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写话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15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内容包括:诗词欣赏《望庐山瀑布》、成语接龙、看图写话、我的发现等章节。
详细内容涉及庐山瀑布的自然景观描绘、成语的积累与应用、观察图画进行写话练习以及探索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望庐山瀑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2. 学习成语接龙,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看图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望庐山瀑布》中难懂的诗句、成语接龙的运用、看图写话的构思。
2. 教学重点:诗词的意境体会、成语的积累与应用、观察图画进行写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
2. 学具:成语接龙卡片、图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感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学习《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行背诵。
(2)成语接龙游戏,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与应用能力。
(3)看图写话,学生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进行写话练习。
3. 课堂实践:(1)学生展示背诵《望庐山瀑布》,互相评价。
(2)成语接龙比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3)学生展示看图写话作品,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望庐山瀑布》。
2. 列出本节课学习的成语。
3. 突出观察图画进行写话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望庐山瀑布》。
(2)用本节课学的成语进行造句。
(3)观察一幅图画,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略。
(2)例:阳光明媚、一帆风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进行课外积累。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完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教学内容包括:词语盘点、字词句运用、写话、阅读、口语交际等部分。
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的语文园地,详细内容涉及本单元生字词的复习、重点句式的运用、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的写话练习、阅读理解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学会运用重点句式进行写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重点句式的运用;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的写话练习。
2. 教学重点:本单元生字词的复习;阅读理解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词语盘点:带领学生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进行听写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3. 字词句运用:结合教材,讲解重点句式,并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4. 写话练习: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注意运用所学句式。
5. 阅读理解:选取一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6. 口语交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好朋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列出本单元生字词,用不同颜色粉笔进行标注。
2. 字词句运用:展示重点句式,并用例句进行说明。
3. 写话练习: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列出关键要素。
4. 阅读理解: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示文章结构及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写话《小老鼠玩电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写话【教学内容分析】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看图写话,画面中是一只小老鼠在玩电脑,电脑屏幕中突然出现了一只猫,小老鼠的表情十分惊恐,转身欲逃;整个画面简洁生动而又张力十足,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学情分析】看图写话,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已不陌生,他们已初步掌握了看图写话四步法: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口头表达、书面写话。
老鼠和猫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动画片、图画书中得到多角度的解读。
通过本次看图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思路】低年级小学生写话,如同刚学走路的孩子,需要别人引导、扶持。
《小老鼠玩电脑》看图写话分两课时教学,本课是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我要求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后,明白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能够清楚、完整地写出图画上所要表达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意说清楚。
2.合理想象,把故事说完整。
通过教师范文给学生拓宽思路,并在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帮助下把故事写下来。
3.通过展示交流、分享作品,对写话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时有顺序、有重点,能说清楚“在干什么”、“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么样”。
【教学难点】抓住中猫的表情、老鼠的动作进行合理想象。
【教学方法】[来源:学|科|网]1.观察法。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抓住画面中的细节开展想象,合理描述。
2.激趣法。
通过童谣诵读、学生作品故事分享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
【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儿歌。
不知道小时候你有没有读过?我们一起带着动作来读一读好吗?(出示: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不下来。
喵喵喵,猫来啦。
叽里咕噜滚下来。
)2.谁能告诉老师,儿歌中写了谁在干什么呢?3.过渡:是呀,儿歌中的小老鼠正在偷油,猫来了,它吓得从灯台上滚了下来。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望庐山瀑布》、成语接龙游戏、看图写话《我的好朋友》、语文园地知识拓展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 学会成语接龙,提高词汇运用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3. 通过看图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接龙的游戏规则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望庐山瀑布》的诗意理解和背诵,看图写话的观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诗词学习:a. 朗读《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b. 解析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如“飞流直下”、“疑是银河”等。
c. 学生齐读并背诵诗词。
3. 成语接龙:a. 讲解成语接龙的规则,举例演示。
b.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 看图写话:a.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b.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口头描述,教师点评指导。
c. 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语文园地知识拓展:a. 讲解与诗词、成语相关的文化知识。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和作者。
2. 黑板右侧:成语接龙的示例和规则。
3. 挂图:庐山瀑布的图片和看图写话的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望庐山瀑布》。
b. 成语接龙游戏:从“一帆风顺”开始,接龙至少5个成语。
c. 根据《我的好朋友》图片,写一段话描述图片内容。
2. 答案:a. 《望庐山瀑布》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成语接龙示例:一帆风顺→顺水推舟→舟车劳顿→顿开茅塞→塞翁失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写话)看图写话:小老鼠的故事(共1课时)教材分析: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基于一年级字词句运用栏目的基础,安排了三次写话教学,园地七中看图写话是本册最后一次。
虽然提示中有三个问题,本课重点关注第三个问题:接下去会怎样?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常用的方式,根据课标学段要求和学生写话起步的实际情况,培养写话的兴趣是根本。
本课重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合理展开想象,乐于运用积累的词句正确表达。
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学习借鉴、读写联动,是总的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学习观察方法描述小老鼠吓坏的样子,并大胆合理想象接下去会怎样。
通过绘本、动画支持的策略,将学生生活和阅读经验进行链接,为展开大胆合理想象做好了铺垫和示范。
教学难点: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句。
从小老鼠的眼睛、鼻子、胡子、身体等学习观察表情、动作、神态的“变化”,采用提供“智慧宝盒”词语支架的策略让学生学习描述观察到的“变化”来突破难点。
学生虽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达基础,但较弱,本课在写前提示和写后评价中分别用趣味化的方式把句子写完整通顺、正确运用标点等要素融入其中,不断训练提高。
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和星级“小作家”奖章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为养成交流评价习惯作准备。
教学目标:1.学习观察方法,描述小老鼠吓坏的样子。
2.大胆合理想象接下去会怎样。
3.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句。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聊一聊,分享中积累词句。
1.绘本——胆小老鼠学习伙伴“星星小天使”带来经典绘本故事:《两只老鼠胆子大》。
(1)积累精彩词句。
老虎狮子被打得怎么样?出示:天南地北乱滚又乱爬圆耳朵吓得怎么样?出示:头上跌个大疙瘩尖尾巴吓得怎么样?出示:东爬西爬找不到家(2)指名朗读,齐读。
(3)打开智慧宝盒,收藏好词。
“星星小天使”的话:我把这么有趣、精彩的词句放进了一个“智慧宝盒”中,下车次碰到类似的情况,我就可以用一用啦!2.动画——机灵老鼠(1)阅读交流老鼠,感受文学形象。
语文园地七写话《猫和老鼠》(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写话《猫和老鼠》。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故事《猫和老鼠》的主要内容,分析故事中猫和老鼠的特点,学会用词语描述动物的特点,通过观察和想象,编写一段关于猫和老鼠的对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猫和老鼠》的主要内容,了解猫和老鼠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用词语描述动物特点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编写简单的对话。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词语描述动物特点,编写关于猫和老鼠的对话。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分析猫和老鼠的特点,学会用词语描述动物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猫和老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故事《猫和老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分析故事:引导学生分析猫和老鼠的特点,学会用词语描述动物特点。
4.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观察猫和老鼠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特点,并进行汇报。
5. 编写对话:给出猫和老鼠的情境,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对话。
6.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编写对话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段关于猫和老鼠的对话。
六、板书设计1. 《猫和老鼠》2. 内容:猫的特点:狡猾、机智、勇敢老鼠的特点:聪明、机敏、胆小描述动物特点的词语:敏捷、灵活、勇敢、聪明、机智、狡猾、胆小、机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段关于猫和老鼠的对话。
2. 答案示例:猫:(悄悄地靠近老鼠)嘿,小老鼠,今天又要去哪儿偷东西吃呢?老鼠:(警惕地看看四周)哼,我才不会告诉你呢!猫:(笑眯眯地说)别害怕,我只是想和你做朋友,一起分享美食。
老鼠:(犹豫了一下)真的吗?你不会抓我?猫:当然不会,我们是朋友了,要互相帮助。
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主题为“看图写话”。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美丽的景色”和第四章“我们的活动”,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图片的方法,能够从图片中提取关键信息。
2.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活动。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看图写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教材,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观察图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本节课的图片观察中。
3. 图片观察:a. 展示第三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b. 指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如“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等。
4. 例题讲解:a. 展示第四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活动。
b. 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做什么”的句型进行描述,如“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分组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描述。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2. 板书内容:a. 图片观察方法: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左到右。
b. 描述景色: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等。
c. 描述活动:谁在做什么,如“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活动。
b. 尝试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2. 答案:a. 描述景色: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清澈的小溪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小老鼠看图写话十篇篇一:一天,小老鼠布丁在房间里悠闲地看着电脑。
当他看得正入神的时候,电脑屏幕突然出现了一只大花猫。
把小老鼠布丁吓得直接坐在了地上!大花猫的眼睛又圆又大,直勾勾地盯着小老鼠布丁!突然,大花猫张大嘴巴,大声地“喵~”了一叫!这下可把小老鼠布丁的汗都吓得直流。
只见布丁匆忙地站起来,连屁股摔疼了都管不上,像风一样跑回自己的洞里!当他到了自己的洞里时,他摸着自己的胸口,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忽然,他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大花猫还没追上来呢?他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
所以他走到洞口前,探出小脑袋,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连猫的影子都没有!这下他才明白过来:原来刚刚那只大花猫是电脑里的,它根本就出不来!布丁拍着自己的脑袋笑了笑,“嗨,我真傻!”篇二:有一天晚上,小老鼠去偷食物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电脑键盘。
电脑里冒出了一只猫,这只猫凶神恶煞地说:“我要吃了你!”小老鼠吓得瘫坐在地上说:“猫大哥,猫大哥。
不要吃我,我不好吃的。
”说完,小老鼠一溜烟跑进洞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篇三:星期三的早上,主人不在家。
小老鼠偷偷地来到电脑前,说:“这是什么东西?”他在电脑上乱蹦乱跳。
突然,电脑上出现了一只猫。
这只猫竖着耳朵,睁着圆圆的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十分吓人。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猫竟然从电脑里钻了出来。
老鼠吓得跑到家里,再也不想出门了。
篇四:小老鼠刚准备偷东西,不小心踩到了电脑。
电脑里突然出现了一只猫,猫的耳朵立得直直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龇牙咧嘴地叫了一声。
小老鼠吓得连滚带爬,逃回了洞里,再也没有出来。
篇五:有一天,小老鼠从它的老鼠洞里钻出来,走到电脑前,发现电脑左边有他最喜欢的奶酪。
小老鼠慢慢地走过去,一不小心滑到了鼠标。
突然,电脑里出现了一只猫。
这只猫的耳朵立得直直的,眼睛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大大的。
小老鼠吓得一边哭一边说:“我再也不偷东西了,再也不偷东西了!”篇六:一天,小老鼠爬上了桌子,看见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小老鼠玩儿了一整天。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完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盘点、读读记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趣味阅读五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 提高学生朗读、背诵和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盘点、读读记记、口语交际。
难点:日积月累、趣味阅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词语卡片、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四季图,让学生描述图中景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词语盘点(10分钟)a. 学生自读词语,教师指导读音。
b. 学生组内交流,分享记忆词语的方法。
c. 教师挑选几个词语,让学生造句。
3. 读读记记(10分钟)a.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课文美。
b. 教师指导朗读,强调停顿、重音等。
c. 学生分组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4. 日积月累(15分钟)a. 教师讲解成语故事,学生认真听讲。
b. 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c. 教师挑选几个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5. 口语交际(10分钟)a. 教师设置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b. 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指导。
6. 趣味阅读(10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文章趣味。
b. 教师挑选几个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c.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生字、词语2. 读读记记:课文美句3. 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好词佳句4. 口语交际:情景对话5. 趣味阅读:文章七、作业设计1. 造句:用本节课学习的词语造句。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绿油油的。
2. 背诵:课文美句。
答案:略3. 口语交际:与家人进行一次口语交际练习,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生字、词语,提高了朗读、背诵和口语交际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贪玩的小老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运用所学词汇编写简单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写话,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事和写作的兴趣,以及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
教学内容图片内容观察与描述。
利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故事分享与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图片细节,运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难点:创造性地表达故事情节,保持故事的连贯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图片《贪玩的小老鼠》。
词汇卡片。
写字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图片导入:展示图片《贪玩的小老鼠》,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词汇教学:通过词汇卡片复习与故事相关的词汇。
3. 编写故事: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图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
4. 故事分享:每组选出代表分享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图片《贪玩的小老鼠》。
关键词汇列表。
故事编写步骤。
作业设计编写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要求使用至少五个新学的词汇。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在观察细节和创造性表达方面的表现。
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为下一课的教学内容做准备,确保教学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观察和描述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和扩展他们的语文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故事分享,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学会倾听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部分涉及到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学生可能遇到的挑战,对于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观察图片细节,运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这一重点的实现,依赖于学生能否细致观察图片并描述出其中的关键元素。
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考验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看单幅图说话写话》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展开合理想象,能用正确通顺的句子准确清楚地表达图意。
2.学会观察单幅图的方法,掌握基本的写话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并在写话中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根据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并能用正确通顺的句子准确表达图意。
2.在写话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将图画描述得生动具体。
教学难点1.掌握基本的写话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并在写话中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看动画片吗?2.播放《猫和老鼠》。
3.好看吗?动画片名是——猫和老鼠,是呀,猫和老鼠真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
4.今天我们这堂课——【出示课题】的学习内容就与猫和老鼠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看单幅图说话写话】5.“单幅”就是——单个画面,一幅图画。
“看”就是——观察,题目的意思就是——观察一幅画面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其实,这短短的题目还告诉了我们“看单幅图说话写话”的方法,先观察图的内容,再把图的内容说出来,然后把说的写下来。
6.齐读课题。
二、由主到次,着眼整体。
1.那我们就一起去观察图画吧。
瞧,图上都有谁?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猫在电脑里,老鼠在电脑前)2.从画面内容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3.小结:观察单幅图时先要整体观察,观察时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这样能帮助我们看清图意,这可是看图说话写话的重要前提。
【板书:看清图意】三、由表及里,静中见动。
1.在对图画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后,就要观察图画的细节了。
2.观察猫。
(1)我们先来仔细观察猫,电脑里的这只猫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
(2)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只猫。
忽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老鼠。
(1)这只凶狠的猫把老鼠吓成了什么样了?仔细观察图画,谁来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猫和老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描述猫和老鼠的形象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片内容: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厨房里的情景。
2. 写话主题:猫和老鼠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观察图片,描述猫和老鼠的形象特征,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图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猫和老鼠的形象特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描述: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猫和老鼠的形象特征。
3. 编写故事: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
4. 分享与交流:学生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图片展示:在黑板上贴上猫和老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描述提示: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描述猫和老鼠的词语,供学生参考。
3. 故事提纲:在黑板上列出编写故事的步骤,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编写。
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动物,选择一种动物,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
2. 编写一个关于自己与动物的故事,要求内容丰富,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制定目标。
注: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