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企业经营效率实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93.26 KB
- 文档页数:6
集团化经营对中国保险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为了评估集团化经营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malmuist指数对国内5家保险集团及27家独立保险公司2005—2010年间的经营数据进行了效率测度。
根据malmquist指数结果,保险集团在效率的改善方面优于独立公司。
但根据分解指标来看,集团公司并未实现规模效率的改善。
本文在对比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集团化经营;绩效评估;malmquist指数一、引言我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在日渐开放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国内保险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保险集团的相继组建是一个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保险集团化运营便于发挥协同效应,能为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和业务扩展优势提供有利的组织条件,隔离不同业务单元的风险,从而增强抵抗行业和集团系统风险能力,同时能有效提升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
自2003年几大保险公司陆续实行集团化经营起已有9年之久,集团化经营对我国保险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国外文献研究,rai利用 1988-1992 年106 家保险公司的数据表明大公司存在规模经济现象。
cummins等研究表明兼并对美国寿险企业效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
meador等用效率分析法对美国寿险业产品多元化的效果进行评估,认为产品多元化程度高的公司通过共享资源以及面对经营条件变化快速在各个产品类别之间调整资源投入能够获得更高的成本效率。
cummins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了1993年~1997年间 817家保险公司的效率分数,发现专业保险公司绩效更优。
fuentes等研究表明混业经营可以获得比专业经营更高的技术效率,但是没有具体针对保险集团与规模效应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
从国内文献研究看,顾启圣的研究得出股权结构、高阶主管薪酬与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
候晋、朱磊的研究表明导致保险公司效率低下的原因是规模不佳,投资环节薄弱等。
一、引言中国商业保险自1980年恢复国内业务以来,30年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发展速度的奇迹,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0%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75.8亿元,人身保险保费8261.5亿元,寿险业务在保险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截至2009年末,我国共有寿险公司59家,其中中资公司31家,外资公司28家,保费收入8144.2亿元,占总保费的73.1%。
①但是,保费的高速增长并不等同于保险经营水平的上升。
随着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内市场,保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过去一味追求保费增长的“粗放式”发展已不中国寿险业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三阶段DEA 模型□林巧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本文运用Fried et al.(2002)提出的三阶段DEA 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对投入变量的影响,对中国寿险市场14家寿险公司2004~2008年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寿险公司总体经营效率不高,状态不稳定波动频繁,外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落后于中资寿险公司,小规模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有待加强。
笔者认为,寿险公司在拓展业务时,应兼顾经营效率的提升;在维护市场份额时,要兼顾保险服务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寿险业;经营效率;三阶段DEA 模型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40(2011)05-0024-06收稿日期:2011-02-25作者简介:林巧珍(1986-),女,浙江台州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
①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造平台,如选派其赴巴克莱银行、荷银集团、花旗银行等在践行碳金融方面拥有先进经验的国际著名银行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
4.创新策略。
一要加强产品创新,将环境和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信贷产品设计。
要在学习、模仿、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按照成本收益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开展适合本土化需求的绿色信贷及碳金融产品创新。
我国14家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周四娟董欣妍原彰邓元坤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弓I言近年来,党和政府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提供了不少政策支持,保险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2006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原保费收人 由558.41亿元增加至42645亿元,其中人身 险的原保费收人占据了整个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72.7%的比重,高达30995亿元。
0前我国人身险发展迅速,但始终存在 着“重规模、轻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升寿险 公司的经??效率是我国保险业实现优质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14家主要寿 险公司的资源配贺进行研究,对投入和产出 情况进行DEA-Malmquist实证分析,发现寿 险行业经营效率存在一定的问题,并给出相 应的解决方法,寻找更优的经营思路,从而 提升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DEA-Malmquist模型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 E 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是将多项投人指标和 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 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tt分析方法,通过与生产前沿面 进行比较,发现投入指标存在的问题,找到 未来生产改进的方向,其表达式为:+ si:= GxjiT^yn(P>-sr =y rk(1)%= 1(p/,s t,s r X i,j=l,2,".n如式(1),假设B C C模型(决策单元处于变动规模报酬情形)有多个决策单元(D M U)J表示目标规划值,e表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私是规划决策变M d/W为松弛变量,X,表示第y个决策单元的第/个投入量,>表示第_/个决策单元的第/*个产出W。
若沒=1,W =0,^ =0,则表示决策单元D E A有效;若^=1,△’/约或sr邦,则表示决策单无弱D E A有效;若0 < 1,则表示决策单元D E A无效。
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对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刘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随着保险市场的完全开放,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能否抓住机遇、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其效率水平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采用非参数的生产前沿面分析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对 1999~2002年度我国几家主要寿险公司的综合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资寿险公司基本 DEA 相对有效,但同时也应看到与世界知名保险公司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国民族寿险企业只有加大保险创新,不断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世界市场中占一席之地。
关键词:非参数生产前沿面 DEA 寿险公司效率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F020538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Liu Yi(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Beijing 100083 Abstract:With the entering into the WTO, Chinese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facing greater challenges. Having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we appl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in Chinese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We utilize the output of the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ffective and realistic production in order to point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life companies are more effective,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severe problems. which is noteworthy. At last we recommend some possible waysto correct the problems, so as to improve our national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efficiency.Key words:Non-parametric production frontier, DE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近 20多年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验证都表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经营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管制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
我国寿险公司规模效率与内含价值实证分析自1982年在部分省市试办简易人身保险业务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寿险业得到快速发展,人身保险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从1985年的4.4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228.24亿元,增长732.03倍,年均增长36.6%,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6.9%上升到2004年的74.76%。
在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寿险业出现了巨额“利差损”和偿付能力不足问题。
这引起了业内人士关注保险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关注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
2005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寿险公司内含价值国际研讨会”上指出,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越来越需要更加完善的保险业务评价体系,来全面地反映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企业发展和保险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内含价值评估是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运用内含价值的方法来评价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促进我国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要认真研究,积极推进,努力建立符合我国保险业实际的内含价值评估体系。
不少学者认为,保险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在保费收入增长的同时,个别险种产生的亏损也在增加,必然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损广大客户的长期利益。
本文将利用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有关数据,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研究各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率,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提出提高保险公司规模效率和内含价值的对策。
一、文献综述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是研究生产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重要范畴。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释是:考虑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或递增),那么,就可以说这里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
内含价值(Embedded Value)是保险业独有的概念,其作用与许多大型企业采用的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大同小异,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分配给适用业务的资产所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的现值。
论文导读::本文目的是用企业的原始数据创新的拟合出的投入产出模型。
保险企业的投入产出实证分析―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为例。
论文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协整检验产出弹性一、引言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企业,客观上也存在着生产函数。
于规模收益究竟是递增还是递减以及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等问题,直接关系到该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以及企业决策的制定。
通过对其生产函数的深入研究,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国内学者在保险领域已做了大量研究。
袁金芳(2006)认为包括保险业在内的我国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而资本的产出率并未相应提高。
田瑞波(2005)认为中国保险业发展属于经济带动型,虽然其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内在关系,但保险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业不显著。
吕秀萍(2007)运用DEA方法研究表明,中国保险业的规模效率基本保持较佳水平,而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
赵旭(2007)认为,从构成上看,存在着保险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损失并存的格局。
上述文献仅在保险行业增长、保险行业效率方面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并没有拟合保险企业生产函数,做进一步的讨论。
本文目的是用企业的原始数据创新的拟合出的投入产出模型,对其生产函数进行深入的研究,加以获得更多结论。
中国平安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毕业论文ppt,融证券、信托、银行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高效的金融服务集团,于2009年跻身于世界500强行列。
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人寿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三大产险公司。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7,547.18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856.96亿元,公司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共为超过4,000万名个人客户(customer)(customer)及约200万名公司客户(customer)(customer)提供了保险保障、投资理财等各项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