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校园巡讲走进东南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52.95 KB
- 文档页数:1
————T|设’计竞赛DEsIGNcoNTEsT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太阳能和我的家——2007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启示仲继寿摘要/介绍了200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命题与作品征集情况,并与2005年中国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全部作品的认真研读,总结竞赛中所提出的太阳能建筑的理念进展与设计方法。
关键词/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设计方法ABSTRACT,Thispapergivesin仃oductionfotheassignedtoDicandworkssolicitationforTaidaCuDIntemationalConlestofS01arBuildingDesi9112007andmakescomp捌.sonwim也e2005ChineseEnergyDesignContest.Bystl】dyofthewholeworks.itsummarizesfheev01utionofsolarbuildingideaanddesignmelhodproposedinlhecontese.KEYWORDS/s01arbuilding’deigncomest,designmethod作者单位: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4)收稿日期:2007一06—26建筑学报2D027^月cHJT∞九肌L舢Ⅳ址引言住宅是人类居住的空间载体,太阳是人类生存的能量源泉。
200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太阳能与我的家”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太阳能住宅建筑设计方案的征集与评比,力图在现有太阳能建筑理念及相关产品的基础上,以太阳能技术与建筑结合为突破点,开拓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产品。
本次竞赛是2007世界太阳能大会的主要活动之一,藉此引导人们思考与探索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在人类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希望获得与住宅相关的各利益主体对今天和明天的居住环境及其能源支撑技术的关注。
浅谈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对两个案例(一个竞赛方案一个建成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周围环境、遮阳、通风以及能量储存和应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从设计本身出发的低成本太阳能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旨在使其方法和理念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革新。
【关键词】低成本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微环境太阳能储存利用1.引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中国建筑业的繁荣,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绩都令世人瞩目。
然而在发展的背后建筑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于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意识的进步,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效的研究与实践已逐步展开。
如何将太阳能利用技术与中国当前国情下的建筑建设完美结合,创造低碳和谐的人居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建造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业的焦点,建筑节能已经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在2200h以上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这也是允许我们大力发展建筑太阳能技术的大前提。
近几年政府也在大力促进建筑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而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今建筑业的发展形势,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是目前的最优选择。
2.概念阐述所谓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潜能,对建筑周围环境、遮阳、通风,以及能量储存中体现太阳能的被动利用。
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建造材料、使用人群,以及建筑的绿化和环境就组成了一个建筑的生态系统,它同时也会受到系统外的诸如城市的经济、地理以及太阳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建造开始到拆除的全过程就是这个系统的生命周期。
运用这样的观点来进行建筑设计,建筑就不再是孤立的体量,它有生长的过程,有决定建筑个性的外部环境,有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同级系统间的影响。
这一观念的转变,让建筑的设计过程变得生动起来,建筑方案的生成过程转化为寻求影响系统各个要素间动态平衡的过程。
这种理念是太阳能应用在技术层面之上带给我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进一步思考。
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启动
佚名
【期刊名称】《住宅产业》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本刊讯 201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日前正式启动。
此次竞赛由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承办,由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独家冠名支持。
【总页数】1页(P62-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8
【相关文献】
1.“阳光·颐养”2017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启动 [J], ;
2.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启动赛题聚焦乡村振兴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研学基地 [J],
3.聚焦乡村振兴支持绿色研学——“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启动[J], 李鹏
4.201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启动 [J],
5."阳光·稚梦"勾勒闽新低碳童趣幼儿园——"2020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在京云启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ESIGNER人物Education: Effective Way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设计教育推动建筑研究——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葛明采访:许晓东 整理:刘波葛明接受我们采访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可以借助《设计家》的平台为设计教育说些什么。
“我们这个时代机遇太好,学建筑的不用太干活就可以养活自己;同时机遇也太多,让我们不知道能够做什么。
”葛明对自己的定位是,首先做一名好的教师,其次再做一名好的建筑师。
这是因为在中国建筑问题的诸多可能性中,他认为,设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现实的方式,而对于设计教育的问题,如果高校中的设计老师能够相对自救的话,或许还有些办法——个人是无法去改变教育体制的,但是改变一个教案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有五六个教师每个人做两三个教案,学生的作业形成某种气质,如果这些老师中能做几个像样的房子,他们的学生又能做几个像样的房子,而这种气质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一致性,再有许多学生去做这件事情,就能够留得下些东西来。
当你感觉这些人能介入好几个学校来做教学,那中国设计研究的局面就会好很多。
这个方法看起来最慢,实际上速度最快。
01 第十一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之一MURMUR(默默)中国设计教育:不能老这样拖下去 《设计家》:您出生于70年代,在教育界和建筑界都属于比较年轻的,请介绍一下您目前的教育和建筑工作。
葛明:我在东南大学从事过三年级的设计教学,还负责四年级的概念建筑课程,另外研究生的“现代建筑理论”必修课也是由我主持,此外还负责一些中外联合设计教学,包括和麻省理工等高校的交流。
应该说设计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我目前的主要工作,当然我也参与一些设计,但建成的比较少,只希望可以慢慢来做。
我的选择是首先做一个好的教师,再做一个好的建筑师,职业的这两个方向应该兼顾,但我希望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我对设计教育所花的精力最多,这可能与我对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个专业的理解有关系。
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办法竞赛宗旨:银龄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关注在何种建筑中,以何种方式安度晚年。
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手段,整合适宜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让太阳能为建筑带来永续的能源,让建筑为老人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便利、绿色的新生活。
竞赛主题:阳光·颐养竞赛题目:西安生态颐养服务中心项目泉州生态颐养服务中心项目主办单位:国际太阳能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冠名单位: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媒体支持:《建筑技艺》()杂志评委会专家:崔愷:国际建筑师协会副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 国际太阳能学会亚太区主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环境系教授。
:德国不伦瑞克理工大学教授(),建筑与太阳能技术学院院长。
:荷兰代尔伏特大学( ) 建筑系教授。
:国际太阳能学会日本区主席,日本工学院大学建筑系教授。
杨经文:马来西亚汉沙杨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
林宪德:台湾绿色建筑委员会主席,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
仲继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喜文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主任,联合国可再生能源国际专家,国际协调员,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
黄秋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
冯雅: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工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组委会成员: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冠名单位相关人员组成。
办事机构设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
评比办法:.由组委会审查参赛资格,并确定入围作品。
.由评委会评选出竞赛获奖作品。
评比标准:.参赛作品须符合本竞赛“作品要求”的内容。
.作品应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鼓励创新。
不知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出现在高楼大厦上的光伏组件,除了直接依附在建筑物表面上以外,更多地开始直接作为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
无论是柏林的中央火车站,还是鸟巢或水立方,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坐飞机盘旋在上海世博园区的上方,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很多展出场馆都无比闪耀。
英国零碳馆屋顶上的深色太阳能电池板本身就是屋顶建材,通过吸收太阳能所产生的能量不仅用于发电、供暖,还与风能和地源热能共同带动室内通风,调节屋内的温度和湿度;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的“水幕太阳能墙”外层同样覆盖太阳能电池板,能把照射到墙体外层的太阳光转换成电,维持“水幕太阳能墙”不断运作的同时,为建筑带来冬暖夏凉的感觉。
这一次,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下称“BIPV”)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城市未来馆四座标志性建筑上都采用了这种技术。
上海世博会上光伏建筑的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4.68兆瓦,年均发电可达406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总量逾3400吨。
那么什么是BIPV?BIPV是指用光伏材料部分地代替传统建筑材料,运用到屋顶、玻璃天窗以及幕墙等建筑外层上。
南京南洲新能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诵舜对此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建筑是人体,过去,光伏材料是人身上的衣服、鞋子、首饰,那么现在,光伏材料便是眼睛、鼻子、嘴,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种新技术的一大好处是,由于与建筑业紧密结合,从建筑最开始的设计到施工环节便加入光伏组件,将组件作为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附着在表面上可有可无的东西,便大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节约了这部分的成本以及人力成本。
所以,BIPV的市场具备着无限的潜力,这个市场的发展速度可能比过去5年里传统光伏市场的速度还要快。
●国际巨头的先行之旅据有关机构预测,至2015年,BIPV的总体市场规模近50亿美元。
BIPV巨大的市场潜力深深吸引着全世界的公司。
太阳能光热技术在绿色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王子佳发布时间:2022-05-07T03:14:37.652Z 来源:《建筑科技》2022年1月中02期作者:王子佳[导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增加了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能源的清洁和再利用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利用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王子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增加了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能源的清洁和再利用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利用来源。
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建筑业拥有众多的粉丝和丰富的太阳能。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建筑中的太阳能资源,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这对经济高效的发展至关重要。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正逐渐受到人们对化石能源不断利用的刺激。
例如,在建筑中使用太阳能生产。
在阐明综合应用太阳能系统进行建筑能量回收应遵循的原则时,本文件提供了太阳能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详细应用表格,其中提到了太阳能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太阳能;光热技术;绿色建筑;节能应用引言根据相关调查技术,能源消费和资源占中国社会总资源的33%以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相应增加。
国内外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强调使用节能技术的实际影响。
我国也需要相关标准技术的必要技术。
节能技术的应用是节能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实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建筑中的日光停止技术可应用于太阳能节能技术的供暖、生产和空调技术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了太阳能热技术,创造了太阳能热技术。
一、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发展(一)太阳能的能源利用优势自工业革命以来,石能源一直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主要来源。
国际能源署估计,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的总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加剧了使用化石燃料的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再关注化石能源。
目前主要使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
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太阳的能量覆盖了地球上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最多的可用能量,等等。
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绵阳阳光小学太阳能技术设计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绵阳阳光小学太阳能技术设计__’J?f里咒置因“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揭晓——捐建台达阳光小学6月1日绵阳奠基本刊讯(记者肖莉)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已于今年3月顺利结束.根据竞赛一等奖作品所设计的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即将于6月开工建设.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组委会.将于2009年6月1日在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举行2o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颁奖典礼暨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奠基仪式,竞赛组委会将在绵阳召开隆重的竞赛颁奖典礼.表彰获奖团队的同时,也期待能有更多的获奖作品可以用于灾后重建当中,让阳光为那里的孩子们带来希望.据悉.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是由国际太阳能学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承办: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独家冠名,竞赛组委会于2008年1月成立.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竞赛组委会决定结合灾后重建工作为那里的孩子们建造一所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支持的阳光小学.2008年6月25日,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在京启动.本次竞赛题目分为马尔康地区农村阳光小学和绵阳地区农村阳光小学两项.参赛人员可任选一项进行设计.2008年9月至12月,竞赛组委会组织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校园巡讲活动.参加的高校包括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巡讲的内容包括太阳能建筑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往届竞赛获奖作品介绍等,均受到了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终评会,于2009年2月2324日在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经专家组讨论.最终选出2项一等奖(绵阳及马尔康地区各一件),4项二等奖作品,6项三等奖作品,40项优秀奖作品以及7项技术专项奖作品.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王岩曾雁张磊本文通过对2009年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作品(851号)——绵阳地区小学设计的分析,阐述了低造价的被动太阳能建筑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为震区灾后学校的重建提供参考.设计背景与创作理念学校所在地绵阳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相对稀缺的四川盆地.气候常年潮湿,多雨(图1).本设计立足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考虑基地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从总体布局到建筑设计注重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自然资源的结合与利用.采用低造价,低技术策略将太阳能技术本土化.增加其可操作性.设计将阳光小学的概念本土化将阳光引入校园,通过丰富的光影层次,为孩子们创造亲近阳光的场所.图1学校建设地点建筑设计学校由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三个区域分形成三角形布局,联系紧凑又互不干扰.将操场放在用地南侧,避免了用地南侧五层建筑对宿舍和教室的遮挡.教学楼由三幢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三组教学楼之间用连廊连接.使三幢教学楼及教学辅助部分形成,个整体方便使用两幢学生宿舍在三层设连廊连接便于管理.教学区域宿舍区间以,组竹亭连接,形成一个供学生学习和玩耍的半开放空间.(图2,3)图3总平面图技术策略绵阳地区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北风.潮湿的气候,使得通风在全年当中变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使得每栋建筑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图4).开窗方式冬季极端寒冷条件下.窗户和百叶窗都关闭,直接受益窗向室内散热:一般情况下窗户关闭.百叶窗开启保持室内自然通风.夏季:窗户与百叶窗都打开,保持室内通风,增加舒适度.]图4通风环境分析规划设计篇屋面架空通风屋面设置空气缓冲层,利用热压作用,使得空气自然对流.减少辐射得热.提高室内舒适度.墙体蓄热与自然通风利用墙体问蓄热空气层(图5),实现对流换热与通风..—卜—r—气—,扯.一classroom图5蓄热墙体通风示意图西墙通风隔热利用外侧墙体通风层内风压与热压保持教室内通风(图6),抵消夏季西晒带来的多余热量./airgrid暖强’fr魏恻Tt’广『a酴BIacIL僻s?图6西墙通风隔热示意图均匀采光教室南向窗户提供良好的采光.反光板使教室内的光线分布均匀(图7).skylight.图7采光示意图夏季遮阳与冬季采光根据冬夏季阳光入射角度的不同,屋顶设置可开启遮阳百叶实现夏季遮阳与冬季采光.相对于主动太阳能的利用,被动太阳能建筑技术更加适合这个地区,包括在建筑形体上强化自然通风,通过遮阳,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的保温隔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作品很好地对被动太阳能建筑设计技术进行了诠释值得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借鉴.目资助子课题编号2O06BAA04BO5?0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工程”课题中”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建筑研究”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