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1
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印刷行业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色彩是印刷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为了使印刷品色彩更加准确、稳定和一致,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色彩管理规范。
本文将就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色彩的定义和特性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一种特性,由色相、亮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构成。
在印刷品中,色彩的准确再现是评价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品色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确保印刷品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
二、印刷品色彩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色彩管理规范,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2. 节省生产成本:通过实施色彩管理规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试验和调整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3. 保护环境:减少废品的产生和印刷过程中的排放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色彩管理规范可以提高印刷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三、印刷品色彩管理的基本原则1. 标准化:制定并遵循一套统一的标准,包括色彩标准、色彩测量标准、色彩管理流程等。
2. 控制过程:通过对印前、印刷和印后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测,保证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
3. 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色彩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培训和教育: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色彩管理水平和意识。
四、印刷品色彩管理的主要环节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到印刷品的色彩特性和限制,并与印刷厂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2. 色彩标准制定:在印刷过程中,制定准确的色彩标准是确保色彩一致性的关键。
可以使用国际通用的色彩标准,如Pantone、CMYK等。
3. 色彩测量与调整:使用专业的色彩测量仪器对印刷品进行实时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色彩调整,确保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
4. 工艺控制与监测: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工艺控制和在线监测,实时掌握印刷品的色彩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专业美术色彩知识点总结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影响人们感觉和情绪的一种视觉效果,它是由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色彩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色彩的基本属性,它决定了色彩的基本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色彩的亮暗程度,它是色彩的明暗变化;饱和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是色彩的鲜艳程度。
2. 色彩的基本分色色彩可以按照色相分为红、黄、蓝三个基本色,它们是所有其他色彩的基础。
红色、黄色和蓝色是三原色,它们是所有其他色彩的基础。
由于这三种颜色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来得到,因此它们被称为“三原色”。
3. 色彩的冷暖色彩可以按照温度分为冷色和暖色。
冷色是指蓝色、绿色和紫色等色调,暖色是指红色、黄色和橙色等色调。
冷色给人一种凉爽、清新的感觉,而暖色则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4. 色彩的配比在绘画中,色彩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整体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色彩搭配有对比色、类对比色、相邻色和相似色等。
对比色是指彼此在色相上互为互补的颜色,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等;类对比色是指色相相近但互为互补的颜色,如紫色与黄色、蓝色与橙色等;相邻色是指色相相近的颜色,如蓝色和紫色、黄色和橙色等;相似色是指色相相近但互不互补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黄色和绿色等。
5. 色彩的情感表现色彩除了具有美的外在表现,还能够传递情感和思想。
常见的颜色情感表现包括红色的激情和暴力、黄色的温暖和活力、蓝色的冷静和深沉、绿色的安静和平和、紫色的神秘和魔幻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6. 色彩的应用技巧在绘画创作中,色彩的应用技巧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色彩应用技巧包括过渡、渐变、叠加、重复、对比等。
过渡是指色彩在画面中的平滑渐变,渐变是指色彩从一种颜色渐变到另一种颜色,叠加是指通过不同颜色的叠加来产生新的颜色,重复是指画面中相同颜色的重复应用,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
第二章色彩基本特性2—1 色彩是最直接的设计语言2-2色彩和光2-3色彩的基本特性—色相2-4色彩的基本特性—明度2-5色彩的基本特性—纯度在生活中人们更愿意看到色彩,窗花、灯笼等节日的装饰,把暗淡了色彩的冬天装点得闪亮起来。
大红、粉红、橘红都属于红色家族,这些都是它们的名字,叫色相。
赤、橙、黄、绿等都是不同的色相,任何色相都有明度、纯度的变化,因而形成一系列的颜色。
色彩就是由不同色相带领的一组组色彩的小家族组成的大家庭。
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我们眼睛中留下印记,色彩都不是绝对的,是在由光和环境以及物质组成的关系中的,也是随时在变化的。
2-1色彩是最直接的设计语言2-1.1色彩的感知基础普通人每天都生活在色彩的世界里,生活经验和感受是色彩感知的基础,也是色彩规律应用的基础。
因为有光,世界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
日复一日,晨昏日夜的交替,带来了光和温度感觉的深切体验,季节的变幻带来的草木更替和环境的色彩变化,也转化成了色彩的记忆和印象。
还有很多通过看图片,听别人说等间接经验获得的色彩感觉,比如说火焰山的炽热、雪山冰原的冷寂,通过联想也在人们印象中留下了固有的印记。
恰当的色彩应用,能够唤起人们潜在的记忆和印象,产生和所见到的色彩有关的共鸣和联想。
这是一种直接的方式,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效果,也是色彩的重要力量。
2-1.2色彩是设计的语言和表现手段之一前面我们知道色彩的感知是色彩设计的基础,但是如何从设计的角度把握色彩,调配色彩,并不如感受色彩这么简单。
色彩是设计师重要的语言和表现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借用设计师的作品分析什么是色彩设计语言。
在设计师手里,以及他们的构想范围,每一种色彩都有着独特的含义,每一种色彩的使用方法也都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色彩搭配,也会带来不同的色彩效果。
因此,设计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设计的效果构想、对设计对象和目的的理解,选择颜色,搭配组合颜色,改变色彩的位子和面积大小,让色彩在设计中充分表达设计意图,实现对设计预想,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应用的需要。
色彩的物理特性和心理效应色彩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存在,它不仅给人眼睛带来视觉上的愉悦,还通过心理影响改变了我们的情绪、行为和心态。
在本文中,我会从色彩的物理特性和心理效应两个方面对它进行探究。
一、色彩的物理特性在物理学的角度,色彩可以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人眼后形成的感官体验。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波长越长,光线就越偏向红色;波长越短,光线就越偏向蓝紫色。
因此,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和紫色是我们熟知的六种基本颜色。
除了基本颜色外,混合颜色也是构成色彩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光线颜色混合的情况下,红色和绿色可以形成黄色,红色和蓝色可以形成洋红色。
在物质颜料混合的情况下,红色和黄色可以形成橙色,黄色和蓝色可以形成绿色。
总体而言,色彩的物理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色彩感受。
然而,色彩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却远不止于此。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对情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往往激起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例如,红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颜色,可以引起激烈、热情或狂热的感觉。
绿色则被认为是一种平和、沉稳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到安心、平静。
蓝色则被认为是一种冷静、专注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到思考和思维清晰。
此外,不同颜色也可以对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蓝色可以降低人体的血压和心率,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压力。
黄色可以让人感到愉快、满足和活力,但如果用在过多和过亮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不适甚至头痛。
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色彩的意义和心理效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被认为是吉祥、喜庆的颜色,代表着幸福和繁荣。
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更倾向于代表激情、热情和危险。
在设计、广告和品牌推广领域中,色彩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选择合适的颜色组合,可以让消费者产生积极情感反应,提高品牌的辨识度和亲和力。
综上所述,色彩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还是一种心理现象。
其复杂的心理效应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非常有趣和重要的话题。
5个色彩知识点总结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在艺术、设计、时尚等领域,色彩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五个关键的色彩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色彩的世界。
1. 色彩的基本特性色彩的基本特性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比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
这三个特性共同决定了色彩的外观和表现形式。
了解这些基本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2. 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效应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比如,红色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色彩,蓝色是冷静和安宁的色彩,黄色是温暖和乐观的色彩。
了解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和使用色彩时更好地表达所需的情感和情绪。
3. 色彩的搭配原则色彩的搭配原则是设计和艺术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而不当的搭配则可能导致视觉疲劳或不适。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对比色搭配、同色系搭配、互补色搭配等原则,来达到理想的色彩搭配效果。
4. 色彩在文化和传统中的意义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代表危险和激情。
了解不同文化中色彩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色彩的运用和设计。
5. 色彩的应用领域色彩在艺术、设计、时尚、传媒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绘画和插画中,色彩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表现形式;在设计和时尚领域,色彩可以成为品牌的重要标识和表达方式;在传媒和广告中,色彩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因此,了解色彩的应用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将色彩运用到实际的创作和设计中。
总结以上五个色彩知识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色彩的世界。
通过对色彩的基本特性、心理与情感效应、搭配原则、文化与传统意义以及应用领域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色彩,创造出更丰富、更有表现力的作品和设计。
对色彩的理解
色彩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视觉系统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情感和心理,同时也可以用于设计和创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色彩的概念、分类、特性以及在设计和创作中的应用。
1. 色彩的概念
色彩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由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等因素引起的。
根据色彩的感受和表现方式,可以将色彩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
此外,还可以将色彩分为基本色彩和辅助色彩,基本色彩是色彩系统中不会改变的颜色,而辅助色彩则可以在基本色彩的基础上进行变化。
2. 色彩的分类
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归类,例如按照色彩的属性(例如亮度、饱和度、明度等)、按照色彩的表现方式(例如鲜艳、柔和、深沉等)或者按照色彩的来源(例如天然色彩、人工色彩等)进行分类。
3. 色彩的特性
色彩具有许多特性,例如色彩的情感反应、色彩的心理影响、色彩的视觉感受等。
此外,色彩还具有变化性、对比性、协调性等特性。
这些特性在设计和创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影响作品的表现力和效果。
4. 色彩在设计和创作中的应用
色彩在设计和创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绘画、雕塑、建筑、广告、标志等领域中。
在设计和创作中,可以使用色彩来传递情感、表达主题、突出效果等。
例如,在广告中,可以使用鲜艳的色彩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在建筑中,可以使用柔和的色彩来营造温馨的氛围。
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在设计和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理解色彩的概念、分类、特性以及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创造美丽。
色彩学基础色彩的种类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1.无彩色系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
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
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
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
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
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黑与白做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2.有彩色系(简称彩色系)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
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
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
色彩的基本特性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
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1.色相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
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如玫瑰红、桔黄、柠檬黄、钴蓝、群青、翠绿……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由射人人眼的光线的光谱成分决定的。
对于单色光来说,色相的面貌完全取决于该光线的波长;对于混合色光来说,则取决于各种波长光线的相对量。
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决定的。
2.纯度(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
当一种颜色掺人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
一、红色的色感温暖,性格刚烈而外向,是一种对人刺激性很强的色。
红色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也容易使人兴奋、激动、紧张、冲动、还是一种容易造成人视觉疲劳的色。
1、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加入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加入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二、黄色的性格冷漠、高傲、敏感、具有扩张和不安宁的视觉印象。
黄色是各种色彩中,最为娇气的一种色。
只要在纯黄色中混入少量的其它色,其色相感和色性格均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
1、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
其高傲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红,则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高傲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
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4、在黄色中加入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高傲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三、蓝色的色感冷嘲热讽,性格朴实而内向,是一种有助于人头脑冷嘲热讽静的色。
蓝色的朴实、内向性格,常为那些性格活跃、具有较强扩张力的色彩,提供一个深远、广埔、平静的空间,成为衬托活跃色彩的友善而谦虚的朋友。
蓝色还是一种在淡化后仍然似能保持较强个性的色。
如果在蓝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红、黄、黑、橙、白等色,均不会对蓝色的性格构成较明显的影响力。
1、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四、绿色是具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成份的色。
在绿色中,将黄色的扩张感和蓝色的收缩感相中庸,将黄色的温暖感与蓝色的寒冷感相抵消。
这样使得绿色的性格最为平和、安稳。
是一种柔顺、恬静、潢足、优美的色。
1、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PS色彩知识点总结基础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照射物体并反射到人眼中的物体外观特性,这些特性包括颜色、明暗和光泽等方面。
2. 色彩的构成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和蓝所组成的,这三种颜色可以组合出所有其他颜色。
3. 色相、饱和度和明度色相是色彩的种类,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度,明度是色彩的亮度。
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一种颜色的特性。
二、色彩的基本原理1. 互补色互补色是指在色轮中相对位置相对的颜色,它们的混合形成灰色。
2. 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在色轮中相互相距最远的颜色,它们组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3. 色彩的情感作用不同的颜色在视觉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比如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冷静和理性。
4.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地组合不同的颜色以达到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的目的。
三、色彩与设计1.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产品形象和情感。
2. 网页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在网页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和传达信息。
3.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因此在选择室内装饰时,色彩的运用需要慎重考虑。
四、色彩与艺术1. 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在绘画中,色彩是表现和传达艺术家情感和观念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 装饰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在装饰艺术中,色彩可以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房间增添活力和趣味性。
3. 影视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在影视艺术中,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影片的表现力和氛围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色彩管理1. 印刷中的色彩管理在印刷中,色彩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和管理印刷品的色彩,以确保颜色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数字设计中的色彩管理在数字设计中,色彩管理是通过软件和硬件来确保不同的设备上显示的颜色一致性。
六、色彩心理学1. 色彩和情感不同的色彩对人的情感和情绪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红色代表活力和热情,蓝色代表冷静和理性。
视觉传达中色彩的表现及应用色彩在视觉传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和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的基本特性色彩是由三原色(红、绿、蓝)叠加而成的,不同深浅、饱和度和明度的组合可以呈现出无数种不同的色彩。
而不同颜色的选择,能够在视觉效果、情感表达和品牌形象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次,人们对色彩的感受是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使色彩传达信息时也要考虑到观众的文化、喜好等因素。
二、色彩的意义和象征不同的颜色在文化、历史、社会和个人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这些象征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出来。
比如,红色代表的是激情、能量、热情和力量,在视觉传达中经常用于餐饮、旅游、运动和传统文化等方面。
而蓝色则代表着沉稳、专业、冷静和科技,常被用于医疗、金融、科技和政府等领域。
三、色彩的配色原则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颜色的搭配至关重要。
如何挑选和运用不同的颜色,能够决定设计最终的视觉效果和品牌形象。
配色需要考虑色彩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性。
具体的原则包括:(1)单色调配:使用同一色系的不同颜色组合,使设计整体感强而稳定。
(2)对比色配:使用色彩互补的两种颜色,增加设计的对比度和鲜明度。
(3)相邻色调配:使用相邻色调的颜色,让设计看起来和谐、温暖和自然。
(4)三角色配:使用围绕在色轮上形成三角形的颜色进行搭配,营造激烈、跳跃和活泼的感觉。
四、色彩的表现方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实现设计效果。
(1)色块:将背景或图形填色,以突出主题或品牌色调。
(2)渐变色彩:通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逐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有趣和动感的视觉效果。
(3)质感效果:可以用来制造某些特定材质的视觉效果,如皮革、金属和木材等,以增加视觉冲击力。
(4)亮度调制:通过对图形或字体的亮度进行调制,使得设计更富有层次感。
(5)配色方案:根据不同设计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以增强视觉效果和品牌形象。
色彩的特性一、色彩的情感与象征色彩本身并无固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但由于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感情的共鸣,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给色彩披上情感的轻纱,并由此迸发出对色彩的好恶感受和象征意义。
因此,构成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来源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遗传的影响。
我国古代服装色彩受到“阴阳五行论”的影响,长期以来黄色最为高贵,象征中央。
红色代表南方,青色代表东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
隋代开始,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员的等级,紫色和白袍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常服,六品以下穿绯衫。
唐代制定官员的服色为:“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
”在中国帝王时代,黄色是帝王的专用色,是皇权的象征色,黄龙是帝王的徵记,诏书称“誊黄”,御车称“黄屋”,出巡用黄旗。
同样是黄色,却有不同的情感和象征。
黄色迎春花,由于花开最早,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迎春花的黄色和油菜花的黄色,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
成熟的谷物,称为金黄色,象征丰收与欢乐。
黄色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古代道士的黄色服,朝山进香的黄色香袋,佛教的建筑、服装及其装饰都用黄色。
在这里,黄色的意义是“超世脱俗”。
在欧洲,由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敬,黄色象征着太阳与光明。
希腊传说中的美神穿黄色服装,罗马结婚的礼服为黄色,在希腊、罗马黄色象征吉祥;巴基斯坦民族则厌烦黄色,因为他们联想到婆罗门教的影响;阿拉伯人也讨厌黄色,因为他们把黄色与不毛之地的沙漠联在一志;叙利亚却把黄色象征死亡。
等等。
中国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感。
由于红色具有兴奋、温暖、热情、喜庆、欢乐、吉祥等感情象征,因而每逢佳节张灯结彩必有红色,婚庆喜事都有红色。
红色又象征威武、力量、搏斗、光荣、胜利等意义。
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红色又具有革命的新意。
在我国,解放军的前身称为“红军”,我们的国旗、党旗的红色是革命、胜利的象征。
在印度,红色表示生命活力、朝气、热烈。
印度妇女额头上点红印,不仅不装饰美,而且表示三层含义;一是表示她已婚;二是表示她的丈夫健在;三是表示她在家庭平安、吉祥。
日本的国旗是红与白,红与白是日本人宗教信仰的概念。
红、橙、黄称为暖色调,红的波长0.76-0.63μm,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色光。
人们看到红色,可以联想到阳光、烈火,有“热”感;黄色的波长为0.6-0.57μm,是一种温和的暖色;橙色的波长在红与黄之间,“热”感不如红色,但比黄色“热”感强。
橙色又是霞光、灯光、鲜花的颜色,具有明亮、华丽、温和、纯净、辉煌等情感象征。
蓝(青)色为冷色调。
蓝色的波长为0.45-0.43μm,它处在光谱的另一端,正好与红色相反。
人们看到蓝色,容易联想到天空、海洋、湖泊、远山,给人以“冷”感。
具有纯朴、崇高、深远、舒畅、稳定的情感。
蓝色同我国人的黑发、黄肤十分协调,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服色。
蓝色又是现代科学的象征色。
如太空、深海的颜色同蓝色有关,所以蓝色又有沉静、智慧和征服自然力的象征。
绿色和紫色属中性色。
绿和紫若倾向于蓝,即蓝绿、青紫,则是冷色调;若绿倾向于黄,紫倾向于红,即黄绿、红紫,则是暖色调。
因此,绿和紫是不暖不冷的中性色。
由于绿处于中庸、平静的地位,同时,大自然的主宰色是绿,因此,绿象征生命与希望,人们把绿色表示和平事业的象征色。
由于基督教关于“诺亚方舟”的传说,故橄榄绿具有喜悦、希望、平安、和平的特殊意义。
国际上把绿色定为邮电工作服专用色,国内邮电工作服、邮筒都是绿色,就是含有安全之意。
紫色具有矜贵、幽雅感,象征着庄重、娇艳、高贵。
而灰暗的紫色则是伤痛、疾病、尸斑的颜色,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忧郁、痛苦和不安;但是明亮的紫色和紫色系的浅颜色,如浅青莲、浅藕荷、浅玫瑰等,由于明度提高了,就显得淡雅而活泼。
二、色彩的装饰与谐调色彩美的服饰中是极为重要的。
所谓装饰,首先是要具备典型、鲜明、强烈的艺术效果。
配色时,要充分运用色彩的各种组合关系,最大程度地体现色彩配合的魅力。
另一方面,装饰性的体现还必须表现在色彩应用的谐调性上。
所谓谐调,一是指服装本身(上装与下装,内衣与外衣)的谐调;二是指服装与配件、附件的色彩谐调;三是指服装与装饰图案的色彩谐调;四是指服饰与穿着者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以及环境的谐调。
服装色彩与人的自身条件及所处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服装的色彩美体现在整体上,整体的色彩谐调才是美的。
三、色彩的实用与价值色彩的实用性可以称为色彩的机能性,它是以实用为第一目的。
职业服的色彩也要反映不同职业的特点,给人以美感。
比如,医生工作服的色彩应以洁净为基调,不仅在功能上起到卫生、清洁的作用,而且能使患者心理上感到轻松、愉快。
学生服的色彩要求素雅、统一,既有朴素、大方的效果,又能使学生精力集中,有利于学习。
码头工人服装的颜色要比较鲜明,便于识别,以免碰撞。
在精密车间的工作人员,服装的颜色最好柔和一些,可以使人的情绪安定,减少剌激。
运动服的色彩与人的视锐度有关。
一般说,人的眼睛对鲜艳的色彩较为敏感,而对灰暗的色彩则比较迟钝。
因此,运动服的颜色应以鲜明、醒目为主,常用强烈饱和对比色,以达到互相衬托、易于识别的目的。
同时,运动服的颜色与背景的色彩有关:在球类运动中,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足球竞赛,由于草坪是绿色,因此,运动员最好不穿绿色运动服;在强烈的阳光下,最好不穿白色运动服;乒乓球竞赛规则中规定,运动员不得穿白色运动服,不得佩带闪光的纪念章、钮扣等,以免搅乱对方的视线;登山运动的背景是白茫茫的冰天雪地,登山服的颜色宜用可见性高的对比色,以衬托服装,突出运动员的矫健姿态;体操、跳水等运动服,在蓝天、碧水背景颜色的前提下,要求轻盈、绚丽的色彩,并应注意色彩的扩张感和收缩感,以体现运动员的健美身材。
第三节图案的色彩色彩是构成图案的重要方面,与造型、纹样互相联系但又各自发挥作用。
“远看颜色,近看花”,“先看颜色,后看花”,都非常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色彩在图案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只造型、纹样完全相同的杯子,施以不同的色彩,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染织、刺绣、挑花、地毯、景泰蓝等工艺美术中,色彩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作为图案艺术语言的色彩应摆脱自然色彩束缚,去追求更概括、更理想的象征性的色彩。
图案色彩则着重研究物象的原有色以及各种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人们对各种色彩的不同感受与喜爱;研究各种不同的工艺技术对色彩的限制与约束。
根据图案的特点,在用色方面要进行大胆的概括和归纳,将近似的色彩合并,将立体的层次改为平面,排除光影的干扰与条件色的影响。
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制作,同时能使色彩更单纯,给人以朴实的装饰感。
图案色彩的使用必须要因时(时代、季节)制宜,因人(民族、年龄、性别)制宜,因地(环境、地区、国家)制宜,还要考虑工艺技术、材料条件、使用目的,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不少图案作品,没有花纹,只有色块,同样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许多现代工业产品,色彩的运用成了主要的装饰手段,给人留下美观大方的深刻印象。
所以从事图案工作的人一定要熟悉色彩的性能,掌握色彩的配合的规律,充分发挥色彩的积极作用。
图案色彩要有主调,就象乐曲中有主旋律一样,如果用两种以上的颜色相配合,要有一个主要色调来统一整个画面的颜色。
主色调要有明显的倾向性,或冷或暖、或明或暗。
其他各色的明暗、强弱、冷暖要根据主调来确定。
没有主调的作品,色彩的作用会互相抵消,互相分离,给人产生不安定和杂乱的感觉。
主调的选择有以内容为依据,也可以使用对象和季节为依据。
一般在图案中,底色往往是色彩的主调,对整个色彩起支配作用,但底色的选择必须有助于突出主体花纹。
配色时,一般在确定底色的同时,就应考虑主体的色彩,然后根据底色与主体色的关系再来安排次要形象的色彩,这些色彩必须对主体起衬托呼应的作用,因此,不宜过于鲜艳,以免喧宾夺主。
色彩变化的作用是破除单调呆板,而变为丰富动人,同时也可以使不调和的色彩变为调和。
不过,变化的同时,还要注意统一。
色彩配合要注意各色面积的大小变化、明暗深浅的变化、冷暖调子的变化、繁与简的变化。
一般来讲,色彩对比强,面积差别宜大。
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万”和“一”,就是适当的面积。
用多彩的背景来衬托单纯的形象,或是以单纯的背景来衬托复杂色彩的形象,由于简繁的相互作用,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色块在画面上的位置一定要注意均衡,千万不要使某类色彩过于集中在画面的一端,以免产生孤独的不稳定的感觉。
对于不调和的色彩,还可以采取以下补救办法:在两个不调和的颜色交接处,用晕染的办法,使两色变调和。
选择黑、白、灰或金、银等色中的一色,将不调和的色彩隔开。
如果图案需用三种色彩时,两种邻近色,一种对比色,则容易调和。
一种原色和含有这一原色的间色配合时,原色的明度要高。
如黄与橙的配合,较之红与橙的配合好。
用色种类不宜过多,要求单纯中显丰富。
如果大面积需用复杂的色彩时,应注意各色的明度须接近,这样才不致紊乱。
图案用色不要象绘画用色那样,把所有颜色都事先挤在调色盒里,最好将颜色按色相的冷暖与深浅,科学地排列在特制的画箱或桌上,取用时方便,千万不要乱堆乱放。
另外,调色最好用白色瓷碟,每种颜色分开调在碟里,不要几种颜色同时共同一个碟子。
调色时要充分估计每种颜色的用量,宁多勿少,少了要补调,不易达到一致效果。
调好的颜色,在整个图案没有完成之前,千万不要洗掉,便于最后修改时用。
调色时不要乱搅,以免起气泡。
如发生气泡现象,滴入少量酒精,可排出气泡,在气泡没有排除之前,不宜使用。
调淡色时,要以白色为基础,逐渐加入深色,直至满意为止。
如调淡蓝色,应先以白色为基础,然后加入少量的蓝色,如深度不够,再加入少量蓝色,直到合适为止。
初学图案的人,往往颠倒顺序,造成很多浪费。
调间色或复色时,要先放主要颜色,然后添加其他颜色。
如调青绿时,先放青色,然后加黄;调黄绿时,则先放黄色,后加青色。
调色用的水和笔必须干净,否则会影响色彩的纯度。
水粉色中的玫瑰红和青莲等色渗透性较强,这类颜色作底色时,浅色不易覆盖,需要先留白,然后在白底上涂浅色。
图案着色时如色彩涂不均匀,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水分过多,色粉随着水分流动,产生薄厚不匀。
第二,两色混合时,搅拌不匀。
第三,颜料中胶质过多(遇到这种情况,可将颜料中的胶水倒掉,另加清水调和)。
第四,着色时不注意用笔,横竖乱涂,造成厚薄不匀。
第五,笔不干净所造成(着色时最好将着深色与着浅色的笔分开,着暖色与着冷色的笔分开,每次用完必须洗干净)。
此外,纸面光滑,吸水力差的纸张,也是造成着色不匀的一个原因。
在色彩的运用上,图案创作无必要、也不可能依照自然的色彩原封不动地搬来运用。
我们要抓住大自然中大的色彩关系,对复杂的色彩进行必要的选择与取舍,运用归纳、概括、加强、减弱等手法,用较少的色彩来表现丰富的色彩现象,并用平涂的笔法表现,使它们更符合图案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