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西方来的强盗同步练习2(无答案)京改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同步练习题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
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杨坚B.孙权C.刘邦D.杨广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3.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宋太祖4.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分别是()A.余杭涿郡B.洛阳大都C.余杭洛阳D.洛阳涿郡5.现在官员提拔都提倡通过严格考察、“择优录取”。
历史上最早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6.西方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隋文帝实行分科考试B.隋炀帝实行分科考试C.隋文帝设进士科D.隋炀帝设进士科7.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
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
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统一中国的标志是什么?“他”开创科举制度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中“大业三年”是指哪位皇帝统治期间?“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科举制在创立之初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5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同步练习题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
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B.孙权C.刘邦D.杨广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3.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宋太祖4.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分别是( )A.余杭涿郡B.洛阳大都C.余杭洛阳D.洛阳涿郡5.现在官员提拔都提倡通过严格考察、“择优录取”。
历史上最早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6.西方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隋文帝实行分科考试B.隋炀帝实行分科考试C.隋文帝设进士科D.隋炀帝设进士科7.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
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
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统一中国的标志是什么?“他”开创科举制度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材料二中“大业三年”是指哪位皇帝统治期间?“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科举制在创立之初的影响。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附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22课活动课:中国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全单元同步练习分层作业——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89年2.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①通济渠②邗沟③江南河④永济渠A.①②③④B.④①②C.①②③D.①②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它正式创立是在( )A.秦始皇时B.汉武帝时C.隋文帝时D.隋炀帝时4.隋末农民大起义首先爆发在( )A.山东地区B.山西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5.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于605年开始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请完成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问题。
(1)请写出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各段的名称。
(2)隋朝大运河连接、、、、五大水系。
(3)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同步训练(下学期、1——8课)附: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018.5一、选择题1.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
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晋惠帝B.隋文帝C.隋炀帝D.唐玄宗2.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家贫无力上学,其母折荻为笔,以沙为纸,教其读书,终跳龙门。
欧阳修做官的途径很可能是( )A.通过科举考试做官B.通过推荐做官C.继承先代爵位世袭做官D.通过经商致富做官3.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北魏D.西晋4.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断的皇帝是( )A.唐高宗B.唐玄宗C.唐太宗D.宋太祖5.下列工具中属于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的是( )6.下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的是唐朝皇帝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场景。
下列事件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 )A.昭君出塞B.文成公主入藏C.丝绸之路D.张骞出使西域7.“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
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8.小明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玄宗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9.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在这种说法中也湮没了一些其他的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
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 A.南北朝时期 B.三国时期C.春秋战国D.五代十国10.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地方设置转运使11.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5课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第7册第1单元隋唐:繁荣开放的时代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是一个富裕、繁荣、文明、专制和短命的王朝。
它38年的历史就像一颗流星,瞬间闪亮,瞬间消逝。
这个王朝的创始人是()A.隋文帝、孙权、刘邦、杨光2.宋代李纲高度评价了隋文帝“南北融合”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才华横溢,才智过人”。
它所建立的是杰出的后代。
”隋文帝在(公元581年,公元前589年,公元605年,公元618年)“南北齐”,唐朝诗人皮日休在三月的一首诗中说:“隋朝灭亡于此,至今已行千里。
”开凿这条“河”的皇帝是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4.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早的运河,并已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是()A.余杭渚县b洛阳首都c余杭洛阳d洛阳渚县5。
现在官员们正通过严格的检查来推广“择优录取”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科目考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A.隋文帝杨迪唐太宗唐玄宗6.西方称中国的科举制度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科举制度的官方象征是()A.隋文帝有一个科目考试b .隋杨迪有一个科目考试c .隋文帝有一个进士系d .隋杨迪有一个进士系7.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在第二个皇帝登基的时候就灭亡了。
在你看来,隋朝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强大的皇帝的暴政,隋炀帝的暴政,对土地的严重吞并,隋末的农民起义,以及下面回答问题的材料。
材料1:他成功地统一了被严重分裂了数百年的中国。
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非常有效的行政官员。
材料2:“大冶在三年内设置了十次科举考试。
其中一个是“优秀的学术能力和高雅的文学才华”,或者说是科举考试的开始(1)在材料一中,“他”指的是谁?“他”统一中国的象征是什么?“他”推行科举制度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在材料2中,“伟大事业的三年”指的是哪个皇帝的统治?设立“进士分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请结合您所学的知识,谈谈科举制度建立之初的影响。
西方来的强盗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西方来的强盗导学案1(无答案)京改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西方来的强盗导学案1(无答案)京改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西方来的强盗导学案1(无答案)京改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西方来的强盗导学案1(无答案)京改版的全部内容。
1
西方来的强盗
2
3
4
5。
西方来的强盗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
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俄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中国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3、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D、《瑷珲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和帮凶分别是()
A、英美和法俄
B、英法和美俄
C、英国和美国
D、美国和日本
5、“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
愤和痛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6、下列属于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取得胜利的重要战役是()
A、青浦战役
B、黄海大战
C、廊坊之战
D、镇南关大捷
7、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是()
A、“亚罗”号事件
B、清政府没有满足其“修约”要求
C、向中国勒索大量赔款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
8、洋枪队头目华尔击毙是在哪次战役中()
A、青浦战役
B、上海战役
C、慈溪战役
D、常州战役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
材料二:“俄国不需花费一分钱,出动一兵一卒,却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这次遭到劫掠和破坏的地方是哪里?劫掠者
是谁?
(2)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有何感想?
2、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1861年11月25日在一封信中写道:“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这个奇迹已不复存在。
有一在,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
(1)被雨果称为“夏宫”的建筑群指什么?
(2)“两个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3)“夏宫”被焚烧是在哪一次战争中?
(4)雨果为什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