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表与日本手表的发展史
- 格式:pdf
- 大小:104.11 KB
- 文档页数:3
手表行业的背景资料手表是一种时间测量和显示装置,自其发明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功能和时尚意义的配饰。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的手表是一种袖珍式的机械装置,用来测量时间的精确性。
手表行业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
手表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瑞士,瑞士手表制作的质量和精细度被广泛称赞,并成为全球手表行业的标杆。
瑞士手表制造业得益于该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瑞士的山脉和湖泊为精密机械零部件的制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此外,瑞士人对高品质、准确性和长久耐用性的追求也促进了瑞士手表工艺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手表行业迎来了一次全面的技术革新,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手表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电子手表可以具备多种功能,例如计时、计算、计步等,同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其他设备实现信息传输。
这样的创新不仅使手表在时间测量上更加准确,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娱乐。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表作为一种新型手表逐渐崭露头角。
智能手表具备普通手表的时间测量功能,同时还可以连接到移动设备,实现诸如通话、短信、社交媒体等功能。
智能手表的崛起引领着手表行业朝着更加智能化、互联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尽管智能手表的兴起,传统机械手表仍然在手表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机械手表以其精致的工艺、优雅的外观和杰出的品质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机械手表中,自动机械表和手动上链表是两种主要类型。
自动机械表通过佩戴者的手腕活动来提供能量,而手动上链表需要手动上发条来产生能量。
机械手表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精细工艺,每个零部件都需要精确到纳米级别的加工,因此机械手表往往比智能手表更加昂贵。
除了瑞士,其他国家也在手表制造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日本和德国都有着悠久的手表制造历史,并且在技术创新和设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手表行业的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都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十佳名表/手表品牌榜上榜-手表品牌排名(2011)斯沃琪Swatch(1983年,世界名表中的青春力量,行业领先品牌,十佳手表品牌)卡西欧Casio(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手表是日本三大品牌之一,行业领导品牌)劳力士Rolex(1905年瑞士,中国驰名商标,劳力士集团是瑞士第二大钟表企业)欧米茄(1848年瑞士,Swatch集团旗下品牌之一,世界品牌,十佳手表品牌) 天梭Tissot(1853年瑞士名表品牌之一,世界名表,中国驰名商标,十佳手表品牌) 西铁城Citizen(西铁城钟表公司成立于1918年,日本著名品牌,十佳手表品牌)飞亚达Fiyta(1987年,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十佳手表品牌) 依波EBOHR(1991年深圳,中国驰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十佳手表品牌) 罗西尼(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珠海格力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十佳手表品牌)海鸥Seagull(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中华老字号)世界十佳名表榜上榜-世界顶级手表(2010)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1839年瑞士,世界十佳手表品牌)爱彼手表(Audemars Pigeut1875年瑞士,世界十佳手表品牌)伯爵Piaget (1874年瑞士,顶级手表品牌,世界十佳手表品牌)积家手表(Jaeger-Le Coulter 1833年瑞士,世界十佳手表品牌)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 1755年瑞士日内瓦)劳力士Rolex(1908年瑞士,中国驰名商标,世界十佳手表品牌)卡地亚Cartire (1847年法国巴黎,世界十佳手表品牌)万国IWC (1868年瑞士,顶级手表品牌,世界十佳手表品牌)芝柏手表(IRARD-PERREGAUX1791年瑞士日内瓦)欧米茄OMEGA(1848年瑞士,世界名表,世界品牌,世界十佳手表品牌) 手表/钟表品牌中国名牌产品名单。
钟表 I 特别专辑 1 2019/12我有一颗中国“心” 海鸥表的研发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祁凡历程,充满誠,禿满辉煌。
七十年间.中国品牌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在手表制造方面,我们国家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轻工制 造业的空白,制表业才慢慢得到人们的关注。
图01:第一只国产手表——五星表新中国成立后的手表研发之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国家"填补ZOk 空白”的规划,1954年 年底天津市轻工业局批准成立手表试制组(天津手表厂前身),在经费紧张、设备简陋的条件下,经过百余天苦干,终于,在4955年3月24日下午5点45分,当装配完最后一个零 件,伴随“嘀嗒"声,表针开始转动起来,这块名为“五星”的中国第一只手表缔造了中国民族制表事业的传奇(图01 )。
4 956年年底,国家批准投资900万元,组建年产24万只手表的天津手表厂。
中国第一家手表厂,在一个国家的期待中应势 而生。
侣57年4月23 S,天津手表厂在"五星"表核心技术基础 ±,于短时间内大举推出“51 ”牌手表,实现手表的产品化生 产,让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一去不返,为中国制 表工业的发展奠定扌咸基础(图02) o4965年代月,保密代号"304” ,专为中国空军研制的“第一只航空表”(计时码表)顺利通过走时精度、测时、高低 温、震动、防磁、防潮、快慢针拨校、上条拨针启动质量、冲击等重要指标检测。
同年40月底,正式组装成品4400只,发 往中国空军一线。
在当时,海鸥航空计时码表是国产最复杂的手表,没有之一。
由于是军用品,很少流入民间。
这款手表的研发和制作过程简直就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而手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和中国印记,给人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图03 )。
图03:第一只航空表----时码表36海鸥航空计时码表2010年复刻版D304腕表,以其诞 生渊源的国家秘密项目任务代号"304”命名,表径37mm , 9点小盘和3点小盘都是无尾针(图04、图 05 )。
2022新中国史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史,也正是各个领域的“专门史”所构成。
答案:对第一章2.195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旗问题的批复》指出:“党旗上只有镰刀锤头,由五星,此点请注意”。
这一表述准确吗?答案:错3.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协会徽所要表达的含义为:“无产阶级所领导的,以工农为基础的民主阶级大团结”。
答案:对4.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协会徽的主要设计者为:()答案:钟灵;张仃;周令钊5.1938年,张仃教授奔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后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答案:对6.新中国成立之后,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主要设计者是:()答案:周令钊7.1949年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像为周令钊教授所创作。
答案:对8.“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原文出自哪部著作:()答案:史记9.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一件汉代织锦护臂。
答案:对10.代织锦护臂织有八个隶书文字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答案:错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为:()答案:曾联松第二章12.人民大会堂从1958年10月26日打地基,到1959年8月竣工,大会堂建设仅280天左右,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答案:对13.人民大会堂建筑总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当时是世界最大的会堂。
答案:1714.万人大礼堂顶棚与墙壁采用圆角过渡,体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设计灵感。
答案:周恩来15.北京“十大建筑”总面积超过()万平方米,集中了当时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设计力。
答案:6716.当我们乘船,沿黄浦江进入长江入海口时,经过上海时,你右手的方向是:()答案:浦东17.1984年3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上海将新建一座电视发射塔的设想。
答案:对18.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1995年5月竣工时,其高度为:()答案:亚洲第一19.上海浦东陆家嘴,摩天大厦“三剑客”分别包括:()答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上海金茂大厦20.截止到2019年,世界已经坚持的十大摩天大楼中,中国占()座。
日韩港表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日韩港表市场是指日本、韩国和香港这三个地区的手表市场。
随着人们对品质和时尚的追求不断提高,手表作为一种重要的配饰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日韩港表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机遇。
2. 日韩港表市场的发展历程2.1 日本手表市场的发展日本手表市场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而著名。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手表制造业崭露头角,以精密的石英技术和可靠的机械制表技术声名远扬。
日本手表品牌如SEIKO和CITIZEN成为了全球著名品牌,带动了整个日本手表市场的繁荣发展。
2.2 韩国手表市场的发展韩国手表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
起初,韩国手表大多以低价为卖点,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
但随着韩国技术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塑造,一些韩国手表品牌开始进军海外市场。
如今,韩国手表在设计和品质上逐渐受到认可,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2.3 香港手表市场的发展香港作为亚洲时尚之都,手表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香港手表市场以多样化和国际化为特点。
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风格和价格的手表,从时尚品牌到奢侈品牌应有尽有。
香港的手表市场吸引了一大批购物者和游客,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手表交易中心之一。
3. 日韩港表市场的发展趋势3.1 时尚设计的影响如今,消费者对手表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功能性上,更看重时尚设计和个性化的体验。
日韩港手表市场通过引入各种时尚元素,满足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与传统的石英手表不同,现代手表品牌注重设计创新和潮流时尚,这使得该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3.2 数字化趋势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表和连接手表等数字化产品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日韩港手表市场也开始关注这一趋势,积极创新,推出各种智能手表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具备传统手表的功能,还能提供更多的便捷和智能化的服务,吸引了一大批科技追求者。
3.3 品牌竞争加剧日韩港手表市场竞争激烈,品牌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日本手表品牌在技术和品质上有较高的竞争力,但韩国和香港手表品牌在设计和时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我国钟表的发展历史资料中国钟表发展简史;现代钟表大致经历了大型钟—小型钟—袋表—腕表的发;中国的钟表历史由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组成;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1954年底,天津公私合营华威钟表厂(现天津手表;上世纪80年代处于商品短缺时期,人们结婚都讲究家;到80年代后期,日本石英表技术对以生产机械表为主;其实电子钟表在国际钟表领域很早就研究开发。
现代钟表大致经历了大型钟—小型钟—袋表—腕表的发展阶段,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绳索悬挂的报时钟,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
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
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
腕表的年代到来了!中国的钟表历史由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组成。
三千多年前,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规”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
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规”。
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
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
历年高中历史高考论证题分析(大题)历年高考论证题分析2017年全国卷一根据XXX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资料,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自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西方殖民国家进行殖民掠夺,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亦加强了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往来。
自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成为了中国航海界的创举,加强了中国和国外世界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西方传教士来华,如利XXX、XXX等人来华,传播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加强了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也推动明清时期总结性著作的出现,如《泰西水法》、《天工开物》;同时西方殖民者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带来中国,促进了中国饮食结构的变化,同时中国的茶叶和瓷器等产品也大量输往欧洲;而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017年全国卷二根据表1钟表的演变,完成下列要求。
(12分)论题:钟表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古代日器被成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在XXX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准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到来,钟表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钟表开始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计时工具,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钟表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古代日器到现代的智能手表,钟表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手表的发展历程论题:手表的发展历程手表最初是女性的装饰品,但在20世纪初逐渐被男性所接受。
随着户外运动和汽车驾驶的流行,手表成为了男性的必备配饰。
钟表的发展史在现今这个社会,时间的重要性已经是毋庸置疑。
那么钟表的发展也可谓是由来已久。
从古代到现代钟表的发展也是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早在晚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开始(公元前20世纪)时,人类对天文学知识就感兴趣了。
其中,有些还能以令人信服的精度进行计日,指出一年的开始,预报日食和月食。
这样的石日历曾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建造过。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距英国索尔兹伯里城13公里的平原上的史前巨石建筑物,它以“悬挂的宝石”是在原始制度时代所取得的令人信服的科学和技术成就。
中世纪,日晷的科学已发展成为天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个约为三千年的时期里,测量时间的方法和工具的发展史的划分,基本上与天文学发展史的时期划分相重合。
可以相应地分为以下发展阶段:1. 古代东方:包括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以及古老东方的其他国家。
古中国的日晷后来演变成仰仪,传入朝鲜和日本。
他们所设计和制造的仰仪突出了日晷性质,并称为仰釜日晷。
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在日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古希腊更为发达的日晷的源泉。
2. 古希腊罗马:不仅包括古希腊,还有希腊化时代和亚历山大—罗马文化时期钟表的发展。
3. 中世纪:在中国、拜占庭、伊斯兰东方、印度和欧洲,天文学和日晷都得到了发展。
古代和中世纪的钟表发展是关于太阳钟、水钟、沙钟和火钟的历史。
之后,早期机械钟表的出现结束了这段历史。
中世纪,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占统治地位时,不需要象现在这样将时间分成微小的时段和精确地测量它们,人们按照太阳的自然运动来确定时间和安排生活。
较长的夏日和较短的冬日都同样被分为12小时,因此,出了二分点外,认为时间是不均匀的。
人们完成农活的秩序和节奏,是以缓慢流逝的自然过程来调节的。
这些过程是与植物的耕种、动物的离去、植物和动物产品的再加工相联系的,因此,那时是非常粗放地利用时间。
在文化中心城市,天文学得到了发展,因而开始需要比较精确地测量时间。
为了观察和研究太阳的年运动、月亮相位的变化、星的位置等,需要完善计时技术。
精工机芯的发展历程精工机芯(Seiko Movement)指的是日本精工(Seiko)公司所研发和生产的机械手表机芯。
精工机芯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突破,成为世界顶尖的机械表芯之一。
20世纪初,精工公司开始研发机械式腕表,但初期面对着来自欧洲制表业的强大竞争。
然而,精工公司凭借着对制表技术的热情和不断的探索,于1913年成功制造出了日本第一只机械手表。
这标志着精工公司正式进入钟表制造领域。
在之后几十年里,精工不断改进和完善机械表芯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20年代初,精工公司采用了铜合金的齿轮,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30年代,他们又采用了车削技术制造出更小更精巧的齿轮。
这些改进使得精工机芯的运动精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956年,精工公司推出了Cal.57机芯,这是他们研发的第一款全自动上链手动腕表机芯。
Cal.57机芯引入了双轴游丝和短擒纵,使得手表产生了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更高的精准度。
此后,精工机芯在手动上链机芯的设计和制造上进一步取得突破。
到了1969年,精工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石英手表Seiko Quartz Astron。
这款手表拥有石英振荡器,精确到每个月几秒钟的误差,轰动一时。
此后,精工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石英手表,并逐步实现了机械表芯向石英表芯的过渡。
2002年,精工公司推出了Spring Drive机芯。
Spring Drive是第一个通过自动上链机构驱动石英振荡器运行的机械机芯。
它在精准度和稳定性上达到了石英表的标准,同时保持了机械表的光采和传统。
Spring Drive机芯在机械表芯技术领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获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奖项。
近年来,精工公司持续不断地提升机芯技术,推出了更多创新产品。
他们不仅在石英表领域有所突破,还在机械表芯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不断创新。
精工机芯不仅在日本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认可和推崇。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创新,精工机芯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机械表芯之一。
中国钟表发展简史现代钟表大致经历了大型钟—小型钟—袋表—腕表的发展阶段,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绳索悬挂的报时钟,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
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 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
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
腕表的年代到来了!中国的钟表历史由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组成。
三千多年前,我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规”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
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规”。
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
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
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
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此,我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
日出日落,恒久不变的,是时间的长河。
早在上万年前,人类已经学会了观察既掌握时间的运行规律,从日冕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的掌握和度量方式,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密。
钟表真正的发展,源自16世纪开始的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普及。
随计时器的设计、改良,制造与普及,钟表开始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进步。
它不但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自身更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和无价之宝。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畅游这钟表历史的殿堂,看看在500年间,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时计世界,发生了多少的故事吧。
1480-1511:早期之便携计时器。
德国NURNBERG的PETER HENLEIN 创造了第一只怀表,为蛋型,镀铜,单针表,只能指示大概的时间。
此表也就是“纽伦堡蛋”,HENLEIN的创意很快被模仿,随之产生了其他的‘纽伦堡蛋’。
1485:LEONARDO DA VINCI画了一幅有锥型摆的钟。
此结构被之后的钟所使用。
1535:制表工业严重受到宗教的影响和冲击。
MARTIN LUTHER的新教改革席卷日内瓦。
在这之前日内瓦以其珠宝加工闻名而非制表工业。
1541:JEAN CALVIN来到了日内瓦活动,并建立新教改革的中心。
新教徒们从巴黎和其他的主要制表城市逃亡来到日内瓦。
CALVIN曾定下苛刻的法令,禁止歌剧,舞蹈和其他的艺术娱乐方式,这也包括了穿名贵衣服和佩带珠宝。
起始这像是对日内瓦珍宝加工业的打击,但是由于法律上的一个漏洞又给他们制造了契机。
CALVIN 认为表是做科学研究的东西,所以就容许有其立身于苛刻的新教徒法令中。
此后珠宝匠和别处逃亡来的制表匠合作而制造了珠宝表,珐琅表,雕花表等。
这样的合作也开创了日内瓦的高档手表工业的纪元。
1575:在这时候桶型表越来越多,直到1600年椭型表的出现。
十五世纪早期正规的表开始流行,表壳形状也随之多样化。
此时宗教题材的表壳雕刻十分盛行,如“骷髅头”“十字架”之类的形象。
十五世纪中期表用到了双套壳。
中国手表与日本手表的发展史 中国和日本手表发展的时间和传统钟表生产国瑞士相比都不算太长,但是日本显然比中国更加领先,为什么?先看看中日手表的发展历程。
小日本手表发展时间并不算长,只有100多年,但是却成为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比较知名的品牌是卡西欧、日本精工、西铁城等等。
为什么小日本的钟表业能冲出世界,成为后起之秀?
小日本扬长避短,不跟瑞士拼精密机械加工技术,而是用它最擅长的电子工业,做石英表、塑料表,专门搞中低档市场,结果很成功,迅速占领市场。
比如在电子技术方面,一方面生产销路很大的液晶数字低级表,另一方面研制多功能表:太阳能手表,如西铁城光电波手表、收音机手表、电视手表和多功能手表,以求控制石英指针表的世界市场。
小日本的钟表企业高度垄断,只有三家:精工、西铁城和卡西欧,形成大企业集团,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不需要人手参与。
另外,重视工业设计和外观表的加工,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当然,小编不推荐购买日本手表,不过本国山寨的日本手表也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中国手表的发展比较艰难,不过故事稍微精彩一些。
1956年,中国生产的第二批手表将商标定为“东方红”、“和平”两种牌子。
能生产出来已经不容易了,但是经过测试,发现生产的100只手表只有12只合格,合格的手表一天也要慢个2分钟,基本也不能算合格。
后来上海生产了一批“上海牌”的手表,这批手表好点,一天只慢1分钟,于是就拿去卖,结果非常火爆,一下子就卖完了。
后来又出现“北京牌”手表。
70年代是国产手表的辉煌时期,当时一块北京牌手表卖120元,但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是30元。
那时候结婚女方对男方的要求不是房子车子,而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手表必须不是上海牌就是北京牌。
当时手表还不是很普遍,在外面看时间不是看大钟就是问人,看到别人戴个手表就羡慕的不得了。
但是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了,涌入日本石英表。
手表变得普遍,连一个街上小贩一撸袖子,胳膊上都套着一串手表。
就这样,国产机械表受到巨大冲击。
后来又来了瑞士表,国有钟表企业一蹶不振,全国38家手表厂停产,大批从业人员失去了岗位。
2000年,曾经受万人推崇的"中华第一表"--上海牌手表厂也难逃破产改制的命运。
后来,瑞士人花了近20年的时间让中国人对瑞士品牌的腕表产生了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定了手表作为奢侈品的游戏规则,把手艺化为文化,把历史转为时尚,代代相传。
目前国产手表也有不错的品牌,比如海鸥手表,但是和瑞士相比,最大的差距还是在品牌的塑造和积淀上,手表工艺在两三百年前就已经完备,现在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创举。
而且现在香港欧美的人都开始追捧中国的老品牌手表,觉得很特别很有时尚范儿味道。
所以,买表的时
候可以适当的考虑下国产品牌,也能与那些都是外国表的人区别开来,
彰显个性和品味。
参考资料:/267.html
Y
bKˆhv…历史可追溯至270^tRMÿ € b Výv…bKˆhR6• 历史只有短短的50
东北师范大学考古学教授魏存成介绍,我国
^t0 cnb Vý…WT € Sä[f[¶0
解放前没有自己的手表工业,不能独立生产机械手表。
这个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在原天津华威钟厂二楼
1955^tR ÿ Y)m%ÿ
的一个房间里,原天津华北钟厂公方代表杨可能召集了4OM]åNº师傅组成
了一个尝试自己制造手表的小组。
手表试制小组虽然只有4OM]åNº师傅,
他们可都是当时国内钟表界的精英。
尽管他们修表造钟都是好手,可要
造表还是第一次。
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时代责任感使他们下定决心要去
尝试前人未做过的事业。
这4T 载入中国手表史册的就是王慈民(原天津
华威制钟厂工人)、张书文(原天津怡威表店职工)、江正银(原天津
华北钟厂工人)、孙文俊(原天津华北钟厂工人)。
•£N*^tNãÿ 经费十分紧张,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试制小组依靠筹
备来的400QC钱开始了手表的试制。
没有手表制造专用设备,他们就用
小车床、小台钻、砂轮机和小铣床这4SðN ‚,设备来代替。
而检测工具更
是只有一把0.25kë|sv…SCR \:TŒn8标卡尺。
尽管资金不足,条件简陋,
环境艰苦,但4OM师傅就在一间不到20^se¹|sv…^sb?‘ÌS»c¢}"ÿ 拨响了
中国制表业第一只表的嘀嗒声。
1955^t3g 24eåN SH5时45R ÿ 经过3N*Y g Y Nå继日的研制,4OM
师
丝、
傅成功制造装配出2Sê15钻成品手表,在手表140Y N*–öNöN-ÿ –dn8
发条、钻石等配件外,大部分零件都是4OM师傅用灵巧智慧的双手一个个
加工出来的。
走时精度达到-90yÒ/24\ 时(面上平放)和-60yÒ/24\ 时
(面下平放)。
从那一刻起,结束了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制表的历
史,从那一刻起,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中国造手表的嘀嗒声由此声声
不息。
{,N SêbKˆhv…试制成功,树立了中国人开创自己手表产业的自信
N SêbKˆhv…Y)m%bK 心,1956^t^•ÿ Vý[¶byQÆb•资900N QCÿ ^úzË^t产24
ˆhS‚0 NåT SÈ陆续在天津建立起一批手表制造工厂,中国的手表工业逐
步发展壮大起来。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也先后建立了手表厂,如上海、
北京、广州、南京、西安、石家庄、丹东、青岛等地。
这些城市手表厂生产的机械手表款式与品种多样。
比如,上海厂生产
的上海牌、海鸥牌、宝石花牌,北京厂生产的首都牌、双菱牌,天津厂
生产的“5·1”牌、东风牌,广州厂生产的羊城牌,南京厂生产的紫金山
牌,西安厂生产的延安牌、红旗牌,石家庄厂生产的红莲牌,青岛厂和
丹东厂也分别生产有自己品牌的机械手表等。
这些机械手表中既有19钻的,也有17钻的,还有10钻以下的;既有全
钢的,也有半钢的;既有男表,也有女表;既有防磁防震的,也有普通
型的;有带日历的,也有不带日历的。
另外,这些手表的形状设计、表盘颜色、表针形状也各有特色,不尽相同。
N 时间,各种国产机械手表百花齐放、琳琅满目,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大家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天,老式的国产机械手表已经逐渐退出手表市场,然而,它却记录了我国手表工业发展的历史,值得收藏。
^tÿ f/b Výeég Qk T g—^ bKˆhS‚f/b w g eév…bKˆhS‚[¶0 YË^úNŽ1958
钟表
Y'ˆhS‚NKN ÿ ^t产各种仪表、怀表、手表能力达110N Sêÿ \^Y'W‹
企业。
产品有机械、石英和电子手表三大系列,15N*TÁyÍ0 QvN-‚*zz0 ‚*mw时钟在我国享有较高声望;“h…‚±ž•”牌手表为国家部颁一级表,并
获省优产品称号;“T f ”牌男表在1985^tT |{ˆh评比中获第一名;“T
f ”牌女表获省优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