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最新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千变万化1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5
《千变万化》教学设计无为县关河初中朱树林《千变万化》通过讲述石匠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教育商人的故事,赞扬了石匠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说明了善良、真诚、信任等做人的原则是永远不能变的道理。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学写8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2、引导学生抓这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石匠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会如何做人。
【教学难点】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能说说你和好朋友是如何相处的吗?2、朋友相处需要什么呢?3、板书课题《千变万化》。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范读课文。
2、出示自学提示:①请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划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③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3、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泰山封闭憨厚训练倒茶扇子拉扯姓赵商人石匠碎片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并划出描写你喜欢的人物的语句,重点读一读。
三、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仔细地观察这些字并一一认读。
2、学生练习书写。
3、扩词、写句子。
四、布置作业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二、探究课文1、文中几次出现“千变万化”这个词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商人贪财?怎样写的?石匠忙问商人这是怎么回事,商人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嘛!你出去这么久,银子就变成了瓦片,这有什么奇怪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千变万化语文A版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什么缘故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 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刻,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只是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要紧缘故确实是腹中无物。
专门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差不多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明白“是如此”,确实是讲不出“什么缘故”。
全然缘故依旧无“米”下“锅”。
因此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专门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因此,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那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存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1、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6个生字。
正确读写“积攒、千变万化、忠厚、照管、训练、惭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千变万化小学语文教学教案一、第一章节:认识生字词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实物、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词。
3. 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
二、第二章节:朗读与理解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学内容:通过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课文的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合作、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第三章节:写作技巧指导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通过例文解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写作技巧。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技巧。
四、第四章节:课堂练习与反馈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竞赛、个人展示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练习效果。
五、第五章节:拓展阅读与分享2. 教学内容: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分享、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阅读效果。
六、第六章节:口语交际训练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流利、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
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七、第七章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八、第八章节:复习与巩固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024年《千变万化》精彩教案精选[修改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千变万化》第四章“变化中的规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变化规律、探究变化方法、运用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掌握变化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变化规律、探究变化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2)通过例题讲解,展示变化方法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知识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变化规律的概念2. 变化方法的应用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根据变化规律填空。
(2)解答题:运用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知识讲解的清晰度6.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7. 知识拓展的深度与广度8.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尽性9.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变化规律这一核心,结合教材章节内容,精选典型例题和实践案例,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相匹配。
千变万化小学语文教学教案一、第一章节:识字教学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千变万化、有趣、想象力、丰富、故事。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性和想象力。
2.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朗读课文的情感把握。
3.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朗读课文时的情感带入。
4.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生字词。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有趣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2)学习生字词,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生字词。
(3)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有趣性和想象力。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二、第二章节:词语理解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并理解词语:千变万化、有趣、想象力、丰富、故事。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重点:(1)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朗读课文的情感把握。
3. 教学难点:(1)词语的深度理解。
(2)朗读课文时的情感带入。
4.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词语。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词语。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2)学习词语,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词语。
(3)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词语。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5)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三、第三章节:句子理解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并理解句子:千变万化、有趣、想象力、丰富、故事。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句子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千变万化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与课堂氛围的营造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课堂导入的技巧。
学会如何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1.2 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种类与方法。
营造课堂氛围的游戏与活动。
1.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几种导入技巧,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设计的导入方法。
教师组织课堂氛围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等。
第二章:语音与语调的运用2.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语音与语调的运用技巧。
学会如何通过语音与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2 教学内容:语音与语调的基本概念。
语音与语调的运用技巧。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语音与语调的基本概念,学生进行实地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设计的语音与语调运用方法。
第三章: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3.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呈现与讲解的技巧。
学会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3.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呈现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讲解的方法与技巧。
3.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几种教学内容呈现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设计的内容呈现与讲解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教学内容呈现与讲解的技巧。
第四章:课堂提问与回答技巧4.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课堂提问与回答的技巧。
学会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与回答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参与。
4.2 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的种类与方法。
课堂回答的技巧与策略。
4.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几种课堂提问与回答的方法,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设计的课堂提问与回答方法。
第五章: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5.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的技巧。
5.2 教学内容: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纪律维护的技巧与策略。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的基本原则,学生进行实地练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设计的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的技巧。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变化多端》教案教课目的:1、学会写本课 8 个生字,会认本课 6 个生字。
正确读写积攒、变化多端、朴实、照料、训练、愧疚等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觉朋友间的诚好友情,学习石工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
4、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变化多端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久不可以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5、指引学生抓这要点语句来理解课文。
要点难点:1、朗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觉朋友间的诚好友情,学会如何做人。
2、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变化多端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久不可以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教课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师:朋友是多么熟习、多么和蔼的称号啊!但是朋友之间不免会发生一些不快乐的小事,这时,我们两方都应当怎么做呢?今日,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或许会遇到一些启迪。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听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理解的地方。
三、识字写字。
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要点指导读音。
3、教 xx 读生字。
4、全班认读生字。
5、记忆生字。
6、要点剖析的字:邻、封、替。
五、再读课文分清条理。
1、迅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能够分红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学生报告。
课文共 8 个自然段,讲了一对好朋友对待钱的不一样态度的故事。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交代赵、李两人是街坊,又是好朋友。
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石工要求商人保存自己的钱,回来后发现钱不胫而走,而商人却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变化多端的,石工只能作罢。
第三部分( 47 自然段):商人出门,托石工照料孩子,石工趁机教育商人。
第四部分(第8 自然段):石工和商人除去隔膜,成为真实的好朋友。
第二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生字,累积新词。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千变万化?教学目的:1、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6个生字。
正确读写“积攒、千变万化、憨厚、照顾、训练、惭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习石匠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
4、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5、引导学生抓这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
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会如何做人。
难点: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朋友“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可是朋友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小事,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
三、识字写字。
1、老师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重点指导读音。
3、老师范读生字。
4、全班认读生字。
5、记忆生字。
6、重点分析的字:邻、封、替。
五、再读课文分清条理。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局部,每个局部写了什么。
2、学生汇报。
课文共8个自然段,讲了一对好朋友对待钱的不同态度的故事。
课文可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交代赵、李两人是邻居,又是好朋友。
第二局部〔第2——3自然段〕:石匠要求商人保管自己的钱,回来后发现钱不翼而飞,而商人却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石匠只好作罢。
第三局部〔4——7自然段〕:商人外出,托石匠照顾孩子,石匠乘机教育商人。
第四局部〔第8自然段〕:石匠和商人消除隔膜,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积累新词。
千变万化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诗歌教学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和分类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形式结构诗歌的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1.3 教学活动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经典诗歌的language and structure 让学生欣赏和解读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第二章:作文教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2.2 教学内容作文的定义和分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作文的评价标准和修改方法2.3 教学活动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分析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和修改组织作文展览和交流活动第三章:阅读教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扩展知识和视野3.2 教学内容阅读的定义和重要性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阅读的策略和技巧3.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分析经典文章的主旨和结构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和讨论组织阅读分享和交流活动第四章: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4.2 教学内容语文基础知识的定义和内容语文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应用4.3 教学活动讲解语文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内容分析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应用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练习组织语文知识的竞赛和展示活动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5.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和反馈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和内容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和评价活动第六章:汉字教学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引导学生通过汉字学习了解中国文化6.2 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常用汉字的认读和书写6.3 教学活动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让学生进行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练习组织汉字书写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第七章:语法教学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准确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语法知识深入理解语言规律7.2 教学内容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原则常用语法错误的分析和纠正7.3 教学活动讲解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分析例句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让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和错误分析组织语法知识竞赛和讨论活动第八章:修辞教学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修辞手法提升写作和口语水平8.2 教学内容修辞的定义和作用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和评价8.3 教学活动讲解修辞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例句的修辞手法和效果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创作组织修辞手法展示和评价活动第九章:口语教学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培养学生自信的口语表现和公众演讲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流提升语言运用能力9.2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交际场景的口语应用和角色扮演公众演讲的准备和表达方法9.3 教学活动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模拟交际场景进行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组织公众演讲比赛和评价活动第十章:复习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评价提升学习效果10.2 教学内容复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10.3 教学活动制定复习计划并进行集体复习学生展示复习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诗歌教学中的诗歌欣赏方法和创作技巧。
《千变万化》教案精选[修改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千变万化》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灵活运用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概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通过几何模型进行演示。
(2)讲解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结合实际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合作探究(1)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间有何关系?(2)如何利用内角和与外角和解决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1. 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3. 例题解析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正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外角和为360度;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度,外角和为360度;正六边形的内角和为720度,外角和为360度。
(2)凸五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内角和与外角和推导出多边形的面积?(2)推荐阅读资料:《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千变万化》教案(1)1、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6个生字。
正确读写积攒、千变万化、憨厚、照顾、训练、惭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习石匠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
4、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5、引导学生抓这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会如何做人。
2、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朋友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可是朋友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小事,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听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
三、识字写字。
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重点指导读音。
3、教师范读生字。
4、全班认读生字。
5、记忆生字。
6、重点分析的字:邻、封、替。
五、再读课文分清条理。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学生汇报。
课文共8个自然段,讲了一对好朋友对待钱的不同态度的故事。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赵、李两人是邻居,又是好朋友。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石匠要求商人保管自己的钱,回来后发现钱不翼而飞,而商人却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石匠只好作罢。
第三部分(47自然段):商人外出,托石匠照顾孩子,石匠乘机教育商人。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石匠和商人消除隔阂,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千变万化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本课6个生字。
正确读写“积攒、千变万化、憨厚、照顾、训练、惭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习石匠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
4.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5.引导学生抓这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学会如何做人。
2.理解“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和“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这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朋友“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可是朋友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小事,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
(板书课题。
)
二、初读感悟。
1.听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
三、识字写字。
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重点指导读音。
3.教师范读生字。
4.全班认读生字。
5.记忆生字。
6.重点分析的字:邻、封、替。
五、再读课文分清条理。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学生汇报。
课文共8个自然段,讲了一对好朋友对待钱的不同态度的故事。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赵、李两人是邻居,又是好朋友。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石匠要求商人保管自己的钱,回来后发现钱不翼而飞,而商人却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石匠只好作罢。
第三部分(4——7自然段):商人外出,托石匠照顾孩子,石匠乘机教育商人。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石匠和商人消除隔阂,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积累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积攒:一点一点地聚集。
不翼而飞:本文指东西突然不见了
憨厚:朴实厚道。
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深意长。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二、分段探究。
第一部分。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说了什么?
3.学生汇报
4.教师指导。
“他们俩是邻居,也是好朋友。
”“是……也是……”表示并列关系。
学生练习说句。
提问:他们是好朋友,为什么会产生隔阂呢?
引导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本部分课文。
2.先同桌讨论,后全班讨论:他们产生隔阂的原因是什么?发现银圆不翼而飞时双方的表现各是怎样?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4.指名学生汇报。
探究学习第三部分。
1.请学生读这部分课文。
2.自己默读,看看石匠是如何感化商人的。
3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从“商人看见自己的孩子一个个都长胖了”可以看出石匠对商人的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
4.对比阅读感悟。
A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千变万化的嘛!你出去这么久,银圆就变成了瓦片,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B世界上的东西总是千变万化的。
你出去这么久,你的孩子变成猴子,这有什么奇怪的。
教师总结:世界上的东西的确是千变万化的,但是绝不会一种东西变成不同性质的另一种东西。
也就是说,银子不会变成瓦片,孩子也不会变成猴子。
石匠之所以这么说,就是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商人进行感化教育。
5.自由感悟。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变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自学最后一部分。
1.全班齐读。
2.自由朗读感悟。
3.指名汇报。
(经过这件事后,商人和石匠消除了隔阂,成了真正的朋友。
)
三、回顾全文,感悟升华。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
23、千变万化
商人保管石匠的银圆——银圆变成瓦片、石子(东西是千变万化的)
石匠照顾商人的孩子——孩子都变胖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