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精品教案《合理发泄情绪》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优化情绪,释放压力主题班会教案优化情绪,释放压力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化情绪,释放压力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化情绪,释放压力主题班会教案1一、素质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学习压力,知道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了解正确应对学习压力的方法(重点);2、认识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3、掌握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重点、难点)。
(二)能力目标1、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待;2、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生理、心理反应是正常的;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投影图片:图中两位同学正陷入学习烦恼中,这种烦恼是由什么造成的?导入课题:一起探讨有关学习压力方面的知识。
(二)、质疑定标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想弄明白什么问题?(三)、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探究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①展示面对学习压力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图片。
面对学习压力,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在什么时候?②思考:在学习生活中,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可能是哪些?引导学生从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归纳。
③小结:作为中学生感受学习压力是正常的,面对学习压力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是经常会遇到的。
2、探讨学习压力的影响(重点一)出示同学中关于学习压力的两种观点,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中明白: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正方:学习压力利大于弊。
反方:学习压力弊大于利。
3、自主学习课本第二目,同学互议,汇报所得。
我来宣泄吧——排除心理毒素课程实施背景:正值花季少年的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情绪的波动或情感的骚动。
有些学生因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出现两极情绪——一旦高兴起来,就激动不已,觉得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常常得意忘形;而一旦悲伤起来,又自卑灰心,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常常悲观叹息。
只有了解情绪才能学会调控情绪。
中学生也常常对自己情绪的变化感到困惑,很想得到指导和帮助,尤其是从老师那里。
课程实施目的:中学生对情绪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也能认识到情绪对人生活的重要影响,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是他们比较感兴趣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通过活动的开展、事例的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逐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情感的丰富性和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感。
理论分析和说明:自我压抑,情绪得不到宣泄,会影响身心健康,出现烦操、失眠、冷漠、抑郁、孤独、易怒等生理及心理症状。
当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产生破坏力。
压抑自己的情绪是产生心理困扰以致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
课程实施基本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变化,做到探究性、活动性和体验性的结合,使学生在自身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知晓情绪,体验情绪,正确对待情绪。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自主设计一些有趣的、学生喜欢的、并且是有效的活动。
对于教科书中涉及到的知识性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学,主要是通过可操作的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习得方法。
(二)课程设计课题排除心理毒素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合理发泄,什么是不合理发泄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掌握合理的发泄方法的热情行为目标:了解、掌握合理的发泄方法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大。
然而,情绪太过压抑或者过度发泄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利。
合理调控情绪的班会教案合理调控情绪的班会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理调控情绪的班会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合理调控情绪的班会教案1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悟友善、和谐、文明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能力目标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知识目标认识适度负面情绪的作用及调节持续负面情绪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教学难点:宣泄情绪需要注意的问题。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视频链接——向快乐出发)教师提问:同学们观看了视频后有什么感受呢?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节奏和舞步,大家有没有从上一堂课的紧张学习中走出来呢?精神有没有得到放松一些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对情绪进行管理。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情绪的表达活动一:案例分析——《推销员的故事》两个推销员被派到非洲的某个国家去推销鞋,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这里的人都光着脚。
面对此景两个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一个人非常沮丧的向公司打电话汇报:这里没有任何的市场,他们根本不穿鞋。
怎么会买我们的鞋呢!另一个人非常兴奋地向公司打电话汇报:这里的市场非常广阔,因为他们都不穿鞋,如果让他们都穿上我们的鞋,那将是多么大的市场啊!想一想:两个推销员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活动二:请你来辨析有的同学说:“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骂就骂,关别人什么事?”是这样的吗?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即可。
教师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理的情绪宣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情绪宣泄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的情绪宣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掌握几种有效的情绪宣泄方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情绪宣泄的定义与作用2. 常见的情绪宣泄方法3. 情绪宣泄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宣泄的定义、作用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情绪宣泄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有效的情绪宣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亲自尝试情绪宣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情绪宣泄的定义、作用及注意事项。
2. 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情绪宣泄的重要性。
3. 准备情绪宣泄活动素材,如气球、沙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引入情绪宣泄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情绪宣泄的定义、作用及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情绪宣泄的重要性。
3. 分析常见的情绪宣泄方法,如倾诉、运动、绘画等,让学生掌握多种情绪宣泄技巧。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情绪宣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5. 让学生亲自尝试情绪宣泄,如用气球吹发泄、沙袋击打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关于情绪宣泄感悟文章的质量,检查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课程反馈,了解他们对情绪宣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情绪管理技巧。
2. 组织情绪管理主题活动,如情绪日记、情绪画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3. 开展同伴辅导,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中主题班会精品教案《合理发泄情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发泄情绪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自我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认识:了解情绪的类型、情绪的作用以及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认知调节法、情绪表达法、放松训练法、倾诉法等。
3. 情绪调节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情绪调节方法,并进行角色扮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引出情绪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情绪的认识:教师讲解情绪的类型、情绪的作用以及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教师介绍认知调节法、情绪表达法、放松训练法、倾诉法等方法,并进行示范。
4. 情绪调节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情绪调节方法,并进行角色扮演。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绪的认识程度,是否了解情绪的作用及影响。
2. 学生是否能掌握至少两种合理的情绪发泄方法。
3. 学生参与情绪调节实践的积极程度,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情绪的认识、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等内容。
2. 角色扮演道具:如面具、气球等,用于情绪调节实践环节。
3. 参考资料:相关情绪调节的书籍、文章等,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情绪问题。
2. 分享经验: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就这些经验提出问题和建议。
3. 情境模拟:教师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合理的情绪发泄方法。
4. 情绪日记:学生被鼓励在课后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使用的发泄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七、教学策略1. 讲授法:教师讲解情绪管理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绪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问题的应对策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理的情绪宣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宣泄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的情绪宣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合理情绪宣泄方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情绪宣泄的定义与作用2. 常见的合理情绪宣泄方法3.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合理情绪宣泄方法,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情绪,合理宣泄,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宣泄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合理情绪宣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情绪宣泄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情绪宣泄方法,互相学习。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运用所学情绪宣泄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幽默的短视频,引出情绪宣泄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情绪宣泄的定义与作用:简要讲解情绪宣泄的概念,阐述合理情绪宣泄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 分享常见合理情绪宣泄方法:介绍几种常见的合理情绪宣泄方法,如运动、倾诉、书写等。
4. 分析典型案例: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人物是如何进行情绪宣泄的,以及这种宣泄方法的效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平时是如何进行情绪宣泄的,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运用所学情绪宣泄方法,如进行适量运动、书写心情等。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合理情绪宣泄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情绪宣泄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并记录感受。
六、教学章节:认识和管理压力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识别压力源和压力信号的能力。
情绪发泄教案情绪发泄教案范文(精选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情绪发泄教案范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绪发泄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情绪是不稳定的,明白情绪是可以主观调控的。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4、形成自我调控、自我控制的习惯。
5、懂得调控自己情绪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6、通过学习合理调控情绪,让自己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7、学会观注他人的情绪,尊重他人,适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方法教学难点:调控情绪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
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怎么死的?(被气死)设问:1、周瑜是怎么死的?(气死的)2、他为什么会被气死?(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引导)人有七情六欲,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话,就不会被人气死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意、不如意),因此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听任情绪的摆布,我们应该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控制情绪,用适当方式来转移、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学会调控情绪(板书)(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板书)活动一:学生看教材上的图片,讨论: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总结出: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另外,生活的视角也需要调整。
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摄像机,随时拍摄生活的各个场面,如果不调整“拍摄”的视角,总是悲观地盯着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会感到烦躁、忧愁、焦虑,许多不良情绪就会产生。
合理的情绪宣泄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不良情绪需要适度宣泄,这样有利于身心的调整;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正确合理的情绪宣泄方法和自我调节手段。
二、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正确合理的情绪宣泄方法和自我调节手段。
三、活动难点:
使学生了解不良情绪需要适度宣泄,有利于身心的调整。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播放音乐动画《最近比较烦》并引导当人们产生不良情绪时,合理的宣泄有利于心理平衡。
2、什么是合理的情绪宣泄?
3、介绍不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并讨论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4、分组讨论合理的情绪宣泄方法。
5、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宣泄外还要学会自我调节,如何调节?
6、各小组讨论情绪调节方法。
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最近比较烦
——合理发泄情绪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
活动组织者:
活动方案
【目的要求】
1.学会分析判断自己情绪发泄的方式是否健康有益。
2.结合学生研讨和老师指导,运用合理的应对技巧来处理生活中的负性情绪。
3.努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课前准备】
1.课前调查学生目前比较常见突出的情绪问题,以求有的放矢,
增强活动效果。
2.课前准备多媒体资料。
3.课前做好学生分组。
【活动过程】
一、歌曲渲染:
放送《最近比较烦》的歌曲,这歌曲的内容和旋律贴近生活,为人喜闻乐见,它用轻松的曲调唱出了人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烦恼。
听这首歌是给学生渲染一种氛围,回想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
些“烦”事。
二、小组讨论1:说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会让自己有不良情绪
....的烦心事
1.分组合作,结合每位同学实际情况将烦心事收集罗列。
2.教师小结,人生百态,用图片形象演示。
三、小组讨论2:你有不良情绪时,一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宣泄?
1.分组合作,把宣泄方法写在纸上,大家一起来分享。
2.结合学生回答,用图片形象演示。
3.分析判断自己常用的情绪宣泄方式方法是否健康有益。
四、试一试,做一做1:
学习用一些热门、合理、有效的应对技巧来处理生活中的负性情绪。
1.转移法。
2.呼吸调节法。
3.表情调节法。
4.音乐聆听法。
5.自己寻开心。
(老师的小办法——有效方法自我寻找,因人而异)
五、试一试,做一做2:
模拟情景训练:
旨在模拟学生生活学习中常碰到的烦心场景,训练学生,进一步给学生启迪,培养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师总结:
1.阳光总在风雨后(班歌)。
2.快乐就在我身边。
3.齐唱《幸福拍手歌》。
4.我校心理辅导老师介绍:再一次希望学生能够合理发泄,努力创造和保持良好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