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誉千古《敕勒歌》,天堂草原“敕勒川”导游词
- 格式:docx
- 大小:9.65 KB
- 文档页数:3
敕勒川草原的简介说起敕勒川草原,那可是咱们中国大地上一块闪闪发光的绿宝石,美得让人心醉,宽得能让人心胸豁然开朗。
你想象一下,站在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脚底下是软绵绵的绿草,就像是踩在了大自然最柔软的绿色地毯上,那叫一个舒服!这草原啊,它不像城市里的那些小公园,被高楼大厦围得严严实实的,透不过气来。
敕勒川草原,那可是真正的“天高任鸟飞,地阔凭羊跑”。
一眼望去,天空是那么蓝,蓝得就像刚洗过一样,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就像是老画家随意洒上去的几笔,却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草原上,风是自由的,它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带着草原的清新和花草的香气,直往人心里钻。
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那感觉,就像是整个身心都被洗涤了一遍,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说到草原,怎能不提那成群的牛羊呢?它们就像是草原上的小精灵,自由自在地漫步着,偶尔低头啃一口青草,偶尔抬头“哞哞”、“咩咩”地叫几声,那声音里充满了满足和快乐。
你瞧,那边一群小羊羔,还跟在妈妈身后,蹦蹦跳跳地,多可爱啊!还有那些蒙古包,就像是草原上的一个个小蘑菇,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中。
走近一看,蒙古包里面可宽敞了,墙上挂着漂亮的挂毯,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坐在里面,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奶茶,吃上一口香喷喷的羊肉,那感觉,简直是人间美味啊!草原上的人,也是那么的热情好客。
你要是去了,他们一定会拉着你的手,邀请你进蒙古包坐坐,用最好的食物招待你。
他们会给你讲草原上的故事,唱草原上的歌,让你感受到草原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傍晚时分,草原上的夕阳更是美得让人心醉。
太阳慢慢地落下去,把天空染成了金黄色,云彩也被染上了各种颜色,就像是打翻了的调色盘。
这时候,草原上的一切都变得柔和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柔地拥抱在了怀里。
在敕勒川草原,你可以骑马驰骋,感受风的速度;可以静静地坐在草地上,看云卷云舒;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享受草原的欢乐和自由。
这里,是一个让人忘却烦恼、回归自然的好地方。
所以啊,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来敕勒川草原看看。
敕勒川博物馆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邱奥成,大家可以叫我邱导。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下面就由带大家参观敕勒川博物馆。
敕勒川博物馆分为三个楼层,总占地面积约六万亩,一楼就是现在所在的大厅,二楼是一些纪念品,三楼是我们现在要去的楼层,请跟随我来。
敕勒川博物馆分为历史厅、革命厅、民俗厅、临展厅、城市产业未来厅以及共享序厅七大展区。
正前面是二十四个民族手拉手跳舞的一幅画,左手边是一幅长60米,宽1。
2米的画,画上画着寺庙、城市、小溪、桥、大山。
我们接下来去历史厅,请跟我来,大家可以看到这面墙上是敕勒川地区历代遗址分布图,这边是古代的一些石器。
下面我们去民俗厅,这里是以前正宗的农家小院,里面的人正在煮饺子,还有以前的古风街,里面有卖酒的,人们仿佛在说:“小二,再来壶酒”。
还有教书先生在教学生,孩子们坐在炕上,认认真真的听着,读着。
还有木匠坊,人们看着很辛苦,还有人坐在蒙古包里,人们坐在里面吹着暖风很舒适,有的收小米,这么多人物都是用塑胶一比一做出来的,还有用木头做成的小人,做的是新娘跨火盆迎洞房。
这就是拥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敕勒川博物馆,感谢大家的参观。
《经典咏流传》—敕勒歌经典咏流传《敕勒歌》北朝名歌·佚名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艺术家腾格尔来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全新演绎耳熟能详的《敕勒歌》。
当开场的小姑娘用清澈的嗓音将大家带入清新草原时,腾格尔一开嗓,粗犷狂野的演唱方式犹如狂风骤雨般震慑全场。
刚柔并济的演绎让众人耳目一新。
敕勒川,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
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歌辞大气磅礴,粗犷雄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千百年来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
正如鲜卑人后裔、元代大诗人元好问读如此赞赏:“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不过,这期经典咏流传节目,与其说《敕勒川》的歌声让我激情澎湃,不如说腾格尔守护草原母亲的那份赤子之心更让我热泪盈眶。
舞台上激情万丈的他,舞台下,是草原最忠实的守护者。
多年以来,他在母亲的影响下,在两千亩的沙漠地带种植树木,为家乡增添绿色。
小朋友们,我们在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时,是不是也要学会爱护大自然呢。
譬如,我们可以将垃圾放进垃圾桶里,爱护身边的每一棵花草树木,这样大自然就会绽放璀璨的微笑,把最美丽的面庞展现给我们,喜欢大自然是每一个人的心愿,而保护大自然更是我们的责任。
《敕勒歌》讲解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诗作。
此诗描绘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原文如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讲解:
1. “敕勒川,阴山下。
”这两句诗描述了敕勒川位于阴山的脚下。
阴山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大山脉,山脉的雄伟壮观为整首诗奠定了壮丽的基调。
2.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话描绘了天空的壮丽景象,将天空比喻为一个巨大的帐篷,覆盖了四面八方。
“穹庐”是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广阔无垠。
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对草原的精彩描绘,表现了草原的广袤和肥沃。
“天苍苍”和“野茫茫”形象地表现了草原的辽阔和无边无际。
“风吹草低见牛羊”则描绘了草原上丰富的生活和自然风光。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出风吹过草原,草儿低伏,露出了放牧的牛羊,展现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活画面。
整首诗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草原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内蒙古大草原导游词500字500字作文
嗨!大家好!我是白色泡沫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你们叫我汪导就可以了。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内蒙古大摹,感受一下这里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草原风光。
现在,大家脚下就是我们美丽的草原。
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一碧千里。
草原四周还有些小丘,那个线条特柔美,处处翠色欲滴。
羊群在小丘上吃草,如同绣上的一朵朵白花。
快,大家往这儿看,骏马和牛儿怎么就静静不动了?是它们在回味着这水草丰美的味道,还有在草原上的无忧无虑。
还有,这里,放牧的明珠——小河。
明如玻璃的带子,迂回绵延,刚到草原,大家是不是只看到了草滩,还有的是一些忽飞忽落的鸟儿。
既然来了,我们何不坐下,吟唱一首奇丽的诗作?来,就跟着我一起吟诵吧:“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再来看,这里还有许多画家在写生呢……我们欣赏了草原美景,下面我就带大家去草原人家做客,感受一下这里的民俗风情。
一进入蒙古包,主人立刻端上了奶茶、奶豆腐,还有手抓羊肉。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唱着民族歌谣,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热情好客的主人们,教我们骑蒙古马,看我们一个个跃马扬刀驰骋,心里好不自豪?
今天的旅游暂且告一段落,希望大家接下来好好游玩,回去之后,带着更多的好友们来到我们美丽的草原,好吗?
第 1 页共1 页。
呼伦贝尔草原景观导游词我们的旅游车已经行驶在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也就是说,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属于美丽、富饶、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家如今可以透过我们的车窗向外看一下,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辽阔、平坦而著称,那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就像画笔一样在地平线上画着各式各样柔和的曲线。
著名的蒙古族词作家克明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推介词,叫做?我的呼伦贝尔?,也许大家没有听说过克明先生,那么大家一定有听说过一首歌曲,那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而这首歌曲就是由克明先生作词,?我的呼伦贝尔?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他说:“呼伦贝尔是中国最绿的城市,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可以拥有8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站在高处,你的目力所及之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青草,绿到天边,绿到极致,成了蓝。
〞呼伦贝尔大草原,总面积约为8.37万平方公里,假如再加上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之间的森林草原过度地带,一共有大约10万多平方公里。
在XX年的时候,呼伦贝尔大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草原〞,这其中有一段描写咱们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颁奖词写的非常贴切,是这样说的:他说:“呼伦贝尔是造化神奇编织的一方净土,是梦想中的天上人间,是现代人不经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计觅回的理想家园,她年复一年的用繁盛的存在和坦诚的奉献去印证生命的宏大与不息。
〞大家来到呼伦贝尔,那就一定是来看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那就一定要有草,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草和其他草原上的草还有很大的区别,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草叫做禾本科羊草,草不是很高而且还可能让您觉得很单一,但是大家需要知道,咱们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草的营养价值是非常的高,它有许多的特点,比方说:草的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这可不是我在这胡说。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家一定有听说呼伦贝尔的牛羊肉好吧?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呼伦贝尔的牛羊肉为什么好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咱们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好呗,大家再回想一下,咱们刚出海拉尔的时候,我也给大家介绍了海拉尔地区的气候特点,这个牛羊吃5个月的草就可以熬过7个月的冬天,这也是因为咱们的草好,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草除了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之外,还有许多的特点,比方说:易于保存、地势平坦、分布集中连片等等,这些全部都有利于现代机械化的操作,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草每年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像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国家:日本、加拿大等,每年都会从这里出口许多的草,除此之外呢,许多国内外著名的乳品企业,像我们所熟悉的:雀巢、蒙牛、伊利、光明乳业等,都把呼伦贝尔草原作为他们的奶源基地,说不准您每天早晨喝的牛奶就产自呼伦贝尔草原呢。
流誉千古《敕勒歌》,天堂草原“敕勒川”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大家来到内蒙古,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一睹草原风采。
大家对于内蒙古大草原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首北朝民歌。
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敕勒歌》。
诗中描述道“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首古老的歌谣,它穿越千年的时空,今天依旧鲜活。
想必每一个人都对这首古老的歌谣很熟悉吧,那是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都必修的一课呀!想必每一个来到草原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吟诵大草原壮美风光的《敕勒歌》,我们身为导游也莫能例外。
但是我们现在能游览的呼包二市周边的草原,无论是希拉穆仁草原、辉腾锡勒草原还是格根塔拉草原,都已经远非昔日的敕勒川了,因为它们都位于内蒙古高原的阴山以北或“阴山上”,绝无“阴山下”的地理概念。
大家可能要问了,历史上的天堂草原敕勒川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古人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的《敕勒歌》: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
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又称高车族(是大轮勒勒车的发明者),原居漠北,降附北魏后迁居阴山南北,活动在今内蒙古、甘肃一带。
②阴山——诗中主要指的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敕勒川,阴山下”,就说出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上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茫茫一片。
综合分析起来,敕勒川岂不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吗?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
但由于牧草特别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呼伦贝尔导游词范文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这首脍炙人口的南北朝的民歌《敕勒歌》,流传了十几世纪,无人知道是谁创作的,却是每代人孩童时就朗朗上口的经典传承。
辽阔的敕勒平原啊,就在那千里阴山下,那天空啊仿佛就像圆顶的帐篷,那么的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那蓝蓝的天空下啊,那原野是那么的辽阔无边。
当那风儿吹过,那牧草低伏,那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啊就露了出来。
多美的画面!这美丽的画面一定在有着草原梦的每个人的心中!带着这样的梦想,这样美好的画面,云儿和雪儿再次踏上了行程——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来了……时间不是问题,距离也不是问题,瞧!云儿从千里之外的南国厦门奔来,与故乡沈阳的闺蜜雪儿相约,哈尔滨辗转,跨越几个省市几千公里也只在咫尺间,只要心中有梦就背起行囊,出发!____月____日晚当我们从哈尔滨乘上K7091,轰隆轰隆,火车长鸣,一路北上西行,草原就进入了我们的梦中……一夜好梦,____月____日8点左右到了海拉尔,海拉尔是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市辖区,是呼伦贝尔市政府的驻地。
而呼伦贝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市。
呼伦贝尔的总面积比英国还要大,____%是草原,____%是森林和湿地,亚洲最大的湿地就在呼伦贝尔。
与我们相约接站的小常师傅,早早已经到火车站等候了……做旅游攻略时,四天的草原行程,自助游,希望穿越草原,寻觅越野自驾车。
如何安排时间,如何穿越草原……在收集资源时,也许是一篇游记,也许是一段好评,因由已经不记得,或许哪一点走入自己的内心,或许就是一个偶然却成就了一段缘分,包车司机小常,一个帅气的大男生不经意走入了我和雪儿的世界,走进了我们的草原梦!也成了我们信赖的朋友!他由最初腼腆的司机,到后来变成与我们打成一片的玩伴!那几日他也随我们一样发了好多微信图片,知道他这次不仅仅是工作,一定也玩得很尽兴,快乐的情绪总会彼此感染,真诚的情谊也会彼此感化……站在海拉尔火车站,清晨的内蒙古,空气有点清凉却更多的是清新。
内蒙古草原导游词400字(优质2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内蒙古草原导游词400字(优质20篇)总结能帮助我们回顾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为以后的行动提供借鉴。
敕勒川草原景点介绍
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那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儿——敕勒川草原,简直就是大自然亲手编织的绿色地毯,铺展在蓝天白云之下,美得让人心醉。
记得那次去敕勒川,我跟几个死党一拍即合,说走就走。
一踏入草原,那感觉,就像是从钢铁森林一下子穿越到了童话世界。
风,带着草香和泥土的芬芳,轻轻拂过脸颊,那感觉,哎呀,别提多舒坦了。
我们租了几匹马,打算来个草原小探险。
骑上马背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瞬间变身成了古代的英雄,虽然心里头有点小忐忑,但那份激动和兴奋,简直要溢出胸膛了。
老马识途,咱们的马儿似乎也懂我们的心思,慢悠悠地带着我们穿梭在绿色的波浪中。
走着走着,我们就遇到了一群小羊羔,它们正低头啃食着鲜嫩的草叶,时不时抬头,用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
我忍不住伸手去摸,那小羊羔也不怕生,轻轻地用头蹭了蹭我的手,软绵绵的,暖洋洋的,那一刻,我的心都要被融化了。
“看那边!”朋友突然指着远处喊道。
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蒙古族的兄弟姐妹正穿着鲜艳的服饰,跳着欢快的舞蹈,歌声悠扬,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我们赶紧下马,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虽然动作笨拙,但那份快乐和自由,却是无比真实的。
夕阳西下,草原被染上了一层金辉,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回望敕勒川,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留恋。
那里,有我们的笑声,有我们的足迹,更有那份难以忘怀的草原情怀。
如果你也想去感受那份自由和美好,那就来吧,敕勒川草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敕勒歌的介绍你知道吗?它就像是一幅画,一幅超级大超级美的画。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几句一出来,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被带到了那个敕勒川。
敕勒川就在阴山的脚下呢,那阴山啊,肯定是又高大又雄伟,像一个超级大的守护者,静静地站在那里。
而敕勒川就舒舒服服地躺在它的脚下,就像一个小宝宝在巨人的庇护下。
再看看这天,“天似穹庐”,这天就像个大大的帐篷一样。
穹庐啊,你可以想象成那种牧民住的大帐篷,圆滚滚的,把大地都给罩住了。
这天空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把大地给盖起来了,那种感觉,特别的有安全感。
好像整个世界都被这个大帐篷给保护起来了,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大帐篷下面安安稳稳地生活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几句简直绝了。
天是苍苍的,这个苍苍啊,我觉得就是那种蓝得特别纯粹,又有点神秘的感觉。
野是茫茫的,一眼望去,全是大草原,根本看不到边。
风一吹过来,那些高高的草就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动起来,然后呢,那些藏在草里面的牛羊就露出来了。
你想啊,本来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突然就冒出一群白白的、胖胖的牛羊,就像海里的小浪花突然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那场景得多有趣啊。
这首诗里啊,充满了那种对大自然的热爱。
那些古代的牧民们,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看着天,看着地,看着牛羊,心里肯定特别的开心。
他们把这种开心,这种对家乡的热爱,都写进了这首《敕勒歌》里。
每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好像能听到那些牧民们在大草原上唱歌的声音,那歌声肯定特别的嘹亮,就和草原上的风一样,自由自在地吹向远方。
而且啊,《敕勒歌》还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
它能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是一读这首诗,就好像能逃离这个喧嚣的世界,跑到那个宁静又美好的敕勒川去。
在那里,没有那么多的烦恼,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只有蓝天、草地和可爱的牛羊。
我觉得《敕勒歌》就像是一个宝藏,每次读它都会有新的发现。
【三年级作文】敕勒川博物馆导游词欢迎来到敕勒川博物馆,我叫张靓群,今天由我带着大家游览。
本馆总面积达两万五千平方米,一共分为三大部分:一楼大厅,二楼产品展示,三楼文物展览。
请随我到三楼,一上三楼,展示在你面前的是一幅用牛皮做的画,画的是天安门前各个民族的人手拉手,表示全国人民一家亲。
往左拐,是赤勒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幅画着内蒙古景色的画,长60米,宽1。
5米,是中央无偿赠送的。
首先咱们进入的是历史厅,主要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蒙古时代,元代。
旧石器时代的石球是粗糙的,不平整的。
再看新石器时代的石球又光滑还很圆。
到了蒙古时代,人类渐渐发明了马鞍,铠甲。
到了元代,忽必烈和察必皇后统治着内蒙古,那些长袍,就是察必皇后发明的。
每一个已婚女子都要带高顶帽,防止被求婚或重婚。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革命厅。
现代时期,日军多次袭击内蒙古,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下面,我们要进的厅是民俗厅。
进了厅内,你会看到一座轿子,是用来娶亲的。
再往里走,可以看到一幅幅剪纸作品。
继续走,一座农家小院过年的情景映入眼帘,有的人在堆旺火,有的放鞭炮,还有各种家畜……在农家小院的旁边是一个富贵人家的房屋,有屏风,隔扇,衣柜……再走,就来到了一条六七十年代的大街,你到了那里,就仿佛穿越到了当时,有打铁铺,豆腐坊,粉坊,酒坊,打铁铺还会发出“叮咚、叮咚”的打铁声。
当你走到街的尽头,再回首一看,感觉当时的人们很朴实。
前面还有各种马车、战车、打谷场、蒙古包……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刺勒川博物馆的宝物实在太多了,接下来,由您自己细细欣赏,我的讲解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敕勒川草原介绍词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个超级美的地方,那就是敕勒川草原!你们能想象得到吗?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草原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里。
哇塞!那辽阔的草地,一眼望不到边,就好像绿色的大海,风一吹,草浪一波接着一波,难道不像大海的波涛吗?在敕勒川草原上,天空蓝得不像话!那蓝色,简直比我用最蓝的水彩笔画出来的还要蓝。
云朵呢,就像棉花糖一样,一朵一朵飘在空中。
我有时候就在想,我要是能爬到那云朵上,是不是就能像在蹦床上一样跳来跳去啦?哈哈!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它们悠闲地吃着草。
那些羊儿就像白色的珍珠洒在绿色的绒毯上,牛儿们则像是一个个壮实的大力士。
我好奇地问身边的牧民叔叔:“叔叔,这些牛羊每天都这么自由自在,它们难道不会迷路吗?”叔叔笑着回答我:“孩子,它们可聪明着呢,这片草原就是它们的家,怎么会迷路!”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草原上,整个草原都变成了金黄色。
这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燃起篝火。
火焰噼里啪啦地响着,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有人拉起了马头琴,那悠扬的琴声仿佛在诉说着草原古老的故事。
我兴奋地跟着大家又唱又跳,大声喊着:“这也太棒啦!”夏天的时候,草原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就像一个巨大的花坛。
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个不停。
我忍不住去追一只漂亮的蝴蝶,边跑边喊:“小蝴蝶,等等我呀!”冬天的敕勒川草原又是另一番景象。
洁白的雪覆盖了整个草原,一眼望去,银装素裹。
这时候,要是能在雪地上打个滚,堆个雪人,或者来一场刺激的雪仗,那该多有意思啊!朋友们,你们难道不想亲自来感受一下敕勒川草原的美吗?这里有蓝天、白云、绿草、牛羊,还有热情好客的牧民。
这里就像是一个让人忘记烦恼的仙境,能让你的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
所以呀,别犹豫啦,快来敕勒川草原,亲身体验它的魅力吧!。
古诗敕勒歌概述
嘿,你知道那首超厉害的不?哎呀呀,那可真是一首了不起的古诗呀!“敕勒川,阴山下”,你想想,那广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雄伟的阴山脚下,哇,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就好像你站在那,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天边,多壮观呀!(就像你站在海边,看着海浪一波一波地涌来那种震撼感。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老天就像个巨大的帐篷一样把整个草原都给罩住啦!这比喻得多形象啊,仿佛草原上的一切都被保护在这个大大的“帐篷”里。
(这就好比你有个超级大的保护伞,给你满满的安全感。
)
然后呢,“天苍苍,野茫茫”,天空那么湛蓝,草原那么辽阔,你能感觉到那种苍茫和浩瀚吗?真的是让人心里特别开阔呀!(就像你置身于一片没有尽头的旷野,让你的心情也变得无比畅快。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吹过,那高高的草都被吹弯了腰,然后牛羊就露出来啦!多生动的场景呀,好像你都能看到那些可爱的牛羊在吃草呢。
(这就跟你突然在草丛里发现了几只小兔子一样惊喜。
)这首诗啊,真的是把草原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这些没去过草原的人都能想象出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它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我觉得呀,这简直就是古诗里的宝藏,它让我们领略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情感。
不管什么时候读起来,都能让
人沉醉其中,感受到那种来自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好好去欣赏这首诗,去感受它的美!。
行走丨漫漫西口路:敕勒川行走于土默川,茫茫原野,蓝天如穹庐,庄稼片片,连绵不断。
风吹如绿波荡漾,时有牛羊点缀于草滩碧野。
撩拔人心想起那远古民歌,让你感到直率悠远,粗犷豪放的旷达,透露着野性的自然气息,在慷慨壮丽浑然天地之间,蕴含多少历史故事与人间冷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面对敕勒川犹如在时光隧道中穿行,阴山与黄河之间,山水夹一川,风光无限,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四季异趣。
正是历史与大自然的写照。
它将山、川、原野、河流集于一体。
如画而孕成诗,诗成而传千古,成为人们对的“诗与远方”的不懈追求境界和精神家园之深情寄托,无尽思念怀想的温馨港湾。
古代阴山南北一直是鬼方、猃狁、林胡、楼烦、丁零、铁勒等少数民族游牧地。
春秋时为赵国地域,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范围。
秦统一后,先后为匈奴、鲜卑、敕勒等民族占据。
以后,又有突厥、契丹、汪古部游牧占据。
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成为土默特部领地。
行走敕勒川,漫步于原野,田地、村庄、集镇、考察境内赵、秦、汉、隋、金、明长城及烽煫残墩等,在澄澈清爽旷达感和激烈幽远感中,在相融相爱之中,在回忆以及重返一些本质性的情节当中,一些经验的某些关键性时刻,是能够重拾和联结的,生命的活力与知识,艺术灵感有赖于这些非常时刻。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的地理位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20年,傍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修筑长城。
《史记》注释的阴山位置主要指今巴彦淖尔的乌加河流域。
北魏时期的阴山,在《北史》中将道武帝和太武帝西起怀朔镇,东至官山(内内蒙古卓资县北山)的活动范围称“阴山”,就是今天的“大青山”一带。
按《大青一统志》记“阴山俗名大青山,”西自河套北乌拉特西境,东至归化城绵亘东西五百余里。
蒙古地名随地而异,皆古所谓阴山也”《绥远通志稿》中范围更大。
现代地理学家对“阴山”的解释,是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起杭锦后旗的狼山,经乌拉山、大青山、官山、灰腾梁、大马群山,东至辽河源头,全长1200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为黄河流域北界,也是中国古代游牧区与农耕区的天然分界线。
敕勒歌和赤壁怀古报幕词
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辽阔的草原,肥壮的牛羊帐篷里传来豪放的牧歌这是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这是天人合一的美妙图画请听《敕勒歌》!北朝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敕勒歌〉起来领会大草原的壮丽风光吧。
宋人俞文豹曾这样说过:柳学士之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东坡之词,则需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写下了这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举杯邀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魂,那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之中,何尝不暗暗透着一份苍凉。
自古及今,我华夏万里河山,如诗如画,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而那些金戈铁马的征战,能征惯战的上将,指挥若定的某臣,似乎还历历在目。
我们一同走进历史,神游长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领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吧。
《敕勒川图卷》敕勒川图卷是由当代中国顶级国画大师刘大为、程振国、张复兴、王梦湖、蒋威五位先生联袂绘制的中国山水画巨作。
画卷全长57米,宽1.2米,堪称中国第一幅敕勒川山水人文风光长卷。
2014年9月,5位作者以敕勒川一样的胸怀,将历经艰辛创作的巨作无偿捐赠敕勒川博物馆永久收藏,从而成为我馆的一件镇馆之宝,这是我馆的荣幸,也是土右旗人民的荣幸。
画面以巍峨峻拔、绵延千里的阴山为主体,以优美灵秀的自然风光为主调,铺陈以古老的黄河、新型的城市、蜿蜒的长城、神秘的寺院、广袤的草原、浩淼的云天,给人以无尽的想像和梦幻般的追怀,透射着草原茶道的历史内涵和民族和睦的现实情怀。
首先,让我们领略一下这幅巨作五位作者的风采。
刘大为先生,祖籍山东诸城,1945年生于山东潍坊,1951年随父母、祖父母全家移居内蒙古包头。
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
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有《布里亚特婚礼》、《雏鹰》、《幼狮》、《张华壮曲谱新篇》、《小米加步枪》、《漠上》、《阳光下》、《马背上的民族》、《晚风》、《辉煌之路》、《帕米尔高原的婚礼》、《草原上的歌》、《巴扎归来》、《人民公仆》、《雪线》、《远山》、《雪域生灵》等。
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刘大为速写》、《刘大为作品集》、《刘大为小品集》、《刘大为水彩画作品》、《史诗与牧歌》等。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和有关部门收藏。
程振国,山东临朐人,1946年2月出生。
原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友联画院画家、北京美术家协会顾问。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曾在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当代美术馆、荣宝斋、兰州秋田美术馆举办个展和联展。
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和新加坡、日本举办个人展和联展,出版多部画集。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家来到内蒙古,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一睹草原风采。
大家对于内蒙古大草原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首北朝民歌。
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敕勒歌》。
诗中描述道“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首古老的歌谣,它穿越千年的时空,今天依旧鲜活。
想必每一个人都对这首古老的歌谣很熟悉吧,那是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都必修的一课呀!想必每一个来到草原的人都会情不自
禁地想起这首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吟诵大草原壮美风光的《敕勒歌》,我们身为导游也莫能例外。
但是我们现在能游览的呼包二市周边的草原,无论是希拉穆仁草原、辉腾锡
勒草原还是格根塔拉草原,都已经远非昔日的敕勒川了,因为它们都位于内蒙古高原的阴山以北或“阴山上”,绝无“阴山下”的地理概念。
大家可能要问了,历史上的天堂草原敕勒
川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古人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的《敕
勒歌》: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
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又称高车族(是
大轮勒勒车的发明者),原居漠北,降附北魏后迁居阴山南北,活动在今内蒙古、甘肃一带。
②阴山——诗中主要指的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敕勒川,
阴山下”,就说出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上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
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
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茫茫一片。
综合分析起来,敕勒川岂不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吗?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
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到末句——“风吹草低见
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
但由于牧草特别丰茂,牛群
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歌中描绘了奇丽的草原风光和兴旺的畜牧景象。
其实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土默川,北朝时这里因为有敕勒人驻牧而得名敕勒川,明清时又因为蒙古土默特部驻牧而改称土默川。
而今天呼和浩特的这片土默川,即呼和浩特平原,便是古代敕勒川的中心地带。
士默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西起包头昆都仑河,东至
蛮汉山,北靠大青山,南濒黄河及和林格尔黄土丘陵,东西长200余公里,西部平均宽
19公里,东部宽达100多公里,呈三角形总面积约8千至1万平方公里,系由黄河和大黑河冲积而成。
整个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水源丰富。
在古代,广阔无垠的敕勒川因为紧傍“草木繁茂,多禽兽”的阴山,所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有
许多民族先后在这里生息繁衍。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经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金河镇一带建立马苑,放牧军马,推行胡服骑射,准备与强大的秦国决一雌雄;端庄俏丽的王昭君出塞经此西缘北上漠北草原,与呼韩邪单于结为夫妻,汉匈人民和睦相处近
60年,长城内外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祥
和景象;鲜卑拓跋部在盛乐建立代国和北魏前期政权时,“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
南山百有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
这里的川,指的就是敕勒川。
敕
勒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这里的敕勒人生活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敕勒人的祖先是汉时生活在漠北的丁零族人,他们擅长于制造高大车轮的车子,这样可以顺利地走过蒙古高原上的茂草厚雪、沼泽河流,因此,当时的人把其又称为高车族。
那时,敕勒人的高车曾常常翻越阴山山脉碾进北魏的疆域,直接威胁着北魏王朝的统治。
因此,
北魏统治者曾一度放慢南下中原的脚步,腾出手来多次亲率大军越过阴山去攻打袭扰自己北疆的敕勒各部。
后来敕勒人那高大的车轮终究没能抵挡住鲜卑人的铁骑,很多的敕勒部落相继归附。
就是在五世纪初,当时的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数十万敕勒人迁徙到漠南来。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敕勒人便在鲜卑人的驱使下,坐着自己那高大的车子,趋赶着成群的牛羊,悠悠地追逐着水草翻越阴山山脉出现在阴山南麓的蓝天碧野之中。
在这里他们居住下来,于是有人把这片区域称之为敕勒川。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想象,敕勒人茫然地
把目光投向远方,远方除了无边的茂草,就剩下漫漫的苍穹了。
阴山的主峰大青山如一道高大的屏障挡住了漠北干冷的大风,黄河在河套地区的迂回又为此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因此,土肥草美,林茂水沛。
虽然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对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而言,这里无疑就是自己最美的家乡。
因此,敕勒人便选择了这里,让那茂盛的草原和无边的苍穹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了草青草黄的重重复复,一代代地就在阴山脚下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上辗转流动,以牧人的情怀谱写着壮丽的诗篇。
《敕勒歌》不仅再现了敕勒川大草原的自然风光,而且也使人充分体现出敕勒民族纯朴豪迈的胸襟。
那么,这首流传千古的民歌的作者或演唱是谁呢? 它是一个叫斛律金的敕勒人在军旅中为鲜卑将士和鲜卑化的汉人主帅高欢振臂唱出的一首《敕勒歌》,让历史记下了这个民族,也让这阴山脚下有了“敕勒川”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
斛律金生存的年代,是我国历史上群雄争霸、社会大动荡的南北朝时期。
那时曾雄霸我国北方、其势力一度扩张到中原腹地的北魏王朝也被分裂为了东魏和西魏。
这个时期,在今呼和浩特、包头的后山地区曾产生了许多英姿勃发、桀骜不羁的英雄豪杰,当年曾分别从阴山北麓的怀朔镇、武川镇起家,并先后窃取了东魏、西魏政权的高欢和宇文泰就是产生在北朝后期的这样一对死对头。
曾经创造过云岗和龙门灿烂石窟文化的北魏王朝此时已是名存实亡了,后来高欢的儿子废东魏建立北齐,宇文泰的儿子废西魏建立北周;再后,北齐被北周所灭,而北周至宣帝时又由其国丈扬坚执掌大权,杨坚废北周灭南朝陈国建立隋朝,华夏从汉末始至此历370年又归一统。
这就是那一时期的历史主脉。
与这首《敕勒歌》有关的,还应该说说这个诞生于白道地(今呼和浩特城北坝口子村附近),起家于今包头固阳境内的北魏怀朔镇,曾篡夺了东魏大权的大丞相高欢。
公元546年,雄心勃勃的高欢曾集中了东魏全部的精锐之师去讨伐西魏,志在一举消灭对手进而雄霸天下,不料想却在位于如今晋南稷山县的玉壁城下遭西魏名将韦孝宽重创而溃不成军。
为整顿军纪,振奋士气,共度难关,老谋深算的东魏军主帅高欢特请出了军中老将斛律金,要他用歌声来激励军中士气。
敕勒人斛律金当即用鲜卑语挥臂吟唱出了这首东魏将士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敕勒歌》。
气势雄浑、苍劲高昂的歌声刹时间随战场厮杀的风尘飘荡于军营上空,震撼着全军将士们的心。
歌声把他们带回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大草原,带回了阴山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故乡。
一般来说,思乡必厌战。
不知何故,这思乡之歌倒激励了士气。
歌声让他们个个饱含热泪,军旅刹时群情激奋、士气高昂。
回想起多年转战驰骋的草原,以及多次战胜敌人的那些难忘的岁月,此时的军中主帅高欢也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雄浑的歌声拂去了将士们萎靡不振的神色,也荡去了高欢心头的郁闷。
就是这样一首歌,使东魏大军没有被因攻城而自致惨败的气氛所瓦解,而是顺利地返回了自己的国都邺城(今河北邯郸)。
一首依附鲜卑族的敕勒人在平时的生活中赞颂自己美丽家乡的歌谣能有这么巨大的感染力,这也许是那东魏的统
治者们怎么也无法想象到的吧!据《乐府广题》推论,当年斛律金在玉壁城下唱出这首大
气磅礴的《敕勒歌》时用的是鲜卑语,后来才译作“齐语”(北齐立国后国语为汉语),那
是因为当时东魏的达官显贵们多是鲜卑人,而北齐王朝的奠基者高欢则为鲜卑化的汉人。
《敕勒歌》被译成汉语,这就是千百年来口口传诵的《敕勒歌》。
我想,斛律金肯定也会用敕勒语吟唱这首歌,但是这没有被史书记载下来。
我们不知道这歌词经过这其中多次的翻译,那原来敕勒语的歌词究竟是怎么样的?还有那激越豪迈的曲调又是如何谱写的?这些
也象眼前这古老的敕勒川一样离我们远去了,留下的仅是让今人联翩的浮想和不尽的遐思。
现在大家能够听到的《敕勒歌》是由我区蒙古族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
敕勒歌雄浑壮阔,悠扬高亢的气势与南朝诗歌妩媚纤巧的风格恰成对照。
这种壮美的审美意识,后来成为内蒙古文学艺术的传统。
敕勒歌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流传千古
的《敕勒歌》可谓是妇孺皆知。
但是真正的敕勒川文化,却并不被太多的人知晓。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挖掘、弘扬传承已久的敕勒川文化。
据有关史书记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古敕勒川地区以游牧经济为主,但由于邻近中原,受农耕文化逐渐北移以及明代中晚期以来蒙汉民族逐渐融合等诸多因素影响,当时较先进的农耕经济逐渐“蚕食”游牧经济,到清
朝光绪年间,农耕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经济形式了。
草原孕育了古代游牧民族,历代人传唱的这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歌见证了古时敕勒川草原迷人的景致。
而今,我们唱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追寻梦中依恋的碧野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