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 弹力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能说出弹性和塑性的不同,列举生活中的各种弹力。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环节预设:导学3min 读学7min 研学10min 展学20min 整理5min读学积累阅读课本P6~P7在课本上勾画、补充相应内容。
1、勾画弹性和塑性的定义,能够区分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想想通常情况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哪些物体具有塑性?2、勾画弹力的定义3、勾画并理解“弹性限度”4、勾画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研学探究1、对子组合作想想: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书等物体按具有弹性和具有塑性分类2、对子组合作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提起笔袋的力和水平拉动笔袋的力,总结出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学法指导:类比“托盘天平” 的使用步骤3、讨论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测量更准确⑴在使用之前往往要把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什么?⑵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沿什么方向?完成P8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并讨论※4、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完成P8 “动手动脑学物理”5题并讨论展学提升1、介绍弹性、塑性、弹力定义2、说说弹簧测力计使用步骤3、弹簧测力计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项巩固整理例1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例2 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A、量程5N,分度值0、1NB、量程10N,分度值0、2NC、量程30N,分度值3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 弹力知识点一:弹力1、概念(1)橡皮筋、弹簧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像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特性叫。
(2)思考: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拉弯的弓为什么能把箭射出去?我们将橡皮筋拉长,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总结: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到它们对手有的作用,也就是说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
、、、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3)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是因为受到了力,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
2、弹力产生的条件(1)我们知道,力要想产生必须有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推力” “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力发生时,这两个物体都发生了,所以,弹力要想发生,满足的第一个条件是;(2)我们虽然与弹簧发生了接触,但如果我们没有施加力的作用,或用力过大,撤去外力弹簧不能恢复原状,这时弹簧是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也不会产生弹力,所以产生弹力的第二个条件就是3、弹力的方向(1)用手指向下按压直尺,观察直尺与手的形变方向,体会直尺与手恢复形变的方向,感受手与直尺间的支持力、压力,分析支持力,压力的方向。
力方向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形变物体及形变方向手对尺子的压力尺子对手的支持力总结:从发生弹性形变物体的形变方向,恢复形变的方向和弹力方向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弹力的方向:弹力总是。
4、弹性限度:轻拉弹簧后放手,弹簧会恢复原状;弹簧下调一袋面粉,弹簧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拉环、挂钩、刻度板、指针、弹簧组成);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即:F=k△x,△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2、结合以前学习的测量工具,想想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否则要调零。
学习资料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7.2 弹力》【学习目标】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课堂合作探究】一、弹力1.弹性:2。
塑性:3.弹力:4。
弹力的产生条件:5。
弹力的方向:6。
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辨析: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二、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的概念: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结构: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观察:量程(2)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不在要调零;6.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计数方法量程:N 分度值:N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实验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
用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 5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1)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的拉力F2= 。
【课堂检测】1.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A.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2.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有弹力B.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都受到弹力作用C.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弹力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3.请读出图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会说出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2、通过讨论、探究会说出什么是弹力和弹力的判定条件。
3、知道弹力的三要素,并能判定弹力的方向。
【学习重点】1、弹力的概念【学习难点】1、弹力的判定2、弹力方向的判定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点;2、完成预习自测;【知识准备】在力的概念基础上和生活实际认识与感知【预习自测】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6p7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
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以下内容,小组长课前检查)1、弹簧测力计制造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超过它的。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___ ,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如果要知道所施加力的大小,我们可以怎样得出呢?探究问题一:弹簧测力计1、【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拉环、挂钩、刻度板、指针、弹簧组成);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2、〖合作讨论〗结合以前学习的测量工具,想想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否则要调零、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下,防止弹簧卡壳、(2)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的方向跟拉力方向。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面、③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_______________,还要注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用力拉头发,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是多少?练习:(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弹力》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姓名一、平板式弹簧测力计自述我叫弹簧测力计,像握力计、拉力计、弹簧秤等,都是我的好兄弟。
我还有一个亲兄弟,叫圆筒式弹簧测力计。
我先说一下身体的构造,我的身体由吊环、钢制弹簧、指针、挂钩、刻度、外壳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弹簧是我身体的主要部件。
我在工作时,弹簧由于受到拉力而引起形状改变,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只要通过我身体上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拉力的大小了,这就是我工作时的基本原理。
我身体承受的拉力并不是无限大的,这个同学们在使用时要注意我身体上标注的最大示数哟,千万别让我“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壮烈牺牲”了。
在我们测量家族中,大家已经学习过了很多测量工具,例如:温度计、秒表、刻度尺、天平、量筒等,这些都是我们测量家族中的一员。
同学们在使用这些兄弟们测量时,都要先看一下兄弟们的承受能力(量程),如果超过了弟兄们的承受能力(量程),我们的身体会吃不消,造成消化不良,严重时,就会变成“烈士”了,所以请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手下留情哟!为了能正确读出我弟兄们身上的数值,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每一个弟兄们身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大才可以的。
同学们在使用我测量力的大小前,要先估测一下力的大小,千万别超过我身体的承受能力(量程)。
同时同学们还要注意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的指示位置,这样可以先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如果没有,再观察指针是否能指在零刻线处,如果不是,则需要调节一下,让它指在零刻线处。
在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而让读数不准确。
在读数时,要先看清我身上所标注的单位,知道面板上的数字是表示多大的力,除此之外,还要看清面板上的刻度,知道刻度线上每一小格代表多少。
在读数时,同学们的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才可以的,如果不垂直测量的结果会不准确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弹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器材准备】教师演示用:弹簧、直尺、弹簧秤、拉力器、气球、钩码(10个)学生实验用:学生4人一组、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粗导线、测力计、铜块各一个、钩码一组【学习过程】复习检测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自学指导一:弹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下面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侧面出发进行实验。
要求:1、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粗导线、直尺五种器材来做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相互交流。
交流后,自学课本P52页“弹力”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后交流答案。
1、什么叫弹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什么叫做塑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3、什么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5、一根弹簧能无限制拉伸吗?观看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你认为该怎样保护它?自学指导二:弹簧测力计自学课本P52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下面进行实验探究。
分别在大弹簧上挂1个、2 个、3个、4个200克的钩码,并记下指针没挂钩码时及挂一次钩码时的位置,最后测量每次弹簧的长度及伸长的长度。
并将结果填表:实验次数钩码的重力(N)弹簧原长(cm)弹簧长度 (cm) 弹簧伸长 (cm)1234 分析表格数据,你的结论为: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哪些问题?自学指导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给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写一份使用说明书。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 弹力班级:小组:姓名:无论你有多聪明,无论你的理论有多完美,如果不符合实际,那么它就是错的。
学习目标1、能说出弹力的概念,会讲解弹力产生的条件2、弄明白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一、导学明标(3-5分钟)演示导入:1、拉开的弹弓能把小纸团弹出去。
2、用双手拉健身器材弹簧拉力器。
随着弹簧的长度变化,感受双臂肌肉的紧张程度有何变化?出示学习目标。
二、知行合一(约30分钟)(一)深层学习1、独学内容:6-7页:弹力,弹簧测力计。
2、独学任务,试着解决问题:(1)、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弹性和塑性的区别在哪里?(2)、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试着举出一些不同形式的测力计。
(4)、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情况说一说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3、温馨提示:用红笔画出关键词,写出自己的困惑。
4、独学时间:5分钟。
(二)、合作探究,亲身体验。
活动:探究物体的形变。
要求:用手拉橡皮筋、压弹簧,捏橡皮泥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你能总结出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吗?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弹力是怎么产生的?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实验1:1、把大小不同的重物压在钢锯条上,观察钢锯条弯曲的程度。
2、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伸长的大小。
要求:组内合作实验把观察的实验现象描述出来,看看能不能得到弹簧测力计工作的原理?实验2:观察下面的弹簧测力计,认识它的结构特点,试着说一说各关键部件的名称。
每位同学都亲手用弹簧测力计测一测身边的物体。
小组讨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三、整合提升(约3-4分钟)1、这节课学会了什么?2、学习的方法、技巧?3、这节课的困惑?四、达标测评(约5分钟)(一)要求:1、看一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2节弹力班级:姓名:学法指导主备人: 审核:时间: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2、2、4用弹簧测力计会测量力的大小。
考纲要求: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学习目标:1、知道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重点)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难点)明确学习目标,带着目标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吧!认真研读教材小组互批后组长反馈释疑组内探讨,交流。
小组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实验探究,边实验边记录,数据记录。
注意实事求是哦!(每个人都很重要,团结起来力量大!)自主作答,分级、分层达标,限时完成。
舒畅导学用手拉橡皮筋,这个拉力的作用效果是是什么?松手后,橡皮筋怎样?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会怎样?松手后,橡皮泥还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吗?快乐独学自主学习教材第6--8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1、弹性: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塑性: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3、弹力: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4、弹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一根弹簧______无限制拉伸(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愉悦合作:环节一: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___________,生活中你见过的测力计有:__________ __。
7.2 弹力一学习目标: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二重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难点:弹力的概念三教师预设问题:一、创设情景:学生比赛:用力拉橡皮筋,将橡皮弹出去。
看谁弹得远。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一)、形变、弹力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你的感受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由于要恢复形变,会对手一个力的作用。
物体的形状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注意:压力、支持力、拉力实质就是弹力。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在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挂钩、指针、刻度盘组成。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 5N ,分度值是 0.1N 。
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7、2 弹力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3、知道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大,并能通过实验验证,会是弹簧测力计。
模块一:自主学习1、力用符号表示,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2、力的作用效果有3、力的三要素是、、。
4、在以“力”为主题的辨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成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正方反方观点①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②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 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④ 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⑤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⑥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⑦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⑧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5、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6、物体受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__。
7、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长,说明。
利用弹簧伸长量与受到力的关系,制成的测力计,叫做。
二、合作交流1、观察两个图片,可得出什么结论?2、结合以前学习的测量工具,想想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
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否则要调零。
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下,防止弹簧卡壳。
(2)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的方向跟拉力方向。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面。
〖实验体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一长10cm的弹簧当受到1N的拉力是伸长了2cm。
现在弹簧总长为15cm时,则它收到的拉力为 N。
(在弹性限度内)(2)、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该弹簧测力计 (填“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力的大小,需先,否则会使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7.2 弹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弹力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区分弹性和塑性,知道弹力的定义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重点、难点弹力概念的建立以及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三、复习巩固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2.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
”请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答:,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发生的.四、自主学习一、弹力活动一:学生分组做下面的实验a.压、拉弹簧b.手捏橡皮泥c.手拉橡皮筋d.手弯金属丝回答(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用力改变了物体的____________。
(3)根据它们的不同特征分为两类:________分为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受力时_________,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受力时_________,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塑性。
《7.2 弹力》【学习目标】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课堂合作探究】一、弹力1.弹性:2.塑性:3.弹力:4.弹力的产生条件:5.弹力的方向:6.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辨析: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二、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的概念: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结构: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前: (1)观察:量程(2)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不在要调零;6.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计数方法量程:N 分度值:N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实验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 5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1)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 。
(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的拉力F2= 。
【课堂检测】1.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A.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2.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有弹力B.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都受到弹力作用C.地球对月亮的吸引力是弹力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使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的重力3.请读出图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第2节弹力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弹力●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面“弹力”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2.物体变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塑性。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将手边的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铝丝等分别用力使它们发生形变,去掉力后,观察哪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1.结论:塑料尺、橡皮筋、弹簧、气球等这些物体不受力时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铝丝等这些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2.我们在压塑料尺、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手会感觉到有一种来自塑料尺(或“橡皮筋”或“弹簧”)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3.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请你利用弹簧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形变的程度与所受到的外力有什么关系。
能不能拼命用力去拉弹簧?为什么?不能.可能会超过弹簧的形变范围.结论: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教师点拨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属于接触力,两个物体必须接触(相互挤压),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2.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跟踪训练1.拉弓射箭,弓由于受力而发生弹性形变,松手后弓产生的弹力将箭射出。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发生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3.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解:弹簧测力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7面内容,然后观看课件,完成下列问题: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指针、刻度板、拉环和挂钩组成.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测量)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使用前:①观察量程;②观察分度值;③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若没有,需将指针调回零刻线.●小组讨论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①在使用之前,往往要把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什么?目的较多:防止弹簧被卡住,检查弹簧弹性,减小测量误差,检查弹簧是否完好(指针是否在0刻线).②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沿什么方向?拉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避免摩擦而带来较大误差.2.小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1N、5N的力.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断一根头发的力,将测量方法简要的记录下来.将一根头发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慢慢用力沿轴线方向拉头发丝另一端,直到头发被拉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此头发丝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教师点拨1.弹簧的伸长是指弹簧伸长的长度,而不包括弹簧的自身长度;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通常要把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来回拉动几次,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弹簧与外壳之间的摩擦;3.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使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避免摩擦而带来较大误差.●跟踪训练1.如图,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N的拉力,并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B)A.0NB.4NC.2ND.8N。
弹力
6. 交流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几点。
(1)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和。
做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测力计的,以免。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文职使其指在。
(3)把挂钩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实际测力时,要使所测的力的方向跟测力计内的弹簧轴方向。
弹簧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
(4)读书时,需示数后再读数。
练习3. 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测量范围,被测力应小于这个范围
B. 使用前必须先对弹簧测力计校零
C.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放置,测竖直方向的力
D.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不同方向的力
三、效果检测
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撑竿跳高B.跳远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D.磁铁吸铁
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5 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示数为( ) A.10 N B.5 N C.0 N D.无法确定
3.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
C.如果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并不是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
D.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只能是沿竖直方向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张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
C.同一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有弹力
四、盘点收获:。
弹力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区分弹性和塑性,知道弹力的定义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
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重点、难点
弹力概念的建立以及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复习巩固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
”请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答:,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发生的。
四、自主学习
一、弹力
活动一:学生分组做下面的实验
a.压、拉弹簧b.手捏橡皮泥c.手拉橡皮筋d.手弯金属丝
回答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用力改变了物体的____________。
(3)根据它们的不同特征分为两类:________分为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受力时_________,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受力时_________,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塑性。
活动二:手拉弹簧、手拉橡皮筋时手有什么感觉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力。
思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会有弹力产生?
说一说你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弹力的例子。
二、弹簧测力计
活动三:
1.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先观察什么?
然后观察说出你观察到的情况。
活动四:体验:用手拉秤钩,使指针指到1N、2N、5N,感受一下1N、2N、5N的力有多大。
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五:使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量
思考弹簧测力计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
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 N,分度值是 N;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N。
活动六: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用弹簧、尺子、木板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自主小结
1.请同学们在下面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结构。
2.在本课学习中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六、随堂检测
1.射箭运动中使用的弓,其制造材料应主要具备以下哪种物理属性()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磁性
2.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选取弹簧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不变的量是()
A.弹簧长度 B.弹簧材料 C.弹簧伸长量 D.拉力
3.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用来表示它的型号
C.测量时,要尽量让弹簧与外壳间没有摩擦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4.甲、乙两同学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各用200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100N B.400N C.200N D.0N
5.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A.10N B.12N C.14N D.20N
6.如下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l;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l3。
则X l、X2、X3的大小关系是:X l X2,X2 X3。
7.甲、乙两同学各用2N的力在水平桌面上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是___________N。
8.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N;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__cm。
随堂检测答案1.C
2.D
3.C
4.C
5.B
6.等于,等于7.2 0 8.10 3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