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
❝禅友妙香:白玉兰+桂花——含笑+栀子花——葱兰+迷迭香❝梨花带雨:杜梨+豆梨+沙梨——火棘+十大功劳——狗牙根+麦冬❝嘉荫:樟树+女贞——八角金盘+杜鹃——麦冬+吉祥草❝夜雨芭蕉:罗汉松+慈竹——芭蕉+美人蕉——狗牙根+葱兰❝翠影摇红:池杉+慈竹+梅花——夹竹桃+贴梗海棠——酢浆草+狗牙根❝柳浪:垂柳+旱柳——金钟花+云南黄馨——狗牙根+葱兰❝戴雪含红:山茶——茶梅——麦冬+狗牙根❝春风一家:桃+李+梅+樱(丛植)——狗牙根❝翠影婆娑:楠竹——佛肚竹+凤尾竹+箬竹——狗牙根+葱兰❝古柯交庭:黑松+柏木+银杏——南天竹+杜鹃——麦冬+吉祥草❝栎林秋色:白栎+小叶栎+栓皮栎——檵木+黄栌——蕨类+络石❝松荫匝地:黑松——麦冬+狗牙根❝霜林秀色:枫香+栾树+黄连木——黄栌+卫矛——蕨类+紫金牛丹霞影:枫香+三角枫——鸡爪槭+红枫——络石+苔草❝嘉实岭:柑橘+板栗+枇杷——野山楂+胡颓子+猕猴桃——络石+蕨类❝玉海香:白玉兰+紫玉兰+白兰——含笑+栀子花——狗牙根+吉祥草❝堕月吹雪:梓树——木本绣球+琼花——八仙花❝海棠春深:湖北海棠+垂丝海棠——红檵木+贴梗海棠——酢浆草+狗牙根❝花红满堂:紫薇+紫荆——狗牙根+紫菀❝梅影坡:梅花(各种类型)——铺地柏+杜鹃——紫花地丁+白三叶❝空谷留香:枫香+樟树——兰草❝寻芳香径:含笑+桂花——紫丁香+栀子——薄荷+兰草+麦冬❝榴花承雨:石榴——南天竹——狗牙根❝雁鸣苇荡:水杉——芦苇+芦竹+千屈菜+白茅❝杉影渡鹤:池杉+落羽杉——香蒲+荷花❝柳暗花明:垂柳+桃——酢浆草+白三叶❝桃花隈:紫叶桃+碧桃+寿星桃——红瑞木+火棘——狗牙根+麦冬❝碧梧栖凤:青桐——金钟花+山茶——狗牙根❝芙蕖映日:荷花+睡莲+芡实❝荻花坞:芦苇+荻+芦竹+香蒲❝蝶舞花丛:垂柳+柽柳——千屈菜+黄花鸢尾+美人蕉+再立花+梭鱼草。
植物配置组团式配置但是如何能才能把这个“团”组好,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首先你要对植物本身了如指掌,比如植物高度、树形、色彩、季相等等。
在中国,大家都更青睐多层次植物配置,而非国外那种单一或者序列式排列方式。
所以要做一张符合国情的彩平的也得体现组团概念,下面再来一起看看组团式配置在平面图中的表现:一般小园林的植配主要讲究层次,大概分五个层次,由高到低:乔木层(树群的天际轮廓线)亚乔木层(开花繁茂,美丽色叶)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多年生草本花卉层通常乔木来营造空间二乔形成视线的焦点,灌木体现植配的风格。
在做植配方案时,要找到理由、结合功能,考虑人的体验和使用,品种其次。
当你把握不好时,就把你配的植物从平面拉出立面草图勾一勾,大概就知道改哪里了。
千万不要有空隙就塞一棵,也不要“撒豆子” ,要寻找之间的联系。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常绿和落叶的比例,一定要有常绿植物,如果你的大乔是常绿是你的二乔就可以落叶的开花的,如果你的大乔是落叶的那么你的二乔就要用常绿的。
这样能保证冬天不会光秃秃。
附带不同分类植物在不同住宅类型构成比重标准: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植被的立面效果,简单理解就是要有型~(轮廓线)--要保证有骨架大树撑着,其他的二乔灌木就不容易散掉,什么是组团的骨架?大家想想……下面来具体说说不同层次的植物配置:两层结构:乔木+地被(草坪):通过简单的乔木层与低矮的地被或草坪进行搭配,用于表现一种简洁、通透的林下空间。
适用于景观树概念、造型概念、主题林概念、色带概念灌木+地被(草坪):通过灌木与地被(草坪)的组合,实现视线的半阻隔。
一般用于两个组团之间的过渡。
而这些植物之间的搭配,也是有许多固定组合的,比如白桦这种据说有眼睛的树,就有多种搭配。
白桦林+波斯菊、白桦林+鼠尾草,等等。
三层结构:三层结构作为绿地中典型植物组团的主体形式,它相对尺度较大,同种基调植物数量较大,在中间区域成片、成线种植,形态较简洁。
四层结构:作为三层结构的提升,应用于植物基调组团配置中的重点突出区域部位,通过乔灌地的多层配置,形成高低错落、色彩多变的植物景观,与基调部分形成疏密对比。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态特性、种植习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到植物的互补、搭配、交织等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美学原则美学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灵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色彩、种类和组合关系等都是美学的表现,起到装点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
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营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美丽景观。
3、功能性原则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景观的功能需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需要具备遮荫、隔离、景色修饰等功能,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
二、常见的植物配置类型1、树木配置树木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植物配置元素。
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绿化效果,还可以为游人提供遮荫和休息的场所。
在树木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形态、高度、树冠大小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
2、花卉配置花卉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花卉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能够为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花卉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花卉的生长季节、花期、植株高度、花色搭配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4、地被植物配置地被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增加景观层次,还能够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
在地被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覆土能力、生长习性、适应性等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
三、植物规划的要点1、景观分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进行分区。
根据景观的要求,将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层次组合植物的规划要参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要求,进行层次组合。
通过合理的层次组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景观效果。
3、植物的连续性植物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植物的连续性,确保植物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使整个景观更加统一、完整。
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中文名园林植物配置外文名LandscapePlantingArrangement类型材料作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材料配置分类植物间配置;园林其他要素间配置园林植物配置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建筑、水的搭配: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
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
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1、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树木的配置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式: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
规则式:多以轴线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强烈、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环植等。
一、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孤植。
1.孤植树表现的是树木的个体美,树木的个体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体型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厚的艺术感染,如:古银杏、香樟、广玉兰、枫杨、楝树、国槐等;(2)姿态优美、奇特,如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桧柏、合欢、垂柳、龙爪槐等;(3)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以绚烂缤纷的艺术感染,如:梅花、樱花、碧桃、紫薇、山楂、柿树、木瓜、海棠等;(4)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如白玉兰、广玉兰、桂花、刺槐等;(5)具有彩色叶者,以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艺术感染,如:乌桕、枫香、红叶李、槭树、银杏等。
2、孤植树按其功能,有两种类型:(1)庇荫与艺术构图相结合的孤植树,要求有巨大开展而浓郁的树冠,速生健壮,以乡土树种为好,体姿优美;(2)纯艺术构图作用的孤植树,体形与树冠大小要求不严格,枝叶分布疏密均可,如水杉、雪松等窄行树冠者也可应用。
孤植树往往是园林植物构图中的主景,在园林中规划位置要突出,一般多布置在以下场所:①开朗的大草坪或林中空地的构图重心上;②开朗水边或眺望远景的山顶、山坡;③桥头、自然园路或溪流转弯处;④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
二、对植对植指两株或两丛树木按一定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多用于园门、建筑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
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动势向轴线集中。
对植的方式:1.对称栽植:树种相同、大小一致的乔灌木等距离配植于中轴线的两侧;2.非对称栽植:树种相同,但两株或两丛树的配植可稍自由些,但树姿的动势要向轴线集中,相互呼应。
非对称式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园中园入口的两侧等。
校园植物配置校园植物配置是指在校园内合理安排和布置各类植物,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植物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能提供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等多种功能,对学生和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校园植物配置的标准格式。
一、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校园植物配置的第一步是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
根据校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校园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
例如,可以选择常见的绿萝、吊兰、虎尾兰等室内植物,它们对室内环境要求不高,生长稳定且易于养护。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户外植物如月季、杜鹃花等,以增加校园的色采温和息。
二、合理布置植物位置校园植物配置的第二步是合理布置植物位置。
根据校园的规划和布局,将植物分散或者集中摆放,以达到美观、舒适和便于养护的效果。
室内植物可以摆放在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场所,户外植物可以布置在校园的花坛、草坪、行道树等地方。
同时,需要注意避开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免影响学生和教职工的正常活动。
三、合理植物数量和密度校园植物配置的第三步是合理控制植物数量和密度。
根据校园的面积和植物的生长速度,合理安排植物的数量和密度,以免植物过多或者过密造成养护难点。
普通来说,室内植物可以根据空间大小和室内环境,每10平方米布置1-2盆植物;户外植物可以根据花坛或者草坪的大小,每平方米布置2-3株植物。
四、合理植物摆放高度和形状校园植物配置的第四步是合理摆放植物的高度和形状。
根据校园的建造风格和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植物高度和形状,以增加校园的层次感和美观度。
例如,在室内可以选择高度适中的植物放置在地面上,而较高的植物可以放置在柜子或者架子上,以形成立体感。
在户外可以选择树木、灌木等不同高度的植物,以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五、合理植物颜色和搭配校园植物配置的第五步是合理植物颜色和搭配。
根据校园的整体色调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颜色和搭配,以增加校园的色采和美感。
植物配置标准:“先高后低,先内后外”“点景大乔木、贵树——中等大乔木——其它小乔木——大灌木、球形植物——小灌木及地被灌木——时令花卉——草坪”五层植物分层配置,彩色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丰富。
第一层:高7-8米、胸径20公分以上的大乔木第二层:3-6米高的中乔木第三层:1-3米高的小乔木、大灌木、球形植物(最易形成满足视线范围内绿量)第四层:1米以下地被、小灌木(可成为最有特色、层次最丰富的部分)第五层:0.2米以下草坪、小地被从目前花卉地被的应用看,开花品种较多,特别是开花地被植物,但用量不大,仅局限于局部使用,还需加大花卉比重,突出特色。
(三)彩叶植物搭配: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叶枫,秋季变红的红叶槭,黄叶银杏,红叶柿子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
绿叶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深绿色柳树、草坪、浅绿色法桐、深绿色梨樟、淡绿色云杉等。
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植物花期:一月开花的植物:石蒜—————石蒜科——(1-3月)炮仗花———紫葳科——(1-6月)红千层层———桃金娘科——(1-2月)二月开花的植物:木棉————木棉科——(2-3月),深山含笑——木兰科——(2-3月),梅花————蔷薇科——(2-3月),迎春————木犀科——(2-4月),三月开花的植物: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木兰科——(3-4月),蚊母————金缕梅科——(3-4月),紫荆————豆科————(3-4月),结香————瑞香科———(3-4月),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3-4月),桃—————蔷薇科———(3-4月),紫叶李———蔷薇科———(3-4月),火棘————蔷薇科———(春),四月开花的植物:鹅掌楸———木兰科———(4-6月),含笑————木兰科———(4-5月),缅桂———木兰科含笑属——(4-9月),梨—————蔷薇科———(4-5月),樱桃————蔷薇科———(4-5月),日本晚樱——蔷薇科———(4-5月),垂丝海棠——蔷薇科———(4-5月),西府海棠——蔷薇科———(4-5月),苹果————蔷薇科———(4-5月),绣球绣线菊—蔷薇科———(4-6月),云南黄馨——木犀科,连翘————木犀科———(4-5月),红花檵木——金缕梅科——(4-5月),锦带花———忍冬科———(4-6月),红花酢浆草—酢浆草科——(4-11月),美女樱———马鞭草科——(4-10月),鸢尾————鸢尾科———(4-5月),蔓长春花(花叶)—夹竹桃科(4-7月),紫藤————豆科紫藤属——(4-5月),五月开花的植物:四季桂———木犀科———(5-9月),木莲————木兰科———(5-9月),石榴————石榴科———(5-6月),金焰绣线菊—蔷薇科———(5-10月),山楂————蔷薇科———(5-6月),月季————蔷薇科———(5-10月),玫瑰————蔷薇科———(5-6月),木本绣球——忍冬科———(5-6月),假连翘———马鞭草科——(5-10月),夏鹃————杜鹃花科——(5-6月),四照花———山茱萸科——(5-6月),六月雪———茜草科———(5-6月),黄菖蒲———鸢尾科———(5-6月),半支莲———唇形科———(5-10月),蜘蛛抱蛋——百合科———(5-6月),萱草————百合科———(5-8月),韭兰————石蒜科———(5-9月),据有关专家认为长三角地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的比例以5∶5 或4∶6 为好;鉴于常绿草坪(冷地型)在这地区的适应远不如落叶性(暖地型)。
植物配置形式植物配置是指在室内或户外空间中栽种植物的形式和方式。
通过植物的不同搭配和布局,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景观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形式。
1. 绿色隔断绿色隔断是在室内或室外空间中通过种植植物来创造屏障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起到遮挡视线、减少噪音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
常用的植物包括常春藤、铁线莲、橡皮树等。
2.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指在垂直的墙壁或支架上种植植物的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节省空间,美化空间,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常用的植物包括多肉植物、蕨类植物、爬山虎等。
3. 绿色天花板绿色天花板是指在室内或室外空间中通过种植植物来创造天花板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常用的植物包括吊兰、藤蔓植物、常春藤等。
4. 绿色墙面绿色墙面是指在室内或室外空间中通过种植植物来创造墙面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美化空间,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常用的植物包括攀援植物、藤蔓植物、灌木等。
5. 绿色地毯绿色地毯是指在室内或室外空间中通过种植植物来创造地面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增加空间的舒适度和温度,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常用的植物包括草皮、地被植物、地钱等。
6. 绿色屏风绿色屏风是指在室内或室外空间中通过种植植物来创造屏风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起到遮挡视线、减少噪音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
常用的植物包括竹子、铁线莲、橡皮树等。
7. 绿色雕塑绿色雕塑是指在室内或室外空间中通过种植植物来创造雕塑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增加空间的艺术感和观赏性,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常用的植物包括盆栽植物、多肉植物、花卉等。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大小、光照条件、植物的生长特点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美化和环保效果。
绿化植物配置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环境恶劣,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而绿化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大量氧气,提高空气质量。
因此,在城市中加大对绿化植物的投入,建设绿化步行街、休闲广场、园林景区等,不仅能够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程度,同时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
此文档旨在提供绿化植物配置方案,以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
1. 绿化植物的类型及优劣势目前广泛使用的绿化植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1 绿化乔木绿化乔木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绿化植物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生长高大,造型优美,能够增强城市环境的美观度。
常见的一些优秀品种有法桐、红枫、云杉等。
但是,绿化乔木的成本较高,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也较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小。
1.2 绿化灌木绿化灌木是能够很好地适应城市环境的绿化植物。
与绿化乔木相比,绿化灌木生长速度较快,维护成本较低,但是不易修剪,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常见的品种有紫金山火焰、紫叶李、枸杞等。
1.3 地被植物地被植物特点是生长低矮、密集、颜色丰富,能够饰出色彩缤纷的自然景观,并且有一定的防尘、隔音效果。
常见的品种有花毛茛、栀子花、丁香等。
1.4 葱茏植物葱茏植物的生长周期较短,能够快速生长并形成一定形态,对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常见的品种有向日葵、金钟花、夏洛特等。
2. 绿化植物的配置方案城市绿化所需植物的配置方案需根据城市的环境、气候、土壤和客观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下面以南京市为例,进行绿化植物的配置方案。
2.1 选取绿化植物的主要因素南京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湿冷,夏季炎热,春季早开花,夏秋季多雨。
因此,在选取绿化植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阳光充足,耐荫性较差。
2.对水分需求量大,耐寒性较弱。
3.在有害物质比较多的地区,需要选择抗污染性强的品种。
4.对光、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5.具有抗日照、抗夏季高温、不耐寒冷四季较长等特性。
绿化质量标准一、植物配置合理1. 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应符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条件,以及绿化工程的目的和功能要求。
2. 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耐旱性、耐阴性等特性,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生态效应。
3. 植物配置应采用多种植物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以增加绿化工程的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4. 植物配置应注重季节变化和色彩搭配,以创造出四季皆宜的景观效果。
二、植物种类丰富1. 绿化工程中应选用多种植物种类,以增加绿化工程的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2. 不同种类的植物应具有不同的生态特性和景观效果,如乔木、灌木、花卉、草本植物等。
3. 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适应本地环境的植物种类,以增加绿化工程的独特性和生态适应性。
三、景观效果良好1. 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应符合工程的目的和功能要求,如休闲、娱乐、观赏等。
2. 景观设计应注重空间布局、层次感、线条美等要素,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3. 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增强整体的环境美感。
四、生态环保符合要求1. 绿化工程应采用环保型的植物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 绿化工程应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 绿化工程应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施工质量优良1. 绿化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过程应注重植物的移植和保护,以及施工场地的环境保护。
3. 施工完成后,应对绿化工程进行验收和质量评估,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效果。
六、后期养护管理到位1. 绿化工程完成后,应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管理,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2. 养护管理应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优美外观。
3. 应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持体系,以确保绿化工程的长期效益和质量。
七、整体景观协调1. 绿化工程中的各个部分应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
软质景观:树
1、大乔木(形象树种)
行道树:骨架树种(按照风格分类可分1-2种:主干道行道树、次干道行道树)
孤植树:特选树种(如温州北郊森林公园里的特选榕树)
景观树:整齐、树形优美统一、对置、阵列树种
2、小乔木
(1) 色彩丰富、树形优美的树种,常用于点缀
(2) 片置,一般为背景树
3、灌木
类型:球形、整形、非整形
注重色彩搭配:如开花灌木红继木和金叶女贞
注重高低层次:如靠近墙体种植美人蕉,外圈种植低矮灌木搭配
叶质、叶色:如八角金盘和其他形状叶子的灌木搭配
常绿、落叶:外围灌木为常绿,内测灌木可为落叶灌木
景观树
北方常见:银杏(观叶、果)、国槐(观干)、新疆杨,毛白杨,五角枫(秋色叶树种),元宝枫(秋色叶树种)、鸡爪槭(秋色叶树种)、白杄、雪松(沈阳长的不好,大连比较适合)、山皂荚、龙爪槐(观干)、刺槐、旱柳、绦柳、白桦、胡桃、小叶朴、杜仲、蒙椴、紫椴、臭椿、栾树(观花)、火炬树(观果)、白蜡、水曲柳、花曲柳、红叶李等。
小灌木:榆叶梅(观花)、丁香(观花)、接骨木、绣线菊(观花)、黄刺玫(观花)、连翘(观花)、紫叶小檗(观叶)等。
南方常见:雪松、香樟、广玉兰、山杜英、桂花、榕树、乐昌含笑、紫楠、华盛顿棕榈马尾松、朴树、榉树、垂柳、枫香、白玉兰、红叶李、紫薇、合欢、紫荆、栾树、鹅掌楸等。
小灌木:小叶女贞、阔叶十大功劳、茶梅、六月雪、丰花月季、云南黄馨、扶桑、南天竹、栀子花、金丝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