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尘车间管理须知

无尘车间管理须知

无尘车间管理须知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doczj.com/doc/0218049069.html, 好好学习社区

无尘车间管理须知

一、 无尘室须知

1. 进入无尘室前,必须知会管理人,并通过基本训练。

2. 进入无尘室严禁吸烟,吃(饮)食,外来杂物(如报章,杂志,铅笔...等)不可携入,并严禁嘻闹奔跑及团聚谈天。

3. 进入无尘室前,需在规定之处所脱鞋,将鞋置于鞋柜内,外衣置于衣柜内,私人物品置于私人柜内,柜内不可放置食物。

4. 进入无尘室须先在更衣室,将口罩,无尘帽,无尘衣以及鞋套按规定依程序穿戴整齐,再经空气洗尘室洗尘,并踩踏除尘地毯(洗尘室地板上)方得进入。

5. 戴口罩时,应将口罩戴在鼻子之上,以将口鼻孔盖住为原则,以免呼吸时污染芯片。

6. 穿著无尘衣,无尘帽前应先整理服装以及头发,以免着上无尘衣后,不得整理又感不适。

7. 整肃仪容后,先戴无尘帽,无尘帽的穿戴原则系:

(1)头发必须完全覆盖在帽内,不得外露。

(2)无尘帽之下摆要平散于两肩之上,穿上工作衣后,方不致下摆脱出,裸露肩颈部。

8. 无尘帽戴妥后,再着无尘衣,无尘衣应尺吋合宜,才不致有裤管或衣袖太短而裸露皮肤之虞,穿衣时应注意帽之下摆应保平整之状态,无尘衣不可反穿。

9. 穿著无尘衣后,才着鞋套,拉上鞋套并将鞋套整平,确实盖在裤管之上。

10. 戴手套时应避免以光手碰触手套之手掌及指尖处(防止钠离子污染),戴上手套后,应将手套之手腕置于衣袖内,以隔绝污染源。

11. 无尘衣着妥后,经洗尘,并踩踏除尘毯,方得进入无尘室。

12. 不论进入或离开无尘室,须按规定在更衣室脱无尘衣,不可在其它区域为之,尤不可在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核心提示: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10万级净化车间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有见到过,而且很多洁净室等级的要求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那么很多人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10万级净化车间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有见到过,而且很多洁净室等级的要求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那么很多人就想了解到底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什么呢?通俗意义上来讲10万级净化车间是指工作车间里面每立方米的微粒控制在10W以内,食品行业如果有10万级的生产车间就是相当不错的!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就是从行业标准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洁净度方面的标准,一般的洁净度等级划分通常有10级,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 从换气次数角度上来说: 100000(10万)级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分钟。 10000(1万)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25-3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000(1千)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40-6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各种等级包括10万级净化车间洁净度标准参考如下: ISO 14644 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0.1um~5.0um 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0.1um~5.0um)、超微粒子(<0.1um)和宏粒子(>5.0u m)。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ISO14644-1 (国际标准)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GB/T16292-1996 (中国标准)

无尘室管理规定

无尘室管理规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目的 加强无尘车间管理规范,以提高产品合格率,为产品质量所需生产环境提供保障。 2 适用范围 公司无尘车间及所有进出无尘车间人员。 3 职责 3.1 品保部: 3.1.1 负责对无尘车间的温度、湿度及气压差进行判断及不定期监控; 3.1.2 对环境出现异常状态时,对是否继续生产做出相关决定,并对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3.2 维修部: 对无尘室设备的维修保养,生产出现异常时,负责对其发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之应急措施以及长期改善措施。 3.3 生产部: 3.3.1 对环境、湿度及压差进行日常定时监控并记录。 3.3.2 无尘室管理及维护无尘室内洁净度,确保无尘室人员按照该规定执行。 3.4 行政部: 无尘服、无尘帽、无尘鞋的外送清洗。 4 定义 4.1 无尘室:温度、湿度、压力都可以加以调节,且空气中的灰尘、臭氧已予排除的 作业区域; 4.2 无尘车间等级标准说明:ISO 14644 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 (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 0.1um~5.0um 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 (0.1um~5.0um)、超微粒子(<0.1um)和宏粒子(>5.0um)。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ISO14644-1 (国际标准) 5 参考文件 无。

6 人员管理 6.1 进入人员要求 6.1.1 无尘室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本管理规定的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无尘室 6.1.2 凡进入无尘车间的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本规定; 6.1.3 必要时,协助设备部分析并改善环境的异常。 6.2 进入出尘室体质要求 6.2.1 各种严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受重伤等; 6.2.2 对于化学物有过敏的体质者; 6.2.3 对于无尘车间里使用的材料有过敏体质者; 6.2.4 与普通人相比有异常,如皮肤很多脱皮、头屑和头发容易掉,多汗者; 6.2.5 性格焦虑不适呆在密闭环境工作者; 6.2.6 化妆(特别是擦粉)和擦指甲油者(基础性化装除外); 6.3 无尘室人员管控 6.3.1 外来人员及我司无尘室以外人员,需进入无尘车间者需先申请,待批准后进入; 6.3.2 外来人员申请进入无尘室,签至副总,并由我方人员陪同在场按要求穿戴好无尘 服,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好出入证后,才能进入; 6.3.3 我司无尘室以外人员,无权限者需签至经理,按要求穿戴好无尘服,在风淋室门 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好出入证后,才能进入; 6.3.4 有无尘室进入权限之人员,(例如品质部、工程技术人员等)进入无尘车间需按 要求穿戴好无尘服进入; 6.3.5 无尘车间风淋室同时进入的人数(流动人数)不得超过2人。 6.4 物品与资材管理 6.4.1 无尘车间内禁止迁入的物品 6.4.1.1 未经过批准的清洁的用具、办公用具、测试夹具等一切物品; 6.4.1.2 6.5 无尘车间材料运输方法 6.5.1 无尘车间迁入的一切材料,包括物品工具、设备材料等,禁止没有清洁而直接进入; 6.5.2 所有物料进入无尘室前,必须除去外箱包装,无外箱之包装材料进入无尘室前需 经过擦拭气枪吹气等动作后,再经由货淋通道风淋后进入。 6.5.2 对于无尘车间迁入的设备等大型物品应从无尘室外用吸尘器除尘,达到必要的清洁条件;

无尘车间参数标准

无尘车间参数标准 无尘车间(Clean Room)是指空气无尘度达到规定级别的受控空间。其功能是把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室外,并将室内的无尘度、温度、湿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照明及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 无尘车间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的空气的无尘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此空间我们称之为无尘车间。按照国际惯例,无尘净化级别主要是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直径大小划分标准的粒子数量来规定。也就是说所谓无尘并非100%没有一点灰尘,而是控制在一个非常微量的单位上。当然这个标准中符合灰尘标准的颗粒相对于我们常见的灰尘已经是小得微乎其微,但是对于一些精密产品生产,比如光学行业而言,哪怕是一点点的灰尘都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光学行业产品的生产上,无尘是必然的要求。 无尘车间的等级 1、等级世界各国均有自定规格,但普遍还是用美国联邦标准209为多,以下仅就209D 及209E和世界上其它各国制定标准作介绍与相互比较。 2、209E与209D等最大的不同在于209E表示单位增加了公制单位,无尘室等级以“M”字头表示,如M1、 M1.5、M2.5、M3,??,依此类推,配合国际公制单位的标准化,M字母后的阿拉伯数目字是以每立方公尺中>=0.5μm的微尘粒子数目字以10的幂次方表示,取指数为的,若微尘粒子数介于前后二者完全幂次方的间,则以 1.5、2.5、3.5表示。 3、美国联邦标准FS 209D都以英制每立方英呎为单位,日本则是采用公制,即以每立方公尺为单位,以0.1μm微粒子为计数标准。日本标准的表示法以Class 1,Class 2,Class 3??Class8表示,最好的等级为Class 1,最差则为Class 8,以每立方公

万级净化车间标准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发布日期:2015-07-06来源: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作者: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浏览次数:1189 核心提示: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10万级净化车间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有见到过,而且很多洁净室等级的要求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那么很多人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10万级净化车间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有见到过,而且很多洁净室等级的要求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那么很多人就想了解到底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什么呢通俗意义上来讲10万级净化车间是指工作车间里面每立方米的微粒控制在10W以内,食品行业如果有10万级的生产车间就是相当不错的!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就是从行业标准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洁净度方面的标准,一般的洁净度等级划分通常有10级,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 从换气次数角度上来说: 100000(10万)级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分钟。 10000(1万)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25-3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30分钟。

1000(1千)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40-6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各种等级包括10万级净化车间洁净度标准参考如下: ISO14644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超微粒子(<)和宏粒子(>)。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ISO14644-1(国际标准)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GB/T16292-1996(中国标准) 英国5295标准洁净室和空气净化装置分级: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1、目的:制定无尘车间作业环境的监控和测量通用指示,使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ATC亚通光电的所有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监控和测量。 3、定义:无 4、职责:品保部IPQC负责无尘车间所有管理规定的监控。 5、工作程序: 5.1无尘车间管理规定——温湿度管理: 5.1.1温湿度规格: 5.1.1.1ATC亚通公司万级无尘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范围为23℃±5℃,湿度控制范围为65%±15%。 5.1.2测量方法: 5.1.2.1测试时温湿度的探头要求离地面≥1.2m,温湿度仪测试显示值要基本稳定时才能读取数据。 5.1.3测试频率: 5.1.3.1作业部门分白/晚班各2次: 5.1.3.2白班10:00及15: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1.4管理方法: 5.1.4.1各温湿度记录担当者按规定时间测试温湿度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如果温湿度值超过规定值范围之外时,立即通知生产主管停止产线作业,并联络设备管理人员立刻进行改善,并将做出当温湿度值达到控制的范围后方可再恢复生产: 5.1.4.2同时发《IPQC不良改善通知书》要求相关部门拟对策,并追踪有效性: 5.1.4.3温湿度表格每月一张,由现场QC负责更换表格,现场QC在每月交换记录表表格的同时,核对当月内有无异常情况,以及管理是否是正常进行; 5.1.5注意事项:非空调状态禁止生产; 5.1.6附《背光源车间无尘度、温湿度监测点示意图》。 5.2无尘车间管理规定——微尘粒子管理 5.2.1微尘粒子规格:目前我们公司使用的无尘车间等级为万级无尘车间; 5.2.2测试仪器及方法: 5.2.2.1测试仪使用灰尘粒子计数器; 5.2.2.2使用方法参见《灰尘粒子计数器使用说明》; 5.2.3测试频率: 5.2.3.1无尘度测试分日测试和月测试,日测试作业部门白/晚班需各测试2次; 5.2.3.2白班10:00及13: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2.3.3月测试频率具体测试时间为每月15号左右,开线生产后随机抽测; 5.2.4管理方法:

净化车间验收标准

净化工程无尘车间技术参数为:净化度级别10000级,温度22℃±2℃,湿度55%±5%,照明≥300LX,噪声≤65dB(A),现根据有关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度如下验收方案: 一、洁净度的检测: 1.测定前,净化空调系统连续运行至少24小时。 2.测定在静态下进行,测试人员必须穿戴好洁净服装。 3.测试仪器为激光尘埃粒子计数仪,型号Y09-A。 4.测定点高度距地面1~1.2m。 5.测定点数的确定,根据国家有关采样点详见洁净度检测点平面图。 6.每个测定点每次采样时间为1分钟,每个点测试3次,取平均值。平均含尘浓度符合洁净度万级标准为合格。 7.室内要求封闭,无菌。 二、室内噪声检测 1.测噪声仪器为数字式声级计,一般只测A声级。 2.测量位置距地面1.5米高,测试点位详见噪声检测点平面图。 3. 4.各点S65dB(A)为合格。 三、 四、温湿度的检测: 1. 2.测定前净化空调系统应连续运行至少24小时。 3.

4.对恒温恒湿要求,根据温湿度波动范围的要求,测定直接连续进行8!48小时,每次测定间隔时间不大于30分钟。 5.测试点距地面1~1.5m,交错布置,距外墙表面应大于0.5米。 6. 7.测点数,根据有关规范,面积S50㎡,测点数为5个,每增加20~50㎡,增加3~5个点,本次验收设计采样点为130个。详见温湿度检测点平面图。 8. 9.测试仪器为温湿度仪或棒状酒精温度计。 10.90%以上的测点达到的偏差值在设计参数内,则验收为合格。 五、 六、室内照度的检测: 1. 2.检测用照度仪(TES1330A)测定。 3.测点平面离地面0.8~1.0m,按2m间距布置,测点距离墙面应不小于 1.0m,测试点位详见照度检测点平面图。 4. 5.90%以上的测点值在设计值内,则检验为合格。 五、要求屋内通风正常。

无尘车间管理规范标准

无尘车间管理规 核准:审核:编制: 修订履历

1.0目的 加强无尘车间管理规,约束员工行为,以提高产品合格率,为产品质量所需生产环境提供保障。 2.0适用围 公司无尘车间及所有进出无尘车间人员。 3.0职责 3.1生产部 ?对环境、温湿度及压差进行日常定时监控并记录。 ?负责对无尘车间之温度、湿度及气压差进行判断及不定期监控; ?负责对风速、尘埃进行日常测量、监控、判断与记录; ?对环境出现异常状态时,对是否继续生产做出相关决定,并对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3.2异常处理 生产出现异常时,负责对其发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之应急措施以及长期改善措施。 3.3各部门 3.4.1凡进入无尘车间的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本规定; 3.4.2必要时,协助品质及工程人员分析并改善环境之异常。 4.0作业程序 4.1人员管理 4.1.1 体质的要求:选取的作业者应该排除以下不适当的体质者从事无尘车间的作业; ?各种严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受重伤等; ?对于化学物有过敏的体质者; ?对于无尘车间里使用的材料有过敏体质者; ?与普通人相比有异常,如皮肤很多脱皮、头屑和头发容易掉者; ?化装(特别是擦粉)和擦指甲油者(基础性化装除外); 4.1.2 精神上的要求:应该选取以下特性的人从事无尘车间的作业; ?注意力集中,忍耐性强的人; ?对周边能经常整理整顿和打扫者; ?对健康状况有经常注意者; 4.1.3 外来人员及我司生产部相关以外人员,需进入无尘车间者需先申请,待批准后由我方人 员陪同在场并按要求穿戴好无尘服,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好出入证后,才 能进入; 4.1.4除工作环境(例如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在无尘车间的人员外,其他需进入无 尘车间者也需要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出入证; 4.1.5无尘车间OCA贴合车间静电棚中除里面的工作人员以外,同时进入的人数(流动人数)

进入无尘车间着装管理规范

进入无尘车间着装管理规范 1. 进入无尘车间严禁吸烟,吃(饮)食,外来杂物(如报章,杂志,铅笔...等)不可携入,并严禁嘻闹奔跑及团聚聊天。 2. 进入无尘车间前,需在更衣室脱鞋,将鞋置于鞋柜内,穿指定拖鞋;无尘车间拖鞋指定只能在无尘车间内穿着,不能穿戴到无尘车间外,外衣置于衣柜内,私人物品置于私人柜内,柜内不可放置食物。 3. 进入无尘车间须先在更衣室,将无尘帽,无尘衣以及鞋套按规定依程序穿戴整齐。 4 . 穿着无尘衣,无尘帽前应先整理服装以及头发,以免着上无尘衣后,不得整理又感不适。 5. 整肃仪容后,先戴无尘帽,无尘帽的穿戴原则系: (1)头发必须完全覆盖在帽内,不得外露。 (2)无尘帽之下摆要平散于两肩之上,穿上工作衣后,方不致下摆脱出,裸露肩颈部。 6. 无尘帽戴妥后,再着无尘衣,无尘衣应尺寸合宜,才不致有裤管或衣袖太短而裸露皮肤之虞,穿衣时应注意帽之下摆应保平整之状态,无尘衣不可反穿。 7. 穿着无尘衣后,才着鞋套,拉上鞋套并将鞋套整平,鞋套盖在裤管之上。 8. 戴手套时应避免以光手碰触手套之手掌及指尖处(防止钠离子污染),戴上手套后,应将手套之手腕置于衣袖内,以隔

绝污染源。 9. 无尘衣着妥后,方可进入无尘车间。 10 . 不论进入或离开无尘车间,须按规定在更衣室脱无尘衣,不可在其它区域和无尘车间内边走边脱。 11. 无尘衣,鞋套等,应定期清洗,有破损,脱线时,应即换新。 12.穿上无尘衣时:戴无尘帽、穿无尘衣、穿着鞋套。 13. 脱无尘衣时:脱鞋套、脱无尘衣、脱无尘帽。 14. 脱下之无尘衣应折放好,并放于更衣室内上层柜子中;鞋套应放置无尘衣下方的鞋柜。 15. 更衣室内小柜中,除了放置无尘衣等规定物品外,不得放置其它物品。 16. 除规定纸张及物品外,其它物品一概不得携入无尘车间。 17. 无尘衣等不得携出无尘车间,用毕放置于规定处所。 18. 任何东西进入无尘车间,必须擦拭干净。 19. 任何设备的进入,请知会管理人,在无尘室外擦拭干净,方可进入。 20. 未通过考核之仪器,禁止使用,若遇紧急情况,得依紧急处理步骤作适当处理,例如关闭水、电、气体等开关。 21. 无尘室内绝对不可动火,以免发生意外。 22. 进入风林室吹风,身体要旋转360度 23. 严禁不吹风林进入风林室

洁净车间的几个重要指标参数

办公地址:成都高新区环球中心N5区611号 (成都总部);贵州省贵阳市高新洁净车间设计、施工、装修中常常会遇到洁净度要求、微生物控制、温度、湿度的管控等,那么,下面华盛兴邦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洁净车间常见的几个重要的指标,也是需要管控的指标。 1、洁净度 洁净车间洁净度是洁净室的重要基本的技术指标,其单位是:单位体积的空气中粒径不小于某一尺度的微粒个数。微电子行业对于洁净度的要求高,其次是光电子行业。 2、微生物浓度 微生物浓度是洁净室的另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其单位是:单位体积的空气中微生物的个数。生物工程行业对于微生物浓度的要求最高,其次是医疗、制药、 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有病毒、细菌、真菌、菜类、

办公地址:成都高新区环球中心N5区611号 (成都总部);贵州省贵阳市高新孢子、花粉、螨虫等。空气中的微生物是空气中微粒的一部分, 确切地说是危害较大的一部分。 通常测定的是空气中细菌的浓度。 3、温度 温度是基本的工作条件,几乎所有的洁净室对于温度都有明确的要求。温度会影响物体的尺度,从而影响加工的精确度,所以精密加工对于温度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温度会影响仪器的参数,从而产生测定误差,所以精密测量仪器对于温度的要求也较高。 4、湿度 洁净车间湿度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几乎所有的洁净室对于湿度都有明确的要求。湿度过大会使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设备失效,产品报废。湿度过低又会使许多物质脱水变形,失去原有的功能。 5、风速与风量 足够的风速与风量是洁净度的保证,过大的风速与风量不仅浪费能量,而且有时会影响正常的工作。 6、气压与压差 正常的气压是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必要的压差是控制漏气方向的手段。微电子行业的洁净室为了保证洁净度,不允许低洁净度的空气向高洁净度区域泄澜。病毒实验室或传染病房不允许室内空气向室外泄漏。 7、噪声 过大的噪声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而且会影响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噪声

净化车间管理规定

净化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1.生产管理规定 1.1工作调配由拉长以上干部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人员位置,受任的的任何人员不可有挑剔工作的行为(特殊情况除外,但需经主管级人员确认) 1.2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或机器操作说明书去完成作业,作业方法更改或特殊技术作业必须经主管级人员确认后方可执行。 1.3作业人员必须要作好自我检查(含原料检查和部件检查)流水线作业站别作业员需要进行上一站作业检查,且要求所有作业员必须熟悉自己上一站和下一站作业内容.

1.4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完成产量,以保证工作效率。 1.5作业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以上干部请求处理。 1.6作业人员当发现自己作业物料不够时需提前1小时汇报给物料员或拉长或领料员发料,不可私自到物料架上拿取物料。 2.物料管理规定 2.1所有物料必须有明确标示(含原料、组合料、成品) 2.2所有物料必须按规定摆放整齐。 2.3领料员必须定时清退不良物料(每批次1次,按订单确定)

2.4领料员每次领料时当出现缺料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或生产主要负责人。 2.5拉长或领料员必须负责物料的进出作账明细。 3.生产纪律规定 3.1所有人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工作岗位 3.2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无尘服、帽、鞋后方可进入无尘室,且不可在无尘内整理无尘服等。 3.3相关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手套后方可进入无尘室作业。

3.4工作时间不可有聊天现象,更不允许有争吵现象。 3.5无尘室内不允许带入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3.6所有人员上班前半个小时和下班半小时不允许上洗手间。 3.7去先手间人员必须用厂牌来换离位卡方可离位,去洗手间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3.8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放置好自己的衣服及静电服等。 3.9所有人员上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清扫自己的工作岗位。 3.10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按规定排好队进出无尘车间。

无尘车间5S规范

一、5S管理规定 1、5S的概念: 1S(整理)2S(整顿)3S(清扫)4S(标准化)5S(素养) 2、为什么要做5S: 1、5S是我们产品高质量的保证。 2、5S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鼓舞士气。 3、5S可以减少浪费,实现精益生产。 3、电池车间5S状况: 1)、在5S的工作中实行区域负责制:如一中心:从员工通道入口到更衣室这段,二中心:男女更衣室三中心:饮水间和洗手间。 2)、车间有专门的5S专员和各中心的5S专员每天两次对各中心的区域检查,每月根据检查结果评比出车间A B C三个等级给予绩效奖励。 4、车间的5S目标: 把5S当成日常工作去做,当作业指导书去执行,实行全员参与自主管理真正的提高每一位员工的素养。 整理流程的主要活动,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根据已有的现场作业实践统计,对现场存放的物料进行分类,即分为现场作业现用物料和暂时不用物料。 2. 建立现场作业所需物料的需求上限标准,对现场物料数量进行管理。 整理流程的标准要求,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 把暂时不需要的物料和超越上限标准的物料清除现场。 2. 对作业需用物料必须设定限量,并与配送部门协调。比如一般情况下,只在现场储放最长不超过三日的原材料。 1. 除了安全设施之外,对于未来一定时间内,比如一个月内,用不着的物料必须清理出现场。 4. 必须保证不同类物料的存放标识醒目、明确,以避免发生混淆。 3. 物料的存放位置与加工实施地点之间的距离,必须根据现场实际尽可能最小化。 2. 必须避免物料的存放与加工操作之间发生过多的转换。 1. 每一件物料不仅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地点,而且还必须能方便现场操作的取、还。 整顿流程的标准要求,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 设定在产品的存放搬运标准,以避免在产品与原材料和备件混杂。 2. 对专门陈放位置中的物料种类、质量、数量进行标识。 1. 对现场必需的物料,设定专门的陈放位置。 整顿流程的主要活动,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 必须有定期的检查监督制度,超越标准的要限时改正,并将其情况记入其责任人的绩效考核项之中。 3. 对现场存放的不同物料,通过整理分类后必须做出明确的标识,以方便识别。 1. 对操作现场的地面、墙面、机器设备的表面进行清扫和擦拭。 清扫流程的主要活动,必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 冲洗、清除油渍。 4. 检查相应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清除事故隐患。

工厂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制/修订/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核准/日期: 发文/日期: 受控状态(盖章): 分发号:

1、0目得: 为创建整洁安全生产环境及规范人员对无尘室得正确操作,确保无尘室环境符合生产条件之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0 范围: 凡进入无尘室内所有人、机器、物品、原物料、产品……等,均属本规范管制范围 3、0 权责: 4、0 定义: 5、0 作业程序: 5、1 人员管理规定 5、1、1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无尘室得管理规定培训。 5、1、2进入无尘室时必须穿戴自己得无尘衣帽与无尘鞋,不可随意穿戴她人无尘衣帽与无尘鞋 5、1、3外宾及厂商人员如需进入无尘室时,需要经生产部门最高主管许可后并有本司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 5、2更衣室管理规定

更衣室分为换鞋处、男一更、男二更、女一更、女二更。以下简述各区域作用,及员工进入无尘车间得流程及规范。 5、2、1各区域作用: 5、2、1、1换鞋处:为员工放置自己鞋子得区域。 5、2、1、2一更:为员工放置自己外套及个人物品得区域。 5、2、1、3二更:为员工更换无尘服、无尘鞋得区域。 5、2、2更衣室使用流程 5、2、2、1换鞋员工从楼梯口进入厂房,通过设备进口通道,进入换鞋区,在换鞋区门 口先脱鞋,并将鞋子拿起放至鞋柜,如图1箭头标示步骤1所示。 5、2、2、2至一更放置外套等个人物品从换鞋区进入一更,将外套及其她个人物品放 置个人柜子,个人柜子不要放置贵重物品以免丢失,如图1步骤2。 5、2、2、3至二更穿戴无尘服及无尘鞋如图1步骤3。 图1 5、3无尘室内着装规定 5、3、1进入无尘室得人员需穿着合适得无尘服、鞋子等,以免无尘衣服鞋子过小或者过大而让穿着者感到不适。

无尘车间设计要求

无尘车间设计要求(综合版) 编辑:纯臻无尘车间时间:2013-7-2612:16:11 1、无尘车间系统 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可分为水平层流,垂直层流和乱流,选择气流形式一则参照惯例,二则取决于房间的工作参数。 2、洁净度与换气次数 房间的洁净度取决于单位时间的换气次数,因此慎密考虑房间的工作性质,以及生产工艺要求,再决定净化系统的技术参数。 3、结构 为了保证气流几乎不受干扰,就必须进行结构设计,必要的谨慎可以防止房间里任何地方的灰尘积。 4、设计方案 要确定设计方案,必须先对房间的工作性质以及其中的气流条件进行认真的考虑,发尘量大的车间不宜采用地面送风形式,洁净度要求高的车间应尽可能远离其它车间。 5、材料 作为洁争室顶棚,墙面和地板的材料必须是不宜破裂、不易沾颗粒,以及几乎不起尘的材料,另外根据房间不同的工作条件,还必须考滤材料的化学性能是否稳定。 6、压力和气流 为了保证房间的洁净度,必须防止外面污染气流进入室内,要达到这个目的,房间里必须保持正压,为了获得所要求的房间压力,必须补充适当的新鲜空气。 7、辅助设备 必要时还得安置一些辅助设备:如新风口的空气指示仪,隔断上的传递窗等,这些设备必须适合房间的要求,并且必须真正了解其功能。 8、人和物的控制 人和物是洁净室无尘车间的主要尘源,因此必须充分控制,例如:在进入净化房前,所有的人都要经过人净系统,更换无尘衣,并且要接受净化系统功能的基本教育。 9、给排水和送风装置及电源 根据所要运行的车间,提供必须的给排水装置,送风装置和电源,这些装置和所涉及的设备必须易于使用和设计,同时不得有勃于空气净化系统,

洁净室无尘车间的规划一般性的规划重点 洁净室无尘车间的整厂规划,因涉及范围极广,需建筑、水电、空调、环保、防震、制造等各项专业人才共同规划,尽管不少洁净室无尘车间规划,多需要就于既有的建筑物,然而,为避免失误庆尽可能事先确认下事项: 1、洁净度等级, 2、室内平衡措施, 3、温湿度要求, 4、机器设备之必要性, 5、确定生产流程, 6、局部排气之必要性, 7、日后扩充弹性, 8、足够维护保养空间, 9、空调送风方式,10、员工休息区之安排,11、设施与动力之配置,12、室内净高与楼板载重,13、设备空间与管道间,14、门窗宜少,气密性要佳,15、静电、振动及噪音,16、生产线与活动线少交,17、公害、污染与防灾,18、安装及运转成本之衡量 无尘车间设计要求点一: 动线规划要点:要检讨分析人车路径、配管系统、排气管道、原料搬运和作业的流程等,尽量缩短动线,并避免交叉,以防止交叉污染。作业者、化学药品、材料等动线勿集中;无尘车间四周,宜设缓冲区;制造装置的出入,不要对作业产生大影响。 无尘车间设计要求二:无尘车间不同级别空气洁净度的空气过滤器的选用、布置要点:对于300000级空气净化处理,可采用亚高效过滤器代替高效过滤器;空气洁净度100级、10000级及100000级的空气净化处理,应采用初、中、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器;中效或高效空气过滤器宜按小于或等于额定风量选用;中效空气过滤器宜集中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的正压段;高效或亚高效空气过滤器宜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末端。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发布日期:2015-07-06 来源: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作者: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 版)浏览次数:1189 核心提示: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10万级净化车间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有见到过,而且很多洁净室等级的要求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那么很多人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2015版) 10万级净化车间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有见到过,而且很多洁净室等级的要求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那么很多人就想了解到底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什么呢? 通俗意义上来讲10万级净化车间是指工作车间里面每立方米的微粒控制在10 W以内,食品行业如果有10万级的生产车间就是相当不错的! 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就是从行业标准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洁净度方面的标准, 一般的洁净度等级划分通常有10级,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 级,300000 级! 从换气次数角度上来说: 100000 (10万)级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 不超过40分钟。 10000(1万)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25-3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 超过30分钟。

1000 (1千)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40-6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各种等级包括10万级净化车间洁净度标准参考如下: ISO14644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0.1um?5.0um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0.1um?5.0um )、超微粒子(v 0.1 um )和宏粒子(>5.0um )。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ISO14644-1 (国际标准)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正式版)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生产管理规定 1.1工作调配由拉长以上干部根据工作的需要来确定人员位置, 受任的的任何人员不可有挑剔工作的行为(特殊情况除外, 但需经主管级人员确认) 1.2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或机器操作说明书去完成作业, 作业方法更改或特殊技术作业必须经主管级人员确认后方可执行。 1.3作业人员必须要作好自我检查(含原料检查和部件检查)流水线作业站别作业员需要进行上一站作业检查, 且要求所有作业员必须熟悉自己上一站和下一站作业内容. 1.4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完成产量, 以保证工作效率。 1.5作业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以上干部请求处理。

1.6作业人员当发现自己作业物料不够时需提前1小时汇报给物料员或拉长或领料员发料, 不可私自到物料架上拿取物料。 2.物料管理规定 2.1所有物料必须有明确标示(含原料、组合料、成品) 2.2所有物料必须按规定摆放整齐。 2.3领料员必须定时清退不良物料(每批次1次, 按订单确定) 2.4领料员每次领料时当出现缺料情况必须及时汇报给拉长或生产主要负责人。 2.5拉长或领料员必须负责物料的进出作账明细。 3.生产纪律规定 3.1所有人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工作岗位

无尘车间管理规范

无尘车间管理规范 一、进入无尘车间人员资格: 1.经训练合格及主管审核后之人员方可进入无尘室。 2.进入无尘室人员需遵守洁净室之安全规定。 3.尚未被认可之员工、外宾须进入无尘室者,应先通知生产部门或由商务部门人员及生产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方可进入。 4.严禁未经核准人员进入无尘室。 二、进入无尘室之前注意事项: 1.员工、外宾进入及离开无尘室,需由相关人员陪同。 2.任何人进入无尘室工作或参观,须依规定换穿无尘服。 3.不得将私人物品(手提袋、书籍、零食等)及非无尘室所使用之工具携入无尘室;维修用之手册及工具再用毕后应立即归位。 4.物料进无尘室车间时,需先在外面拆箱及拭净,并置于货物风淋室携入无尘室车间。 5.在无尘室车间内,不得饮食、饮酒、嘻闹或从事其他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三、进入无尘室之程序: 1.踏上换鞋区入口之地板,必须将外鞋脱下。 2.外鞋置于一般鞋柜之中;进入更衣室换穿无尘服,在依规定进入空气凤淋室进车间。 3.空气风淋室内,不可超过4个人同时进入,进入无尘室限度为2

人,出无尘室为4人。 4.为避免影响空气正常循环及除尘效果,人员不可倚靠在空气风淋室的门或墙上;人员必须站立于空气淋室中央粘尘垫上轻微摇动双手旋转360度,以帮助灰尘掉落。 5.风嘴方向正常应是向下吹气,请勿随意拨弄调整好的风嘴方向,以达到最大的除尘效果。 6.头发必须盖在无尘帽之内,必要时可使用发罩。 7.口、鼻必须盖在口罩之内,口罩使用后即应丢弃,不可重复使用;头发必须扎入无尘衣之服内。 8.无尘衣穿着程序:(1)口罩(2)无尘衣(3)无尘鞋。穿上无尘衣,戴好口罩、无尘帽,拉上无尘服拉链,穿好无尘鞋,确保衣着整齐后方可进入无尘车间。 四、无尘室内之注意事项: 1.进入无尘室之油漆或物品须先经空气清除尘之手续。 2.严禁在设备上书写及刻划。 3.避免在机器上使用胶带粘贴纸张。 4.当使用气枪时,必须置于除尘抽风口,以免灰尘污染产品。 五、废弃物处理: 1.所有废弃物及用过之化学品应依规定之方式处理及倾倒。 2.随时保持整洁,勿将垃圾留给别人,手套、指套、废弃物勿随手丢,应置入垃圾桶内。 3.勿将酸及有机溶剂混合倾倒,以免爆炸。

关于无尘车间的日常管理规范流程

541目的加强无尘车间管理规范,以提高产品合格率,为产品质量所需生产环境提供保障。2适用范围公司无尘车间及所有进出无尘车间人员。3职责3.1生产部对环境、湿度及压差进行日常定时监控并记录。3.2品质部3.2.1负责对无尘车间的温度、湿度及气压差进行判断及不定期监控;3.2.2对环境出现异常状态时,对是否继续生产做出相关决定,并对环境改善效果进行确认。3.3设备部生产出现异常时,负责对其发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之应急措施以及长期改善措施。3.4各部门3.4.1凡进入无尘车间的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本规定;3.4.2必要时,协助设备部分析并改善环境的异常。4作业程序4.1人员管理4.1.1体质的要求:选取的作业者应该排除以下不适当的体质者从事无尘车间的作业;各种严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受重伤等;对于化学物有过敏的体质者;对于无尘车间里使用的材料有过敏体质者;与普通人相比有异常,如皮肤很多脱皮、头屑和头发容易掉者;化装(特别是擦粉)和擦指甲油者(基础性化装除外);4.1.2精神上的要求:应该选取以下特性的人从事无尘车间的作业;注意力集中,忍耐性强的人;对周边能经常整理整顿和打扫者;对健康状况有经常注意者;4.1.3外来人员及我司接线盒组装部以外人员,需进入无尘车间者需先申请,待批准后由我方人员陪同在场并按要求穿戴好无尘服,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好出入证后,才能进入;4.1.4接线盒组装部除工作环境(例如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在无尘车间的人员外,其他需进入无尘车间者也需要在风淋室门外册子上做好记录并戴出入证4.1.5无尘车间风淋室同时进入的人数(流动人数)不得超过3人。4.2物品与资材管理4.2.1无尘车间内禁止迁入的物品;4.2.1.1未经过批准的清洁的用具、办公用具、测试夹具等一切物品;4.2.1.2以下是作业者个人严禁携带的物品;香烟、火柴、打火机等饮料、口香糖、食品类个人装饰品、化装品(金属性、特别是戒指禁止戴)手机通信物品手册或其他个人物品4.2.2无尘车间材料运输方法4.2.2.1无尘车间迁入的一切材料,包括物品工具、设备材料等,禁止没有清洁而直接进入;4.2.2.2清洁方法、污染物的种类、需清洁物品的状态、构造、材料特性、清洁度的要求等问题由无尘车间的管理者决定;4.2.2.3对于无尘车间迁入的设备等大型物品应从开始的污染区中用吸尘器或通过吹气达到必要的清洁;4.2.2.4无尘车间里使用的一切小型物品要用风淋吹干净;4.2.2.5无尘车间里面的设备或物品要尽量少搬迁;4.2.3无尘车间所使用的化学物品必须加贴标示。4.3无尘服着装及着装后洁净规范;4.3.1所有进入无尘车间人员必须穿着无尘服,且无尘服需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无尘车间专用的衣、帽、鞋,不得穿出无尘车间(更衣室除外):4.3.2所有人员不得穿着工鞋(无尘鞋除外)进入无尘车间更衣室;4.3.3.服装着装标准作业者工衣里面禁穿像羊毛类似的毛料易飞的衣服;作业者禁止涂香粉或是化色彩装;入室前,必须换无尘服;穿无尘服时,注意不要让无尘服触到地板;戴帽子时,头发要全部放入帽子里,禁止头发外露;穿无尘鞋时,无尘服的裤角要让鞋子包住,禁止露出,鞋子需拧紧;无尘服穿好后,不能让里面衣服露出无尘服外;4.3.4换装完毕,必须对照更衣镜检查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同时参看无尘车间内无尘服穿着的标准图片,检查是否OK,否则需重新穿着。4.3.5当无尘服出现破损、起毛等不良现象时应及时予以更换。4.4进出无尘车间要求4.4.1人员进出:4.4.1.1人员进入:穿无尘服后,经风淋室进入无尘车间,禁止从出口和传递窗进入;进入风淋室后,在空气吹淋时,转动身体360度并轻拍打衣服,以便清除身上携带的尘埃,待风淋停止后,方可进入无尘车间;当风淋室有人正在进行风淋时严禁打开进入风淋室的门,待里面的人从后门进入无尘车间并且后门关好后才能进入风淋室,严禁同时打开风淋室两侧的门。4.4.1.2人员离开:离开无尘车间不需经过风淋室;打开第一道门,一次进入4个或以下人员后,即扣好门,再打开靠更衣室处的门,等所有人出门后,立即扣上门,此动作完成后,下一批人员才可重复上述方式走出无尘车间,严禁同时打开两侧的通道门:进入更衣室换下无尘服,折叠整齐后放入衣柜,同时将无尘鞋放入衣柜下面对应的鞋柜,然后在更衣室门口穿上非无尘车间工鞋;非紧急情况下出无尘车间后必须在更衣室换下无尘服后才能进行其他活动;戴出入证进入无尘车间者离开时

工厂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制/修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准/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文/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控状态(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发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目的: 为创建整洁安全生产环境及规人员对无尘室的正确操作,确保无尘室环境符合生产条件之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0 围: 凡进入无尘室所有人、机器、物品、原物料、产品……等,均属本规管制围 3. 0权责: 4.0定义: 5.0作业程序: 5.1人员管理规定 5. 1. 1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无尘室的管理规定培训。 5. 1.2进入无尘室时必须穿戴自己的无尘衣帽和无尘鞋,不可随意穿戴他人无尘衣帽和无尘鞋 5. 1. 3外宾及厂商人员如需进入无尘室时,需要经生产部门最高主管许可后并有本司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 5. 2更衣室管理规定 更衣室分为换鞋处、男一更、男二更、女一更、女二更。以下简述各区域作用,及员工进入无尘车间的流程及规。 5. 2.1各区域作用: 5.2.1. 1换鞋处:为员工放置自己鞋子的区域。 5. 2. 1.2 -更:为员工放置自己外套及个人物品的区域。 5. 2.1. 3 r更:为员工更换无尘服、无尘鞋的区域。 5. 2. 2更衣室使用流程 5. 2. 2.1换鞋员工从楼梯口进入厂房,通过设备进口通道,进入换鞋区,在换鞋区门口先脱 鞋,并将鞋子拿起放至鞋柜,如图1箭头标示步骤1所示。 5. 2. 2. 2至一更放置外套等个人物品从换鞋区进入一更,将外套及其他个人物品放置 个人柜子,个人柜子不要放置贵重物品以免丢失,如图1步骤2。 5. 2. 2. 3至二更穿戴无尘服及无尘鞋如图1步骤3。

无尘车间着装仪容仪表管理规定

电子车间(无尘车间) 着装、仪容、仪表 管理规定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C H I N A X X X E L E C T R I C A L C O., L T D. M A N A G E M E N T D O C U M E N T X X X X X 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XXXXX-XX 受控状态: 分发号: 中国XXXX 有 限 公 司 发布

1 目的 为加强电子车间员工的劳动保护,规范公司员工工作服装的管理,树立好公司的企业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作服的申请、申购、制作、保管、发放及员工日常穿着的管理。 3 权责 3.1管理部 3.1.1负责本规定的编制、修订和执行; 3.1.2负责工作服服装式样的初选,服装数量的统计、申购及发放。 3.1.3负责工作服穿着情况的监督稽查。 3.2采购部负责服装供应商的联系。 3.3总经理负责工作服制作厂商和式样的最终确定。 4进入无尘车间行为规范 4.1、员工在进入无尘车间内,必须穿指定拖鞋;无尘车间拖鞋指定只能在无尘车间内穿着,不能穿戴到 无尘车间外;拖鞋如有破损可更换,但人为损坏或遗失,则由本人赔偿。 4.2、员工进入无尘车间时,将自己的鞋放入鞋柜,换上指定无尘车间拖鞋方可进入车间内上班,鞋柜钥 匙需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将记过处理。 4.3、考勤期员工入职七天内(未发放厂服前),上班不能着艳装,不能穿挂带式衣服,不能穿短裤、裙子 上班,上班不能裸脚,补子必须超过脚裸。 4.4、全体员工在进入车间前应自觉做好自检是否携带禁品(如:与无作无关的东西或食品等),并按规范 穿好防静电衣、裤、鞋、帽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内: 4.5、任何工作服不能敞穿,衣扣要扣好(含防静电工作服)。上班开工前应检查整理自己的着装,要端正、 整齐。 4.6、员工对防静电工作服与静电帽穿着颜色区分: 静电工作服与静电帽分别:蓝色、白色、红色。 A:试用期内新员工穿着为:白色静电帽与蓝色静电工作服。 B:试用期满合格员工穿着为:蓝色静电帽与蓝色静电工作服。 C:线末终检人员穿着为:红色静电帽与蓝色静电工作服。 D:组长级及以上领导穿着为:白色静电帽与白色静电工作服。 4 流程图(附录A) 5 防静电工作服着装、仪容、仪表规范试意图(附录B) 6、进入无尘车间着装、仪容、仪表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