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高考真题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5-2021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含答案解析适用于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一、单选题1.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2.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3.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 )A.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B.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火箭动力源于氧化还原反应D.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材料用4.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
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选A B C D项文物名铸客大铜鼎河姆渡出土陶灶兽首玛瑙杯角形玉杯称A.AB.BC.CD.D5.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6.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7.“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
化学与生活高考真题汇编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受紫外线照射后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作用生成的一种有毒烟雾B .“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 .航天飞机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大多是以碳纤维做增强体的新型复合材料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煤改后燃烧充分,不易产生固体颗粒。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 .药皂中加入少量苯酚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 .NaHCO 3受热能分解产生CO 2气体,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焙制糕点的膨松剂2.生石灰没有还原性,一般加还原铁粉防氧化。
3.国际能源网报道:金属燃料可能成为新能源,可能带来结束化石能源时代的希望,是一种理想的储能方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纳米金属燃料更易点燃B .铁作燃料时,可用磁性材料吸引生成物,便于产物分离C .镁可以通过2Mg +CO 2=====点燃2MgO +C ,达到既节能减碳又释放能量的效果D .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使其分解获得镁并释放出能量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B.皮肤沾有油脂时,立即用氢氧化钠稀溶液擦洗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用含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科学家称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主要是因为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可溶于硝酸的有色产物C.漂白粉既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D.铝热反应常被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说明铝的氧化性很强溶于硝5.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就是单质硅,A项正确;硝酸分解生成的NO2酸,使硝酸呈黄色,B项正确;漂白粉无毒,且性质较稳定,其杀菌消毒和漂白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C项正确;铝热反应利用的是铝的强还原性,D项错误。
专题01 化学常识化学与生活1.(2021·河北真题)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 .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C .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D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2.(2021.1·浙江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4种二肽B.乙酸、苯甲酸、乙二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纤维素与乙酸酐作用生成的醋酸纤维可用于生产电影胶片片基D .工业上通常用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产人造奶油3.(2021·广东真题)劳动成就梦想。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B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C家务劳动: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D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4.【2019新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5.【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B .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 C .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 D .“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6.【2018新课标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7.【2018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8.【2016年高考北京卷】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 .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 .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 .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 .侯德榜联合制碱法9.【2016年高考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化学与生活十年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 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2.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2017(全国I)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全国II)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海南)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海南)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 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C、D、CD、A2016(全国I)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海南)2.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谷氨酸单钠 B.柠檬酸 C.山梨酸钾 D.三聚氰胺(海南)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江苏)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四川)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天津)2.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水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浙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储热材料是一类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B.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C.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可服人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答案:D、D、B、D、B、A、D2015(全国I)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化学与生活1.(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
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
【详解】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2.(2019海南)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42CuSO 5H O ⋅B .42FeSO 7H O ⋅C .42ZnSO 7H O ⋅D .()422KAl SO 12H O ⋅【答案】A【详解】 在选项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只有42CuSO 5H O ⋅、42FeSO 7H O ⋅晶体有色,而42ZnSO 7H O⋅和()422KAl SO 12H O ⋅均为无色晶体,42CuSO 5H O ⋅加热分解生成CuSO 4和H 2O ,CuSO 4呈白色;而42FeSO 7H O ⋅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的Fe 2O 3呈红棕色,所以符合题意的物质是42CuSO 5H O ⋅,故合理选项是A 。
3.(2019江苏)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A .氢B .碳C .氮D .氧【答案】C【分析】此题属于一道简单题目,考点为营养物质中糖类的组成元素。
【详解】淀粉属于多糖,分子组成为(C 6H 10O 5)n ,组成元素为C 、H 、O ,不含N 元素;故选C 。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化学常识、化学与生活》十年真题汇总1.【2022年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答案】D【解析】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B.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错误;C.棉花、麻来源于植物,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为碳水化合物,但蚕丝来源于动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形成“云雾”效果,D正确;答案选D。
2.【2022年全国乙卷】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答案】B【解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确;C.青铜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黄铜为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两者均属于混合物,不是铜单质,C错误;D.钠元素灼烧显黄色,D错误;故选B。
3.【2022年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O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C.科学家成功将2CO跨临界直冷制冰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2【答案】D【解析】A.“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B.工业上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经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即纯碱,发生了化学变化,B 不符合题意;C . CO 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D .使用CO 2跨临界直冷制冰,将水直接转化为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变化,D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D 。
高二化学与生活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在生活中常用作天然防腐剂?A. 食盐B. 食醋C. 砂糖D. 酒精答案:A2. 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参与了哪种物质的合成?A. 血红蛋白B. 胶原蛋白C. 细胞膜D. 酶答案:A3. 碳酸饮料中的气泡主要来源于哪种化学物质?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氩气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是制作肥皂的主要原料?A. 氢氧化钠B. 硫酸钠C. 碳酸钠D. 硝酸钠答案:A5. 在家庭中,常用哪种物质来消除水壶中的水垢?A. 白醋B. 洗洁精C. 漂白粉D. 酒精答案:A二、填空题1. 空气中的氧气约占体积的 ________,并能支持 ________。
答案:21%;燃烧2. 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 ________。
答案:水3. 硫酸铜溶液呈 ________ 色,常用于杀死藻类和一些病原体。
答案:蓝4. 酒精灯使用的燃料是 ________,其主要成分是乙醇。
答案:酒精5. 硫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它们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出 ________ 离子。
答案:氢三、简答题1. 请简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答:酸雨主要由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这些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污染、建筑物腐蚀以及森林和农作物受损。
2.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体重量的大部分。
它参与细胞的构成,是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运输介质,还参与体温调节和代谢反应。
没有水,生命活动无法进行。
3. 描述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
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特征是反应物质中的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四、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答: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硬水和软水,然后滴入少量的肥皂溶液并摇晃。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考点1 化学与STSE考法01 化学变化的判断1. (2024ꞏ湖北卷)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舰体表面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防锈措施中不形成表面钝化膜的是A. 发蓝处理B. 阳极氧化C. 表面渗镀D. 喷涂油漆2. (2024ꞏ黑吉辽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发明关键操作化学原理A 制墨松木在窑内焖烧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黏土高温烧结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草木灰水浸泡树皮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2022ꞏ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4.(2022ꞏ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考法02 化学与材料5.(2024ꞏ浙江卷1月)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材料组成和结构变化性能变化A 生铁减少含碳量延展性增强B 晶体硅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导电性增强C 纤维素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吸水能力提高D 顺丁橡胶硫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强度提高6 (2024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B.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C. 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 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7.(2023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受紫外线照射后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作用生成的一种有毒烟雾B .“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 .航天飞机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大多是以碳纤维做增强体的新型复合材料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煤改后燃烧充分,不易产生固体颗粒。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 .药皂中加入少量苯酚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 .NaHCO 3受热能分解产生CO 2气体,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焙制糕点的膨松剂2.生石灰没有还原性,一般加还原铁粉防氧化。
3.国际能源网报道:金属燃料可能成为新能源,可能带来结束化石能源时代的希望,是一种理想的储能方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纳米金属燃料更易点燃B .铁作燃料时,可用磁性材料吸引生成物,便于产物分离C .镁可以通过2Mg +CO 2=====点燃2MgO +C ,达到既节能减碳又释放能量的效果D .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使其分解获得镁并释放出能量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B .皮肤沾有油脂时,立即用氢氧化钠稀溶液擦洗C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 .用含橙色酸性重铬酸钾的仪器检验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挥发性和还原性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科学家称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主要是因为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可溶于硝酸的有色产物C.漂白粉既可作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D.铝热反应常被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说明铝的氧化性很强5.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就是单质硅,A项正确;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使硝酸呈黄色,B项正确;漂白粉无毒,且性质较稳定,其杀菌消毒和漂白的性质被广泛地应用,C项正确;铝热反应利用的是铝的强还原性,D项错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铝和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时,可以把铜线和铝线拧在一起②汽车尾气中含有能污染空气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汽油燃烧不充分造成的③用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④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⑤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主要是由于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净水作用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③④⑤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B.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C.维生素、糖类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D.PM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7. “地沟油”是生活中废弃的油脂,食用容易致癌,但可以通过皂化反应制得肥皂回收利用,A 正确;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B错误;糖类有很多种,单糖不能水解,C错误;PM2.5 的微粒直径比胶体粒子直径大,因此不能形成气溶胶,D错误,故选A。
10.化学与生活密切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氟氯烃是安全、环保的制冷剂C.聚丙烯酸钠可做“尿不湿”原料 D.硅胶可用作瓶装药品干燥剂10. A项,氧化铁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正确;B项,氟氯烃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安全的制冷剂,但破坏臭氧层,所以不环保,错误;C项,聚丙烯酸钠溶于水,可作“尿不湿”原料,正确;D项,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作瓶装药品干燥剂,正确。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11. A项,铁表面镀锌,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能增强铁的抗腐蚀性,正确;B项,聚乙烯塑料不可降解,可造成白色污染,聚乳酸塑料可降解,可减少白色污染,错误;C项,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烟尘、SO2、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可造成雾霾天气,正确;D项,含重金属的12.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13. A项,乙烯可催熟水果,正确;B项,硅胶具有吸水性且无毒,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正确;C项,福尔马林有毒,可作防腐剂,但不能作食品的保鲜剂,错误;D项,氢氧化铝可中和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确。
14.化学与资源、环境、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PM2.5(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的存在能够形成丁达尔效应B.煤燃烧时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可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C.将造纸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节约生产成本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14. 1微米是1 000纳米,故PM2.5分散到空气中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高温下可与碱性氧化物CaO(生石灰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造纸废水压到地下,会造成水体污染;“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
【答案】B15.“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生产和使用剧毒农药 B.化工厂产生的废气向高空排放C.利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D.造纸厂用二氧化硫进行纸浆漂白17.化学遍及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使用的氮气来自于空气B.“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于生产肥皂和生物柴油C.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使用时其用量可以不加限制D.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将机动车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无害物质【答案】C19.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19.【解析】 A 项,不锈钢主要是铁、铬、镍、碳形成的合金,正确;B 项,棉、麻和淀粉都是多糖,属高分子化合物,虽结构单元相同,但其分子的聚合度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C 项,花生油是不饱和的酯类化合物,牛油是饱和酯类化合物,错误;D 项,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并不能彻底水解成氨基酸,错误。
20.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的氧化物无关B .“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白酒中混有少量塑化剂,可通过过滤除去D .能够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有防腐、保鲜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应限量使用2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 .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B .大力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以缓解能源紧缺C .研制新型杀虫剂,使它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其他昆虫无害D .工业上用废铜制取胆矾CuSO 4·5H 2O :2Cu +O 2+2H 2SO 4(稀)+8H 2O=====△2CuSO 4·5H 2O【解析】:选B 。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不产生废弃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B 项中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大量使用必然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显然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23.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直径在1~100 nm 范围内的材料。
纳米技术所带动的技术革命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子技术。
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制得液溶胶B .用纳米级金属颗粒粉剂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但并不能说明“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D.银器能抑菌、杀菌,纳米银粒子填入内衣织物中,有奇异的抑菌、杀菌效果24.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B.医疗中常用酒精溶液来消毒,是因为酒精溶液能够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以减少硫、氮氧化物排放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解析】:选D。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有机高分子。
2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尔马林可用于保存海鲜产品B.硅胶吸附能力强,常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食品干燥剂C.工业上利用Cl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D.棉花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解析】:选B。
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且有毒,不能用作食品保鲜剂;Ca(OH)2微溶于水,澄清的石灰水浓度太小,不宜制取漂白粉;棉花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7.化学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铁粉常用于食品干燥剂B.“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C.抗酸药如小苏打可治疗因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过程的变化包括粮食→淀粉→葡萄糖→乙醇28.下列关于化工生产的叙述中,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石油工业中,采用干馏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B.硝酸工业中,为了加快氨氧化的速率,通常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C.纯碱工业中,氨碱法通过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D.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高压条件,增大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原料转化率2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神十”宇航员所穿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食品包装袋、食品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D.针对病毒性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A项,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显然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食品包装袋、食品保鲜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不能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长时间使用后会放出有毒物质,故选B;C项,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纤维素只是加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不属于营养物质;D项,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都能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分子变性,可以杀死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