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11.89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施工技术应用隔震结构体系通过设置隔震层,将结构分为上部结构、隔震层和下部结构三部分,地震能量经由结构传到隔震层,由隔震层的隔震装置吸收并消耗主要地震能量后,仅有少部分能量传到上部结构。
隔震层的设置改变了上部结构的周期,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上部结构在大地震时仍可处于弹性状态,或保持在弹性变形状态的初期状态。
正是隔震技术才使得人们能够在大震时安全,在小震中震时安心,超前地实现抗震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设防水准。
三、叠层橡胶隔震技术特点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体系的隔震层是由若干个隔震器所组成。
隔震器包括叠层橡胶垫和阻尼器,分普通叠层橡胶垫、铅芯橡胶垫和高阻尼橡胶垫。
这种隔震体系的周期长、阻尼比大,隔震效果明显,尤其采用后两种隔震器,不需再另外附加阻尼器,便于施工。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主要特点:1、能明显有效地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
采用隔震技术的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其地震反应只有传统抗震结构的1/6~1/3。
强震作用下,隔震结构能够很好地保证自身安全。
2、能确保结构安全。
在地面剧烈震动时,上部结构仍能处于正常的弹性工作状态。
结构内部的财产以及人员安全得以保证。
3、房屋造价不明显提高:对我国已有的隔震结构调查显示,虽然隔震装置需要增加造价(约5%),但建筑总造价不明显提高,在高烈度区还能节省房屋造价。
4、隔震结构无需特别维护。
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在60年以上。
5、上部结构设计限制小。
由于上部结构地震作用已经很少,使地震区的建筑及结构设计从过去很多严格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6、橡胶支座的拉伸变形大。
极限拉伸变形可达橡胶厚度的3倍以上。
经历过拉伸变形为1倍的橡胶厚度的情况下,支座的性能几乎没有降低。
7、橡胶支座的极限剪切(水平)变形能力约为橡胶厚度的350%以上,远大于通常的设计最大变形250%。
8、在竖向荷载比较大的情况下,橡胶支座会出现屈曲的现象,屈曲时的具体情况与压力的大小和变形的大小相关。
建筑工程中隔震橡胶支座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近年来,中国经常发生地震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人员伤亡惨重。
通过应用隔震橡胶支座施工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建筑工程抗震性能,从而为建筑工程安全以及广大群众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基于此,在本文中分析了隔震橡胶支座的隔震原理与特性,并探究了建筑工程中隔震橡胶支座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隔震橡胶支座;施工技术;应用引言:针对地震而言,这一自然灾害具有极大危害性,并且其特征鲜明,不仅相对随机,而且其破坏性较大。
主要地震发生,势必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
对于人类而言,建筑极其重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住所,建筑设计师因为长时间抗震日益累积经验,构建出一系列建筑工程,并且具有较强抗震性能,不断改进与完善对抗地震的理论。
当前,各种先进抗震技术应运而生,而基础隔震技术也是其中一种,在此项技术中,隔震橡胶支座占据重要位置,是其高新技术产品[1]。
一、建筑工程中隔震橡胶支座的概述1.隔震橡胶支座的隔震原理隔震橡胶支座技术的隔震原理为: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极其重要,可以使自振周期得以延长,从而以上部结构为对象,减小其受到地震的作用。
一般而言,在建筑底部位置,做好隔震橡胶支座的安装工作,由此可以使其形成一个保持水平且具有较强柔性的隔震层,通过这一隔震层的应用消耗与吸收地震能量,在此基础上以地震能量为对象,减轻甚至阻止其向上传递,进而减轻损坏上部结构的效果。
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应用隔震橡胶支座,不仅有利于建筑结构,使其更加安全与完整,还能够在地震发生时防止损坏非结构部件[2]。
2.隔震橡胶支座的特性(1)剪切特性这一特性的表现是,在各种工程概况之下,以水平等效刚度变化为对象,它与剪力应变以及本体温度等密切相关,在设计压应力呈现逐渐增大趋势的条件下,剪应变会有所减小。
而在剪应变不断增大的同时,水平刚度会相对下降,并且剪应力在加载频率不断增大时相应增大。
皮用誊霉学Ⅵ删裂■鞭i叠层钢板橡胶垫隔震结构的发展及应用概况许奇(沈阳建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0)中图分类号:T 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71--7597(2008)101们26—01隔震结构是通过隔震层将地震作用隔离从而保护上部结构的~种被动减震结构形式。
隔震结构主要是通过延长结构的基本周期而使得进入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大大降低,从而达到隔离地震作用的目的。
采用叠层钢板橡胶垫作为隔震层部件是目前隔震体系中应用最多的,被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外的桥梁、办公楼、住宅的建设中。
以叠层钢板橡胶支座作为隔震层的隔震结构有几大特点: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竖向承载力;隔震效果明显、稳定。
具有足够小的水平刚度,保证建筑物基本周期延长至2—3秒或3秒以上;具有恰当的阻尼比,能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减少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具有稳定的弹性复位功能,能在多次地震中自动瞬时复位;构造简单,安装检测修复方便;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产品正常使用寿命为60年;充分的工程应用经验并成功地经受了真实地震的考验;具有耐反复荷载、耐疲劳、耐老化等特性。
当地面发生剧烈地震震动时,上部结构仍处于正常的弹性工作状态。
根据地震模拟震动台试验和地震实测的结果表明,夹层橡胶隔震垫隔震体系的结构加速度反应只相当于传统抗震结构(基础固定)加速度反应的1/4~1/12。
橡胶垫隔震体系除了比传统抗震体系具有明显降低地震反应、确保安全外,还可降低房屋造价。
一般7。
区可节省l~3%,8。
区节省5~15%,9。
区节省10~20%。
同时,它的抗震措施(橡胶隔震垫)简单明了,震后修复方便,且可使上部结构设计自由灵活。
世界上首座使用铅芯橡胶支座的建筑是1981年在新西兰建造的惠灵顿w i l l Ja m示范性房屋。
铅芯橡胶垫还被用于建筑物的加固。
美国犹他州盐湖政府大楼是一所建于1894年的五层无配筋砖石结构建筑,离W asa t c h断层只有3km,很容易为地震破坏。
隔振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作者陆京海中文摘要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装置,把建筑物与地面隔离,减小地震作用,减轻地震灾害。
与传统抗震建筑相比,隔震建筑的优越性为减灾效果好,地震作用减少到30%左右。
不损坏室内物品、设备,减少地震引起的人的心理恐慌。
对结构延性要求相对较低,上部基本处于弹性。
上部结构变形小,基本不损坏装修。
基本不中断人的正常生活与服务。
具有经济性,7度基本持平,8、9度节约3-5%。
大大降低地震损失(8-35%)及震后维修费,更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
在国内建筑施工中因施工单位对隔振技术和隔震橡胶支座缺少较详细的理论了解,多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也只注重隔振支座的预埋板安装,安装时只注重隔振支座的预埋板平整度和水平位置的要求。
从而在施工中为固定隔振支座的预埋板对结构钢筋进行伤害。
而隔振支座连接上下结构主体,结构主体受到影响,隔振支座也就无法发挥全作用。
从而导致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隔振技术和隔震橡胶支座的使用效果和继续推广研究。
了解隔振技术并在施工中进行应用,是推广和进一步研究隔振技术的必要条件。
本人结合隔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对建筑隔振支座的施工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和论述。
关键词:地震;抗震与隔振;施工技术AbstractIsolation technology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buildings and the base isolation device, isolating the buildings and ground, reducing the upward transfer of seismic energy, and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Compared with seismic superiority of isolation building is mitigation effect, reducing the earthquake to 1 /4 to 1 /8. Without damaging interior items, equipment, reducing earthquake panic. Low ductility requirements for the structure , the upper is flexibl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no damage to the basic decoration . It basically does not interrupt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services. It is very economical , when 7 degrees is balance, 8 or 9 degrees saving 3-5 %. Greatly reduce earthquake losses ( 8-35 % ) and maintenance costs after the earthquake , more likely to be accepted by the people .Co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company of the rubber bearing iso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ack of a 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 the majo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company only focus on embedded boards bearing isolator install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only focus on the installation of vibration isolation embedded bearing plate flatness and horizontal position requirements. Resulting structural steel plates be hurt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for fixed bearing isolator embedded . The isolation bearing structure connec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body , the structure of the body is affected, vibration isolation bearings will not be able to play a full role. Resulting of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it does affect the results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research of rubber bearing isolation technology.Understanding isol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which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promote and further studies isolation techniques. I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solation technology issues found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make a further step instructions and discussion with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solation bearings conducted .Keywords: Earthquake; Seismic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目录引言 (1)1 、隔振技术的概述 (2)1.1、隔振技术的概念 (2)1.2、隔振技术与抗震技术的对比 (2)1.3、隔振技术中的建筑隔振橡胶支座的应用实例 (3)1.4、建筑隔振橡胶支座的特点及原理 (4)2 、我国隔振技术的现状及施工中存在问题 (5)2.1、我国隔振技术的现状 (5)2.2、建筑隔振支座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6)3 、隔振技术中的建筑隔振支座的施工要点 (6)3.1、建筑隔振支座的施工特点 (6)3.2、建筑隔振支座施工的特点适用范围 (6)3.3、建筑隔振支座施工的工艺原理 (6)3.4、建筑隔振支座施工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4 、隔振技术中的建筑构造的论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隔震叠层橡胶支座施工工法建筑隔震叠层橡胶支座施工工法一、前言建筑隔震叠层橡胶支座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地震防护和振动控制的先进施工技术。
它通过在建筑物底部设置隔震叠层橡胶支座,可以减小地震和振动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隔震叠层橡胶支座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变形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和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2. 采用多层叠加式支座结构设计,能够提供多级的隔震效果,进一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 施工工法简单,可适应各种建筑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4. 使用橡胶材料作为支座,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长期稳定性,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要求。
三、适应范围建筑隔震叠层橡胶支座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物,尤其是地震频繁地区和高层建筑。
它可以用于新建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也可以通过改造和加固的方式应用于现有建筑的抗震改造工程。
四、工艺原理建筑隔震叠层橡胶支座的工艺原理是将橡胶支座垫板安装在建筑物的底部,形成隔离层,从而减小地震和振动对结构的传递。
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 选取适当的橡胶材料,具有足够的压缩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
2.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确定支座的数量和分布位置。
3. 安装支座时,使用专用的固定装置将支座固定在建筑物的底部。
4. 在支座安装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检测,确保支座的稳定性和性能符合要求。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的主要步骤如下:1. 基础处理:清理基础表面,确保基础平整和清洁。
2. 支座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上设置支座的位置,并使用固定装置将支座固定在基础上。
3. 支座调整: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螺栓或垫片来调整支座的高度和水平度。
4. 支座检测: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支座的性能检测,包括压缩变形能力、抗震性能等。
5. 结构连接:将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支座连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基础处理、支座安装、支座调整等工作,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关键词:隔震支座;定位安装;防火1引言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作为一个新兴的隔震技术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但是橡胶隔震支座安装要求较高,支承隔震支座的墩柱,其顶面水平度误差要求不大于5‰;在隔震支座安装后,隔震支座顶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大于5‰,且隔震支座基座平整度不应大于2.0mm。
传统支座安装方法由人工配合水平仪调整隔震支座定位钢板标高及水平度,人工调整费时费力,要调整到误差要求以内时间较长,且标高调整后定位钢板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变化。
当发生火灾时,隔震支座直接暴露在明火中,会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降低隔震支座使用寿命。
当隔震层同时作为地下室使用时,隔震支座便暴露在日常使用的环境中,而非封闭环境,日常使用中可能会有腐蚀性物质溅射在隔震支座上减少隔震支座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通过对隔震支座安装标高控制施工和采用对隔震支座的保护技术。
2主要施工方法2.1安装标高控制施工方法采取预先在定位钢板四个角部位对应的下支墩主筋上点焊短钢筋的方式,短钢筋顶标高为下支墩设计标高,短钢筋直径10mm,与定位预埋板接触一端,断面用切割机切平整,短钢筋点焊在下支墩钢筋上后由全站仪进行标高复测,不符合标高的钢筋使用打磨机进行打磨,保证4根钢筋位于正确的标高。
钢筋安装完成后将隔震支座定位钢板放置于定位钢筋上,即可保证隔震支座支墩下定位钢板标高及水平度的要求[2]。
2.2隔震支座保护施工方法同时采用隔震支座保护防火技术。
防火板高度为隔震支座上下支墩间高度,所述防火板共有4块,所述防火板4块位于隔震支座前后左右4个方位呈立方体形状,所述防火板两个角由铁钉连接,一个角由合页连接,一个角由挂锁锁扣连接外挂挂锁。
防火板与隔震支座之间的空隙塞防火棉填充。
可有效的延长隔震支座使用寿命。
3施工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此施工方法优点为:①该隔震支座安装标高控制施工方法可有效减少隔震支座安装过程中人工调整标高的时间,提高安装速度,节省工期。
试析橡胶支座在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中的应用摘要:橡胶支座在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可以减少地震或风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结构损伤和人员伤亡,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确定橡胶支座类型和数量,进行基础设计和安装,以实现有效的隔震效果。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橡胶支座在建筑结构隔震中的应用优势,同时对其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橡胶支座;建筑结构;隔震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橡胶支座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隔震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及工程项目中。
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必要探讨橡胶支座在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策略,以确保建筑的隔震性能符合要求。
1.橡胶支座在建筑结构隔震中的应用优势橡胶支座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隔震装置,它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支座相比,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优势。
具体来说,首先,橡胶支座可以有效地减震降噪。
由于橡胶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和减振性能,因此在地震或其他振动情况下,橡胶支座可以吸收震动能量,从而减轻地震或其他外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减小噪声污染。
这对于建筑物所在的城市的居民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能够提高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其次,橡胶支座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建筑工程师采用一些新的抗震技术和装置,其中橡胶支座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它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建筑物在地震或其他振动情况下的位移和变形,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确保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再次,橡胶支座节省空间,不影响美观。
相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支座,橡胶支座结构简单、体积小,设计灵活性强,能够充分利用楼板、墙体等空间,从而达到减小空间占有的优势。
此外,橡胶支座安装简单便捷,不会对建筑外观产生影响,使建筑物呈现整齐美观的外观。
最后,橡胶支座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橡胶支座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防腐蚀性,使用寿命一般可达20年以上。
舞囊之■JlANcAI圃板块主持:是保平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在隔震结构中的应用一、基础隔震技术与普通抗震技术的区别面对具有如此巨大破坏力的地震灾害,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任其祸害吗?其实不然。
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北京一名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在做客中央之声节目时曾指出:“我国现在的防震技术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只要采用最先进的防震设计,像5.12汶川这样的地震所产生的后果是完全可以减轻的。
”的确。
21世纪的中圜拥有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同等级的防震技7|o一基础隔震技术。
当前最先进的基础隔震技术是通过高新技术产品一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将上部建筑结构与下部地基结构隔离,南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中的隔震层刚度小,柔性强,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代替上部结构承受地震强烈的位移动力,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的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此it司-上部建筑结构的反应相当于不隔震情况F的1/41/8,近似平动,从而“隔离”了地震的作用(如图c卜1右)。
传统的建筑抗震技术主要特点是“抗”:上部建筑的基础与地基牢固的联结在一起,由于地震作用,引起上部建筑结构一起发生运动,此时上部结构就像电路上的放大器,对地面运动的作用力进行惯性放大作用(一般建筑物可放大2~5倍(如图cJ一1左),所以上部建筑结构要承受文/陈晶比地面还要大的地震作用破坏力,当建筑材料超过极限承载能力后,建筑物就会发生破坏、坍塌等地震灾害现象。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基础隔震技术已经从“抗”到“隔”,突破了,人们的传统设计观念,形成了中国抗震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二、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应用实例早在20世纪9()年代中期,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就表现出了它出色的隔震性能。
日本阪神地区的一次地震。
就是真实一例。
1995年1月17H。
日本阪神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
造成‘r令人震惊的惨重损失。
在这次地震中,距离震中35公罩的西部邮政大楼中采用的基础隔震技术发挥了很好的隔震减震效果,其所处场地的地震危害程度达到了震度7度(相当于我国地震烈度的9~lo度),地震中及地震后,整幢大楼一切照常运转。
超高层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在隔震结构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超高层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在隔震结构中的应用。
文章从隔震橡胶支座的原理入手,解释了其在减震降噪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着分析了隔震橡胶支座的优势,包括材料弹性好、耐久性高等特点。
随后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隔震橡胶支座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
文章还探讨了隔震橡胶支座在地震中的作用,并指出了设计和安装要点。
总结了隔震橡胶支座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隔震橡胶支座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对其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应用、原理、优势、案例、地震、作用、设计、安装、重要作用、发展前景1. 引言1.1 概述隔震橡胶支座通过在建筑结构上设置橡胶支座,利用其优异的减震和隔震性能,将地震产生的能量有效地吸收和转移,减小结构的震动幅度,降低建筑结构的变形和损坏。
隔震橡胶支座的出现,为超高层建筑的地震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整体防灾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隔震橡胶支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1.2 背景超高层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在隔震结构中的应用是为了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而进行的重要工程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高楼建筑的兴建使得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
传统的建筑结构在强烈地震来袭时往往难以承受地震冲击导致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隔震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护人们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常用的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和承载能力,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隔震结构中。
通过隔震橡胶支座的设计和安装,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可以有效减少震动传递,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保障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的安全运行。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法一、前言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法,是一种现代桥梁隔震支座的重要形式。
其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可以减少桥梁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法是一种橡胶层与钢板层交替叠加的支座形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 隔震效果好。
橡胶层可以有效隔离地震、风荷载和车辆振动,减少桥梁的振动和噪声。
2. 承载能力大。
支座的承载能力高,可以承受大的荷载和变形。
3. 结构简单。
支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快速完成施工。
4. 维护费用低。
隔震支座无需特别维护,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
三、适应范围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桥梁,尤其适用于跨度大、荷载重和地震频繁的桥梁。
它广泛应用于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国道、省道等大型交通工程。
四、工艺原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法是基于弹性隔震技术的一种应用。
其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统计分析:对地震、风荷载、车辆荷载等几种荷载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频率响应特性和幅值。
2. 隔震设计:根据桥梁的结构特点和荷载情况,设计出合适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参数,例如橡胶层厚度、钢板层型号等。
3. 施工措施:根据设计参数,采取合适的施工措施,例如铺设橡胶层、切割钢板、钻孔等工序。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法的核心。
其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现场准备:施工前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确定支座的尺寸和参数。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作业区域和施工路线,准备好施工材料和机具设备。
2. 地基处理:清除施工区域的杂草、石块和浮土等,确保施工基础平整、干燥和坚硬。
如有需要,可进行灌注桩、钢板桩等地基加固工程。
3. 钢板切割:根据支座设计图纸,选用合适的钢板型号和规格,进行切割、钻孔、校正等工序。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法1 前言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发展至今日,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即抗震技术及减隔震技术。
抗震技术是提高结构的强度以达到抵抗地震的作用,讲究的是以“刚”治“刚”。
而减隔震技术是通过消化吸收地震能量来减弱地震的影响,讲究的是以“柔”克“刚”。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减隔震技术中的一种,一般是在地下结构及地上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用叠层橡胶支座把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分开。
叠层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的,并经过加工将橡胶及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隔震支座有很高的竖向承载特性和很小的压缩变形,可确保建筑的安全;第二,隔震支座还具有较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剪切变形可达到100%而不破坏;第三,橡胶隔震支座具有弹性复位特性,地震后可使建筑自动恢复原位。
在***三区12#地办公楼工程中,我们采用了叠层橡胶支座共410套,由于该技术在我国还未推广,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施工方法。
本文通过对实际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形成此工法。
2 工法特点2.1施工方法简单适用;只需对主体施工队工人进行初步培训即可完成施工,不需专业人员;2.2施工质量可靠;本工程的橡胶支座施工质量完全达到了设计及规程要求;2.3施工速度快;2.4不额外增加施工成本。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房建工程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
4 施工工艺4.1叠层橡胶支座构造原理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是建筑结构抗震技术中的新兴技术。
由于隔震结构系统的周期变长,在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将大幅降低,从而可以降低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实现在同等抗震性能水准下(及非隔震结构相比),降低构件截面或降低配筋率,节省工程造价。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重要或特殊的工程结构,隔震结构明显优于常规结构体系,可以处理后者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对室内重要设备或非结构构件的保护、地铁车辆段上部空间的开发使用等,此类问题共同之处在于降低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常规结构体系无法实现这一点)橡胶支座上下各有一块连接钢板,连接钢板通过高强螺栓及预埋钢板连接。
大直径叠层橡胶柔性减震支座高精度定位施工工法大直径叠层橡胶柔性减震支座高精度定位施工工法一、前言大直径叠层橡胶柔性减震支座高精度定位施工工法是一种适用于桥梁和建筑物的新型减震支座施工工法。
该工法通过将橡胶材料堆叠成一定的厚度,并进行精确的定位,使支座具有减震和位移吸能的功能,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二、工法特点1. 高精度定位:通过采用精确的定位装置和测量仪器,确保支座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置和尺寸精确到毫米级别,提高了施工精度。
2. 叠层橡胶材料:采用多层橡胶材料叠加,形成一定厚度的减震体,增加了支座的减震效果和耐久性。
3. 橡胶材料选择科学: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和应力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压、抗拉和抗蠕变性能。
4. 施工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种桥梁和建筑物的减震支座施工,包括新建和改造工程。
三、适应范围大直径叠层橡胶柔性减震支座高精度定位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跨径和荷载条件下的桥梁和建筑物。
其中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市政道路桥梁、城市建筑物等。
四、工艺原理工艺原理是指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大直径叠层橡胶柔性减震支座高精度定位施工工法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减震效果和施工精度的提高:1. 理论依据: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地震力的作用,计算支座的尺寸和叠层橡胶的厚度,确保支座具备减震和位移吸能的功能。
2. 技术措施:采用精确的定位装置和测量仪器,对支座的位置和尺寸进行精确控制,确保施工精度和减震效果。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阶段和细节。
大直径叠层橡胶柔性减震支座高精度定位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确保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2. 定位施工:利用精确的定位装置和测量仪器,对支座的位置和尺寸进行精确控制。
3. 材料装配:将橡胶材料按照规定的叠层方式进行装配,确保橡胶材料的厚度和质量。
4. 固定固件:使用适当的固定固件将支座固定在结构上,确保支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浅谈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11-08T11:36:15.52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李泽亮冯马骥[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特点、施工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领域做了展望。
陕西建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具体是指房屋基础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橡胶隔震支座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
本文主要阐述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特点、施工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领域做了展望。
【关键词】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复位;隔震层;结构体系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在“基础隔震”概念提出后研发的一种减震、隔震橡胶制品,它是由坚硬的薄钢板和柔软的薄橡胶板交替叠合、模压硫化而成,因此又称叠层橡胶支座。
其中橡胶层与夹层钢板紧密粘结,当橡胶支座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其他荷载时,薄钢板结束了橡胶的横向伸展,增大竖向刚度,而柔软的橡胶层使其具有足够的水平移动能力,延长了建筑物的自震周期。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减隔震技术中的一种,一般是在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用叠层橡胶支座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从而达到减震、隔震的作用。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住宅部分位于原有地铁车辆段顶板上。
住宅楼通过转换层进行转换,转换层下设有隔震支座。
隔震支座与下部柱墩连接,柱墩直接坐落在下部结构框架柱顶。
隔震支座上部与转换层大梁连接,上部框架住宅直接坐落在转换层之上。
住宅与下部大平台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即可保证平时上部住宅不被下部地铁车辆的震动影响,也可保证地震时住宅对下部结构的影响,大大降低地震荷载的影响。
二、施工特点及技术难点1.在普通民用建筑中通过设置隔震支座,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下部为地铁车站,上部是普通民用建筑的复合型建筑中,能有效的过滤来自下层建筑的震动,保证上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有效节约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