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在印染行业典型案例介绍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8
节能减排在工业制造中的实践案例有哪些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工业制造领域的重要课题。
众多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在工业制造中成功的节能减排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优化这家汽车制造企业深知能源消耗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他们首先对整个工厂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安装智能电表和传感器,实时收集各个生产环节的能源数据,包括电力、燃气、水等。
基于这些数据,企业发现涂装车间的能源消耗较大。
于是,他们对涂装工艺进行了改进。
采用了更先进的涂装设备和技术,减少了涂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涂装效率。
此外,优化了车间的通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根据生产需求自动调整风量,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在照明方面,企业将传统的灯具更换为节能型的 LED 灯,并安装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自然光照和车间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亮度。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该企业的能源消耗大幅降低,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二:某钢铁企业的余热回收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加以利用,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这家钢铁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余热回收系统。
在炼铁环节,高温炉渣蕴含着大量的热能。
企业通过余热锅炉将炉渣的热量回收,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和供暖。
在炼钢环节,高温烟气也被收集起来,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热能转换。
此外,企业还对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周边居民的冬季供暖。
通过这些余热回收利用措施,该钢铁企业不仅减少了能源的外购需求,还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
案例三:某电子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这家电子制造企业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
他们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关注产品质量和价格,还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纳入考量。
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环境认证,确保原材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鼓励供应商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纺织印染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和碳减排技术摘要:纺织印染行业作为一个能源密集型和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其对全球碳排放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纺织印染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消耗、燃料燃烧以及化学品使用等方面。
其中,纺织品染色是最耗能且碳排放量最高的环节。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例如水染技术、氧化染色技术、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生物染色技术等,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纺织印染行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通过积极采取碳减排技术和改进生产工艺,可以降低碳排放、减少资源浪费,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纺织印染行业;碳排放;碳减排技术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纺织印染行业成了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大户。
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燃料和化学品,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其中,碳排放是该行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据调查,全球纺织印染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所有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6%至10%。
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和企业已开始关注并采取措施来降低纺织印染行业的碳排放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有很多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纺织印染行业减少碳排放,包括能源效率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材料循环利用、碳捕集和碳交易等。
本文旨在分析全球纺织印染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并介绍一些可行的碳减排技术,供相关产业从业者参考和借鉴。
二、纺织印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纺织印染企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电力消耗,纺织印染生产线所需的大量电力是其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传统工艺中,纺织品生产过程需要照明、加热、冷却等多种电力设备。
此外,在一些地区,用电不稳定也会导致能源浪费和碳排放增加。
燃料燃烧,燃料燃烧是纺织印染行业的另一个重要碳排放源。
许多企业使用煤、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作为主要能源来源,这些能源的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CO2排放。
化学品使用,在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许多化学品都被用作染料、助剂和梳理剂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 NO.10(下)- 72 -工 业 技 术0 引言印染行业在纺织产业链中对纤维原料、纺织、服装、装饰用布和产业用布起重要的纽带作用,是纺织品深、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
我国印染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局面,在全球的产能份 额持续上升,加工能力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印染业中规模最大的国家。
与此同时,该行业也是能耗水耗较大、废水排放较多的行业之一。
因此,印染行业必须朝着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型,也是印染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1]。
1 印染行业现状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印染行业部分企业推进绿色制造,应用绿色化、智能化装备和工艺,减少了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但也存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印染企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印染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较为突出等问题[2]。
部分印染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下:1)染色过程中所需要的染料、助剂都是要靠人工化料与人工送料到机台上,员工劳动强度大且人工加药容易造成药剂浪费,并存在送错料问题,导致布料重新返修,增加成本,制造智能化程度较低。
2)染色后水洗在染色机缸内进行,常温染色机浴比为1∶5,染色后水洗共需要5缸水,每吨布染色后水洗须消耗水量25吨,消耗蒸汽1.6吨,存在水耗高、能耗高、助剂消耗大的问题。
3)棉产品直接采用间歇常温染色机进行氧漂前处理,前处理共需要4缸水,每缸浴比为1∶5,则在常温染色机里前处理氧漂的水耗为20吨,蒸汽2吨,存在水耗高、能耗高、助剂消耗大的问题。
4)定型过程采用的定型机为8箱定型机,生产过程中存在定型速度慢、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2 印染行业绿色制造技术该文针对印染行业现状,提出印染行业的绿色制造技术,朝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产品生态化、废物资源化方向发展,实现印染行业绿色制造发展。
2.1 染化料自动化系统改造针对染色过程所需要的染料、助剂采用人工送料情况,可采用安装染色机自动输送料系统并与染色机的中控、ERP 系统对接,每台染色机将染色过程中的各工艺步骤所需要用到染料、助剂自动传送到对应的机台上,减少了人工送错料返修成本,进而减少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提升绿色制造水平[3]。
关于我国印染行业的能耗环保现状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的矛盾日益显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已经向纺织印染行业频频发出警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22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中,与印染行业直接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正式执行,该标准从生产工艺和设备、原材料、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生态纺织品、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按纺织产品细分的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编制之中;国家发改委组织于2008年2月4日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发改委2008年第14号公告)已经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节能减排已成为印染企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的管理目标,印染行业面临空前的压力!一、“十五”以来我国印染工业资源消耗和污染状况1.1 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量大我国纺织工业特别是印染工业存在能耗、水耗高的问题,表1反映了我国目前棉印染单位产品的平均取水量和美国1990年代棉纺织品印染加工平均用水量以及我国和加拿大90年代代表性纺织印染加工企业的综合能耗水平。
由表1可见,我国印染加工过程单位产品的能耗和水耗与先进国家与地区90年代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据2008年初对有关印染厂的调查,目前印染产品加工过程的能耗情况见表2。
注:表中数据系2008年初对江苏、浙江15家典型工厂的调查数据。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印染生产的能源消耗情况如表3所示:从调研结果来看,浸渍加工方式的水耗和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
1.2 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大2000年以来,纺织印染工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
纺织印染业中的染整生产节能分析发布时间:2021-08-04T15:53:45.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罗沛林邵战平[导读] 摘要:纺织印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纺织印染业又是一个能源、资源消耗较大,对环境污染也是较大的行业。
浙江昱泰染化科技有限公司摘要:纺织印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纺织印染业又是一个能源、资源消耗较大,对环境污染也是较大的行业。
在全球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在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我国,染整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在染整生产中,极易造成水资源污染、能源消耗大等问题的出现,故而,阻碍了染整行业的发展,本文将以科学环保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处理好生产中的能耗大、污染大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纺织印染业;染整;生产节能纺织品染整是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可赋予纺织品丰富美丽的色彩、花型和高贵典雅的外观风格,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
但纺织品染整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之一。
能源危机的不断恶化,已经使人们意识到染整生产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出改变,加强节能节水、降耗减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
一、纺织印染行业特点从污染物产生角度来看,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染化料助剂等。
部分没有上染的染料会进入废水,而助剂几乎全部进入废水,另外在印染前处理、后处理等生产过程中从布料、纱线等织物上带出的有机物也会进入废水,使得印染行业成为重污染行业。
从用能角度来看,印染行业的染色、印花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和能源,特别是蒸汽、煤消耗量大,综合能耗高,是典型的耗能大户。
二、纺织印染业中的染整生产节能分析1.采用节能的染整设备和设施染整设备和设施是实现节能减排染整的重要手段,节能减排是在染色的重要因素,精加工产业能继续前进。
先进的染色技术必须有先进的染色和后整理机械及设备以实现,所以印染机械及设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重现性,实现节能,降耗,低成本,安全可靠,不污染清洁生产,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实力和印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及发展【摘要】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进,纺织印染行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碳排放限制和绿色发展要求。
本文对纺织印染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浅析。
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的背景和纺织印染行业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纺织印染行业的碳排放现状以及低碳经济对其的影响。
接着探讨了纺织印染行业的低碳发展趋势和低碳技术在该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政府政策对纺织印染行业的引导作用。
最后总结了纺织印染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纺织印染行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纺织印染行业、环境影响、碳排放、发展趋势、低碳技术、政府政策、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策略。
1. 引言1.1 低碳经济的背景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各国纷纷提出了低碳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挑战。
低碳经济倡导绿色、低排放、循环利用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通过促进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背景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各国纷纷响应《巴黎协定》,承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随着非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消耗,能源资源日益短缺,促使各国加大对绿色能源的投资和开发。
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各界关注,低碳经济成为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纺织印染行业作为能源和排放较大的传统产业,如何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1.2 纺织印染行业的重要性纺织印染行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经济层面上,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率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社会层面上,纺织印染行业直接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生计和收入,是许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企业清洁生产案例清洁生产是指通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产生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个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案例。
某化工企业是一家生产染料的企业,该企业意识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决定实施清洁生产。
首先,该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来降低污染物排放。
他们引进了高效脱硫工艺和废气处理设备,有效降低了气体排放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其次,该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他们对原材料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减少了废料和副产物的产生,并将剩余物进行循环利用。
例如,废水经过处理后作为冷却水再次使用,废渣经过处理后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等。
这种资源循环利用方式不仅减少了废物的产生,还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外,该企业还注重节约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
他们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更新,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了能源监测和管理。
通过优化工艺和技术,他们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该企业加强了员工和供应商的环境教育和培训。
他们组织了定期的环境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了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同时,与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清洁生产的实施。
通过这些措施,员工和供应商对清洁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树立了环保意识。
通过上述的措施和实践,该化工企业成功实施了清洁生产。
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同时,他们取得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这个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激励他们积极探索清洁生产,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