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2009-2011年GIS考研专业题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本帖最后由DanielFengs 于2013-6-7 15:36 编辑小弟刚刚考完,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写下真题的回忆版。
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地理科学导论一、简答题1、杜能学说的意义是什么?2、地球系统演化特征是什么?二、分析题1、简析月球对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2、试分析非地带性形成机制,并分析非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3、何谓生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区有哪些4、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综合论述题1、论述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2、现代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谈谈地理工作者的责任和作用3、阅读以下材料(关于宁波镇海PX项目),论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国地理一、简答题1、简述“胡焕庸人口线”的自然地理意义,并说明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基本保持稳定2、简述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分区差异特征以及其原因3、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以及地域分布特征4、简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区和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以及治理对策5、简析内蒙古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二、综述题1、海洋资源分为哪些类型,论述下中国主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以及其战略意义2、结合我国化石能源分布以及区域经济特点,阐述我国跨区域能源调配基本格局以及意义3、某人说,中国城市化将是影响21世纪进程的重大事件,你如何理解这个关于我国城市化的观点呢4、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对于我国地理格局形成的影响地理科学导论一、概念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地质大循环2.(想不起来了,什么时候想起来随时补充)3.区位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及其意义2.共生理论的含义3.格尔德的“客观环境”与“行为环境”的区别?4.自然生态系统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及其成因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地理科学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2.地球表层的含义、范围、基本特征和演化机制3.阅读下面的专栏,请结合材料分析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及为什么既要保护传统文化又要发扬现代文化?(所谓专栏是一段材料,约1000多字,主要内容是传统节日的消亡、现代文化的兴起、屏幕时代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高科技节日,比如“第一块电脑屏幕纪念日”,“第一封电子邮件发送纪念日”等,比较有深度,不过不影响答题)中国地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中国的大地构造的特点及其对地貌格局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特征?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4.新疆绿洲农业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办法?二、综合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请结合我国风沙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及其意义2.结合我国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的分布规律,分析我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以前的年份,专业课《中国地理》的考试,每年区域部分都是考试重点。
华南师范大学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绝对地质年代2、沉积层理3、泥石流4、淀积层5、先锋植物二、计算题(25分)某湖泊常年水源补给稳定,湖泊面积为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多年蒸发量为1000mm,湖深5米,出水口多年平均年流量为150万立方米。
求正常情况下该湖泊更新一次水需要多时间,(天)三、分析题(25分近期电视新闻经常报道的有关地质地貌灾害频发,请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写出一些地质地貌灾害的分类,名称。
结合这些地质地貌灾害的特征,在居民点和修建交通线路应做如何注意与规避这方面的问题。
四、简答题(50分)1、为什么岩溶地貌地区的水要比其他地区清澈。
2、为什么高寒地区的湖泊比温带地区平原的湖泊清澈。
3、为什么较低纬度地区的黄河中游冬季结冰,而纬度较高的大连港却是不冻港。
4、为什么温带地区的阔叶林叶片比亚热带地区的抵御寒冷力弱。
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爬行动物比温带地区的体型大许多。
五、论述题 GIS(50分)1、一个是矢量图,一个是方格图,根据这两幅图计算出一地区的植物所占面积大小,要求你分别写出两幅图对应的计算公式。
2、根据GIS技术得出广州的卫星图像,要求从这幅图中分析广州近1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
(四和五,任选一题来做)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第四纪2、河漫滩3、风化壳4、粘土矿物5、群落演替二、分析题(25分)给了某地城市化前的洪水过程图,画出城市化之后的图,并分析原因三、计算题(25分)计算降水Cv值,可能是那种气候类型?四、论述题(50分)1、我国暖温带冬雪,中亚热带地区秋雪,如08年南方雪灾与03、09年11月华北早雪,为什么会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损失甚至灾害?从气候、植物角度分析成因?2、根据桃花源记的材料,从地质、地貌、气候、植物角度分析桃花源在哪个地区。
自然地理学一、比较与分析(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叫荒漠,荒漠的分类,以及他们之间的空间分布联系。
GIS考试复习最全题库(含答案)《地理信息系统》试卷1⼀、专业术语解释(每题3分,满分15分)1、地理信息系统答: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2、空间数据编码答: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种易于被计算机和⼈识别的符号系统表⽰出来的过程。
3、不规则三⾓⽹答:⽤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表⽰要素包括地形、降⽔等,按照实测点分布将他们连成三⾓⽹。
4、数据与信息答:数据:是指某⼀⽬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与解算,即信息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5、元数据答:数据的数据。
⼆、填空(共15个填空,每⼩空1分)1、地理空间实体主要类型包括点、线和⾯等。
2、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属性和时间等。
3、空间数据查询的类型包括基于SQL扩展、可视化和⾃然语⾔等。
4、常见的GIS软件有 ARC/INFO 、MAPGIS 、 ARCVIEW 等。
5、传统数据库结构主要有⽹状、层次和关系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共 5⼩题,每⼩题2分。
)1、空间数据编码的原则主要有( B )、系统性、通⽤性和标准化、可扩展性等。
A.实⽤性;B.⼀致性;C.移植性;D.安全性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空间数据编辑与处理过程的是( D )。
A.数据格式转换;B.投影转换;C.图幅拼接;D.数据分发3、空间集合分析主要完成(C)。
A地形分析 B缓冲区分析 C逻辑运算 D叠置分析4、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20世纪( C )起步。
A.60年代初;B.70年代初;C.80年代初;D.90年代初5、以下设备中不属于GIS数据输⼊设备的是( B )。
A.扫描仪;B.绘图仪;C.数字化仪;D.键盘四、简答题(共7⼩题,每⼩题6分。
)答题要点: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6分)(1)数据采集与编辑(1分)(2)数据存储与管理(1分)(3)数据处理和变换(1分)(4)空间分析和统计(1分)(5)产品制作与现实(1分)(6)⼆次开发和编程(1分)2、简述游程长度编码⽅法(6分)游程指相邻同值⽹格的数量,游程编码结构是逐⾏将相邻同值的⽹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格的值及合并⽹格的长度,其⽬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一、华师城环院2012年专业课真题及解析(一)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解析1、简答(每题10分)(1)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
解析:教材内容,在P47,难度低。
演化过程分4个阶段,即天文时代、地质时代、生物时代和人类时代。
(2)何谓“土地承载力”?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26,难度中。
属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内容,教材中有提到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详细论述。
回答本问题只需对“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做出详细解释即可。
2、简析(每题15分)(1)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过程有何影响?解析:教材内容,在P24,难度低。
主要回答太阳活动对气温、降水、地磁场等的影响。
(2)地理学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有哪些共同特征?解析:教材内容,在P2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可按原文作答。
(3)地理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解析:教材内容,在P3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趋势,可按原文作答。
(4)在人地关系视阀中,前苏联地理学家B.B.索恰瓦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NO.62解析:教材内容,在P211,难度低。
3、综合论述(1)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25分)解析:教材内容,在P41,难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
(2)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
(20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92,在哈特向区域思想中提到“方塞插入圆孔”之说。
本题难度为高。
要想回答完整,首先需要对哈特向思想有所了解,其次还要对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发展及影响熟悉。
回答本题,首先要阐述一下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要表达的意义,即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
然后要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
我个人认为此观点有道理,可以从地理学的特性即区域性和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实践来证明。
(3)结合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分析一: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防止移入地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25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168,区域发展理论中有专门论述梯度推移理论。
2009年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1、 概念与分析1什么是荒漠?荒漠有哪几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相互联系?2什么是群落演替?有几种形式?3什么是沉积岩相?沉积岩相有几种形式?有什么作用?4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二、用所学的自然地理学的理论解释下列自然现象形成的可能原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如果山地高度足够高,降雨量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多,但达到一定高度后,降雨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一下为什么?三、计算与分析让求变差系数Cv的,数字没记通常情况下:河流流域面积小的变差系数大于流域面积大的,为什么?降雨量小的地区河流变差系数大于降雨量大的地区河流,为什么?四、作图与分析给出了我国东部某一城市的16方向风向出现的天数,让你画出风向玫瑰图,并分析它的盛行风向和主导风向五、1说明自然地理6要素,及其在自然地理环境响应的差别,按作用时间和程度2为什么我国华南地区在遭受风雪的时候其受灾情况和损害要比东北地区大?2009年华南师大地科院考研真题(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真题)1.名词解释 3'*10=30'哈特向民俗旅游动机文化史层儒教新英格兰方言地理物象人口文化构成马汉等级规模法则2.谈谈你对人本主义方法论的认识。
15'3.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5'4.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20'5.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发展阶段,分支及分布。
20'6.比较扇形模型和多核模型,并画图。
25'7.“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等多角度分析. 25'2009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 [真题]1.比较与分析 10'*4=40'①什么叫荒漠,荒漠的分类,以及他们之间的空间分布联系②什么叫群落演替,如何分类③沉积岩相,分类,能从中获取什么地理信息④地震震级,地震烈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解释与分析 10'*2=20’①"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用自然地理知识解释②山地降水一般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到达一定高度后又随高度上升而减少,为什么3.计算与分析 20'......计算它的Cv值为什么流域面积小的河流Cv大于流域面积大的河流?为什么降水量少的地区的河流Cv大于降水量多的地区的河流?4.绘图与分析 20'给出一个城市一年中各个风向的天数,计算各风向的频率,画出风向玫瑰图,找出盛行风的风向,主导风向5.综合与分析 25'*2=50'①冰雪天气对华南地区的造成的损失比对东北地区的要大,为什么?②自然地理六要素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进行排序(从时间和程度上分析)地理科学学院2002年——2007年真题人文地理学(02年)一、名词解释(20)1、 性比例2、 种族3、 聚落4、 地理物像5、 政治地理单元二、简述(40)1、 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历年真题试题(1999-2014)目录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2)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3)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4)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4)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6)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7)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9)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10)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11)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12)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18)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21)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23)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25)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27)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 (28)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考试历年复试试题 (29)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拓扑结构2.游程长度编码3. TIN4.缓冲区分析5. 专家系统二问答题二、问答题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MIS、CAD的区别与联系。
2. 空间数据的输入法。
3. DEM的应用。
4.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RS、GPS结合的方法与意义。
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趋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GIS考研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 手扶跟踪数字化2.坐标转换3. Arc/node4. DTM/DEM5.虚拟现实二、问答题1.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精度与误差来源。
2. 四叉树编码方法。
3. 空间数据内插方法。
4.现要建一个工厂去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工厂企业属性数据库中的地址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TIN 即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是一种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
TIN 模型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
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
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多地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于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元数据的内容包括对数据集的描述、对数据质量的描述、对数据处理信息的说明、对数据转换方法的描述、对数据库的更新、集成等的说明。
4.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二、简答题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 GIS 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空间数据反映 GIS 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1)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是 GIS 的物理外壳。
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向提供信息、保存数据、返回信息给用户。
(2)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必需的各种程序。
对于 GIS 应用而言,通常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持软件、应用分析程序。
(3)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应包括负责系统设计和执行的项目经理、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系统用户化的应用工程师以及最终运行系统的用户。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目录2003年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0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2)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2)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3)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3)1998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4)1999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4)200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4)2001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5)2002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5)2001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6)2001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6)2000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6)2000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7)1999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7)1998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8)1997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8)1996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8)1995年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9)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9)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9)1998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0)1999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1)2000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1)2001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2)2002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2)2003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3)1998年杭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4)1999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5)2000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与GIS综合试题 (17)2001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18)2004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20)2000年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21)2004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与生态所博士入学GIS试题 (21)2000-2005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 (21)2003年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GIS试题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1.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科学,一般地认为是集计算机科学、⑴、⑵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
【GIS概述】1.(1999) 专家系统2.(1999) GIS与MIS、CAD的区别与联系3.(1999) GIS与RS、GPS结合的方法与意义4.(1999) GIS的发展趋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5.(2000) 虚拟现实6.(2000) 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潜在的应用7.(2002) 电子地图8.(2002) 组件式GIS产品9.(2002) 举例说明GIS和GPS结合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10.(200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11.(2002) 叙述一种有代表性的GIS商品化软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功能12.(2005) 地理数据可视化13.(2005) 地理元数据14.(2005) GIS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15.(2005) 叙述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及如何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16.(2006) GIS组件软件17.(2006) 以一个目前常用的GIS软件为例,介绍GIS的功能18.(2007) 地理实体19.(2011) 阐述GIS构成,以某软件为例介绍GIS的功能20.(2012) 空间数据互操作21.(2013) 移动GIS22.(2014)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科学23.(2015) GIS服务24.(2018)移动GIS25.(2022)ARGIS和VRGIS【空间参考与坐标系统】1.(2000) 坐标转换2.(2003) UTM投影3.(2005) 地图投影4.(2008) 仿射变换5.(2009) 相似变换、仿射变换、二次变换的各自特点6.(2009) 高斯-克吕格投影7.(2010) 北京54、西安80、WGS1984地理坐标系统8.(2011) 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9.(2013) 高斯-克吕格投影和UTM投影10.(2014) 墨卡托投影的方法、特点和应用11.(2014) 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并设置为高斯克吕格投影12.(2015) WGS84和北京54坐标系的不同、最大位差以及如何相互转换13.(2016) 高斯克吕格投影14.(2016) 大地原点的意义15.(2018)地图投影16.(2018) 相似变换和仿射变换17.(2019)简述高斯克雷格投影的坐标东移或北移的原因18.(2020)大地测量基准19.(2021)经度纬度20.(2022)阿波斯投影【地理编码】1.(2003) 地理编码2.(2007) 地址匹配geocoding的概念、原理及方法3.(2010) 道路地理编码需要的字段,并举例说明地理编码的工作原理4.(2011) 地理编码5.(2013) 城市地址定位(geocoding)服务系统的数据要求,不能定位或定位错误的原因6.(2020) 地址匹配geocoding是什么,什么影响其精度,怎样改善7.(2021) 正向地理编码和逆向地理编码【空间数据结构】1.(1999) 拓扑结构、TIN、游程长度编码2.(2000) arc/node3.(2000) DTM/DEM4.(2000) 叙述产生DEM的方法5.(2000) 叙述栅格数据取值方法6.(2000) 四叉树编码方法8.(2001) 空间数据结构9.(2001) ARC/INFO10.(2001) 栅格数据压缩编码11.(2002) 节点(node)/顶点(vertex)12.(2002) 叙述矢量编码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特点13.(2003) 叙述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及其对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的意义14.(2004) 数据精度15.(2004) 矢量数据结构16.(2004) 游程长度编码基本思想,和实例说明17.(2005) 常用空间数据(矢量数据)的格式有哪些?18.(2006) Delaunay三角形与Voronoi多边形19.(2006) 什么是DEM?叙述如何从DEM中提取河网20.(2007) 时空数据模型21.(2008)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22.(2008) 图的邻接矩阵和关联矩阵23.(2008) 叙述利用距离加权插值法建立DEM的方法,并给出具体算法24.(2009) 时间片快照模型25.(2009) 游程长度编码基本思想,和实例说明26.(2010) 空间数据索引R-tree27.(2010) 不规则三角网(TIN)28.(2012) 4D产品29.(2012) 什么是空间拓扑关系,叙述点和面之间存在的空间拓扑关系30.(2015) 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31.(2015) 空间关系的类型及定义32.(2016) 什么是空间拓扑关系,点与多边形有哪些关系33.(2016) R-tree索引34.(2016) 泰森多边形35.(2016) DOM36.(2017)栅格数据的表达、取值和组织37.(2021)shapefile数据38.(2021) DEM与DSM【空间数据库】1.(2002) 元数据2.(2003) SQL查询3.(2004) 属性表关联与连接4.(2005) 专题gis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5.(2006) 空间数据库引擎6.(2007) 空间数据库引擎7.(2007) 举例说明GIS中可以设计哪些空间关系查询功能8.(2020)空间数据库9.(2021)空间关系有哪些用于空间查询,请举例说明【空间数据采集】1.(1999) 空间数据的输入方法2.(2000) 手扶跟踪数字化3.(2000) GIS数据精度和误差来源4.(2001) GIS数据精度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并解释5.(2001) 数据采集6.(2001) 屏幕跟踪矢量化7.(2003) 叙述GIS中空间数据的更新方法8.(2004) 纸质地图如何转换成矢量化电子地图?9.(2007) 纸质地图的数字化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数字化的精度及工作效率10.(2012) 叙述遥感数据获取技术的最新发展对GIS的影响11.(2017)遥感图像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12.(2017)现在有哪些可供公众访问的空间数据资源?欲得到校园内道路、建筑物的空间数据,根据已有的软件和共享空间数据资源如何实现13.(2017) 三维建筑物信息有哪些获取方式,不同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14.(2018)用遥感技术获取三维空间数据的方法及特点15.(2019) 地图数字化过程16.(2020) 空间数据采集方法有哪些?以校内建筑为例,叙述实现步骤及特点【空间数据处理】(2000) 空间数据内插方法(2004) 叙述遥感数据与GIS数据融合的方法和意义(2005) 不同格式的矢量数据之间如何融合?(2006) 空间数据压缩(2006) 遥感图像与地理数据几何配准的原理与方法(2006) 分析目前影响空间数据共享的因素及如何促进空间数据共享(2010) 线条的简化与平滑的意义和方法(2010) 空间数据共享的意义和方法(2010) 数字化错误的解决办法(相交线未断开、多线未交于一点)(2010) 叙述如何利用有效性规则(如属性规则、关系规则、拓扑规则、连接规则等)提高空间数据的精度和使空间数据更加智能化(2011) 坐标点捕捉(2011) 矢量图坐标点和栅格行列号的转换(计算)(2013) 遥感图像与地图配准的方法以及如何提高配准精度(2013) 已知点和多边形的坐标,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画图说明(2016) 判断点在多边形内的算法(2017) 如何将遥感图像与参照图进行空间配准(2017)线简化的方式有哪些,请以其中一种为例,叙述原理步骤,画出示意图(2018) 空间内插的目的原理和方法(2019) 邻近插值和双线性内插(2020) 根据河流分布图,对矢量数据栅格化,并说明栅格大小对结果的影响(2021) 判断点在多边形内的算法,写出伪代码【空间分析】1.(1999) DEM的应用2.(1999) 缓冲区分析3.(2002) 缓冲区分析4.(2003) 可视性分析5.(2003) 解释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和最佳路径分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各自的应用6.(2004) 层次分析法(AHP)7.(2005) 空间叠置分析8.(2005) 定位-配置分析的概念和应用,叙述实现方案9.(2007) 主成分分析10.(2007) 叙述空间数据综合的意义及方法11.(2008) 空间叠置分析12.(2008) P中心问题13.(2009) 主成分分析法及关键变量分析法14.(2009) DEM的原理、对某一地形因子的提取过程15.(2011) 最佳路径分析16.(2011) 视域分析的概念、应用和实现方法17.(2012) IDW (反距离权重) 插值18.(2012) 定位-配置分析19.(2012) 阐述GIS基本空间分析功能,以实例说明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价值20.(2013) P-中心问题21.(2015) 空间叠置分析22.(2015) 利用数码相机和GPS,制作校园平面图和三维可视化地图23.(2011) 已有区划图和统计数据,计算我国大陆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24.(2016) IDW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25.(2016) 什么是叠置分析?分别写出栅格和矢量数据的叠置方法26.(2017)欧式距离和费用距离27.(2018)欧式距离和马氏距离28.(2018)利用DEM模型提取谷点、脊点和鞍点29.(2019)栅格数据重分类30.(2019)空间权重回归31.(2020) 几何中心重心【GIS应用开发】(2000) 工厂企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空间定位)设计和查询方法(2001) 缓冲区分析(伐木公司)(2002) 公园服务范围+人均公园面积计算(2004) 大气环境监测(操作题)(2006) 叙述公园选址适宜性地图(已有人口密度和公园分布)的制作步骤,画出流程图(2008) 缓冲区分析+空间查询(学校选址)(2008) 叙述GIS如何在土地管理中应用(2010) 缓冲区分析+面积计算(三级道路对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2013) 缓冲区分析+空间查询(学校选址)(2014) 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2015) 火警出动的最快路径分析(2016) 缓冲区分析+空间查询(日式料理餐厅)(2021)叙述GIS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1.(2001) 叙述GIS开发的步骤及每一步骤的主要内容2.(2003) 叙述GIS应用模型的开发方法3.(2004) 桌面版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原型设计4.(2005) 旅游景区规划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5.(2007) 叙述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并举例说明6.(2008) 城市商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步骤和方法7.(2009) 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选购、系统架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8.(2012) 出租车调度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数据要求和实现思路9.(2014) 出租车叫车软件10.(2015) 火警定位系统11.(2015) 记录某人一天的gps活动轨迹,和其他基础地理数据,可以发挖掘出那些信息?12.(2018)出租车轨迹点数据要求写出操作算法能够显示在行政区划图上显示轨迹点制图类1.(2004) 视线图2.(2003) 人口专题地图制作步骤(已有统计数据)3.(2006) 点密度专题制图法和独立值专题制图法4.(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5.(2008) 分级颜色法和分级符号法6.(2010) RGB、HSV和CMYK色彩模式(颜色模型)7.(2012) 点值法专题制图8.(2012) 以海岛资源调查为例,叙述不同比例尺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海岛数量、海岛面积、岸线长度等)9.(2013) 制作气温、降水分布图(数据处理、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地图符号设计)10.(2014) 图表法专题制图11.(2015) 专题制图要素?人口专题地图的制作,画草图12.(2016) 分级分类制图法,以人口密度图为例写出制图流程13.(201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4.(2017)欲制作中国城市人口分布图,现已有统计数据表格数据,包括城市名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等字段,还需要哪些资源?有什么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15.(2020) 省级行政区划数据(shp)和分省人口数据(excle)制作分省人口图16.(2021) 分级符号显示地图如中国人口密度图,有哪些分级方法,叙述每种方法的特点遥感类1.(2005) NDVI指数2.(2009) 高光谱遥感3.(2013)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4.(2014) 面向对象遥感图像分类5.(2015)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和激光雷达遥感6.(2019) modis数据7.(2020)高光谱遥感8.(2020) 以遥感手段制作区域土地利用图的具体过程GPS类1.(2011) 叙述GPS的定位原理及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和改进方法2.(2014) 室内定位的办法,室内导航其他研究内容3.(2018)空间定位的方法及特点原理WebGIS类(2004) 地理标记语言(GML)(2016) web地图服务(WMS)和web地图切片服务(WMTS)(2017) webGIS的特点和开发方式(2020) web地图服务和web地图要素服务(2021) 叙述基于B/S架构的WebGIS开发方法空间统计分析类1.(2008) 聚类分析实例计算2.(2011)空间自相关3. (2013) 空间热点4. (2014) 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5. (2017) 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模式(离散,随机和集聚)6.(2022)局部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
华南师范大学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因子生态分析法2、容积率和建筑密度3、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原理4、产业集群5、集聚与扩散6、旅游规划二、简答题(70分)1、请简述我国的区域空间规划体系。
(15分)2、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10分)3、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15分)4、影响我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因素有哪些。
(15分)5、要对某城市30万户市民进行抽样检查,从中抽出3000户进行调查,请你设计2—3套抽样方案,并给出每套方案所需要的数据。
(15分)三、论述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转变,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请你从土地、住房、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体制转变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20分)2、假设你从事旅游规划工作,现广州市要做2010—2020的旅游规划工作,请你从调研内容,规划思路,规划步骤,规划图件等方面进行论述。
(30分)人文地理学一、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城市化概念及阶段2、图中三个国家的城市化类型、状况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解释东盟、区域一体化2、东亚三国与东盟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低位和作用三、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解释气候变化、低碳社会2、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在哪些区域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问题时争议的焦点是什么?4、美中两国在应对气候问题时的态度有何差别?四、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解释“胡焕庸线”及其意义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五、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文化区的概念2、文化扩散的分类和内容3、什么是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六、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画出两人行为空间时空棱柱图2、这种研究方法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哪个分支?七、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提出的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谈谈你对人文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解。
八、陆大道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点—轴理论,和“T”字型区域开发的背景和内容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哈特向2、民俗3、旅游动机4、文化史层5、儒教6、新英格兰方言7、地理物象8、人口文化构成9、马汉10、等级规模法则二、谈谈你对人本主义方法论的认识。
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应用水平考试 2009年度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二级应用方向试卷参考答案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9页,6个大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2、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3、将第一、二、三题的答案用铅笔涂写到(NCIE-GIS)答题卡上。
4、将第四、五、六题的答案填写到主观题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目(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编号涂写到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GIS所包含的数据均与相联系( B )A、非空间属性B、空间位置C、地理事物的类别D、地理数据的时间特征2.下面关于比例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地图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比例尺越大,图面精度越高B、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小,覆盖的地面范围越大C、传统的“图上长度与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等于地图比例尺”的概念仅适合于在小比例尺地图上使用D、当人们在数据库前冠以某个比例尺时,实际上隐含着对数据精度与详细程度的说明3.今年(2009年)新得到的国家级测绘成果采取的是什么大地坐标系:( D )A、北京54B、新北京54C、西安80D、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4.下面关于地形图分幅描述错误的是:( D )A、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准,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B、1:100万地形图分幅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C、一幅1∶100万的标准分幅图可划分出16幅1∶25万的标准分幅图D、一幅1∶25万的标准分幅图可划分出4幅1∶50万的标准分幅图5.我国现行地图中,常采用的投影方式描述错误的是:( B )A、常用的投影方式有高斯克吕格投影、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投影,省区图多采用墨卡托投影B、1:50万的地形图多采用兰伯特投影C、1:1万至1:50万的地形图多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D、高斯-克吕格投影的角度变形为零,长度变形在赤道处最大6.下面关于投影带的划分描述错误的是:( D )A、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度要求,控制投影变形,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控制地图的变形,即将投影范围的东西界限加以限制,使其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我国1:2.5万至1:50万的地形图,采用纬度差6°分带方案,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C、我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1:1万的地图数据采用经差3°分带法D、我国的6度带是从东经0度起算7.按6度带划分,经度范围为 114 ---> 120,那么其中央经线为:( A )A 、117 B、116 C、115 D、117.58.下面不属于空间数据库特点的是:( D )A、空间数据库不仅存放着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B、空间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量一般特别大C、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D、空间数据库是专门存放空间数据的,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不能存放空间信息9.下面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空间数据有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两种数据结构B、可以把空间数据归纳为三类:1)属性数据 2)几何数据 3)关系数据C、栅格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本身D、矢量数据结构类型具有“位置明显、属性隐含”的特点,操作起来相对栅格结构比较简单10.下面哪种情况下不会引起空间数据误差:( C )A、地类界线与行政界线重叠时,分别对其进行了矢量化B、相邻图幅的接边C、将数据从32位计算机移至64位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D、由于原始地图数据的个别图元破损,图面信息表示不全11.某地区在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库体自检时发现,该地区的行政辖区总面积略微大于地类区总面积,说明该数据的:( D )A、现势性不好B、数据精度不高C、数据的完整性不良D、数据的逻辑一致性不良12.汶川地震期间,测绘部门为灾区赶制的影像地图,许多采用了航空遥感技术,是因为航空遥感具有的优点。
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是: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采集2. GIS中的“地理数据”通常包括:A. 空间数据B. 属性数据C. 时间数据D. 以上都是3. GIS中的“空间数据”主要描述:A. 地理位置B. 地理特征C. 地理关系D. 以上都是4. GIS中的“属性数据”主要描述:A. 地理位置B. 地理特征C. 地理关系D. 地理属性5. GIS中的“时间数据”主要描述:A. 地理位置B. 地理特征C. 地理关系D. 地理变化6. GIS中的“矢量数据”通常表示:A. 点B. 线C. 面D. 以上都是7. GIS中的“栅格数据”通常表示:A. 点B. 线C. 面D. 网格8. GIS中的“数据模型”主要包括:A. 矢量模型B. 栅格模型C. 网络模型D. 以上都是9. GIS中的“数据格式”主要包括:A. ShapefileB. GeoJSONC. KMLD. 以上都是10. GIS中的“数据源”主要包括:A. 遥感数据B. 地图数据C. GPS数据D. 以上都是11. GIS中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A. 野外调查B. 遥感影像C. 地图数字化D. 以上都是12. GIS中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A. 数据编辑B. 数据转换C. 数据分析D. 以上都是13. GIS中的“数据分析”主要包括: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14. GIS中的“数据可视化”主要包括:A. 地图制作B. 图表制作C. 三维可视化D. 以上都是15. GIS中的“地图投影”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16. GIS中的“坐标系统”主要包括:A. 地理坐标系B. 投影坐标系C. 平面坐标系D. 以上都是17. GIS中的“地理编码”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18. GIS中的“空间数据库”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管理19. GIS中的“空间索引”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查询20. GIS中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A. 缓冲区分析B. 叠加分析C. 网络分析D. 以上都是21. GIS中的“缓冲区分析”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22. GIS中的“叠加分析”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23. GIS中的“网络分析”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24. GIS中的“三维分析”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25. GIS中的“遥感技术”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采集26. GIS中的“GPS技术”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采集27. GIS中的“Web GIS”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共享28. GIS中的“移动GIS”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采集29. GIS中的“云计算”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处理30. GIS中的“大数据”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处理31. GIS中的“人工智能”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处理32. GIS中的“物联网”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采集33. GIS中的“虚拟现实”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34. GIS中的“增强现实”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转换35. GIS中的“地理信息服务”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共享36. GIS中的“地理信息标准”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交换37. GIS中的“地理信息政策”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管理38. GIS中的“地理信息伦理”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管理39. GIS中的“地理信息教育”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人才培养40. GIS中的“地理信息研究”主要用于: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科学研究答案部分1. B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B22. B23. B24. B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C34. C35. D36. D37. D38. D39. D40. D。
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应用水平考试2011年度第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一级考试试卷(A卷)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八页,六个大题,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2、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3、将第一、二、三题的答案用铅笔涂写到(NCIE-GIS)答题卡上。
4、将第四、五、六题的答案填写到主观题答题卡上。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题分50 10 10 15 35 30核分人得分复查人一、单选题目:(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编号涂写到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1、下面关于地理信息行业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武汉中地数码参与完成的大型三维GIS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0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B、GIS产业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地理信息产业。
C、国家测绘局是我们地理信息产业的行业主管单位。
D、在我国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必须取得国家测绘局颁发的互联网地图牌照。
2、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C、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3、有关数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据处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有序化的必要过程B、数据处理是检验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C、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步骤D、纸质地图数字化仪是常见的数据处理方式4、检查网络连通性的应用程序是:()A、DNSB、ARPC、BINDD、PING5、在GIS中,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A、邻接关系B、关联关系C、包含关系D、拓扑关系6、栅格数据表示地物的精度取决于:()A、地物的大小B、编码方法C、栅格尺寸的大小D、数字化方法7、利用GIS 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时,可使用的分析方法是:()A、空间聚类B、合成叠置C、网络分析D、空间聚合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键盘上的F1--F12功能键,在不同的软件下其作用是一样的B、计算机内部,数据采用二进制表示,而程序则用字符表示C、在计算机中,一个汉字由两个字节表示D、微型计算机主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打印机等9、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A、压缩软件B、压缩编码技术C、消冗处理D、特征点筛选法10、以下不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 () ()A、正解变换B、平移变换C、数值变换D、反解变换11、现代地图表示地形的基本方法是:()得分评卷人复查人A、分层设色法B、晕渲法C、等高线法D、明暗等高线法12、在下列关于SQL语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使用CREATE TABLE创建基本表时,可以指定某个字段为主键B、在使用ALTER TABLE命令修改基本表的结构时,可以同时添加和删除字段操作C、UPDATE语句一次只能对一个表进行修改D、使用DROP TABLE删除基本表后,表中的数据自动被删除,不可以恢复13、下列关于高斯—克吕格投影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斯—克吕格投影从几何概念上分析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B、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上通用的标准C、美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大多采用UTM投影D、高斯投影的基本特性是投影后没有角度变形,即经纬线投影后仍然正交14、汇编程序的作用是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为:()A、目标程序B、临时程序C、应用程序D、编译程序15、下面关于遥感的分类描述错误的是:()A、按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B、按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段分类可分为紫外线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三种类型C、按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资源遥感与环境遥感两大类D、按应用空间尺度分类,可分为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和城市遥感16、地图的构成要素:()A、投影要素、坐标要素、比例尺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整饰要素C、地貌要素、居民地要素、交通要素D、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辅助要素17、测定碎步点平面位置的方法最常用的是:()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18、以下关于GPS应用领域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用于建立高精度的大地测量控制网B、测定航空航天摄影瞬间相机的位置C、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变形D、实时获取、分析地理空间数据19、下列对于各种坐标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基准面是在椭球体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这样说:基准面和椭球体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B、正高表示地面点到似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正常高是指空间任一点沿该点处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C、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由于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此点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如果不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就会造成各带的坐标相同的现象D、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小于1:50万的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又叫墨卡托投影(Mercator);航海图小于1:50万的地形图多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20、以下关于WebGIS应用领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WebGIS用于空间数据发布能够以图形方式显示空间数据,用户更容易找到需要的数据B、WebGIS空间查询利用浏览器提供的交互能力,可以进行图形及属性数据库的查询C、WebGIS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并为用户提供基于空间的检索服务D、WebGIS的应用方向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Internet的公共信息在线服务,一类是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网络服务21、互联网上的服务都是基于某种协议,WWW服务是基于的协议。
2011年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地理坐标系统与投影坐标系统2.坐标点捕捉3.地理编码4.最佳路径分析5.空间自相关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1.请比较矢量数据模型与栅格数据模型在表达空间对象上的不同及优缺点,并完成下列计算。
已知某矢量地图文件的区域范围如下:X:36589.41—40426.54米,Y:20 247.48—31324.51米;现将其转换成栅格地图文件,其中栅格单元为40*40米,试求在矢量地图文件中坐标点(37631.08,30319.81)在网格地图文件的行列位置。
2.已有我国分省行政区划数字地图和人口统计数据,叙述如何计算我国大陆(不包括沿海岛屿)的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请写出具体的方法和算法。
3.什么是视域分析?举例说明视域分析的应用,并叙述实现的方法。
4.叙述GPS的定位原理及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和改进方法。
5.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并结合你熟悉的某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说明GIS的主要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北京1954、西安1980和WGS1984地理坐标系统2、空间数据索引R-tree(可利用图示说明)3、不规则三角网(TIN)4、线条的简化与平滑(意义和方法)5、RGB、HSV和CMYK色彩模式(颜色模型)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1、叙述如何利用有效性规则(如属性规则、关系规则、拓扑规则、连接规则等)提高空间数据的精度和使空间数据更加智能化。
2、一个区域要新建道路,需要分析受影响的不同类型植被面积。
现有该区域的规划道路图(线图层)和植被类型分布图(多边形图层),规划道路分三个等级(1级、2级和3级),对道路两侧区域的影响范围分别为50、40和30米,叙述如何获得受影响的不同类型植被面积。
3、地理编码是根据要素的地址信息对要素进行自动的空间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要素的空间坐标信息,用于空间制图与空间分析。
A、WANB、MANC、LAND、GAN10、为了保证数据库应用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库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以下一般不属于数据库管理员日常维护工作的是:() A、数据库安全性维护 B、数据内容一致性维护C、数据库存储空间管理D、数据库备份与恢复11、以下关于电子政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和优化B、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C、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D、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现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12、以下关于网络(TCP/IP)的设置,正确的是:()A、IP地址设置为:192.168.1.321B、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255C、默认网关设置为:192.168.259.1D、DNS服务器设置为:202.103.24.6813、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 ()A、直接栅格编码B、链码C、游程编码D、四叉树编码14、广泛应用于等值线自动制图、DEM建立的常用数据处理方法是:()A、数据内插B、布尔处理C、数据提取D、合成叠置15、解决点、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算法是:()A、直线插补法B、扫描线法C、铅垂线法D、邻近元法16、以下不属于遥感系统组成的是: ()A、信息源B、航天飞机C、信息处理D、A 和 B 选项17、遥感类型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B、按工作方式C、按遥感平台D、按遥感的应用18、光学图像又称作模拟量,数字图像又称作数字量,数字量与模拟量的本质区别在于:()A、模拟量是连续变量而数字量是离散变量。
B、模拟量是离散变量而数字量是连续变量。
C、模拟量比数字量所需的存贮空间要大。
D、模拟量比数字量所需的存贮空间要小。
19、以下关于图像校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引起图像畸变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用GIS工具软件校正时方法也不一样。
2011年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地理坐标系统与投影坐标系统
2.坐标点捕捉
3.地理编码
4.最佳路径分析
5.空间自相关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请比较矢量数据模型与栅格数据模型在表达空间对象上的不同及优缺点,并完成下列计算。
已知某矢量地图文件的区域范围如下:X:36589.41—40426.54米,Y:20 247.48—31324.51米;现将其转换成栅格地图文件,其中栅格单元为40*40米,试求在矢量地图文件中坐标点(37631.08,30319.81)在网格地图文件的行列位置。
2.已有我国分省行政区划数字地图和人口统计数据,叙述如何计算我国大陆(不包括沿海岛屿)的几何中心和人口重心,请写出具体的方法和算法。
3.什么是视域分析?举例说明视域分析的应用,并叙述实现的方法。
4.叙述GPS的定位原理及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和改进方法。
5.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并结合你熟悉的某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说明GIS的主要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北京1954、西安1980和WGS1984地理坐标系统
2、空间数据索引R-tree(可利用图示说明)
3、不规则三角网(TIN)
4、线条的简化与平滑(意义和方法)
5、RGB、HSV和CMYK色彩模式(颜色模型)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叙述如何利用有效性规则(如属性规则、关系规则、拓扑规则、连接规则等)提高空间数据的精度和使空间数据更加智能化。
2、一个区域要新建道路,需要分析受影响的不同类型植被面积。
现有该区域的规划道路图(线图层)和植被类型分布图(多边形图层),规划道路分三个等级(1级、2级和3级),对道路两侧区域的影响范围分别为50、40和30米,叙述如何获得受影响的不同类型植被面积。
3、地理编码是根据要素的地址信息对要素进行自动的空间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要素的空间坐标信息,用于空间制图与空间分析。
如果我们需要实现区分左右的基于道路的地理编码,那么在道路参考数据中,我们至少需要哪些字段?请举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4、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道路网络中心线的方法,建立GIS中的网络数据集,进而实现各种网络分析功能,如计算最短路径等。
然而,在数字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如,两条中心线在相交处,中心线没有断开;或者在道路交叉口,本应相交于一点的多条中心线并未交于一点。
针对上述两种错误,请各自给出两种解决办法。
5、叙述空间数据共享的意义及实现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GIS考研入学试题
一、简答题
1、高斯—克吕格投影
2、时间片快照模型
3、专题地图中的分级颜色法(Graduated Color)与分级符号法(Graduated Symb ol)
4、主成分分析法及关键变量分析法
5、高光谱遥感
二、论述题
1、什么是游程编码?叙述游程编码的方法并对以下的栅格数据进行游程编码。
0 0 0 0 0 2
0 1 0 0 0 2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3 3 3 3 3
2、叙述相似变换、仿射变换以及二次变换这三种几何纠正方法的各自特点。
3、为描述一个连续地形表面的地形因子,我们需要在计算机中构造2.5维的数字地面模型(DTM),而其中以高程为描述对象的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基于DEM我们可以提取其它地形因子,如坡度、坡向、曲面面积、地表粗糙度等。
请解释DEM 的构成原理,并以上述任意一个地形因子为例,解释其提取过程。
4、DIME是一种称为对偶独立地图编码法的拓扑数据结构,它的特点是:点是相互独立的、点连成线、线构成面,利用DIME方法存储的空间数据文件称为DIME 数据文件,请写出下图的DIME数据文件,并写出对多边形112进行联接编辑的算法步骤。
(图略)
5、某物流公司准备开发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及车辆调度等,请写出一个系统建设的方案书,包括软硬件选购、系统架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