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功率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0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8章电功率第2节电功率讲解第2节 电功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tW P =UI ,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养成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习用实验探究电功率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灯泡(不同规格2个)、电吹风机、脉冲式电能表一个等。
学生每组准备:3.8V小灯泡、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每2生一组)【教学过程】【投影展示】展示小灯泡的铭牌,如:“PZ 220-2525w灯泡【板书设计】电功率§18.2一、电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其中P-电功率tW-电功t-时间3、单位:国际单位: W,1W=1J/s换算关系:1kW=103W 1W=103mW二、千瓦时的来历1kW·h=1 kW×1h三、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唯一)。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唯一)。
四、电功率的测量原理:P = UI【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建立“电功率”概念时,首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利用脉冲式电能表进行直观比较,让学生形象认识到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快慢不同。
再通过不断深入的分析,逐步得出比较电流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二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或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 = W t4、推导公式: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P=FV一、单选题1. 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档位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省油B. 安全C. 增大摩擦D. 增大爬坡的牵引力2. 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4:3,它们的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
A. 2:9B. 2:1C. 4:9D. 3:23. 图甲为中学生小芳乘超市扶梯上楼时的情景,图乙为该扶梯周围空间的结构比例图.扶梯的运行速度为0.5 m/s ,小芳上至三楼共历时40 s.则该过程中扶梯克服小芳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A. 10 WB. 80 WC. 150 WD. 500 W4. 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W ,它表示的含义是( )A. 这台机器做的功是150JB. 这台机器每分钟做功150JC. 这台机器每秒做功150JD. 这台机器每秒做功150W5. 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A 点由静止滑下,B 为斜面AC 的中点,设物块在AB 段重力做功为W 1,重力的功率为P 1;在BC 段重力做功为W 2,重力的功率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W 1>W 2,P 1>P 2B. W 1=W 2,P 1=P 2C. W 1=W 2,P 1<P 2D. W 1<W 2,P 1<P 2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精练二、简答题6.小芳拿着书本,老王抱着木箱,都匀速从一楼到达二楼,其中,小芳先到达二楼.甲的观点:小芳上楼上得快,时间短,所以小芳对书做功的功率大乙的观点:木箱质量大,老王对木箱做功多,所以老王对木箱做功的功率大(1)你同意甲、乙的观点吗?依据是什么?(2)若你要把一个大西瓜匀速从一楼搬上二楼,请自选器材测量对西瓜做功的功率①实验步骤②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你对西瓜做功功率的表达式三、计算题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龙家最近也买了一辆轿车,如图所示,该车车身质量为18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五一期间,小龙一家从丽江自驾车到大理赶三月街,若该车以54km/ℎ匀速行驶了3小时40分钟到达三月街。
第十一章第二节教学设计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获鹿镇中学王大奎课题第十一章第二节功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二)过程与方法1.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2.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对比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演示实验提问:建筑工地上要把几百块砖送到楼顶,无论是人工搬运还是起重机搬运,我们对砖做的是一样的。
然而,人工搬运需要几个小时,如果用起重机搬运,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看来,做功有之分。
观察、思考思考,回答问题。
用生活中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演示实验中包含了上节知识,又与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复习了上一节课的知识为新课作铺垫。
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功率的概念展示和提问展示图片1,提问: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归纳得出: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做功快;展示图片2提问: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归纳得出:做功相同时,时间少的,做功快。
进而引导,如果功和时间都不一样,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展示老人和小女孩爬楼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板书二、功率是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
3.公式的符号化,公式的推导式和单位。
观看和思考学生分析其中的功和时间都不一样时,如何比较做功快慢的问题?从生活中的现象切入新课,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重点培养学生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渗透物理教学对概念的理解。
这个教学片断注重从生活经验入手,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判断。
其中老人和小孩做的功和爬楼梯时间都不同,无法直接比较,因此引出功率的概念。
展示提升应用巩固练习1.学生计算宁德中考试题。
2.计算山东中考试题。
3.典型例题,让学生去区分有用功率和总功的功率。
11.2功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定义。
•(2)、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
•(3)、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理解做功率的物理意义。
难点能用公式P=W/t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2、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二、引入:搬运货物,人与起重机,你选哪个?生:思考,回答:起重机为什么?生:起重机快我们搬运货物做功,不但有一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做功快慢的问题。
做功的快慢我们应该怎样比较呢?新授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1、回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生:思考,回忆(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3)路程与时间之比(速度)2、类比能否找到“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搬砖到二楼,楼高为 3 m,他们搬砖的数量和所用的时间如下表:甲乙丙砖重(N)200 200 150做功(J)时间(s)20 10 20(1)甲、乙、丙做功分别是多少?生:计算 600、600、450(2)甲、乙、做功谁快?为什么?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经过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
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第二节功率-有功无功(16题)一、视在功率和压降判断133.交流电路的电压最大值和电流最大值的乘积为视在功率()。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计算二、有功单选29.在220V的电源上并联接入5只灯泡,功率分别为:两只40W,一只15W,一只25W,一只100W,这5只灯泡从电源取出的总电流为()A。
A.40B.1C.100D.5。
正确答案:B35.将以下4个标有相同电压但功率不同的灯泡,串连起来接在电路中,最亮的应该是()。
A.15WB.60WC.40WD.25W。
正确答案:A10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值成正比。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判断3.将220V、60W的灯泡接到电压为220V,功率为125W的电源上,灯泡一定会烧毁。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1.消耗在电阻上的功率P=UI,电压增加一倍,功率增加三倍。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计算7.当两盏额定电压Un=220V、额定功率Pn=40W的电灯,按图接到电压为U=200V的电源上,线路电阻R0=2Ω。
求电灯的电压为<$U1$>V、电流为<$I1$>A 和功率为<$P1$>W。
(1.0分)变量:X1=<180,200,220,240>公式:U1=605*200/607.0=199.34102141680395公式:I1=200/1214.0=0.16474464579901152公式:P1=605*pow(200,2)/736898.0=32.8403659665245462.焦耳一楞次定律的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Q)与电流强度(I)的平方、导体的电阻(R)和通电时间(t)成正比,其表达式为Q=I2Rt。
(1.0分)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三、无功判断82.无功功率就是不作功的功率,所以不起任何作用。
第二节功率一、功率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P=错误!,单位为瓦特(W)其中W 表示物体所做的功,t表示物体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
2.一物体在与速度方向成θ角的恒力F的作用下运动,则F 做功的功率为P=Fv cosθ,其中v为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相对应地,P为瞬时功率或平均功率。
例1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1.2 kg的物体从倾角为30°、长度为10 m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多少?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甲乙【解析】物体下滑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物体的加速度a=错误!=10×错误!m/s2=5 m/s2物体下落到底端时的速度v=2as=错误!m/s=10 m/s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 cos α=mgv cos 60°=60 W物体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mgs sin θ=mgs sin 30°=60 J物体下滑的时间t=错误!=错误!s=2 s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错误!=错误!W=30 W【答案】60 W,30 W例2跳绳是丽水市高中毕业生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高三的小李同学在某次测验过程中,一分钟跳180次,每次跳跃,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错误!,g取10m/s2,则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A.20 W B.35 WC.75 W D.120 W【答案】C【解析】小李同学跳一次的时间是:t=错误!s=错误!s,他跳离地面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1=12×错误!×(1-错误!)s=0。
1 s,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W=mg(错误!gt错误!)=500×(错误!×10×0.01)J=25 J,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错误!=错误!=错误!W=75 W,故C正确,A、B、D错误。
第二节 电功和电功率 焦耳定律[知识要点](一)电功电功是指电流在一段时间里所作的功,它是电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多少的量度。
用公式表示W=qU=IUt该式适用于计算各种电路中电流所作的功。
在纯电阻电路中又可以用下式表示W=I 2Rt=2U t R 电功W 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
(二)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所做的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用公式表示 W P UI t== 该式适用于计算各种电路中电流的功率。
在纯电阻电路中,又可以用下式表示 22U P I R R == 电功率P 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
对于由电源和用电器组成的闭合回路,其功率问题可以从电源和用电器两方面来认识。
A 电源部分电源的总功率:是指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的功率P 总=I ε=IU 外+IU 内=P 外+P 内电源输出功率:是指电源工作时内外电路输出的功率P 外=IU 外=I ε-I 2r=P 总-P 内电源内部发热功率:是指电源内部因发热而损耗的功率P 内=IU 内=I 2r=2U r 内=P 总-P 外B 用电器部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的功率。
一般用电器铭牌上标明的电压和功率即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
它等于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与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的乘积。
即P 实=I 实U 实。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表示Q=I 2Rt使用上式时应注意统一单位:电流I 的单位是安,电阻R 的单位是欧,时间t 的单位是秒,热量Q 的单位是焦。
[疑难分析]1.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如果电路是由纯电阻组成,这时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即W=Q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W=UIT=I2Rt=2 Ut R如果电路中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性质的用电器,这样的电路叫非纯电阻电路。
第二节 电功率的计算教学目标:(1)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2)会应用功率的定义式 P=及公式P=IU 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1)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会应用功率的定义式 P=tW及公式P=IU 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1: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2、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做实际电压。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说明:(1)一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功率是确定的。
各种用电器的铭牌上一般都标明了它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功率。
(2)实际功率可能与额定功率相等,也可能大于或小于额定功率。
3、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1)当U 实>U 额时,P 实>P 额,会影响用电器的寿命,还可能烧坏用电器; (2)当U 实=U 额时,P 实=P 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3)当U 实<U 额时,P 实<P 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说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二.电功率、电能的计算 说明:(1)利用欧姆定律I=U/R 推导出的公式:物理量区别联系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 区 别概 念 是 否 变 化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是确定的,唯一的,不随实际工作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是不确定的,随两端所加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当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联 系 P=UI I=U/R⇒⇒ P=U 2/RP=I 2R⇒ P=UI U=IR电功率定义式 电 能 测量式 推导式1 P=W/t W=Pt P=UI W=UIt W= I 2Rt22P=I 2R(2)上述公式中定义式可以用于所有的电路,测量式是在已知电流、电压的情况下常用于求电路总功率或电路消耗的电能,推导式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得出的,所以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