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2分单选题1.下列文字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 汉字B 日文C 英文字母D 希腊字母正确答案:A 单选题2.下列词语意义演变过程中,指称范围转移的是()。
A 江B 河C 闻D 脸正确答案:C 单选题3.人类发音器官构成的三个部分是()。
A 肺、支气管、气管B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C 口腔、鼻腔、咽腔D 呼吸气管、喉头声带、声道正确答案:D 单选题4.从词义发展上看,下面()组词的词义指称范围扩大了。
A 江、河B 闻、香C 臭、脚D 江、风正确答案:A 单选题5.语法的性质具有()。
A 概括性、民族性、模糊性B 约定俗成、明确性、稳定性C 稳定性、抽象性、系统性D 不平衡性、渐变性正确答案:C 单选题6.“熟”语料库是指()。
A 经常使用的语料库B 经过批准发行的语料库C 经过使用证明较为成熟的语料库D 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正确答案:D 单选题7.白菜、小鞋(指暗中刁难人的行为)、红花(中药名)等都是()。
A 一个词B 一个词组C 一个句子D 一个语素正确答案:A 单选题8.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
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看作()。
A 调位不同B 重位不同C 时位不同D 重音法不同正确答案:B 单选题9.现在一般认为,人学习语言的最迟临界点是在()左右,就是说在这个年龄之前如果不接触语言,此后就几乎无法学习语言了。
A 一岁B 三岁C 十二岁D 十八岁正确答案:C 单选题10.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C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能阻碍各民族之间是真正沟通情感和思想D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对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反映正确答案:B 单选题11.“语言迁移现象”指的是()。
A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现象B 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C 随着人口迁移而带来的语言变化现象D 学习母语过程中语言水平提高或降低的过程正确答案:A 单选题12.在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电报句语言”阶段是指()。
国开2023春《语言学概论》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考查知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权重:15%一、判断正误(每题5分,共50分)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自然语言。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3.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4.音节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5.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声带振动与否。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6.洪堡特是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7.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8.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9.肺是人类发音器官中最主要的动力提供源。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10.按照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元音可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
判断题(5分)5分 A.对 B.错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50分)11.()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单选题 (5 分) 5 分A.韩礼德B.布龙菲尔德C.索绪尔D.乔姆斯基12.以下关于语言和言语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5分)5分A.社会性和个人性B.有限性和无限性C.长期性和短期性D.稳定性和变易性13.语言变体的类型中不包括()。
单选题(5分)5分A.社会变体B.地域变体C.风格变体D.自然变体14.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言单位。
单选题 (5 分) 5 分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15.国际音标是以()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半字母相区别。
单选题(5分)5分A.拉丁字母B.罗马字母C.拼音字母D.英文字母16.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不包括( )。
单选题(5分)5分A.线条性B.单一性C.层级性D.历史传承性17.关于功能语言学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2.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形式,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
4.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情景、说话人的身份、听者的期待等因素,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与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因素的关系等。
二、填空题1. 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______功能。
(文化功能)2.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括音素和______两个层次。
(音节)3. 语言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时态、体、人称、数和______等。
(性)4. 语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增减、语法结构的变化和______的变化。
(语音)5. 语言的交际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______五个环节。
(解码)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特征?(D)A. 社会性B. 符号性D. 固定性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音位特征?(C)A. 对立性B. 相关性C. 模仿性D. 系统性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变体?(B)A. 地域方言B. 书面语C. 社会方言D. 个人语言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内部结构?(D)A. 词汇B. 语法C. 语义D. 语用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A)A. 语言分化B. 语言融合C. 语言借用D. 语言干扰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音位特征?(ABCD)B. 相关性C. 系统性D. 情景性2.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ABCD)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功能D. 认知功能3.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变异现象?(ABCD)A. 语音变异B. 词汇变异C. 语法变异D. 语用变异4.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类型学分类依据?(ABC)A. 词序B. 虚词C. 形态D. 语调5.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交际原则?(ABCD)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关联原则D. 方式原则五、判断题1.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
语言学概论作业(一)一、名词解释音素元音音位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下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语流音变: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又叫句段关系。
(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语言单位间的组合也采取线性的序列形式。
不同长度的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
)聚合关系二、填空1.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2.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站、发音体、共鸣器三大部分。
3.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元音充当的。
4.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5.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o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a ,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是v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i 。
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7.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p]是,[ts]是,[g]是,[m]是。
8.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送气/不送气,[p]-[b]是浊清,[ts]-[ts‘]是送不送气,[f]-[v]是清浊,[t‘]-[k‘]是舌尖中舌根。
9.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10.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
11.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12.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轻声、儿化、变调、啊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脱落。
《语言学概论》作业一、名词解释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
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
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
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
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
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
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
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又称多式综合语、编插语。
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附加上各种表示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缀,组成一个很复杂的词,而一个词一般就是一个句子。
它有点像“语句词”,因而也称多式综合语。
属于复综语的主要是美洲的各种印第安语、爱斯基摩人的一些语言。
5.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互相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
这样的几个音素,就是音位的自由变体。
6.元音:指发音时在声门以上的发音器官中是否受到阻碍而划分的音素类型之一。
不受阻碍的就是元音。
元音的主要特点是:①发音器官不构成阻碍;②发音器官紧张度是均衡的;③气流是通畅舒缓的。
此外,声带颤动,无噪音成分,听感上响亮悦耳也是它的特点。
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ɑ、e、o、u、ü代表的音都属元音。
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方式与材料。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法形式可分显性和隐性两种。
8.词干:词干是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
一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部分就是词干。
选择题1、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2、我们知道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那么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C)A、初B、视C、人D、民3、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D)。
A、[x]—[h]B、[t]—[k]C、[s]—[f]D、[z]—[s]4、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A)A、能够作句子成分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D、是否有形态变化5、汉语只能用“男”、“女”、“雄”、“雌”等来表示事物的自然属性,这说明(A)A、没有性的语法范畴B、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词汇手段来表示C、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分析手段来表示D、用分析手段来表示相当于性的语法范畴6、下列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A)A、汉语的“老”加“虎”变成“老虎”B、汉语的“儿童”加“们”变成“儿童们”C、英语的“help”(“帮助”,现在时)加“ed”变成“helped”(“帮助”,过去时)D、英语的“dog”(“狗”,单数)加“s”变成“dogs”(“狗”,复数)7、下列说法(C)是正确的。
A、“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B、“study、look、think、door”都是派生词C、“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D、“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8、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属于复合词的是(C、D)A、逻辑B、幽默C、寂寞D、忘记E、崎岖简答题1、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答:这是因为ban、da、guang中的三个[a]、[A]、[ɑ]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它们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语音学上称为音位变体。
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B)。
A. 人类思维B. 人类语言C. 人类文化D. 人类行为2.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C)。
A. 语法B. 词汇C. 声音系统D. 语义3. 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现象有哪些特征?(A)A. 具有普遍性、可刺激性、可被学得性、可被忘却性B. 具有多样性、诸变性、一致性、可被听说性C. 具有多样性、可被了解性、可被学得性、可被传承性D. 具有多样性、可刺激性、可被了解性、可被掌握性4.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它的特点包括(B)。
A. 符号性、逻辑性、经验性、情感性B. 音素性、词汇性、语法性、交际性C. 语音性、声调性、音节性、语义性D. 文化性、习得性、传承性、社会性5.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D)A. 观察法、统计法、实验法、调查法B.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实证法C. 形态法、句法法、语义法、语用法D. 理论法、实证法、历时法、内在法二、简答题1. 什么是语音学?简述语音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中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机制。
它研究的基本对象是语音。
语音是一种由声音信号组成的符号系统,通过声音的不同组合和规则,人们能够进行语言的交际和沟通。
2.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简要描述其中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语音学主要研究语言中的声音系统,通过研究语音的音素、音位和音系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律和变化。
而语法学研究语言中的句子构成和组合规律,包括短语结构、词类、句法关系等内容。
三、论述题语言作为人类最为基本的交流工具和思维表达方式,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深入研究和探索语言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语言在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但不同语言之间又表现出多样性。
语言学概论作业(一)一、名词解释音素元音音位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下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语流音变: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又叫句段关系。
(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语言单位间的组合也采取线性的序列形式。
不同长度的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
)聚合关系二、填空1.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2.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站、发音体、共鸣器三大部分。
3.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元音充当的。
4.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5.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o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a ,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是v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i 。
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7.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p]是,[ts]是,[g]是,[m]是。
8.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送气/不送气,[p]-[b]是浊清,[ts]-[ts…]是送不送气,[f]-[v]是清浊,[t…]-[k…]是舌尖中舌根。
9.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10.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
11.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12.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轻声、儿化、变调、啊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脱落。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解释下列名词:(10分)1、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是指用语言来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信息的交流,社会成员可以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和思想成果,从而更好地分工协作的功能。
2、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答:从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语言符号具有二层性一个是音位层它是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一个是符号层它是语言的上层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组合构成的句子。
其中语素属于语言符号词和句子都属于语言符号序列。
3、组合关系答: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作组合关系,如“伟大”和“人民”组成“伟大人民”就是组合关系。
4、元音答: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的音叫元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e、i、o、u、ü。
5、自由变体答: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二、填空题(25分)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
2.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
3.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4.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消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5.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6.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7.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8.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语音具有音高、、音质、音长四个要素。
10.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因素决定的。
11.普通话中的“豆腐[toufu]”一词,实际说话中一般说成[touf],这种现象属于音变中的脱落。
1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8分)1、下列说法只有 D 正确。
A.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
B.语言是一种具有阶级性的特殊社会现象。
C.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作业题找找59、60 题的答案,确定好后发我邮箱一下1、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胸有成竹2. B. 智力投资2、下列特征中,普通话辅音音位/t/ 具有的区别特征是()。
√此题回答正确1. A. 塞3、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此题回答正确1. A. 词类的发展2. B. 组合规则的发展4、一般说来,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等√此题回答正确1. A. 属于一般词汇5、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汉语属于()√此题回答正确1. A. 孤立语6、世界语(Esperanto)是()√此题回答正确√此题回答正确2. B. 德国人设计的3. C. 波兰人设计的7、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此题回答正确1. A. 时位2. B. 重位3. C. 调位8、英语 tooth → teeth 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此题回答正确1. A. 加词尾2. B. 变换重音的位置3. C. 词根内部音素的变化9、从造字方法看,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叫() √此题回答正确1. A. 表意字2. B. 假借字3. C. 指事字4. D. 意音文10、现代汉语属于( )1. A. 法国人设计的1 . A. 历时语言学√此题回答正确4. D. 荀子11、成都话和上海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此题回答正确1. A. 语法2. B. 语音12、在汉词和英语的词汇中,借词占的比重( )√此题回答正确1. A. 汉语大于英语2. B. 英语大于汉语13、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此题回答正确1. A. 中国、印度、埃及2. B. 中国、埃及、古罗马3. C. 中国、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14、“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这句话是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哲学家( )说的。
√此题回答正确1. A. 孔子2. B. 孟子3. C. 韩非子15、词是语言中()2. B. 共时语言学√此题回答正确1. A. 仿译词√此题回答正确1. A. 最小的单位2. B. 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3. C.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16、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 )√此题回答正确1. A. 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2. B. 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3. C. 都是无限的4. D. 都是有限的17、现代汉语的 “着”、“了”、 “过”也表示(√此题回答正确1. A. 体18、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母语是(√此题回答正确1. A. 日耳曼语2. B. 拉丁语19、“拖拉机 ”一词是( ))的语法范畴4. D. 谱系分类B. 借词 3.C. 方言词 4.D. 意译词20、下列英语的读音中,包含有复辅音的是( )。
语言学概论作业(4)一、填空题1、就是一种语成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和两类。
3、基本词具有、和三个特点。
4、一般词包括、、、和等类别。
5、、和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6、一个词的最初意义是,在它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
7、在多义词的几项意义中,有一项意义占主要地位,这种意义是。
8、是派生义产生的主要途径,大致可分和两种方式。
9、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和等方面。
10、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11、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的限制。
12、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和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13、文字是由、和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1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汉字系统包括、、、等,英文包括、、、、等。
15、在文字产生以前,记事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1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和三个阶段。
17、世界上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都是,兼用了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
18、汉字是意音文字,同拼音文字相比,不足的是难学、、和难记。
19、和是语言的具体体现。
20、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21、汉语的七的大方言是、、、、、、,其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22、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语系,英语属于。
23、共同语规范的主要对象是。
24、词汇变化主要体现在、和三种情况。
25、词义演变主要有词义的、和三种情况。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成语历史悠久,是语言词汇中的核心。
()2、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3、基本词的历史都很长,如“皇帝、天子、宰相”这类词都是基本词。
()4、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5、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说词义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
单选题1.【第0~2章】下面几个判断中,()是不正确的。
∙ A 语言符号是人类自己在一定的时期创造出来的∙ B 人类的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C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能阻碍各民族之间是真正沟通情感和思想∙ D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对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反映正确答案:B∙单选题2.【第0~2章】[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点是()。
∙ A 清音∙ B 不送气音∙ C 塞音∙ D 擦音正确答案:C∙单选题3.【第0~2章】“老年化”这个词中()。
∙ A 没有词干∙ B “年”是词干∙ C “老年”是词干∙ D “老年化”是词干正确答案:C∙单选题4.【第0~2章】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属于()∙ A 个别语言学∙ B 普通语言学∙ C 前语言学∙ D 语语言学正确答案:C∙单选题5.【第0~2章】广州话[ka:u]是“教”的意思,[kau]是“救”的意思,这种差异我们称之为()。
∙ A 调位∙ B 重位∙ C 时位∙ D 音质音位正确答案:C∙单选题6.【第0~2章】根据词的来源特点,我们可以把词分为()。
∙ A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B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C 单纯词、合成词∙ D 阶级习惯语、隐语、禁忌语正确答案:B∙单选题7.【第0~2章】音高主要决定于()。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正确答案:B∙单选题8.【第0~2章】发乐音时,()。
∙ A 声门紧闭∙ B 声门打开∙ C 门关闭,气门大开∙ D 声门关闭,气流从声带间挤出,使声带颤动而发音正确答案:D∙单选题9.【第0~2章】英语“instinct”重音在前[′insti?kt]时是“本能”的意思;重音在后[ins′ti?kt]时是“充满”的意思。
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被看作()。
∙ A 调位不同∙ B 重位不同∙ C 时位不同∙ D 重音法不同正确答案:B∙单选题10.【第0~2章】白菜、小鞋(指暗中刁难人的行为)、红花(中药名)等都是()。
《语言学概论》作业《语言学概论》作业第一批次作业答案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
A:聚合关系B:组合关系C:语法关系D:语义关系选择答案:A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
A:形态分类B:结构分类C:功能分类D:谱系分类选择答案:D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A:加词尾B:加词缀C:变换重音的位置D:内部曲折选择答案:D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
A:同义关系B:反义关系C:上下义关系D:组成关系选择答案:C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老虎、(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选择答案:D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A:是对立关系B:是重叠关系C:有时对立,有时重叠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E:无同义的因素选择答案:AD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A:开口度的大小B:发音体整动的频率C:舌位的前后D:嘴唇的圆展E: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选择答案:ACD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定时期起作用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D: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选择答案:BCE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选择答案:错误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选择答案:错误第二批次作业答案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D )A:社会的因素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语言学概论》精选习题集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A.书面语B.文字C.口语D.体态2.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B.索绪尔C.乔姆斯基D.萨丕尔3.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系统性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B.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5.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6.“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A.《论语·述而》B.《庄子·养生主》C.《韩非子·五蠹》D.《苟子·正名》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A.是经过提炼的口语的书面形式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D.会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是建立语言符号归类规则的基础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E.組合关系可以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三、术语解释题1.符号2.句法自治四、简答题1.为什么不能以“相互能够听懂”为标准来区别方言和语言?2.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差别。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P56)本题考查口语和书面语的相关知识。
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因而,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
2.B(P58)本题考查“能指”和“所指”概念的提出者。
《语言学概论》解释题:解释题:1、文字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词的本义答: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3音位、答: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4、音素答:指没有直接亲属关系或者亲属关系比较疏远的语言,由于长期共处在同一地区或者毗邻地区互相影响而在语言结构上产生共同或相似特征的现象5、民族共同语答: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的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引导方言发展以至最后取代方言的共同交际工具。
6、语言联盟答: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语法单位答:从词的本义里通过引申而产生出来的意义。
8、单纯词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9、词的派生意义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10、社会方言答:语言的融合是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其他语言则因不再使用而逐渐消亡。
11、组合关系答: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12、语言的融合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没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出现环境互补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13、区别特征答: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
14、非音质音位答: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长、音重、音高等单位。
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15、音位变体答:一个音位具有的某种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
16、语法范畴答: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
17、语流音变答: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
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18、复辅音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19、词根语素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20、复元音答: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合成词。
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练习1._______和_______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3.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_______语系,英语属于_______。
4.共同语规范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
5.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______。
6.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实际上是语言发展______特点的具体体现。
7.一种语言的共同语一般都是在某一种__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8.______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具有同源关系。
9.“河”原来特指黄河,现在泛指江河,词义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 。
10.语言的各个构成成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______发展最快。
11.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例如上海属于______区,河北省属于______区,______,以长沙话为代表。
12.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大多变成了双音节词,例如“龟、蝇”变成了“乌龟、苍蝇”。
这种变化是词语的______。
13.______不同于洋泾浜之处是它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
14.语言融合的方式可分______和______两种。
15.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16.词义的演变主要有词义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情况。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2.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3.语言的分化和统一都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4.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语言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5.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是英语。
()6.任何一种语言的共同语,都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作业1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测试题
姓名班级学号分数
答题要求:
试题纸全部采用A4大小打印;试题所答内容必须手写。
一、填空
1、语言学是研究的科学。
2、语言学既有属性,又有属性。
3、语音四要素是指、、、。
4、词义的色彩义包括、、三方面。
二、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及笔画数
例:
车:凸:
母:舟:
万:
三、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哀声叹气残无人道按步就班断壁颓恒
举世振惊认识浮浅迫不急待克苦耐劳
风糜一时变本加利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痛苦——诚实——
坚强——懒惰——
五、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关闭提高冰箱动员民主
六、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盖被子野生动物上山采药
首都北京粮食丰收
七、修改病句
1、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2、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
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啊!
3、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4、目前财政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
5、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八、指出下列语句出现的辞格
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3、拉着胡子上船——谦虚过度。
()
4、你的耳朵在侦查,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
5、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想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
九、为下列一段话的每个字注音、标调
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
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
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儿。
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