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移动通信数字调制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5
第4章移动通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一、概述1.调制的概念将待传送的基带信号加到高频载波上进行传输的过程。
其简单模型可以表示为:2.调制的作用①提高传输性能。
低频信号如话音,直接传输时损耗比较大,不适宜长距离传输,通过调制能有效的解决传输问题。
②容易辐射。
对于一些无线通信往往要求天线的尺寸和发射信号的波长在同一数量级,天线的长度为1/4波长,如果将基带信号直接通过天线发射,那么天线的长度将是几十至几百公里的数量级,这是不现实的。
③实现多路复用。
调制技术反映到频域上就是频带的搬移,通过调制将基带信号搬移到合适的位置,那么在一个较宽的信道中就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习惯上称为FDM。
④提高系统的性能。
例如抗干扰能力,不同的调制方式具有不同的抗噪声能力,FM对信噪比的改善就比较大。
3.调制的分类调制是基带信号加到载波上的过程,而基带信号m(t)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而载波c(t)可以是连续波(通常称为正弦波),也可以是脉冲波形。
当c(t)为正弦波时,m(t)可以改变其幅度、频率或相位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参数。
这样组合起来就会形成多种调制方式。
现归纳如下:4.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5.移动通信对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①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数字调制的性能指标通常通过功率有效性p η(Power Efficiency )和带宽有效性B η(Spectral Efficiency)来反映。
⑴功率有效性 功率有效性p η是反映调制技术在低功率电平情况下保证系统误码性能的能力, 可表述成每比特的信号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n E b p =η ⑵带宽有效性 带宽有效性B η是反映调制技术在一定的频带内数字有效性的能力, 可表述成在给定带宽条件下每赫兹的数据通过率:)/(sHz b B RB =η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经常需要在带功率有效性和宽有效性之间折中。
②移动信道的基本特征⑴带宽有限。
它取决于可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性。
调制技术的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调制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制技术是将待传输信息信号与载波进行相互作用,使信息信号可以经过空气、导线等媒介传输。
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调制技术应用广泛,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航空通信、广播、电视等等。
本文将介绍调制技术的应用。
一、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领域中最为突出的应用之一,而移动通信中最为重要的调制技术是数字调制。
移动通信中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有ASK(振幅调制)、FSK(频移键控)、PSK (相移键控)和QAM(正交振幅调制)等。
数字调制技术通过使用数字信号来信号调制,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减少传输误码率,提高通信信号质量,因此其应用十分广泛。
二、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中,调制解调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要传输的数据进行载波调制,以便于通过卫星传输。
卫星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 (四进制相移键控)和8PSK(八进制相移键控)等。
这些技术具有高频谱效率和低误码率的特点,适用于土地和海洋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信息传播需求。
三、航空通信在航空通信中,调制技术逐渐发展为MF、HF、VHF/UHF等各种频段的无线电波通信系统。
调制技术的主要应用在航空导航、气象信息、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
这些系统需要在不同频段和调制方式下进行信息传输,包括调幅、调频以及数字调制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增强通信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四、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是调制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其主要应用的调制技术有AM(调幅)、FM (调频)和数字调制等。
广播电视中涉及到的信号类型与传输环境都各具特点,需要选择不同的调制技术来适应不同的传播需求,常规广播与电视采用调幅方式传播,而数字广播与电视采用数字调制方式传播。
广播电视的传输距离较远,信号传输可靠性要求高,调制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调制技术一般情况下,信道不能直接传输由信息源产生的原始信号,信息源产生的信号需要变换成适合信号,才能在信道中传输。
将信息源产生的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在调制电路中,调制信号是数字信号,因此这种调制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方法,它与模拟调制相比有许多优点:数字调制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更强的抗信道损耗及更高的安全性。
在数字调制中,调制信号可以表示为符号或脉冲的时间序列,其中每个符号可以有m种有限状态,而每个符号又可采用n比特来表示。
主要的数字调制方式包括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多电平正交调幅(multi level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多相相移键控(multiphase shift keying,mPSK),也包括近期发展起来的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残留边带(vestigial sideband,VSB)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等。
1.幅移键控幅移键控就是用数字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幅度,可以通过乘法器和开关电路来实现。
幅移键控载波在数字信号1或0的控制下通或断。
在信号为1的状态下,载波接通,此时传输信道上有载波出现;在信号为0的状态下,载波被关断,此时传输信道上无载波传送。
那么,在接收端就可以根据载波的有无还原出数字信号1和0。
移动通信要求调制方式抗干扰能力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
二进制幅移键控的抗干扰能力和抗衰落能力差,误码率高于其他调制方式,因此一般不在移动通信中使用。
2. 频移键控频移键控或称数字频率控制,是数字通信中较早使用的一种调制方式。
移动通信中的数字调制技术的研究与仿真实现××计算机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04级5班指导教师:××摘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全数字接收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数字化方法设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技术是实际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最小高斯频移键控(GMSK)是一种典型的连续相位调制方式,具有包络恒定、频谱紧凑、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有效降低邻道干扰,提高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已在移动通信(如GSM系统)、航天测控等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方法设计的GMSK调制解调器不能很好满足全数字化接收机可编程、多模式等需要。
论文重点研究利用全数字化技术设计GMSK 调制解调器,以便更广泛地使用GMSK 调制解调技术。
关键词:移动通信高斯最小频移键控仿真。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the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SimulationKuangzhihuaComputer college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Grade 2004 Instructor:Tianmin Abstract: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l-digital receivers become more popular. It has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that realizes the modulator and demodulator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digitalization method. Minimum Gaussian frequency shiftkeying (GMSK) is a typical continuous phase modulation method,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ant envelope, compact spectrum, and anti-jamming performance.GMSK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nter-channel interferenc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on-linear power amplifier,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uch as GSM system) and others systems. The modulator and demodulator designed intraditional method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programmable, multi-mode for all digital receivers.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n digitialization of GMSK modem. KeyWords:mobile communication 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 simulation1 绪论移动通信一般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的情况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第四章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短短的十年,其用户就超过了十亿。
在中国,以GSM为主,IS-95CDMA为辅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发展了近2.8亿用户,并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经营网络。
任何一类数字式语音信号在无线环境中传播存在三个挑战:1.选择低速率编码方式, 以适应有限带宽的要求;2.选择有效的编码方式降低误码率, 以适应恶劣的传播环境;3.选择有效的调制方式和平滑的包络特性, 以减少杂散辐射.下面,我们将概述GSM和CDMA系统的特性、信令、系统制式等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特性一、时分多址(TDMA)系统特性GSM系统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这种技术在频率时间关系上形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信道对应于其频率时间矩阵上的一个点,在基站系统的控制和分配下,可为任一移动用户提供电话或非话数据业务。
TDMA系统具有如下特性:1)每载波多路。
TDMA系统是一个时分复用系统,如GSM数字系统中每载波含8个时隙,即8个业务信道。
随着技术的发展,半速率业务信道的出现使其设计能力还可翻一倍。
2)突发脉冲序列传输。
移动台信号功率的发射是不连续的,仅在规定的时隙内发射脉冲序列;或者说,在任何给定的瞬间,占有同一载频而进行通话中的移动台仅有一台在发射信号。
3)传输速率和自适应均衡。
TDMA系统中,如果每载波含有的时隙多,则频率间隔宽,传输速率高。
当码元持续时间与时延扩展量相当时,务必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
例如当GSM系统传输速率达271kbit/s时,二进制射频数字调制方式码元宽度为3.7μs。
而城市移动通信的时延扩展通常是3μs,郊区为0.3μs。
随着小区半径扩大和地形地物等因素还有可能增大时延扩展量,因此在GSM系统中采用了自适应均衡器,以获得16μs的抗时延扩展能力。
4)传输开销大。
TDMA系统分成时隙传输,使得收信机在每一突发脉冲序列上都需要重新获得同步。
移动通信中的数字调制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随时随地的语音通话到高速流畅的视频播放,从便捷的移动支付到智能的物联网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变革。
而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数字调制技术作为关键的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调制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数字信息转换为适合在通信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抵抗信道中的噪声、干扰和衰落等不利因素。
在移动通信中,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包括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幅移键控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来表示数字信息的“0”和“1”。
这种调制方式实现简单,但抗噪声性能较差,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较少。
频移键控则是根据数字信息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其优点是对信道的选择性衰落不太敏感,但占用带宽较宽,传输效率相对较低。
相移键控是目前移动通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调制技术。
其中,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表示“0”和“1”,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
而四相相移键控(QPSK)则将相位分为四个不同的取值,使得在相同的带宽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提高了传输效率。
除了上述基本的调制方式,还有一些更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正交幅度调制(QAM)将幅度和相位的变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和频谱利用率。
16QAM、64QAM 等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移动通信信道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存在着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和噪声干扰等问题。
为了适应这些挑战,数字调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例如,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根据信道条件实时调整调制方式和参数,以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传输效率。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数字调制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传输速率的要求。
数字调制技术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ology目录第一章为何采用数字调制第二章采用IQ调制传送信息第三章数字调制类型3.1数字传输基本概念3.2 数字调制基本类型3.3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3.4 自适应调制技术3.5常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第四章数字发射和接收4.1 匹配滤波器4.2 数字发射机和接收机第五章观察数字调制5.1星座图5.2眼图第六章数字调制质量的测试第一章为何采用数字调制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性能的无线通信系统不断涌现。
频谱逐渐成为希缺资源,而管理当局对无线发射功率的限制也加强了。
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者来说,面临着如下的设计约束条件:可用的带宽,容许的功率和系统内部的噪声水平。
故人们必须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
数字调制可以提供更高的信息容量、与先进的数据业务的兼容性较好,还有较高的数据安全性和较好的通信质量。
在1990年90年代,调制方式已全面从模拟的调幅、调频及调相转换到新的数字调制技术,如:QPSK、 FSK、 MSK 和QAM。
目前常用的数字通信传输信道仍为模拟信道,即接收机的输入和发射机的输出信号均为模拟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信号的中间处理过程是数字化的,最后处理好的数字信号经数字/模拟转换后被调制到模拟载波信道上发送出去。
而各种多址技术(FDMA、TDMA 和CDMA)的普遍采用使得蜂窝电话、无线局域网等系统迅速走向成熟和实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软件无线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射频信号均是数字化的。
虽然数字接收机的三个基本元素仍是:本振、混频器和滤波器,但与模拟系统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个专门的领域,不在此讨论。
返回目录第二章采用IQ调制传送信息为在空间传输信号,有三个主要步骤:1.在发射端产生一个纯的载波;2.在载波上调制要发射的信息。
任何稳定的可检测的信号特性的变化可以携带信息;3.在接收端,解调和检测信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