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小套型住宅居住需求的比较研_省略__基于上海地区入户实态调查的分析_薛思雯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6
中小户型住宅需求设计研究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导致我国住宅数量供不应求,房屋价格不断增长。
针对此类情况,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房价上涨的基础上,对中小型住宅建设引起重视。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如何容纳更多的人口成为摆在当前房地产行业的重要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大小要求也发生了改变。
中小型住宅成为当下人们买房的首要选择[1]。
本文将通过对中小型住宅需求和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住宅设计提出更好的建议。
标签:中小型住宅;居住要求;设计研究中小型住宅的出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建筑行业对此要引起重视,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创新住宅设计,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满足大量的居住要求,适当的将住宅面积缩小,增加层数,积极推广中小型住宅。
对房屋进行合理布局,在设计层面加强引导。
1 中小型住宅的定义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城市的中小型住宅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所谓中小型的住宅是指建筑的整体面积在60m2以上,具有厨房、卫生间、卧室的居室。
中小型住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房紧张,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用地紧张等情况。
具有平面紧凑,规划精致,功能完整,居住面积较小的特点,适合大规模建造。
随着中小型住宅的普及,对室内内部的整体设计结构也有了新的调整。
2 中小型住宅的设计要求中小型住宅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有效的遏制了房价肆无忌惮增长的趋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同时中小型住宅在设计要求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设计感独特,尽量在最小的空间范围内体现出较大的空间,设计理念要与时俱进[2]。
2.1 合理平面布局的设计原则对中小型住宅的设计最大的要求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体现出最大的空间范围。
这就要求房间内部整体合理布局。
室内一般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基本生分为这四部分,在保证细节合理设计的基础上,必须对房屋的整体进行有效的设计。
浅论我国城市住宅中小套型住宅的“精细设计”研究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商品住宅开始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大量出现以来,我国普通商品住宅的套型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温饱型”到“舒适型”的转变,九十平方米的二居室、三居室套型已经成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中小套型的住宅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所能承受的,本文主要对我国城市住宅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了满足更多人对中小套型住宅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中小套型;城市建筑;住宅;精心设计;研究abstract: from the nineteen ninties commodity house began in our real estate market appears in great quantities since, our country ordinary commodity residential taoxing has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 from the “ food and clothing “ to “comfort “change, ninety square meters two bedroom, three bedroom suite has become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mainstream product. small taoxing housing is the ordinary wage-earners can bear, this article on china’s city residential taoxing housing design is studied, in order to meet more people to the small taoxing housing demand.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city construction;residential building;design;research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从2000年开始,我国各地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意见。
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调查报告一、引言住房需求是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之一,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及相关问题,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提供对中国城市居民住房需求的全面了解,以便为政府及相关各方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住房需求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广泛的地理范围和城市类型。
我们随机选择了10个省份的城市,每个城市抽取了1000位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居住状况、购房需求和对住房政策的看法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居住状态调查显示,大约60%的城市居民拥有自有住房,其中40%为商业银行按揭贷款购买住房,20%自建房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住房所有权。
另外,约25%的居民为租房族群,还有15%左右的人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或其他类型的公共租赁住房。
2. 购房需求在购房需求方面,大约70%的城市居民表示有意愿购买住房。
其中,50%的人倾向于购买普通住宅,30%的人更倾向于购买改善型住房,如大面积、高品质的住房。
而受限于个人经济能力,仅有20%的人表示能够购买高档别墅或豪宅。
3. 居民对住房政策的看法关于住房政策,超过80%的城市居民表示政府应加大力度促进住房供应,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比例。
此外,约60%的居民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房价上涨,防止住房泡沫的出现。
同时,有一部分居民认为应加强住房质量监管,提高住房的品质和舒适度。
四、需求与供应的矛盾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住房需求与供应之间的不平衡。
过高的房价使得很多居民难以负担购买合适的住房,特别是一线城市。
另外,一些地区的住房供应仍然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供应侧改革力度,加快住房供应的速度和质量,通过建立健全的住房制度,进一步解决住房问题和民生难题。
五、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较为迫切,购房意愿广泛存在,但与此同时,住房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中小户型住宅是当前城市中居住空间紧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和优化设计,成为了住房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重点围绕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优化设计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实现功能的完善、空间的灵活性和通透性的提高,以及居住舒适度的提升。
一、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特点中小户型住宅通常指居住面积在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范围内的住宅,因受土地成本和城市规划等因素的限制,这类住宅的空间通常相对狭小。
与大户型住宅相比,中小户型住宅在设计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居住功能的完备和舒适度的提升。
中小户型住宅通常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居住需求,如年轻人的单身公寓、新婚夫妇的小两居室以及老年人的退休公寓等。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实现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
1.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内,需要根据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起居区、就餐区、卧室区等,并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连接和流畅。
2.空间灵活性设计:采用可折叠、可移动等灵活的家具和家居用品,实现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让同一空间在不同时间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3.开放式设计理念:通透的空间设计可以让空间更加开阔和舒适,采用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减少隔断和墙壁的使用,在视觉上扩大空间感受。
4.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在狭小的空间内,垂直空间常常被忽视,而其实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可以大大增加存储和利用空间的功能,如壁挂柜、楼梯下储物等设计。
5.精简的家具和装饰:在有限的空间内,选择更加精简实用的家具和装饰,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家具占用空间,使整体空间更加干净和通透。
三、实践案例分析1.开放式空间设计:一些中小户型住宅采用完全开放的空间设计,通过减少隔断和墙壁的使用,让整个居住空间更加通透和开阔。
灵活使用家具和装饰,如可移动的屏风、可折叠的桌椅等,实现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
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小户型住宅成为了城市居民的首要选择。
由于受限于建筑面积和空间布局,中小户型住宅在居住舒适度和空间利用率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对中小户型住宅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围绕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中小户型住宅的特点中小户型住宅一般指的是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通常包括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等户型。
这类住宅的特点是空间狭小、功能单一、通风采光不足、布局紧凑等。
由于面积有限,人们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种功能,比如起居、休息、饮食、娱乐等。
二、中小户型住宅空间利用率的问题中小户型住宅空间有限,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每一寸空间,成为了设计师和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利用率普遍不高,存在以下问题:1. 空间浪费严重:一些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被浪费在了走廊、楼梯、过道等功能较为单一的区域,导致居住面积被浪费。
2. 功能重叠:由于空间有限,一些区域的功能重叠,比如卧室兼起居室、餐厅兼厨房等,使得空间利用率低下。
3. 使用不便:一些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导致居民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便,比如动线不畅、收纳空间不足等。
三、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为了改善中小户型住宅的空间利用率和居住舒适度,设计师们提出了一系列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1. 合理布局: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每一寸空间的利用可能性,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避免功能重叠和空间浪费。
2. 多功能设计:通过设计多功能区域,比如将起居空间与卧室相连接、厨房与餐厅相连,使得同一个空间可以满足多种功能的需求。
3. 收纳空间设计:在设计中考虑到收纳空间的合理利用,比如设计嵌入式衣柜、收纳隔断等,充分利用墙面和隔断空间。
4. 开放式设计:采用开放式设计的方式,打通起居空间和厨房、餐厅,使得空间看起来更加开阔,同时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5. 充分利用楼梯间:对于复式结构的中小户型住宅,可以充分利用楼梯间的空间,设计储物室、书房等,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中小户型住宅套型设计分析讨论以前追求大套型住宅的问题,严重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当前套型的问题已经不只是涉及房地产开发商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中小套型住宅是完全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住宅,它是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环保型和经济实用性的住宅,势必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主力军”。
中小套型住宅是国家对商品房提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队中低收入家庭和年轻人的关爱。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把房间面积和空间利用好是每个建筑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国家在2007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与套型面积有关的规定有:新建廉租住房套型住宅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一、中小套型住宅设计注意要点1、要有适宜的空间尺度:住宅功能区域是由主要家具、生活设施以及人体和操作活动三部分所需面积组成,并需要进行有机组合,保证空间面积紧凑合理。
以下是对家具、以及人体的活动等要素的全部衡量,总结的最合适尺寸2、住宅内部空间功能要分区清晰:即室内公、私、动、静分区、洁、污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相关房间使用方便,交通流线便捷,在户内活动时不可穿越其他房间。
所有房间均应有自然柔光和通风,保证明厨明卫,满足日照、视线、节能和密性等基本要求,让人们居住舒适,有归属感和领域感。
3、采用具有集成功能的厨卫设施:厨房卫生间是住宅设施、设备、管线密集的空间,也是家务劳动强度最大的地方,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当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综合各类设备设施的配置,使厨卫空间利用最大化、设施集成合理化,所以要提倡厨房空间的复合利用,如封闭烹饪间与开放式厨房组合;厨房宜设服务阳台,方便储藏、放置杂物和设置表具;各种竖向管线宜集中敷设,并在墙角处形成管线,横向管线宜设于设备下部,使其隐蔽。
对于卫生间的设计,公共卫生间宜按功能分间,可多人同时使用;提倡采用整体卫浴间,使空间更为紧凑;考虑到老年人使用需求,设置报警器和预埋扶手连接件。
像其他投资工具一样房地产价格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具体地说就是虽然房地产价格的长期趋势应该是上升的但是这种上升并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上升阶段和下跌阶段相互交替在持续的上升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持续的下跌一段时间然后再是一段时间的上升以此类推
图一就具体展示了上海市住房价格变化的这种周期性规律该图选取了中房上海住宅指数从年以来每半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它充分展示了上海市住宅市场在近十年来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到从年年上海住宅由于受到九十年代初期地产泡沫破裂的影响地产价格继续缓慢下滑在这年间中房上海住宅指数从年上半年末的点下滑到了年末的点然而从年上半年到年下半年中房上海住宅指数则持续上涨从
年下半年的点一直涨到年月的点“
中房上海住宅指数
图中房上海住宅指数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海市居民在这段时间会非常重视房地产的投资价值那是因为持续上涨促使人们重视其投资价值但过快上涨又让人们担心上涨无法持续
问卷问题
窟以为近卒二决上海房毋定男叻夕该是
自夕寿续里二麟不会回落
留夕寡蒸到顶冷会回灌
乙少会厕博一度对间少然后厦继缝云麟
选择“持续上涨不会回落的”有人占选择“基本到顶将。
中小套型住宅空间尺度研究中小套型住宅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它们深受年轻人和单身族群的喜爱。
这些住宅的面积一般在50至100平方米之间,对住宅空间尺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的热门话题。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中小套型住宅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还可以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首先,中小套型住宅空间尺度的研究需要考虑居住者的需求。
中小套型住宅的面积较小,居住者的需求也比较单一。
他们需要一个放松和休息的空间,也需要一个能够工作或学习的空间,同时也需要一个能够做饭和洗衣的厨房和卫生间。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面积内将这些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还需要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设计一个符合他们心理预期的居住空间。
其次,中小套型住宅空间尺度的研究还需要关注空间的布局和多功能设计。
对于这样的住宅来说,充分的空间利用是非常关键的。
室内布局应该是紧凑而合理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此外,对于这样的住宅来说,多功能设计也非常重要。
例如,一个装有墙面展开床的客厅可以在晚上变成卧室,这样就能节省更多空间。
另外,中小型套型住宅的空间尺度研究也需要关注住宅环境的设计和采光的问题。
在这样的住宅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室内外的连续性。
房间的设计要能够创造出一个自然、舒适和开放的环境;其次,应该注意采光的问题,以确保室内明亮和宜人的氛围。
最后,中小套型住宅空间尺度的研究还应该考虑到住宅外部视觉效果的实现。
住宅外部的设计对于城市建筑景观的形成非常重要。
它应该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并且符合不同居住者的审美需求。
总之,中小套型住宅空间尺度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涵盖多个方面。
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应该从居住者的需求和审美需求出发,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宜居、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住宅外部环境的美观和实用性。
上海市中小套型住宅居住实态调查
周静敏;何建清;焦燕;王贺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采用入户问卷、户型测绘和户内实景拍摄的调查方法,对上海城市中小套型住宅的住宅概况、住宅评价、居民的居住意向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记录.通过分析,发现既有住宅存在的问题,明确市民的居住意向,为开发适应广大居民经济承受能力、满足多样化居住生活要求的新型住宅产品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周静敏;何建清;焦燕;王贺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北京,100044;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1
【相关文献】
1.基于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的居住实态调查 [J], 魏维
2.实态调查:中小套型住宅的适应性 [J], 魏维
3.西安地区青年人群中小套型住宅居住实态调研分析 [J], 许传刚;李保宁
4.城市中小套型既有住宅改造情况分析——基于上海地区入户实态调查 [J], 卫泽华;周静敏
5.南方城市中小套型住宅居住实态调查报告——基于广州、深圳140户样本数据[J], 魏成;傅娟;陈昌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小套型住宅的宜居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中小套型住宅作为城市居住的主要形式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
但是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居住面积的减小,中小套型住宅的宜居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外,由于中小套型住宅的多为居住新市民和年轻人等群体,他们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居住舒适度和便利性,因此对于中小套型住宅的宜居性研究更加迫切。
二. 研究内容与方向该研究的核心内容为中小套型住宅的宜居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中小套型住宅的社区环境评估。
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评估,分析社区环境对于中小套型住宅的影响。
2. 中小套型住宅的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
从空间布局和设计等角度探讨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和改进,以提高居住舒适性和使用效率。
3. 中小套型住宅的居住场所感知研究。
通过对居住场所感知的研究,分析中小套型住宅的居住舒适度和用户需求。
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结合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具体如下:1. 实地调查:通过对多个中小套型住宅的实地访问和居住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大量的实际数据,包括居住者对家庭的需求、对小区生活的需求等。
2. 理论研究:对现有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其优缺点,为中小套型住宅的改进提供建议。
综上,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期更全面地分析中小套型住宅的宜居性问题。
四. 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为提高中小套型住宅的宜居性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可以为城市化进程中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支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城市中小套型住宅居住需求的比较研究——基于上海地区入户实态调查的分析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IVING DEMANDS OF URBAN MEDIUM AND SMALL SIZE HOUSING:On the Base of the Analysis of Household Investigation in Shanghai薛思雯 周静敏 李伟Xue Siwen, Zhou Jingmin, Li Wei摘要/通过对上海地区既有中小套型住宅的入户实态调查,对不同套内面积和家庭结构的住宅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城市中小套型住宅设计及公共租赁住房等小面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既有住宅的改造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中小套型住宅;入户实态调查;家庭结构;居住需求;比较分析ABSTRACT/ Through the household investigation of medium and small size housing in shanghai,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usage of dwellings in different size and occupied by families in various structure. It provides some technical support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designing medium and small size urban housing and social houses such as public rental housing in the future. It also provides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reconstructing the existing houses.KEY WORDS/ medium and small size housing; household investigation; family structure; living demands; comparative study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步伐的持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住房价格上涨、供应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土地资源紧缺和住房保障之间的矛盾使得住宅集约化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0年全国《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将公租房定位为弥补城市小套型住房供给不足、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措施,以缓解新职工阶段性的住房问难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1]。
随着国家对住房供应结构的一系列宏观调整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中小套型住宅无疑将成为今后城市住宅供应的主体。
长期以来,我国住宅建设“重量不重质”,粗放型的建设模式和相关标准规范的不完善使得住宅存在着“寿命短”、“性能差”、标准化程度低、设计不合理等种种问题,无法满足住户的居住需求。
而城市中小套型住宅由于受到面积的制约,其设计和建设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然而“中小套型住宅并不是舒适性的反义词”;“愈是面积不大,愈应注重科技支撑,愈要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
”[2]如何在小面积的居住空间中实现更完善的居住功能和更高的使用性能值得思考。
另一方面,伴随时代的发展,城市家庭的居住规模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统计显示,中国城镇家庭平均人口从1990年的3.50人已下降至2010年的2.88人[3];而与之相对的,城市家庭的生活模式却愈发多样化,形成了以“核心家庭”为主,“单身”、“夫妻”、“主干”、“祖孙”、“老年人”等多元化的家庭居住结构。
这对进一步优化城市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满足小面积条件下不同结构家庭的居住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居住实态调查研究的目的正是从居住者的视角出发,对既有住宅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区100户中小套型住宅所进行的居住实态调查,从中选取出在不同套内面积指标下较为典型的家庭结构形式的调查样本,针对其套内空间构成、户型特点、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各类型家庭结构的居住需求和适宜的功能配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以期能为今后城市中小套型住宅,小面积保障性住宅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设计上的切入点,从而优化小面积居住空间的品质。
同时,作为一项基础研究,也能为既有住宅改造和提高住宅适应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调查的组织实施调查人员由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70余人组成,调查方法结合了入户采访、问卷调查、平面布局实测和摄录等方式,调查对象以上海地区1990年后建成的城市中小套型商品住宅为主。
调查内容包括住宅各功能空间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住宅适应性的调查研究和居住者居住意向调查研究。
从而全面掌握既有城市中小套型住宅的使用现状,以及居住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和对住宅产品的实际使用需求。
本文选取有效调查样本100份进行分析。
2.1 相同套内面积下住宅套型的比较分析在上海地区的100份调查样本中,对套内面积在30m2、50m2、70m2 3个不同梯段的住宅套型分别选取3个不同家庭结构或处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调查样本,对其住宅的套内空间构成、格局形式、户型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各个家庭的实际使用现状、居住需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同时,通过横向的比较分析,能得出不同面积梯度住宅套型的一些共性特点和主要问题。
2.1.1 套内面积30m2的住宅套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352)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收稿日期:2013-03-05套内面积在30m2左右的住宅套型由于面积狭小,套型格局相对较为单一。
空间构成基本为较大的一居室配小过厅或无厅构成,大居室除了承担卧室的睡眠、休息功能,往往还兼具起居活动和学习工作的功能;一般采用单开间,纵深方向串联式的套型布局形式,需要较长的走道空间;此外,厨卫空间难以形成自然的采光通风,有些通过设置内天井实现,厨房多为开放式。
由于整体空间容量的不足,功能性和舒适度往往欠佳。
通过3个实例的比较可以发现:对于单身人士,其对餐厨空间的使用需求较低,较能接受过道式或开放式的厨房,也可以采用起居活动与卧室空间混合的布局形式;但应当注意对起居、工作、就寝等功能的合理布置、分区和动线组织,避免功能混合导致的相互干扰。
对于第2例(SH040)年轻夫妻家庭,采用以餐厅为核心的家庭起居模式,从而保障卧室空间的独立性与私密性,可以考虑餐厨空间的合并布置以扩大入户和起居的整体空间感。
此外,虽然利用封闭阳台空间满足了学习、工作的功能需要,但影响了阳台晾晒等基本功能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家具的布局上还应适当调整。
同时,由于空间缺乏扩展的可能性,住宅可能无法适应未来生育和家庭扩展的需要。
对于第3例(SH038)核心家庭,由于空间数量的不足,无法形成两个独立的卧室空间。
利用打通封闭阳台、增加房间隔断的方式,其为处在学习期的子女隔出了独立的卧室空间;但一方面两个卧室并列布置,其往来动线的相互干扰仍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形成了“暗房间”,对住宅整体的采光通风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起居活动空间与储藏空间等面积对于这样的多人口家庭也略显局促,因此住宅的整体性能较难以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不适应其居住。
在这种极小套型的实际使用中,受基本空间数量制约,通常会考虑功能的混合使用,如将活动和寝居空间合一,餐厨合并布置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这类户型较难有独立的客厅空间,因此,结合入户过道空间构成以餐厅为核心的家庭起居模式是可行之策。
较适合单身和没有孩子的夫妻居住,不适宜3人及以上的家庭居住。
在设计上,要遵循紧凑舒适的原则,合理布置功能空间,减少相互的干扰,特别要重视家具布局对空间的合理划分及充分利用。
单开间格局常导致暗房间的出现,厨卫空间也难以采光通风,需考虑配置相应的设备加以改善;双开间或“一间半”的格局形式则更为理想。
2.1.2 套内面积50m2的住宅套型套内面积在50m2左右的住宅套型,通常有南北通透的单开间大进深户型和纯南向双开间户型两种常见的格局形式。
一般可有两个居室空间和独立的厨卫空间,其中一居室即可作为独立的起居厅使用,也可作为卧室或书房使用,因此能满足不同家庭对表1 套内面积30m2的住宅比较分析编号SH059SH040SH038平面测绘图住宅概况建筑面积:36.0m2,套内面积:31.8m2建筑面积:42.8m2,套内面积:32.8m2建筑面积:37.7m2,套内面积:32.9m2家庭结构单身(无巢期),1人(23)夫妻(新婚期),2人(26/26)核心(满巢期),3人(50/49/20)空间构成1B+L+K+1b1B+D+K+1b2B+D+K+1b居住需求1) 起居活动空间;2) 独立的工作空间;3) 厨卫及储藏空间。
1) 起居活动空间;2) 书房空间;3) 未来生育扩展空间;h4) 厨卫及储藏空间。
1) 起居活动空间;2) 两个独立寝居空间;3) 厨卫及储藏空间。
户型特点1) 单开间,“大一居”;2) 起居、卧室合一;3) 开敞式过道厨房;4) 暗卫生间。
1) 单开间,大进深;2) 单走道式串联布局;3) 阳台打通做书房;4) 厨卫内天井采光通风。
1)“大一居”分隔两卧;2) 打通阳台扩大面积;3) 厨卫内天井采光通风;4) 餐厨空间合一。
现状问题1) 缺少独立工作空间;2) 缺少就餐空间;3) 起、卧合一,欠私密性;4) 采光通风不佳。
1) 缺少起居活动空间;2) 晾晒衣物不便;3) 长走道,空间浪费;4) 采光通风不佳;5) 空间缺乏扩展可能性。
1) 缺少起居活动空间;2) 自隔卧室,欠私密性;3) 卫生间面积过小;4) 餐桌阻挡正常流线;5) 采光通风不佳。
注:表格中字母:B-卧室,L-客厅,D-餐厅,K-厨房,b-卫生间,前缀数字表示房间数,下同。
子女房间,较为不足之处是纯南向的户型通风性能欠佳,工作阳台需要穿越卧室空间及户内的储藏空间较少等。
通过分析,从空间容量上,这类户型较适合夫妻家庭和3口之家居住。
在有限的空间中,应着重考虑紧凑的功能流线设计,减少交通空间的浪费,注意各家庭成员寝居空间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厨卫空间的功能性以及设置充足的储藏空间,可考虑适当扩大并优化厨卫空间设计,卫生间可考虑简单分室,以更好地满足家庭使用功能的需求。
2.1.3 套内面积70m 2的住宅套型套内面积在70m 2左右的住宅套型,一般可有较大的起居活动空间、两个居室空间和独立的厨卫空间,少数可做到客、餐厅分离,也有部分紧凑的3居室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