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练习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50
高三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4分)利用光的现象或原理填空A.照相机镜头镀的一层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B.海市蜃楼是光的________现象C.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D.人们眯起眼看灯丝时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答案】A.干涉B.折射C.全反射D.衍射【解析】A.照相机镜头镀的一层膜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C.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人们眯起眼看灯丝时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考点】光的干涉、折射、衍射及全反射.2.(6分)通常,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
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称为负折射率材料。
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
若该材料对于电磁波的折射率n=1.2,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是【答案】C【解析】根据负折射率的概念,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应该位于法线同一侧,因为折射率n=1.2,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项C正确。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3.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A.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C.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D.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为侧移距离.根据几何关系有:①又有②(1)若为同一色光,则n相同,则i增加且i比r增加得快,得知且增加,,且增加.故CD错误.(2)若入射角相同,由①②两式可得得知n增加,△x增加.知B错误,A正确.【考点】考查了光得折射4.如图,矩形ABCD为一水平放置的玻璃砖的截面,在截面所在平面内有一细束激光照射玻璃砖,入射点距底面的高度为h,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底面所在平面的交点到AB的距离分别为l 1和l2。
高三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 S是红光与蓝光的固定的复色光源,发出一条细光束沿横截面为半圆形透明圆柱体圆心O的方向射入,经圆柱后打在光屏上的P点。
现把玻璃砖绕过O点垂直纸面轴逆时针转300角,则可能A.在P的上侧出现两个光点,靠近P的是红光B.在P的下侧出现两个光点,靠近P的是红光C.在P的上侧出现一个复色光点D.在P的下侧只有一个红色光点【答案】BD【解析】由于红光的折射率小于蓝光,故从玻璃砖中折射出的光线在P的下侧出现两个光点,靠近P的是红光,选项A错误B正确;如果入射角大于蓝光的临界角小于红光的临界角,蓝光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射出,此时在P的下侧只有一个红色光点,选项C错误D 正确。
【考点】光的折射及全反射。
2.(10分)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C=90°;一束极细的光于AC边的中点垂直AC面入射,AC=2a,棱镜的折射率为n=,求:①光在棱镜内经一次全反射后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②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入空气时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答案】①45°;②【解析】①如图所示,因为光线在D点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和几何知识得:∠4=30°根据折射定律有:n=,解得:sin∠5=即光在棱镜内经一次全反射后第一次射入空气的折射角为∠5=45°②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光在棱镜中的光程为:s=OD+DE其中:OD=,DE=设光线由O点到E点所需时间为t,则:t=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可知:n=由以上各式得:t=【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全反射、折射定律的应用问题。
3.如图所示,AOB是扇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其顶角,今有一束单色光线在横截面内从OA的中点E沿垂直OA的方向射人玻璃砖,被AB面反射的光线,恰好在OB面发生全反射,不考虑多次反射作用.试求玻璃的折射率n.【答案】。
【解析】因为E点为OA的中点,所以入射角α=30°β=θ=75°,临界角C=β-α=45°OB面刚好发生全反射,则sinC=,解得:n=【考点】光的折射,全反射。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答案】C【解析】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面“折枝”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2.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渔民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的光路图是【答案】D【解析】人看到水里的鱼,说明鱼身上的光射入了人眼,其光路图如下所示:【考点】光的折射3.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中折射入水中的是()【答案】D【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中折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也就是说入射角将远离法线,反射角将靠近法线,满足此条件的只有D,故选D正确。
【考点】光的折射。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答案】C【解析】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只有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而当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就会大于入射角,所以A说法错误,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是正确的,但说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这种说法错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 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v>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B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成正立等大虚像,像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C说法正确,我们说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而凸面镜对光起的是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而凹面镜对光起的是会聚作用,所以D错误,只有C正确符合题意。
科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且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部分要粗。
对于它们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是光的折射,后者是光的反射B.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折射C.两者都是光的反射 D.两者都是光的折射2.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A. B.C. D.3.2018年1月31日,出现了152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全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发生月全食时,月亮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血月亮”的红色是由于红光在大气层中折射形成的D.“血月亮”的红色是由于红光在大气层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B.湖边夜景C.水中的筷子折断D.汽车观后镜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针孔成像B.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地图D.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6.下列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树荫下地面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B.灯光下墙上手影是因为平面镜成像C.看到池水鱼的像比实际的鱼要浅一些D.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时红光比紫光更容易偏折7.如图,是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斜插在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OB是实像,OC是虚像B.O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OC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C.将OA沿顺时针转动,则OB、OC都将沿逆时针转动D.OC向上偏折,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了折射8.下列四个民间熟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A.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B.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D.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雨后睛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行走,为了不踩着地上的积水应该不走亮处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C.“井底之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才造成的“坐井观天,所见其小”D.“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是既有光的反射也有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10.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 光的折射 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 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由图可知MN 为_____, 是入射角, 是折射角。
【答案】法线,∠2,∠4。
【解析】MN 为法线,与入射面垂直;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2是入射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4是折射角。
2.小华同学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游泳,这是光的一种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看到的鱼是 像(选填“虚”或“实”),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________(选填“偏浅”、“偏深”)。
如图2所示是眼睛看到鱼的示意图,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折射,虚,偏浅,大于。
【解析】小华同学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游泳,这是光的一种折射现象,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所产生的虚像,看到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偏浅;此时光线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公园的水池旁边,同学发现池底的鹅卵石好像 (填“浮起来”或“沉下去”),此时是由于光从 中射向 中发生 形成的,看到的实际是鹅卵石的 填“虚”或“实”)像。
【答案】浮起来;水,空气。
折射,虚。
【解析】池底的鹅卵石发出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在空气中看起来好像浮起来,人看到的实际是鹅卵石的虚像。
4.如图3所示光具盘上的现象,光是从 斜射入玻璃,折射角为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如果增大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 法线(选填“靠拢”、“远离”)。
【答案】空气,30,小于,远离。
【解析】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为30度,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如果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变图2图1图3大,则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5.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是30°,则折射角可能是()A.0°B.15°C.30°D.40°【答案】B【解析】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可能是15;所以选B。
光折射效应练习题(含答案)1. 问题:什么是光折射效应?答案:光折射效应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导致光线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现象。
2. 问题:光线由空气(n=1.00)射入水(n=1.33)中,折射率为多少?答案:根据折射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假设入射角为θ1,则sin(θ1) = n2 / n1 = 1.33 / 1.00 = 1.33。
因此,θ1= arcsin(1.33) ≈ 47.02°。
所以,入射角为47.02°时,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率为1.33。
3. 问题:光线由水(n=1.33)射入玻璃(n=1.50)中,折射角为什么?答案:根据折射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假设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则sin(θ1) / sin(θ2) = n2 / n1 = 1.50 / 1.33 ≈ 1.128。
根据反正弦函数:θ2 = arcsin(sin(θ1) / 1.128)。
所以,光线由水射入玻璃中的折射角为arcsin(sin(θ1) / 1.128)。
4. 问题:光线由空气(n=1.00)射入水(n=1.33),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根据折射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将入射角和折射角表示为θ1和θ2,我们可以得到sin(θ1) /sin(θ2) = n2 / n1。
因此,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sin(θ1) / sin(θ2) = n2 / n1。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C.利用凸面镜扩大视野D.手影的形成2.生活中有许多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B.自行车尾灯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C.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是光的折射造成的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C.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4.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有“海市蜃楼”的奇景,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杯弓蛇影C.雨后彩虹D.手影游戏5.光从某一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35°,折射角可能为()A.0°B.28°C.35°D.60°Ⅱ、基础巩固☆☆6.甲图是渔民叉鱼的场景,请在乙图中完成渔民看到鱼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图,同时标出入射角i;其中B 代表渔民看到的鱼,A代表鱼的实际位置。
7.在平静的水面上空,一只鱼鹰正在斜向下俯冲捕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鹰在水中的自己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鹰看到的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鹰在俯冲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变大D.鱼鹰应向它看到的鱼的下方俯冲才可能捕捉到鱼8.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观察到很多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湖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B.湖边路灯杆在岸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茂密树林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岸上景物在湖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9.如图所示,游泳池中的水面下方的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池底产生光斑P1折射光线在天花板上产生光斑P2。
如水面下降一小段距离,则()A.反射角增大B.折射角增大C.光斑P1右移D.光斑P2右移10.小红在平静的湖边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鸟上游”,如图所示,对画面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水中的“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的“鸟”是实像C.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深D.看到的“鱼”是虚像Ⅲ、能力提高☆☆☆11.在平静的湖面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梭,鸟在水草中翱翔”的美丽奇观。
高二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一束复合光束c,从玻璃射向空气,经折射后形成光a、b两束光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大B.在空气中a光的频率比b光的大C.在玻璃中 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D.从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小,选项A错误;在空气中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选项B错误;根据可知,a光在玻璃里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由可知在玻璃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选项C 正确;根据可知从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选项D 错误。
【考点】光的折射;临界角;2.一束光穿过介质1、2、3时,光路如图所示,则( )A.介质2的折射率最大B.光线在介质2中的波长最长C.光在介质3中的速度最大D.入射光线到达时介质2和介质3的界面时,一定也发生反射【答案】BD【解析】由光线经过介质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可知,故选项A错误;由可知在介质2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故选项C错误;光在不同介质内传播时的频率不变,根据可知传播速度越大,波长越长,故选项B正确;光由介质2进入介质3时,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故选项D正确.【考点】折射定律;波速关系;光的全反射.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表面的圆心O处,在玻璃砖的半圆形表面镀有银反射面.则下图中几个光路图,能正确、完整表示光线行进过程的是().【答案】D【解析】光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经下表面反射再回到上表面,又发生反射和折射. 同理反射光到达下表面再反射至上表面也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知D 项正确.4.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某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偏折,那么().A.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B.介质的折射率是1.73C.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为1.73×108m/s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90°【答案】BCD【解析】由入射角小于折射角(r=90°-30°=60°)可知光是由介质射入真空的,A错;由光路的可逆性和折射率的定义得,n==1.73.再由n=得v==m/s=1.73×108 m/s.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故B、C、D正确.5.如图 (甲)所示,将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图 (乙)中的哪个图形().【答案】D【解析】筷子在水中部分反射的光到达P点后折射,如图所示.筷子的上半部分偏左,下半部分更偏左,且更粗.6.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 cm,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答案】23.1 cm【解析】画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n=,解得r=60°由几何知识得,△OPQ为直角三角形,所以两个光斑P、Q之间的距离L=PA+AQ=Rtan 30°+Rtan 60°解得L=cm≈23.1 cm.7.一长直杆长1.5 m,垂直立于底部平坦、水面平静无波的游泳池中,露出水面部分高0.3 m,当阳光以与水面成37°的夹角入射时,杆在游泳池底部所成的影长为多少?(已知水的折射率n=.)【答案】1.3 m【解析】依题意作图如图所示,依据折射定律n=,得sin r===,r=37°,影长s=0.3×tan 53° m+1.2×tan 37° m=0.3×m+1.2×m=1.3 m.8.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答案】 A C【解析】由光路图可知,光线射到AB面上的入射角а=600,折射角θ=300,根据折射定律,选项A正确;临界角,所以∠C>300,而光线射到BC边上的入射角为300,所以光在F点不能发生全反射,B选项错误;光从空气进入棱镜,光速减小,而频率不变,所以波长变小,C选项正确;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算出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BC边夹角仍为300,向AC边偏折,D选项错误。
光的折射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2•台州)以下初中《科学》常见的作图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B.近视的成因C.磁铁周围的磁感应线D.作动力臂和阻力臂2.(2012•凉山州)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 N′是界面D.M M′的右边是玻璃3.(2009•南宁)如图所示,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是()A .B.C.D.4.(2009•杭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5.(2008•恩施州)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A.小于50°B.大于50°C.大于40°D.小于40°6.(2007•宜昌)一束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A.逐渐减小B.不变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7.(2005•哈尔滨)如图所示的四种事例中,应用了光的折射规律的是()B.A.手影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 .D.潜水镜上的潜望镜小孔成像8.(2004•河北)光从空气中斜射到一块水平透明玻璃板上,设入射角为α,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随α的减小而增大B.β随α的增大而增大C.当α=30°时,β在120°到150°之间D.当α=30°时,β可能大于150°9.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10.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会发生折射,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A.逐渐减小,但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但总大于入射角D.保持不变11.一束光跟水面成45°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A.等于90°B.小于90°C.大于90°D.180°12.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向水中的是()A .B.C.D.13.一束光从玻璃垂直射入空气时,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分别为()A.90°,90°B.90°,0°C.0°,0°D.0°,90°14.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面为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折射角不可能在于60°B.三光钱和法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C.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增大10°,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将增大10°D.三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和一定小于180°15.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A.折射角可能小于入射角B.传播方向一定要改变C.入射角增大而折射角随之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6.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它与界面成4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则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是()A.40°、50°B.40°、40°C.50°、40°D.50°、30°17.一束与液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时,折射角为30°,当入射光向法线靠拢10°时,则折射角为()A.大于30°小于40°B.大于40°C.大于20°小于30°D.30°18.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图中画出了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1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5°,则折射角可能是()A.0°B.30°C.45°D.55°20.如图光路中()A.C O是入射光线,NO是法线B.A O是入射光线,MN是法线C.A O是入射光线,PO是法线D.C O是入射光线,PQ是法线21.下图是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折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22.(2006•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 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 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β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_.23.(2006•河南)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24.将与下列实例相关的规律和概念,用直线连接起来实像平面镜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光的反射虚像照相机照相光的折射.25.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MN是界面.则界面的_________侧是空气,界面的_________侧是玻璃.26.古诗词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色,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不是真正的太阳,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_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图中太阳的实际位置应在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位置.三.解答题(共4小题)27.(2010•北海)学校科技小组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研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从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表1入射角α15°30°45°60°反射角β15°30°45°60°折射角γ11。
高三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9分)如图所示,M是一块平面镜,位于透明液体中,镜面水平向上放置,镜面到液面的距离h=0.8 m.一束细光线竖直向下射来,通过液体射到平面镜上.现将平面镜以入射点为水平轴顺时针转过18.5°角,转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在液面处分成两束,且这两束光恰好垂直.(已知sin 37°=0.6,设平面镜较短,光线在平面镜上只发生一次反射)求:①光从开始进入液面到第一次离开液面的时间;②平面镜绕水平轴顺时针至少转过多少度,才能没有光线从液面射出.【答案】①8×10-9 s②acrsin.【解析】①依题意作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当镜面转过18.5°角时,反射光线转过37°角,即∠AOO′=∠OO′N′=37°由几何知识可得∠CO′N=53°则液体的折射率n=光在液体中的路程为s=h+=1.8 m光从开始进入液面到第一次离开液面的时间t==8×10-9 s②光在液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sinC=则当∠AOO′=∠OO′N′=C时,光在液面刚好发生全反射,没有光线从液面射出,此时平面镜绕水平轴顺时针转过的最小角度为α==acrsin.【考点】考查了光的折射与全反射2.(9分)如图,在真空中波长为600 nm的激光束从A点射入圆柱形玻璃介质。
若该激光束经折射后从B点射出,射出玻璃与射入玻璃的光线夹角为30°,AB孤所对的圆心角为120°,求该激光束在玻璃中的波长。
【答案】424nm【解析】圆心角∠AOB=120°由等腰知:r=30° 1分几何关系:2=30°=15° 1分则i=r+=30°+15°=45° 1分n= 3分=424nm【考点】本题考查光的折射。
3.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n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n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Dn (也称频率宽度),其中n +Dn和n -Dn分别称“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七下易错题整理3:光的折射练习(含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D.“水中倒彩”比岸上景物大一些【答案】A2.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相互垂直放置.如图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平行B.不平行向上偏折C.不平行向下偏折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光线通过第一块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玻璃砖上下表面垂直,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所以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最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只是作了平移,即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同理,经过第二块玻璃砖时,也是这样两次折射,第四次的折射光线,与第三次的入射光线即第二次的折射光线平行;第二次的折射光线与第与第一次的入射光线平行,因此经过两块玻璃砖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如下图: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
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答案】A4.一条光线通过在水中的球形空气泡,表示出射光线的可能是图中的()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连接球形空气泡的球心O于各个入射点,即为法线.然后可知,只有b光线射出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所以b正确.a、c、d错误.如下图所示:故选5.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NN'是界面D.M’N’的右边是玻璃【答案】D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后静止D.仍在原来位置【答案】A7.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
《光的折射》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在海上或沙漠中,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如图所示),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A. 光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发生反射B. 光在云层上发生反射C. 光沿直线传播D. 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都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C.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D.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A′为界面,其上方为空气B. AA′为界面,其下方为空气C. BB′为界面,其右方为空气D. BB′为界面,其左方为空气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5°,则折射角可能是()A. 0°B. 30°C. 45°D. 55°5.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如果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则可能是()A. 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B. 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C. 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D. 从玻璃中垂直射入空气中6.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C. D.7.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
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A.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B. 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D. 空气反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8.以下成语中与其对应的光学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波光粼粼——说明水面是光源B. 海市蜃楼——光的折射形成的C. 暗香疏影——稀疏的树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是实像9.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日食和月食B. 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 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10.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沿AO斜射人玻璃砖的情形.仅根据这一步骤,小明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他这一提法属于()A. 猜想B. 评估C. 设计实验D. 实验结论11.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A. 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2.传说乾隆皇帝傍晚在月色下散步,看到江边树上鸟儿栖息,倒影映水中,水中鱼儿游动.便吟道:“月挂树梢,鱼游枝头鸟宿水.”随后讨对下联,竟无人对出.你认为此联中的()A. “鱼”和“鸟”都是光的反射现象B. “鱼”是反射现象,“鸟”是折射现象C. “鱼”和“鸟”都是光的折射现象D. “鱼”是折射现象,“鸟”是反射现象13.如图,一探照灯照入游泳池中,在池底形成一光斑P,当向游泳池中加水时,光斑()A. 向M点移动B. 向N点移动C. 仍在P点D. 先向M点移动,后向N点移动14.当坐在野外的篝火旁时,我们看到篝火后面的物体是晃动的,原因是()A. 视觉错误,因为火焰在跳动B. 火焰加热空气,使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发生折射C. 火焰作为光源在抖动,所以经后面物体反射的光也在晃动D. 火焰加热了另一边的物体,使它热胀冷缩,所以看到它在晃动1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露珠下的叶脉D. 水中“倒影”16.人们经常看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光的折射(练习含答案)6.1 光的折射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折射光线_______法线。
(填“靠近”或“远离”)2,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位置_____些。
(填“低”或“高”)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
3,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一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B,都是反射现象;C,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D,前者是反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
4,一盏探照灯装在东面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将游泳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A,向东移动后静止;B,向西移动后静止;C,先向东移动后向西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
5,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B,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减小。
6,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块S(如图所示),如果实线和水面成300角,估计从水面上的O点到石块S的距离为2米,那么水的实际深度d是:()A,等于1米;B,小于1米;C,大于1米;D,无法确定。
7,站在河边看清澈的水中的鱼和山的倒影,实际所看到的是:()A,鱼的实像和山的虚像;B,鱼的虚像和山的虚像;C,鱼的实像和山的虚像;D,鱼的虚像和山的实像。
8,筷子放在盛有水的碗里,侧面看去筷子发生曲折,这是由于光的:()A,折射现象;B,反射现象;C,漫反射现象;D,镜面反射现象。
9,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关系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入水中;C,眼睛的一中习惯感觉;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6.2 透镜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______,它对光有_______作用。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____,它对光有_______作用。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 景物在镜中成像C.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2.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A. 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B. 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C. 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D. 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3.人看到水池里鱼的像,它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色散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折射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蜡烛通过小孔形成倒立的像B. 玩具小人在平面镜中形成的像C. 叶子经露珠形成放大的像D. 亭子在水中形成的倒影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水碗中的筷子 B.拱桥倒影C. 照镜子D. 镜中花6.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为35°,入射角可能为()A.0°B.20°C.60°D.90°7.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
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 B.C. D.8.如图所示,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鱼叉应对准()A. 所看到的鱼B. 所看到的鱼的下方 C. 所看到的鱼的上方 D. 无法判断9.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
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A.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 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C.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 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10.、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1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星光闪闪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二、多选题12.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的应用【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其原因是发生了()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答案】C【解析】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的,所以从空气中看水中轮子“扁”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如图甲。
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
观察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一定在图丙中的()A.范围①或范围①B.范围①或范围①C.范围①或范围①D.范围①【答案】B【解析】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与折射的光能进入人眼时,人就能看到物体。
起初硬币位于茶碗底部,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硬币反射的光被碗的上边缘挡住,不能传播到人眼,观察者没有看见这枚硬币,觉得茶碗是空的;加水后,水面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从而进入人眼,这时观察者就看见碗中的硬币了。
综上可知,起初光线没有进入人眼,经水面折射后能进入人眼,说明观察者眼睛所在的位置一定在图丙中的范围①或范围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3.潜在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路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水员看到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些B.潜水员看到路灯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的C.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则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答案】B【解析】AB.水中潜水员看见岸上的路灯,是路灯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进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光照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使得折射的光线的亮度变弱,所以潜水员潜在水中看到灯的亮度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亮度要暗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潜水员潜在水中用激光手电筒对准看到的路灯照射,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激光手电筒的光能照到路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光的折射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海市蜃楼C.坐井观天D.立竿见影2.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3.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C.树荫下的光斑D.汽车后视镜4.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潭清疑水浅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D.海市蜃楼6.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A.0°B.35°C.60°D.90°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手影C.月亮的“倒影”D.笔“折断”了8.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A.B.C.D.9.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10.如图为在空气与水面处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A.折射角增大B.折射光线将靠拢法线C.反射角增大D.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C.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D.日全食现象12.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支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A. B. C.D.1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在插P3和P4时,应使()A.P3只挡住P1的像B.P4只挡住P2的像C.P3同时挡住P1、P2的像D.以上做法均不完备二.填空题14.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15.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斜射入中时发生了现象.16.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折射角是,玻璃在侧.17.早晨一束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某液体中,在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折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8.如图所示,一平行光束从空气中照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从下表面射出,射出的光线(“平行”或“不平行”),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若图中的α=60°,β=30°,空气可以近似看成真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9.春暖花开,天气晴朗,蓝天飘着朵朵白云.小芳和爸爸妈妈在公园游玩,发现水里的鱼好像在云中游.如图所示我们所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选填“实”或“虚”),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些(选填“深”或“浅”).20.如图所示,用激光笔向容器底部投射光斑O之后,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随着水位的逐渐上升,光斑会逐渐向O点的边移动(选填“左”或“右”),光线在水中的折射角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暑假,小明一家去海滨旅游,他看到在靠岸近海岸的潜水区有色彩鲜艳的水草、小鱼、珊瑚…小明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实)像;因为光线在水面发生了现象.由于水面波动不息,小明看到的水下的景物晃动不停、甚至有的会变形.此时小明注意到一些人在玩“浮潜”.借助潜水面镜和呼吸管,“浮潜”者可以将头部潜入水中观察,其身体与一般的游泳者一样浮在水面,据小明对他们的咨询,了解到他们看到的景物比较清楚没有晃动和变形,这是由于而造成的.三.作图题(共10小题)22.如图SA是由水底射灯射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SA的折射光线和被平面镜反射处的光线.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请你画出该入射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24.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已知半球形玻璃的球心为O,请画出这束光线在半球形玻璃左侧平面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25.潜水员在水中A点,看到岸边物体B的像B′,请在图中画出B′的大致位置,并画出光路图2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27.如图,人眼在E处通过碗的边缘D点刚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币的左边缘A点.现在向碗里缓慢加水,当水面到达C处时,人眼仍在E处,但能通过D点看到硬币的右边缘B点.用一条光线示意以上光学现象(并画出水面、法线).28.请你画出如图所示人眼看到水中鱼A的大致光路(A'为鱼A的虚像).29.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并穿过三棱镜,请画出这束光进入三棱镜和离开三棱镜后的光线(画出法线).30.运钞车车厢内,人眼挨着玻璃砖观察车外,请通过光路作图(保留痕迹),标出人眼看到车外的范围.31.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个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个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3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光线,而只存在光线.33.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填写序号).(2)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所以这个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像距v/cm12.0 16.0 20.0 24.0像高h/cm 3.0 4.0 5.0 6.0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4)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相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34.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3°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以上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定律.(2)请你指出该同学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存在的不足:.35.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恰好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丙).(1)倒入一些水后看到硬币的是(选填“实”或“虚”)像,比硬币实际的位置(选填“高”或“低”).(2)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所示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3)在图丙中,通过图示和标注的形式说明为什么能看到硬币.36.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1)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选填“正比”或“反比”).像的高度h/m 1.0 2.0 3.0 4.0 5.0像到小孔的距离s/m 2.0 4.0 6.08.010.0(2)我们除了发现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外,还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吗?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控制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只改变物体到小孔的距离.(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m.五.解答题3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游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请作图并说明P点,Q点所在的位置.38.将一矩形玻璃砖从中间斜切后,向左右沿水平直线拉开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一条光从左侧面垂直射入,画出这条光线从右侧玻璃砖射出的折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3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请你在图中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40.红灯停,绿灯行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7•黔东南州)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海市蜃楼C.坐井观天D.立竿见影【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镜花水月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坐井观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立竿见影只在地上树立一个竿子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2.(2017•大连)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及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不属于折射,故B错误;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它们间的区分.3.(2017•苏州)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C.树荫下的光斑D.汽车后视镜【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湖水中景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雨后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错误.D、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2017•天津)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解答】解: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注水的游泳池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在界面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好题.5.(2017•常德)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潭清疑水浅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D.海市蜃楼【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解答】解:A、“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的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合题意.B、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实质为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介质的不均匀使光路发生改变的缘故,因此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6.(2017•上海)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A.0°B.35°C.60°D.90°【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可能正确,ACD一定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明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2017•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光斑B.手影C.月亮的“倒影”D.笔“折断”了【分析】(1)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2)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3)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树荫下的光斑、手影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笔“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点评】影子、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倒影、照镜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现象;透镜、看水下的物体变高,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8.(2017•天水)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A.B.C.D.【分析】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1)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光线是由水里发出的,故光线的传播方向应该是从水里射向空气,且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C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故AC错误;(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B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光线的传播方向.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9.(2017•绵阳)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分析】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中A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A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转,在图中虚线的上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B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A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射出B,如图:.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注意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10.如图为在空气与水面处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A.折射角增大B.折射光线将靠拢法线C.反射角增大D.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分析】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解答】解:当逐渐减小入射角时,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也随之减小,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会靠拢法线.故选:B.【点评】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是因,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果,两者都随着入射光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出现了反射角和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选择题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 光的传播方向可能不变C. 折射光线一定向法线偏折(正确答案)D.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可能平行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为:A. 30°B. 60°C. 90°D. 150°(正确答案)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正确答案)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 折射光线一定靠近法线C.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正确答案)D.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会发生全反射B.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一定不在同一平面内D.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正确答案)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光的传播速度会变大B. 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C. 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D.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一定重合(正确答案)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密度大的介质射入密度小的介质时,折射光线一定向法线偏折B. 光从密度小的介质射入密度大的介质时,折射光线一定远离法线C.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正确答案)D. 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折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B. 折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C. 折射光线一定向法线偏折(正确答案)D. 光的传播速度不变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折射光线会偏离法线B. 光的传播速度会变小C. 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D.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正确答案但选错误项时应为B)。
【小节训练】光的折射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A .B.C.D.2.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B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3.如图中,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C.D.4.光从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射出,经过空气后射入另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若不考虑玻璃水缸壁对光的折射影响,则图中正确反映光路的是()A .B.C.D.5.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A .B.C.D.6.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B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C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D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7.图中光线由玻璃进入水中时,折射线只可能通过()A .A点B.B点C.C点D.D点8.如图,玻璃杯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一角度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有三条鱼分布在上、中、下位置(圆圈中为看到的“上”面鱼),则看到其它位置的鱼可能是()A.中间鱼B.中间鱼C.下面鱼D.下面鱼9.夏天雨后,天空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它的成因是由于阳光在水滴中的()A .折射B.反射C .两次折射,一次反射D.以上都不对10.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放在空气中,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表面M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发生全反射C.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D .当入射到M面上入射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其折射光线可能在N面上发生全反射11.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4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A .大于4m B.小于4m C.等于4m D.无法判定12.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的底部放有一块平面镜.它与容器底部的夹角为15°.一条光线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折射角为30°,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能够射到平面镜的表面,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再从水入空气的折射角是()A .90°B.75°C.30°D.0°13.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情况不同14.如图所示,光线射到由玻璃制成的三棱镜上后经玻璃和空气的两个界面折射后形成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D.15.甲、乙、丙三人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A .甲、乙均未瞄准鱼B.乙、丙均未瞄准鱼C .甲、丙均未瞄准鱼D.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16.某校新建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右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不断注水,则亮斑S将如何移动()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保持在原来的位置D.先向下移然后向上移,最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17.09恩施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柳树”和“水草”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18.一块平面镜玻璃厚薄不等.反射面a与镜子表面b不平行,如图所示.镜前一个发光点s,正确的结论是:自平面镜反射面a反射的光线()A .都不能返回到光源sB.只有一条光线可以返回到光源sC .有一条以上的光线可返回到光源sD.结论与a、b两平面间夹角有关19.如图所示,玻璃缸的底部有一块水平放置,镜面朝上的平面镜,玻璃缸的上方有一盏灯,玻璃缸中注入水后,人从平面镜中观察灯的像到灯的距离与玻璃缸中不注水时在平面镜中观察灯的像到灯的距离相比()A .将变大B.将变小C .将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0.如图中表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折射,从图中可以判断()A .折射角是20°B.折射角是30°C.PQ是界面D.MN是法线21.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B.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C.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D.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22.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越到高空越稀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要发生_________.因此,早晨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_.傍晚我们看到的西下的落日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_.2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24.我们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灌有水的游泳池底部看上去比实际深度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荧光屏,能看到光的三原色是红_________.25.请你观察图这幅画.画中的哪些现象或物体与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参照示例选出两个填在下表中:现象或物体相关的物理知识示例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光的折射实际位置要浅1226.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_.27.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口诀“空大透小”)28.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总觉得水中的筷子部分是向_________弯折,这是由于_________的缘故.29.如图所示,AO垂直射到水面,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角,则此时的折射角_________零.(填“大于”、“等于”、“小于”)(光线射入时,不考虑容器上壁)30.如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线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__射入_________中.31.湖水深10m,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_m.清澈见底的湖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小节训练】光的折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A .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小节训练】光的折射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A .B.C.D.2.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B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3.如图中,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C.D.4.光从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射出,经过空气后射入另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若不考虑玻璃水缸壁对光的折射影响,则图中正确反映光路的是()A .B.C.D.5.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A .B.C.D.6.飞机在赤道上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确的是()A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B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C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D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7.图中光线由玻璃进入水中时,折射线只可能通过()A .A点B.B点C.C点D.D点8.如图,玻璃杯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一角度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有三条鱼分布在上、中、下位置(圆圈中为看到的“上”面鱼),则看到其它位置的鱼可能是()A.中间鱼B.中间鱼C.下面鱼D.下面鱼9.夏天雨后,天空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它的成因是由于在水滴中的()A .折射B.反射C .两次折射,一次反射D.以上都不对10.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放在空气中,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 垂直,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表面M上,则下列说确的是()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发生全反射C.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D .当入射到M面上入射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其折射光线可能在N 面上发生全反射11.室游泳池上离水面4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A .大于4m B.小于4m C.等于4m D.无法判定12.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的底部放有一块平面镜.它与容器底部的夹角为15°.一条光线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折射角为30°,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能够射到平面镜的表面,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再从水入空气的折射角是()A90°B75°C30°D0°....13.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情况不同14.如图所示,光线射到由玻璃制成的三棱镜上后经玻璃和空气的两个界面折射后形成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D.15.甲、乙、丙三人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上;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A .甲、乙均未瞄准鱼B.乙、丙均未瞄准鱼C .甲、丙均未瞄准鱼D.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16.某校新建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右图所示,现往池注水不断注水,则亮斑S将如移动()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保持在原来的位置D.先向下移然后向上移,最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17.09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柳树”和“水草”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18.一块平面镜玻璃厚薄不等.反射面a与镜子表面b不平行,如图所示.镜前一个发光点s,正确的结论是:自平面镜反射面a反射的光线()A .都不能返回到光源sB.只有一条光线可以返回到光源sC .有一条以上的光线可返回到光源sD.结论与a、b两平面间夹角有关19.如图所示,玻璃缸的底部有一块水平放置,镜面朝上的平面镜,玻璃缸的上有一盏灯,玻璃缸中注入水后,人从平面镜中观察灯的像到灯的距离与玻璃缸中不注水时在平面镜中观察灯的像到灯的距离相比()A .将变大B.将变小C .将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0.如图中表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折射,从图中可以判断()A .折射角是20°B.折射角是30°C.PQ是界面D.MN是法线21.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C.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D.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22.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越到高空越稀薄.太穿过大气层时要发生_________ .因此,早晨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_ .傍晚我们看到的西下的落日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_ .2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 .(填写字母序号)24.我们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形成的;灌有水的游泳池底部看上去比实际深度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形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荧光屏,能看到光的三原色是红_________ .25.请你观察图这幅画.画中的哪些现象或物体与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参照示例选出两个填在下表中:现象或物体相关的物理知识光的折射示例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浅1226.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__ ,折射角为_________ .27.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_ 入射角.(口诀“空大透小”)28.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总觉得水中的筷子部分是向_________ 弯折,这是由于_________ 的缘故.29.如图所示,AO垂直射到水面,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角,则此时的折射角_________ 零.(填“大于”、“等于”、“小于”)(光线射入时,不考虑容器上壁)30.如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线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__ 射入_________ 中.31.湖水深10m,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_ m.清澈见底的湖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现象形成的.【小节训练】光的折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A .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解答:解: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如图所示: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故选B.点评: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时,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池底变浅等等.2.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A.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B.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现象,从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这一角度入手,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不是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故本选项错误;B、因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都是透过白色光,故本选项错误;C、因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所以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故本选项正确;D、因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而不是反射情况不同.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而且此题的中现象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从光的折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尤其是“因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平时的练习题目,只是简单地折射定律,因此,此题属于难题.3.如图中,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