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经济航速
- 格式:ppt
- 大小:420.00 KB
- 文档页数:15
船速的分类船速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包括常见的航速分类、船舶的最大速度分类以及考虑到不同环境和目的的航速分类。
1. 常见的航速分类:- 爬行速度(Crawling Speed):指船舶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前进或倒退,船体几乎不产生波浪。
这种速度在船舶进入港口、靠泊码头、锚泊等慢速操纵时使用。
- 待命速度(Stand-by Speed):指船舶处于待命状态时的速度,一般为爬行速度的两倍。
在需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船舶保持待命速度。
- 经济速度(Economical Speed):是指船舶在最大限度减少燃油消耗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佳经济运行速度。
在这个速度下,船舶的耗油量和航程的比例最低,利用油耗曲线来确定。
- 巡航速度(Cruising Speed):是指船舶在正常航行状态下,能够保持的恒定速度。
通常是在满足航行需求的同时节约能源,保持良好的航行稳定性。
2. 船舶的最大速度分类:- 设计航速:船舶设计时预期的最大速度,由设计师根据船舶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目的来确定。
- 极限航速(Top Speed):船舶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通常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比如追求速记录像赛艇比赛中。
3. 考虑到不同环境和目的的航速分类:- 划分水域的限速:根据不同的水域特点、港口管理和安全要求等,制定了一系列限速规定。
例如,在港口进出口航道、狭窄河流、航道交叉口等需要特别警惕的地方,会设定较低的限速。
- 短程航行速度:对于需要频繁变换船速的航行,如河道航行、近岸航行或者港口内航行,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船速。
- 平均航速:船舶在一个航次中的航速的平均值。
由于航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海流、风力等,船舶的平均航速可以衡量其在实际航行中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船速的分类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船舶的运行状态,同时也与船舶的设计和使用有关。
不同船速对船舶的能源消耗、稳定性、安全性等都会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航行中合理控制船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航速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章1. 什么是航运需求?航运需求的影响因素?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运价水平下,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对海上运输能力和劳务的需求,称需求吨位,其单位为吨海里。
航运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自然条件因素政治条件因素2. 什么是航运供给?航运供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航运供给的概念:航运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运价水平下,船舶所有人能够并且愿意提供的船舶运力数量即船舶吨位数量,单位为吨海里。
航运供给的特点:(1)航运产品的非贮存性(2)运力供给与运输需求的不一致性航运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航运供给基本上取决于航运需求,因此所有影响航运需求的因素都会对航运供给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影响航运供给的其他一些直接因素有:一是各航运供给的提供者发展航运的动机各不相同。
二是各国出于单方面的考虑,需要一支相当规模的商船队作为国防的一部分。
三是造船成本和技术方面的影响,如造船成本低,技术先进,就会刺激船东多造新船,反之则会抑制其造船的欲望。
四是从一定的市场范围内来看,进入市场的船舶吨位的多少以及航运市场景气与否也是决定航运供给的主要因素。
3. 航运需求价格弹性和航运供给价格弹性的特征?需求价格弹性是表示需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率的反映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 = —(∆Q/∆P)×(P/Q)Ed——需求的价格弹性 Q——需求量 P——商品本身的价格∆Q——需求变动量∆P——价格变动量需求弹性可分以下五种情况:(1)Ed=1 表示航运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等于运价变化的百分率。
称为航运需求具有单元弹性。
(2)1<Ed<∞表示航运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大于运价变化的百分率。
称为航运需求富有弹性。
(3)0<Ed<1表示表示航运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小于运价变化的百分率。
称为航运需求缺乏弹性。
(4)Ed=0表示不论运价如何变化,航运需求量固定不变。
船速的分类
船速的分类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最大航速:最大航速是指船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一般来说,乘客船的最大航速比货船要快,战舰的最大航速通常比其他类型的船舶更高。
2. 巡航速度:巡航速度是指船舶在实际航行中长时间保持的速度。
巡航速度一般低于最大航速,因为长时间以高速行驶会增加燃料消耗和船体磨损。
3. 经济航速:经济航速是指在保持较低燃料消耗和操作成本的前提下,船舶能够维持的航速。
经济航速通常低于巡航速度,可以使船舶更加节约能源和减少运营成本。
4. 准航速:准航速是指船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最高速度。
这些条件包括海况、风力、船舶载重等因素。
船舶在实际运营中通常不能一直以准航速进行航行。
5. 慢速船:慢速船是指速度较低的船舶,一般速度范围在10
节以下。
慢速船通常用于短程航行、内河运输或者在需要较低燃料消耗的情况下进行航行。
6. 快速船:快速船是指速度较高的船舶,一般速度范围在30
节以上。
快速船主要用于客运、邮轮以及海上警务等需要较高航速的应用领域。
7. 超高速船:超高速船是指速度非常高的船舶,一般速度范围在50节以上。
超高速船主要用于特定目的,如海军应用、海上赛艇等,对于船舶设计和船体结构有更高的要求。
船速的分类在实际航运中非常重要,能够帮助船舶运营者选择合适的船舶进行特定任务,提高效率和经济性。
同时,了解船速分类也有助于航行安全和保证船员和乘客的舒适度。
不同类型的船舶适用于不同的航速范围,选择适应海况和运输需求的船舶可以提高船队的整体性能和运营效益。
营运船舶经济航速的选择涉及很多经济及技术方面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到满足不同要求的相应航速。
船舶最低营运费用航速是指在某一航次内船舶营运费用最低时的航速,船 舶的营运费用为该航次内的燃油费用与其它费用之和。
船舶航行时,每天的航行费用可以用下式表示:3jm C f kV =+式中:Cjn ,为每天航行总费用;f-一船舶固定费用。
船舶每天分摊的利息、折旧费、保险费、管理费、船员工资、维护费(与航速无关)、润滑油费、发电机用燃油费、全船的加热采暖空调费等,这些统称为固定费用。
固定费用与航速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单位为 人民币(或美元);k 一船舶功能系数。
它是与船舶性能(螺旋桨、吃水、船体线型、航行状态等)、主发动机和推进装置型式以及燃油品种、价格等因素有关的系数。
K 值的确定一般由实船在一定的水域通过实验测量某些数据,然后计算所得。
简单地,一般根据下列算式确定:632410/k U ge Ne V -=⨯⨯⨯⨯式中:U —燃料价格(元/吨);g 一主机有效耗油率(克/千瓦小时);Ne —主机有效功率(千瓦);V —船舶静水速度(公里/小时)船舶在一定的航速范围内航行,其主机的燃油消耗量与船舶的推进功率成正比,因此,船舶燃料的推进费用可以表示为3k V 。
设船舶航行每海里的营运费用为n C ,则3jm n f+==24+24V+U C kV C V U ⨯()()如果船舶每天固定费用只包括发电机燃料消耗费,而不包括船舶折旧、修 理提成、工资奖金津贴等费用,那么式(2-21)就成为船舶航行时每公里总的燃料消耗费用计算公式。
通过对式(2-20 )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就能得到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每公 里费用最低时的航速。
若U=0, ( 2-23 )式为e V 这就是船舶在静水中的最佳航速,也称它为经济航速。
每公里航行最低费用n(min)1+1+1=()=2424e f f f k C V ⎡⎤⎢⎥如果船舶以某航速进行航行,能够在营运期内获得最大的盈利,那么该航速就称之为船舶最大盈利航速。
船舶经济航速和降速航行的经济性分析姓名:徐田杰学号:096090063关键字:船舶经济航速降速航行背景:船用燃油是航运公司变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目前,集装箱船队燃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超过20%,散货船队燃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接近10%(与公司船队经营方式有关,出租多则比例低,出租少则比例高),一般杂货船队高者已接近40%。
燃油成本高涨,侵蚀了航运公司相当部分经营效益;燃油成本的不确定性,也为经营部门选择合理的经营模式,制造了困难,如以长期包运合同为基础而进行的长期租入船舶的操作,就因难以锁定燃油成本,而使经营效益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指导船舶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合理使用经济航速,是航运公司控制燃油成本,确保航次经营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经验之一。
正文:由于螺旋桨所消耗的功率约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故航速的少量降低便可节省大量的燃油消耗。
但是并非航速越小越经济,因为船舶运输费用除了燃料费外还有其他费用,而且对于一定航线的船舶由于航速降低,航行时间增加,运输效率下降,也可能使经济效益降低。
营运船舶常用的经济航速概念有三种:1)最低耗油率航速柴油机在推进特性下工作,当功率与转速变化时,其燃油消耗率由于受到喷油量、换气质量、转速等的影响,不是一个定值,一般在85%负荷时消耗率最小。
2)最低燃油费用航速每海里航程燃油消耗量随航速的变化而变化。
当船舶降速航行时,消耗量会增加,而消耗率却明显地逐渐下降,并出现一个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所对应的航速即为节油的经济航速。
对一定的航程其燃油费用最少。
在船舶经常停航待命和降速航行时,才可以使用最低燃油费用航行。
3)最高盈利航速最高盈利航速,即在运营期内盈利最大的航速。
上述两种经济航速,因为只考虑了单一因素的经济性,所以不一定就是船舶最高的盈利航速,欲获得船舶最大的盈利航速,尚需考虑船舶的折旧费、客货的周转量、运输成本及利润等因素。
不同的航区和船舶种类将有其相应的最大盈利航速,需要通过调研、统计及分析加以确定。
第一章:国际航运市场1.光船租赁合同纯粹是一种财产租赁合同,它并不具有运输合同的性质。
(T)2.在航运需求曲线中,运价和需求量的变化方向一般是相同的。
(F)3.航运需求的弹性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商品承担运费的能力、货类有代用物资的可能性、运输技术上的取代性。
(T)4.班轮运价根据运价形式可分为班轮公会运价、班轮公司运价、双边运价和货方运价。
(F)5.货物种类数量是决定船舶类型、船舶吨位的主要依据也是影响运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T)6.成本定价方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和边际成本定价法。
(T)7.平均成本定价能反映航运市场环境的供求关系与运价的相互影响。
(F)8.现行《世界油轮运价表》中所列出的世界各油轮航线的标准运价以每吨英镑计算。
(F)9.油轮市场运价根据油轮划分可分为原油运价、成品油运价、动植物油运价。
(T)10.班轮运输市场的结构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性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T)11.班轮运输的货物主要是件杂货。
(T)12.期租船合同中,出租者支付船舶的固定费用;承租者支付船舶的可变费用(T)13.班轮运输单位造价和投资比不定期船低。
(F)14.航运运价与海运需求量之间存在相反方向变动。
(F)15.由于货物性质的差异,油船运输市场与干散货船运输市场之间没有相关性。
(F)16.因为班轮运输的货物主要是件杂货,所以班轮运输的船舶类型主要是传统杂货船。
()17.改变航线、退出市场方便是班轮运输市场的特点之一。
(F)18.班轮市场是由为数众且模较大的航运企业的经营活动构成的。
(F)19.从事不定期船运输的船舶类型主要有各种专用船(如油轮、大型散货船)、兼用船和一般干货船,这些船舶一般来说设计船速和货舱要求很高。
(F)20.虽然不定期船市场与班轮市场相互影响并有一定的互换性,但是不定期船市场与班轮市场之间有严格的界线。
(F)21.航运需求虽然在个别上呈异质性,但在总体上却有一定的规律性。
渔船经济航速选择和效益分析中国水产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谭文先 丁俊杰摘要:通过对渔船航次经济效益分析,结合快速估算渔船航速公式,提出渔船经济航速选择和效益分析公式,作出图谱,利用图谱选出符合实际及较佳效益的经济航速区间。
关键词 经济航速 航次经济效益 节能效益国际油价的居高不下,使渔船燃油消耗占了生产成本的很大部分,如何节省燃油,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渔民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渔船在航运期间与其它类型船舶比较有其特殊性,普通船舶在航运期一般不再新增经济效益,渔船除往返港口航行时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通过捕获鱼货获得经济收益。
在渔船航次运行中,如采用经济航速航行,往返港口时间就将延长,捕获鱼货时间将缩短,虽然经济航速能使燃油费用降低,但相应的捕鱼量也会下降,使捕鱼经济效益降低。
二者如何平衡?本文通过对渔船航次运行中经济航速和捕鱼收益关联成本的分析,得出渔船的最佳经济航速区段,既降低航运能源费用,又提高渔民经济收益。
在年度中渔船作业的航次时间不是固定的,根据气候,渔场,捕获量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如果渔船在某一固定渔场作业时,渔船的航次时间则可以作为一个定值,在渔区某时段内的捕获量也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本文对渔船经济航速和设计航速的经济效益分析采用以航次时段进行统计。
在航次时段内,渔船采用经济航速航行时,人工费用、冰的耗量、网具和渔船耗损等费用和采用设计航速航行时基本一样,只是往返港口的时间和作业时间有所增减。
1.渔船航速估算实船采用经济航速航行时需要估计其航行特性。
在计算渔船阻力时,经常采用的是“日本渔船有效马力估算图——中村樟一法”和亚瑟法,估算结果虽然比较准确,但方法繁琐,而文献[1]提出的快速估算渔船航速的公式只需要主机功率、排水量和垂线间长三个参数,该公式为L P v 237.0)(84.1∆= (1) 式中:P ——主机功率(kW );L ——垂线间长(m );Δ ——排水量(t )。
船舶的经济航速[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燃油费成本在船舶营运中所占成本越来越高。
为了降低船舶燃油所需费用,提高船舶航运盈利,研究船舶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航行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船舶经济航速的相关概念和应用,对船舶如何保持经济航速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通过该研究可以对船舶企业的科学运营给以有效指导。
[关键词]:船舶经济航速减速航行中图分类号:tm923.56 文献标识码:tm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237-01随着造船业的迅速发展,造船能力大大提高,其增长率远远超过了货运量的增长率,致使出现船多货少的现象。
加之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燃油费所占船舶航运成本不断增加,燃油费已成为船舶营运中最大的开支项目。
为了降低船舶运输成本,提高船舶运输的经济效益,现对船舶的经济航速问题进行研究。
一、船舶经济航速的相关概念1.技术航速技术航速是指船舶在设计时所要求达到的速度,即在船舶主机功率稳定的情况下,船舶在静水中以最大转速所能获得的推进速度。
当船舶主机以较低的转速运转或者超负荷运转时,所获得的速度不属于技术航速。
2.平均航速平均航速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实际航行距离除以航行时间所获得的速度。
船舶在实际航运中,由于国际安全航速限制、进出港、雾航减速等原因,需要采取必要的减速,从而使得平均航速小于技术航速。
3.绝对经济航速绝对经济航速是指在规定的装载状态及航行条件下,船舶每单位长度燃油消耗量最少时所达到的速度。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航速通常是指绝对经济航速。
绝对经济航速只考虑燃油量,忽视了船期成本和盈利期望,不利于船舶运输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从总体上来看,只有当船舶总运力供应超过总需求时,绝对经济航速才是最好的选择。
4.相对经济航速相对经济航速是指在船舶航行的一个航次中,为保证经营效益最大化而实行的航速。
相对经济航速又称盈利航速,它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燃油费用、船期成本、客户需求等,不仅要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还要增加船舶航运的利润。
第6章思考题解答1.简述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二战以后,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同时,二战后一系列发展中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国际贸易更是蓬勃发展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一)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增长速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是二战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的增长。
各国生产的扩大是以提高世界市场份额为导向的,这种世界生产对贸易的依赖,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
(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明显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国际货物贸易结构改变明显;第二,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增长。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作用突出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很大一部分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即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跨国流动。
随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越来越多。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涵盖了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但主要是产品内贸易,即中间产品的贸易。
由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了,形成了全球产品价值链的分工。
(四)呈现北美、欧盟、东亚三大板块的国际贸易新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中逐渐形成了北美、欧盟和东亚三大板块的新格局。
上述三大板块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全球贸易的发展,但也促进了贸易集中度的提高,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更加不平衡。
2.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探析船舶经济航速预测算法的研究与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各行各业之间对货物的运输能力有着极大的需求,这必将使得航运业进行不断发展。
船舶经济航速预测算法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建立起国际间合作友好的交通运输业,对于航运业的发展、生存、竞争以及环境友好的节能型社会的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船舶经济航速预测算法是当今航运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我国实现经济节能、保护环境的伟大目标。
标签:船舶经济航速;预测算法;研究与开发一、船舶经济航速的计算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处于衰退阶段,但是,随着造船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货物运送的量远远无法达到船的生产量,从而形成货少船多的现象。
各国之间进行着贸易保护,使得航运业的市场充满竞争力,航运业的生存受到威胁。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在确保按时到达的港口的情况下减慢航行的速度。
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有效的节约船舶的耗油量,大大的降低燃料成本以及排放量,并且还不耽误货物的运输,这种方式称之为经济航速。
对于经济航速来讲,有一下4种定义。
定义1:货船航行一海里产生最低的航行费用和使用的航行速度。
定义2:运输每一吨货物所使用的最低航速。
定义3:运输一顿货物行驶一海里的最低速度。
定义4:航速节约的费用和增加货船航行之间而产生的费用的最大差值。
根据以上四种定义对经济航速进行推导。
根据定义1进行推导:由于:,为货船航行的固定费用;为与航速有关系的主机燃油耗系数;表示航速.根据上述四种不同的定义方式进行推到,得出的经济航速相同。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四种不同定义之间的经济航速有着必然的联系。
经济航速低,虽然降低了运输成本,但相应的航行时间会增加。
如果因为航行时间的增加而导致市场机会的错失,那么就应该对经济航速进行修正。
假设,每天运营可以获得的利润为r,货物积压一天的资金损失量为P,将r、p计入在成本之中。
根据定义2可以得出以下公式:但是,如果根据定义1、定义3、定义4进行公式推导,所到的的经济航速竟然完全相同。
一种船舶经济航速实测方法引言船舶的经济航速是指在最大限度保证货物运输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在最经济的燃油消耗下行驶的速度。
准确测量船舶的经济航速对于船主和船员来说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船舶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船舶经济航速实测方法。
方法步骤一:确定测量范围首先,需要根据船舶的设计特点和用途确定测量的范围。
一般来说,船舶的经济航速通常在80%到90%的设计航速范围内,所以我们可以将测量范围设置在这个区间内。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航线为了测量船舶的经济航速,需要选择一条适合的航线。
这条航线应该考虑到海流、风向、水深等因素,避免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步骤三:测量实际航速在船舶行驶航线上,使用GPS等导航设备记录下船舶的实际航速。
这个航速可以通过计算实际航行距离除以实际航行时间得到。
步骤四:计算经济航速根据已知的实际航速和船舶的设计特点,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计算出船舶的经济航速。
这个计算过程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大大提高计算准确性和效率。
步骤五:评估经济航速通过对经济航速的评估,可以确定船舶在不同的航线上的燃油消耗和经济效益。
船舶的设计航速通常是在经济航速基础上设置的,因此经济航速的准确度对于船舶的设计和运营来说至关重要。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船舶经济航速实测方法,通过确定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航线、测量实际航速、计算经济航速以及评估经济航速,可以准确测量出船舶的经济航速。
这种实测方法不仅可以帮助船主和船员提高船舶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指导船舶的设计和运营。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该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