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排球模块教学方案模块1(汤辉)
- 格式:doc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19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1. 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握球、击球、用力等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1. 正面双手垫球动作的协调性。
2. 握球、击球、用力等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
2. 学生集合,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
二、准备部分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活动,以预防运动损伤。
2. 学生分组进行徒手操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三、基本部分1. 教师讲解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强调握球、击球、用力等动作的协调配合。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正面双手垫球动作的练习。
3. 学生分组进行垫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学生进行垫球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四、拓展部分1. 教师讲解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排球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五、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2.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之处。
3. 学生集合,进行课后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在课后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掌握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不够协调,需要加强指导。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排球模块单元教学计划潘维晓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表一:学生自我评价表姓名性别说明: 1、认真填写姓名、班级、性别。
2、体能是否得到锻炼,在相应选项上打钩,认为自己应得多少分,填在得分栏,每5分为一个数值,如100、95、90、85……,下同.3、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填写第二栏。
4、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认真投入。
5、在学习练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配合如何。
6、生活习惯(如是否吸烟、酗酒、饮食习惯),遵守作息制度的情况,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7、总评一栏中根据自己的表现如实填写,得分栏填以上五项的平均分。
排球模块考核评价办法1、本模块的考核将从考勤、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四个方面进行。
(1)其中考勤占二十分,由教师掌握,每迟到、早退一次扣二分,旷课一次扣五分,请假、见习扣一分。
(2)自我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参照表格下方的说明进行填写,其中自我评价占二十分,学生互相评价占三十分。
(3)教师评价中的知识技能得分填写技能考核得分,占三十分,其中的技评得分将体现进步得分。
2、每学完一项技术进行的阶段性测试将分为每八个人一组的小组进行,两人一组进行演示,其他人根据其表现打分,并记录。
3、模块的最终考核共进行四个项目的测试:(1)三米摸线:计时一分钟,手放在三米线上开始,一分钟内左右滑步交替摸中线和三米线,占三十分.男同学三十五次为满分,女同学二十八次为满分,每少一次扣一分。
(2)纵跳摸高:计时一分钟,原地双脚连续起跳,伸手触摸高处悬挂的气球或软排球,球距离地面在原地伸手最高点以上二十厘米左右,占三十分.男同学三十次为满分,女同学二十次为满分,每少一次扣一分.(3)传垫球:两人一组进行传球和垫球演示,不间断传垫球二十次以上为满分二十分,每少一次扣一分。
(4)扣球:助跑起跳扣抛球五次,每成功一次的四分,满分二十分.4、考核的技评得分为满分十分,打分取整数,本项目最终得分=定量得分×技评得分÷10。
高中排球模块教学单元计划
排球------高中选修教学模块方案
教材分析:
依据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选项学习的精神,对排球运动感爱好的同学会把排球运动作为他们选修学习的内容。
高中的排球教学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强化排球基本技术的把握,并在练习中加强基本技术的运用。
针对教学中针对同学排球技术参差不齐的状况,将同学划分不同的教学小组,充分发挥技术较好的同学的传帮带作用。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技术的把握和练习方法的多样化上,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同学们的爱好,并在竞赛前、后讲解竞赛规章,让同学能全面了解排球运动的相关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以及规章,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与熬炼的价值通过多种教与学的方式学会把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洁战术,能够进行多种形式的排球竞赛。
2、学习排球运动中的各种移动、传、垫、扣、发、拦网等基本技术,以及简洁的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进展同学协调、灵敏等身体素养。
3、培育同学负责、合作、遵守规章、敬重对方等优良品质,使同学体验到排球运动同伴之间,和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交往与友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育同学对排球运动的爱好和爱好,体验排球运
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技术和战术,提高排球技能水平。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排球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排球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等。
2. 排球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一传与二传配合等。
3. 身体素质训练: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
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基础技术训练2. 第二阶段(5-8周):基本战术训练3. 第三阶段(9-12周):身体素质训练4. 第四阶段(13-16周):综合训练与比赛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 热身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
2. 简要介绍本节课内容,提出教学目标。
(二)基本技术训练1. 传球:讲解传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2. 垫球:讲解垫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3. 扣球:讲解扣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4. 发球:讲解发球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5. 拦网:讲解拦网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三)基本战术训练1. 进攻战术:讲解进攻战术的配合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2. 防守战术:讲解防守战术的配合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3. 一传与二传配合:讲解一传与二传的配合要领,示范动作,分组练习。
(四)身体素质训练1. 速度训练:短跑、折返跑等。
2. 力量训练:深蹲、卧推等。
3. 耐力训练:长跑、间歇跑等。
4. 灵敏训练:障碍跑、蛇形跑等。
5. 协调训练:跳绳、平衡木等。
(五)综合训练与比赛1. 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2. 开展班级间或校际间的排球比赛,检验训练成果。
(六)放松部分1. 轻松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
2.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能力。
高中《体育与健康》排球模块教学设计课件www.5yk(水平五年级:高二年)一、指导思想及思路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通过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学习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不断的提高排球运动技术和参与比赛的能力,同时在练习中渗透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
二、教材分析排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强调集体的配合。
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接发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术。
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排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防守也是进攻的开始,垫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
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的一种基本动作,只有良好的垫球技术才能保证排球比赛的流畅,无论是比赛还是锻炼身体的需要,都应该掌握此技术。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探究、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学生,心理意识趋向于成人化,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喜欢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
经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排球有所了解但是真正有实践的并不多,都属于新学者,但他们所具备的能力有利于开展和学习排球这项运动。
本课根据学生特点及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安排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垫球的动作要领:一插、二夹、三抬。
2、教学难点:用力顺序及全身协调配合。
五、教学目标、通过对排球垫球的巩固学习与练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
高中排球模块一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排球是一项展开特别宽泛的运动,在运用排球技战术竞赛时,锻炼身体,培育学生的判断能力、剖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坚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关于处生长发育顶峰期的高中生来说,常常参加排球运动,能够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敏捷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提升人的体能,增进身体健康;促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机能状况的改良,使身体获取均匀发展;使动作灵巧,反响快速,增加弹跳力;其次,学生认识排球运动文化,掌握排球运动项目技术,提升学习兴趣,培育体育文化观,对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有踊跃的作用。
此外排球运动还可培育学生正确办理体育运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关于生活和学习起到踊跃的促使作用。
排球项目技术的安排与学习:第一分步复习和学习排球基本技术,并在此基础进行较简单的教课竞赛,稳固和掌握排球基本技术,使学生知道排球基本技术在正式竞赛中的重要性;在掌握排球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排球组合技术,经过参加实践,使学生提升对排球基本技术的灵巧应用;在进行各样组合技术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基本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技战术配合。
经过多种基本技术、组合技术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喜好,使每个学生乐于参加,体验排球运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培育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教课中发展学生专长,提升学生排球竞赛能力,促使学生身体、心理的发展,培育学生合作、恪守规则、尊敬对方、尊敬裁判等优秀质量,使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中伙伴之间、个人与集体的交往与友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本模块的详细安排排球模块一(水平五)教课计划1、培育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喜好,使每个学生乐于参加,体验排球运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模2、使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文化,经过多种教与学的方式学会排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块术,能够进行多种形式的排球竞赛,发展体能;目3、发展学生专长,提升学生排球竞赛能力,促使学生身体、心理的发展,培育学生合标作、恪守规则、尊敬对方、尊敬裁判等优秀质量,使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中伙伴之间、个人与集体的交往与友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高中排球模块训练课一、排球项目介绍: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Willian Morgan)创造了游戏“Mintonette”,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名为起初这种游戏是以网球和篮球为基础的。
游戏在篮球场上拦一副网球网(约高1.98m),用篮球胆当球,同网球一样打来打去,与网球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我国排球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作为文化教育的体育,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人侵来到我国,美国的传教士在传教布道之时把排球运动带了进来。
1905年,排球活动首先在广州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倡行,后来主要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
外籍人士等以教学、游戏、训练班及表演等方式传播,排球运动逐步在我国部分城市的一些学校中开展起来。
现代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落地的,集体的。
攻法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其特点有:1、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3、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排球运动发展至今已100多年了,竞赛规则经过多次的修改,更加突出了现代排球的技术特点。
比如身体各部位都是合法的击球部位。
技术要求更加规范突出实用效果。
比赛中提高了出球速度(发球,扣球),实行每球得分制,使比赛更加激烈,精彩。
从而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排球运动。
二、排球模块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 模块教学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
2. 排球选项课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排球理论知识和技、战术。
高中体育排球模块教学设计引言排球作为一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排球模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精神。
本教学设计旨在为高中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排球教学的参考框架。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比赛制度。
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术语和战术概念。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执行排球基本技术动作,如传球、扣球、发球等。
学生能够在实战中运用基本战术,如进攻组织、防守布局等。
1.3 情感目标学生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提高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学生在排球运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2.1 体能基础分析学生的体能状况,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等。
2.2 技能水平评估学生现有的排球技能水平,确定教学起点。
2.3 兴趣偏好了解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偏好,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三、教学内容安排3.1 基础技术教学传球:正手传球、反手传球、跳传等。
扣球:近网扣球、远网扣球、时间差扣球等。
发球:上手发球、下手发球、飘球等。
3.2 基本战术教学进攻战术:快攻、掩护进攻、拉开进攻等。
防守战术:一传防守、二传防守、拦网等。
3.3 规则与裁判法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裁判法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示范与模仿: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对抗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景教学:设置特定比赛情景,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4.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实战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周教学计划制定每周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5.2 月度教学计划每月进行一次技能测试和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3 学期教学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排球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配置6.1 场地设施确保有足够的排球场地供学生练习。
高中体育排球模块教学设计
本文的高中体育排球模块教学设计将分为三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2.掌握正确的发球、接发球、传球、攻球和防守等基本技术;
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提高身体素质,包括速度、灵活性和耐力。
教学内容:
1.排球比赛规则的介绍;
2.基本技术的讲解和演示;
3.技术练习和对抗训练;
4.分组比赛和小型比赛。
教学活动:
1.排球比赛规则的介绍
通过课堂讨论和讲解,介绍排球比赛的规则和基本知识,例如球场尺寸、得分规则和
换人规则等。
2.基本技术的讲解和演示
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包括正确的发球动作、接发球动作、传球动作、顶球
和扣球等基本技术的要领。
3.技术练习和对抗训练
分阶段进行技术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术。
例如,通过发球练习提高发球的准确性和力量;通过传球练习提高传接球的稳定性和速度;通过对抗训练提高团队合作和应对战术的能力。
4.分组比赛和小型比赛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排球比赛,强化技术操作和战术应用,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置不同形式的比赛,如4v4、6v6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排球模块教学计划表(一)
(一)对上空自垫球(占50%)
(一) 正面双手垫球100分(占50%)
排球模块教学计划表(二)
排球模块2考核内容、标准
(一) 双手垫球100分(占50%)
1方法:两人一组,相距5-6米,自由组合连续对垫球。
来回算一个计算。
30个为满分。
(二)正面下手发球(达标加技评)(占50%
)
10只,计有效数(70%)
排球模块教学计划表(三)
排球模块3考核内容、标准
(一)上手传球达标考核(占50%)
(二)侧面下手发球(达标加技评)(占50%)
10只,计有效数(70%)
排球模块教学计划表(四)
排球模块4考核内容、标准
(一)隔网传垫球考核(占50%)
(二)正面上手发球(达标加技评)(占50%)
(女生介绍学习,可以不做考核,男生考核) 10只,计有效数(70%)
排球模块教学计划表(五)
(一)扣球考试
1方法:自己传球或抛球给二传,二传传起来我们自己起跳扣球。
排球模块教学计划表(六)
排球模块6考核内容、标准
教学比赛考核:合理分组,根据学生在比赛场上的表现,给予评定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方案
模块教学内容:排球(水平五,模块学习一)
教学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女生班执教者学校:启东中学,姓名:
模块设计理念
江苏省启东中学汤辉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的综合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方案设计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注重学生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尊重、引导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学情分析
排球运动在我校女生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学生在平时的排球教材学习、自主锻炼和校女生排球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但由于学生来自各个不同学校,对排球运动的了解以及运动技能的水平受原初中教学的影响,学生在排球运动中的个体差异性较大,许多学生虽然喜欢排球运动,但运动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通过高一和高二两年的基础学习,状况有所改观。
三、教材分析
本模块方案为排球水平五内容、第五模块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首创了排球运动,并于1905年传入我国的。
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五次连获世界大赛的冠军,被人们传为佳话。
排球运动的特点包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的全面性、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攻防技术的两重性、严密的集体性。
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力量、弹跳力、速度、灵敏、耐久力等身体素质;能改进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各器官的技能状况,增进身体健康;能培养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心理品质及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良好作风。
结合学生实际和本校具体情况,本方案在教材的选择上侧重于排球各个基本技术的传授和介绍,包括正面双手下手垫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侧面下手发球、介绍正面屈体扣球、基本的“中一二”战术和基本的排球规则,力求达到使学生易学、易会、乐学、会学这一目标,为学生的自主锻炼提供技能与方法上的保障。
四、主要教学手段与方法
1、学生选修了排球,作为教师不能只是把教材内容通过讲授、技术的传承,教会学生掌握了技术动作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地思考、探索,了解排球的价值,学习和掌握排球运动技术的规律,同学间、师生间互动起来,提高排球教学的质量。
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启发和激励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体验和感悟排球的意义与作用,培养兴趣,并变成学生的行动,它体现了从认知到行为的主动性的弘扬。
2、教法上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演示、评价、启发、引导、观看高水平的排球比赛录象等方法,侧重于向学生传授各单项技术动作方法、技术关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法和自主锻炼的方法。
3、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模仿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竞赛性
法等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和谐、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知道个人和集体的作用。
4、注意运动知识的传授与运动能力的拓展,同时也注意了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的培养。
例如:排球的起源与发展史、我国排球运动的现状、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排球比赛裁判法以及相关能力发展的手段与方法等;同时也力求使学生懂得体育学习中安全的重要性、基本学会排球运动中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方法,保障本单元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5、方案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环节,着力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战胜自我、不怕苦、不怕脏、公平竞争、友好合作等良好品质。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个人与集体、合作与竞争、理想与现实、挫折与成功、拚搏与快乐、帮助与寻求帮助等辩证关系的理解。
五、评价方法
1、在评价方法上,结合本单元教材特点,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并以定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合作能力、探究精神、情意表现、技能水平及交往能力等方面,同时也注重对动作方法的掌握、对动作过程和技术原理的理解、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价。
2、评价过程中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力求使“评价”成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六、本教材重点、难点
1、正面双手下手垫球
重点:垫击球的位置、人与球的位置、全身协调用力
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垫球
2、正面双手上手传球
重点:传球时手型、击球点和传球时的全身协调用力
难点:传球时全身协调用力
3、侧面下手发球
重点:发球的整个动作要稳,要准,挥臂路线要正确,击球点正确
难点:发球时整个动作的协调与连贯
4、正面屈体扣球
重点:掌握好助跑起跳的动作和时机,让学生体验人与球的合理位置关系,击球的部位、方式及用力等变化
难点:扣球时身体协调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