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8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è)B. 迸发(bèng)C. 应届(yīng)D. 宿儒(s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很好。
C. 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定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突出,需要进一步修改。
二、填空题: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提倡的“仁”的两个方面。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3. 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道理?四、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二、填空题:1. 《水调歌头》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阅读理解: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根据文章内容概括)2. 作者通过(列举文章中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我学到了(根据文章内容和个人理解回答)。
四、作文题:(此处应由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因此不提供具体内容)。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准备语文考试时,能够认真复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考试时,注意审题,做到答题准确、规范。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答案】A【解析】A.开卷有益,意思是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必有所得。
使用正确。
B.“寻章摘句”:读书只摘记现成词句。
比喻局限于套用现成的词句、章法,缺乏创造性。
与句意“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不符,使用错误。
C.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与C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D.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与D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既与长期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一如既往....,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对于全球气候剧变的问题,人类当然不会熟视无睹....,而是会把目光投向越来越让人关注的自然环境。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仁》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优秀的小说应该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
【答案】A【解析】A成语使用不恰当。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
与上文“长期以来”重复。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A.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作用,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八年级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iàng)B. 迸溅(bèng)C. 应接不暇(xiá)D. 恣意(zì)答案:C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错误。
D. 他因为迟到,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 “床前明月光,________。
”(李白《静夜思》)-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答案:疑是地上霜;会当凌绝顶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 他_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__,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悄无声息;退缩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的风,轻轻地吹过,带着一丝丝凉意。
树叶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念的季节。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远方的亲人,想起那些温暖的记忆。
1. 文章中“秋天的风”象征着什么?答案: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作者对亲人的思念。
2. 文章中提到的“温暖的记忆”可能包含哪些内容?答案:温暖的记忆可能包含与亲人共度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件或者亲人给予的关爱和支持。
四、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创作,因此不提供具体答案。
)五、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请解释“政通人和”的意思。
答案:“政通人和”意味着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一、选择题1.下面是小圳为考试复习所做的积累,请帮他选出知识准确无误的一项()A.张老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B.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横剖面,强调时效性与现场感;新闻特写则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C.《与朱元思书》语言很精美,“夕日欲颓”与“沉鳞竞跃”形成对仗,都是主谓结构。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夸张,“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怎么踢球”不是夸张,而是比喻。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列子》是道家学派著作,这部著作中有大量的寓言,例如我们熟悉的《杞人忧天》和《两小儿辩日》等。
B.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普巨著《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C.司马迁,字子长,东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字演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和”的古体形态里,它是一个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分别写作“龢”,秦统一中国规范文字后,篆体的“龢”被简化为“咊”,汉代隶书流行以后,“和”字的写法变为左“禾”右“口”,一直传承至今。
B.“一食或尽粟一石”,石是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C.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小旦”“小丑”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
D.《诗经》中的诗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指《大学》《国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复习(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中考测试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 。
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分)(3)《卖炭翁》中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分)(5)补充完整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4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____________ ()(2)当它为灿烂阳光所yíng rào,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j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bào fēng zhòu yǔ中诞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是个节俭的人,对于一些日用品,即使已经半旧不新,他也总是敝帚自珍,舍不得扔掉。
B.我能有机会来贵校参观学习,深感荣幸。
C.“学习强国”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员同志们积极学思想、读要闻、答试题。
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抱着严谨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要塞.(sài)刹.那(chà)殚.精竭虑(dān)B.翘.首(qiáo)舰艉.(wěi)振聋发聩.(kuì)C.黝.黑(yōu)佃.农(diàn)广袤.无垠(mào)D.侏儒.(rú)荧.光(yínɡ)清荣峻.茂(jù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巨额私塾摧枯拉朽B.镌刻燥热诚皇诚恐C.初衷缰绳正襟威坐D.诘啧篡改油光可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数据促进了电子商城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购物APP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B.近年来,浦北县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C.为了更好地迎接学生回校学习,张主任一丝不苟....地对学校各处进行了全面消杀。
D.黑恶势力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毒瘤,深挖彻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影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开学第一课》以“团结·科学·担当”三个篇章展开讲述,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
B.近日,馨源农家乐推出了“半份菜”自助餐,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C.9月5日,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冰雪运动又一次成为了许多民众关注的焦点。
D.电影《秀美人生》以黄文秀为人物原型,真实地讲述了她在扶贫一线奉献自我的动人故事。
5.阅读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的颁奖词,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②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③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④更是拳拳赤子心。
你就是一座方舟⑤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A.⑤②①④③B.④③①②⑤C.①⑤②③④D.②③①④⑤6.仿照下列示例,从你熟悉的诗歌题材类型(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抒怀诗)中任选一种,以诗为话题另写一句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字音、字形》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识记全册课后字音、字形第一课《消息二则》一、重点字词注音溃退【kuì tuì】泄气【xiè qì】督战【dū zhàn】要塞【yào sài】业已【yè yǐ】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二、重点词语解释溃退: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战斗力微弱。
溃:在此意为溃散、溃败。
泄气:本意为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也引申为泄劲、放弃。
督战:在前线监督作战要塞: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
也解释为构筑了堡垒的地方业已:已经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锐不可当: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重点字词注音颁发【bān fā】遗嘱【yí zhǔ】建树【jiàn shù】仲裁【zhòng cái】巨额【jùé】二、重点词语解释颁发:公布;发布。
遗嘱: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巨大的数额。
第三课《“飞天”凌空》一、重点字词注音凌空【líng kōng】翘首【qiáo shǒu】酷似【kù sì】潇洒【xiāo sǎ】轻盈【qīng yíng】悄然【qiǎo rán】由衷【y óu zhōng】新秀【xīn xiù】屏息敛声【bǐng xī liǎn shēng】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二、重点词语解释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八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遐想B. 徜徉C. 恣意D. 缱绻答案:D(缱绻应为“缠绵”)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从不拖泥带水。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C. 他总是不学无术,却喜欢班门弄斧。
D. 他总是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每天早起,读书,锻炼,从不懈怠。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的未来。
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努力?因为他有梦想。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这是个谜。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优秀?因为他勤奋。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优秀?因为他勤奋。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这是个谜。
D.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努力?因为他有梦想。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C. 他像一颗星星,照亮了我们的道路。
D. 他总是那么优秀,让我们羡慕不已。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知识像海洋一样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镌.刻(ju ān) 刹.那(sh à) 翘.首而望(qi ào) 屏.声敛气(b ǐng) B .娴.熟(xi án) 咆.哮(p áo) 歼.灭(qi ān) 一丝不苟.(g ǒu) C .桅.杆(w éi) 澎湃.(p ài) 锐不可当.(d āng) 引吭.高歌(h áng) D .旌.旗(j īng) 仲.裁(zh ōng) 沃野平畴.(ch óu) 纷纷溃.退(ku 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B .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C .世事苍桑 风华正茂 色彩斑斓 荟萃D .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其实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 .恒大队锐不可当....,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 .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D .长沙大力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B .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而且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
C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悟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D .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5.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B .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C .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
D .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五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班级姓名一、学校准备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如果你是校外活动的负责人,双休日你准备带领志愿者举行哪些活动?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两点活动的内容。
(2)校园内设置有垃圾回收箱,但有不少同学依然不能做到垃圾入箱,请你在垃圾箱上书写两句宣传语,号召大家不要乱扔垃圾。
①②(3)学校志愿者行动队来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
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
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说: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
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
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
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
其中的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9% 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
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 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已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题--名著阅读--带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专项训练六名著阅读班级姓名一、《傅雷家书》1、XXX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终为。
2、XXX先生毕生翻译各类作品众多,如《欧也妮·葛朗台》《》等。
《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XXX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的艺术家。
3、XXX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XXX的《》。
XXX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的方式对儿子的和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
XXX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4、《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基本,必须从小培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覆问题。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你该记得XXX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瞥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
”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
这当然不能一挥而就,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勉力的目标。
XXX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
这段文字摘自XXX1954年11月23日夜写给儿子的信,信中他希望儿子达到“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指的是6、下面是一名同学在读《傅雷家书》时做的一句精彩摘抄,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一生都在热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大约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7、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覆下列的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者是裤袋里。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列精子高窥井列精子高①听行②乎齐湣王③,列精子高著束布④衣,白缟冠,颡推之履⑤,特会朝⑥而袪步⑦堂下,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
”列精子高因步而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
喟然叹曰:“侍者为吾听行于齐王也,夫何阿哉?又况于所听行乎?万乘之主,人之阿之亦甚矣,而无所镜,其残亡无日矣!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
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
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卫。
——《吕氏春秋》【注释】①列精子高:战国时贤人。
②听行:听信。
③齐湣(mǐn)王:齐国国君。
④束布:练帛。
⑤颡推之履:敞履,粗劣的鞋子。
⑥会朝:这里指黎明。
⑦祛步:撩起衣服走路。
(1)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步而窥于井(于是)B.粲然恶丈夫之状也(丑陋)C.其残亡无日矣(丢失)D.不知类耳(类比)(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3)说说列精子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右溪记元结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
两岸悉皆怪石,攲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攲(qī):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
(1)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①洄悬激注②清流触石③佳木异竹④垂阴相荫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③④(2)右溪的奇特之处是________(可用选用原文语句);作者对右溪的喜爱及其感受也可以用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的一句话________来总结表达。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人教版附答案〕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人教版附答案〕第一卷〔选择题共20 分〕一、〔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褶〔zhé〕皱阻遏〔è〕仄〔zè〕歪转弯抹〔mò〕角B.疮〔chuōng〕疤伧〔cōng〕俗奔丧〔sòng〕锐不可挡〔dōng〕C.焦灼〔zhuó〕愧怍〔zuò〕拂〔fó〕晓连声诺诺〔nuò〕D.掳〔lǔ〕掠骷〔kū〕髅赋〔fù〕闲文绉绉〔zhōu〕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无动于衷惶恐张皇失措荒僻B.鸡零狗碎琐屑物竞天择接济C.衰草连天烦燥消声匿迹手段D.因地制宜制裁巧妙绝伦取缔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擅长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____军国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____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____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到环保部门投诉。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可以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妙。
D.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5.以下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①张悟本掀起的所谓“绿豆治病”热,与过去出现的“鸡血”热、“红茶菌”热等,都是骗子利用人们重视保健的心理,以偏概全、以假乱真制造的种种养生鬼话。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俯瞰.(kàn)濒.临(bīn)踌躇.(zhú)摩肩接踵.(zhǒng)B.斟.酌(zhēn)狼藉.(jié)嶙.峋(lín)惟妙惟肖.(xiào)C.洗涤.(tiáo)雕镂.(lòu)禁锢.(gù)潜.滋暗长(qián)D.簇.拥(cù)蹒.跚(pán)遏.制(è)无动于衷.(zhō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推崇冬奥会坦荡如低长途跋涉B.颓塘抗病毒重峦叠嶂慷慨激昂C.倦怠加湿器不折不挠春寒料峭D.赋闲价值观连绵不断何颜悦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课上,悠扬的朗读声络绎不绝....地从教室里传出来。
B.泉城济南因地制宜....,光随舟行,景随光至,泉城夜色呈现出独特的美。
C.这个教室的装修方案有创造性、墨守成规....,深受同学们喜爱。
D.演讲比赛中,他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夺得第一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D.身患重疾的张桂梅老师,在南疆大山里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中学,12年来默默奉献,把不少家境困难的女生送进了大学,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③⑥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⑥①C.⑥①②③④⑤D.⑥②①④③⑤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中有许多历代传颂的名言警句。
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重点篇目及名著导读)(含答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重点篇目及名著导读练题)(含答案)八年级上册一、背诵《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代)地理学家()。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略无阙()XXX()月沿溯()阻绝素湍()绿潭飞漱()其间属()引凄异重岩叠嶂()夏水襄()陵絶巘()3、解释加横线词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飞漱其间:()(4)不见XXX:()5)良多趣味()(6)空谷传响:()4、解释加横线词的古今意义1)或XXX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3)不以疾也古义:()今义:()5、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6.指出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法:()意义:()2)每至晴初霜旦。
用法:()意思:()3)空谷传响用法:()意思:()5.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1)作者从正面和侧面突出了山高。
从正面写的句子是:()。
从侧面写的句子是:()2)文中从侧面写出夏日XXX湍急的句子是:()(3)描写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4)描写三峡猿猴鸣叫的句子:()8、翻译以下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重点分析1)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占领六合,只要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芒。
作者如许写有什么用意?2)请用简约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候的“水”的特点自行用红笔修改3月9日的语文作业,末尾打上日期。
)2020年3月9日语文作业答案1、《水经注校证》,北魏,XXX。
2、XXX3、(1)早晨(2)升到高处(3)冲荡(4)太阳(5)甚,很(6)回声4、(1)有时或许,也许(2)即使虽然(3)快疾病5、(1)在如果(2)断绝极(3)清波清澈6、(1)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2)名词作动词,下霜(3)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7、(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综合练习题4一、选择题1.【诵美文,歌赞家乡】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
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
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①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①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①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写对联,宣传家乡】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A.雨奇千岛洗青螺B.松排山岭万重翠C.一轮红日染朝霞D.碧波千顷浮翠岛3.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的前四句写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作者那种归隐田园,热爱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缭绕景色甚佳,飞鸟结伴而还,寄托了作者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说感受到了人生的真义,想要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说话。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昇是桥梁专家,他在文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石拱桥。
B.《苏州园林》中作者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
C.《蝉》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蝉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记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颁.发(bān) 溃.退(kuì) 桅.杆(wéi ) 悄.然不惊(qiāo) B.仲.裁(zhònɡ) 追溯.(sù) 畸.形(jī)锐不可当.(dǎng) C.要塞.(sài) 娴.熟(xián) 侏儒.(rú)殚.精竭虑(dān) D.镌.刻(juān) 歼.灭(qiān )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bǐng)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
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
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
D.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人格魅力,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
C.抖音不再是一款只针对“先锋潮人”的应用,而是一个帮助普通用户记录美好生活的平台。
D.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值好的传承。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C.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的叶子向外张望,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早春,芦芽破土而出,密密麻麻,亭亭玉立,粉里透红,红里含青,给大地铺上一层无处不在的淡淡新绿。
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0分)
1.荆棘栅、缕2.B 3、B 4、略
5、(1)“资源”后添加“意识”(2)去掉“防止”或“不要“
6.“金华元素”闪亮世博7、D
8、(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社会正义感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等。
10、(1)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
结果:由于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多重污染和人类的捕猎,造成了鸟类生命异化、遗传劣化、种类不断减少、数量急剧下降的后果,保护鸟类刻不容缓。
(2)四月一日为世界爱鸟日,在世界爱鸟日到来之际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2分)
活动示例:①举办校园鸟巢、鸟食悬挂安放活动;
②宣传鸟类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鸟类,知道鸟类对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③开展植树造林或养护树木活动,保护鸟类的家园。
广告:
①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②鸟类是生态平衡的维持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鸟类;
③鸟是大地的精灵,大自然的智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二、阅读
(一)舟过谢潭三首(之一)(4分)
11.忽、船行之快
12.观赏紫巉岩的急切心情,表达见到它时的惊喜(好奇)之情。
(二)(10分)
14、(3分)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5、(3分)“千里马”比喻人才,
“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比喻愚蠢无知的统治者。
16、(2分)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二、课内阅读:
1、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这是描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作者运用比喻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3、高尔基运用夸张的手法,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表现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4、托尔斯泰晚年吃素,从事体力劳动,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后来他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病逝于火车站。
(三)、
1.示例:⑴不能删除。
几乎表限定。
在文中的意思是30年后大部分的民宅都会成为废墟。
如果删除则成了30年后所有的民宅都会成为废墟,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不能删除。
绝大部分表限定。
在文中意思是100年后极大一部分的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书数据也将统统消失。
如果删除,则成了100年后所有的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
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标准:(2分)态度明确,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表明态度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分。
2.示例: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各种人类文明消失的时间。
评分标准:(2分)说明方法1分(错字不得分),作用1分。
3.示例:人类给地球带来的文明不是永恒的,除非人类是永恒的。
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每个错字扣1分。
4.示例:除了火山爆发,夜晚时地球一片黑暗;
人类电视节目的破碎而微弱的信号几十亿年后可能在外太空传播。
评分标准:(2分)想象合理即可,每个错字扣1分,
(四)、
1、秋叶完成了由生到死的丰富母体的使命,悠然飘落,无怨无悔,超脱潇洒的精神境界。
2、丰富母体,营养大地
3、自己被秋叶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受到了生命的启迪指无私欲杂念。
第(8)段的第一句话。
4、过渡(承上启下)
附加题(10分)
1、(2分)(多少)(曾经)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
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3分)韩信说的;才高过人,自信又自夸。
4、(3分)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而又机智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