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拔出法测混凝土强度.ppt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47
一、回弹法
1.直接在原状混凝土表面上测试;
2.仪器操作简便,测试结果直观,检测部位无破损。
3.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构件检测。
根据混凝土硬度、碳化深度,推定抗压强度
1.适用温度范围:-4度至40度;
2.适用龄期范围:28天至1000天,长龄期应采用钻芯法修正。
二、超声回弹法
1.属综合性检测,测试精度较高;
2.检测部位无破损。
3.不适用于遭受冻害、化学侵蚀、火灾、高温损伤或厚度小于100mm的构件。
根据混凝土硬度、密实性,推定抗压强度
1.适用温度范围:-4度至60度;
2.适用龄期范围:28天至730天,否则应采用钻芯法修正。
三、钻芯法
1.适用范围广,测试结果直观、准确;
2.检测部位局部破损;
根据圆柱体芯样强度推定抗压强度
1.被检测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MPa;
2.单个构件抽取芯样不宜超过3个,预应力构件慎用。
3.适用龄期范围:不小于28天。
四、后装拔出法
1.测试精度高,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2.检测部位微破损;
根据埋件的抗拔力推定抗压强度
1.被检测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MPa;
2.适用龄期范围:不小于28天。
五、超声法
1.属无损检测,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测试结果综合反映了施工质量;
2.参数判读较直观。
推定混凝土内部空洞、不密实区、裂缝深度、损伤层厚度、新老砼结合面质量及砼匀质性
1.测试面应修理平整
2.测试应尽量避开钢筋。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是一份规定了混凝土拔出试验的检测标准的文件。
拔出试验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插入一个锥形的金属钻头,然后用力垂直拉出的过程,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性能的方法。
该技术规程是为了确保拔出试验能够准确、可靠、有意义地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性能,而制定的。
它包含了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拔出试验的步骤、结果的分析和报告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以及试验所需设备、工具、材料等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此技术规程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拔出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性能,从而更好地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混凝土材料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其经济性以及应用性都是其他很多材料不可比拟的。
但是,目前有很多混凝土往往以次充好,其强度无法让人满意,尤其是一些国家重点建筑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强度标准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验收、鉴定、评估等方面。
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分为无损检测和微破损检测。
无损检测主要有回弹法、综合法、超声法等;微破损检测主要有钻芯法、拔出法、后锚固法、直拔法等。
无损检测操作方便,但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微破损检测结果虽精度较高,但存在工序多、操作不便等缺点,如常用的钻芯法因芯样直径粗,对结构损伤大,在钻取、切割、磨平、抗压等环节中易出现偏差,会影响实测强度值。
下面我们就其中主要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回弹法1.1回弹法原理该方法是根据结构物表面混凝土硬度推定其抗压强度,仅适用于抗压强度为10~50MPa,龄期为14~1000d普通混凝土。
但是对表面受冻害、火灾以及表面被腐蚀的混凝土,不可采用该方法。
采用回弹法的方式一般是选择回弹仪器来对混凝土表面硬度进行检测,从而推算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检测手段。
回弹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含有一个标准质量的重锤,在标准弹簧力的作用下冲击与混凝土表面相接触的弹击杆,因为会受到弹力作用,在回弹仪上的重锤又会跳到相反的距离,同时也会带动指针,进而在相应的刻度上标识出回弹值(N),这一数据直接反应出混凝土的硬度,而材料表面的硬度与材料自身强度相关,因此冲击回弹值和混凝土强度的曲线就能够很容易地画出,我们可以按照回弹值的大小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准确的计算。
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检测过程比较快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混凝土检测人员能够很容易的采集到相关样本;检测之后的数据可以很准确地反应出混凝土强度数据;能使相关检测人员非常清晰地了解混凝土强度,从而获得全部的真实数据。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一.目的用于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混凝土抗压强度。
2.执行标准CECS69:94《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四.职责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1.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3个测点(当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时,应在最小拔出力测点附近再加测2个测点)。
2.同批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抽检数量应不少于同批构件总数30%,且不少于10件,每个构件不应少于3个测点。
3.测点应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成型的侧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布置在混凝土成型的表面或底面。
4.构件的受力较大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不应小于10h,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应小于4h(h表示锚固件的锚固深度)。
5.测点应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部位的混凝土表面的钢筋、预埋件。
六.仪器设备1. 钻孔设备:HILTI电锤(GC211);2. SHJ-1型混凝土强度检测仪(GC251),包括:(1)拔出仪;(2)磨槽机;(3)锚固件。
3. 水管;4.常用工具。
※根据检测现场情况准备安全保护设备。
七.环境条件1.被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10.0MPa。
2.检测部位混凝土表层与内部质量应一致。
3.检测应在常温5~35℃下进行。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检测步骤(1).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应始终于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度。
(2).在混凝土孔壁磨环形槽时,磨槽机的定位圆盘应始终紧靠混凝土表面回转,磨出的环形槽形状应规整。
(3).胀簧插入成型孔内,通过胀杆使胀簧锚固台阶完全嵌入环形槽内,保证锚固可靠。
(4).拔出仪与锚固件用拉杆连接对中并与混凝土表面垂直。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测强曲线编制试验一、试验目的《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自颁布实施以来,在检测已硬化混凝土强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但根据多年运行的实际需求,规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进行补充,一是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的预埋拔出法,二是为方便实际应用,应加入一般条件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通用测强曲线。
而预埋拔出法可以以微量的破损获得比回弹法高得多的准确度,具有广泛的使用性。
通过引入预埋拔出法可以将此方法扩展到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测强曲线的提出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得到检测结果,使本规程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推动拔出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试验总体方案及技术路线依据本此研究的试验目的我中心拟制订以下试验总体方案,即通过配制各种强度等级下的混凝土试件,在28天标准养护条件下,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拔出法测试,再对同一强度等级下的试件进行抗压测试,并最终汇总所测得的拔出值、抗压强度,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去除异常数据,利用回归的方法建立在不同拔出值下对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并考虑预埋法和后装法两种测试方法的影响。
并在试块上同时进行钻芯法试验,以便形成对比数据资料。
三、试件制作及所需材料1、试件强度等级及试块数量确定根据本次研究目的的要求,尽量覆盖所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本规程的适用强度范围为C10~C80,因新施工的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20,所以主要用于施工控制的预埋法不进行10 MPa等级的试验,后因为试验条件及机器设置限制,仅进行了C20~C50强度等级的试验。
综合各种工况,制作数见下表:表1:后装拔出法(圆环支撑):预埋拔出法(圆环支撑)表2并拍摄每一测点的破坏形态,编号并附于试验数据之后。
2、试块的制作、拆模及编号要求在试件成型后的一天进行拆模时,需注意在拆模时应进行试件的外观检查,如外观有缺陷的应进行剔除,并对该配合比下的缺陷试块数进行统计,当其试块缺陷数较多时,应进行补充试验。
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很多,如试件法、回弹法、超声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红外成像法、超声波CT 法、回弹超声综合法、超声衰减综合法,射线法、落球法、抗拔法、压痕法、射击法、后装拔出法和钻芯法等,各种方法有各自的原理、操作步骤、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一般可分为非破损检测法、半破损检测法与半破损同非破损的综合使用法三类。
非破损检测主要有压痕法、回弹法、超声脉冲法、回弹一超声综合测定法、电磁法和射线法等;半破损检测主要有钻芯法、拔出法、拔脱法、拔折法和射击法等。
1.试件法原理:试件法是施工时把拌制好的混凝体放入规定的试模内,然后按照规定的温度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试验。
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实体的强度优点:通过试验可以直接了解试件的强度,如果试件制作符合规范要求,且与构件同条件养护,那么试压的结果就可以代表构件的强度,这一结果是可信的。
缺点:如果制作马虎,那么就不能代表实体强度,同时也有试件本身质量因素:试件尺寸的偏差,事件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相差较大;试件承压面与相邻面的垂直度;试验时加荷速率的控制等.适用范围广,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回弹法回弹法是以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测得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来评定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的一种方法,它不会对结构或构件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工程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有三种:HT225型;(普通混凝土);HT1000型;(高强混凝土)HT3000型;大体积混凝土。
优点1:对结构没有损伤;优点2:仪器轻巧,使用方便;优点3:测试速度快;优点4:测试费用相对较低;优点5:可以基本反映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缺点:方法本身有时有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系统误差);检测方法(原理)回弹值反映剩余能量的大小;表面硬度低,弹击塑性变形大(吸收的能量多),弹性(剩余)能量少,回弹值小,混凝土强度低;表面硬度高,弹击塑性变形小(吸收的能量少),弹性(剩余)能量多,回弹值高,混凝土强度高;回弹值是剩余能量(弹性变形能)与初始(弹击)能量(2.207J)之比值;读数60,弹性能为初始动能的60%。
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混凝土材料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其经济性以及应用性都是其他很多材料不可比拟的。
但是,目前有很多混凝土往往以次充好,其强度无法让人满意,尤其是一些国家重点建筑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强度标准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验收、鉴定、评估等方面。
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分为无损检测和微破损检测。
无损检测主要有回弹法、综合法、超声法等;微破损检测主要有钻芯法、拔出法、后锚固法、直拔法等。
无损检测操作方便,但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微破损检测结果虽精度较高,但存在工序多、操作不便等缺点,如常用的钻芯法因芯样直径粗,对结构损伤大,在钻取、切割、磨平、抗压等环节中易出现偏差,会影响实测强度值。
下面我们就其中主要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回弹法1.1回弹法原理该方法是根据结构物表面混凝土硬度推定其抗压强度,仅适用于抗压强度为10~50MPa,龄期为14~1000d普通混凝土。
但是对表面受冻害、火灾以及表面被腐蚀的混凝土,不可采用该方法。
采用回弹法的方式一般是选择回弹仪器来对混凝土表面硬度进行检测,从而推算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检测手段。
回弹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含有一个标准质量的重锤,在标准弹簧力的作用下冲击与混凝土表面相接触的弹击杆,因为会受到弹力作用,在回弹仪上的重锤又会跳到相反的距离,同时也会带动指针,进而在相应的刻度上标识出回弹值(N),这一数据直接反应出混凝土的硬度,而材料表面的硬度与材料自身强度相关,因此冲击回弹值和混凝土强度的曲线就能够很容易地画出,我们可以按照回弹值的大小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准确的计算。
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检测过程比较快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混凝土检测人员能够很容易的采集到相关样本;检测之后的数据可以很准确地反应出混凝土强度数据;能使相关检测人员非常清晰地了解混凝土强度,从而获得全部的真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