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78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脑(不是大脑)和脊髓3.脑:(1)大脑:神经调节的最高中枢,凡是有酸甜苦辣咸等感觉的或情绪的都是大脑皮层。
(2)下丘脑:体温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还可以调节血糖,可以作为感受器如渗透压,作为效应器如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为神经中枢如血糖调节和温觉调节中枢。
(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4)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中枢,如调节心跳,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4.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5.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他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又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6.自主神经系统,特点是不受意识支配,但是不能说完全不受大脑控制。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7.交感神经:兴奋状态加强,安静时候减弱,瞳孔扩张,支气管扩张,肺通气量加大,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流加快,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8.副交感神经:安静状态加强,兴奋状态减弱,瞳孔收缩,支气管收缩,肺通气量减小,心跳减慢,血流减慢。
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9.神经元:树突(短而粗,有多个,用来接收信号,传导给细胞体,不能传递给其他细胞信号)。
细胞体:膨大部分,含有细胞核。
轴突:神经元上长而细的突起,它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肌肉或腺体,不能够接收信号。
髓鞘:轴突纤维上套的一层髓鞘,和轴突共同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
10.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控制的肌肉或腺体)14.完成反射的条件是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不完整即使有反应也不叫反射)15.一个反射最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一、引言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最为复杂和精密的机构之一,它负责控制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以及对外界刺激的感知。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其功能与结构密不可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并详细阐述其在人体运转中的重要作用。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1. 中枢神经系统 (CNS)中枢神经系统是指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部分。
大脑位于头骨内,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并与脊髓相连。
脑内有如海绵状物质般的灰质和白质,其中灰质主要参与信息处理、智力活动等高级功能,而白质则负责传递信息。
脊髓位于背部,是一个长约45厘米的纤维束管状结构,通过椎间孔与各个部位相连。
它起到了连接大脑和周围其他器官之间传递信号的作用。
2. 外周神经系统 (PNS)外周神经系统指的是从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出来,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的神经。
这些神经根据功能可以分为三类: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接收外界刺激,将其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使其产生相应反应;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运动;而自主神经则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1. 接受与传递信息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这些刺激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形式,它们会通过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感知和认知。
2. 控制肌肉运动神经系统不仅能够感知外界刺激,还能够通过控制肌肉运动产生相应行为。
运动信号会从大脑中发出,并通过脊髓传送到各个肌肉,从而实现人体运动。
这种运动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系统平衡和协调各个肌肉的收缩与放松。
3. 调节内脏器官活动自主神经负责调节人体内脏器官的活动,以维持身体在内部环境中的平衡。
例如,自主神经控制着心率、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确保机体正常工作。
4. 参与高级认知功能大脑作为神经系统的核心组件,还负责了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
包括学习、记忆、思考和情感等。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主要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构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对不同方面的感知和行为。
同时,大脑还包括丘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它们协同工作,控制着呼吸、血压、体温、内脏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脊髓则位于脊髓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神经信号传递、反应和控制的主要路径之一。
脊髓负责接收从身体器官、组织和皮肤传来的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同时,脊髓还可以根据大脑的指令反向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肌肉运动和生理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运动神经则主要负责控制身体肌肉的运动和生理反应,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神经纤维的聚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神经信号处理和调节。
神经节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实现神经调控的重要基础。
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身体内外环境的感知、信息传递和控制。
具体而言,神经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联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感知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和传输神经信号,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和反应;•调节机体内部的稳态环境,维持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控制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敏性,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神经损伤和疼痛神经损伤和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递信息、协调和控制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则涉及感知、运动、调节和认知等方面。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其中,大脑负责认知和思维等高级功能,脊髓则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
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传递信息至身体各部分。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分为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间脑四个主要部分。
脑干连接脊髓和大脑半球,负责基本的自主神经功能。
小脑参与协调运动和平衡。
大脑半球则负责感知、思维和意识等高级功能。
间脑则连接脑干和大脑半球,参与调节内分泌和决策等功能。
脊髓位于脊椎内,上下延伸。
脊髓内有神经元,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脊髓还起到信息的中转站的作用,将从周围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并将大脑的指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脑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
脑神经系统则是指与大脑直接相连的神经,如视神经、听神经和面神经等。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负责将传入的信息发送至中枢神经系统,或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至身体各部位。
周围神经系统在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身体的动作执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感知、运动、调节和认知等方面。
通过神经系统的协调控制,人体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并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
1. 感知功能感知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神经系统接收来自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能够被大脑处理的电化学信号。
大脑通过对这些信号的解读,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2. 运动功能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控制身体的运动。
当大脑接收到运动指令后,通过神经系统向肌肉发出信号,使其协调收缩和松弛,从而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和精密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其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它被分为大脑的两个半球,即左、右脑半球。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褶皱,称为脑回,有效增加了其表面积。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大脑传来的信息传递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组成。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则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将感觉信息从皮肤、肌肉等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纤维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给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感知、调节和控制等。
1. 感知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器官接收来自外界环境和体内的信息。
感知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它们能够感知光、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觉等不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而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 调节功能神经系统能够监测和调节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可以感知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从而对身体进行相应的调节。
例如,当身体发热时,神经系统会通过控制出汗来降低体温,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3. 控制功能神经系统通过发放神经冲动来控制身体的各种运动和行为。
具体来说,大脑通过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发送指令,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
此外,神经系统还负责调节呼吸、心跳等自动进行的功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行。
三、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并保持内部生理环境的稳定性。
2.1 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1)注意区分脑和大脑;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
(2)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有关;小脑维持平衡;脑干连接脑和脊髓,有生命中枢。
(3)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31对,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有支配内脏的神经。
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包含:
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
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使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运动神经)(4)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
动和消化腺分泌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外表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
神经元树突(接受传导信息)
突起
轴突(传递信息) + 髓鞘 = 神经纤维 + 神经纤维+......+包膜=神经
4.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大,对神经细胞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1.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元neuron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胞质内除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外,还含有特有的神经原纤维及尼氏体。
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d endrite和轴突axon。
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各类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多少不等,形态各异。
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
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从形态上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三大类。
1)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在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
由胞体发出一个突起,不远处分两支,一支至皮肤、运动系统或内脏等处的感受器,称周围突;另一支进入脑或脊髓,称中枢突。
2)双极神经元:由胞体的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其中一个为树突,另一个为轴突。
3)多极神经元: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胞体主要存在于脑和脊髓内,部分存在于内脏神经节。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一般位于外周的感觉神经节内,为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接受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经胞体和中枢突将冲动传至中枢;运动神经元又名传出神经元,一般位于脑、脊髓的运动核内或周围的植物神经节内,为多极神经元,它将冲动从中枢传至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是位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起联络、整合等作用,为多极神经元。
2.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主要由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鞘状结构,称神经纤维nerve-fi bers。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鞘状结构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在周围神经系统的鞘状结构则是由神经膜细胞(也称施万细胞)构成。
3.突触神经元间联系方式是互相接触,而不是细胞质的互相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