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精装修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图文)
- 格式:pdf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34
装饰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㈠.陶瓷饰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⒈空鼓脱落⑴.原因分析:由于贴面砖的墙饰面层量大,使底灰与基层之间产生剪应力,基层处理或施工操作不当,各层之间粘结强度又差,面层即产生空鼓,甚至从建筑物上脱落。
受气温影响,雨水渗透等。
⑵.防治措施①.尽可能按清水墙标准,做到平整垂直,为饰面创造条件。
②.粘贴面砖砂浆要饱满,但使用砂浆过多,面砖又不易贴平;如果多敲,会造成浆水集中到面砖底部或溢出,收水形成空鼓,特别在无垛子、阳角处贴面砖时更应注意,否则容易产生阳角空鼓,甚至脱落。
⒉分格不匀、墙面不平整⑴.原因分析:①.施工前没有按照图纸尺寸,核对结构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排砖分格和绘制大样图。
②.各部位放线贴灰饼不够,控制点少。
③.面砖质量不好,规格尺寸偏差较大,施工中没有严格选砖,再加上操作不当,造成分格缝不匀,墙面不平整。
⑵.防治措施:①.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核实结构偏差情况,决定面砖铺贴厚度和排砖模数,画出施工大样图。
一般要求横缝应与石旋脸、窗台相平,竖向要求阳角窗口处都是整砖。
②.基层打完底后用混合砂浆粘在面砖背后作灰饼,外墙面要挂线,阴阳角处要双面挂直。
③.面砖使用前应先进行剔选。
规格分大、中、小进行分类堆放,分别使用在不同位置;按分格不匀和颜色不均分类使用。
㈡.石材常见质量问题⒈石材墙、柱面饰面墙、柱面贴石材板后,板与板之间接缝粗糙不平,花纹横竖突变不通顺,色泽深浅不匀。
⑴.原因分析:基层处理不合质量要求;对板材质量的检验不严格;镶贴前试拼不认真;施工操作不当。
⑵.防治措施:①.事先将有缺边掉角、裂纹和局部污染变色的石材板材挑出,再进行套方检查,规格尺寸超过规定偏差,应磨边修正,阳角处用的石材板,如背面是大于45°的斜面,还应剔凿磨平至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②.按照墙柱面的弹线进行石材板试拼,对好颜色、调整花纹,使板与板之间上下左右纹理通顺,颜色协调,缝子平直均匀。
精装项目中部分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办法一、吊顶不平1.现象吊顶出现不规则的波浪形2.原因分析2.1 任意起拱,形成拱度不均匀。
2.2 吊顶周边搁角或四角不平。
2.3 木材含水率大,产生收缩变形。
2.4 龙骨接头不甲有硬弯,造成吊顶不平。
2.5 吊杆或吊筋间距过大,龙骨受力后产生不规则挠度。
2.6 木吊杆顶头劈裂,受力后龙骨下坠;用钢筋吊杆时未拉紧,受力后龙骨下坠;吊杆吊在其他管道或设备的支架上,由于振动或支架等下坠,造成吊顶不平。
2.7 受力接点结合不严,受力后产生位移变形。
3.预防措施3.1 吊顶木材应先用优质软质木材,如松木、杉木,其含水率应控制在20%以内。
3.2 吊顶的龙骨等用料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木材应顺直,不应扭曲及有横向贯通断面的节疤,硬弯处应锯斯调查,用双面夹板连接牢固,木料在两吊点问如有弯度,弯度应向上,务必使龙骨下面在一个平面上。
3.3 吊顶施工应按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找平,装钉时四周以水平线为准,中间按水平线起拱高度为房间短向跨度的1/200,纵横拱度应吊匀。
3.4 受力接点应装钉严密、牢固,确保龙骨的整体刚度。
3.5 应选用优质软木作吊杆和接头夹板,钉子的长度、直径、间距要适宜,装钉时不能劈裂。
若选用Φ6mm以上钢筋作吊筋时应接紧,并应有防锈措施。
3.6 吊顶内应设通风窗,使吊顶骨架处于通风于燥环境中。
二、纸面石膏板吊顶板缝开裂1.现象纸面石膏吊顶竣工后约半年左右,板接缝开始出裂缝,随着时间的延续,有的裂缝可达1~2mm。
2.原因分析1) 板缝节点构造不合理。
2) 板胀缩变形,刚度差。
3) 嵌缝腻子质量差。
4) 施工操作不当。
3.预防措施1) 板缝要选择合理的节点构造,严禁紧缝,缝内杂物要清除。
2) 选择质量好的纸面石膏板,龙骨及紧固螺丝间距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以减少板的变形和增加刚度。
3) 必须使用质量好的腻子塞板缝,须待腻子初凝时(约30~40min),再刮一层lmm 厚较稀的腻子,并随即贴穿孔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