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民情日志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双联民情日记双联民情日记范文10篇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
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双联民情日记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双联民情日记篇120xx年xx月x日星期一天气:小雨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我们单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先后几次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沟通。
在增进感情的同时,我们积极为联系户谋划发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资帮助,使他们对省委作出的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大加赞许,同时对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充满了信心。
通过前几次的座谈了解,我们深感帮扶任务责任重大,两村贫困户数较多,如果没有周密的行动计划,被动的往前推进,就难以达到此项利国利民政策的目标,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脱贫致富。
前几次的座谈了解后发现两村两委会办公设施简陋,日常办公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各类会议和活动无场地、无设备的.状况后,我和其他班子成员初步计划为两村两委会资助办公设施设备。
虽然我局自身经费状况也不是很好,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钱的地方也很多,但相比帮扶村组的情况,我们自身的困难基本属于可以坚持和克服的。
经过努力,我们筹备了办公桌椅、沙发、茶几等办公设备,今天准备送到帮扶村组。
一大早,土门镇、永东、新丰两村的人员就来了,我们也组合了人员帮着,抬桌子、装车。
天气虽然下着小雨,但看得出,大家情绪都很高、都很高兴。
能够为帮扶村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帮扶者,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后续我们将继续努力,竭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
双联民情日记篇22月7日星期五雨夹雪天气骤冷,我们挂念着村里五保户、九十多岁的钟友娇,不知她孤身一人是否备好了御寒之物,不知那专门为她修缮的安置房,可否抵御寒冷的天气。
揣着这份担心,我和全南县城厢镇黄埠村“三送”工作队队员钟宝堂约好,一起下村去看望老人。
我们一行来到老人家中,看到老人穿得严严实实地走了出来,我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
“双联”行动民情日记三篇修水渠2021年11月20日星期四阴雨今天上午,尽管天气阴雨寒冷,但在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桃花营水坝至垇上长达2公里的引水主渠上,呈现出热火朝天修复水渠的动人场面。
一百多名干部、农民顶着寒风、冒着冰雨、踩着冷水,毫不吝啬力气,奋力挥刀扬锄、除草清淤。
参加清淤的劳动队伍中,有满脸喜悦的种养大户,有提前返乡的农民工,有白发髫髫的老者,还有活泼天真的幼童......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倍感欣慰与自豪。
因为,眼前这一幕,正是市委办公厅“三送”活动工作组在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开展“三送”活动的第一出“重头戏”。
自去年12月市委办公厅抽调我和温志辉、谢俊杰、周昆玲等4位同志下派至全南县南迳镇热水村开展“三送”包扶工作以来,我们工作组首先开展了逐家逐户的上门入户调研村情民情。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村民反映,村里桃花营水坝至垇上长达2公里的引水主渠年久失修,加上源头的水坝堡坎在去年被洪水冲开一个大缺口,影响村里5个村民小组300余亩耕地的正常灌溉。
因该水坝和水渠未列入上级的水利冬修计划,修复水坝所需的几千元资金没有着落,村民非常担心来年汛期会发生垮坝和毁渠。
获悉情况后,我看在眼上、急在心里,立即与工作组的其他同志商议并果断决策,由我们驻村工作组协调市、县相关部门提前拨付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以解维修水坝资金的燃眉之急,以保证粮食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修水坝工作方案一提交给镇党委“三送”活动领导小组后,很快得到镇党委大力支持,热水村的村组干部和群众更是极力拥护,村委主动请缨发动群众清渠。
因而,也就有了今天全体村民齐劳动的热闹场景。
虽然我一直在机关、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多以及驻村包扶工作也刚开始,但是我还是深深的体会到农民群众的淳朴与实在,像修桥补路、维修水利等我们认为工作份内之事,在农村确是关乎农民生计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丝毫来不得半点怠慢。
对我们下派包扶的“三送”干部来说,我认为关键是要心系群众,沉下身子,真正扎根、深入村、组基层,与农民群众真心交朋友,与农民老群众打成一片,掌握农民最真实的诉求,想方设法地为基层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党和组织的温暖,才能为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民心基础,广大干部才能真正在“三送”活动的基层得到历练和成长!(作者:袁晓明中共赣州市委机要局局长、“三送”活动下派干部)温情融化坚冰2021年12月12日星期三晴今天一早,我和镇里“三送”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到崇义县铅厂村黄雀坳组走访群众,帮助他们做好防冻减灾工作。
双联个人民情日记双联个人民情日记情日记是察民情、听民意,办实事、解民忧的重要载体。
下面为大家带来双联个人民情日记,欢迎阅读!双联个人民情日记一:阳山群众吃上了“放心水”新年伊始,我被局里委派到华藏寺镇阳山村任职。
这个坐落在毛毛山下的村庄,山沟落满皑皑白雪。
初春的阳山村,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
围坐在村文书高汉文家通红的炉火旁,我们相互做了自我介绍,便拉起了家常。
他告诉我,阳山村下辖七个村民小组,现有433户人家,人口总数1798人,耕地面积5998亩,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700多人。
由于气候干旱,该村主要发展小麦、豌豆、燕麦、小海麦、地膜洋芋等旱作农业种植,农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
最为头疼的是,人畜饮水问题一直长期困扰他们。
看着我一脸的疑惑,高汉文微笑着告诉我,吃水难的问题在20xx 年的9月中旬画上句号。
情况是这样的,省疏勒河管理局去年投资20万元,帮助阳山村上木井组铺设自来水管道2200米、为扎毛沟组铺设了3500米,为上五疙瘩组修建蓄水池一座,为下五疙瘩组更换机井水泵一台,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听着高汉文如数家珍的诉说,我心里的疑团顿时烟消云散。
正是全省开展的双联行动,架起了疏勒河管理局干部和当地群众的连心桥。
真心帮扶,倾囊相助,省疏勒河管理局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了实事。
我心里想,有当地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帮扶单位大力协助,阳山这个小小村庄,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山深处的群众一定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双联个人民情日记二:马圈湾台村的暖棚种植3月2日的午后,我去了趟马圈湾台村民小组,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座宽敞明亮的种植暖棚,让我的心中萌生了春天的希望。
开展双联行动两年多,这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来到这里,给我感受最深的的是,村里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发展致富的愿望日益强烈。
大家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信。
马圈湾台的李万清动情地说:“如今,省疏勒河管理局干部和我们手拉手、心连心,给我们制定发展计划,帮助我们搞生产,还帮村里改善基础设施、修建防洪坝,我们的小康梦不再遥远。
【## ##】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今天,我终于腾出空来,来到帮联户吴俊义家。
他家共有4口人,老母亲已经77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侯希春去年因一次意外事故胳膊骨折,做了手术;他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全靠每年两次化疗维持生命,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儿子打工的一点微薄收入度日,生活非常困难。
吴俊义说:“我们一家四口,只有儿子能赚一点养家糊口的钱,其它三个人都只能等着吃白饭,每年光看病买药就要花上一两万元。
加上儿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家里两只破窑洞都快不能住人了,想给儿子盖三间新房,可是家里不仅没有一分钱,在信用社还有三万元贷款,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我心情很沉重,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乡镇领导,深入群众还是不够,自己今后要多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闫沟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和吴俊义*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茹河川区设施蔬菜发展的优势,经营设施蔬菜大棚3座;二是结合乡上危旧房改造项目,帮助其新修房屋3间;三是争取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主要用于经营设施蔬菜和新房修建。
我鼓励他们:“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尽我大努力帮助你。
现在你日子很苦,但一定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我没有想到,话刚说完,吴俊义竟然哭了,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把设施蔬菜搞好。
”篇二今天,我原打算去吴俊义家帮他种蔬菜,但因为工作推不开,没有去成,我给他打电话,询问蔬菜大棚进展情况。
他告诉我,在村上蔬菜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已经进行了灌水和整地,这两天刚种下两棚甜瓜和一棚辣椒。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六篇双联民情日记篇1又是一年7月,在这杏熟麦黄的收获季节里,为了有效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7月6日我们再次来到双联帮扶点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
当天下午省人防办一行15人在督查组长窦永毅副主任带领下来到扶贫联系点宫刘村新建村委会建设工地,查看施工进展、工程质量等状况,窦副主任对施工人员强调要保质保量、平安施工。
同时还了解了村上菜籽、麦子的收割状况,其它农作物、药材的长势等。
返回住地,双联工作负责人谈可峰处长召集驻村干部、村书记、村主任等开会,协调产业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等事宜,明确此次入户调研任务,强调留意双联政策的宣扬,精确了解村情民意。
晚饭后,督查组5位同志前往宁县进行督查工作。
其他同志开头驻村蹲点,入户对接、了解状况、宣扬政策、帮扶调研。
其次天一大早,在驻村干部和乡村干部的引领下,到九、十、十一、十二组四个居住较远村组中的6户贫困家庭入户了解状况,与去年相比较,每个家庭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济收入较去年相比有所提高。
这些村组地处沟边,距离塬上较远,道路还不是很顺畅,依旧存在青壮劳动力长年在外打工,仅剩老弱病残人员留守家中,土地也不很肥沃,家庭面貌转变不明显等状况,他们仍旧居住在破旧的依山而建的土窑之中。
第三天对一、五、七组5户农家进行了走访,这几个户居住在塬上,条件相对沟里的住户要好得多,有的人家盖了新居、有的人家添置了新农用车,有的人家增加了牲畜养殖的数量,由于水源充分,夏粮丰收,秋季农作物长势喜人,收益较去年要好得多,只是普遍反映种麦不如种菜籽和药材收入高。
紧急的走村入户,了解民情让我们脚不停步,上高塬、下川道,一会到窑洞炕头,一会又到田间地头,脚走疼了,脸晒黑了,但心里却特殊充实,感受也许多。
感受之一:农夫真心拥护党的惠民政策,真诚欢迎联村联户行动,要求尽快脱贫致富心愿特别剧烈。
结对帮扶的每一户,尽管都是贫困中的特困户,但是他们都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同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些年党的惠民政策让农夫特殊是贫困农夫,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暖和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检察院双联系民情日记双联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好处,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检察院双联系民情,希望你喜欢!检察院双联系民情日记篇一XXXX年XX月XX日晴今天,已经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第11次去宁县新庄镇沟圈村了。
昨天接到帮联户赵会宁媳妇的电话说:“最近怎么不下来?再不来,西瓜就败了。
”我说:“明儿就来。
”车在新修的高速公路上跑的飞快,只一个小时,我们就已经到了。
赵会宁和媳妇早早就等着了,见我们进了门,接过我带给他们的白糖和茶叶,就赶快就去切西瓜。
会宁媳妇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嗔怪的说“来就来,又带东西。
”我呵呵的笑着。
会宁说他刚把砖拉回来,准备这两天把手头活干完,就准备盖猪圈,捉几头猪,争取年底出栏,卖个好价钱。
又说今年西瓜收成比往年好,他这两天都卖了6000多元了。
听了这话,我心里由衷的替他们高兴。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之初,我们单位就按照方案要求,将沟圈村180户人家走了个遍,最终确定了13户贫穷且有致富愿望的农户为帮联户,赵会宁也就成了我的帮联对象。
回想第一次入户,我就发现这小两口虽然住的是窑洞,但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门前的一亩地规划的整整齐齐,他们还告诉我今年想买新农村的住宅。
一问年龄,两口子又是我的同龄人,也许是缘分,我就决定帮联他们。
经过我们认真分析,制定了今年的致富计划,种些西瓜、药材,会宁利用闲暇时帮人拉砖挣些运费,我再帮忙贷2万元,盖一所猪圈,养几头猪,粗略一算,一年能挣3万元。
这小两口人勤快踏实,说干就干,我也尽已所能在春耕时送去化肥、农忙时送去补贴、炎夏时送去消暑用品。
每次来,他们都会告诉我这段时间都在干什么,有什么成效,我也会为他们鼓劲,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这一来二往,我也与会宁一家建立了感情,认了一门亲戚。
吃完西瓜,来到门外,我拿出提前绘制好的猪圈施工图,与会宁商量着如何建。
我们研究了地形,量了面积,决定先盖四间,留出一块空地,等年底如果效益好,明年再加盖几间。
联村联户民情⽇记联村联户民情⽇记(通⽤7篇) 开展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动,对于⼲部进⼀步了解省情农情,密切党群⼲群关系,形成全省上下凝⼼聚⼒促跨越的强⼤合⼒,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联村联户民情⽇记(通⽤7篇),欢迎⼤家参考阅读! 联村联户民情⽇记篇1 按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动的总体要求,今天,我们局班⼦成员集体统⼀乘车,驱车40公⾥,来到了位于沿⼭的⾦佛寺镇⼩庄村。
在村委会听取了村⽀书段长斌书记对全村情况的简要介绍。
该村现有7个村民⼩组,农户467户,⼈⼝1691⼈,劳动⼒918⼈,耕地5002亩,⼈均2.96亩。
村党⽀部共有9个党⼩组,党员64名。
其中⼥党员14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23名,60岁以上的⽼党员23名,⾼中以上⽂化程度的党员6名,初中以上⽂化程度的40名。
全村主导产业以⽟⽶制种、养殖、劳务为主,2011年全村农户纯收⼊达到1257.76万元,农民⼈均纯收⼊7509元。
在了解清楚⼩庄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区统计局局班⼦和村班⼦进⾏了座谈。
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思路、党员带头⽰范、设施农业、种、养殖品种、致富门路、致富信息等进⾏了⼴泛的交流和探讨,摸清了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帮助村上明确了种植、养殖结构调整的⽅向,制定了具体的项⽬建设,进⼀步理清了发展思路。
区统计局局班⼦和村班⼦座谈座谈会完后,我深⼊到我的联系户2组的贾⽣有家中,听他亮家底、说困难、谈打算,较为详细的掌握了他的基本情况。
结合他个⼈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积极开展帮扶活动,送去价值200元的春播⽤化肥2袋。
贾⽣有,70岁,户主,长期患有⽓管炎病,家庭现有3⼝⼈;妻⼦63岁,⾝患肺⽓肿重病;⼉⼦40岁,在铁通公司打⼯。
家中只有1个劳动⼒,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业和外出务⼯,2011年⼈均纯收⼊5000元。
通过⼏次的⾛访,并与村⼲部深⼊交谈,我认为,造成贾⽣有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个⽅⾯:⼀是妻⼦⾝患重病,⾃⼰也有病,两⼈长期看病,花去了家中多年的积蓄。
【## ##】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明天就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早晨开过会后,所有职工干部开始休假,因为各项工作都临近半年考核,近工作相对比较繁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我的联系户***家走走。
今天恰逢放假,我便打算去老王家看看,了解一下他家近的生产生活情况。
吃过午饭,我长途跋涉驱车来到***村***社,从***街道一路而上,满眼是金黄的麦田,远远望去,今年的麦子的长势确实很差。
由于年初的干旱少雨,全乡的小麦不同程度地受灾,减产已经无法避免。
临近***村塬边,部分地块已经有人在忙着收割了。
进了他家的大门,***看到我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请我进屋里座。
简单的交谈,我了解到他家的麦子也已经有部分地块到了该收割的时间。
***早已在集市上购买了包括扫帚、木锨、木镰在内的生产工具,准备端午节过完就开始今年的夏收工作。
谈到今年的小麦成熟情况,***很无奈地告诉我今年麦子减产地很厉害,他估计多能收回种麦成本,满足一家人的口粮。
我告诉他乡上提倡大家麦收后开展复种工作,在收割后的麦地里种植秋粮或者蔬菜,用秋粮或者蔬菜的收益来补偿夏粮的损失。
***很赞同我的看法,他说他一定会响应党和政府开展复种的号召,大限度挽回自家的经济损失。
后,我还了解了他家玉米的长势情况和养羊情况,我感觉到虽然他家的小麦减产已成定局,但***还是很乐观的,他的底气来源于他家多元化的种植结构和增收渠道。
篇二又是一年7月,在这杏熟麦黄的收获季节里,为了有效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7月6日我们再次来到双联帮扶点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
当天下午省人防办一行15人在督查组长窦永毅副主任带领下来到扶贫联系点宫刘村新建村委会建设工地,查看施工进展、工程质量等情况,窦副主任对施工人员强调要保质保量、安全施工。
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精选6篇(2)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四——xxxx乡人民政府 xxx为认真贯彻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本人于3月26日前往曹家台村农户石秀兰家,石秀兰现年56岁,家中2口人,其丈夫杨生福,现年58岁,均以务农为生。
老两口生有一子,现已成家立业,在外地谋生。
石秀兰夫妇二人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石秀兰家现有房屋6间,均为9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
石秀兰夫妇二人有水浇地4亩,有日光温室一座,主要种植高原夏菜为主的娃娃菜、蒜苗等高效经济作物,年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
联户过程中,石秀兰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农业生产缺乏劳动力,二是日光温室棚膜及草帘老化,需要更新。
针对缺乏劳动力的问题,通过分析,本人认为她家继续种植高原夏菜等高效经济作物较好,因为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在于少而精,且石秀兰有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的经验,相对发展高原夏菜较有优势;针对日光温室设施老化问题,本人已汇报乡政府,经乡政府出面联系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乡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五——xxx乡人民政府 xxx按照县委安排的?联村联户?行动要求,3月23日,我前往自己的联系户十八里堡乡赵家庄村一组村民陈立栋家中,详细了解其家庭状况。
陈立栋,1980年6月4日生,现年32 岁,妻子徐金花,全家6口人,儿子和女儿在赵家庄完全小学读书,父亲陈朝选肢体残疾,母亲常年有病,经济来源靠种地外出打工、养殖业,家庭年收入近18000 元。
今年,在乡村的带领下,他家种植了4亩的地膜洋芋,当我问及今后的打算时,他们夫妇只是笑一笑,说我们这个地方孩子上学不方便,尤其在下雨天行路比较难,庄稼连年干旱,地理条件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打算搬迁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住,在也没什么打算。
所以,在摸清楚他们家基本情况后,我认为要帮助他们家脱贫致富,首先就是要积极帮助他们下山入川,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双联民情日记范文7篇双联民情日记范文7篇双联民情日记双联民情日记篇120xx年xx月x日星期三晴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
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
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总结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
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
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
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
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xx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
初步确定了“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扩建规模养殖区”两个致富项目,争取专项项目资金,并按照在村一级设立“双联”行动驻村联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明确组成人员,制定工作制度。
为确保“双联”救助基金及时到位,主任亲自把单位筹集和动员干部职工捐助的6000元帮扶基金送到村支书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帮助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村支书代表村委会感谢我们一年来对西沟村的帮助,他动情的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们都争着要和帮扶干部结对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2021年精选双联行动民情日记4篇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14月28日按照县委安排的联村联户行动要求,我前往自己的联系户十八里堡乡曹家台村吴百福家中,详细了解家庭状况。
李月英,女,汉族,现年 77 岁,丧偶,现有小儿子吴百福赡养。
常年有病,不能做重体力劳动,现一人在家。
吴百福,男,汉族,现年50岁,左手残疾,常年在外打零工,收入不高,生活无保障。
在全面了解了其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收入、生活情况后,发现他们家存在的实际困难是,吴百福年岁已大,已不能常年在外打工,本人的意愿是想回家搞养殖业,顺便照顾年岁已高的老母亲。
根据他本人意愿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将及时沟通,尽最大努力做好帮扶工作。
20__年5月6日今天我和曹家台村计生自管小组长徐百艳到吴百福家了解情况,在他家我们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拉了拉家常,谈了谈心。
吴百福家中条件虽然不怎么好,但李月英老人把屋子收拾的特别整齐,院内卫生打扫的比较干净。
老人说她的儿子岁数也大了,手也有点残疾,不能老在外打工,想早点回家搞养殖。
我们对老人讲了讲现在的惠农政策,致富好政策,劝老人早让儿子回来做养殖打算,有困难我将尽最大努力帮助。
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2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
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
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
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
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篇一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今天我再一次联系贫困户,这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制定发展计划。
通过入户对接,我认真了解农户的详细情况后,我深入分析了所联系户贫困的根本原因。
我发现:思想认识不足是脱贫致富的阻力就拿杨七娃家的情况不算特别穷,但跟本村其他家庭比起来,一年收入就有点微薄了,由于一些安于现状的思想,让他们失去了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
杨七娃虽然属于壮劳力,但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足够的信心,所以对发家致富不报希望。
因此,我认为要帮助他们家脱贫致富,就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因此,在将后的“双联”工作中,我将协同联系村的村委会干部一起帮助联系户重置信心,鼓足干劲。
科学规划是帮助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龙河乡党委、政府确定全乡发展特色种植农业以及技术化特色养殖,是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符合龙河乡发展实际的。
所以,在摸清楚他们家和全村的基本情况后,我通过给他们算账对比、介绍发展前景、宣传政策,提高他们对发展养殖业的思想认识,主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养殖产业、脱贫致富的行动中来。
其次,竭尽所能地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支持与服务,争取让他们成为专业化养殖的的行家里手。
再次,关心、关注孩子学习。
力所能及为孩子的上学、就业方面提供指导、帮助,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改变贫穷面貌,为社会多做贡献。
联村联户是形式,为民富民是目的,联村联户的关键就是让联系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只有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了,我们的联村联户行动才不是一句空口号。
篇二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
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
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
随后,我们来到毛藏村村委会,向村支书吴高保同志了解了该村的耕地(牧场)、人口、群众收入、产业结构等情况。
双联行动民情日记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一3月17日星期六今天,我终于腾出空来,来到帮联户吴俊义家;他家共有4口人,老母亲已经77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侯希春去年因一次意外事故胳膊骨折,做了手术;他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全靠每年两次化疗维持生命,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儿子打工的一点微薄收入度日,生活非常困难;吴俊义说:“我们一家四口,只有儿子能赚一点养家糊口的钱,其它三个人都只能等着吃白饭,每年光看病买药就要花上一两万元;加上儿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家里两只破窑洞都快不能住人了,想给儿子盖三间新房,可是家里不仅没有一分钱,在信用社还有三万元贷款,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我心情很沉重,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乡镇领导,深入群众还是不够,自己今后要多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闫沟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和吴俊义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茹河川区设施蔬菜发展的优势,经营设施蔬菜大棚3座;二是结合乡上危旧房改造项目,帮助其新修房屋3间;三是争取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主要用于经营设施蔬菜和新房修建;我鼓励他们:“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尽我努力帮助你;现在你日子很苦,但一定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我没有想到,话刚说完,吴俊义竟然哭了,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把设施蔬菜搞好;”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二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13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初步确定了“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扩建规模养殖区”两个致富项目,争取专项项目资金,并按照在村一级设立“双联”行动驻村联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明确组成人员,制定工作制度;为确保“双联”救助基金及时到位,主任亲自把单位筹集和动员干部职工捐助的6000元帮扶基金送到村支书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帮助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村支书代表村委会感谢我们一年来对西沟村的帮助,他动情的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们都争着要和帮扶干部结对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临近中午,主任要到水源镇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了工作例会,还要将单位捐的3000元帮扶基金送到镇政府;我们按照计划分头走访联系户,了解春耕春备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来到李孝基家中,他和我拉起了家常,他说:“近几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我家的生活条件现在很差,但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些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去年由于玉米制种产业销售不是太好,今年的耕种面积会减少,村上正在积极想办法与种子公司协商尽量扩大种植面积;为增加收入,家里打算继续搞好公路运输……”;在返回途中,我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想着有党的政策,有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只要付出,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双联行动民情日记篇三5月23日星期四晴上午,市水务局组织邦联干部到庆城县太白梁乡巴山村开展双联帮扶活动;此行的目的是奖励双联积极户,深入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收入情况,发放补助资金,查看分发的绒山羊生长情况;上午九点从市局出发了;大家的积极性都高涨,车子行驶在桐川乡盘山公路上,一个弯接着一个弯,车内空气清新,气氛热烈;车刚停在村委会门口,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便急忙赶出来,握住赵局长的双手,“欢迎,欢迎快请,快请……”赵局长说:“我们此行,是想奖励双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农民,尽快了解到村民们的岁收情况,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体人员下车后,没有休息片刻,便在村部召开双联户和水务局干部会议,按照局党组的安排迅速开张工作,检查年初帮扶计划的落实情况;随后到各自邦联对象家中实地他看帮扶对象的生活、生产等情况;我跟与赵局长、村支书一起来到帮扶对象刘乾刚家中;刘乾刚的家坐落在半山腰,是一个窑洞和瓦房组成的院落,院子和房间收拾的干净利落,家具基本齐全;房外是一间羊舍,饲养的是我们单位去年分发的小尾寒羊,由于他们的细心照料,小尾寒羊长势喜人;刘乾刚的父亲介绍小尾寒羊可在进入进入发情期生产羊羔;刘乾刚是个有手艺的人,妻子在家里忙前忙后,刘乾刚平时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和微型面包车揽生意,由于夫妻俩热心肠,人品好,日子虽不富裕,但也不缺吃穿,并且日益走向富足,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去年也盖起了砖瓦房;随后“双联”工作干部与村委会各位负责人结合具体情况,共同分析探讨,商量脱贫致富对策;赵局长最后表示:一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调联动,结合村情民情,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大量种植地膜玉米,另一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开展技术培训,多提供技术指导,多引进项目支持,多帮助劳务输出,共同寻找致富门路;离村的路上,无声的细雨打湿泥土,车内无比安静;我们忘不了他们的困难,忘不了他们的处境,更忘不了孩子们渴望和期盼的眼神;每一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的严峻与责任的艰巨;每一个人都深切地体会到帮扶道路的艰辛与帮扶过程的漫长;每一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不能只是个形式,不能只是个口号,一定要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地帮助,扶持,才能使更多的人真真正正、实实在在挣脱贫困的枷锁,走向致富的道路;。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5篇双联民情日记篇1时间:3月27日事由:中午,中学李校长来镇办事,反映饮用水问题。
沙溪镇居民现在的饮用水是由溪水中直接抽取,经简单沉淀后直供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雨天更是浑浊不堪。
这个问题是历届人代会代表必提的问题,历届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但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要求:希望政府解决学生及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结果:经过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决定把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列入今年议事日程。
成立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由王爵凌副镇长和廖鹏委员共同负责,联合大某某矿,统筹解决镇区和矿区居民饮水问题。
后续跟踪落实情况:经多次与大某某矿主要领导协商,现已就共建饮水工程问题达成协议。
5月份,我镇与承建商和大某某矿分别签订建设供水工程和用水合同。
6月份该工程已进入征地阶段,年底前可动工。
双联民情日记篇220某某年某某月x日星期四天气:雪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刚刚结束,在办公室的我有点坐不住了,双联行动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具体工作从何着手,一定要再入户看看,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实际情况,才能理出思路。
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也好,环境恶劣有些问题才能显露出来,叫上张组长,马上出发。
我们驱车径直来到土门镇永东村北城组的一户人家,几间80年代的土坯房里住着一家四口,户主叫朱光林,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妻子郁海棠身体不好,只能做做家务,照顾照顾孩子,只有朱光林一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家庭收入也基本来自10亩地的几千元种植收入,由于供养负担重,常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看着这位比我年长不了几岁,但被生活的担子压得显得有点苍老的一家之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离开了朱光林家,我们又来到永东村车院组的一户农家,穿过泥泞的小院,来到了堂屋,大炕上躺着一位年逾花甲、重病在身的老人,老人由儿子王奋仁夫妇照顾,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正在镇上的小学上课,一家五口人住在几间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土坯房里,每年来自10亩地的`一点收入,除了家庭正常开支、给母亲看病、供孩子上学外所剩无几,靠享受政府低保勉强维持生计。
【导语】民情⽇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个满意的答复。
⽆忧考整理了双联扶贫民情⽇记⼗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为进⼀步开展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定点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增强帮扶⼯作的针对性。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安排,桂林市全州县检察院选派群众⼯作能⼒强、基层⼯作经验丰富的⼲警深⼊到挂点帮扶的该县咸⽔镇古流、黄沙两村210余户群众家中,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
据了解,全州县检察院检察⼲警深⼊挂点帮扶村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访民情解民意。
期间,该院驻村⼲警通过民情⽇记等⽅式,事⽆巨细全⽅位记录驻村情况、群众需求,共记录驻村⽇记两万余字,详细记下扶贫⼯作所见所闻,并根据记录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扶贫资⾦,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出点⼦、找路⼦,获得了驻村群众的⼀致好评。
精准扶贫有助于将国家各种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将有限的资⾦⽤在⼑刃上,以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全州县检察院检察长王唐飞介绍,该院今后将充分发挥驻村检察⼲警民情⽇记的作⽤,切实助推精准扶贫⼯作。
通过民情⽇记,⼲警紧盯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民民⽣社会保障等⼯作难点,以钉钉⼦的劲头⼀项⼀项抓好落实,加快了联系村、联系农户脱贫致富步伐。
篇⼆ 今天⼀⼤早,我院抽调到宏伟乡⾦⼭村担任驻村⼯作队队长、村党⽀部第⼀书记的张⼩伟同志带领我们,再次来到宏伟乡⾦⼭村,这次来的主要⽬的是为新修建的村委会办公场所安装⼀个太阳能热⽔器,以改善村上的⼯作、⽣活条件,让驻村⼲部们能够安⼼、舒⼼的扎根精准扶贫⼀线。
今年精准扶贫⼯作会议后,我院⼲警多次到联系点与⼲部、贫困户沟通衔接,通过⾯对⾯交谈,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农业⽣产、家庭收⼊等情况,为下⼀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摸清了家底,打下了基础。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五篇篇一7月6日,晴,我与工作人员早上7点准时起程,载着满满一车钢筋、水泥、电力器材等物资,驱车赶往联系帮扶村—横梁乡横梁村。
因为我们在上次走访时,乡村两级领导和群众普遍反映,横梁村在横梁乡是一个的村,每年夏季地下水位下降,2000多人和6000多头大小牲畜和羊只饮水存在严重困难,得知这种情况,公司决定把迫切需要解决的人蓄饮水困难解决好。
一路上,蜿蜒的山路坑坑洼洼,透过车窗,山路两边的高山,峰峦雄伟,连绵起伏,我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这是我第6次去联系村。
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行驶,上午8点50分,我们来到了横梁村,乡里的杜乡长、村里的马书记得知我们要来,早早便在村口等候,当载着物资的车缓缓停下时,杜乡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车前,望着车里的物资,激动的说:“村里饮水、行路难的问题这下终于可以得到彻底解决了。
简短的寒喧后,村里的马书记发动群众开始卸载车上的物资,搬钢筋、背水泥、抬电线、卸水泵,村民们别提有多高兴,就像自个家分年货似的。
上午10点20分,我和工作人员来到了村委会,就修水井、搭渡桥,安装牲畜引水槽事项和乡、村两级领导以及村里的代表进行了商议,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决定由村里的马书记具体负责组织村里的群众进行修建,电力线路方面由我们基层供电所的同志具体负责,双方商定一致,计划于7月底全部完工。
公司决定下一步,对联系村移民搬迁的农户,一方面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在电力线路架设方面,由公司全部负责,为搬迁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还为搬迁户赠送一台电磁炉,让农户享受清洁能源。
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大家时,乡、村两级领导以及村里的代表纷纷表示赞同,拍手叫好。
乡里的杜乡长笑呵呵地说:“和城里人对亲戚就是好!”我说:“‘双联’活动就是让我们认亲戚,不仅给你们宣传富农惠民的好政策,和你们一同商量发家致富的好法子,还要帮助你们解决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最终让你们脱贫致富。
双联富民民情日记
2014年9月16日星期三天气晴
我今天去了吴叔家,他是低保户,一人独居,儿子在外务工,他住着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家境贫寒。
当我走进他家时,他很热情的接待了我,并和我聊起天来,说说今年的收成如何,说说村里的一些新鲜事,想聊什么聊什么,没有拘束。
吴叔对我说:“小王啊,吴叔真的很感谢你,感谢你对我的帮助,也感谢政府对我的关心,不然我都不敢相信我也能有过上好日子的一天。
”记得三年前我刚来时,吴叔家要还贷款,压力大,耕地面积少,收入低,丧失了脱贫致富信心,直到现在他已经把贷款还清了,今年由于种植的改变,把耕地以每亩300外租,自己在外务工,比起去年来,生活压力有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看到他有说有笑的,满屋子都是幸福笑声,我也感到很欣慰。
我也从吴叔的话语里,听出他心里感到孤独,因为儿子在外打工,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所以每次我去他家他都很高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以后一定要多找时间去陪他聊聊天,说说话。
最后,我就要离开时,吴叔把我叫住,问我:“小王,有对象吗,要没有了吴叔给你介绍一个,你也是大姑娘了,也
该找个对象了。
”我听得出吴叔是关心我,真正的把握当成了自家的闺女一样,我心里真的是甜甜的,很温暖。
作者姓名:王X
作者单位:xx镇人民政府
作者职务:xx干部
联系户姓名:吴x
联系户家庭地址:xx镇xx村xx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