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0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押题卷(二)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A.战国时期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和的趋势B.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活跃的理论创新C.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高度“忠君”D.法家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民本”思想25.西汉初年,“吏多军功”,汉武帝为“养天下之士”,在长安设立太学,又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到东汉初年,“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学教育制度完备B.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儒学恢复正统地位D.贵族政治日益削弱26.宋神宗打算杀掉一个职位不算太高的转运使,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宋神宗又准备把这个转运使刺配,门下侍郎章惊认为“如此,即不若杀之”,原因是“士可杀,不可辱。
”宋神宗于是感叹:“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这一故事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A.皇帝成为虚位君主B.中央内部矛盾尖锐C.士人地位空前提高D.官僚政治较为成熟27.在明清江南市镇,四里八乡的农民到这里来出售自家生产的商品,天南海北的商贾到这里来收购畅销于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并把它们运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24.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
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
这种天下观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B.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淡薄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D.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5.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后世代承袭,共传四代,一直延续到东汉。
这反映了汉代A.以分封制为主体制度B.较为重视政治传统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26.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这些律条的制定A.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C.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27.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靠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
商人只要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
这反映出A.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C.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D.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28.1876年,轮船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并举行换旗过户。
该公司7艘海轮、9艘江轮及各种趸船、驳船、码头、栈房等全部财产作价白银222万两,购归局有。
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B.洋务企业实力超过外国在华企业C.民族工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D.外国对华资本输出总额逐步减少29.毛泽东发文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
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浙江卷适用)第1卷一、单选题:“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
”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2.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
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
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美国放弃霸权主义B.美苏对峙局面缓和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D.美欧盟友关系巩固3.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
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黄远生的观点支持( )A.魏源的思想B.严复的观点C.陈独秀的思想D.毛泽东的思想4.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
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A.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5.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3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该设计反映出(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B.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6. 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全国Ⅰ卷适用)附解析第1卷一、单选题,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2.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3. 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 )A.政府放宽办厂的限制B.列强的资本输出C.政治改革的推动D.近代天津的开放4.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5. 《晋书·卫瓘传》载:“瓘(guan)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据此可知( )A.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B.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D.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6. 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
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
而“希律派”则相反,指对外来文明持接纳态度。
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希律派”的是( )A.“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修本末者也。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全国Ⅱ卷适用)附解析第1卷一、单选题,“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
这表明李大钊( )A.能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 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
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
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3.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A.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早期近代化的尝试4. 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普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依寰主为活,而受其佣值。
”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人身控制的松弛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5. 2017年,欧盟有两件大事相伴而来,却背道而驰。
一是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在罗马举行特别峰会,隆重纪念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二是英国全民公决“脱欧”。
罗马特别峰会的关键词是“团结”,而英国“脱欧”的关键词是“分手”。
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对全球化区域化带来的挑战的回应B.地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趋势C.欧盟成员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异D.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6. 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经道教演衍成了地方守护神。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全国Ⅰ卷适用)第1卷一、单选题,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2.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3. 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 )A.政府放宽办厂的限制B.列强的资本输出C.政治改革的推动D.近代天津的开放4.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5. 《晋书·卫瓘传》载:“瓘(guan)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据此可知( )A.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B.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D.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6. 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
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
而“希律派”则相反,指对外来文明持接纳态度。
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希律派”的是( )A.“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修本末者也。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一)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说:“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2.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3.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前者的指是一个民族的“自决权”,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宣传、介绍和接受的是德国的民族主义.究其原因是()A.中国经济发展更接近于德国经济B.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C.梁启超企图效法德国君主立宪制D.法国大革命过于激进与改良不符4.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遵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说明()A.孙中山对民主执着追求B.袁世凯得到人民的认可C.中国社会发展出现倒退D.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5.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2018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荀子《富国》中说:不知道节约费用,使民众富裕,就会使人民贫穷;人民贫穷,农田就会贫瘠、荒芜;农田贫瘠而且荒芜,那么生产的粮食就达不到正常收成的一半。
这样,即使国君大肆侵占掠夺,得到的还是很少。
材料内容反映的荀子的根本意图是A.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B.要求统治者减轻对农民的剥削C.富民以保证统治者的剥削利益D.要求统治者勤俭节约25.货币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以下对宋代官交子图片理解合理的是A.此纸币可在全国通行B.最初由商人私自发行C.反映了重农抑商思想D.明确了纸币的合法性26.内阁对于明朝的政治体系而言,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而只是文臣和皇帝之间的一条纽带,准确地讲,是“替”皇帝决策,如果皇帝想拿回来决策权力,自然就没法“替”了。
材料反映出明代的内阁制度A.可能会发展成为君主立宪制政体B.具有近代资本主义的政体性质C.不能限制专制皇权D.使皇帝的专制权力受到了阁臣的限制27.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
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28.某历史事件表现为以下四个统一: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
2016年高考押题卷(1)【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n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关怀。
有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有的提出“仁者爱人”,有的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有的提出“社会契约”,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孔子②普罗他格拉③苏格拉底④卢梭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倡仁者爱人的思想,普罗他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3卢梭提出'『社会契约3故本题答案选B项。
ACD中含有③,排除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智者运动•普罗他格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卢梭1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遵从两大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之一。
如果要为其制作一部纪录片,下述生平事迹应该予以肯定的是()①学习西方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②实行“避战自保”方针,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③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④力促在中国修建铁路A.①②③B. ①④C.①③④D. 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賽求对蒋介石的生平事迹加以肯定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符合题意,②③实有保守不读国的意思,故本題答案选B项* ACD中含有干扰项*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李鸿章•评价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分封制及其影响的是()A.“圭寸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武王克殷反周,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押题卷(二)24.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
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
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最可能的因素是A.主流意识形态确立B.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C.墨学背离传统思想D.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25.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
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
这一历程反映了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26. 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
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27.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
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28.阅读下面“1916-1922年日本棉纱输华消长比较表”。
导致表中日本棉纱输华价值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916-1922年日本棉纱输华消长比较表A. 日本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B.受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影响C. 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D.日本失去独霸中国的地位29.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高等师范演讲。
他说:“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
浙江省2018年高考历史猜题卷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
这一调整说明()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 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2.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
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班眩黎庶,纠合群愚,进不以延年益寿为务,退不以消灾治病为业,遂以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葛洪的主张()A. 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B.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C.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D. 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3.宋太宗淳化四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
”至道二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
”宋太宗意在( )A.鼓励商品贸易发展 B.规范市场经营秩序C.扶持家庭手工生产 D.推行便民惠民政策4. 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海南卷适用)附答案第1卷一、单选题‚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
‛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2. 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
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3.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4. 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
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D.诸子蜂起百家争鸣5.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新定税则,作为英国此战的主要目的,反映出其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企图‛,‚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
该学者( )A.对《南京条约》中关于贸易条款的评价过于情绪化B.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价值标准来评判《南京条约》C.没有看到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条款是强权政治的表现D.过多关注中国仓促开放对中国经济民生的负面作用6. 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天津卷适用)第1卷一、单选题:19世纪中期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主义大旗。
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经登上高峰以后,就会把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
”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材料中的“梯子”是指( )A.殖民主义B.自由主义C.贸易保护主义D.民族主义2. 雅典民主城邦的政治精英们在公民大会和法庭上表演时,凭的主要手段是言辞。
言辞在雅典具有很高的地位这使得与言辞有关的演说术和修辞术在那里极为发达,各种演说和修辞策略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实际的政治表演。
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演说是获得城邦政治权威的唯一途径B.演说和辩论是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C.雅典民主政治推动了演说术的发展D.城邦民主是以表演为主的虚假政治3. 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这些规定( )A.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B.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C.为列强在华建立租界提供依据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4.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
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
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
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这反映了( )A.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B.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5. “‘假如东莞堵车,世界都会缺货。
’……30年前,中国人睁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国门外陌生的世界,心中震惊着与世界的巨大落差;如今,中国人睁大眼睛,不再有焦虑和惊诧,而是从容地观察着国内国际的市场,捕捉着财富的机会和给生活带来快乐的物质。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史书记载,商朝之所以能够打败夏朝,不是因为商朝的天能降下粮食,也不是因为商的土地能出产宝物,而是因为商朝的大臣伊尹能够洞察秋毫、把握良机、善于权衡轻重。
从而使工商业流通天下。
这从侧面印证了( )A.夏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B.商朝工商业由政府管控C.商朝的社会变革源于商业发展D.商业流通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5.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名中书省。
这表明( )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唐代官制根植于历史传统26.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士人们力图摆脱汉唐经学拘囿于家法师法、沉溺于训诂考证的治学方式,大胆发疑、标新立异,形成了一股疑经惑古的时代思潮。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全国Ⅲ卷适用)(附解析)第1卷一、单选题, 因为此前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了这一法案。
这体现了美国政府权力构建中( )A.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B.总统不具有立法否决权C.国会对总统的权力制约D.国会立法权至高无上据此可推知( )A.日本具备有迅速战胜中国的一切基础B.中国抗战拥有持久作战的先决条件C.抗战胜败取决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D.全民族抗战是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3. 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
上述制度的推行( )A.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B.使工匠和商贾始成官府管理的奴仆C.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D.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4.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改革计划体制有了更明确的思路,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一决定( )A.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党内共识B.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C.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5.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文学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苹果车》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巴黎圣母院》6.下面为某时期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年78 27638.617.918.81887年85 78736.419.624.31889年86 18735.517.425.71891年95 39433.417.125.11892年88 81635.217.226.0A.全国田赋总额越来越少B.政府提高了关税税率C.民族商业发展受到政府极大阻碍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7. 下图为2018年入选《国家宝藏》的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它们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北京卷适用)第1卷一、单选题: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下列关于“我们时代”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2. 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
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
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
材料表明( )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B.新中国已经步入法治国家C.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D.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3. 明代谢肇浙《五杂俎》记载:“山东之市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
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
”由此说明草市( )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C.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4. 汪鸾翔先生创作于1923年前后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识器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一语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同名电影。
“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A.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B.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C.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D.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5. 里根政府时期通过的《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规定,联邦政府向州政府的33个教育方面的独立拨款项目合成一个简单的整笔拨款,并允许联邦政府以20页的管理要求取代667页旧的管理要求。
这一规定( )A.试图缩小联邦政府的权力B.消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C.试图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D.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6. 《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浙江卷适用)第1卷一、单选题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
‛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2.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
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
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美国放弃霸权主义B.美苏对峙局面缓和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D.美欧盟友关系巩固3.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
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黄远生的观点支持( )A.魏源的思想B.严复的观点C.陈独秀的思想D.毛泽东的思想4.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
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A.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5.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3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该设计反映出(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B.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6. 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7.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8. 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
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
这表明中共( )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9.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10. 《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
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11.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指出:‚由于罢工是工人所能使用的最后一种武器,代价高昂且对劳资双方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只有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
‛这一言论( )A.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英国工会领导人已成了资本家代言人C.反映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D.不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12. 德国总理谢德曼在国民会议上强调:‚如若认为这种单方面战争责任的论调是错误的,又要代表德国去签署此条约从而加以确认,那岂不是违背自己的荣誉和良心吗?‛又说:‚谁签订和约就让谁的手烂掉。
‛这体现了( )A.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埋下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种子C.协约国与苏俄之间矛盾重重D.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列强充满了矛盾1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从共和国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产生了50届政府,平均每年一届。
一战之后,政府更迭速度加快,内阁平均寿命为6个月。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不能有效制衡议会B.两党制度下竞争激烈C.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D.总统拥有的权力过大14. 刘知几的《史通》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
他认为,官修史书致使个人的史学思想及见解不能充分发挥,因为史馆著作取禀宰相监修的意旨,取材为时所忌讳的,都要删去;主张写史应当‚直书‛,反对歪曲史实,做一个正直的史家应该有‚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的气概。
上述材料反映刘知几的史学观点最准确的是( )A.反对官修史书,提倡私家修史B.修史要有创见,禀承史家气节C.注重史料实证,还原历史真相D.写史要直书善恶,批判春秋笔法15. 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
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
“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 )A.早期的罗马祛体系过于繁杂B.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C.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D.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16. 建国后,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中发现,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8.69%的农户租种别人土地。
1953年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1.29%,比1952年增加了 550%,出卖的土地数量占土地总量的0.22%,比1952年增加506.93%。
这些现象的出现( )A.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缓慢B.说明建国后土地改革成效有限C.表明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D.适应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17. 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
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
这表明(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B.科举制日臻完善C.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D.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18. 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哥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
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19. 1905年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中国史书之叙事,详于君臣而略于人民,详于事迹而略于典制,详于后代而略于古代。
今所编各课,其用意则与旧史稍殊,其注意之处约有数端,如历代政体之异同、种族分合之始末、制度改革之大纲,社会进化之阶级、学术进退之大势。
‛材料所反映该教科书的意义是( )A.采用新旧史学结合的方法重新诠释中国历史B.显示出“增其新而变其旧”C.内容涉及广泛,彰显传统史学的价值D.注重文明史,标示了它的文化意义20. 阅读下表: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1935年1941年资产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 资本总额(万 ) 占全国总资本比例冶炼业 47.4 0.19% 13570.7 37.01% 机械金属业 415.5 1.66% 4402.7 10.6% 纺织业 12170.3 48.53% 5884.7 14.17%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21. 据《欧洲五百年史》记载,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迅速增长起来的工业产品,约有4/5被国内市场吸收……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40年代,棉纺织品的产量增长了75倍,但是它的出口量从未超过1/2。
材料表明,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 )A.国际市场的需求B.圈地运动C.国内市场的发展D.技术积累22. 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
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
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 A.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B.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D.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23. 学者陈苏镇指出: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以致二世而亡,所以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
这实际上说明了汉代( ) A.“宗法分封”的政治特点 B.“王国问题”的尖锐复杂 C.“郡国并行”的文化背景 D.“汉承秦制”的历史渊源据此判断,下列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A.政权中心籍贯分布稳定性强B.经济重心南移带来南方士人倍受重用C.文化中心南移引发政治中心南移D.政权中心逐渐呈现出南人化趋势25. 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
这些状况( )A.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B.使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失衡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26. 子启是商朝君主帝乙的长子,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三子叫受德。
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时还是妾的身份,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
帝乙想要立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争辩说:‚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
‛于是受德继承了王位,是为帝辛(纣王)。
而子启后受封于微地,故称微子启。
下列有关上述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代的宗法制对周代有重大影响B.商周时期子启的封地一直在微国C.微子启在商代为大宗在周代为小宗D.微子启在封地内可任意任免官吏27. 表格为抗日战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
这场会战( )A.体现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B.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该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28. 中国近代的某条约规定‚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