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血液供应的解剖学
- 格式:pdf
- 大小:91.97 KB
- 文档页数:2
距骨解剖及骨折分型距骨是连接下肢和足部的枢纽,肩负重力传递和运动的耦联,是足部重要的功能单位。
距骨位于踝穴内,分别与胫骨远端关节面,跟骨前、中、后关节面和舟状骨形成胫距关节(踝关节)、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周围韧带附着众多,外形不规则,解剖结构相对复杂。
其表面约超过2/3 的区域为关节软骨所覆盖,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内侧三角韧带、关节囊、跗骨窦、外侧距跟韧带及颈体交界处的踝关节前方关节囊。
距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足部骨折的3%~6%,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上易漏诊和误治,因此对于骨科医生而言距骨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于移位的距骨骨折,手术治疗是目前的共识。
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在保护血运的前提下解剖复位,稳定固定,从而获得快速良好的功能康复,以避免二期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一、解剖结构1、骨性解剖距骨表面三分之二为关节软骨所覆盖,没有肌腱或肌肉附着。
由前向后可将距骨分为距骨头、距骨颈和距骨体,后侧另外两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为距骨外侧突和距骨后突,后突被长屈肌腱沟分为内侧及外侧结节,在距骨后突外侧结节后方可发生距后三角骨。
距骨头位于由跟骨前、中关节面,足舟骨和弹簧韧带所组成的关节复合体中。
其内侧为胫后肌腱。
相对于距骨体,距骨颈轴线有15°~20°的内倾,距骨颈部没有关节软骨覆盖,是血供进入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距骨颈底面构成跗骨窦和跗骨管的顶部。
距骨体前宽厚窄,下宽上窄,与踝穴紧密匹配,可分为上表面、内侧面、外侧面和底面。
上表面和胫骨远端构成胫距关节,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与外踝和内踝相关节,底面则和跟骨后关节面相关节。
距骨外侧突是距骨体外侧关节面的延伸,无关节软骨覆盖,是距跟外侧韧带的起点,距骨外侧突的前方则是距腓前韧带的附着点。
距骨骨质致密,因此距骨骨折大多为高能量损伤。
2、距骨血供解剖距骨骨折脱位后可能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早期的文献报道认为是由于距骨的血液供应较差并且脆弱易受损伤。
图谱--距骨缺血性坏死展开全文作者:Dawn H. Pearce, Christopher N. Mongiardi, Victor L. Fornasier, Timothy R. DanielsFrom the Departments of Radiology (D.H.P., C.N.M.), Pathology (V.L.F.), and Orthopedic Surgery (T.R.D.), St Michael’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Toronto由于距骨独特的结构,特征性的骨外动脉来源,和可变的骨内血液供应,距骨易于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AVN)或由于缺血导致的骨死亡。
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原因都与距骨AVN有关。
使用霍金斯分类系统可以预测创伤后AVN的风险。
此外,“霍金斯征Hawkins sign”可以用作排除AVN发展的放射线标记。
在放射摄影中,距骨AVN通常表现为距骨穹顶不透明(硬化)的增加,其次是畸形,并且在严重的情况下,表现为关节塌陷和骨碎裂。
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X线结果可以根据距骨的血管状态和骨修复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磁共振成像是检测距骨AVN的最灵敏的技术,并且可以在临床上高度怀疑AVN时使用,尽管放射照相结果可能是正常的。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显示典型的模式,可用于确认放射学检查结果。
需要冠状CT来观察距骨圆顶的关节面,以排除细微的凹陷,塌陷和碎裂。
尽管如此,射线照相仍然是距骨AVN诊断和时间观察的主要依据。
需要冠状CT来观察距骨圆顶的关节面,以排除细微的凹陷,塌陷和碎裂。
尽管如此,射线照相仍然是距骨AVN诊断和时间观察的主要依据。
图1.霍金斯征 Hawkins signtalus 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taxillus ,它指的是马的踝骨。
这些骨头被罗马士兵用作骰子(1)。
距骨是第二大跗骨,具有独特的结构,可以引导和分配体重。
距骨的动脉供应及临床意义
周华东;姚家庆;戴蘅茹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卷),期】1991(9)4
【摘要】在58侧不同年龄的新鲜下肢解剖,观察了距骨的血供,其中分布到距骨颈上面的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跗内侧动脉和内踝前动脉。
分布到距骨体的远端跗骨窦动脉来自跗外侧动脉,近端跗骨窦动脉主要来自外踝前动脉,三角支来自胫后动脉下段,并向前下方分出跗骨管动脉。
【总页数】4页(P203-206)
【关键词】距骨;滋养动脉
【作者】周华东;姚家庆;戴蘅茹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71
【相关文献】
1.回盲部的动脉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J], 佘永华;钟雪;吴佳川;尹科;赖敏;马渊
2.距骨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J], 邵云潮
3.距骨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陆进; 张雨桐; 夏凤云; 宋元元; 李亚伟
4.中国人群距骨形态学指标的三维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J], 刘旸; 韩青; 尹唯凰;
吴乃超; 张奥博; 陈炳鹏; 王金成
5.距骨后突骨折与距骨尾的命名及临床意义 [J], 张思胜;聂存平;周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距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距骨骨折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距骨颈骨折I型骨折以非负重小腿石膏管型固定足部轻度跖屈位6~10周,固定期间需行肌肉和关节的功能活动。
Ⅱ型骨折要尽量早期复位,以减少缺血性坏死的机会。
【关键词】距骨骨折及脱位诊断治疗一、解剖基础距骨由三部分组成,即头、颈及体部。
距骨体上面覆盖滑车关节面,是支撑、传导体重和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部分,与胫骨下端关节面接合。
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中凸,其内侧半月形关节面与内踝相接,外侧三角状关节面与外踝接合。
距骨体中央凹陷两边突出形成马鞍状。
距骨颈无软骨面,其上附着韧带和关节囊。
距骨体纵轴线与距骨头纵轴线相交成20°角。
距骨体下方有3个关节面,即距跟关节、距舟关节及跟骰关节。
距舟关节下方有弹簧韧带,后下方为载距突,内侧有三角韧带。
距骨无肌肉及肌腱附着其上,依靠滑膜和关节囊与软组织连接。
距骨的血液供应通过滑膜与关节囊进入,如发生关节囊撕裂离断,可使距骨形成缺血性病变。
距骨血液供应的来源主要是胫前动脉和腓穿动脉。
二、距骨颈骨折(一)损伤机制及分型1.损伤机制距骨颈骨折发生在颈部较为常见,原因是:(1)距骨颈是距骨的最狭窄部位,较为脆弱。
(2)距骨颈上方有胫骨远端关节面的突出部分,下方有跟骨的载距突,容易被压应力和剪应力所夹击。
(3)距骨是足部纵弓的顶点,是踝足部负重和活动的中心,也是下肢与足部负重的交叉点,垂直暴力发生时容易形成骨折。
(4)距骨颈内部的骨性结构缺乏坚强有力的支撑。
2.分型 Hawkins(1970)将距骨颈骨折分为三型。
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
Ⅱ型:距骨颈骨折伴距下关节半脱位。
Ⅲ型:距骨颈骨折,距跟韧带、距腓后韧带断裂,距骨体从踝穴中脱出。
足强力背伸位,垂直暴力使胫骨下端前缘压住距骨颈,下方的载距突顶住距骨颈底部,距骨颈被由上而下的暴力劈开而发生骨折。
暴力尚轻时骨折无移位,属I型骨折。
距骨骨折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距骨骨折的特点、分型、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距骨骨折;进展;综述距骨骨折在创伤骨科中发病率较低,约占足部骨折的 3.4%,全身骨折的0.32%,患者多為青壮年男性[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事故的多发、施工工地事故日益上升、及日渐多发的高处坠落等一系列高能量损伤,距骨骨折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就其研究的现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距骨的解剖和血供特点距骨从解剖位置上可分为头部、颈部和体部,体部又分为外侧突和后侧突,后侧突有内、外侧结节,两结节之间有足拇长屈肌腱通过。
王庆荣、旁施义[2]等人将其形象的描述为乌龟形。
分为头、颈、体、尾四个部分,将解剖学距骨后突的外侧结节定义为距骨的尾部,距骨后突的骨折则是距骨尾部骨折。
这种描述方法较为便捷及生动,易于应用于临床,使得骨折得以科学、具体、确切的定义定位,也使得治疗上更加容易把握原则与方向。
距骨表面60%~70%为关节面。
有七个关节面与周围骨形成关节,上方滑车关节面与胫骨远端形成踝关节;外侧与外踝相关节;内侧与内踝相关节,下方有三个关节面与跟骨形成距下关节,前方与舟骨关节。
距骨的血液供应主要分为距骨外血管及距骨内血管供应系统。
距骨外动脉系统主要来源于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
分布于距骨头部的血管主要为颈上支、跗骨窦动脉等,分布于距骨体内侧的血管主要有三角支、跗骨管动脉等。
距骨内动脉系统主要有颈上动脉、三角支、跗骨窦动脉及跗外侧动脉、跗骨管动脉等组成。
而其上的各动脉间又相互形成动脉网及血管襻。
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相互交通、吻合、成襻、成网于踝关节周围。
2距骨骨折分型2.1距骨头部的骨折占距骨骨折的5%~10%[3]。
其发生时主要是由于足跖曲时发生的压缩骨折或足内翻时发生的剪切性骨折。
2.2距骨颈部骨折占距骨骨折的50%~80%[4],青壮年为主要的受伤群体,与其从事的工作及生活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专题教程:带你详细了解距骨骨折本文为作者授权骨今中外发布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足踝外科一、诊断?二、软组织?三、手术入路?四、手术时机?五、内固定选择?六、术后处理?目录•概述••解剖与血供•诊断•分型•手术时机•切口选择•内固定选择•术后处理一、概述•距骨是连接下肢和足部的枢纽,是足部重要的功能单位。
•发病率低:约0.5%•部位:头、颈、体和周围突骨折。
•预后差、并发症常见、致残率高。
二、解剖与血供60%以上关节面血供血供认识误区:血供极其丰富、血供极其脆弱三、诊断与分型•距骨头骨折•距骨颈骨折•距骨体骨折•距骨外侧突骨折•距骨后突骨折1距骨头骨折•占距骨损伤的5%-10%•受伤机制:足跖屈与胫骨前方撞击所致•影像学:X线不易发现,多需CT,局部血运丰富、坏死率低•治疗:无移位塌陷----短腿石膏固定6周有移位----切开复位埋头螺钉固定2距骨颈骨折•占距骨骨折30%-40%•大多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影像学资料:X线片,CT,canale片(足内翻15度,球管与水平面75度透照)Hawkins分型Hawkins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距骨缺血坏死率小于8%•足中立位小腿石膏托固定8~12周——CAMPBELL•注意:须经过CT检查仔细确定关节面平整,移位超过3mm即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复位不满意,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
陈旧或者严重骨折脱位,行关节融合术。
HawkinsⅡ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距骨缺血坏死率可达50%•及时闭合复位:膝关节屈曲,足跖屈并牵引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坏死率达到90~100%•距骨体脱出后可能造成对皮肤和血管神经的压迫以及导致三角动脉扭转或闭塞,故须急症处理HawkinsⅣ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舟关节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3距骨体骨折•占距骨骨折13%~23%•并发症较多,难以处理•颈、体区别?诊断与分型:颈体区别??•Inokuchi等提出距骨颈骨折和距骨体骨折的分界为:外侧骨折线位于距骨外侧突的前方的为距骨颈骨折sneppen分型•一型:骨软骨骨折••二型:非粉碎剪切力骨折•三型:后结节骨折•四型:外侧突骨折•五型:粉碎性骨折4距骨外侧突骨折Hawkins分类•一型:距骨外侧突撕脱性骨折•二型:距骨外侧突大块骨折•三型:距骨外侧突粉碎性骨折5距骨后突骨折四、手术时机?•急诊?•择期?•那些需要急诊手术?•开放距骨骨折•骨折块脱位压迫血管、神经•骨折块移位顶压皮肤可能导致软组织坏死五、手术入路?•前内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内踝截骨入路•外踝截骨入路1前内侧入路:胫前肌肌腱与胫后肌肌腱间进入2前外入路3后外侧入路:踇长屈与腓骨肌间之间4后内侧入路主要应用距骨后突内侧结节5外侧腓骨截骨入路6前内内踝截骨入路7切口选择?•单一切口?•双切口?•个人推荐一侧主切口+辅助切口六、内固定方式•钢板?(放内侧or外侧?)•螺钉?(实心OR空心)(前后or后前)七、术后并发症•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创伤关节炎•距骨缺血坏死小结• 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分清颈体骨折对手术入路选择至关重要•Hawkins分型:判断预后及医患沟通非常重要指导作用•急诊手术不会降低AVN的发生率,但某些情况仍然有急诊手术指征•移位粉碎骨折推荐双切口有利于复位•简单骨折推荐加压螺钉固定技术,粉碎骨折推荐钢板结合螺钉很好维持稳定性•患者及家属术前需要被告知并发症发生率,尤其创关、畸形愈合、AVN,二次手术的可能性。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血液系统由血液及造血器官组成。
一、造血器官造血器官包括骨髓、脾、淋巴结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组织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组织。
在胚胎9〜IOd,中胚层开始出现造血位点,以后逐渐发育为卵黄囊中的血岛,胚胎期24周前肝、脾为主要造血器官。
出生后4周,骨髓成为主要造血器官,而肝、脾造血功能停止,仅当应激情况下部分可再恢复造血功能。
5~7岁以前全身骨髓的造血功能都很活跃,以后四肢长骨中造血组织逐渐减少,但当身体需要造血功能代偿活跃时(如出血或溶血等),长骨中仍可出现造血组织。
二、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的生成血液又称外周血,主要由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组成。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余下55%为血浆(一种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血浆成分复杂,含有多种蛋白质、凝血及抗凝血因子、补体、抗体、酶、电解质、各种激素及营养物质等。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内生成的造血干细胞(HSC),可分化为多能祖细胞及淋巴系祖细胞。
多能祖细胞又称集落形成单位(CFU),进一步发育分化为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原红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系祖细胞在骨髓内分化为T、B淋巴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调节HSC的增殖与分化,而且提供其营养和黏附的场所。
单核一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粒、单系祖细胞,在血中为单核细胞,游走至组织即成为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
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包括骨髓内原、幼单核细胞,血液单核细胞,淋巴结、脾和结缔组织中固定、游走的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肝的KUPffer细胞及神经系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等。
三、血细胞的生理功能(一)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型,较球型面积更大,以利于气体交换;红细胞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输送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功能主要是吞噬异物,尤其是细菌,是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抗寄生虫作用;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
《中国医学人文》期刊介绍月刊刊名:中国医学人文主管单位: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国际刊号:ISSN:2095-9753国内刊号:CN:10-1290/R《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栏目设置述评、特别报道、论著、综述、焦点访谈、医家论道、青年医师论坛、医学生论坛、病友论坛、医改论坛、临床随笔、医学评论、回音壁、新闻及评论、图片报道、医学故事、书评、招聘信息及讣告等。
杂志简介:《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正式创刊的国家级医学期刊,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年12月创刊出版发行,规格为国际开本大16开,四色印刷,装订精美、时尚大气。
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网、龙源网收录。
面向各级各类医务工作者,宣传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医学人文研究成果,交流医学人文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弘扬优秀的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医务工作者人文素质和医德水平提升。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医学人文类杂志。
办刊宗旨:加强医务人员和决策者对医学人文的认识和关注,促进医学人文研究,提升医学人文精神;改善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学术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详情咨询QQ27422388271、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期刊之家投稿邮箱2742238827@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距骨的血液供应
距骨的血液供应有三个:
(一)胫后动脉分为三支:
1.胫后动脉的跟骨支分出一支供应距骨后结节。
2.跗骨管动脉供应距骨体的中、外1/3,与胫前动脉的分支跗骨窦动脉吻合。
3.距跗骨管动脉约5mm处发生一三角枝,供应距骨体内侧1/3。
(二)胫前动脉可分为三支:
1.向内分出两支,在内踝下方与三角枝相吻合。
2.向外发生跗骨窦动脉供应距骨头的下半部及距骨体的一部份。
3.由足背动脉的背侧动脉直接供应距骨颈及头的内上部。
(三)腓动脉有两支:
一分支与胫后动脉的跟骨支相吻合;另一支与跗骨窦动脉相吻合。
综合以上,可见距骨头的内上半部是由足背动脉的背侧动脉供应,跗骨窦动脉供应外下半部,距骨体的中、外1/3由跗骨管动脉供应,内1/3由三角支供应。
跗骨窦动脉亦供应外下一小部份,距骨后结节由胫后动脉的跟骨支供应。
距骨的血液供应虽然较为丰富,但距骨表面大部为关节软骨面复盖,无肌肉附着;血管进入距骨的部位较为集中,容易损伤;距骨为松质骨,外伤时骨会被压缩而伤及血管,故骨折或脱位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临床距骨部位解剖、血供来源、距骨骨折分型、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措施距骨骨折在临床中少见,发病率不到全身骨折的0.1-2.5%。
由于距骨形状复杂、位置深在暴露困难、血液供应容易受损、超过一半的关节软骨占比限制了内固定的放置、暴力常为高能量,距骨骨折是极具挑战性的。
解剖距骨由体部、颈部和头部组成,按照骨折部位可以分为头部(很少见,占所有距骨骨折的 2.6-10%)、颈部(最常见,占所有距骨骨折的50%)、体部和周围骨折(占比约20%)。
距骨位置深,处在踝穴内,下为跟骨,前为舟骨;距骨与周围骨构成多个关节,距骨表面关节软骨覆盖达60%。
距骨无肌腱附着,仅通过韧带与周围骨相连。
距骨血供来源:47%来自胫后动脉,36%来自胫前动脉,17%来自腓动脉。
距骨血供示意图分型距骨颈骨折常用经典的Hawkins分型:Ⅰ型距骨颈骨折无移位;Ⅱ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Ⅲ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Ⅳ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舟关节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距骨体骨折可采用Sneppen分型:Ⅰ型骨软骨骨折;Ⅱ型非粉碎剪切力骨折;Ⅲ型后结节骨折;Ⅳ型外侧突骨折;Ⅴ型粉碎性骨折。
距骨头部和周围骨折目前并无相关分型。
影像学X片能提供初步的评估。
CT常常是必要的,用于制定治疗方案,特别是手术计划。
MRI通常不是必须的,可用于明确隐匿性损伤、评估韧带、关节面软骨等损伤。
由于暴力为高能量多见,全面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事实上,合并其他损伤并不少见,包括踝关节骨折、pilon骨折、跟骨骨折等等。
治疗对伴有关节脱位的距骨颈骨折应尝试急诊闭合复位,以防止皮肤坏死。
闭合手法复位经常是失败的(比如软组织嵌入),麻醉是有益的,理想情况下全身麻醉。
膝关节屈曲以放松腓肠肌复合体,足部最大限度跖屈,并对脱位碎片施加轴向牵引下复位。
不应反复尝试此操作超过2-3 次。
如果闭合复位失败,考虑急诊切开复位。
对于不稳定的骨折脱位,可使用临时外固定。
距骨各位置的名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距骨是人体骨骼结构中的一部分,它承担着支撑和保护身体的重要功能。
准确地了解距骨各个位置的名称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距骨各个位置的名称,包括头部位置和躯干位置。
通过学习这些名称,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描述和定位人体骨骼结构。
在头部位置,我们将介绍头骨、面骨和颅底骨的名称及其解剖特点。
这些位置的名称包括额骨、颧骨、颞骨、枕骨等。
了解这些名称对于头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帮助。
在躯干位置,我们将介绍胸骨、脊柱和骨盆的名称及其解剖特点。
这些位置的名称包括胸骨、肋骨、脊椎骨、骶骨等。
了解这些名称对于骨骼结构的研究和躯干疾病的诊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了解并熟悉距骨各个位置的名称。
这将为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并有助于临床实践中的准确描述和诊断。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位置的名称和解剖特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距骨的组成和功能。
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组织和呈现文章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按照大纲中的四个部分来构建,分别是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可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和布局。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主要包含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距骨以及与其相关的背景信息和知识。
这部分可以引入读者对距骨的认知,提供一些基础知识。
1.2 文章结构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本文采用大纲的形式来列出文章的各个章节和小节,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视。
1.3 目的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说明本文旨在介绍距骨各位置的名称,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系统的了解距骨的参考资料。
2.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根据大纲,本部分主要包括距骨各位置的名称和其他要点的介绍。
2.1 距骨各位置的名称在此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头部位置名称和躯干位置名称。
距骨骨折及脱位诊疗技术距骨无肌肉附着,表面60%~70%为关节面,有7个关节面分别与周围邻骨形成关节。
距骨从解剖位置可分为头部、颈部和体部。
体部又有外侧突和后侧突。
后侧突有内、外侧结节。
距骨体前宽后窄,踝背伸稳定,而跖屈不稳定。
其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由距骨颈前外侧进入的足背动脉关节支。
距骨体的血供可概括如下:①跗管动脉,来自胫后动脉,在其分成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近端约1cm处分出,是距骨体的主要供应动脉。
在跗管内它发出4~6支进入距骨体。
②三角动脉,发自于跗管动脉,供应距骨体的内侧1/4~1/2,是距骨体的第2位主要滋养动脉,经过骨内交通支供应更广泛的区域。
③跗骨窦动脉,大小和起源的变异很大,供应距骨体的外侧1/8~1/4区域。
跗骨窦动脉与跗管动脉形成交通支,具有供应距骨更多区域的能力。
④距骨后结节由胫后动脉(最为常见)或腓动脉直接发出分支支配。
虽然动脉非常细小,但由于骨内有丰富的交通,这一区域也有供应距骨体更大范围的潜力。
因为距骨所供应的血运有限,因此当距骨骨折有移位或距骨脱位后,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
一、距骨骨折【分类】距骨骨折尚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
1.Coltart(1952年)把距骨骨折分为3大类(1)骨折:①撕脱骨折;②头部压缩骨折;③颈部骨折;④体部骨折。
(2)骨折脱位:①颈部骨折合并距下关节脱位;②颈部骨折合并距骨体后脱位;③体部骨折合并距下关节脱位。
(3)全脱位2.Hawkins(1970年)把距骨颈部骨折分为3型I型:无移位的距骨颈部骨折,骨折线在中后关节之间进入距下关节。
Ⅱ型:移位的距骨颈部骨折合并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骨折线经常进入一部分体部及距下后关节面。
Ⅲ型:移位的距骨颈部骨折,距骨体完全脱位,骨折线常常进入一部分体部。
体部经常向后内方突出,位于胫骨后面和跟腱之间。
Canale(1978年)提出HawkinsⅡ、Ⅲ型可伴有距舟关节脱位。
这种骨折又被称为HawkinsIV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