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676.00 KB
- 文档页数:16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齐天大圣—弼马温—孙悟空—斗战胜佛。
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B.《西游记》中,孙悟空巧妙进攻,变作小虫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逼她交出芭蕉扇。
C.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强盗,却被唐僧赶走。
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
后来,如来识破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
D.《西游记》中,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
唐僧、悟空和沙僧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红装素裹重蹈履辙喑哑巉岩B.旁证博引畏缩不前恣雎帐篷C.心无旁骛一泻千里深邃腌臜D.吹毛求疵断壁残垣要决陨落3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明眸善睐峰回路转全国助残日陶冶情操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B.当青岛“真情巴士”驾驶员驾驶公交车行驶至汽车总站礼让行人时,正走在斑马线上的小男孩向驾驶员深深鞠了一躬。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男孩鞠躬”。
C.每一种文明只有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解说:这个复句是递进关系D.老了,我想有个菜园子: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低头种菜,抬头看花。
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名篇,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明了自己的倾向——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B.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借乐府古题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感。
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0分)1. ,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2. 好峰随处改,。
(梅尧臣《鲁山山行》)3.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4.闲梦江南梅熟日,。
(皇甫松《梦江南》)5. ,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不乏激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
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
D.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8—10题(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战国策》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下列各句与“由此观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渔人甚异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9.翻译下列句子。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2019·云南)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二、综合题 (共1题;共7分)2. (7分) (2019八下·宁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甲)(A.浓厚 B.丰厚)的积淀。
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在人们的企盼中倏①(A.shū B.sū)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
当心灵的帆船回sù②(A.朔 B.溯)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乙)(A.掩映 B.掩藏)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1)根据①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原句:在人们的企盼中倏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3. (13分) (2018七上·杭州期中) 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I)卷一、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②去国怀乡________③宠辱偕忘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膝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 .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 .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基础部分(30分)(一)、默写(12分)1.人面不知何处去,2. ,多情却被无情恼。
3.江东子弟多才俊,4.过尽千帆皆不是,5. ,林空鹿饮溪。
6.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宋词赏析(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7、下列对这首词中有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愁”即相思之情,是全词的着眼点。
B.“黯黯”表达了词人忧愁沮丧的心情。
C.“无言”的根源是词人的缠绵情思。
D.“强乐”的结果是使词人感到懊悔。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长期为人们所喜爱,其意既指男女之间的思念,现在也喻指:(三)、课内古文(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本文选自《》,相传作者是()10.翻译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珍惜(zhēn xiáng)沉默(chén mò)淘气(táo qì)B. 惊慌(jīng huāng)紧张(jǐn zhāng)呆滞(dāi zhì)C. 精神(jīng shén)诚恳(chéng kěn)领悟(lǐng wù)D. 紧张(jǐn zhāng)呆滞(dāi zhì)珍惜(zhēn x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里种了许多花草树木,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
B. 小明在比赛中勇夺冠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小明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一直不理想。
3.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满载而归(zài):装载得很满而回家。
B. 破釜沉舟(fǔ):打破锅,凿沉船,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C. 奋不顾身(fèn):奋勇向前,不顾及自己的身体。
D. 风和日丽(hé):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杜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春天“ ,,,,,,,,,”的景象。
2. 《荷塘月色》中,作者用“ ,,,,,,,,”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
3. 《少年中国说》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两句诗分别表达了()和()的意思。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七(16)班小明同学上语文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同学学习,李老师用最和缓的语气批评了他,让他改正错误。
你认为下面哪一位应该是李老师批评的话语()A.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难道你这样的行为是对的吗?B.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
C.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不能不说是错误的。
D.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霎时(shà)虔诚(qián)矗立(chù)强词夺理(qiáng)B.怠慢(dài)缄默(jiān)凫水(fù)草长莺飞(zhǎng)C.羁绊(jī)膏药(gao)腈纶(qIng)怒不可遏(è)D.堕落(duò)瞭望(1iào)迁徙(xǐ)目眩神迷(xuàn)3 . 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宫中,汗青代指史册。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且介亭杂文》。
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C.《怀疑与学问》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D.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30分)1. 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每空1分,共6分)- shùn()、liè()、zhí()、cù()、bǐng()、yùn()2. 请补充下列诗句中的缺失部分:(每空1分,共6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贤惠(xián huì)、栖息(qī xī)、闲暇(xián xiá)- B. 沉浸(chén jìn)、倾诉(qīng tùn)、虔诚(qián chéng) - C. 惊悚(jīng sǒng)、摒弃(bìng qì)、熏陶(táo xiū)- D. 恬静(tián jìng)、侵蚀(qīn shí)、凝视(níng shì)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因为天气原因,原计划今天的比赛被迫推迟。
- B. 他的演讲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孩子们喜爱。
- D.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位作家的小说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B. 他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 C. 这个城市的环境优美,四季如春,非常适合居住。
- D. 他平时学习刻苦努力,这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些人面对困难,会选择退缩,而有些人则会勇敢地迎难而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稀疏(shū)落魄(pò)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B. 稀疏(shū)落魄(pò)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yī)C. 稀疏(xī)落魄(pò)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D. 稀疏(xī)落魄(pò)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y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劳动,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环保活动。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棵老槐树仿佛在向路人诉说着它的往事。
B. 小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C. 她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D.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
4.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逐渐、渐渐、逐步、逐个B. 依然、依旧、仍旧、仍然C. 领略、领会、领受、领教D. 调整、调理、调治、调养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不断提高。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小明非常聪明,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D. 那条小河清澈见底。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C. 小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片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B.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窕淑女,君子好逑B. 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C. 闲庭信步,悠然自得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厚:深)B.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孤陋:狭隘)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及:连词,表示延伸)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B. 她在演讲中旁征博引,令人信服。
C. 他的声音低沉而浑厚,宛如洪钟。
D.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故事。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
D.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5. 下列句子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珍惜那段美好的时光。
B.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C. 他虽然身体瘦弱,但精神却非常坚强。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表现了春天的特点。
()7.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来描绘夜晚的景色。
()8. 《爱莲说》中,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9. 《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表现了黄河的壮阔。
()10. 《少年中国说》中,“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欣慰xīn wèi 妩媚wǔ mèi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B. 璀璨cuǐ càn 畸形jī xíng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C. 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 畸形jī xíng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D.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小明学习成绩优秀,不仅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B. 我在公园里散步时,看到许多老年人正在悠闲地打太极拳。
C.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这道难题的解题思路。
D. 她在舞台上表演了一段优美的舞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风和日丽风光旖旎B. 和蔼可亲和颜悦色C. 欣欣向荣蓬勃发展D. 落花流水潇洒自如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天空中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柔软而洁白。
B. 这座山上的风景如画,美得让人陶醉。
C. 他一脸严肃,仿佛一座冰山。
D. 我喜欢读书,就像鱼儿喜欢水一样。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 下列文章中,属于议论文的是()A. 《背影》B. 《荷塘月色》C. 《劝学》D. 《记念刘和珍君》7.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意思完全正确的是()A. 豁达huò dá 沉思熟虑chén sī hè sù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B. 谦虚qiān xū 鸡飞蛋打jī fēi dàn dǎ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C. 奋发向前fèn fā xiàng qián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D.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 振翅高飞zhèn chì gāo fēi 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沪教版七语下期末卷————————————————————————————————作者:————————————————————————————————日期:七语试卷第一部分阅读(57分)一、文言文(27分)(一)默写(8分)1、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2、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缫车。
(《浣溪沙》)3、闲梦江南梅熟日,__________________。
(《梦江南》)4、枝上柳绵吹又少,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5、__________________,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6、人家在何许?__________________。
(鲁山山行))7、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8、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1题(6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9、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宋代唯一专力于写词的人。
(1分)10、词中“强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蝶恋花”是词牌名,从“春愁”一词可以看出写作的时令是春天。
B.“草色烟光残照里”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黄昏时凄美感伤的氛围。
C.“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作者被相思所折磨而心灰意冷的无奈之情。
D.写词必须依词谱规定去“填”,因此,词的创作也被称为“填词”。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8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淹没(yān)拥抱(yōng)B. 恋恋不舍(liàn)红晕(yùn)落落大方(luò)C. 气喘吁吁(xū)风和日丽(rì)人才济济(jǐ)D. 炽热(chì)沮丧(jǔ)精神焕发(huàn)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骄阳似火(jiāo)满载而归(zài)惊涛骇浪(hài)B. 美轮美奂(lún)莲花盛开(lián)喜出望外(chī)C. 惊心动魄(pò)风驰电掣(chě)美不胜收(shèng)D. 恢弘壮丽(huī)翠色欲滴(cuì)独具匠心(jīng)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丰富,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前来借阅。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D. 这部电影不仅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还受到了中年人的喜爱。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的兴衰为背景。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这部小说以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起义为题材。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为主线。
D.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静静地站在那里。
B. 星星像无数小眼睛,一闪一闪地望着我们。
C. 他的声音像春雷一样响亮,让人精神一振。
D.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春》一文中,作者用“鸟儿们唱着歌,欢快地飞来飞去”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2018·十堰)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木讷(nà)半响(xiǎng)惟妙惟肖(xiào)叱咤风云(zhà)B . 寒噤(jìn)懵懂(méng)自怨自艾(yì)白驹过隙(xī)C . 颠簸(bǒ)瞭望(liào)五脏六腑(fǔ)探骊得珠(lí)D . 箴言(zhēn)餐券(juàn)面面相觑(qù)退避三舍(shě)2. (2分)(2016·朝阳)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缘分缭亮欣欣然与时具进B . 偶象妖娆座佑铭格物致知C . 淘宝编辑沁园春脱颖而出D . 风采微搏圣涎树荡然无存3. (2分) (2019七上·珠海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 .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 “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4. (2分) (2018八上·乐陵开学考) 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 .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 .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2019·益阳)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笔画(),潇洒流利,直观呈现了行书独特的字体风貌,展示出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其文本内容()儒、道两家思想,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聚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对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字体、技法和文本内容()结合,深刻体现出书者对所处时代文化精神的精准把握。
(1)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文段开头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书法文本是书家精神品格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载体②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重视④作为书法,其内容就是书法文本A . ①③④②B . ②①④③C . ②④①③D . ④③①②(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经过时间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
B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
C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
D . 那些历代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经过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浑厚雄健巧夺天工融和完美B . 纤细轻盈出神入化融汇完满C . 浑厚雄健巧夺天工融和完满D . 纤细轻盈出神入化融汇完美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2019·龙湾模拟) 观察《西游记》连环面,完成下列题目。
(1)图A选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________》。
请从以下提示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将上述回目补充完整。
行者大圣窃人参果五庄观天竺国闹天宫(2)李卓吾评点八戒的“吃”:“凡形容八戒饮食处,都俗,且重复,可厌!”你赞同这种看法吗?结合上述图文及《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8八上·潮安月考) 按要求用课文原句默写。
(1) 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2)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3)馨香盈怀袖,________。
(《庭中有奇树》)(4)《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将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________,________。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 (11分) (2019八上·伊川月考) 阅读下列新闻,回答文后的问题。
【法新社巴黎1月9日电】今天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月球上的水可能主要来自月球形成早期撞击其表面的彗星。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没有生命和空气的月球也同样没有水。
然而,美国航天局去年在月球上一个永远处在阴影下的环形山里发现了表明水冰存在的重要证据,上述观点也因此重新受到审视。
以康涅狄格州卫斯理大学詹姆斯格林伍德为首的天体物理学家分析了“阿波罗”探月行动中采集的岩石样本,尤其关注一种喜水的矿物质磷灰石中氢同位素含量的变化。
他们说,从这一标志性特征来看,月球的水有三个可能的来源:来自月壳之下的月幔,来自“太阳风”带来的质子,或来自彗星。
磷灰石中氢同位素的测量值与此前对3颗著名的彗星的氢同位素测量值相似。
①根据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碰撞”理论,月球形成于约45亿前,当时地球与一块太空岩石或某个行星相撞,撞下来的一部分就形成了月球。
②格林伍德的研究小组认为,在此之后便发生了彗星水的“大量转移”。
③该篇论文发表在《自然地学》杂志网站上。
④彗星被称为围绕太阳旋转的冰冻的水库,因为彗星头部含有非常多的冰。
⑤根据某些假说,彗星也给地球提供了一部分水以及启动生命的关键化学物质。
(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征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请将编号的段落排一个合理的顺序: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9. (20分) (2018七上·平潭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车夫老马老舍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
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
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
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
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
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qiànɡ,支撑)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
“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先喝点水,不用忙。
”掌柜的说。
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地吸糖水。
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
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
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
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
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
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地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
”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是我的。
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不用!”老者得意地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坐在车上冷啊。
”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
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
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选自《骆驼祥子》第七章,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1)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词句。
①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
②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分析划线的短句的好处)(3)“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为什么老马会有“像是乐,又像是哭”的表情?)(4)说说文中老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0. (21分) (2019九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新京报》(电子版)的一篇时事评论,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