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水产养殖
- 格式:ppt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182
无抗时代的中草药渔药大有可为一、中草药在水产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市场存在的问题在国家不断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和减少养殖抗生素使用大环境下,中草药渔药在水产养殖中防病治病更加受到广泛重视,相关研究和新产品研发日益增多。
市面上涌现了大量与中草药相关的产品,中草药的应用几乎涉及水产养殖的方方面面。
以病害防治方面举例:在抗病毒方面,五黄精华液(大黄、黄芩、五倍子等)产品标注能防控对虾白斑综合征,百草菌独清(金银花、连翘等)可治疗虹彩病毒感染疾病;细菌性疾病防治方面,三黄粉(大黄、黄芩、黄柏)标注能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出血、烂鳃病,肠鳃康(马齿苋、车前草等)治疗肠炎、烂鳃病;驱虫杀虫方面,桉树精油、青蒿素、八角茴香、杨树花、苦参碱等产品标注有驱杀寄生虫功效;此外,板黄散(板蓝根和大黄)、肝胆利康(淫羊藿提取物)、肝肾康(杜仲叶等)、保肝灵(龙胆、柴胡等)等产品,标注具有调节养殖动物机体功能作用;等等。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有多种功能。
驱虫杀虫作用,如苦楝皮、苦参、博落回和仙鹤草粗提取物对锚头鳋幼体的杀灭作用,苦参生物碱对车轮虫的驱杀作用;抗菌作用,大黄、黄柏、五倍子等对养殖中气单胞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如研究发现茶多酚对草鱼出血病病原有抑制作用,金银花中异绿原酸能抑制虹彩病毒活性等。
此外,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应激和增强免疫力作用。
中草药往往是多组分,对病原的抑制杀灭作用通常多靶点,相对不易产生耐药性;中草药材料来源自然植物成分,在环境中容易降解,使用的安全性较高。
目前,市场上渔用中草药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
市面流通的中草药种类繁多,龙蛇混杂,同类型产品的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
产品标签不规范,存在有效成分含糊不清,部分功能被夸大等情况。
二、中草药在水产中的应用类型及未来研发方向现阶段中草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中草药兼具药物和营养双重功能,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目前一部分研究集中于中草药改善水产养殖动物抗应激、抗感染、调节代谢以及改善品质的功能饲料添加剂;针对病原菌和病毒感染仍然高发及减抗的迫切需求,围绕中草药及相关衍生物在抑菌杀菌、抗病毒方面作用。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防治水产病害,引发了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能够控制病原微生物,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1 中草药作为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的优点1.1 纯天然且无耐药性中草药大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实对动物健康有益无害的天然植物或产品。
中草药保持了其大部分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动物采食后无残留和耐药性。
生产草药后的残体,可重新被自然界分解还原,不会对自然或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而抗生素及其他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剂残留物不易降解,并对生物系统产生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1.2 加工相对简便目前中草药添加剂应用剂型有固体物和汤剂2种。
而这2种剂型的加工方法都较简单,一般的粉碎固体混合物,经过简单干制(通风阴干、晒干和低温快速烘干)粉碎即可;较为纯化的固体添加剂,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经过水、亲脂类和亲水类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然后通过沉淀、结晶、重结晶、薄层层析及吸附层析等方法1.3 作用和功能多样性中草药成分复杂,每味草药本身就是一个小复方,加之处方众多,配伍多样,作用各异,构成了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和功能的多样性。
任何一种中草药往往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芪中含有黄酮类、多糖类、皂甙类、有机酸、脂类和微量元素等数10种有效成分。
按化学药物的“构效学说”,每种成分都应发挥一种功效。
2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2.1 有效作用成分天然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极为复杂,除含有免疫物质外,还含有一些未知的促生长活性物质及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
29种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阳失衡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其体内各种疾病的多发难治性,也只有从根本上调整心、肝、肾阴阳平衡,亦即机体免疫平衡,才能达到真正治疗疾病的效果。
抗病毒(或抗细菌)的中草药,从中药药理来讲,可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激活水产动物体内免疫细胞,并迅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其优势是对病毒(或细菌)的复制有极强的抑制、阻断和直接杀死等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肝损伤,很快改善肝功能,在短期内提高其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肝纤维素化有显著的抵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重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的帮助病体祛邪扶正和固本,对已经损伤的机体进行修补,调节好自身的阴阳平衡,迅速恢复健康,达到治病的目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有特效。
各地养殖单位在实际应用中草药后,已表现出对水产动物的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驱虫、杀虫、保健、解毒排毒、抗肿瘤、治肝炎、收敛、抗创伤、抗菌、抑菌、杀灭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已研制出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抗应激能力、抗有害微生物、驱虫杀虫、保健健胃、促进和帮助消化、促生长、增体重、改善肉质、改进品质和风味等多种中草药营养保健剂。
现将水产鱼病预防中常用的几种中草药介绍如下:1、大黄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及根茎入药,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有收敛、泻下、清热、解毒、破积、去瘀、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
用于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
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PPM,使用前、先将大黄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
室温下浸泡12~24小时,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以提高疗效,将药液均匀地洒入水中。
可防治鱼粘细菌病。
使用大黄时加上0.5PPM硫酸铜,疗效更好。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引言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益和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应用及效果。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作用1. 预防病害中药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等作用,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在水产养殖中的发生。
通过使用中药浸泡或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强水产品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和死亡率。
2. 促进生长发育某些中药成分具有促进水产品生长发育的作用。
例如,人参、黄芪等可以增加鱼类摄食量、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并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率。
3. 改善饮食品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可以改善饮食品质,提高水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例如,加入适量的薏苡仁、山楂等中药材可以改善鱼类肉质的细腻度和口感。
4. 净化水质部分中药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可以降低养殖环境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 调节养殖环境某些中药成分能够调节养殖环境的温度、pH值、盐度等参数,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水产品健康成长。
中药在不同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1. 鱼类养殖在鱼类养殖中,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苦参、金银花等。
这些中药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预防和控制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发育,如人参、黄芪等。
2. 虾类养殖虾类养殖中常用的中药包括苦参、山楂、甘草等。
这些中药可以预防和控制虾类常见的病害,如白斑病、黄道病等。
同时,中药还可以改善虾类的饮食品质和口感。
3. 蟹类养殖蟹类养殖中常用的中药包括茶叶、菊花、金银花等。
这些中药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预防和控制蟹类常见的细菌性感染。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可以改善蟹肉质的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案例1. 中药浸泡法将适量的中药材浸泡于水产养殖池塘或水体中,使其中活性成分溶解于水中,并通过鱼鳃或虾脚吸收。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应用一、抗细菌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显著的抗细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细菌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细菌作用的例子:1.黄连: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肠炎、烂鳃等疾病。
2.大黄: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烂鳃、出血等疾病。
3.板蓝根: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白斑、出血等疾病。
二、抗病毒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病毒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病毒作用的例子:1.金银花: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疱疹病毒和弹状病毒等。
2.紫锥菊: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等。
3.连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草鱼出血病等。
三、抗寄生虫作用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虫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寄生虫感染。
以下是一些中药抗寄生虫作用的例子:1.苦楝皮: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病。
2.百部: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单殖吸虫病等。
3.槟榔:具有抗寄生虫作用,可用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复殖吸虫病等。
四、增强免疫功能中药在水产养殖中还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中药增强免疫功能的例子:1.人参:能刺激免疫应答,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特异性免疫能力,从而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
2.枸杞子: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可用于提高水产动物的抵抗力。
3.黄芪: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细胞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
五、其它用途中药在水产养殖中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其他用途。
例如,有些中药可以改善水质,如黄芩、黄柏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改善水质。
此外,有些中药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如当归、党参等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可以改善水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效果传统中草药在医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中草药也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草药具有天然、非污染、多种功效等特点,成为了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对农民朋友们的生产实践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在水产养殖中,金银花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金银花可以用于水体消毒。
将金银花煮沸后,将其水浸泡在养殖池塘中,可以有效杀灭一些病原菌,净化水体。
其次,金银花对一些常见的水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比如对湿鳞病、白点病等都有明显的疗效。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金银花,可以有效促进鱼虾的健康成长。
二、苦参苦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清热、祛湿、解毒等功效。
在水产养殖中,苦参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苦参可以用于抑制藻类生长。
藻类过多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质污染的风险,而苦参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保持水体的清洁。
其次,苦参对一些水生动物的常见寄生虫也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如对水蚤、轮虫等都有一定的驱虫作用。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适量的苦参,可以改善水质,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三、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
在水产养殖中,当归同样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首先,当归可以促进水生动物的免疫力。
在高温或寒冷季节,水生动物的免疫力常常下降,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而当归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提高水生动物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其次,当归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排除养殖水体中的毒素,降低水质污染的风险。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适量的当归,可有效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四、黄连黄连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等多种功效的中草药。
在水产养殖中,黄连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首先,黄连可以用于治疗水生动物的呼吸道疾病。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一、中草药添加剂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1. 促进生长中草药添加剂中含有多种对水产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物质,例如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可以提高水产的免疫力,改善生长环境,促进水产的生长。
中草药添加剂中还含有一定的激素物质,可以刺激水产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加快水产的生长速度,提高水产的养殖效益。
2. 抗病防治在水产养殖中,疾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病害的发生往往会影响水产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而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很好的抗病作用,可以提高水产的免疫力,增强其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草药添加剂中含有的抗菌成分可以有效控制水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长,从而有效预防水产疾病的发生。
3. 改善水质1. 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在鱼类养殖中,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鱼类的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为了验证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某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一次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鱼类,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养殖效益大大提高。
1. 选择适当的中草药添加剂。
不同的水产物种、不同的养殖环境适用的中草药添加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中草药添加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2. 合理使用中草药添加剂。
使用中草药添加剂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不能过量使用,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3. 加强研究和推广。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需要加强对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不断优化配方和生产工艺,推广应用水产养殖中。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水产的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改善水质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加强对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推动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水产养殖业也在不断寻求改进和发展。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使用中草药添加剂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做法。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有着诸多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对环境也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就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做一简要介绍。
一、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中草药添加剂对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中草药中所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鞣酸、生物碱等,都对水产动物的生长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刺激水产动物的新陈代谢,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从而使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二、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中草药添加剂还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其发病率。
中草药中含有一些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帮助水产动物抵抗外界的病原体侵袭,提高其免疫力。
中草药还可以调节水产动物体内的生理代谢,增强其机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其发病率。
三、减少疾病的发生四、降低水产动物的死亡率使用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产动物的死亡率。
中草药中所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应激的作用,可以帮助水产动物抵抗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提高其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
五、对环境有保护作用中草药添加剂还可以对水产养殖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草药中所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应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持环境的清洁、健康,减少养殖环境对水产动物的影响,从而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1.大蒜。
大蒜有特异的辛辣味和蒜臭,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又称蒜辣素,为植物杀菌剂。
100 kg鱼体重用蒜头0. 5kg,捣烂,搬入饵料中投喂。
6 d为一个疗程;如加人等量食盐,可以提高其效用。
目前常用于防治草鱼、青鱼的烂鳃病和肠炎病。
2.大黄。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粗壮的肉质根和地下根状茎可供药用,内含多种蒽醌衍生物,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等抗菌作用最强,可以防治烂鳃病和白头白嘴病,对草鱼出血病亦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将大黄汁液全池拨洒,使其浓度达到1~1.5g/m3。
如先将大黄粉碎并在0.3%氨水中浸提12 h。
,使有效成分析出,可以提高药效。
如与硫酸铜联用(先泼洒,使硫酸铜浓度达0.5~0.7g/m3 ),则效果更好。
3.五倍子是五倍子虫寄生在漆科植物盐肤木、青麦麸杨的叶片或子叶上形成的虫瘿。
五倍子鲜时绿色,干后变黄褐色,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外壳为胶质,中为空腔,内有黑色五倍子虫尸体和灰白色粉质排泄物。
五倍子内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常用以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等细菌性疾病。
使用方法是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冲溶,待全部溶解后,稀释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4g/m3水体。
4.地锦草。
为大戟科一年生匍匐植物,常平铺地面,叶小、茎细,折断后有乳白色汁状液体流出;6-8月开花. 7 -9月结果,为小球形蒴果。
路边、田野随处可见。
地锦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以全草人药,干鲜均可,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和烂鳃病。
使用方法是100kg鱼体重用干地锦草500g(或鲜草2~2.5 kg)煮汁,连渣拌入饵料中投喂,3 d为一个疗程。
如果用药前,先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浓度达20g/m3水体,则防治效果更好。
5.乌蔹莓。
别名五爪龙、母猪藤,为葡萄科多年生蔓状草本,浆果成熟时紫黑色。
全株入药、干鲜均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作用。
鱼病防治中常与硼砂配合,以治疗白头白嘴病。
用于水产养殖的中草药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免疫调节、增强体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药:
1. 黄连: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可用于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2. 银杏叶: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虾类的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3. 苍术: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于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
4. 地黄:具有补益肝肾、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鱼类的免疫调节和提高体质。
5.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于鱼类的心脏病和血液病的治疗。
6. 天麻:具有镇静、抗菌作用,可用于鱼类的神经性疾病的治疗。
7. 佛手:具有抗氧化、解毒作用,可用于鱼类的水质净化和解毒。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用于水产养殖的中草药,具体使用时应根据
水产动物的病情和养殖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草药并遵循兽药使用规范。
水产养殖中草药使用(一)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中草药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抗细菌中草药:大黄、黄连、黄芩、五倍子、苦参、桉叶、乌桕、松针、地锦草、穿心莲等;⑵抗病毒中草药:大黄、黄连、黄芩、板蓝根、大青叶等;⑶抗寄生虫中草药:苦楝皮、石榴皮、松针、菖蒲等;⑷抗真菌中草药:菖蒲、苦参、白头翁等;⑸增强免疫功能中草药:黄芪、党参、当归、甘草、丹参等;⑹其它用途中草药:杜仲叶、苦参、山栀子可改善水产品肉质和增加鲜度。
中草药常用给药方法有口服法、泼洒法及药浴法3种。
⑴口服法:将中草药药粉添加到饲料中,投喂药饵前停喂1-2天,然后先投喂少量饲料,再投喂药饵。
此法适用于可进食的水产动物疾病治疗或预防,对病情严重已不能进食的水产动物效果不佳。
⑵泼洒法:将中草药浸泡或煎煮后取汁泼洒到池塘中或食场。
多用于预防或紧急治疗。
此法用药量大,对水体体积和用药浓度应准确估算,并要泼洒均匀,一般需多次泼洒。
⑶药浴法:将较高浓度药液置于木桶、船舱、水中的网箱内,对病鱼(虾、蟹、鳖等)进行药浴。
或降低池水并停止进排水,进行全池药浴。
此法效果较好,但较费人工,操作要熟练,适宜在苗种放养、转池和运输时使用。
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一些利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常用处方。
一、防治细菌病:⑴内服。
处方一:穿心莲、黄柏各100克,鱼腥草200克。
处方二:黄芩、鱼腥草各200克,黄柏100克。
处方三:柴胡100克,黄连、甘草各50克。
以上为10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药量(预防用量为20%),5-7天为1个疗程。
⑵外用。
处方一:大黄、五倍子各2公斤/亩。
处方二:五倍子2公斤/亩,黄芩、黄柏各1公斤/亩。
处方三:黄连、大黄、黄芩各1公斤/亩。
隔日进行1次,重复用药2-3次。
二、防治病毒病:⑴内服。
处方一:板蓝根300克,穿心莲200克。
处方二:大黄200克,黄柏120克,黄芩80克。
以上为10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药量(预防用量为20%),3-5天为1个疗程。
一、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作用1.促进生长鱼类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在水产养殖中,鱼类营养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饲料,另一方面就是中草药。
部分中草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脂肪,这是鱼类动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合理应用能够促进渔类生长。
2.增强免疫力中草药中含有一些免疫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有机酸、多糖等等,这些物质能够激活鱼类的免疫系统,实现对鱼病的有效防御。
不仅如此,在水产养殖中合理应用中草药,能够促进细胞免疫,提升鱼类动物的免疫功能。
中草药所具有的活性成分具备极强的抗菌抗病毒效果,能够有效治疗、预防多种鱼类疾病。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草药的抗菌作用大多起到的是间接性作用,只有黄连、苦参等少数中草药能够直接将致病菌杀灭。
3.改善水产养殖水环境近年来,部分养殖户为了获得更高的养殖产量,往往会使用一些动物性饲料、抗生素等,给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水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同时也降低了水产养殖效益。
将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能够极大的改善水质,更好的保障水产品质量。
中草药属于天然性草本植物,它的使用并不会给水环境造成污染,能降低水环境负担,并且中草药的营养成分能够被快速吸收,促进鱼类生长;在缓解水产养殖环境的同时,保障水产品质量,达到较高的养殖效益。
二、常见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具体应用1.大黄大黄也被称之为将军,具备了极强的抗菌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生长发育。
大黄的成分主要包括大黄酸、大黄素以及蒽醌衍生物等等,○唐黎标2020-22--62抗菌效果颇佳,针对鱼类肠炎、烂鳃病及烂尾病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草鱼出血病,也能够起到及时止血的效果,有效降低水产品的死亡率。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大黄,需要将其研磨成粉末状后全池泼洒进行治疗。
或者按照每10000尾鱼种750g大黄粉的剂量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续喂食1周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2.大蒜大蒜具备良好的杀菌效果,大蒜作为中草药的一种,主要含有大蒜素、硫化合物等成分,杀菌、消炎、杀虫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对于真菌及杆菌等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大蒜,能够有效的预防鱼类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中草药取材于天然无公害的植物产品,与抗生素不同,不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问题。
其次,中草药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提高抗体水平,提高自身免疫力,抑制细菌繁殖,而不是杀灭细菌。
中草药还具有调节机体平衡与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消化吸收、增强体质、促进生长的作用,还具有抗菌、抑制病毒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虾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应提倡使用中草药来防治疾病。
此外,中草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作用,影响育苗池水环境,使其向着有利于幼体生长、发育的方向转化,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有些中草药还具有明显的诱食性。
在育苗过程中使用中草药防病,一方面可以调节幼体的代谢平衡,避免产生机能障碍;另一方面,中草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作用,影响育苗池水环境,使其向着有利于幼体生长、发育的方向转化,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中药和有益菌在水产中的应用
中药和有益菌在水产中的应用是指将中药和有益菌应用于水产养殖中,以改善水产养殖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治疾病: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将中药制成浸泡液或添加剂,可以用于水质消毒、预防和治疗鱼类常见的细菌和寄生虫性疾病。
2. 促进生长:有些中药具有促进生长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用于增加水产养殖物种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例如,将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养殖鱼类的食欲、增加体重和改善免疫功能。
3. 调节水质:水产养殖中的水质是影响养殖效益和鱼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些中药可以通过改善水体的酸碱度、氧含量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帮助调节水质环境,提高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有益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是指使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改善鱼类的消化系统和养殖环境。
这些有益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排除有害微生物,调节水质和促进鱼类的消化吸收,提高养殖效益。
例如,将有益菌培养成制剂或添加剂,通过投喂或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帮助改善水产动物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饲料消化和养殖物种的生长。
总之,中药和有益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养殖效益、预防疾病和改善水质环境。
然而,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不
同的养殖物种和环境条件慎重选择和使用,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药和使用方法。
带你了解中草药在水产的作用,是时候丢弃那些高毒害抗生素化药了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残留大、抗药性等问题,既危害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
所以无残留、无污染的中草药和生物制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日益广泛。
1中草药的特点1、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
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长期残留于水中。
2、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产生抗药性。
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减免了毒副作用。
至今医学研究从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2中草药的作用1、抗病害如大黄、黄连、大青叶等能够抑菌;板蓝根、野菊等有抗病毒的能力;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2、增强机体免疫力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3、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
3中草药与其它药物相比,还有什么优势?1、中草药治本,西药治表,当鱼病突然爆发时必须用西药救鱼,配伍中草药治本。
2、中草药环保,没有休药期。
西药有休药期。
建议出口养殖鱼类多选用中草药。
3、解毒饲料霉菌毒素,西药效果不理想。
全球范围内动物饲料,目前已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主要危害是对动物免疫系统破坏,导致对疾病易感性增强,抗病力下降,导致多种难以判断的综合病症,植物类产品有极大的选择使用空间。
4防治水产病害的常用中草药1 大黄: 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可防治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2 黄芩: 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等功效,可防治烂鳃病、打印病、败血病、肠炎等。
浅谈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1. 中草药的种类与功效中草药是指经过鉴定,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药材。
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中草药有枳实、苦参、连翘、黄连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功效,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害。
2. 中草药的提取与应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其根、茎、叶等部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煎、浸泡、蒸馏等。
提取得到的中草药提取液,可以直接添加到养殖水中进行预防和治疗。
还可以制成中草药浸泡剂、水剂、粉剂等不同形式的药剂,便于养殖户的使用。
3.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中草药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也探讨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方法、用药浓度、用药时机等方面的问题,为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 中草药在鱼类细菌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细菌性病害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一些研究发现,枳实、苦参等中草药的提取液对鱼类细菌性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虾蟹类病毒性病害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研究表明,连翘、黄连等中草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显著降低虾蟹类的感染率,为虾蟹类养殖提供了新的防治方法。
1. 应用前景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草药具有天然、安全的特点,对水产养殖环境和生态没有负面影响。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于水产养殖户自行制剂使用。
中草药的多样性和多功性,为水产养殖中不同病害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
2. 存在的问题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草药的抗菌、抗病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草药的质量和用药方法的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
中草药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和毒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