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标准(2015版)电科院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62.03 KB
- 文档页数:39
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发电厂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提高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应当包括对发电设备的监督要求。
发电设备是发电厂的核心设施,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发电设备的监督标准应当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突发故障处理等内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其次,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发电过程的监督要求。
发电过程中涉及到燃料的供给、燃烧过程、蒸汽动力转换等环节,这些环节的监督标准应当包括燃料的质量要求、燃烧过程的稳定性要求、蒸汽动力转换效率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发电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
另外,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环境保护的监督要求。
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等环节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以确保发电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最后,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还应包括对人员管理的监督要求。
发电厂作为一个大型设施,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来保障其正常运行。
因此,对人员的技术培训、操作规程的执行、安全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应当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以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相关要求。
总之,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发电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确保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发电厂技术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技术监督简介技术监督,概念广、范围大,可以涵盖电力生产各环节中涉及技术、技术管理的相关工作和工作规定,目前主要定位在围绕电力生产的质量中心(安全、节能、环保)所开展的自查、督查、及由此派生的相关服务上。
目前,我院评价众多、开展都很深入,从技术监督的大概念而看,多数评价工作属于技术监督的专项检查,包罗万象的技术监督工作如何开展呢?肯定不可能象查评那样细化,工作深浅程度取决于监督着眼点、时间和人员等因数。
围绕监督质量中心——安全、节能、环保,我所的技术监督涉及机炉的安全与节能两方向:节能,我所已开展节能评价工作了,所以,我所技术监督的重心将是安全可靠!这也符合监督工作的方针精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机、炉、电一直以来是电厂的三大主设备,国电的技术监督中不含锅炉是不可思议的,汽机的技术监督没有覆盖《反措》要求的防范飞车、弯轴两大条,国电的技术监督完全背离了监督方针。
不管制度如何,机炉监督人员开展监督工作时的最低要求是熟悉理解集团《反措》中各自专业条款,防止机炉专业出现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注意:技术监督的主体是设备的主人(电厂),电科院只是参与!只有将技术监督扎根、融合于电力生产过程的运行、维护、检修、技术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将技术监督真正落实到机组状态性能、介质指标、以及影响状态性能指标的操作控制、技术管理的掌控上,技术监督才能有效地保障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地运行,因此,技术监督的自查是电厂完成的,也是技术监督最重要的一环。
电科院参与的技术监督工作分两块:督查与服务——为集团督查、给电厂服务,不过,这两块的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
一、督查工作督查与查评,只是用词不同而已,因此,督查工作大家都很熟悉,工作性质是按标准或大纲检查、评价电厂相关工作开展现状,一般需要行业要求、集团推动才能持续。
检查人员需要按检查表要求收集电厂管理、统计、设备运行等方面信息,并与电厂充分沟通后汇总信息,逐项打分,对做得不到位的予以适当指导。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发电企业电测技术监督工作,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电测技术监督工作应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实行设计、制造、安装、交接、检验、检修、改造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督。
第三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电测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第四条本细则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
第二章电测技术监督机构与职责第五条集团公司电测技术监督实行三级管理,第一级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中心),第二级为集团公司所属分(子)公司,第三级为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企业。
第六条技术监督中心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监督指导集团公司系统内各发电企业开展电测技术监督工作,保障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负责集团公司系统内各发电企业电测技术监督档案管理,收集分析电测技术监督月报表,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提出优化运行指导意见和整改措施,指导、协调各发电企业完成日常电测技术监督工作。
(三)协助审核电测专业设备技术改造方案、评估机组大修和技改项目实施绩效。
(四)监督各发电企业标准器具送检和仪表周检执行情况,检查发电企业上报数据的真实性。
(五)负责开展电测专业技术交流和培训,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六)负责组织召开电测专业技术监督会议,总结集团公司年度电测技术监督工作。
(七)负责定期编制电测技术监督报告,总结电测技术监督工作,提出工作和考评建议。
第七条各分(子)公司技术监督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集团公司管理制度。
(二)建立健全管辖区电测技术监督组织机构,完善电测技术监督分级管理制度,组织落实电测技术监督责任制,组织管辖区发电企业完成电测技术监督工作,指导发电企业的电测技术监督工作。
技术监督管理制度1 技术监督范围和内容1.1 技术监督范围包括电能、金属、化学、绝缘、热工、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坝工等方面。
1.2 技术监督的内容1.2.1 电能质量监督的内容:频率偏差、频率合格率、电压偏差、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和正弦波形畸变率等。
1.2.2 金属监督的内容:压力容器、承压管道及部件、水力发电机组重要转动部件及重要承重部件、水工建筑物中的重要金属部件,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变化、寿命评估、缺陷分析、焊接材料和工艺等。
1.2.3 化学监督的内容:水、汽、电力设备用油(气)、燃料品质,热力设备的腐蚀、结垢、积盐,热力设备停备保护,在线化学仪表等。
1.2.4 绝缘监督的内容: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包括GIS)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避雷器、电缆、母线、绝缘子、高压电机等设备的绝缘强度,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系统。
1.2.5 热工监督的内容:仪表检测及显示系统、自动调节系统、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系统、程序控制系统、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汽轮机控制系统;压力、温度、流量、重量、转速、振动检测装置的量值传递等。
1.2.6 电测计量监督的内容:电能表、互感器、电量变送器、测量系统二次回路、电测计量装置和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等。
1.2.7 环境保护监督的内容:废水的处理设施及排放、烟气的处理设施及排放、噪声治理、环保设施效率、电厂的环境现状评价等。
1.2.8 继电保护监督的内容: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包括GIS)、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电缆、母线、输电线路、高压电机等设备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同期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和励磁系统(包括PSS)及所属二次回路。
1.2.9 节能监督的内容:发电设备的效率、能耗(燃料、水)、变电设备损耗及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措施等。
1.2.10 坝工监督的内容:电站水工建筑、设备、设施,包括大坝、厂房、引水隧洞、闸门等的运行等。
Q/GDW06 1XX-XX-XXX—XXXX山东省电力行业发电机励磁技术监督工作规定2015-09-01发布2015-10-01实施山东电力技术监督办公室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职责分工 (2)6 技术监督内容 (3)7 技术监督管理 (5)前言本技术监督规定是根据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山东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工作规定的要求制定的。
本规定由山东电力技术监督办公室提出并解释。
本规定由山东电力技术监督办公室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起草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袁训奎。
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山东电力技术监督办公室。
山东省电力行业发电机励磁技术监督工作规定1 范围本规定规定了山东省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的原则、主要内容、职责及管理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工作,山东省区域内从事发电机励磁系统设计、制造、基建、调试、运行、检修以及试验的单位均应遵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7409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GBJ 14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583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730 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843-2010 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Q/GDW 746-2012 同步发电机进相试验导则Q/GDW 142-2012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Q/GDW 143-2012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3 术语和定义GB/T 740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电能质量1、电综[1998]211号《电网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规定》2、能源电[1988]18号《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3、能源电[1993]218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试行)》4、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5、SD126—1984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6、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7、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8、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9、GB 12325—19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10、GB 1233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11、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12、GB/T 15543-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13、DL 488—2000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14、GB/T 13730-199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5、GB/T 15248—1994 《电力负荷控制通用技术条件》16、DJ 428—19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17、DJ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8、SD 131-19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绝缘监督1、DL/T 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2、DL/T 574-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3、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4、DL/T 603—9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5、DL/T 617—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6、DL/T 555-9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导则》7、DL/T 618—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可控试验规程》8、DL/T 596—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9、DL/T 607—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10、DL/T 4741-6-92 《现场绝缘试验实验导则》11、DL/T 417—91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12、DL/T 626—97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13、GB 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14、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15、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的接地》16、GB 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17、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18、DL/T 573—95 《电力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9、DL/T 595-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20、电力工业部《并入电网运行的公用发电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21、国电公司155083。
技术监督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保证公司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根据电力行业现行标准,并结合公司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2.1 本制度规定了技术监督工作职责、工作范围、主要内容。
2.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部门。
3.术语和定义3.1 技术监督:技术监督工作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采用有效的测试和管理手段,对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3.2 三级技术监督网:由班组、部门、公司专业组等三级组成。
3.3 绝缘监督:电气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避雷器、电缆、母线、绝缘子等设备的绝缘强度,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系统。
3.4 电测监督:各类电测量仪表、装置、变换设备及回路计量性能,及其量值传递和溯源;电能计量装置计量性能;电测量计量标准;如:电能表、互感器、电量变送器、测量系统二次回路、电测计量装置和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等。
3.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化装置监督: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电缆、母线、输电线路、高压电机等设备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同期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和励磁系统(包括PSS)及所属二次回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投入率、动作正确率、故障录波完好率。
3.6 励磁监督:发电机励磁系统性能及指标,整定参数和运行可靠性。
3.7节能监督:发电设备的效率、能耗、变电设备损耗及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措施等。
3.8 环保监督:废油回收、生产垃圾焚烧、噪声治理、电厂的环境现状评价等。
3.9 金属监督:压力容器、高温或承压管道及部件、高速旋转部件(水轮机大轴、叶轮、叶片、发电机大轴),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变化、寿命评估、缺陷分析、焊接材料和工艺等。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监督检查评价管理的规定生产技术部根据国电集生【2011】357号文“关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标准》规定求,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按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生【2010】122号文“关于下达2011年安全、节能、环保、技术监督评价专家查评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计划安排,编制“年度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计划”,组织专业所开展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
现将各有关注意事项规定如下:1.技术监督检查评价主要工作流程1.1每年,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计划”及“年度各发电企业机组检修计划”制定全院“年度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计划”,生产技术部组织专业所按要求、按期限、按计划实施。
1.2 按照“年度技术监督检查评价计划”,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各专业所专业技术监督负责人进行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
每去一个电厂,生产技术部提前与电厂联系并传“日程安排表”、“技术监督检查评价人员名单”给电厂。
对每个电厂进行技术监督检查评价计划1周的时间,若机组多,路途遥远,可适当顺延时间。
1.3 每完成一个电厂的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后的3~4天时间内,由生产技术部完成“电厂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报告”。
2.对参加技术监督检查评价人员要求2.1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各专业所每个专业抽调1~2人参加,共同完成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
火力发电机组技术监督检查评价工作范围包括:绝缘监督、电测监督、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监督、节能监督、环保监督、化学监督、热工监督、金属监督、励磁监督、电能质量监督、振动监督11项专业技术监督及综合管理技术监督共12项。
各专业所的每个专业应挑选具有现场经验丰富的1名专业骨干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技术监督负责人,同时带1名助手。
也可以1名专业骨干兼多个专业技术监督负责人。
2.2经生产技术部选定的专业技术监督负责人不得随意变动。
电厂12项技术监督规定****发电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技术监督工作是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行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项目公司要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完善有效的技术监督体系~落实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压力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
公司实行在分管副总经理领导下~以生产运营部为归口管理部门~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专业技术监督服务~以项目公司为技术监督实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第2条技术监督工作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超前监督”和“依法监督”的方针~遵循专业监督与常规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从****发电工程建设到生产的全过程技术监督。
第3条技术监督工作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形成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各项目公司参照当地省级电力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制度~制定管理标准和工作制度~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水平。
技术监督档案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各项目公司要建立“技术监督动态管理系统”~做到监督实时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第4条项目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由生产部实行归口管理~具有相应条件的人员担任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
要保持技术监督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实现技术监督人员持证上岗。
第5条公司、项目公司及电力试验研究院,所,三方的关系各项目公司所委托的电力试验研究院,所,作为公司委托的技术监督的职能部门~根据协议对各电厂的技术监督实行行业监督管理。
1、公司统一领导项目公司的各项技术监督工作~监督并检查项目公司与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的技术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
2、电力试验研究院,所,受公司委托对项目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在业务上实施行业管理。
3、项目公司是日常技术监督工作的执行单位~要配合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的工作~获取行业信息~接受监督~支持监督。
DL/T1051——2015目录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 (2)3 术语定议 (2)4 总则 (2)5 电力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 (2)5.1电力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主要监督内容 (2)5.2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主要监督内容 (2)5.3重要电力用户的主要监督内容 (4)6电力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 (4)6.1电力主管部门职责 (4)6.2电力行业协会职责 (4)6.3电网企业职责 (4)6.4发电企业的职责 (4)6.5电力试验研究院(所)职责 (5)7电力技术监督管理 (5)电力技术监督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技术督的原则、主要内容、职责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用于电力规、设计、建速设、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RT311.1像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T478-2010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2009.15、GB/T2900.17、GB/T 2900.49和DL/T 1010.2确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电力技术监督technology supervision for electric power在电力规划、设计、建设及发电、供电、用电全过程中,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用有效的测试和管理手段,监督有关标准、规程执行落实情况,对电力设备的健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安全、优、经济运行。
3.2发电企业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nterprise认事电能生产及经营管理的企业。
3.3电网企业electric power grid enterprise从事电能输送和销售及经营管理的企业。
电⼒⼯业技术监督⼯作规定⽬录第⼀章总则第⼆章技术监督范围及主要内容第三章职责分⼯第四章管理第五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加强技术监督⼯作,提⾼发供电设备可靠性,以保证电⽹安全、优质、经济运⾏,特制定本规定。
第⼆条技术监督⼯作贯彻“安全第⼀、预防为主”的⽅针,实⾏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业归⼝的原则,对电⼒建设和⽣产全过程实施技术监督。
第三条电⽹是统⼀的整体,所有并⽹的发供电设备及重要⽤电设备都必须接受电⽹主管电⼒公司的技术监督归⼝管理。
第四条技术监督⼯作以质量为中⼼、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段,建⽴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第五条依靠科技进步,采⽤和推⼴成熟、⾏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法,不断提⾼技术监督的专业⽔平。
第六条本规定适⽤于各电⼒集团公司、各省(市、区)电⼒公司(以下简称集团、省电⼒公司)、发电⼚、供电局、并⽹运⾏的发电企业及部属有关设备材料质量检测中⼼。
第⼆章技术监督范围及主要内容第七条技术监督的范围在电能质量、⾦属、化学、绝缘、热⼯、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等⽅⾯对设备健康⽔平与安全、质量、经济运⾏⽅⾯的重要参数、性能与指标进⾏监督、检查、调整及评价。
第⼋条技术监督主要内容1、电能质量监督频率和电压质量。
频率质量指标为频率允许偏差;电压质量指标包括允许偏差、允许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正弦波形畸变率。
2、⾦属监督⾼温⾦属部件、承压容器和管道及部件、蒸汽管道、⾼速旋转部件⾦属母材和焊缝的材质成分、⾦相、性能、裂纹及其他缺陷。
3、化学监督⽔、汽、电⼒⽤油(⽓)、燃料品质,热⼒设备的腐蚀、结垢、积盐。
4、绝缘监督电⽓设备的绝缘强度,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系统。
5、电测监督电压、电流、功率、电量、频率、相位及其测量装置。
6、热⼯监督压⼒、温度、流量、重量、转速、振动检测装置,⾃动调节、控制、保护、联锁系统及其投⼊率、动作正确率。
7、环保监督污染排放监测与环保设施效率。
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技术监督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电网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技术监督工作,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技术监督工作应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超前防范的方针,以专业技术监督为基础,以开展单一设备技术监督为手段,在电网生产和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第三条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坚持专业技术监督与单一设备技术监督相结合;坚持全方位的技术监督与专项工作技术监督相结合;坚持结合电网发展实际情况,拓展技术监督专业领域,有效延伸技术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坚持技术监督工作的动态化管理;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技术监督水平。
第四条技术监督工作在公司系统内部实施归口管理,坚持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机制、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技术监督工作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各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施工企业。
第二章技术监督范围、方式、主要内容第七条技术监督的范围电网设备技术监督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即应在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监造、验收、安装、调试和试生产的电力建设全过程,在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电网生产全过程开展技术监督;在电能质量、电气设备性能、化学、电测、金属、热工、保护与控制以及自动化、信息与电力通信、节能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电网设备的健康水平和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参数、性能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及评价。
第八条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方式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应当以专业技术监督工作为基础,以单一设备技术监督工作为主要工作手段。
通过加强技术监督专业建设,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完善测试技术、方法、手段,提高设备诊断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单一设备技术监督工作,将专业技术监督的手段、方法应用到具体设备监督工作上,对具体设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和全面覆盖各环节的技术监督.第九条技术监督内容(一)单一设备技术监督内容单一设备技术监督是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方式,其内容应包含电网输变电主要一、二次设备、发电设备、自动化、信息、电力通信系统和设备等各方面。
供电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及岗位职责供电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电力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技术监督工作,结合我公司电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的原则,在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全面执行国家、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市公司”)的标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等,各部门落实技术监督责任制,积极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强化闭环管理。
第三条技术监督工作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第四条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坚持专业技术监督与单一设备技术监督相结合;坚持全方位的技术监督与专项工作技术监督相结合;坚持技术监督工作的动态化管理。
广泛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电网技术监督的整- 2 -体水平。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供电公司。
第二章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第六条技术监督是对电力设备及其构成的系统的健康水平和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方面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及调整,以实现电网安全运行的可控、在控。
第七条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应当以专业技术监督工作为基础,以单一设备技术监督工作为主要工作手段。
通过加强技术监督专业建设,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完善测试技术、方法、手段,提高设备诊断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单一设备技术监督工作,将专业技术监督的方法应用到具体设备监督工作上,对具体设备实施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技术监督。
第八条技术监督内容单一设备技术监督是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方式,其内容包含电网主要一、二次设备。
技术监督工作从专业上可划分为电气设备性能、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电能质量、电测、直流电源系统、节能、环境保护、电力通信及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等个业。
2015年度技术监督工作总结批准:审核:编写:2016年01月日发电厂2015年技术监督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概述二、各专业2015年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一)2015年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扎实做好各项技术监督常规工作,完成继电保护、电测、绝缘、励磁、电能、金属、化学、热工、环保、节能、汽机等技术监督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召开技术监督会议、上报华北公司技术监督报表,全年共编辑出版《国电霍州发电厂技术监督月报》12期.2015年各项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见表一:2014年各项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34(二)2015年机组可靠性数据统计(三)2015年技术监督亮点工作1)针对#2机组顺序阀投运后中、高负荷下振动超标现象,通过一系列试验,确定机组顺阀阀序为GV1&GV2-GV4—GV3(GV1与GV2单侧进汽)。
自2015年2月份投运,经一年技术监督,高压缸效率恢复,额定负荷运行时,汽轮机#6轴振X 向最大振值为65。
8μm,Y向最大振值为46.3μm,达优良标准,其它各参数正常.2)针对一号机组由于主机低压缸轴封蒸汽温度无法正常调节,减温调节阀与喷嘴调节性能不良等原因,无法投入凝泵深度变频.上半年2月份,与检修汽机、热工专业共同进行了原因分析,采取了后移温度测点,更换减温调节阀与喷嘴,并会同运行人员对喷嘴喷雾情况进行了停机在线投入试验,确认喷雾状态良好。
#1机启机投运后,经过多次专业会讨论后顺利投入#1凝泵深入变频。
目前凝泵深度变频仍处试验状态,要求运行人员做好低负荷下凝泵及凝泵电机各项参数记录,重点记录凝泵推力轴承温度,推力轴承振动,凝泵电机轴承温度,凝泵电机推力轴承、下轴承振动,为下一步降低转速试验做准备.3)2月28日,#2机正常运行期间主油泵出口油压瞬间由1.45MPa降至0.95MPa 联启交流润滑油泵,润滑油压第2点由0。
31MPa降至0。
2MPa ,主油泵出口油压、润滑油压第2点分别在1s后恢复正常,一直保持交流润滑油泵运行至3月1日23时18分停备.利用技术监督分析,分析了油压突变可能的原因;总结汇报了#2机停机过程中采取的试验措施以及停机后对主油泵、主油箱、油涡轮及附属管路的检查结果;肯定了此次油压波动后各部门人员采取的积极措施。
*发电企业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标准一、绝缘监督1)GB 50150- 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2)DL/T 596 —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4)DL/T 1051 —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5)DL/T 1054 —2007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6)DL/T 5293 —20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7)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8)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9)福建省电网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试行)(闽电试技监[2002]002)10)Q/FJG 10029.2 —200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11)“关于对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版)中部分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调整的通知”(闽电生产〔2006〕865号)12)福建电网带电设备红外检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484号)注:8、9、10、11为福建省网技术规定,仅做参考。
二、防污闪专业1)GB/T 1001.1 —2003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一一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2)GB /T 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3)GB/T 19519—2004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一一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4)DL/T 627 —2004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5)国家电网污级划分与绝缘选择标准贯彻意见(闽电生产〔2007〕69号)6)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绝缘子质量全过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702号)7)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闽电生产〔2006〕762 号)8)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外绝缘用防污闪涂料使用导则(闽电生产〔2007〕340号)*9) 福建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二O —一年版)10) 福建省公司绝缘子入网抽样试验规定(闽电生〔2004〕456号) 三、油气专业1)GB 2536-2011电工流体 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2)GB/T 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3)GB/T 7595—2008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4)GB/T 7596—2008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 5)GB/T 7597—2007电力用油取样方法 6)GB/T 8905—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7)GB 11118.1 —1994矿物油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 8)GB 11120- 2011 涡轮机油 9)GB/T 12022—2006工业六氟化硫 10)GB/T 14541 —2005电厂用运行矿物汽轮饥油维护管理导则 11)GB/T 14542—2005运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 12)DL/T 246 — 2006化学监督导则 13)DL/T 571 — 2014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14)DL/T 595 —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 15)DL/T 639 —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16)DL/T 651 —1998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17)DL/T 705 —1999运行中氢冷发电机用密封油质量标准 18)DL 1096—2008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 19)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0)Q/FJG 10029.2 —200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 21)SH 0015—1990 (1998 年确认)501 抗氧剂 22) SH 0043—1991 (1998 年确认)746 防锈剂四、变压器专业 1) GB 1094.1 - -2013 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总则2) GB 1094.2 --2013 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5) GB 1094.7—2008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6) GB/T 1094.12 —2013电力变压器第12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7) GB 1094.16—2013电力变压器第16部分:风力发电用变压器8) GB 1207—1997电压互感器9) GB 1208-1997电流互感器10) GB 4703-2001电容式电压互感器11) GB/T 6451 —1999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12) GB/T 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13) GB 10229-88 电抗器14) GB/T 13499—2002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15) GB 20840.2—2014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16) GB 20840.3—201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17) DL/T 572 —19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18) DL/T 596 —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9) DL/T 722 —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20) DL/T 725 —2013电力用电流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21) DL/T 726 —2013电力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22) DL/T 727 —2013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23) DL/T 1251 —2013电力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24) DL/T 1266 —2013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选用导则25) DL/T 1267 —2013组合式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26) DL/T 1268 —2013三相组合互感器使用技术规范27) DL/T 1284 —2013 500kV干式空心限流电抗器使用导则28) DL/T 1332 —2014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现场低频试验方法测量导则29) 国家电网公司110 (66) 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2005]174 号)30) 国家电网公司110 (66) 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生[2004]634 号)*31)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500k V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 号)32)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 互感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2005]174号)五、开关专业1) GB 1984-2003高压交流断路器2) GB 1985-200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3) GB 7674-1997 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4) GB 11023- 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5) DL/T 402 —2007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6) DL/T 403 —2000 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7) DL 404—1997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8) DL/T 405 —96进口252(245)-500kV交流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9) DL 427—91户内型发电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10) DL/T 486 —2000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11) DL/T 579 —95开关设备用接线座订货技术条件12) DL/T 593 —2006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13) DL/T 595 —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14) DL/T 615 —2013高压交流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15) DL/T 690 —2013高压交流断路器的合成试验16) DL/T 728 —2013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选用导则17) DL/T 917 —2005六氟化硫气体密度测定法18) DL/T 921 —2005六氟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19) DL/T 1300 —2013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冲击试验导则20) DL/T 1303 —2013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出口断路器运行规程21) JB 3855 —1996 3.6-40.5kV 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22) JB/T 8738 —1998 3.6〜40.5kV交流高压开关设备用真空灭弧室23) JB/T 9694 —1999六氟化硫断路器通用技术条件24) 国家电网公司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号)六、过电压专业*1) GB 311.1 —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配合2) GB/T 311.2 —2002绝缘配合第2部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3) GB 11032- 201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4) GB/T 16927.1 —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5) GB/T 16927.2 —2013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6) GB/T 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7)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8) DL/T 475 —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9) DL/T 596 —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0) DL/T 620 —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1) DL/T 621 —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2) DL/T 804 —2002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13) DL/T 815 —2002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4) DL/T 887 —2004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15) DL/T 1293 —2013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并联间隙使用导则16) DL/T 1294 —2013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脱离器使用导则17) JB/T 6479 —2014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用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18) JB/T 9670 —201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用氧化锌19) JB/T 9672.1 —2013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第1部分:3kV及以下直流系统用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20) 国家电网生技[2005]394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防雷工作管理规定21) 闽电生[2005] 125号福建省电网110〜220kV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技术规定22) 闽电生[2004] 338号福建省电网氧化物避雷器在线监测和带电测试技术规定23) 闽电生[2004] 411号福建电网接地网连通电阻检测技术导则注:21、22、23为福建省网技术规定,建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