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63.54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经济学重点概念

第一章绪论

1、政府经济学:是对政府过程及其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研究政府公共经济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财政学是政府经济学的起点,并且《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3、基本方法论:

(1)“经济人”假设:(动机自利行为理性),政府也是经济人。

(2)政治市场论(交易政治论):政治过程实质是一种市场交换过程,将政治过程虚拟为市场。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以个人而不是集体为出发点进行市场选择,且个人理性选择。

(4)博弈论:政治的实质是各种利益间的博弈,利益与权力的分配(研究视角)。

4、政府经济学的中心线索是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其核心问题则是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平衡,也即政府与市场如何合作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问题。

5、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政府规制)——政府失灵——重塑政府(合作治理)。

第二章政府与市场

1、政府是一个集体决策,人为设计,分层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因政府问题的经济性和阶级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政府经济学学科而言,政府是有别于阶级国家或公共部门的。简单地说,所谓政府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经济实体。

2、政府的特征:(1)合法强制性(2)普遍同质性

3、市场是一个个人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的权利交换体系。

4、市场的特征:

(1)信息完全和对称(2)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增(3)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外部经济效应(4)交易成本忽略不计(5)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

5、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交换、信息传递、调节、约束和技术促进等市场功能。

6、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规避风险的内在要求,即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想行为,以及市场经济自动建立起奖惩机制,促进经济人理性的外部因素。使得经济主体在有能力作出经济判断和选择下,表现为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7、帕累托改善(改进):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使一部分人处境变好的同时,不使另一部分人处境变坏的资源配置。

8、帕累托最优(有效):在社会经济中,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当不能进一步变化使一部分人处境变好,而同时也不会使其中任何一人处境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

9、混合经济:是指一种以社会目标、政府政策、政府调节补足个人目标、个人经济决策、市场调节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家与个人,政府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与互补合作实现公平、效率和经济稳定最大化的过程。

10、混合经济的特点:

(1)目标满足上:个人生活的和社会公共需求。

(2)决策机制上:个人决策和公共选择。

(3)处理方式上:市场机制形式+政治制度形式。

(4)职能分工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分工合作。

(5)功能互补上: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合作(政府辅助)

11、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所导致的在资源配置方面运作不灵,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经济状况。

12、市场失灵的表现:

(1)垄断性失灵(2)信息不完全失灵(3)外部性失灵(4)公共性失灵(5)社会公平分配失灵(6)宏观性失灵

13、政府失灵的表现:

(1)公共政策失败(2)寻租与腐败(3)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4)内部性和扩张性

14、资源配置的原则:(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稳定原则

15、资源配置的方式:(1)政府命令机制(2)市场机制(3)说服机制(4)社会习惯机制

16、政府的经济角色:(1)守夜人(2)公益人(3)管制人(4)调控人

17、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地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包括(1)资源配置职能(2)国民收入再分配职能(3)稳定经济职能(4)市场管制

18、改进政府经济管理效能的途径:

(1)构建有限政府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经济管理边界。(2)转变经济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能。(3)引进法律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质量。(4)建立工作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5)利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管理功能。(6)加强行政监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7)建立公开行政制度,确保政务透明。

第三章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

2、私人物品的特点:排他性和竞争性。

3、公共物品: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

4、公共物品的特点:消费的非排他性和受益的非竞争性。

5、公共物品的均衡机制——林达尔均衡:社会经济中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状态,如果社会中所有成员均按自己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来自愿捐献支付自己应当分担的费用,则公共物品供给量就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时便达到林达尔均衡。

6、林达尔均衡:

(1)解决的问题:公共物品供给的合理水平;税负分担的合理原则。

(2)核心:真实、准确地反映社会成员的需求。

(3)两个前提假设:

a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真实反映自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而不存在逃避成本分担的动机b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人的信息(收入、偏好等),甚至清楚地知道彼此真实的边际效用。

(4)均衡障碍:消费者的真实偏好难以确证;“搭便车”倾向;交易成本过高;信息失灵。

7、公共物品的问题:

(1)搭便车: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由于信息成本和排他成本高得不可能阻止他人对已有的物品或服务的受益,从而导致这一物品或服务的萎缩性供给。

(2)囚徒困境:理性经济人迫使经济双方都仅仅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行事,难以形成从不合作到合作的最优均衡,从而导致公共物品的滥用。

(3)哈丁的公共事物悲剧:越是公共的东西越少得到照顾。(应对方法:政府制度管制、市场产权理清和自组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