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岛市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及应对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纺织品出口对策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纺织品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纺织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
为了更好地应对出口压力和挑战,我们需要制定出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纺织品的出口质量和竞争力。
一、加强质量管理纺织品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因此质量与安全是纺织品出口对策中最重要的一环。
加强质量管理意味着从生产的每个环节开始,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做好每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纺织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加强质量管理还应注重产品的环保、卫生、绿色等方面,以满足国际市场对于环保和健康的要求。
二、创新产品研发纺织品的出口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创新研发可以成为纺织品出口对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研发新型的纤维材料、新的组织结构,开发新的款式和颜色体系,可以让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拓展海外市场纺织品出口对于我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拓展海外市场。
进军国际市场需要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了解各种外贸政策,同时应当了解目标市场国家的习俗、文化、需求和消费模式,制定出适合当地市场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
四、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和品牌形象对于纺织品出口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确认产品质量和信誉,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保有率。
因此,纺织品出口对策中品牌建设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需要注重商标的注册和品牌的推广。
五、深化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纺织品出口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因此,深化产业转型升级也成为纺织品出口对策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促进纺织行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推动自主创新,提高纺织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总之,纺织品出口对策需要全面、系统地思考和实施,包括质量管理、产品创新、海外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
国际经贸学院学年论文题目: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专业贸易经济班级2008级贸易经济学号20080474005姓名赵雷指导老师王涛二O一一年六月纺织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赵雷摘要: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
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纺织品出口面对着重重的障碍,如反倾销、绿色贸易壁垒等给出口带来的影响,并且还面对着与成长中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面对现状,本文对纺织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转变商品产品市场结构和运营模式,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走群体化发展道路,提高行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市场竞争,绿色壁垒一、引言中国是工业化成长水平比较低的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业部门——纺织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财产。
在当前国民经济成长中,纺织品的加工生产和出口对于本国的经济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世界纺织品的供求平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2001年11月入世后,纺织业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长,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
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
[1]但是,伴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增加,中美、中欧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
自2008年以来,我国纺织生产增速持续下降,特别是08年9月份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生产下滑趋势更为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011亿美元,下降12.49%。
其中纺织品出口384.3亿美元,下降14.57%,服装出口626.9亿美元,下降11.17%。
[8]虽然降幅远远小于全国货物贸易整体出口的下降幅度,是几大传统出口产业中跌幅最小的一个行业,但也已经是近10年来纺织服装出口的最惨淡时期了近年来,中国外贸争端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纺织品贸易领域,而国内纺织企业恶性竞争是中国纺织品频频遭遇其他国家的反倾销、特保限制措施等制裁的重要原因。
浅析青岛市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及应对山东省青岛市是我国传统的纺织大市,一直以来纺织品出口是青岛市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青岛市纺织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本文主要从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现状出发,分析青岛市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及其走出困境的措施。
标签: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纺织品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市依托纺织品加工的基础优势,在改革开放以后纺织品出口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据青岛市经信委统计,2016年青岛市739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93.7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全市工业的11%;实现利润71.4亿元,同比增长21%。
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当前青岛市纺织品出口正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一、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现状1.纺织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目前,青岛市的即发、青纺联、红领等重点纺织企业的产销和出口2016年全年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凤凰印染产量稳居我国蜡染布生产企业第一位,即发、雪达的利润增幅分别达到84.4%和77.2%。
丝织物、毛纺机织物和棉机织物的增长达到40%以上。
青岛市40家纺织服装企业出口总额10亿美元,增长25.41%。
2.纺织品出口产品多样化目前,青岛纺织品出口的产品有:各类高品质的人棉、天丝、莫代尔、纯棉系列高中档服装面料,各类花色布以及风靡非洲的“凤凰”牌真蜡仿印花布系列等。
凭借着优秀的产品品质,青岛纺织品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业的代表,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3.纺织品的出口市场广泛青岛市纺织品的出口市场主要聚焦在美国、欧洲、韩国等国家。
从2016年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统计情况来看,欧盟、东盟、美国等地区的出口额分别为68.6、74.6、57.8(百万)。
2016年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市场依旧现对比较集中,亚洲、欧洲、北美分别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0%、17%、13%,累计占到出口总额的80%。
二、青岛市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在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青岛市在纺织品出口过程当中还面临一定的困境。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一、背景介绍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3.出口形势评估三、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贸易壁垒问题2.质量安全隐患问题3.价格竞争力问题4.品牌建设问题5.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四、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建议1.个案12.个案23.个案34.个案45.个案5一、背景介绍纺织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贸易额一直以来占据很高的比例。
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已形成多个品类、多个系列、多个层次的优势,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市场压力的增加,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围绕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重点分析,旨在为纺织品出口商提供参考。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1.出口总量以及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纺织品出口贸易额占到了中国的总出口贸易额的很大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开放,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达2412.4亿美元,同比下降7.1%。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
其中,美国仍然是我国纺织品最大出口市场。
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产品多样性、系列性、层次性强,涵盖面广。
包括服装、家纺、工业用纺织品、面料、针织品、鞋帽等。
面料和服装占据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地位。
3.出口形势评估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全球纺织品贸易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贸易摩擦呈现多点、多层面的态势,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其中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形势造成了不良作用。
但从我国出口纺织品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纺织品出口有逐年下降趋势,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和整体出口贸易相比,纺织品出口的比重并未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和对策分析研究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品全球生产大国,纺织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体系的变化和贸易环境的改变,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纺织品贸易的良性发展,也成为了制约中国纺织品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瓶颈。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纺织业出口的现状,指出纺织业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之后进一步从国内外环境、企业自身、绿色贸易壁垒等方面,并结合经济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等各种因素给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现实问题,分析了中国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纺织业行会以及纺织企业本身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思考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解决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问题对策Abstr actChina is the world's textile in production, the world's largest textile export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eign trade of textile clothing export to ensure a steady growth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the RMB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solve social employment and textile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Bu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 and trade environment changes, China's textile exports appear a series of problems, hindered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extile trade, has become the restricting China's textile enterprises implement the strategyof \"going out\" of bottleneck.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extile export trade in China. After further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 itsel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etc., and combining with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to the reality of the problems of China's textile expor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ort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challenge.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textile industry associations as well as the textile enterprise itself in three aspects, respective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textile exports.Think out th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extile trade,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Keywords: textile export trade measures 目录引言............................................................................... . (1)一、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1)(一)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规模、额度、主要地区份额减少 (1)1、纺织品出口规模减少............................................................................... .. (1)2、2、纺织品出口商品出口额减少............................................................................... . (2)3、纺织品出口主要地区份额下降 .............................................................................. (3)。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特别是服装出口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上阐述自己的看法。
标签:纺织品贸易贸易壁垒行业协会自主品牌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好、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
然而,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高及出口企业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纺织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展的步伐。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1.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
五年中,出口增长了近3倍。
据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1290.34亿美元。
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
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
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口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24.2%,对美纺织服装出口价格增长42%,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
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在出口整体规模和效益上仍取得较大发展。
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
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面临国际间的激烈竞争。
全球化进程导致国际间的纺织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纺织大国对外市场的争夺力度不断加大,中国纺织品的外贸压力日益增大。
2.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创新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 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中国纺织品产业大多数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科技含量较低,往往只能制造出低价值的商品。
4. 环保和社会责任压力增大。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纺织品在满足这些要求方面的能力较低,这也成为了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一大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发展对策:
1.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2. 加强技术研发与装备更新改造。
提升纺织品的科技含量,使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3. 加强环保理念的培育和实践。
积极应对全球环保挑战,提高环保生产能力,打造绿色的纺织品生产体系。
4. 加大法规规定的执行力度,加强对滥用社会责任行为的约束和惩罚,以实现公平竞争。
5. 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扩大对外市场,消除贸易壁垒。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纺织品产业的规则制定,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对话,提高我国在全球纺织品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作者:王潮歌董鸿飞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7期本文简述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其中包括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包括国内问题的五点:产品附加值低,品牌缺乏,劳动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压力较大;又包括国外两点: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低,发达国家的限制和贸易壁垒。
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约占23%,是中国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
总体来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量较大. 中国纺织服装主要向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出口。
其中22%的出口量向欧盟出口,14%的出口量向美国出口,11%的出口量向日本出口、9%的出口量销往香港、9%的出口量销往东盟、38%的出口量销往其他地区。
其中,欧盟为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地区。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一)在国内角度来看在国内来看,1.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中国纺织品历来是以低价的主要优势占据世界市场的,虽然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大,但是产品附加值明显比其他出口国家低,随着近年来中国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服装的附加值仍然偏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单价55% 以上。
中国在附加值远离于衣着纺织品的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地出口较少且产品较低档。
产品的国际产品结构不相称.使中国在出口收益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
我国纺织品的产品附加值低。
2.我国纺织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纺织品、服装历来缺乏品牌效应意识,缺乏品牌意识,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名牌产品而言,出口档次低,創汇效益差,知名度相较世界名牌较低,传播范围狭窄,宣传效果不强,优势不相互沟通学习,缺乏合作竞争意识。
而中国仅有的少数的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度和数量上也无法与发达国家抗衡。
3.我国的劳动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力数量较多,但近几年劳动成本上升较快,与其他纺织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占优势。
青岛纺织品出口的SWOT分析彩云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调查了解青岛纺织品出口的现状,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当前青岛纺织品出口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青岛纺织品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青岛纺织品出口SWOT分析对策与建议1青岛纺织品出口现状1.1纺织业是市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拉动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加上国内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带动了家用纺织品消费的快速增长。
纺织业作为青岛市政府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市政府按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优环境、建好载体、加快调整、协调发展”的思路,制订了以名优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纺织业全面发展的规划,使整个行业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1.2 青岛郊区即墨出现产业集群现象所谓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就是把某一产业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集聚于地理上相对集中的某一区域,进而吸引一些相关服务机构进驻该地,共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
为了推动青岛纺织品的出口,青岛市在即墨建立了具有较高产业集中度和突出产业特点的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产品品牌化及设计、制造、营销体系国际化为目标。
2005年落户即墨的针织服装服饰产业项目达近千个,总投资超过70亿元。
2006年注册的纺织服装企业有600多户。
目前,即墨正建设和完善全国最大的针织品生产出口基地、高档服装面料生产出口基地、世界名牌运动装生产出口基地。
即墨本土的即发集团、瑞华集团、红领集团、一诺集团等针织服装服饰产业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均聚集于此。
日本第一纺织、深圳瑞和菲玛、湛江针织等一批著名内外资服装服饰企业也纷纷前来落户。
在3年时间内即墨产业群已形成了30亿元的出口生产能力。
表1-1最近几年青岛纺织品的出口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青岛市统计局分析表1-1的数据,可以看出,这几年青岛纺织品的销售值、利润都是逐年提高的。
浅析纺织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李青青黄杨芳秦杨摘要:五号楷体关键词:纺织品出口出口配额绿色技术品牌1、纺织品出口在我国的地位及对我国的影响1.1纺织品出口在我国的地位:(1)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解决社会就业至关重要。
(2)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大项,纺织业产销总量和出口总额位居我国各种进出口产品前三甲,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纺织品出口加工地区之一。
纺织品出口是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2004年我国对全球出口纺织品服装951亿美元,约占全年出口总额的16%,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1/4。
(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去年我国纤维加工量2400万吨,约占世界生产能力的38%。
1. 2纺织品出口对我国的影响:(1)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15%以上,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增创外汇和积累资金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纺织业是国内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之一,国内纺织业现有直接就业者1800万人,间接就业者超过1亿人。
其中,出口企业3.5万家,就业者约630万人,每出口1.5万美元,涉及1人就业。
(3)纺织品征收出口税给中国政府带来相当可观的财政收入。
由于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的进口成分很高,因此,征收5%的出口税相当于使人民币汇率上浮约15%至25%,相当于每年新增财政收入300亿至420亿美元(约合2400至3500亿元人民币)。
2、我国纺织品出口近年的发展趋势1978年到2007年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1978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是24-3l亿美元。
2007年增加至1712.06亿美元,是1978年的70.43倍。
1978年到2001年(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纺织品出口增幅较平稳,只有1998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出口额较1997年有所下降。
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数学091 0910810102 陈天宇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能力和产量均排在前三位,成为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出口国。
纺织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在满足国内需求,解决国内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积累建设资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中国纺织业的优势——比较优势明显(1)生产原料充裕。
我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纤维资源和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化学纤维资源优势,亚麻是我国的特色资源。
我国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蚕茧和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2)劳动力成本低廉。
虽然2000~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人均工资增长了9.43%,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相比,我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
纺织品企业劳工工资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拥有了重要的成本优势。
(3)产业集群优势突出。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浙、粤、苏三省。
据统计,这三省的纺织工业总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占全国的50%多。
2002年12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确定了10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29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的产业集群试点单位。
2003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又确定了9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17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浙、粤、苏三省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我国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于上述的比较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加之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使我国在纺织品出口方面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2、我国纺织业的劣势——竞争优势不足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立足于各国现有的经济条件,特别是自然资源条件来论述的比较优势,因此具有很明显的静态性。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种类不断的增加,国际间的比较优势必然存在着竞争和转移。
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作者:缪琨来源:《对外经贸》2014年第12期[摘要]目前,我国纺织品呈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传统市场平稳回升,东盟增长最为迅速,技术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生产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
纺织品出口正面临市场需求疲软,国外订单减少,利润降低,缺少创新资金支持和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发挥协调作用,绿色贸易壁垒加大出口阻力,汇率风险侵蚀纺织业利润,新兴国家纺织业崛起挤占市场份额等困境。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应实施贸易方式多元化,提升产品档次,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灵活选择结算方式,用好现代金融工具,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12-0035-03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发展。
出口额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13年2840.7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
2013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11.4%,约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2.4%,贸易顺差达2570.8亿美元。
其中,天然纤维类产品出口2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化纤及工业用纺织品类产品出口412.4亿美元,同比增长9.4%;服装及饰品类产品出口20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达21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75.4%,说明我国纺织品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从委托来料加工向自营进料加工为主的方式转变,出口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民营企业出口177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4%,首度超过60%,同比增长17.7%;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出口同比增长3.3%,三资企业出口仅增长1.6%。
(二)传统市场平稳回升,东盟增长最为迅速随着欧洲经济逐步复苏、美国经济温和回暖,我国对这两大市场的纺织品出口有了明显起色,出口额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东盟已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市场,我国对东盟市场的出口表现依旧强劲,增长最为迅速;日本市场依然不振,成为唯一出现下降的传统市场。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系:经济管理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9报关(2)二O一二年五月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纺织业出口的现状,指出纺织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之后进一步从国内外环境、企业自身、绿色贸易壁垒等方面,并结合经济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等各种因素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的现实问题,分析了中国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纺织业行会以及纺织企业本身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问题对策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textile exports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China's export trade.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after further enterprise itself, green trade barriers, and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all sorts of elements such as RMB appreciation to our textile exports bring realistic proble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textile exports and challenge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from the government, textiles and textile enterprise itself guild in three aspect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textile exports.Keywords: textile export trade measures目录引言 .............................................................. - 1 - 1 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 - 2 -1.1 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分析................................. - 2 -1.2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分析 ...................................... - 2 -2 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 4 -2.1 国际方面................................................... - 4 -2.1.1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 - 4 -2.1.2 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不断 ......... - 4 -2.1.3 出口配额的问题 ....................................... - 4 -2.2 国内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低附加值产品过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贸易摩擦频发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问题,纺织企业需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通过这些对策,我国纺织企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在未来,随着我国纺织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纺织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纺织企业、对外贸易、问题、对策、低附加值产品、技术水平、贸易摩擦、提升产品附加值、技术研发、贸易摩擦应对、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纺织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我国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很多产品属于低端制造品,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的局面。
我国纺织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随着国际贸易摩擦频发,我国纺织企业面临着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风险。
我国纺织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问题产生原因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我国纺织企业面临着低附加值产品过多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行业大多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难以取得更高的价格和利润。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是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另一个困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不高。
这种技术上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贸易摩擦频发也是我国纺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绿色壁垒下青岛纺织品出口存在问题与对策行怀勇(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9)摘 要:“绿色贸易壁垒”正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
在绿色壁垒下青岛市纺织工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环保意识和观念淡薄;环保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国内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和标准与欧盟差距较大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在信息收集、建立预警机制、完善标准等方面,企业在研制开发环保纺织品、实施清洁生产等方面采取措施,使得青岛市纺织品出口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关键词:绿色壁垒;纺织品出口;绿色认证;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752.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68(2008)04-0025-03在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现在正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即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不符合其生态环保标准的国外产品进口。
其实质是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绿色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为借口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市场。
在纺织服装领域,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也大范围地进入了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领域,人们对纺织品和服装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欧盟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如,目前欧盟有关国家通过的OKO-TES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已对进口服装的甲醛、重金属、防腐剂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欧盟已禁止进口服装纺织品使用含镍在0.5mg以上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和附件,如钮扣、拉链、服饰等金属物等。
这些规定,已经对中国服装出口形成了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青岛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其出口产品在我国纺织品出口中所占比重很大,因而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
本文就青岛纺织品出口情况和绿色壁垒下青岛纺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步伐的悄然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纺织业必然面临严峻考验,可以说,走到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关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因此,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尽快走出困境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分析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为中国纺织业赢得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陷入重重困境。
(一)国内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处于流动性过剩、经济趋热的局面,央行一直奉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之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下调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可以说,中国的纺织业已经是在困境中艰难生存。
据统计,中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仅为3.9%;另一方面2008年4月10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突破7元关口,按照“汇改”之初8.11元的汇率计算,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15.6%,这无疑对承受能力已经非常有限的纺织业雪上加霜。
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不但直接造成了巨大的汇率损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减弱了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从而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压缩了纺织业原本非常有限的利润空间。
(二)国外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随着中国不断对外开放,中国纺织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也正是这种强劲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纺织品出口额的不断高升,其负面效应便是中美、中欧就中国出口纺织品方面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不仅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和困扰,而且势必影响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这必将造成美国消费放缓,从而直接导致美国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下降。
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统计,2008年1月,美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16.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1%,金额25.9亿美元,同比下降7.7%。
同时,美国经济衰退也将导致贸易保护压力的增大,进而削弱中国纺织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经济来看,受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影响,欧洲、日本等与美国经济具有密切关联国家的经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中国出口纺织品不仅面临对美出口的下行风险,同样面临对其他贸易伙伴出口下滑的风险,这种连带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难及如何增强其竞争力分析[摘要]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纺织业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出口国。
虽然在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纺织品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但是由于“设限”、“特保”等等针对中国纺织品受限制条款继续存在,导致我国纺织品在出口贸易中面临巨大的困难。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严峻的形势。
本文就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难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增强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壁垒;对策一、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入世后,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534.4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约1651.4亿美元,2001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21.4%,稳居世界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位置。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重(1989-2007))从2008年开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大幅度下滑,2008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1851.65亿美元,同比增长8.18%,远低于06、07年,其中纺织品出口653.75亿美元,服装出口1197.90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6.60%和4.10%。
2008年,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38.03亿美元,同比下降0.97%;受转口贸易需求明显减少的影响,对香港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00.97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对日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02.97亿美元,同比增长7.67%;由于中欧纺织品配额取消和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对欧元小幅贬值,使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持续保持了高增长,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363.6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4%。
根据海关总署2010年1月l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670.24亿美元,同比下降9.8%。
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599.73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1070.51亿美元,增速分别为-8.4%和-11%。
青岛纺织服装出口存在问题分析作者:岑彩云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3期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拉动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加上国内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带动了家用纺织品消费的快速增长。
纺织业作为青岛市政府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市政府按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优环境、建好载体、加快调整、协调发展”的思路,制定了以名优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纺织业全面发展的规划,使整个行业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然而在走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青岛的服装产业也面临许多问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竞争力和优势。
一、青岛服装出口企业战略定位不当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介于港口城市等诸多原因,青岛一开始就把外贸服装企业定位为出口加工型企业,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战略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岛服装出口企业变成了外国服装经销商的加工车间,从国外接到带有设计图纸的订单,然后去找相应的工厂制作,只能从中赚取一些微薄的加工费。
这是导致长期以来青岛服装出口以量取胜、粗放增长、创汇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诱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当的战略地位使青岛外贸服装企业获利能力较差,目前青岛最好的服装出口企业利润也不过2%,服装单件创汇不到4美元,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这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更新设备和改善工艺技术,再加上管理不严、没有系统的制作标准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出口服装的质量,使其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优质名牌服装抗衡。
二、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协调青岛纺织业当前存在纺、织、染、整等环节不配套,纺织产业链不完善,织的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
青岛市本地基本没有棉花的种植产地,当企业需要这些辅料时需要对外采购,这就易造成资源的供应不是很充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制约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
另外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衣着类产品以中档为主,平均出口价格低。
盲目追求出口总量的扩大,不注重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造成产品的市场适应性较差。
浅析青岛市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及应对作者:孙瑶方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24期摘要:山东省青岛市是我国传统的纺织大市,一直以来纺织品出口是青岛市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青岛市纺织业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本文主要从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现状出发,分析青岛市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及其走出困境的措施。
关键词: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纺织品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市依托纺织品加工的基础优势,在改革开放以后纺织品出口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据青岛市经信委统计,2016年青岛市739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93.7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全市工业的11%;实现利润71.4亿元,同比增长21%。
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当前青岛市纺织品出口正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一、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现状1.纺织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目前,青岛市的即发、青纺联、红领等重点纺织企业的产销和出口2016年全年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凤凰印染产量稳居我国蜡染布生产企业第一位,即发、雪达的利润增幅分别达到84.4%和77.2%。
丝织物、毛纺机织物和棉机织物的增长达到40%以上。
青岛市40家纺织服装企业出口总额10亿美元,增长25.41%。
2.纺织品出口产品多样化目前,青岛纺织品出口的产品有:各类高品质的人棉、天丝、莫代尔、纯棉系列高中档服装面料,各类花色布以及风靡非洲的“凤凰”牌真蜡仿印花布系列等。
凭借着优秀的产品品质,青岛纺织品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业的代表,并且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3.纺织品的出口市场广泛青岛市纺织品的出口市场主要聚焦在美国、欧洲、韩国等国家。
从2016年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统计情况来看,欧盟、东盟、美国等地区的出口额分别为68.6、74.6、57.8(百万)。
2016年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市场依旧现对比较集中,亚洲、欧洲、北美分别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0%、17%、13%,累计占到出口总额的80%。
二、青岛市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在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青岛市在纺织品出口过程当中还面临一定的困境。
1.纺织品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一直以来,低成本是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的主要优势。
其中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等等。
可是,由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提升以及劳动力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目前青岛市在纺织品中所具有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所以,在整个市场环境竞争不断趋于白热化的发展态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青岛市纺织品企业低成本优势是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发展的重要方向。
2.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青岛市的纺织品主要用于服装加工领域,随着整个国际市场对服装材质要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纺织品的质量、属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下,青岛市纺织品在商品的附加值方面,还是以低端为主。
在高档纺织消费领域中很难获得认可和支持。
所以,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地提高纺织品附加值是青岛市纺织品向前迈进的又一方向。
只有从整个国际市场对纺织品品质的要求出发,聚焦纺织品目前在青岛市企业加工中的不足,大力地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够更好地助力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现状的改变。
3.纺织品出口市场过于单一从整个纺织品出口市场来看,目前青岛市纺织品的出口市场,主要聚焦在美国、欧洲、韩国等国家。
这些相对集中的出口目标市场,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不利于整个出口格局的稳定。
一旦某些国家制定突破出口限制的相关政策,将会影响青岛市纺织品出口乃至整个纺织业的发展。
因此不断完善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市场格局,进一步促进青岛市纺织品市场多元化,也是今后青岛市纺织品出口走出困境的主要策略。
4.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很多欧美等国家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连续多次实施所谓的贸易制裁。
在2016年青岛市有两家纺织品出口企业:即发、青纺联被欧盟实施了“反倾销”调查,不仅给两家纺织品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影响了青岛乃至全国的纺织品出口格局。
综上,如何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束缚,是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升级的主要方向。
三、走出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的困境的措施青岛市纺织品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整个市场运行趋势在产品生产成本方面、产品的附加值方面、市场格局方面以及技术标准方面不断地改进。
1.进一步提升低成本优势(1)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在整个纺织品生产中,通过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生产效率,降低纺织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因此,青岛市纺织品在生产过程当中应该从技术方面,来进行生产工艺的革新最大水平降低成本。
例如,青岛东昌纺机在车间中推广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智能化流水线生产设备,这一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纺织产品的生产效率,整个生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管理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对最新纺织科学技术的使用。
所以,在青岛市纺织品出口发展过程当中,还应该在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为获得更大层面的成本优势来奠定一个良好的技术基础。
(2)加大对原材料采购成本管控力度青岛市纺织品还可以加大对原材料采购成本的管控力度,在保证原材料质量安全基础上,从市场综合供求情况出发来进行原材料的集中采购。
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来降低原材料在物流、仓储等诸多环节中所出现的成本支出。
另外,青岛市的纺织企业还应该把成本控制思想贯穿到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统一在一起。
2.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整个青岛市纺织品生产过程当中,要立足于市场的发展需要,在产品附加值层面进行大力提升,一方面要将纺织品的质量和规格进一步向国际化标准靠拢,让更多地发展与运营朝向整个市场进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聚焦整体的生产与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探讨青岛市纺织品运营与发展中所具有的产品创新优势,让产品品质优势成为助推青岛市纺织品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进行企业纺织品附加值的提升过程当中,青岛市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应该与国内外的纺织品产品设计与研究机构进行积极的合作与互动。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当中发现并解决企业在纺织品生产与设计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纺织品附加值的提升过程当中,青岛市纺织品生产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创新式发展,把技术密集,把中国创造,把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作为青岛纺织品企业不断发展地主要方向。
3.优化出口市场格局目前青岛市除了立足于当下的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作为出口主要市场之外,还应该进一步与东盟、欧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纺织品出口市场格局。
在这种方面上的积极强化,可以有效的改进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目标市场的多元化,避免和缓解由于市场的不可控因素而影响青岛市纺织品整体的发展。
青岛纺织品出口可以依托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与南亚、北非、南非等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进行新的贸易市场开拓。
在进行国际化市场的推进过程当中,还应该从整个的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来进行合作伙伴市场的科学选择。
例如,随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政策的推进,中国与南美、非洲等国家呈现出了更多地贸易交集。
在这一有利的市场环境下,青岛市的纺织品企业应该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强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最终为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一个更加良好的基础。
4.积极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并将重点转向生态化青岛市纺织品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争取获得更多话语权是实现其在纺织品出口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纺织品市场出口贸易规则制定的过程当中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这不仅不利于纺织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平等的贸易权,也影响了我国整体的贸易发展进程。
随着我国纺织品企业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中国纺织品生产企业在技术制定的标准方面也逐渐具有了自身的一些优势。
因此,在青岛市纺织品出口过程中,相关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
在此基础上,推动整个行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在进行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将生态化的发展理念融入到纺织企业运营与发展的全过程。
提升企业在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等方面的综合水平为更好的应对整个国际市场的挑战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所谓的国际贸易壁垒中主要是对青岛市纺织品出口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工艺进行了限制,因此青岛市纺织品企业应该在工艺创新上下力气来助推生产标准朝向国际化与生态化方向发展。
在整个生产流程方面,追求低碳、循环、环保,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将绿色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为青岛市纺织品企业出口走出困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岛市纺织品企业走出困境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成本优势,提高出口纺织品附加值,完善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国际化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
只有这样,今后的青岛市纺织品出口才会朝向更加科学、稳健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陈晓,王婷婷.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对外经贸实务,2017(5):33-36.[2]袁春妹,刘霞.青岛宏大倚百年基业谋创新之路[J].纺织机械, 2015,6(6):50-53.[3]袁春妹.青岛纺机:非织造布设备市场显身手[J].纺织机械,2017(3):46-46.[4]郭先登.关于开放型纺织经济发展的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7,30(1):3-9.[5]梁瑞丽.“智造”青岛从心出发[J].中国纺织,2015(7):150-151.[6]官江明,商大伟,邢明杰.关于发展我国生态纺织品的建议[J].科学家,2016,4(8):40-41.[7]董笑妍.关注绿色发展推进技术创新 2016恒天立信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在青岛举行[J].纺织服装周刊,2016(45):44-44.[8]唐晓宁,田明伟,曲丽君,等.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体系在纺织品整理中的应用[J].印染助剂,2015,32(11):8-17.[9]管荣伟.传统服装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研究--以青岛红领集团为例[J].纺织导报,2017(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