡ hào lǐnɡjīn桥翠群队旗铜号领巾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场景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激发学生对于场景歌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场景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学生能正确地表达场景歌。
教学准备: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场景歌》。
2.图片、板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场景,如学校、家庭、公园等,以激发学生对于场景歌的好奇和兴趣。
二、发现问题:1.师生共同探究场景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将《场景歌》课文分为多个段落,由学生分段说出歌词所表现的场景及相关情境。
3.师生共同分析每个场景歌的表现形式,例如:第一段歌词表现出场景的特征,第二段歌词表现出场景所存在的事物,第三段歌词表现出人物活动等。
三、讲授新知:1.老师介绍场景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老师通过朗读和唱出生活中的场景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
3.老师将板书的场景画出来,让学生通过记忆和想象,说出每首场景歌所表现的情境。
四、练习训练:1.学生根据老师所画的场景图案,编排出新的场景歌。
2.小组活动,通过学生想象创造不同的场景歌,为其他小组表演。
3.朗读、唱出自己编排的场景歌,让其他同学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巩固作业:1.课后复习所学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根据自己家庭、学校、公园等场景,编写一首自己的场景歌。
反思:本次课的教学,我依据“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原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启发式教育的优势所在,即在教学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更富有趣味性,在教学方法上更加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终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场景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
3.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
2.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认识“稻、园、翠”3个生字,会写“处、园、桥、群”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检查字词1.请学生当小老师,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1)认读:帆船、一艘、军舰、队旗、铜号。
(2)听写:队旗、铜号、红领巾。
(指名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3)检查,评价,自我纠正。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3.检查背诵课文第1、4小节。
二、观察发现,总结方法1.图文对照,学生齐读第1、4小节。
2.引导观察、比较:比较一下,你发现这2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点?预设:每一小节都包含4种景物,每一种景物前面有量词,每一小节都分别描绘了一处场景。
3.总结方法:我们在描述一个地方的时候,可以抓住那里的一些景物,加上恰当的量词,就会变成一段有趣的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第1、4小节的朗读与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找到本课语言的表达规律。
这不但为其他小节的学习作铺垫,而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使学习过程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过渡:接下来,我们将去其他地方旅游。
看,前面一片翠绿鲜红,那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乡野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2.指导学习生字“稻”。
【导语】《场景歌》这篇课⽂主要是让学⽣感受场景美,⽣活美,感知量词的⽤法,激发学⽣了解、观察⼤⾃然,并尝试⽤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组数量词归类识字。
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在感受美丽景⾊、感受美好⽣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式。
⼆、学情分析: 经过⼀年级的学习,⼤部分学⽣掌握了⼀定量的的量词,但对于本课中的量词,学⽣是初次接触,因此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掌握课⽂中的量词,并学会正确的使⽤这些量词。
三、教学⽬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字。
会写“园、孔”10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初步感知数量词的⽤法。
3.引导学⽣留⼼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尝试⽤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 教学难点:能在⽇常⽣活当中恰当地运⽤数量词。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数:2课时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初步感知数量词的⽤法。
3、引导学⽣留⼼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发现美,尝试⽤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激趣引⼊ 上课前⽼师想和⼤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我就跟你招招⼿)、点点头、笑⼀笑、去旅游。
那今天⽼师就带⼤家跟随《场景歌》中的⼀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初读课⽂,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声朗读课⽂,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 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识字 1、学习第四⼩节: ⑴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
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图⽚:⼀⾯队旗,⼀把铜号,⼀群红领⼱,⼀⽚欢笑。
) 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字参观券啊! (出⽰:“铜号”、“红领⼱”)认识⽣字“铜、号、领”说说⾃⼰⽤什么⽅法记住这⼏个字。
第二单元1、场景歌一、字的音义形1、看拼音,写词语花园石桥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2、形近字同音字滩(沙滩)艘(一艘船)帆(帆船)军(军队)难(难处)搜(搜查)凡(平凡)车(汽车)队(队旗)园(公园)带(带领)对(对错)圆(圆形)戴(穿戴)3、多音字hào(小号)号háo(号叫)4、量词填空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阵)欢笑一(片)草地一(张)白纸一(条)金鱼一(匹)马一(朵)白云一(面)国旗5、词语解释“红领巾”:在本文中,“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二、文学常识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
三、默写一()()鸥,一()()滩。
一艘()舰,一()帆()。
一()()塘,一()稻()。
一()垂柳,一()()()。
一()()溪,一()()()。
一()翠(),一()()()。
一()()(),一()()()。
一()“()()()”,一()()()。
四、课下注释: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五、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六、写话(1)例: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
1、妈妈给我买了()。
2、那边跑来()。
3、小丽借给我()。
(2)选择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者图片,仿照课文,写一写上边都有什么。
《场景歌》背景及作者简介010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时安排及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文解读与赏析课文背景介绍《场景歌》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儿童诗歌,通过描绘不同场景,激发孩子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想象。
课文内容概述全诗共四节,分别描绘了海滩、田园、公园和校园四个不同场景,以及孩子们在这些场景中的快乐活动。
课文语言特点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字、生词认读及书写指导生词理解生字认读重点理解“海滩、田园、公园、校园”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相关场景。
书写指导朗读训练与情感表达朗读技巧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情感表达引导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场景氛围。
通过谈话导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类似场景的经历或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课文内容。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呈现环节:展示场景,感知内容01020304练习环节:多样活动,巩固知识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和经验,交流学习心得和感受,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选定一个小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小组内的学习活动。
共同提高通过小组内的互助互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共同提高1 2 3自主选择拓展延伸个性化辅导个性化学习:自主选择,拓展延伸展示评价:表现自我,互相学习表现自我互相学习评价反馈设计评价策略和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设计多样化的评价策略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口头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学生数据分析学生数据提供反馈并调整教学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作业设计识字练习01朗读训练02场景描述03分层分类辅导措施基础薄弱学生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额外的拼音、字形等基础知识辅导,帮助其夯实基础。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场景歌》第一课时微课脚本执教: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范艺毅审核:宝安区王金杰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张波杨伟平教学目标:1、多种识字法识记“帆、艘”等10个字,会写“桥、群”等3个字。
2、在情境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总结识字方法和书写规则。
一、单元导入(PPT1:语文书+第二单元目录)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范老师,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第二单元的学习;(PPT2+第二单元课文轨迹)一起绘制独特的旅行足迹图。
我们将在《场景歌》中开始旅行,在《树之歌》中领略各种树木的风采,在《拍手歌》中与动物交朋友,在《田家四季歌》中,和农民伯伯学习农事知识。
(PPT3)好啦,请和我一起打开书本第16页,开始今天的旅行吧!(PPT4)先来一起读读课题——《场景歌》,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吗?我想,有的同学会说“劳动的场景”,有的同学会说“教室里的场景”,是啊!这些都是场景。
那,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欣赏哪些场景呢?他们分别藏在4个小节里,一起来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识字交流(PPT5)请你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自读的时候,请把字音读准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PPT6)我想,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关注了这个字的读音,这个字,在文中多次出现,可是大部分读音都不一样。
其实,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了,那,你能不看拼音,和下面这位同学一起,读好吗?(PPT“一”字在课文中标红)(生读音频)(PPT7)在这篇课文里呀,还有形声字,如果单独拿出来,你能读好吗?请你借助拼音,自己来读一读。
(全部会认的字)(PPT8)这几个生字,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准吗?请你和这位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帆艘舰稻翠铜)请你和他一样注意“艘”和“翠”是平舌音,请你再跟我读一遍,sou艘,cui翠。
(PPT中艘和翠出示拼音,字标红);那么我们把字放在短语里,你还能读好吗?注意平翘舌的转换——一丛翠竹。
【新教材】部编版二年级1、《场景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教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场景歌》。
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第二章“金色的秋天”中的第5课。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歌曲的意境,掌握生字词,如“金色、稻谷、丰收、歌唱”等;学会歌曲的演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描绘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歌曲所描绘的秋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歌曲的意境,掌握生字词,学会歌曲的演唱。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描绘的场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歌词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引入本课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学习歌词,讲解生字词,逐句教唱歌曲。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歌曲描绘的场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季节,创作一首简短的场景歌。
5. 小组展示(10分钟):各小组分享创作的场景歌,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场景歌》2. 生字词:金色、稻谷、丰收、歌唱等。
3. 歌曲主旨:秋天的美丽景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并简单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场景歌》,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掌握了生字词,学会了歌曲的演唱。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运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其他季节的场景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新教材】部编版二年级1、《场景歌》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中,深入学习《场景歌》。
这首歌曲以简洁、生动语言描绘四个不同场景,包括田野、海边、山林和城市,旨在让学生领略自然与生活美妙。
我们将细致阅读课文,理解每个场景特点,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场景歌》。
2. 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新词汇和基本句型。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新词汇和句型,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四个场景感知能力,提高他们朗读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课文内容、图片、音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2. 词汇卡片:用于展示和复习新词汇。
3. 作业本:用于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个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韵律美。
b. 讲解课文中新词汇和句型,通过例句和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c. 分组朗读,检查学生对课文掌握程度。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b. 分析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词汇和句型,描述其他场景。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描述。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内容:以大纲形式呈现,标注新词汇和句型。
2. 例题: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选择一个喜欢场景,运用课文中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b. 收集与课文相关图片,制作成手抄报,展示你观察与理解。
2. 答案:a. 描述性作业答案需包含课文中新词汇和句型,能准确表达所选择场景特点。
b. 手抄报需包含图片、文字和色彩,展现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和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场景歌》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认识“队、铜、号”3个生字,学写“队、旗、铜、号、领、巾”6个字,学写“队旗、欢笑”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请学生当小老师,复习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认读:帆船、一艘、军舰、稻田、花园。
听写:处、花园、石桥、一群飞鸟。
(几名同学到黑板前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检查评价,自我纠正。
2.学生图文对照,齐读前三个小节。
引导观察比较:比较一下,你发现这三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点?(每一小节都包含四种景物、每一种景物前面有数量词、每一节都分别描绘了一处场景)小结:我们在描述一个地方的时候,可以抓住那里的一些景物,加上恰当的数量词,就会变成一段有趣的小儿歌。
设计意图:请学生当小老师,转变了课堂上的师生角色,回顾考查充满了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前三个小节的朗读与观察的比较,引导学生找到本课语言的表达规律。
不但为后面第四小节的学习做好铺垫,而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使学习过程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四小节,感受少先队员活动的场景,随文识字。
2.探究方法(1)自读第四小节,把字音读准确。
(2)找出第四小节中的会认字,交流识记方法。
(3)交流描写的场景,圈出所写的事物。
(4)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1)读文画词。
引导:学生自由读第四小节,说说读了这一小节,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圈出第四小节所写的事物。
预设:少先队员活动的场景。
圈出第四小节所写的事物有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板书:少先队员活动)(2)认读“队旗”,指导学习“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