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卷(含 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86.19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课标考试习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人,教师是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D)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研究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5.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6.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7.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9.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2.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给予(jǐ yǔ)B. 遨游(áo yóu)C. 倔强(juè jiàng)D. 瞭望(liào wà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陆游二、填空题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4. 请写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哗啦啦地唱起了歌。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1)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五、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家乡的特产。
答案:一、1. D2. D二、3. 春晓4. 疑是地上霜三、5.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雾气弥漫的天气,指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让士兵们在船上敲锣打鼓,诱使曹军射箭。
由于雾大,曹军不敢轻易出击,只能盲目射箭。
诸葛亮的船只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箭矢。
四、6. (1)短文中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河里的水解冻并唱歌,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并叽叽喳喳地叫。
(2)短文中提到的动物有小燕子。
五、7. 作文题答案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的声调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___。
A. 老师、张三、奶奶B. 小学、苹果、行李C. 七点、九月、六岁D. 鸭子、花朵、汉字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
A. 手机、饭店、宾馆B. 火车、飞机、尔虞我诈C. 脑袋、热炕头、袜子D. 眼镜、鲸鱼、仙人掌答案:B3.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___。
A. 我今天买了一块新手表。
B. 他去商店买了几本书和一根铅笔。
C. 爸爸昨天帮我修了我的自行车。
D. 昨晚我在图书馆看了一篇有趣的报告。
答案:A4.下列词语中恰有一个多音字的是____。
A. 父亲、朋友、老师B. 打算、要求、初中C. 车站、菜单、煤矿D. 鞋子、书包、袜子答案:C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____。
A. 窗外飞来一只小鸟,我高兴极了。
B. 北京大学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C. 这个箱子重约50公斤,很难拿。
D. 他哭哭啼啼的告诉我,他丢了钱包。
答案:A二、填空题1.把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词语填写正确形式:你今天的表现真__________。
答案:好2.把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词语填写正确形式:小明说得比__________更快。
答案:我3.把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词语填写正确形式:这部电影真__________,我很喜欢。
答案:精彩4.把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词语填写正确形式:这篇文章有__________个字。
答案:两千5.把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词语填写正确形式:爸爸每天__________出去上班。
答案:都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相关的问题。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好的结尾,它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好结尾可以让整个故事更具感染力。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或者一个启示,能让人在结束时思考和感悟。
写好结尾需要思考整个故事的线索和情节的发展。
充分展示主题也是一个好的结尾的关键。
1.一个好的故事结尾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篇一: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小学新课标考试是针对小学语文学科的一项标准化测试,旨在评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明片B. 明片(名信片)C. 名信片D. 名信牒答案:C2.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
B.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跳了起来。
C.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唱歌。
D. 他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跑。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
B.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啊!C.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啊!D.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啊!答案:A4-2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答案:苏轼4-10. (略)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船借箭》节选:周瑜看到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非常惊讶。
他问诸葛亮:“你是怎么做到的?”诸葛亮微笑着说:“我利用了曹操的疑心。
”周瑜不解,诸葛亮接着说:“曹操生性多疑,我故意让船只靠近他的水寨,他一定会怀疑有埋伏,不敢轻易出击。
我让船上的士兵敲锣打鼓,制造混乱,曹操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我就借到了他的箭。
”1. 诸葛亮借箭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利用曹操的疑心,故意让船只靠近曹操的水寨,敲锣打鼓制造混乱,使曹操不敢轻易出击,从而借到了箭。
2. 周瑜为什么感到惊讶?答案:因为诸葛亮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而周瑜原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
3.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具有哪些品质?答案:机智、勇敢、善于利用敌人的心理。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老师和家长: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准备2023年的语文考试,我们准备了一份包含测试题和答案的文档。
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题目和答案示例: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A. 书籍
B. 树木
C. 孩子
D. 其他
答案:C
2. 下面哪个字的写法是正确的?
A. 星期
B. 明天
C. 昧天
D. 昡天
答案:A
二、填空题
1. 青蛙嘴巴叫“呱呱呱”,猪叫“_______”,牛叫“_______”。
答案:哼哼、喔喔
2. 我们应该_______保护环境。
答案:共同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答案:雷锋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好青年,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他经常帮助不幸的人们,关心他人和社会,以身作则传播着爱。
2. 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春天。
答案:美丽
请注意,以上仅是文档的一小部分内容示例。
如果您需要获取
完整的测试题及答案,请联系我们的办公室。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祝愿所有小学生都能在2023年的语
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此致
敬礼
[您的名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真题试卷(一)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A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202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三套)====================================一、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1)爸爸是一名兽医,他非常喜欢动物。
他每天都要去看病的动物。
一天,他为一只小狗治疗了一下午,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爸爸真的是个热爱动物的人。
1. 爸爸的职业是什么?()A. 医生B. 老师C. 兽医D. 工程师2. 为什么爸爸回家很晚?()A. 喜欢狗B. 去看望病人C. 有很多事情要做D. 和同事一起聚餐(2)一家人去野外游玩,小明看到了一只蝴蝶,他追着蝴蝶跑,乌龟爬得慢,车跑得快,小猫蹦蹦跳跳,小鱼在水中游,这个场景真美丽。
3. 小明看到了什么?()A. 鸟儿B. 汽车C. 蝴蝶D. 小鱼4. 谁跑得最快?()A. 乌龟B. 小猫C. 蝴蝶D. 车(3)小李的书包很重,进别人家里的时候,他不小心撞到了瓷瓶,瓷瓶掉在地上摔碎了。
好在这只是一个假的瓷瓶。
5. 小李的书包里有什么?()A. 书B. 别人家的东西C. 瓷瓶D. 玩具6. 瓷瓶是真的还是假的?()A. 真的B. 假的(4)小芳参加了跳绳比赛,她一下子跳了很多个,捧着奖杯高兴地跳了起来。
7. 小芳参加的比赛是什么?()A. 游泳比赛B. 画画比赛C. 跳绳比赛D. 竞走比赛8. 小芳获得了什么奖杯?()A. 冠军奖杯B. 亚军奖杯C. 排名第三的奖杯D. 参与奖二、作文(10分)请你根据下面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100字。
题目:我的家乡请你描述一下自己的家乡,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名胜古迹、特产等方面的内容。
三、连词成句(每题2分,共10分)请根据所给单词连成完整的句子。
9. 昨天母亲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花。
(母亲/昨天/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花。
) 答案:_________________。
10. 我们学校在北京。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塑造(sù)B. 振奋(zhèn)C. 气氛(fēn)D. 沸腾(fèi)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
B. 这幅画很美。
C. 这个苹果很甜。
D. 这条鱼很鲜。
3.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小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B. 小明是一个勇敢的战士。
C. 小明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D. 小明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B. 小明爱学习,他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
C. 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D. 这本书很厚,我需要把它带回家。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呼唤(huàn)B. 呼喊(hǎn)C. 呼吸(hū)D. 呼啸(xiào)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小明是一个勇敢的战士。
B. 小明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C. 小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D. 小明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塑造(sù)B. 振奋(zhèn)C. 气氛(fēn)D. 沸腾(fèi)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小明是一个勇敢的战士。
B. 小明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C. 小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D. 小明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塑造(sù)B. 振奋(zhèn)C. 气氛(fēn)D. 沸腾(fèi)10.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小明是一个勇敢的战士。
B. 小明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C. 小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D. 小明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自信心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研究语文的方法。
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研究资源。
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文章中没有判断题。
4.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它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教学设计和组织)。
教学策略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思考、理解、评价和创造)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XXX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这些理念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指导着语文教育的实践过程。
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帮助学生识字、说好普通话和阅读,是学生语文研究的基础。
通过汉语拼音教学,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发音规律,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兴高彩烈B. 津津有味C. 出奇不意D. 一愁莫展2.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诗人()的作品。
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3. 《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
A. 《三国演义》B. 《西游记》C. 《水浒传》D. 《红楼梦》4. 以下哪项不是《论语》中的内容?()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的诗句。
A. 王之涣B. 杜甫C. 孟浩然D. 王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
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 性相近,习相远”。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的名句。
5.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怎样的荷塘景象?2. “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中,“酣眠”和“小睡”分别指代什么?4. 文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 作者通过描述荷塘月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作文题(20分)请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小学新课标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模样(mó yàng)B. 蜷缩(quán suō)C. 旖旎(yǐ nǐ)D. 潺潺(chán chá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
B.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他终于明白了这道题。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灰心丧气。
答案:D二、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请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写出《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和前两句。
答案: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猫钓鱼》小猫跟着妈妈去河边钓鱼。
妈妈很快就钓到了一条大鱼,而小猫却总是钓不到。
小猫很着急,问妈妈:“为什么我钓不到鱼呢?”妈妈微笑着说:“钓鱼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
”小猫听了妈妈的话,就专心致志地钓鱼。
不一会儿,小猫也钓到了一条大鱼。
1. 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到鱼?答案:因为小猫没有耐心,三心二意。
2. 妈妈告诉小猫什么道理?答案:妈妈告诉小猫钓鱼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
3. 小猫听了妈妈的话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小猫听了妈妈的话后,变得专心致志,最终钓到了一条大鱼。
四、作文题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题目开放,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创作,答案不唯一)【注】以上内容为模拟试题及答案,实际考试题目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与答案(一)一、填空题。
(6分)l、语文课程应致力千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同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依据(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念)和(良好习惯),驾驭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洁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
依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l、关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o、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驾驭C、驾驭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其次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老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老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熬炼学生口语交际实力,应激励学生: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与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
依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分)l、关千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CD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确把握语文教化的特点。
A、印@@@B、印®@@c、@@@(D D、印@@@2、关千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CD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2、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 (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一、填空题。
(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三、多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共10 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能力和情感。
2、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目标按整体设计,根据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研究的兴趣和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
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探究、合作、创新的研究方式。
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研究的主体,教师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各种文体的文章”。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和研究资源。
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和表达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
(每小题1分,共10分)1、√2、√3、×(应为解放儿童的双耳)4、√5、√6、√7、√8、√9、√10、×(应为尽可能地应用加德纳的多种智能来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发展各种智能。
)三、单选题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2、(A)是语文研究和发展的主体。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B)。
6、教学方式、研究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B)自主、合作、探究。
7、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0、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部分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技能、山岭、文学B. 寒暑、论述、规模C. 偷偷、化学、脱骨D. 梳妆、惊悚、凑合2. 下列字中属于偏旁部首的是:A. 花B. 森C. 火D. 种3. 下列词语中,注音部分的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A. 加入、甲午、功亏一篑B. 惭愧、寻找、视力C. 海鸥、何处、嘻哈D. 红豆、鸣叫、顺序4. 句子"春风吹得树枝直展婆娑"中的"婆娑"一词的意思是:A. 简单直接B. 曲线优美C. 晃动不定D. 轻柔摇曳5. 下列词语中,与"陆地"意思相反的一组是:A. 水域、岛屿、乡村B. 海狮、蓝鲸、海底C. 河流、喷泉、沼泽D. 灰尘、泥土、矿石6. 下列字中的繁体字是:A. 忆B. 像C. 美D. 尔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太阳升起她迎风跳起来了B. 看一眼、然后,转身走了C. 张天明看了她一眼python信息D. 天气晴朗鸟飞翔、花开放8. 句子"他在这所学校担任数学老师"中的"担任"一词可以改成下列哪一个词不影响句子的意思:A. 从事B. 承担C. 担负D. 有责任9. 下列词语中,注音部分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计算、可恶、借贷B. 鱼肉、沙沙、方方C. 逗哄、追导、世系D. 良心、意识、陷阱10. 下列句子中,结构最简单的一项是:A. 月亮皎洁,星星闪烁。
B. 玫瑰花开了。
C. 小猫捉到了老鼠。
D. 江水从山上流下来。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 “经营纸上工夫,败信于累累社论”,"社论"指的是________。
2. “雨巷"是谁的作品?3. 成语"拔苗助长"的故事出自________的寓言故事。
2013年《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
说明:闭卷考试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填空题。
(20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__________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_______是语文学习的主人,_____是学习
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
4新课程倡导:自主、______、_______的学习方式。
5识字是_______和_______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
(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分析题(50分)
(一) 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
(10分)
(二)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
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10分)
2、有一次,在一节课堂中,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
”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10分)
四、教学设计(40分)
1请为拼音“上、下”两字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设计片断(20分)
2请教学设计>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买、卖二字(20分)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答案
一、填空题。
(20分)
1、语文素养
2、学生、教师
3、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合作、探究
5、阅读、写作
二、选择题:C C B D A
三、分析题(50分)
(一)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这为尽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
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二)1、答: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
他的本意我想应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
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
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能射?”比较合理。
2、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
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
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
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
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
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四、教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