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见习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23
《临床麻醉学》见习大纲
(供麻醉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班用)
Ⅰ前 言
《临床麻醉学》是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通过麻醉学的实习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麻醉学有初步的概念,能增强学生学习麻醉学的积极性,同时强化理论基本知识,为以后的临床麻醉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临床麻醉学见习课教学大纲》其内容既包括麻醉的总论、常用药物的使用,又包括各专科手术的麻醉特点。学生在实验课及见习课期间,通过老师讲授、实验操作、以及电视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麻醉总的原则和各专科手术的麻醉方法的选择。
老师按本大纲的要求重点讲授基本操作原理和规程,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每一项基本操作和动物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学生应严格按实验实习指导要求进行操作。教学过程中,采用电视及多媒体技术,展示操作步骤,提高实践效果。
本课程讲授按每周2.0学时安排,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0学时,具体学时分配见教学进度表。
II正文
见习一 麻醉前病情评估、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一 教学目的
1. 熟悉麻醉前访视(检诊)的内容,了解麻醉前对病人病情的评估。
2. 掌握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3. 了解麻醉前准备的内容。
4. 熟悉麻醉前用药的选择。
5. 熟悉各项实验检查和辅助检查的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二 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麻醉前病情分类方法(ASA分级)。
2. 一般讲解重要脏器如呼吸系统(通气和换气功能)和心血管系统(心功能、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的评价方法及内容。
3. 一般讲解麻醉前用药。
三 教学内容
1. 麻醉前访视的必要性。
2. 麻醉前访视的主要内容。
3. 心、肺、肝、肾功能的评估和ASA的评估。
4. 麻醉前用药的原则和常见麻醉前用药的剂量。
5. 麻醉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6. 根据麻醉方法作相应的麻醉器械和麻醉药品的准备。
见习二 麻醉器械及麻醉机
一 教学目的
1. 掌握麻醉机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用途。
2. 熟悉各种型号气管导管、支气管导管及双腔气管导管的性能。
3. 熟悉CO2.吸收器构造及CO2.吸收剂原理。
4. 了解麻醉喉镜的结构及消毒、保存方法,掌握正确持喉镜的方法。
5. 了解吸痰用具和吸痰时注意事项。
二 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麻醉机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用途;各种型号气管导管、支气管导管及双腔气管导管的性能的介绍。
2. 一般介绍麻醉咽喉镜的结构及正确持咽喉镜方法,CO2.吸收器构造及CO2.吸收剂原理,吸痰用具和吸痰时注意事项。
三 教学内容
1. 麻醉机基本结构及各部件的用途的介绍。
2. 各种型号气管导管、支气管导管及双腔气管导管的性能的介绍。
3. 麻醉咽喉镜的结构及正确持咽喉镜方法的介绍。
4. CO2.吸收器构造及CO2.吸收剂原理的介绍。
5. 吸痰用具和吸痰时注意事项的介绍。
见习三 气管插管术(模拟实践)
一 教学目的
1. 掌握气管插管目的、优点。熟悉气管插管的准备工作。
2. 掌握经口气管插术的操作方法和插管成功的依据。
3. 熟悉口咽和气管的解剖特点、掌握上呼吸道三轴线和插管头位。
4. 掌握气管拔管的指征,熟悉气管插管术的常见并发症。
二 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气管插的目的、优点和气管插管的准备工作。
2. 一般介绍口咽和气管的解剖特点、上呼吸道三轴线和插管头位与气管插管的关系。
3. 重点讲解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和插管成功的依据。
4. 重点讲解气管拔管的指征。
5. 一般介绍气管插管术的常见并发症。
三 教学内容
1. 气管插的目的、优点和气管插管的准备工作。
2. 介绍口咽和气管的解剖特点、上呼吸道三轴线和插管头位与气管插管的关系。
3. 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和插管成功的依据。
4. 气管拔管的指征和气管插管术的常见并发症。
见习四 椎管内麻醉(模拟实践)
一 教学目的
1. 掌握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和脊髓麻醉的操作技术。
2. 掌握进入硬脊膜外腔的确定方法。
3. 熟悉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和脊髓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二 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和脊髓麻醉的解剖结构和操作技术。
2. 重点讲解硬脊膜外腔的确定方法。
3. 一般介绍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和脊髓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的介绍。
三 教学内容
1. 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和脊髓麻醉的解剖结构和操作技术。
2. 硬脊膜外腔的确定方法。
3. 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和脊髓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的介绍。
见习五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多媒体教学)
一 教学目的
1. 掌握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体表定位方法,熟悉操作程序。
2. 掌握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3. 熟悉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及剂量。
二 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解剖特点和体表定位方法。
2. 重点讲解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3. 一般介绍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及剂量。
三 教学内容
1.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解剖特点和体表定位方法。
2.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3.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及剂量。
见习六 静吸复合麻醉
一 教学目的
1. 熟悉静吸复合麻醉的概念及临床应用。
2. 熟悉静吸复合麻醉的实施方法。
3. 了解静吸复合麻醉的药物。
二 教学要求
1. 一般讲解静吸复合麻醉的概念及临床应用。
2. 重点讲解静吸复合麻醉的实施方法。
3.一般介绍静吸复合麻醉的药物。
三 教学内容
1. 静吸复合麻醉的概念。
2. 麻醉前用药。
3. 麻醉诱导(用药、诱导顺序、快或慢诱导)。
4. 麻醉维持(药物、剂量)。
见习七 胸科手术的麻醉
一 教学目的
1. 掌握开胸后呼吸、循环等生理改变和体位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
2. 掌握胸科手术的麻醉原则。
3. 熟悉单肺通气的呼吸生理和肺隔离技术以及适应症。
4. 了解确定双腔气管插管位置正常的方法以及手术结束时膨肺及胸腔负压重建的原因。
二 教学要求
1. 重点讲解胸科手术的麻醉原则,开胸后呼吸、循环等生理改变和体位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
2. 一般介绍单肺通气的呼吸生理和肺隔离技术以及适应症。
3. 一般介绍双腔气管插管位置正常的方法以及手术结束时膨肺及胸腔负压重建的原因。
三 教学内容
1. 开胸后呼吸、循环的生理改变和体位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
2. 胸科手术的麻醉原则。
3. 肺隔离技术的方法和适应症。
4. 单肺通气的呼吸生理。
5. 确定双腔气管插管位置的方法以及手术结束时膨肺及胸腔负压重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