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体制
- 格式:ppt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28
财政管理体制名词解释
一、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财政资金来源。
它反映了国家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是财政分配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国家财政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国家实施各项职能的财力保证。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政府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国家财政支出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三、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预算管理是指国家将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再分配,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社会急需的方面。
四、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实施的检查、调查、监督等管理活动。
它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会压抑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管理制度体系一、国家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国家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基础,其内容包括财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财政收支预算、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等。
首先,国家财政管理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和《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法》,这两部法律规定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权利义务和关系,确立了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其次,国家财政管理体系中最核心的制度是财政收支预算制度,即国家财政预算制度,国家财政预算是国家财政收支和政府活动的安排计划,国家财政收支预算体系包括中央政府预算、地方政府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一制度规定了国家财政的管理权限和程序。
此外,国家财政管理还包括财政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财政会计制度规定了国家财政活动的核算、报告和监督程序,审计制度规定了对国家财政收支的独立审计和监督程序。
二、地方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地方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是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延伸和实施,其内容包括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等。
首先,地方财政管理体系中最核心的制度是地方政府预算制度,地方政府预算是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和活动的安排计划,地方政府预算包括地方政府一般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地方政府预算规定了地方财政管理的权限和程序。
其次,地方财政管理包括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规定了地方财政管理机构和职责,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旨在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权责清晰、分权合作和财政收支平衡。
三、企业财政管理制度体系企业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法规、企业财务预算、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企业财务管理条例》,这两部法律规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预算制度,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决策的依据和基础,企业财务预算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执行,企业财务预算规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权限和程序。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内容提要:本章分析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介绍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对我国目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进行了探讨。
学习目标: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及1994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掌握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及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应用所学知识和内容分析80年代以来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如何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概述内容提要: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它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
它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
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行政权力(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财权,以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中,财政管理体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都要有财力、物力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
由于财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由其决定。
因此,财政管理体制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并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财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的原则1、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符合我国的国情:第一,我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我国政权体制的要求。
一级政府有一级施政范围、就必须相应地建立一级财政。
第三,我国要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计划,财政必须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财政管理体制2010年某省征收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300亿元,按照现行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该省应分享的个人所得税收人为()亿元。
A. 120 B. 125 C. 250 D. 300 正确答案:A所得税(铁路运输、(江南博哥)国家邮政、原四大国有三大政策性银行、海洋石油企业除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该省应分享的个人所得税收入=300*40%=120亿元。
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铁路运输部门缴纳的房产税收入B.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收入C.国家邮政局上缴的利润D.省属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收入正确答案:A 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界定的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工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入。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1993年地方实际负担的20%部分列入地方财政上缴中央基数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而所有的房产税都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范畴。
故该题应选A。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
A.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B.财政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C.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D.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E.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正确答案:ABDE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O。
A.政府预算管理体制B.税收管理体制C.国债管理体制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正确答案:A此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包括O。
A.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B.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C,加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D.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E.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正确答案:BDE 此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含义及特点【知识点2】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其特点一、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及作用1.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他在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中第一次使用这一概念。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作用:(1)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
这一制度增强了地方政府提供本地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平衡。
(2)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地方之间因财政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等。
(3)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可以对地方的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1)完整性。
从转移支付的目标、种类、方式,到具体因素和数额的确定分配与监督,都要有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安排。
(2)对称性。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财力,与能够满足该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
(3)科学性。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一般性转移支付系数主要取决于转移支付资金总额、地方收支缺口、各地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
(5)法制性。
例题精讲【真题•2016单选】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财力,与能够满足该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体现了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A.完整性B.法制性C.对称性D.灵活性【答案】C【解析】本题根据“相对应”即可选择“对称性”。
【知识点2】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财政转移支付分类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但一般都可以归结为均衡拨款与专项拨款两大类。
通常情况下,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美国是分权国家的典型代表,但美国是少有没有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国家,联邦政府的转移支付全部以专项和分类转移支付方式下达。
第五讲财政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概述(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财政管理体制是处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依据。
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力财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履行其相应的职能,就需要在各级政府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的分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以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和管理关系。
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处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同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关系的预算、税收、财务等各方面的体制,其中最核心的体制是预算管理体制,因此,狭义的财政体制是指预算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与公共财政体系的逐步确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也将以预算管理体制为其主要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分为集权型、分权型、集权分权结合型体制类型。
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属于集权分权结合型体制。
(二)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1、统一政策与分级财政相结合。
财政管理方针政策、全面性法律法规、重大的改革措施由中央统一制定并颁布实施。
在统一的政策法规下,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具有独立的职责权限、收支范围和财政预算。
坚持统分结合原则,有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2、规范性与灵活性相兼顾。
财政管理体制的确定,既要有利于维护财政管理体制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地方在经济、地理、资源等方面的特殊情况,把规范统一的管理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之上。
3、财权和事权相对称。
事权是一级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及相应的管理权限;财权是一级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拥有的财力及可支配的管理权限。
事权是财政管理体制划分的重要前提,只有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才能确保各级政府履行责任的财力需要。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政府间职权的划分。
财务制度国家有规定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划分。
一般来讲,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包括中央财政管理和地方财政管理两个方面。
1、中央财政管理中央财政管理主要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
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编制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国家财政收支、制定相关财税政策等工作。
此外,中央财政管理机构还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综合税务局、国家扶贫开发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国家财政管理的职责。
2、地方财政管理地方财政管理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负责。
地方财政部门负责编制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地方财政收支、加强对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地方财政管理机构还包括地方税务局、地方综合税务局等机构,各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承担地方财政管理的职责。
二、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是指国家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过程。
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主要包括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环节。
1、财政预算编制财政预算编制是国家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的过程。
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财政政策,编制年度和中期财政预算,并上报审议通过。
2、财政预算执行财政预算执行是指国家按照预算安排执行财政收支活动的过程。
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调整预算方案。
3、财政预算监督财政预算监督是指国家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
国务院监察部门和地方监察部门对财政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
三、国家财政监督国家财政监督是指国家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过程。
国家设立财政审计机构,负责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1、财政审计财政审计是国家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
财政审计机构对财政部门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监督各级财政部门依法管理财政资金。
2、财政监督财政监督是国家对财政收支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