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5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51.51 KB
- 文档页数:7
浙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5【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知识;2.能区分不同字词义;3.发现语文世界美和欣赏句子音美和意美;【教学重点】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比如理解不同意思的字词、欣赏美感。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语文知识。
【教学方法】识字比赛、欣赏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粘贴单词、滚筒。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6分钟)1、教师先给学生一张A4纸,让学生通过观察形状、细节,画出一幅有一定规模的图画,要求高。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学生每人用两分钟左右),教师会在时间到了以后呼喊暂停,然后开始互相评分奖励最高的5名学生。
二、知识功能渗透(10分钟)1、把下面的词语依次粘在黑板上:皮鞋、利刃、切花、好人、破布、心疼、好处、佑钱、花生、午睡、罗盘、搭棚。
2、让学生依次读词并背下来。
3、然后请一个学生站在黑板前面,给出第一个词,让学生喊出这个字的所有可能读音;再给出一个读音,让学生说出这个发音对应的所有可能字词。
4、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识字比赛。
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贴上最多单词的小组获胜。
5、让学生自己检查回顾,归纳总结涵盖所有的读音和字词。
三、完形填空(10分钟):根据语句填空。
(1)白天,的确,空气很新鲜。
可是夜晚真的一点也不_______________。
(2)水果食品,又新鲜又健康,父母真是不要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
(3)阿姨把一张图片展开给我们看,图片上的深山里很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选读(10分钟)1、蜡烛是一种小小的灯,虽然它小,可是它的光可以照亮整个房间。
2、春天来了,绿油油的草地,百花齐放,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3、那群兔子跑得飞快,委屈了我们这些人类。
4、妈妈给我买了一盒白雪公主的巧克力,真是美味极了。
五、学习积累(10分钟)1、阅读课文,发现精妙句子。
2、把喜欢的句子记录下来,大声读出来,欣赏其音美和意美。
3、教师讲解不同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提升其阅读能力。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5》的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5》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会比较形近字,并用形近字组词。
3、会仿照“ABB”“AABB”两种组词形式写词语。
4、会体会感叹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
5、会用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只要……就……“写句子。
6、会独立给一篇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独立运用提出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的不同之处;比较正确地提出问题,连接问题答案,概括段落大意。
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第1题。
1、比赛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
2、写出带点字的读音。
3、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些带点字大多是词语的关键字。
栖息:多指鸟兽歇宿,也指人暂居住。
腮边“两颊的下半部脸。
山峦:连绵的山。
银发:白发。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样子。
悬崖陡坡:山崖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十分险要。
身躯矫健:身体强壮有力。
二、第2题。
1、抄写这些字。
2、独立确定部首。
3、查字典验证。
4、小结:像这样比较特殊的字应该重点记忆。
(1)同桌讨论交流方便快捷的记忆方法。
(2)全班交流。
(3)有多余时间的同学或小组,可以在字典中找一些类似的部首记一记。
三、第3题。
1、比较这些字,说说部首与字义的关系。
2、组词。
3、比一比上下两个字,说说比出了什么。
(字的`意义和字的部首有关,我们记字要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
我们还可以记一个部件,加上不同的部首,记信许多字,比如:“槐、愧”以外,还有“魔、魁”等。
)4、自己再列举一些字给同桌做一做。
四、第4题。
1、读这些词语。
2、归纳构词形式。
3、照样子写几个。
4、说说这样的词语和作用(这些词语形容事物的外形、色泽、质地等,起到了强调、渲染的作用。
)5、各挑选一个词语造句。
五、第5题。
1、读句子,比较句子的异同。
2、每组第二个句子,我们叫它感叹句,它的标志:感叹号和感叹词。
标等几部分组成(说时屏幕进行相应的显示)。
主机相当于电脑的心脏,运算、处理信息等等工作都由它来完成;键盘和鼠标是用来输入信息和指令的;而显示器则是把结果显示出来。
有了这几部分,电脑呢,就能发挥它强大的功能。
二、教学“处处留心"1、导入:这不,“电脑家族”也发生矛盾了,几个成员正在争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本上这则童话《争功》,看看他们在争论啥。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书打开到练习5,自由读一读这篇有趣的童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想一想: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3、读懂短文,首先就要知道短文写了什么。
短文中还有两处画了线,你们发现了没有?(点击)出示课件:这两个画线部分的意思,你理解吗?来,反复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看看,由画线的部分,你想到了什么成语?点击:读一读,想一想4、由“你一句我一句",可以想到成语“七嘴八舌由“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可以想到“迫不及待"。
出示课件: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迫不及待)(可以自己读、齐读、开火车读。
)2、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你弄懂了哪个成语的意思?(点击)出示课件:7兄7兄:你弄懂了哪个成语的意思?3、出示课件:如果一个人读书很多、学问很大,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如果一个人经过刻苦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们可以说这个人 ----如果你看到一个有学问的人,举止言谈都很有礼貌,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如果一个人读书很多、学问很大,用成语来说,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怎么样?如果一个人经过刻苦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怎么样?如果你看到一个有学问的人,举止言谈都很有礼貌,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怎么样?(现场教师组织讨论)4、出示课件:如果一个人读书很多、学问很大,我们可以说这个人一一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如果一个人经过刻苦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们可以说这个人--- 功成名就、著作等身〃如果你看到一个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有学问的人,举止言谈都很有礼貌,我们可以说这个人一一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这些成语,你说对了吗?5、下面,请同学们把这8个成语连起来读读、想想, 你想到了哪些人呢?(点击)出示课件:6、这6个成语写出了童第周、袁隆平……等科学家、教授的形象。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练习5 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目标:1、能读准指定的音节;能比拟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能写出稀少、宽敞的近义词。
3、能说出省略号在指定的句子中的用法;会仿照例句改写句子;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能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确定讨论重点快速看题目,哪几题有疑问,需要重点讨论〔3.4题〕二、重点讨论第3题。
1、学生质疑2、集体讨论归纳:当一个词的近义词比拟多时,可以代入句子,看是否合句意。
也可以看搭配是否恰当。
稀有一般是指很少有的,极少见的,往往用来形容事物的珍贵或罕见。
少有含有稀有的意思,但范围要小得多。
很少可指一切事物数量少。
稀罕也即少有。
看句意:人烟〔〕排除其他,只能选很少。
3、同理讨论第2题。
〔宽敞mdash;mdash;宽大。
〕4、小结:给句子中的词语选近义词要紧扣句意,注意搭配。
三、讨论第4题。
1、说说省略号表示哪几种意思2、读句子,说说在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第一句:说话因慌张而断断续续,最后一个表示话未说完。
第二句:参观的地方很多,不一一例举。
〕3、用省略号的这两个意思分别说一句话。
四、交流一下你做题的方法。
你在做题目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或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一下。
〔要多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不盲目做题。
〕第二题荒芜国徽商量不要写错。
第二课时一、提出需要重点讨论的题目。
二、重点讨论第7题。
1、审题,确定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2、围绕课后思考题1自学。
3、交流分段。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用了什么方法4、指导感情朗读。
〔1〕自由选择喜欢的语句练习朗读。
〔2〕选择你最有把握的语句朗读。
评议提高。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交流方或提醒注意的地方。
1、仔细,不添字漏字,写完后要连起来读一读。
2、第6题别忘了加逗号。
四、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
内容总结〔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练习5 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目标:1、能读准指定的音节〔2〕2、能写出稀少、宽敞的近义词〔3〕3、能说出省略号在指定的句子中的用法〔4〕〕4、小结:给句子中的词语选近义词要紧扣句意,注意搭配〔5〕1、说说省略号表示哪几种意思〔6〕2、读句子,说说在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7〕〕3、用省略号的这两个意思分别说一句话〔8〕你在做题目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或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一下。
《练习5》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猜谜语,创作谜语这种游戏形式,培养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
2、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3、熟记八个词语和《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做一名节目主持人。
5、写好钢笔字、毛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
教学重难点:了解谜语表述的特点,学会自己创作谜语。
了解当主持人的注意事项,并积极主动地争当小主持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亲切谈话,导入新课1、大家都喜欢猜谜语吧!老师这儿有则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打一蔬菜名)学生猜谜语。
2、词典上是怎么解释的呢?打开书来读一读。
3、讲的都是辣椒,谜语的谜面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先读读想想,再参加小组讨论。
4、小结:表述间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
1 / 6而词典中的解释,是定义性的,严谨、科学、全面。
5、简介谜语的历史。
出示文字,教师介绍。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隐语”。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影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
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
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制谜技巧逐渐成熟。
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
南宋时,每逢元宵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
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
明清时期元宵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著作。
谜语就这样成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并一直流传至今。
二、编编猜猜,趣味无穷1、了解了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有没有兴趣自己也创作一首谜语呢?2、出示:电脑、台灯、藕、闹钟、电视机、茄子、鞋子、钢笔、足球、复读机,你最喜欢哪一种物品?3、你喜欢的那种物品有什么特点?它像什么?4、自己试着创作一则谜语。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练习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猜谜,激发学生对谜语学习的兴趣,掌握儿童谜语的制谜方法。
二、教学难点:掌握儿童谜语的制谜方法。
三、教学重点:通过品析,懂得儿童谜语的制谜规则,能自行设计谜语。
四、教学准备:事先让学生上网了解一些谜语,制作谜语小报,教师搜集的谜语准备,学生作业单五、教学过程:(一)说说自己对谜语的了解,主要说说谜语的历史、谜语的产生、谜语的别称等。
你平常在哪儿看到过谜语,你能出几个谜语考考同学们。
(二)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一些谜语,我们现在就以组为单位举行小组猜谜比赛,如何?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动脑筋。
(板书:一、二、三、四4个组)(三)出示谜语及猜谜语规则:(请同学们拿出台肚中的作业单)规则:看谜语,老师说开始,才能举手,你能猜出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猜对一个,小组加五分。
出示谜语:(八个左右)(四)寻找发现儿童谜语的特点:接下来的学习,我们继续以小组合作或抢答的方式完成哦!一个题五分1、抢答第一题:观察这些谜语,说说你发现这些谜语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开始。
倒计时1,2,3,……2、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谜语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谜面、第二谜目、第三谜底3、抢答第二题:读读谜底,你能告诉我都有哪些种类?讨论后小结: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事”和“物”。
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这样的谜语通常被称为事物谜也叫儿童谜语,还有一种灯谜,同学们以后会接触到!4、抢答第三题:(1)读读谜目,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 比如”打一字”, 谜底就限定了是一个字, 不能是两个字、三个字, 也不能是什么东西.”打”是”猜”的意思, ”打一字”就是”猜一字”.)(3)谜目就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它有点像路标, 给人指明猜谜的方向.(4)谜目规定的是事物、动物、东西、生活用品类、气象、人体器官、日常用品、人们劳动中的哪一类,那猜的就是那一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练习5教材剖析:本次练习布置了5个项目,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的重点是〝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
学情剖析:四年级的先生曾经积聚了一些名言、成语,教员要引导先生明白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引导先生面对困难时要积极想方法,并热情协助他人处置困难。
教学目的:1.积聚名言、成语,明白刻苦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先生在学习中取得效果。
2.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引导先生面对困难时要积极想方法,要热情协助他人处置困难。
3.学会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才干。
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学会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才干。
2.了解并积聚成语及名言。
3.继续停止描红、仿影和临写,指点先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积聚成语及名言。
难点:写好毛笔字。
教学预备:名人名言。
教学进程:一、阅读童话1.大声读童话,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什么内容。
〔生自在读〕2.讨论:小主人会怎样说?3.从这篇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读画线局部:〝你一句,我一句〞〝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
你能用恰当的成语来交流画线局部吗?再读一读。
〔〝众说纷纭〞〝急不可耐〞等,只需恰当就可以〕5.把自己补充完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教学〝读读背背〞中成语局部1.温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点学习。
〔1〕先生自在读成语,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朗诵练习。
〔3〕先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以小组为单位逐一引见自己了解的成语,不正确的中央相互纠正。
〔4〕团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在读成语,边读边思索如何记忆。
〔2〕同桌相互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在充沛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停止背诵,可加以提示。
〔3〕团体背诵。
〔4〕选成语说几句话。
三、教学〝读读背背〞中名言局部1.指点学习。
〔1〕让先生自读名言。
〔2〕指名试读,正音。
〔3〕说说名言的含义:我不是什么天赋,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由于我将他人消闲的时间都用在任务上。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5[第九册]第1课时一、教学第1题。
1、指名读这些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逐个说说哪局部是声旁哪局部是形旁3、归类:不同的字形结构,形旁。
声旁的组合也不同。
左形右声:挣〔〕〔〕〔〕左声右形:鸦〔〕〔〕〔〕上形下声:荠〔〕〔〕〔〕上声下形:堡〔〕〔〕〔〕4、按上述类别,再分别填入三个学过的字。
二、教学第2题。
1、独立练习。
2、交流讨论:为什么划出了馋、暗堡、饿、财主这此词。
第一组:均是表示人体外形的词语,馋是表示人的心理特征的词。
第二组:均是武器,暗堡是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
第三组:均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而饿是形容人感受的词。
第四组:均是一种职业,财主不是一种职业。
三、教学第3题。
1、读词语,说说三个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为语意轻重的程度不同,请求比要求要恳切,乞求比请求更为迫切。
〕2、选词填空。
四、教学第4题。
1、让学生观察:左边一竖排的〔〕要填什么右边一竖排的〔〕要填什么2、提醒学生词语搭配要得当。
3、学生自填,4、交流。
五、在作业本上完成以上作业。
第2课时一、教学第5题。
1、读例句,分析:三句话的意思有什么异同〔相同的是都在说荠菜很好吃。
不同的是表达的语意逐句加深。
〕2、看例句,在表达方式上,三句话有什么不同3、照样子练习。
4、交流。
这本书的内容有趣。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
这本书的内容,别提多有趣了。
二、教学第6题。
1、复习学过的标点。
2、复习顿号和省略号的使用方法。
3、学生自点标点。
4、校对。
〔特别指导:我的成绩是几秒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所以用省略号。
〕三、教学第7题。
1、复习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按照概括--归并--取舍的步骤概括短文的段意。
〔1〕读短文。
〔2〕写出自然段段意。
〔3〕归并自然段段意。
〔4〕判断两个自然段段意有没有主次之分,进行取舍。
四、在作业本上完成第5-7题。
内容总结〔1〕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5[第九册]第1课时一、教学第1题〔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练习5[第九册]第1课时一、教学第1题〔3〕1、指名读这些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4〕2、逐个说说哪局部是声旁〔5〕2、交流讨论:为什么划出了馋、暗堡、饿、财主这此词〔6〕第二组:均是武器,暗堡是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7〕〔不同点为语意轻重的程度不同,请求比要求要恳切,乞求比请求更为迫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练习五?教学设计
学会做主持人
一、谈话导入新课 ,明确要求。
1.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考前须知。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指导。
1.联系生活经验 ,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
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指名读。
3.师小结 ,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指名说。
6.师小结 ,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练习。
1.根据书上的节目单 ,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 ,你会怎么说。
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上台表演。
3.学生评价 ,指出缺乏。
4.针对缺乏 ,再次表演。
5.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5教案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5》教案练习5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5》教学目标:1、认真读童话故事,按要求完成文后作业;2、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会谦让,不要骄傲自满。
3、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增加语言积累;4、初步了解这些成语和名言的意思;5、练习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名言。
6、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帮助同学出出主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7、懂得人多智慧多的道理,培养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8、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根据短文内容来把故事补充完整2、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教具准备:投影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处处留心教学过程:一、明确题意,完成作业1、自由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出示:(1)题目《争功》是什么意思?你从文中看出是哪些人在争功吗?(2)假如你是小主人,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3)你认为文中画线的部分能用什么成语来替换?换上之后读一读。
3、围绕出示的内容展开讨论,尽量要做到人人交流4、集体交流评价5、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和全班同学交流,并自评、互评。
6、组织讨论: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二、总结谈话1、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故事,你能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编写成小故事吗?一定要注意说明了什么道理哟!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自由说写,可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完成。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二、教学读读背背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以下词义供参考: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练习5》教案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5个项目,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的重点是“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名言、成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要积极想办法,并热情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教学目标:1.积累名言、成语,明确刻苦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绩。
2.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要积极想办法,要热情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3.学会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处处留心,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2.理解并积累成语及名言。
3.继续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积累成语及名言。
难点:写好毛笔字。
教学准备: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一、阅读童话1.大声读童话,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2.讨论:小主人会怎么说?3.从这篇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读画线部分:“你一句,我一句”“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
你能用恰当的成语来替换画线部分吗?再读一读。
(“七嘴八舌”“急不可耐”等,只要恰当就可以)5.把自己补充完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教学“读读背背”中成语部分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学习。
(1)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朗读练习。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以小组为单位逐个介绍自己理解的成语,不正确的地方互相纠正。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读成语,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桌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在充分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可加以提示。
(3)集体背诵。
(4)选成语说几句话。
三、教学“读读背背”中名言部分1.指导学习。
(1)让学生自读名言。
(2)指名试读,正音。
(3)说说名言的含义: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将别人消闲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5本文旨在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提供一份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5,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记忆;2.能够理解课文大意;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4.能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图片或想象出情节;5.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听懂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2.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表达准确、简洁明了;3.创造性想象课文内容并画出图片。
三、教学难点想象出故事中的情节并通过画图展现出来。
四、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课本第 47 页,“江边的小树”一文,通过描写江边的小树之间相互帮助、互相依靠的感人之处,将这种互相帮助的精神传递给全体同学,激发同学们对社会正能量的认同和追求。
2. 课文问答1.为什么课文中的小树们在风中弯曲着身体?答:因为江边风很大。
2.小树们怎么相互帮助的?答:小树们互相依靠,像小组一样团结起来。
3.安妮在看到小树们做出的行动后,有什么感想?答:她感受到了一种惊人的力量,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4.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答: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3. 创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创造性思考并在纸上画出思维导图,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后训练1. 默读课文并背诵让学生先默读课文,对重点生字词反复阅读,然后背诵整篇文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2. 完成作业作业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课文中的小树们要互相帮助?2.如何理解“像小组一样团结起来”?3.安妮在看到小树们的行动后有什么感受?3.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好书,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突出,难点充分考虑,通过创造性思维导图的方式,深入学生心中,使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后续通过作业巩固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练习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一则童话,在感悟其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补写,并能用恰当的成语替
换文中的句子,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2、理解一组围绕“学习”主题选编的成语和名言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熟
读成诵。
3、写好“题、起、迈”3个字,写好长捺,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
4、创设互动合作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表达和倾听
等口语交际能力。
5、学习写毛笔字,练习写好两点水和三点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童话,感悟其蕴含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将故事补写完整,并能用
恰当的成语替换文中的句子,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难点:1.理解成语的意思。
2.创设互动合作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表达和倾听等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心帮助有困难同学的思想
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1)学生借助工具书预习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内容。
(2)回忆自己是怎样帮别人出主意或者别人是怎样帮自己出主意的,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3)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通过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旧知导入新课,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顺利自然地导入到了本堂课接下来的教学中。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