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9
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知识点1. 新闻的要素:新闻由五个要素组成,即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以及为什么(Why)。
写新闻时,要尽量在第一段中回答这五个问题,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新闻的标题:新闻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并具有吸引读者的功能。
标题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词语,避免使用复杂的陈述句。
3. 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开头的第一段,然后逐渐向下展开,呈现逐渐细化的信息。
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新闻的要点。
4. 语言表达:新闻要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同时,要注意客观中立的原则,避免使用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
5. 新闻素材的收集和处理:新闻的素材来源多样,可以通过采访、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
在处理素材时,要进行客观公正的选择和加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6. 新闻报道的措辞:新闻报道要遵守真实、准确、公正、客观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夸张的词语或情绪化的表述。
报道时,要确保自身立场中立,坚持事实导向。
7. 新闻的校对和编辑:新闻报道在发布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对和编辑。
校对要检查新闻中的文字、标点符号、语法和语义错误,确保文章的流畅和准确。
编辑要进行内容的整合和协调,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信息的连贯性。
8. 新闻的道德规范:新闻行业有一系列道德规范,如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客观性、可读性等。
新闻报道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尊重事实,维护社会公众的权益。
以上是新闻写作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新闻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新闻基本写作一、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一)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新闻有不同的定义。
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
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
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的六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
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
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 (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
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引言新闻写作是一项重要的传媒技能,它要求记者以简洁、准确、客观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本文将介绍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包括新闻价值、文采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新闻的三要素新闻是指对当下事件或情况的报道,它具有三个重要的要素:时效性、真实性和公共性。
1. 时效性新闻需要及时报道,让读者了解最新的事件进展。
尽快发布新闻可以提高信息的独家性和点击率,吸引更多的读者。
2. 真实性新闻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事实,避免虚假报道。
记者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采访,确保信息源可靠。
3. 公共性新闻是为广大公众所关注的话题,因此需要具有广泛的公共性。
新闻报道应涵盖各个领域和社会层面的议题,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文章结构新闻报道通常遵循倒金字塔结构,即从重要的信息开始,逐渐细化细节。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新闻报道结构:1.标题(Title)标题应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要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导语(Lead)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
它应包含最重要的信息,回答了谁、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怎样等问题。
3.主体段落(Body Paragraphs)主体段落逐渐展开新闻的细节,按照重要性排序。
每个段落应包含一个主题句,用于概括该段落的内容。
4.结尾(Conclusion)结尾部分可以总结新闻的主要观点,或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结尾通常简短且有力,强调新闻的价值和重要性。
语言运用新闻写作需要使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新闻内容。
以下是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以减少读者阅读的难度。
简单的词汇和句子能够更清晰地传达信息。
•遵循客观、中立的原则新闻应该客观、中立地报道事实,避免个人偏见或立场对新闻的影响。
记者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尽量避免主观评价。
•避免使用行话和专业术语行话和专业术语在新闻中容易造成读者的困惑,所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
•引用权威的信息来源引用权威的信息来源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新闻写作是一门追求客观、准确和简明的写作艺术。
在新闻行业中,准确、及时地报道事实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
一、新闻写作概述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
新闻写作的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让他们了解最新的事件、趋势和实况。
因此,新闻写作更加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新闻写作原则1.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基于真实的事实和准确的信息。
作为新闻写手,我们要始终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真实、客观和可信。
2. 及时性:新闻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及时获取和传递新闻信息至关重要。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要追求真正的“新闻”,即最新的信息。
3. 公正性:新闻报道应当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地传递信息。
避免个人偏见和歧视,让读者自行判断。
4. 多样性:新闻写作应涵盖各种各样的主题、事件和观点,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新闻报道要有深度和广度,避免单一化和重复。
三、新闻写作的结构新闻文章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先写重要的事实和信息,然后再逐渐展开。
这种结构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根据兴趣选择是否继续阅读。
1. 标题: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并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2.导语:导语是引入文章的一两句话,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导语应简明扼要,概括文章的要点。
3. 正文:正文包括报道的具体内容,按照重要程度和逻辑顺序组织。
每一段落应包含一个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问题。
4. 结尾:结尾应提供一个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可以提出展望和解决方案。
四、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新闻文章的受众广泛,包括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读者。
因此,写作时要避免过于专业、复杂的术语和长句。
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叙述。
2. 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晦涩的词汇。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一、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在进行新闻写作之前,必须了解以下基础知识:1.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记者对现实事件进行报道、分析和评论的文字作品,其目的是传递信息、引起读者关注、反映社会状况。
2.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新闻都是针对最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真实性:新闻报道应当客观、真实,避免夸大或虚假报道;•公正性:新闻应对所有当事人公正报道,避免片面或偏颇;•精炼性:新闻文体要简洁明了,不啰嗦;•入门性:新闻要吸引读者,引导读者关注。
3. 新闻的要素•新闻标题:简洁明了,能概括新闻要点;•新闻Lead:即导语,介绍新闻主要内容,切忌拖沓;•新闻正文:详细报道事件经过、情节等;•照片和视频:配图或视频加强新闻视觉效果;•新闻来源:标明消息来源,确保新闻真实可靠。
二、新闻写作技巧1. 写作风格•简洁明了:排除繁复词汇,语言生动简练;•恰当措辞:选择恰当词语,提升新闻质感;•像读者说话:用平易近人的语言与读者沟通。
2. 线索独特•找到新颖视角:寻找角度,使新闻独树一帜;•深耕热点话题:抓住社会热点,提升新闻关注度;•多元化报道:多角度展示事件细节,提高新闻深度。
3. 格式规范•采用倒金字塔式写作:将新闻要点放在开头;•遵循文体规范:采用“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五个方面介绍事件;•避免拖沓:新闻文本内容要简洁明了,舍弃无关细节。
4. 根据社交媒体特点定位•引导连接:在新闻末尾留下引导读者参与互动的方式;•利用标签:添加标签,提高文章被搜索引擎检索的概率;•深度报道:可适当附加相关背景材料或专家解读,增加新闻深度。
以上是关于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第⼀节新闻概述⼀、新闻定义什么是新闻?不同的⽂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纽约太阳报》采访部的主任约翰·B·博加特提出的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不是新闻;⼈咬狗,才是新闻。
其实,以上表述并⾮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新闻学的基本⽴场,即⼀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1943年9⽉陆定⼀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城市的报纸⼯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新闻反映新发⽣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最终定义为“新闻是对新近发⽣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
⼴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新闻价值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时间性:报道最近发⽣或正在发⽣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三)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四)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读者的猎奇⼼理;(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的事件;(六)⼈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情味的⽣活事件。
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标准。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
它包含两层意思:⼀是事实本⾝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的重要性、影响⼒和新鲜程度等;⼆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
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概述在信息时代,新闻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还是在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中需要撰写新闻稿件的人员,掌握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包括新闻的特点、新闻的写作结构和要素、新闻标题的撰写方法等。
新闻的特点新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即时性:新闻是及时反映事件发生情况的一种报道形式。
因此,新闻稿件的撰写需要迅速反应,抢先报道。
2.真实性: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不能夸大、歪曲或虚构事实。
新闻写作要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严禁捏造事实。
3.简洁性:新闻篇幅一般较短,需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完整的信息。
4.读者导向:新闻的受众是广大读者,新闻写作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的写作结构和要素新闻的写作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标题标题是新闻稿件的开篇,它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具有感染力。
优秀的标题应当简洁明了,能够准确传达新闻事件的要点。
导语导语是新闻稿件的第一段,也是最重要的段落之一。
它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并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导语要求简明扼要,抓住关键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体主体是新闻稿件的核心部分,包括了详细的事实、细节、引用等。
在写作主体部分时,需要尽量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由重要的信息到次要的信息进行组织。
同时,要注意用语准确、简洁,避免过多的修饰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结尾结尾是新闻稿件的收尾部分,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总结或者展望。
结尾可以用以奠定主题,或者为新闻事件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同时也可以用来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新闻标题的撰写方法新闻标题是吸引读者眼球的第一道门面。
好的标题能够概括文章内容,传递核心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撰写新闻标题的方法:•简洁明了:标题要力求简练,用尽量少的字词表达完整的信息。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需要具备基础的知识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关于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基础知识:1. 新闻因素:新闻应具备独特性、新奇性、时效性、真实性、公正性等基本因素。
2.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和重要性,包括时事价值、人文价值和知识价值等。
3. 新闻结构: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读、引言、主体、结尾和署名等部分,需要根据新闻的性质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合理组织。
4. 写作风格:新闻应以简洁、明确、客观、准确为基本原则,避免冗长、复杂和主观的表达。
写作技巧:1. 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兴趣。
2. 引言:引言应具有吸引人的特点,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新闻的要点,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有助于读者继续阅读下去。
3. 主体:主体部分应突出新闻的重点和关键信息,采用递进式结构,先主要后次要。
4. 结尾:结尾应简明扼要,概括新闻的要点,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 描述:新闻中的描述应准确、生动,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持,增加可读性。
6. 引用:新闻中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事实时,应标明出处,并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7. 角度:选择合适的角度写新闻,能更好地突出新闻的重点和亮点,吸引读者注意。
8. 编辑:写完新闻后,要进行编辑和校对,检查语法、标点符号、用词准确性和逻辑连贯性等。
以上是关于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一些要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不断提升新闻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当涉及到新闻写作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时,以下是一些额外的建议和技巧:1. 多读新闻:阅读大量的新闻报道,尤其是经典的报道,可以帮助你熟悉新闻写作的风格、结构和技巧,同时也能增加自己对不同新闻话题的了解。
2. 找准目标读者:在写作之前,要明确新闻的受众群体,并针对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来撰写报道,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并传达信息。
3. 简洁明了:新闻写作追求简明扼要,避免废话和冗长的表达。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第一节新闻概述一、新闻定义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
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
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
《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
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
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
“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它要求准确、凝练地传递信息,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下面是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帮助你了解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1. 简明扼要:新闻报道要力求简短明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主要内容,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
标题要具有吸引力并准确概括新闻事件的要点。
2. 有效引导:新闻报道通常以最重要的信息开始,然后逐渐展开。
这种倒三角形的写作方式可以引导读者迅速了解新闻的核心内容。
3. 事实为基础:一篇新闻报道应该基于真实的事实,而不是主观的观点或个人立场。
报道者应该通过调查、采访等手段收集可靠的信息,并据此撰写报道。
4. 逻辑严谨:新闻报道要求逻辑严密,内容连贯,避免出现矛盾或不清晰的情况。
事实和证据要有可靠的来源,并且应该能够支撑报道的主题。
5. 客观公正: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尽量避免个人偏见或情感色彩的介入。
报道者应该尽量保持中立的立场,并给予被报道方公平的机会表达观点。
6. 多样性和平衡:在报道中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声音和意见,避免片面性和偏颇性。
报道者应该向各方面收集不同的观点,并在报道中呈现平衡的观点。
7. 时间敏感性:新闻报道通常要求及时发布,因此要求报道者具备快速而准确地收集、整理和撰写新闻的能力。
对于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相关报道。
8. 新闻价值: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是评定一篇报道重要性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报道的时效性、权威性、唯一性、冲突性、地域性等方面。
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讨论。
9. 观点和语气:新闻报道应该尽量避免主观性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在消息报导和事件的叙述中。
报道者应该采用客观中立的语气,只呈现事实,而不是演绎或评论。
10. 校对和编辑: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应该经过仔细的校对和编辑,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编辑应该检查和修正拼写、语法和标点错误,以及确保报道的结构和逻辑的完整和连贯。
新闻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所报道的有
关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事件、信息或意见。
2. 新闻的特点:新闻主要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公正性、客观性、可
读性等特点。
3. 新闻价值观:新闻应该坚持真实、公正、客观、全面的原则,维护
社会公共利益,传递正能量。
4. 新闻报道的原则: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
5. 新闻报道的要素:新闻报道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等要素。
6. 新闻报道的结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导语、主体、结尾等部分。
导
语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体部分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和相关信息,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7. 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新闻报道应该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表
达准确清晰。
8. 新闻报道的分类:新闻报道可分为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多个类别。
9. 新闻记者的职责:新闻记者应该寻找新闻线索、采访相关人员、整
理资料、撰写报道等工作。
10. 新闻伦理道德: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夸大事实、不歪曲事实、不捏造事实,维护新闻业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
1.新闻稿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表达方式,比拟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
事实是它的根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根底。
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开展的经过不能虚构。
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
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
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
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
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缓慢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
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
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
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1.动态消息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
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
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第一节新闻概述一、新闻定义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
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
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
《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
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
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
“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_新闻导语写作方式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版面术语报头、报眼、报脚、报眉、头版头条(二版头条、三版头条等)、偏头条、倒头条、通栏标题、套红、中缝(一四中缝、二三中缝等)二、报纸的文体主要有三种:消息、通讯和言论新闻的分类:广义:消息、通讯、言论(评论)、图片狭义:消息(新闻就是消息,消息就是新闻)消息字数一般要求:重大消息不超过800字,一般消息不超过500字。
三、什么是新闻(消息)?(1)定义: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最迅速的手段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宣传文体。
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
消息来源格式:本报讯(记者、特约记者、通讯员),新华社消息、路透社、塔斯社等等(2)特点: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较小。
内容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另加“如何”(3)消息的结构: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写法: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四、消息的种类(按写作特点分)(1)简讯(新闻短波)(2)动态消息 (3)经验消息 (4)综合消息(5)评述性消息 (6)新闻特写(素描、特写) (7)人物消息 (8)公报式新闻写作六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
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
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新闻导语写作方式1、叙述方式导语的写作:为了使导语精彩醒目,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应该根据不同稿件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写法。
多数情况下,新闻导语采取的是叙述即陈述的方式,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归纳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新闻基础写作知识新闻基础写作是指在进行新闻报道和写作时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
下面将从新闻基础写作的要素、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及新闻语言的特点和技巧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新闻基础写作的要素1. 新闻判断力:新闻判断力是指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客观分析和评价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和判断事件的重要性和新闻价值。
2. 新闻敏感度:新闻敏感度是指新闻记者对事件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并迅速进行报道。
3. 新闻写作风格:新闻写作风格是指新闻报道文章的风格特点和表达方式,应该简洁明了,语言准确清晰,力求简单易懂,富有感染力。
二、新闻报道的结构和表达方式1.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事件的要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常采用一般现在时和主动语态来表达。
2. 新闻导语:新闻导语一般包括"谁在做什么","在哪里","什么时间","为什么","怎么样"等要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新闻事件的要点,引导读者进入文章。
3. 新闻主体:新闻主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的写作方式,即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依次叙述事件的细节和发展过程,重要信息放在文章的开头,细节和背景信息放在后面。
4. 新闻结尾:新闻结尾要简洁明了,总结事件的要点,给读者一个完整和清晰的印象,并对事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三、新闻语言的特点和技巧1. 新闻语言准确性:新闻语言应该准确、简练,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定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避免主观性的评价和夸张的语言。
2. 新闻语言简洁性:新闻语言要简洁明了,不冗长,不啰嗦,以简短的语句和简单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新闻报道。
3. 新闻语言严谨性:新闻语言要准确无误,语法正确,不出现错误和歧义,严格遵守新闻写作的规范和要求。
4. 新闻语言感染力:新闻语言要具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新闻写作基本理论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价值
无论是以报道为主的新闻文体(消息、通讯),还是以评论为主的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选择的对象都必须具有某种价值,应该值得报道或者值得评论,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或者明理欲望。
新闻报道的对象要有价值,主要是说要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一般认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与它所体现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密切相关。
事实(事件)越是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或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或诸多要素同时具备),就越是具有新闻价值。
事实(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记者进行新闻选择的重要依据。
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事件)都可以报道,还必须考虑它是否具备社会价值。
所谓事实(事件)的社会价值,是指它被批露以后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对人的自身发展总体有利的功用。
因此,只有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备的事实(事件),才具有报道的价值。
新闻评论的对象应当蕴含某种意义,具有议论价值。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时效性原则。
四、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1、真实:准确而客观,感人而形象
2、简洁:简洁而生动,鲜明而深刻
3、时效:新鲜而富动态,快速而富有个性
五、新闻写作的语言:
1、准确简练。
2、浅显易懂。
单位
(二)消息的写作
一、消息构成要素
“五W”和“一H”
新闻的“五W”和“一H”是消息写作所要具备的六要素。
“五W”指的是英语中以“W”为开头的五个单词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一个H(how)”即何果。
二、消息的结构:
一篇消息大致有如下几部分组成:标题、消息头(一般分成“讯”和“电”两类)、导语(包括自成段落或几段联结的复
合导语)、正文(文章的主体、核心部分)、背景(穿插在文章中的辅助性材料)、结尾(主题的揭示或补充)。
武警部队网络新闻可省略消息头部分。
常用的几种消息写作结构形式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它的结构形式为:
导语(包括最重要、最吸引人的消息,即高潮、结论、结果。
)
更多的事实材料说明,对导语内容的扩展。
辅助性消息或背景材料,对重要的事实作补充。
引语或次要的事实材料,对重要事实作进一步的补充。
细节材料,也是对重要事实作进一步的补充
最不重要的消息。
2、金字塔式结构
3、倒金字塔和金字塔式结构
4、自由式结构
三、消息构成部分详解
标题
1、消息的标题。
新闻作品的标题标示着文章的“身份”和思想内容,也传达出文本的体裁和风格。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
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
消息的标题必须
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2、标题的功能。
西方的学者对标题的功能作了如下概括:吸引读者的注意;表示新闻的重要程度;标题是新闻的广告;告诉读者事实;美化版面。
3、标题的写作要求
(1)在内容的要求上,标题应简明扼要地陈述与事实部分同样精彩的主题思想,概括文章的主旨;其次,不能因为要引人注目,而在标题方面夸大其词或耸人听闻;再次,标题是在告诉事实,不是发表议论,因此,不能让人摸不着边际。
注意的问题:其一、应避免空乏、毫无新意的平淡和做作,流于浮夸、庸俗、低级趣味,不实的标题登上媒介的大雅之堂。
其二、标题的写作应避免公式化的格式。
(2)在形式和语言方面的要求,标题的形式美与语言文字的简洁明快是相辅相成的,要讲究标题的形式美和语言到内言简意赅、准确无误。
标题的写作如同画龙点睛,要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突出新闻的要点,因此,要避免标题过长,一是啰嗦、松散,二是缺乏深刻、凝练。
所以,语言、文字在标题中的精练十分重要。
导语:
导语是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新闻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两重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把重要的新闻事前主其意义表现出来;二是想方设法吸引启发读者来阅读新闻全文。
导语的重要性
1. 导语可以使读者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2. 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3. 导语写作颇能体现写作者的才华和功力
4. 导语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关系着下文如何顺利地展开
5. 一篇新闻报道只有一条导语,而它是最优化的方案
6. 新闻的实践表明了导语的重要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
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
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
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
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
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制作总则
1. 研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需要告诉人们的又是什么,把二者和谐的统一起来
2. 从新闻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点。
3. 应有新闻事实,但要避免与主体内容重复。
4. 交代消息的来源和新闻根据,给人以可信感。
5. 文字精,表达巧,凝练、醒目、明快。
导语的形式
1、叙述式。
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
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
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
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
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
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也是具体展示和叙述新闻事实的部分,是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的部分。
如果说标题、导语已概括了新闻事实(事件)内容的话,那么主体部分就应该比较详细地叙述新闻事实(事件)本身。
对于主体来说,前面已经有了标题和导语,不宜在内容上过多重复,因而它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完成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事实(事件)的具体展示,将“浓得化不开”的标题和导语加以展开,使受众了解新闻事实(事件)的具体过程,相关背景以及他们想要了解的方方面面。
二是对标题和导语所涉及的新闻事实(事件)加以必要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主体对于标题和导语的内容,既有所阐释又有所补充。
新闻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
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
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客观解释。
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
“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
就是把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
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为“事实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
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记者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
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
有的新闻学则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新闻作品的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
式……等等。
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