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
- 格式:ppt
- 大小:5.57 MB
- 文档页数:76
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保护水环境的工艺流程。
通常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沉淀杂质。
通常包括格栅过滤和沉砂池,通过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沉淀物去除,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接下来是初级处理阶段,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污染物。
其中包括沉淀池、气浮池等设备,通过混凝、絮凝、沉淀等工艺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去除。
然后是中级处理阶段,主要是通过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方式,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物,减少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最后是后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和除臭处理,确保最终排放的污水符合环保标准。
包括氯气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方法,去除残留的病原体和异味物质。
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污水特性、处理设备选择、运行成本等。
合理设计和运行工艺流程,能有
效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实现污水零排放的目标。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处理流程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以及处理流程。
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澄清和过滤等。
首先,污水经过筛网过滤,去除大颗粒物质。
然后,经过沉淀槽,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悬浮物质。
接下来,经过澄清池,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质。
最后,通过过滤器,去除微小颗粒物质。
这些物理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使污水变得清澈透明。
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絮凝和氧化等。
首先,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有机物和重金属形成絮凝物。
然后,加入絮凝剂,使絮凝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
最后,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去除有害物质。
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使污水变得清洁无害。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植物净化法等。
首先,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使微生物附着在污泥颗粒上,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
然后,将污泥置于厌氧条件下,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去除污泥中的有机物。
最后,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生物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使污水得到生物降解和净化。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处理流程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澄清、过滤、混凝、絮凝、氧化、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植物净化法。
这些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污水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工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分支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整体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落后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水平。
近些年来,虽然研究、开发了一些设备和工艺,但总体上主要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工艺、经验和设备。
以前运用较多和正在开发、研究的城市化工厂污水通常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
一、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按处理方法的性质分为1)物理方法:格栅过滤、沉淀法、浮选法、离心分离、膜分离法等2)化学方法:混凝、化学沉淀、中和、萃取、氧化还原、电解等3)生物方法:好氧、厌氧法二、按不同的处理程度和处理任务可分为: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2)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3)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的一级处理1.格栅分类: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的间隙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
工作原理:由一种独特的耙齿厂装配成一组回转格栅链。
在电机减速器的驱动下,耙齿链进行逆水流方向回转运动。
耙齿链运转到设备的上部时,由于槽轮和弯轨的导向,使每组耙齿之间产生相对自清运动,绝大部分固体物质靠重力落下,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清扫器的反向运动把粘在耙齿上的杂物清扫干净,这样的原理。
2.沉砂池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种类:平流式(重力式)沉砂池、曝气式沉砂池3.调节池作用: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
4.沉淀池常见的几种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几种沉淀池比较:(1)平流式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有采用;(2)竖流式池:占地面积小,排泥较方便,且便于管理,然而池深过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因此一般仅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3)辐流式池:最适宜于大型水处理厂采用,有定型的排泥机械,运行效果较好,但要求较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4)斜流式池:主要适用于初沉池,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缺点是容易滋生藻类等,排泥困难、易堵塞,维护不便。
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淀物,防止它们进入生物滤池造成堵塞。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生物滤池法的核心部分。
污水通过布水装置连续均匀地喷洒在滤池表面,依靠重力作用以滴滤的形式下落,一部分吸附在滤料表面,成为薄膜状的附着水层,另一部分以薄腹模的形式渗流通过滤料成为流动水层,滤料截留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很快繁殖,进一步吸收、吸附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依靠生物膜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降解。
后处理:后处理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通常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步骤。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分析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使得城市的废水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减少了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污水处理,其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工艺流程分析的角度,深入探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一、污水收集与预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收集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第一步,正常情况下采用的是污水管网系统。
而在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方便后续处理工艺的实施。
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机械杂质、减少化学物质、去除泥沙、降低水中溶解物浓度等,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二、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将污水中的固体有机物分离掉,主要采用的方法为物理沉淀法。
物理沉淀法利用沉淀池的流速降低,使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下沉,称为污泥。
沉淀池采用缓慢水流,以保证沉淀效果。
污泥收集器收集下沉的污泥,压缩机将收集的污泥压缩后,通过输送带或加压输送泵运输到污泥处理厂。
三、二级处理二级处理是指生化处理,主要是进行生物降解。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3种不同的方式:①活性污泥法:污水经过曝气池,搅拌、曝气使生物菌种得到更好生长,刺激其大量繁殖,消解污水中难以降解的物质;②厌氧池消化:生物池底部有浓度较高的厌氧条件,可以让微生物利用上游池未完成消化的有机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③过滤生物反应器:是通过活性生物膜的作用,将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进行去除。
四、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为了去除残留的营养物,包括氮和磷等。
一般采用的是生物脱氮和化学除磷的方法。
生物脱氮主要是利用硝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氮而去除,化学除磷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如氢氧化钙等与污水中的砷酸盐反应,将磷酸盐转化为难溶的磷酸三钙沉淀下来,从而去除磷。
五、末级处理末级处理是为了达到污水处理出水的最终标准,主要包括消毒、净化等处理过程。
消毒主要采用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两种方法,前者优点在于无需任何化学药剂,处理安全性高,且卫生效果较好;后者虽然处理效果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止产生其他污染物。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市政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内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和排放的过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目的是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去除,从而达到排放标准。
首先是污水的收集和初步处理。
污水收集可以通过下水道系统或者污水管网进行,将城市中产生的污水集中到处理厂。
在处理厂,污水经过初步处理,包括固液分离、沉淀、网格过滤等,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和固体废物。
接下来是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这包括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过程。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或者好氧发酵等方式。
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沉淀和吸附等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氧化法等。
物理处理则是利用物理方式将污水中的颜色、气味、浊度等进行调整和去除,例如通过过滤、膜分离等方式。
最后是污水的后处理和排放。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的污水需要进行消毒、臭氧处理等后处理过程,确保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然后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等水体中,或者进行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保障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保护环境,保障健康。
污水的一级处理工艺流程一级处理:机械处理(预处理阶段)调节池、粗格栅及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一、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1.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者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
2.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
3.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
二、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者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者飘荡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阻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
截留效果取决于缝隙宽度和水的性质。
按规格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三、沉砂池1.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2.沉砂池类型: ①曝气式沉砂池 ②平流式沉砂池 曝气式沉沙池:曝气沉砂池是在长方形水池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旋流运动,流速从周边到中心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从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仍呈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人后面的处理构筑物。
平流式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实际上是一个比人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宽而深的渠道,当污水流过时,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废水中夹带的无机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达到分离水中无机颗粒的目的。
平流式沉淀池与曝气式沉淀池优缺点:普通沉砂池的最大缺点就是在其截留的沉砂中夹杂有一些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存在,使沉砂易于腐败发臭,夏季气温较高时尤甚,这样对沉砂的处理和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普通沉砂池的另一缺点是对有机物包裹的砂粒截留效果较差。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
水力旋转作用使砂粒与有机物分离效果较好,从曝气沉砂池排出的沉砂中,有机物只占5%摆布,长期搁置也不会腐败发臭。
曝气沉砂过程的同时,还能起到气浮油并吹脱挥发性有机物的作用和预曝气充氧并氧化部份有机物的作用。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集化粪池、污水处理设备和水处理系统于一体的环保设备。
它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净化水源。
下面是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
一、预处理阶段
生活污水首先进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会被过滤掉,比如纸张、布料、树叶等。
这是为了防止这些杂质堵塞后续处理设备,影响处理效果。
二、生化处理阶段
经过预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生化处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污水中的有机废物会被细菌分解,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和气体。
这个过程是通过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
好氧微生物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质,厌氧微生物利用无氧条件分解有机物质。
三、沉淀脱水阶段
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
这些污泥需要经过沉淀和脱水处理,然后通过浓缩以达到减量处理的目的。
通过沉淀和脱水处理之后的污泥会被输送到污泥干化处置系统,进一步处理成臭气少、含水率低的干粉状污泥。
四、消毒处理阶段
最后,经过处理的污水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和病毒。
一般来说,常用的消毒方式有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消毒处理之后的水体达到排放标准,可供再利用或者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以上就是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
这种设备能够高效地处理生活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A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程设计题目A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2010级环境二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11月30日目录课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设计概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A2O工艺流程的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院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医院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医院污水处理厂是对医院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设施。
由于医院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有机物质和化学药剂,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工艺流程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首先,医院废水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处理厂,在进水口经过初次格栅过滤,将大颗粒的固体废物拦截下来,以防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接着,经过初次格栅过滤的废水进入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停留,固体废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清水则从上部流出,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
在去除固体废物后的清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通过通气、搅拌和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物质和细菌病毒,使水质得到生化净化,这也是治理水污染的重要环节。
之后,经过生化处理的水进入沉淀池,有机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悬浮物在这里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清水从上方流出,进行后续的消毒处理。
最后,清水进入消毒处理系统,用化学药品或紫外光线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细菌和病毒,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到环境中。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的处理,医院废水可以得到有效的净化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对环境不再造成污染,也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安全。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介绍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清洁和干净的水环境,避免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污染和危害。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因此,了解这一流程至关重要。
总体来说,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污水收集、处理和利用。
首先,污水收集系统从污水源收集污水,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源等;其次,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规定的污染物去除要求,有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机械化的方式,有的处理方式是更加细致的化学和生物方式;最后,污水进行利用,如可以满足排放标准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路面清洗等。
在污水收集阶段,污水收集系统首先要收集污水,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排水管网、排水沟和污水池等。
排水管网将污水收集至污水池,通常包括弯头、慢渗涵洞和梯级池等部件;排水沟是较小污水源头的收集方式;污水池则是污水收集的最终站点,污水池一般分为沉淀池、沉水池等。
在污水处理阶段,污水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机械化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几个阶段。
机械化处理是通过污泥沉淀、消毒和过滤等来净化污水的方式;生物处理则是利用有机物的分解能力,把有机物质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的方式,主要有好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复合生物滤池、断壁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化学处理则是用化学方法来去除污染物,通常包括沉淀(吸附)、氧化、催化和吸附等。
在污水利用阶段,一般可以分为可再生利用和不可再生利用两种。
可再生利用的污水处理包括:重复利用污水,可以将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等作为再生水源,用于机械加工、清洗或冷却;用于植物生长的污水,通常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灌溉和培育农作物,其中主要成分还可以为作物提供营养,从而改善作物的健康;处理污水并将其应用到体育场、园林花园等绿化景观中;处理污水并将其用于水域排污,可以保证水域水质的稳定性。
不可再生利用的污水处理包括取自污水中的供房屋和厂房取暖的余热;污水中所含有的植物营养物质,如有机质和氮磷等,可提取后分别作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使用;污水中所含有的固体物质,如粉尘和砂粒等,也可以提取后用于建筑材料、垫料等。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处理流程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以再利用的过程。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以及它们的处理流程。
物理方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污水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进行分离和去除。
其中最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网格过滤、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首先是网格过滤,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网格,可以将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拦截下来,达到初步过滤的效果。
接着是沉淀,将污水静置一段时间,使其中的悬浮物沉降到底部,然后将上清液抽出,可以去除一部分悬浮物和浮沫。
过滤则是通过多层过滤介质,将污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质截留下来。
而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
这些物理方法可以初步去除污水中的固体和液体污染物,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了基础。
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还原、沉淀或中和等反应,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氧化、中和、沉淀和离子交换等。
氧化是指利用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中和则是通过加入碱性或酸性药剂,将污水中的酸碱度调节到中性范围内。
沉淀是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颗粒,方便后续的过滤和分离。
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污水中的离子物质进行交换,达到去除离子的目的。
这些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和酸碱度等污染物质。
生物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最终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生物滤池法是将污水通过填料层,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长繁殖,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接触氧化法则是将污水喷洒在填料上,通过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这些生物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是污水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城市污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城市污水处理是为了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的一种综合工程。
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了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和后处理等多个环节。
首先是预处理环节。
预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减少污水中的固体和沉淀物的含量。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砂沉淀池和沉砂池等。
格栅的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物质截留下来,防止堵塞管道和设备。
砂沉淀池和沉砂池则通过重力沉淀原理,将污水中的沉淀物和泥沙去除。
接下来是初级处理环节。
初级处理主要是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有机物。
常用的初级处理方法有沉淀池、气浮池和旋流器等。
沉淀池通过重力和沉降原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败沉下来,形成污泥。
气浮池则通过向污水中注入气泡,使悬浮物上浮到水面,并形成浮泡,然后被刮板除去。
旋流器利用涡流的力学原理,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自动旋转并产生离心分离,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中级处理环节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一部分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中级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接触氧化等。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为细菌提供生长和代谢的底物,通过搅拌和通氧等措施,使细菌将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除去。
厌氧消化则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和污泥,在排泄过程中进行去除。
生物接触氧化是在生物滤池中种植生物膜,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高级处理环节是在中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等。
常见的高级处理方法包括硝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和植物人工湿地等。
硝化-反硝化是将污水中的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然后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氮营养物质。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和滤料去除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的方法。
植物人工湿地则利用湿地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生物降解和沉淀等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工艺流程介绍该工艺主要由预处理、生化处理及污泥处理几部分组成, 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
工艺对污水的预处理要求不高, 设间隙10mm的机械格栅及沉砂池(平流沉砂池或旋流式沉砂池) 。
生化处理的核心是厌氧滤池及接触氧化池,具体的工艺流程为: 经预处理的污水连续不断进入生化处理区, 生化处理包括配水渠、厌氧生物滤池和接触氧化池组成, 其中厌氧生物滤池分为下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和上流式厌氧生物滤池。
污水由配水池均匀分配给每组厌氧滤池, 由于在厌氧生物滤池中设置了高比表面积聚乙烯弹性填料, 大大增加反应池的生物量(附着的生物量及悬浮的生物量) ,提高了反应池的反应效率。
厌氧滤池均采用布水器布水, 保证池内布水均匀, 充分利用有效容积。
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该池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 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
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 进入竖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沉淀污泥经泵提升进入污泥池, 沉淀池出水达标排放。
图1 DSTE 工艺流程图剩余污泥沉淀在沉淀池底部, 大部分回流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 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池, 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外运处理。
本系统是以厌氧为主的处理方式, 由于系统长时间的厌氧消化作用, 剩余污泥量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泥量相比要少得多。
厌氧段处理同样数量的废水产泥量仅相当于好氧段产泥量的1/ 10~1/6 , 因此处理规模小于5000m3/ d 的污水厂可不设污泥处理系统, 只需定期用吸粪车抽吸外运即可。
主要反应机理有机物的去除厌氧反应一般经历4 个阶段:(1) 水解阶段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非溶解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转化为溶解态有机物。
(2) 酸化阶段溶解性化合物被发酸细菌所吸收, 经过酸化被分泌成简单有机物, 如挥发性脂肪酸、乙醇、乳酸和矿化物(如CO2 、H2 、NH3 、H2S)(3) 乙酸化阶段(退酸阶段)有机酸和溶解的含氮化合物分解为氨、胺和CO2 、N2 、CH4 、H2 以及少量的副产品H2S、硫醇等, 这些副产品是带有异味的气体混合物。
工艺流程介绍该工艺主要由预处理、生化处理及污泥处理几部分组成, 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
工艺对污水的预处理要求不高, 设间隙10mm的机械格栅及沉砂池(平流沉砂池或旋流式沉砂池) 。
生化处理的核心是厌氧滤池及接触氧化池,具体的工艺流程为: 经预处理的污水连续不断进入生化处理区, 生化处理包括配水渠、厌氧生物滤池和接触氧化池组成, 其中厌氧生物滤池分为下流式厌氧生物滤池和上流式厌氧生物滤池。
污水由配水池均匀分配给每组厌氧滤池, 由于在厌氧生物滤池中设置了高比表面积聚乙烯弹性填料, 大大增加反应池的生物量(附着的生物量及悬浮的生物量) ,提高了反应池的反应效率。
厌氧滤池均采用布水器布水, 保证池内布水均匀, 充分利用有效容积。
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该池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 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
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后, 进入竖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沉淀污泥经泵提升进入污泥池, 沉淀池出水达标排放。
图1 DSTE 工艺流程图剩余污泥沉淀在沉淀池底部, 大部分回流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 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池, 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外运处理。
本系统是以厌氧为主的处理方式, 由于系统长时间的厌氧消化作用, 剩余污泥量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泥量相比要少得多。
厌氧段处理同样数量的废水产泥量仅相当于好氧段产泥量的1/ 10~1/6 , 因此处理规模小于5000m3/ d 的污水厂可不设污泥处理系统, 只需定期用吸粪车抽吸外运即可。
主要反应机理有机物的去除厌氧反应一般经历 4 个阶段:(1) 水解阶段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非溶解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转化为溶解态有机物。
(2) 酸化阶段溶解性化合物被发酸细菌所吸收, 经过酸化被分泌成简单有机物, 如挥发性脂肪酸、乙醇、乳酸和矿化物(如CO2 、H2 、NH3 、H2S)(3) 乙酸化阶段(退酸阶段)有机酸和溶解的含氮化合物分解为氨、胺和CO2 、N2 、CH4 、H2 以及少量的副产品H2S、硫醇等, 这些副产品是带有异味的气体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