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43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 (3)1.1 清洁生产定义 (3)1.2 清洁生产意义 (3)1.2.1 环境保护 (3)1.2.2 资源节约 (3)1.2.3 经济效益 (3)1.2.4 人类健康 (3)1.3 清洁生产发展趋势 (3)1.3.1 技术创新 (3)1.3.2 政策引导 (3)1.3.3 市场驱动 (4)1.3.4 国际合作 (4)第二章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分析 (4)2.1 行业发展概况 (4)2.2 行业污染问题 (4)2.3 清洁生产实施现状 (4)第三章清洁生产技术路线 (5)3.1 前处理工艺 (5)3.2 印染工艺 (5)3.3 后处理工艺 (6)第四章原料及化学品管理 (6)4.1 原料选择 (6)4.1.1 原料筛选原则 (6)4.1.2 优先选用环保原料 (6)4.1.3 原料供应商管理 (6)4.2 化学品管理 (6)4.2.1 化学品选用原则 (6)4.2.2 优先选用环保型化学品 (6)4.2.3 化学品使用管理 (7)4.2.4 化学品回收与处理 (7)4.3 替代品研发 (7)4.3.1 替代品研发目标 (7)4.3.2 替代品研发策略 (7)4.3.3 替代品推广与应用 (7)第五章生产设备与工艺改进 (7)5.1 设备优化 (7)5.1.1 设备选型 (7)5.1.2 设备维护与更新 (7)5.2 工艺改进 (8)5.2.1 优化生产工艺 (8)5.2.2 染化料替代 (8)5.3 自动化控制 (8)5.3.1 生产过程自动化 (8)5.3.2 废水处理自动化 (8)第六章能源与资源利用 (9)6.1 能源优化 (9)6.1.1 能源结构优化 (9)6.1.2 生产工艺优化 (9)6.1.3 设备管理与维护 (9)6.2 资源循环利用 (9)6.2.1 水资源循环利用 (9)6.2.2 原料循环利用 (9)6.2.3 废气治理与资源化 (10)6.3 废弃物处理 (10)6.3.1 固体废弃物处理 (10)6.3.2 液体废弃物处理 (10)6.3.3 气体废弃物处理 (10)第七章环境监测与治理 (10)7.1 监测体系 (10)7.1.1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10)7.1.2 生产过程监测 (10)7.1.3 废水监测 (11)7.1.4 废气监测 (11)7.1.5 固体废物监测 (11)7.2 污染治理 (11)7.2.1 废水治理 (11)7.2.2 废气治理 (11)7.2.3 固体废物治理 (11)7.2.4 噪音治理 (11)7.3 环境管理体系 (11)7.3.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11)7.3.2 实施环境管理措施 (11)7.3.3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12)第八章清洁生产实施策略 (12)8.1 政策法规 (12)8.2 技术推广 (12)8.3 产业链协作 (13)第九章清洁生产效果评估 (13)9.1 评估指标 (13)9.2 评估方法 (13)9.3 效果分析 (14)第十章清洁生产推广与应用 (14)10.1 产业政策 (14)10.2 企业实践 (15)10.3 产业发展趋势 (15)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1.1 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管理,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
纺织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方案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 (2)1.1 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意义 (2)1.1.1 清洁生产的概念 (2)1.1.2 清洁生产的意义 (2)1.1.3 纺织行业现状 (3)1.1.4 清洁生产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3)第二章纺织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3)1.1.5 原料筛选的原则 (3)1.1.6 原料筛选的方法 (4)1.1.7 原料优化的措施 (4)1.1.8 原料清洁处理的意义 (4)1.1.9 原料清洁处理技术 (4)1.1.10 原料清洁处理技术的应用 (5)第三章纺织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 (5)1.1.11 原料选择与处理 (5)1.1.12 清洁生产设备 (5)1.1.13 生产过程优化 (5)1.1.14 废物回收与利用 (5)1.1.15 原料选择与处理 (5)1.1.16 清洁生产设备 (6)1.1.17 生产过程优化 (6)1.1.18 废物回收与利用 (6)1.1.19 染料选择与处理 (6)1.1.20 清洁生产设备 (6)1.1.21 生产过程优化 (6)1.1.22 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6)1.1.23 废气处理 (6)第四章节能减排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6)1.1.24 概述 (6)1.1.25 节能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7)1.1.26 概述 (7)1.1.27 减排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7)第五章清洁生产设备与管理 (8)1.1.28 设备选择 (8)1.1.29 设备维护 (8)1.1.30 清洁生产管理的实施 (8)1.1.31 清洁生产管理的优化 (8)第六章纺织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9)1.1.32 纺织废物的分类 (9)1.1.33 纺织废物的特点 (9)1.1.34 物理法 (9)1.1.35 化学法 (10)1.1.36 生物法 (10)1.1.37 其他技术 (10)第七章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法规 (10)1.1.38 法规概述 (10)1.1.39 清洁生产相关法规 (10)1.1.40 清洁生产相关政策 (11)1.1.41 环境保护法规概述 (11)1.1.42 环境保护法规在纺织行业的实施 (11)1.1.43 环境保护法规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11)第八章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2)1.1.44 政策引导 (12)1.1.45 技术培训与交流 (12)1.1.46 示范项目推广 (12)1.1.47 产业链协同 (12)1.1.48 宣传与舆论引导 (12)第九章纺织行业清洁生产的效益评估 (13)1.1.49 生产成本降低 (13)1.1.50 产品附加值提高 (13)1.1.51 市场竞争力提升 (14)1.1.52 就业效益 (14)1.1.53 产业升级效益 (14)1.1.54 区域发展效益 (14)1.1.55 污染物减排效益 (15)1.1.56 资源循环利用效益 (15)1.1.57 生态保护效益 (15)第十章清洁生产在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 (15)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1.1 清洁生产的概念与意义1.1.1 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生产方式。
纺织行业绿色环保措施方案纺织行业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在裁剪、印染、染整等生产环节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必须采取绿色环保措施。
本文将探讨纺织行业的绿色环保措施方案。
1.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物质、环境进行全面综合的预防性、综合性、连续性的控制,实现资源节约,能耗低耗,环境友好。
在纺织行业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有效地控制污染源头,保护环境。
2. 使用环保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环保原材料也是绿色环保的重要方面。
对于纤维及纺织品的生产,应选择环保型的原材料,如再生纤维、有机棉等,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合理利用废料,开展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负担。
3. 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纺织生产过程中,能源的使用量较大,如操作机器、加热蒸汽、锅炉、照明等。
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是绿色环保的重要方面。
在各环节使用高效能、低能耗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对节能环保起到积极作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采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是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 水资源的节约纺织生产是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染整工艺,水的用量占据工艺总用水量较大比例。
因此,水资源的节约是绿色环保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染整工艺中,实施水循环利用技术,减少水的消耗;对生产中废水进行合理处理,如COD、BOD、PH、色度等指标的处理达标,实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5. 建立环保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环保管理体系是实施绿色环保的保障。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是国际公认的环保管理体系。
纺织企业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环保体系建设,从组织结构、制度流程、岗位职责、员工责任等方面确立完整的环保工作体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总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成为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绩。
但在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印染行业,能耗高、水耗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急需寻找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的新方法。
传统的前处理练漂工艺分为退浆、煮练、漂白三步,不仅工艺路线长,耗水多,耗时长,也给后道工序的生产造成影响。
另外,大多数前处理采用碱退浆,从而造成废水 pH 过高,生化处理困难。
对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品种和要求,将前处理退、煮、漂三步常规工艺改进为高效短流程工艺。
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有冷轧堆印染技术,包括轧卷堆—烟碱处理—水洗三阶段,省了大量水洗过程,对纺织印染行业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印染生产的全过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改进印染技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清洁的能源及原料输人、清洁的工作环境、清洁的印染产品。
一、印染行业中的节能减排1.1加强生产管理,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制定节能降耗奖罚制度,加强员工节能降耗意识的培养,全员参与,千方百计减少汽耗、电耗、水耗以及染化料消耗。
不少企业在各生产车间分别安装电表、水表,实行染化料消耗日报制度,各部门对单位用电量、单位用水量、染化料单位消耗进行评比奖励,调动全体员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生产线关键的工艺点上加装在线自动测控系统;配备助剂、色浆、染化料自动称量、化料及配送系统;配备蒸汽自动控制系统、布面含潮自动测控系统等,按工艺所需实现精准的控制,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对节能、节水、节约染料助剂等均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1.2采用印染新技术、新工艺达到节能减排在前处理方面,采用新型设备、使用高效助剂缩短工艺流程,在不降低处理品质的情况下,降低了用水量、节约蒸汽和电,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HJ/T185-2006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技术要求 (1)4.1 指标分级 (1)4.2 指标要求 (1)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4)6 标准的实施 (6)附录A (7)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棉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
考虑到纺织行业棉印染企业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含棉、棉混纺及交织产品)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BZ 3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Oko-Tex Standard 100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印染企业清洁生产报告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一种生产方式。
印染企业是纺织行业中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
因此,实施清洁生产对于提高印染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结合印染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方面介绍清洁生产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一、节能减排1.1优化生产工艺印染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先进的低温染色技术,减少加热燃料的使用;采用高效的传热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此外,印染企业还可以控制染料的用量,减少废水排放量。
1.2引进节能设备印染企业可以引进节能设备,例如,使用高效的热交换器、蓄热器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安装高效的循环泵和风机,减少能源消耗;使用节能型灯具,降低照明能耗。
1.3开展员工节能培训印染企业可以开展员工节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能。
通过宣传节能知识,提供节能技巧和建议,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形成全员共同推动清洁生产的氛围。
二、资源利用2.1循环利用废水印染企业可以采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将废水经过处理后重新利用于生产过程中,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
例如,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后再次使用;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可用能源。
2.2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印染企业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例如,将废弃纺织原料通过粉碎、再生等工艺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材料,应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将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3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印染企业可以推行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建立供应链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例如,与纺织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环保型原材料;与纺织品销售商合作,推广可回收、可再利用的纺织品。
三、清洁生产效果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印染企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节约能源通过优化工艺和引入节能设备,印染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HJ/T185-2006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技术要求 (1)4.1 指标分级 (1)4.2 指标要求 (1)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4)6 标准的实施 (6)附录A (7)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棉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
考虑到纺织行业棉印染企业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含棉、棉混纺及交织产品)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BZ 3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Oko-Tex Standard 100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印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技术:1.是落实环保政策法规的根本体现
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及纺织品生态标准Oeko-TexStandard100等法规的推出,社会把带来生态环境破坏的生产称作“灰色生产”,现实迫使转换思路,放弃污染环境、
(2)
助剂、后整理剂的含量以及色牢度、织物的pH值等也有严格的要求。
由此可见生态纺织品对各项要求是很严格的。
同时,清洁生产又是生态纺织品制成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清洁生产”,做到“无过程污染”或“零污染”,纺织品的生产才有了基本的保证。
2.清洁生产是印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1)清洁生产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清洁生产工程在世界范围内已开展起来,印染企业要真正消除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就应该实施清洁生产。
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不仅能有效地治理环境,而且还能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水平和职工的素质,并且能取得可观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印染是我国污染排放量较大的之一,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有着很大的潜力。
(2)。
浅析纺织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R 益突出。
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产生的废水成为一种严重的污染源。
水污染导致水源短缺、水质恶化,其已成为目前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废水污染的控制及防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推行清洁生产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年来对于印染行业加工废弃物和废水的治理,多以末端治理为主,但单一的末端治理己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而且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重新考虑环境治理政策。
对此,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一种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方法一一清洁生产。
随着清洁生产的深入开展,世界各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己从最初的化工企业逐步扩大到第一、二.三产业。
虽然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
引入清洁生产理论。
推行卬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可以从根木上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持续不断地改善。
一、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印染生产的全过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改进印染技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推行清洁生产是解决我国卬染行业的环境问题、生产安全合格的产品、实现卬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印染行业的清洁生产贯穿生产和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
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清洁的能源及原料输人.清洁的工作环境、清洁的卬染产品;废弃物处置全过程包括印染行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过程。
二、染整清洁生产技术的前处理过程前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量是很可观的,占卬染废水量的50%〜60%,节约用水意义重大。
采用高效短流程工艺,使用高效助剂,缩短处理时间,能够减少助剂和水的用星。
采用高效炼漂助剂及碱氧一步法冷轧堆工艺与传统的退、煮、漂三步法工艺相比,可节约用水约2倍,节电1.8倍,节省蒸气3倍,其节约资源和能源效果明显;采用低温.低碱前处理工艺既可节能、又可减少废水的含碱量,利于废水的处理;开发新一代的绿色表而活性剂、生态助剂在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技术,如生物酶退浆、精炼等生物酶前处理技术,不但可避免使用碱剂,大大降低化学品的使用量,减少废水排放量,还可改善废水中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纺织染整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一、总体目标到2012年,染整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其中印染布平均约42公斤标准煤/百米,印染行业降低消耗204万吨标煤/年;新鲜水消耗量下降到2.5吨/百米,总量减到12.75亿吨/年;废水排放量下降到2吨/百米,总量减到10.2亿吨/年,减排2.55亿吨/年。
二、推广技术序号 技术名称 适用范围 技术主要内容 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来源 所处阶段 应用前景分析1 染整高效前处理工艺 纺织染整企业机织物退染一浴法新工艺、冷轧堆印染技术、生物酶染整加工技术、短流程煮漂工艺、纯棉针织物平幅连续煮漂工艺传统的前处理练漂工艺分为退浆、煮练、漂白三步,不仅工艺路线长,而且各种消耗增加,给后道工序的生产造成影响。
高效前处理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染化料的用量,而染化料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从而减少了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和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降耗、减排的效果。
自主研发 推广阶段 高效、短流程印染前处理技术,此项技术按印染总量的40%推广,每年可节水、减少污水排放量11330万吨,节能121万吨标准煤,节电16878万千瓦(6781万吨标准煤)。
短流程印染前处理技术环境效益突出。
由于前处理废水排放量占印染废水总排放量的60%以上,印染废水占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80%,因此,高效、短流程印染前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纺织工业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 少水印染加工技术 纺织染整企业小浴比染色、染化料自动配送系统、数码喷墨印花系统、涂料染色技术、泡沫整理技术少水印染加工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水和染化料的使用率,大量降低了水耗能耗以及废水排放,与传统工艺相比,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
自主研发 推广阶段 少水印染加工技术,此项技术按我国印染总量20%推广计算,每年可节水、减少污水排放量近5000万吨,节能7.84万吨标准煤。
3 印染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 纺织染整企业丝光浓碱浓度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淡碱浓度在线检测控制装置、织物含潮率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气氛湿度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PH值在线检测控制装置、织物门幅在线检测及控制装置、布面非接触测温装置、双氧水在线检测控制装置、非接触织物含水率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在线检测与生产过程智能信息化管控系统通过对生产工艺关键参数的采集及部分反馈控制,确保工艺曲线稳定可靠,显著提升产品品质水平,减少染化料、助剂浪费。
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清洁生产技术是指通过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的技术手段,旨在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1.钢铁行业:通过优化冶炼技术和节约能源,提高钢材的生产效率。
推广高炉余热发电和废渣、废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减少排放量。
采用环保型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2.石化行业:推广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石油炼制工艺。
采用先进的催化裂化技术和溶剂萃取技术,提高产品产率和质量,并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加强对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3.纺织行业:提高纺织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能效。
推广节能型纺纱、织造和印染等生产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加强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降低废水排放量。
采用环保染料和化学品,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4.电子行业:提高电子产品制造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推广绿色设计和环保材料的使用,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
加强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电子废弃物的排放。
5.农业行业:推广粮食和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节水灌溉和精细施肥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加强畜禽养殖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6.建材行业:加强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提高煤炭和电力等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采用节能和绿色矿粉替代传统原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7.化工行业:推广绿色化工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推行低碳工艺和新型催化剂的应用。
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鼓励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回收利用。
在推行这些清洁生产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信息分享,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只有通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才能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印染清洁生产及特点
清洁生产技术:1.印染过程
指标是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水平、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制定的,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
)、
(1)
(2)
(3)
备,物料实行再循环,减少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以资源一产品一资源一新生产品的循环经济链,开发材料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4)清洁的产品:对产品,清洁生产在于减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冲击,易于回收、复用、、处置和降解。
对生物技术及应用工程、绿色功能助剂的开发及其应用,实现多项新技术的系统集合。
印染的清洁生产:除了在原料、生产工艺及技术上从污染预防、上考虑外,还应向社会提供“绿色”、生态的纺织产品。
这种产品从原料到成品最终处置的整个周期中,要求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潜在威胁。
当前流行的绿色加工就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生存而使用的各种现
2
(1)
(2)
(3)。
关于纺织印染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综述发表时间:2016-08-10T15:58:15.4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孙刚飞赖永丰[导读] 结合我国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综合论述了印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技术途径。
1深圳市基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518105;2东莞市广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23750摘要:结合我国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发展现状,综合论述了印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技术途径,包括前处理工艺改进技术、染色技术、余热回收技术和废水回收技术等,对促进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印染;清洁生产;技术方案1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纺织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清洁生产” 已由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制定。
中国已于2003-01-01日起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目前欧洲倡导应用的“ 三E” 系统(Efficient(效能)、Economy(经济)、Ecology(生态))和清洁生产的“ 四R” 原则(Re-duction(内部减少)、Recovery(回收)、Reuse(再利用)、Recycle(循环))将成为21世纪世界染整工业技术发展的主流。
纺织印染业的清洁生产已成为广大纺织工作者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中国纺织印染行业也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重点是前处理和染色工艺。
在印染业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浙江、江苏等省),很多老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这些企业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节能降耗效果,但还需加大力度研究推行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措施,开发新工艺、新设备、新染料、新助剂等,确保纺织印染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能稳步向前推进。
清洁生产的对象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清洁的产品3个方面。
具体到纺织印染行业,笔者主要从绿色原料和染整过程的清洁生产 2大方面进行综述。
2几种清洁生产技术的介绍2.1 前处理工艺改进技术2.1.1 高效短流程印染前处理技术传统的前处理练漂工艺分为退浆、煮练、漂白三步,不仅工艺路线长,耗水多,耗时长,也给后道工序的生产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