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在很多历史资料中,关于埃及艳后的传说层出不穷。
据说她的美貌世间罕见,无论多大的年龄,她都是一样如同少女,令人神往。
虽然叫艳后,但此人不是皇后,而是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可以说是女王。
如此,艳后便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可是这丝毫不影响她打动人心的美丽。
艳后的声名远播也正是因为美貌,而非权力和成就。
据说她死的时候还如同少女一般,想象一下一个50岁的女人,在古代能够保持少女的模样,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这个女人全名叫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她继承王位,也就是女法老,而且还是埃及最后一位女法老。
17的少女就当上了国王,不仅和凯撒生了孩子,而且还和安东尼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并且也育有一子。
想象一下,古代的西方社会男女关系真的好乱。
事情是这样的,按照埃及国王的遗嘱,克里奥应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共同执政埃及。
当时两人由于派系权力斗争失和。
然而此时弟弟已经拉拢了凯撒的势力,明显占有优势,他想要借凯撒的势力灭掉克里奥帕特拉七世。
克里奥从小就在宫廷里长大,对于权力斗争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她生得漂亮妩媚,非常讨男人喜欢。
所以她就想办法接近凯撒,凯撒也渐渐地对她弟弟的阴谋产生了反感,从而拜倒在克里奥的石榴裙下。
此时,埃及的大臣谋反,弟弟在平息叛乱中丧命。
凯撒征服了埃及,没有将其纳入罗马的领土范围,而是将他和克里奥的儿子推上了埃及的王位,克里奥自然也就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统治埃及。
后来安东尼统治罗马东部,他出兵攻打叛军时候请求获得埃及的财富和给养。
克里奥搭乘船只面见安东尼,她的美貌让安东尼顿时折服。
凯撒死后,罗马大权掌握在其养子屋大维和安东尼手中,安东尼索性与克里奥结婚。
罗马国内一片沸腾,安东尼失去了国内一切支持,屋大维借势夺取了所有的权力。
安东尼与屋大维在海战中舰队受挫,因此大败。
屋大维进攻埃及,安东尼自杀,艳后也被屋大维所擒。
她依旧使用老办法,用美色来诱惑屋大维,没想到屋大维一心想要将她带回罗马,等到凯旋仪式的时候将她示众。
此时的她心灰意冷,一切希望都成泡影,于是她选择了静默的死法,用毒蛇自尽。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有多美从历史文物推断真实面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女人,几千年来,她在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远远多于史书中的记载,她因出众的美貌而闻名,无数的艺术作品将她描绘成“绝代妖后”,“人间尤物”,“尼罗河畔的花蛇”,许多现代美容院都以她的名字命名。
传说她以美貌勾引了罗马两位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凯撒和安东尼,但真实的克利奥帕特拉到底长得有多美呢?克利奥帕特拉是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近三个世纪的最后一位真正的统治者。
她是托勒密一世的后裔,托勒密一世是马其顿的希腊将军,托勒密王朝的创始人,她被称为“埃及艳后”,其实她没有埃及血统,以希腊语为母语。
她统治的帝国包括埃及、塞浦路斯、中东的一些领土以及现在利比亚的部分地区。
她与凯撒的著名关系其实是一场政治交易,克利奥帕特拉需要凯撒的军队来控制当时充满内战的埃及,另一方面,凯撒需要克利奥帕特拉的巨额财富,因为她被认为是当时最富有的女人,能够为凯撒在罗马重新掌权提供资金。
公元前44年3月,凯撒在罗马去世,他的亲密盟友兼养子马克·安东尼与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坠入爱河。
就像她和凯撒的关系一样,双方都能从对方身上得到很多好处。
对克利奥帕特拉来说,这是她在埃及和罗马获得权力的第二次机会,而安东尼则把她的财富视为对抗帕提亚人的有利条件。
历史上的有关克利奥帕特拉的资料都来源于痛恨她的罗马人所记载,他们对她的评价自然带着很强的主观色彩。
他们竭力宣扬她的美色和狐媚,说她有征服所有人的力量,男人只要看她一眼就会被诱惑。
罗马占领埃及后,屋大维及其党羽用贬低克利奥帕特拉来抹黑他的政敌安东尼。
而埃及方面的文献在一场大火中被焚毁,罗马人的评价成为一言堂,他们对她美貌的描写都带着色情和低级趣味。
《埃及艳后》伊丽莎白·泰勒饰克利奥帕特拉到底长什么样,从现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中,我们也许会找到一些线索。
在德国柏林博物馆有一尊据称是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埃及艳后的雕像,这尊雕像所塑造的形象跟美艳沾不上边,头发只是简单的打了个髻,没有耳环,没有项链和其他珠宝,很难想象出她靠这样的外貌去捕获凯撒和安东尼的爱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埃及艳后为何自杀埃及艳后的历史评价
导语: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通常称为埃及艳后。
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
埃及艳后让一条毒蛇来咬死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通常称为埃及艳后。
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
埃及艳后让一条毒蛇来咬死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埃及的生命,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崩亡。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之所以会被叫做埃及艳后,是因为在电影或者文艺上,她被公认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免受罗马帝国的吞并,曾经以色诱盖厄斯·儒略·凯撒和他的手下安东尼,因此被叫做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出生于公元前69年,是当时统治埃及的马其顿王国的后裔。
埃及艳后是一个才貌出众,聪明机智,而且十分擅长手段,居心叵测,她是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特别是在卷入罗马帝国的政治漩涡中,与凯撒、安东尼等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使她成为了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根据传说,尽管埃及艳后被严加看管,但她还是想方设法的拿到了由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在篮子中藏有一种叫“阿斯普”的毒蛇,她让毒蛇咬伤她的手臂,然后昏迷而死。
屋大维满足了埃及艳后的要求,在她死后,将她和安东尼葬在一起。
在她死后,她和凯撒的儿子,以及和安东尼的儿子都被屋大维下令处死了。
随着埃及艳后的逝世,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结束了,埃及并入了罗马,成为了元首的私产。
埃及艳后为何自杀
在埃及,几乎无人不知埃及艳后这个人物。
她就像诡异壮观的金字
生活常识分享。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希腊语:Κλεοπατρα Ζ,又译克利欧佩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
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克丽奥佩特拉自杀身亡,埃及并入罗马,古埃及文明从此走向终结。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生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1](Cleopatra VII,公元前69—前30),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腕,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
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克丽奥佩特拉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
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依照当时的法律,克丽奥佩特拉必须嫁给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统治埃及。
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
克丽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
但丁、莎士比亚等都将这位传奇女人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丽奥佩特拉五世(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姐姐)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淫靡的宫廷中长大。
公元前51年其父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她的异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为继承人,共同执政。
埃及艳后读后感《埃及艳后》是一部由法国作家阿兰·德庞创作的历史小说,描绘了古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一生。
这部小说以其精彩的叙事和深刻的历史背景而闻名,让读者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传奇一生。
小说以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视角展开,通过她的眼睛,读者们得以深入了解古埃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历史研究,将古埃及的风土人情、宫廷政治和外交斗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作为一个女性,在一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她的勇敢和智慧让人钦佩。
她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女性,更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和勇气的女王。
小说中,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与凯撒大帝和安东尼将军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人感动。
她与凯撒大帝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激情和浪漫,而与安东尼将军的爱情则更显深沉和坚定。
她的爱情故事不仅令人动容,更展现了她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她通过与这两位强大的罗马统治者的爱情联姻,实现了她对埃及的保护和发展的愿望,同时也使得她成为了古代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员重要角色。
此外,小说还描绘了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智慧和勇气。
她不仅在埃及内部处理政治事务有方,还在与罗马帝国的外交斗争中表现出色。
她的智慧和勇气使得她成为了古代世界上一位杰出的女性领袖,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这是非常罕见的。
通过阅读《埃及艳后》,我深切感受到了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坚韧和智慧。
她在一个男权至上的时代,以其美丽和智慧,成为了古代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她的爱情故事和政治智慧都让人动容和钦佩。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浪漫的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展现了女性力量和智慧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这位伟大的女性领袖有了更多的敬佩和赞美。
埃及艳后之谜,埃及艳后的故事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希腊语:Κλεοπατρα Ζ,又译克利欧佩特拉七世;约公元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
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
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克丽奥佩特拉自杀身亡(她的死亡方式存在多种版本,有说并非毒蛇噬身,而是被屋大维杀死,成为一桩历史未解之谜),埃及并入罗马,古埃及的文明从此走向终结。
关于埃及艳后之谜,我们来摘要一些流行的说法。
一、死亡之谜克丽奥佩托拉女王自杀了,这位绝代佳人的死,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而且为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留下了一个至今不解之“谜”。
她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自杀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有人认为女王事先安排一位农民带进墓堡一只盛满无花果的篮子,里面藏有一条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让它咬伤了自己的手臂,导致中毒昏迷而死。
也有人认为她早就把毒蛇喂养在花瓶里,用一枚金簪子刺伤它的身体,引它发怒,直到缠住她的手臂。
另外,还有一种相反的意见,认为女王不是死于毒蛇,而是用一枚空心锥子,刺入自己的头部所致。
然而,也有不少人反对上述意见,因为死者的尸体上没有发现刺伤或咬伤的痕迹,在墓堡中也未找到任何有毒的小蛇。
反对这一论据的人则根据考证材料,提出墓堡朝向大海的一侧开有一个窗户,受惊的毒蛇是可以从这里溜走的。
另据女王的医生认定:“在她的手臂上确实有两个不太明显的疤痕。
”看来,她死于毒蛇的论断屋大维也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在他的凯旋仪式上,克丽奥佩托拉的塑像上被安排了一条毒蛇缠绕在她的手臂上。
埃及艳后的任务埃及古代的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被誉为历史上最具神秘魅力和政治智慧的女性之一。
她曾担任埃及艳后近22年的统治者,这段时间里,她面临了许多任务和挑战。
本文将以《埃及艳后的任务》为题,讨论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她的统治期间面临的任务,并探讨她是如何应对这些任务的。
首先,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维护埃及的政治独立。
当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继位时,埃及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附属国。
然而,她并不满足于此,她渴望恢复埃及的独立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积极参与了埃及外交事务,与其他强国进行谈判和联盟。
她与罗马的统治者凯撒和马克安东尼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获得了对埃及权力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埃及的政治独立。
其次,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还面临着经济困境。
她的统治时期正值埃及经济低迷,贫困和饥荒蔓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她鼓励农民种植农作物,并改善灌溉体系,以增加农业产量。
她还提供了贷款和援助给商人和手工艺人,以促进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经济政策,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成功地改善了埃及的经济状况,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个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面临的任务是维护埃及的文化和艺术繁荣。
在她的统治期间,埃及成为了一个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为了推动文化发展,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鼓励文人和艺术家在埃及发展他们的才华。
她举办了文化盛会,邀请各种文化活动和表演进入埃及。
她还给予艺术家和文人经济支持,并建立了艺术学院和图书馆,以鼓励埃及的文化繁荣。
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维护埃及的军事实力。
在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统治时期,埃及的军事实力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
为了增强埃及的军事力量,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并扩大了军队的规模。
她还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军事联盟,以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通过这些举措,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成功地维护了埃及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最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面临的任务之一是维护自己的权力和统治地位。
克丽奥佩托拉七世(笃爱父亲者),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世称“埃及艳后”或“埃及妖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为托勒密十二世所生,虽然克利奥帕特拉拥有埃及法老的称号,然而身上流着马其顿希腊人的血统。
她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室成员之一,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将领托勒密一世获取埃及并建立这个王朝,因此托勒密一世是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先祖。
托勒密王国深受希腊化文明影响,几乎多数托勒密王室成员都说希腊语,并拒绝学习当地的埃及语言,这也是希腊语和埃及语一直并存于宫廷文件上的原因之一,如罗塞塔石碑。
相反地,克利奥帕特拉是王室成员中第一个学会埃及语的,还接受古埃及信仰和神灵。
她的守护女神是艾西斯,在她统治期间,克利奥帕特拉被认为是这位聪慧女神的在世化身。
起初克利奥帕特拉与他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一同在位治理国家,之后根据古埃及的传统,她与亲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婚并共治,但克利奥帕特拉为了成为单独的统治者,遭到放逐。
后来她为了巩固并夺回失去的权位,她与尤利乌斯凯撒结盟并成为其情妇,并与凯撒生了一个男孩凯撒里昂,重揽埃及的统治大权。
在前44年,尤利乌斯凯撒遭到刺杀后,克利奥帕特拉与马克安东尼一同对付凯撒的合法继承人屋大维,并与安东尼生了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克利奥帕特拉塞勒涅二世这对双胞胎,以及托勒密费拉德尔甫斯。
在与屋大维军的亚克兴角战役失利后,马克安东尼自己结束生命,克利奥帕特拉随后也跟着自杀。
根据传统上认为,克利奥帕特拉是在前3 0年8月12日以毒蛇“aspis”咬自己而身亡。
而克利奥帕特拉的儿子,同时也是法老的托勒密凯撒里昂在母亲自杀前夕,因屋大维的命令而被杀,托勒密王国因此被并吞,成为罗马的埃及行省。
她的死亡代表托勒密王国终结,也代表希腊化时期结束,东地中海罗马时代的开始。
直至今日,克利奥帕特拉依旧是西方文明中一个知名的人物,她的形象仍存于无数的艺术作品之中,她的故事在许多文学、戏剧、电影中上演。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解密埃及艳后古墓探测揭开艳后死亡谜团
导语:克莱奥帕特拉七世,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
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
克莱奥帕特拉七世,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王。
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
然而她又红颜薄命,由于罗马爱人安东尼在与屋大维的争斗中惨败,她最后不得不用毒蛇结束了自己39岁的生命。
打开艳后陵墓将解开四大谜团
“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城。
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克莱奥帕特拉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近,开始研究各种自杀的方法。
她躲进了墓堡,但为屋大维所智擒。
屋大维生擒克莱奥帕特拉的目的,是要把她带回罗马,在举行凯旋式时示众。
克莱奥帕特拉七世得知后,陷于绝望,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毒蛇装在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说,虽然《希腊罗马名人传》作者普鲁塔克在作品中描述了埃及艳后之死的详细经过,但后人对此仍有争议。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现埃及艳后的遗体,并对其进行医学检验以还原历史真相。
”
谜团一:埃及艳后是自杀还是被谋杀?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介绍,埃及艳后的死因一直是困扰世界历史学界的焦点话题,“有人说,她是不愿受辱而自杀殉国,有人说是屋大维派人谋杀了她。
有一种说法是,埃及艳后和安东尼要被
生活常识分享。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政治智慧,使她成为文学、艺术和历史研究中常被讨论的人物。
对她的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政治智慧与外交手腕联盟与策略:克里奥帕特拉善于利用她的魅力和智慧与罗马的两位重要人物——尤利乌斯·凯撒和马克·安东尼——结盟。
她与凯撒的关系帮助她重新获得王位,并巩固了她在埃及的统治地位。
与马克·安东尼的联盟则进一步增强了她的权力,尽管最终也导致了她的失败。
二.维护埃及独立:克里奥帕特拉致力于维护埃及的独立和繁荣。
在她的统治下,埃及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发展。
她的外交手腕使她能够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中保持相对的自主性,尽管这种独立最终在她去世后终结。
二. 文化影响与形象1.语言与文化:克里奥帕特拉是一位文化多样性和学识广博的女王。
她是托勒密王朝中少数能够讲埃及语的统治者,这使她能够与埃及人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此外,她还精通希腊语和其他多种语言,展现了她的智慧和学识。
2.文学与艺术:克里奥帕特拉在文学和艺术中被塑造为一个充满魅力和智慧的女性。
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便是以她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她在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3. 历史评价与争议三.功与过:历史学家对克里奥帕特拉的评价褒贬不一。
一方面,她被视为一个政治天才和魅力非凡的女性,成功地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掌控权力。
另一方面,她的失败和埃及的最终沦陷也让一些人对她的决策提出质疑。
罗马视角:罗马史料中对克里奥帕特拉的描绘往往带有偏见,许多罗马历史学家将她视为一个妖媚而狡诈的女性,试图通过魅力和诡计操控罗马政客。
现代历史学家则尝试通过更多角度重新评估她的角色和影响。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是一位极具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历史人物。
她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使她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了埃及的相对独立,而她的个人魅力和文化影响则使她成为历史和文学中的传奇人物。
三、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七世] - 人物简介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
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
公元前69年,克莉奥佩特拉出生在亚历山大埃及王宫,到她登基的公元前51年,她已是如花似玉的少女。
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依照当时的法律,克丽奥佩特拉必须嫁给自己的弟弟,即托勒密十三世),统治埃及。
不幸,此时的托勒密王朝已是风雨飘摇,此时,适逢恺撒追击庞培来到埃及,对埃及的王位之争进行调停。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得此消息,乘船于夜间潜入亚历山大里亚,以毛毯裹身,由人抬到恺撒房门前。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突然出现于恺撒面前,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勇气和美貌深深打动了恺撒。
她很快就成了他的情妇,赢得了埃及的独立与安宁。
恺撒死后,,克莉奥佩特拉又将顾盼有情的眼睛瞄上了罗马的另一位将军安东尼。
在小亚细亚的塔尔苏斯,那艘巨大的金尾画船一靠岸,英俊潇洒、热情奔放的安东尼就如醉如痴,他整容十次上了大船,为了“临凡的女神”,奉献了整个身心何毕生的事业。
克莉奥佩特拉本想借助安东尼实现自己的理想,却被安东尼如火的激情煽起了爱情的烈焰,烧毁了安东尼,也烧毁了克莉奥佩特拉自己。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亚克兴海战],但不幸战败。
克莉奥佩特拉被捕后,当屋大维去看望自己的俘虏时,她还施展手腕,千方百计哄骗和迷惑屋大维,然而未能奏效。
克莉奥佩特拉万念俱灰,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叫做“阿普斯”的毒蛇装在无花果的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
四、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七世] - 探索死亡的奥秘克娄巴特拉女王自杀了,这位绝代佳人的死,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而且为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留下了一个至今不解之“谜”。
她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自杀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埃及艳后死因之迷自杀还是谋杀?
导语: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到的回事金字塔、木乃伊,但是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还有一个未解谜团,那即是托勒密王朝的最终一位艳后克利奥帕特拉
提起埃及,人们首先想到的回事金字塔、木乃伊,但是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还有一个未解谜团,那即是托勒密王朝的最终一位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公元前69年~公元前30年),究竟是因何而死的呢?
克娄巴特拉七世,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终一任女法老。
在她身后,埃及变成罗马行省。
她也即是后世所熟知的“埃及艳后”。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利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宫殿中长大。
她是马其顿人的后嗣,美貌拔尖、姿色出众。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逝世,依照遗诏和其时法律规定,21岁的克利奥帕特拉和比她小六岁的异母弟弟结成夫妻,一起在朝。
由于在宫殿奋斗中失败,公元前48年,她被其弟逐出亚历山大城。
她狼子野心,在埃及和叙利亚边界一带招募戎行,准备回埃及跟弟弟抢夺王位。
此刻,适逢恺撒追击其政敌庞培来到埃及,他以罗马国家元首的身份,对埃及王位之争进行调停。
在此过程中,克利奥帕特拉的一个党人想出了一条巧计:把女王包在毯子里,然后派战士化装成商人,把女王抬到克利奥帕特拉的行馆。
其时恺撒还以为是行囊,打开一看,使恺撒又惊又喜,出现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具有维纳斯女神般的黄金身段、妩媚杰出的风韵、甜美艳丽的女子——克利奥帕特拉。
恺撒马上为她的美貌所倾倒。
两人一见钟情。
生活常识分享。
[键入文字]埃及艳后死亡背后的四大谜团埃及艳后死亡背后的四大谜团埃及艳后死因之谜:克娄巴特拉七世,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
在她死后,埃及成为罗马行省。
她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埃及艳后”。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里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 年,从小在宫廷中长大。
她是马其顿人的后裔,美貌出众、姿色超群。
公元前51 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按照遗诏和当时法律规定,21 岁的克里奥帕特拉和比她小六岁的异母弟弟结成夫妻,共同执政。
由于在宫廷斗争中失败,公元前48 年,由于在宫廷政变中失败,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被与其共同执政的异母弟弟(也即其丈夫)驱逐出亚历山大城。
她不甘心失败,在埃及边界招兵买马,准备东山再起。
此时,适逢罗马国家元首凯撒追击他的叛臣庞培来到埃及,他便以其特殊身份,调停埃及王位之争。
艳后克娄巴特拉以具有维纳斯女神般身材、风姿绰约的出现在凯撒面前,她的美貌立刻使凯撒着迷了。
埃及艳后是怎么死的作为克娄巴帕特拉夜闯军营这一“壮举”的回报,也就是色诱凯撒成功了,她成了埃及女王并独揽大权。
不料公元前44 年月15 日凯撒遇刺身亡,无奈之下她失意地离开了罗马。
安东尼在凯撒死后,罗马称雄。
当他在东方殖民地巡视时,早己令他垂涎欲滴的美人克娄巴特拉,很快投进了他的怀抱,自然舆论对他们两人的婚礼持批评态度。
在屋大维的挑拨下,罗马取消了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并收回了他的所有权力。
公元前30 年,屋大维逼近埃及,此时埃及军队发生内乱,安东尼自杀了,时年52 岁。
1。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埃及艳后介绍
本名: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别称:埃及艳后
所处时代:古埃及托勒密王朝
民族族群:古埃及人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通称为埃及艳后。
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
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过,研究证明她死于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
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据传说,尽管她被严加看管,她还是设法得到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内藏有一种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
让毒蛇咬伤手臂昏迷而死。
屋大维满足了她临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东尼埋葬在一起。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恺撒所生的儿子恺撒里昂以及她和安东尼所生的长子亚历山大,均被屋大维下令处死。
随着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之死,长达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结束,埃及并入罗马,成为元首的私产。
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盖厄斯·儒略·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安东尼,因此又通称为埃及艳后。
八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埃及的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埃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克莉奥佩特拉七世,被誉为古代埃及最有名的艳后之一。
她以其美貌、智慧和政治手腕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克莉奥佩特拉七世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古代埃及的影响。
一、克莉奥佩特拉七世的早年经历克莉奥佩特拉七世于前69年出生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她是埃及著名法老希腊王朝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
由于她的祖先是希腊人,克莉奥佩特拉七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多国语言,包括埃及的普通语、希腊语、以及罗马共和国的拉丁语等。
二、克莉奥佩特拉七世的政治手腕作为埃及最后一位法老,克莉奥佩特拉七世在政治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手腕。
她以权谋手段维护了托勒密王朝的独立地位,并与罗马帝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克莉奥佩特拉七世巧妙地利用她的美貌和魅力,获得了罗马的支持,特别是罗马将军凯撒和马克安东尼。
她与凯撒成为了情侣关系,并生下了凯撒的儿子塞萨林。
三、克莉奥佩特拉七世与马克安东尼的凤凰情缘凭借着她与凯撒的关系,克莉奥佩特拉七世成功地在埃及夺回了王位。
尽管凯撒的暗杀使得她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但她很快又与罗马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马克安东尼结为情侣关系。
克莉奥佩特拉七世与马克安东尼共同统治埃及,并为此建立了一个繁荣的文化中心,将亚历山大港变成了东方文明与希腊文化的交汇点。
四、克莉奥佩特拉七世的末日然而,在与罗马帝国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克莉奥佩特拉七世与马克安东尼的关系逐渐破裂。
马克安东尼最终放弃了与克莉奥佩特拉七世共同生活的机会,而与另一位罗马女子结合。
这一事件使克莉奥佩特拉七世深感背叛与绝望,于公元前30年自杀身亡。
克莉奥佩特拉七世的死标志着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终结,埃及也从此进入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总结:克莉奥佩特拉七世以其聪明才智、美丽魅力和政治手腕成为古代埃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她通过与罗马帝国建立联盟,巧妙地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地位,并在政治和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她最终以悲剧的方式离开人世,但她留下的影响仍然对后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埃及艳后”婚姻生活两次嫁给亲弟弟
导语:“埃及艳后”婚姻生活揭秘:克列奥帕特拉又称克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她的弟弟、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三世,两人共同执掌政权。
托
“埃及艳后”婚姻生活揭秘:克列奥帕特拉又称克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她的弟弟、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三世,两人共同执掌政权。
托勒密十三世去世之后,弟弟托勒密十四世继位,克列奥帕特拉又与这位兄弟结为夫妇并共同执政。
据说凯撒攻入埃及首都的时候,克列奥帕特拉突然来到凯撒面前,以她的绝世美貌彻底征服了这位入侵者,此后她和凯撒共同掌握埃及的权力。
后来克列奥帕特拉杀害了托勒密十四世,由她与凯撒的儿子小凯撒继位,称托勒密十五世。
克列奥帕特拉还曾经跟凯撒的老部下、罗马的新巨头安东尼结婚,借此稳定了自己的权力和埃及的局势。
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
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
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克丽奥佩特拉自杀身亡(她的死亡方式存在多种版本,有说并非毒蛇噬身,而是被屋大维杀死),埃及并入罗马,古埃及的文明从此走向终结。
埃及艳后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美人,然后要了解“埃及艳后”,首先要了解她所处的时代。
生活常识分享。
“尼罗河畔的妖妇”埃及艳后的神奇宫殿
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
有人说,克莉奥佩特拉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腕,心怀叵测。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丽奥佩特拉五世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淫靡的宫廷中长大。
2000多年来,肯定有足够的关于这位历史上最有魅力的女王的传说和神话。
直到1996年,海洋考古学家弗兰克。
戈迪奥才在亚历山大东港发现了克娄巴特拉女王沉没的安蒂亚霍多斯岛。
“奢侈豪华、与众不同、色彩绚丽”,戈迪奥这样描绘这座充满了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悲惨命运的水下宫殿。
戈迪奥不仅发现了克娄巴特拉和凯撒所生的儿子凯撒里翁的玄武岩上身雕像,而且还发现了安东尼自杀的地点:安东尼是克娄巴特拉的最后一位情人和丈夫,当他的死敌渥大维占领了亚历山大后,他可能逃到一个狭长的半岛上。
据说公元前30年,安东尼就在这个岛上拔剑自刎,悲伤的克娄巴特拉与篮子中的眼镜蛇握手了。
埃及艳后的神奇宫殿,至今未解。
关于《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探讨吴俐珍内容摘要: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以为女王,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腕,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
本文重点介绍克丽奥佩特拉生前的事迹及形象,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但这位埃及女王与罗马两代统帅的浪漫情史,最终都以悲剧而告终。
她的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关键字: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恺撒安东尼克丽奥佩特拉的一生一、克丽奥佩特拉与恺撒全世界的人们一提起“埃及艳后”,就如同中国人说到“巫山神女”,似乎都有些悠远深长的香艳味道。
这大约是由于从古到今,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对这位魅惑了罗马元首恺撒和大将安东尼两位盖世英豪的绝世美女唠叨不已。
关于她的生平,史书记载均语焉不详,且多站在罗马的立场。
从《埃及艳后》这部影视中,我们可以知道,克丽奥佩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同时也是埃及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女性之一。
在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艳后》这部影视中,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一个美丽、残忍、奢侈、淫荡、野心勃勃、富有心计的埃及艳后。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大概出生在公元前69年,从小在骄奢淫逸的宫廷中长大。
那时候埃及是一个富裕但政治上非常不稳定的国家,曾一度扩张到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托勒密王国此时只限于埃及本土了。
日益强大的罗马侵蚀了这些地区,并对埃及虎视眈眈。
早在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二世就同罗马签订了一个条约,即罗马每年以元老院的名义派代表去埃及,担任托勒密五世的保护者,很快,埃及就开始成为罗马众多的傀儡之一。
公元前52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她的异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为继承人,共同执政。
这是古代埃及的传统,兄妹联姻,即可以保证王室血统的纯正,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制止王室内部权力角逐,以免祸起萧墙,托勒密王朝沿袭了这一做法。
然而事与愿违,不久,托勒密十三世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之间就发生了权力之争。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在与托勒密十三世的斗争中失利,逃到了阿什克伦,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势单力薄,无法与托勒密十三世正面抗衡,正当她愁眉不展的时候,恺撒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让她看到了希望。
公元前48年,恺撒在发萨卢战役中击溃了庞培并一路追踪到了亚历山大里亚。
埃及当时主持朝廷政事的宦官波提努斯鼓动年轻的托勒密十三世下令派人杀害了庞培,并砍下其头颅送给恺撒,以讨好恺撒。
但是,当恺撒面对对手被杀死的惨状时,并没有感激埃及人,而是留下了悲痛的眼泪。
由于恺撒驻军亚历山大里亚,受到波提努斯的反感与谴责,为扭转被动局面,恺撒秘密召见了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这正中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下怀。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特地的制造场景,乘着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用地毯包裹着自己,命心腹假装是送地毯给恺撒以躲过托勒密十三世的眼线,来到了恺撒居住的宫殿。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突然出现于恺撒面前,她的勇气和美貌深深打动了恺撒,令恺撒马上爱上了她,于是克丽奥佩特拉很快成为了凯撒的情妇。
接着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联合恺撒对付托勒密十三世。
而托勒密十三世在对恺撒的亚历山大里亚战争中遭到了失败,溺死于尼罗河。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依恃恺撒,重新登上了女王的位置,巩固了自己在埃及的地位,成了埃及实际的统治者。
而在名义上则按照埃及的传统,她又与另一异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结婚,共同统治埃及。
布匿战争以后,罗马在地中海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亚历山大的三个继承王国唯有埃及还苟延残喘,但也是摇摇欲坠。
为了取悦于恺撒,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百般逢迎,盛宴款待,陪伴他乘坐游船,带着400条战舰,溯尼罗河而上,勘探全国,日子过得甚是快乐。
不久,恺撒因战事去小亚细亚,后转回罗马,并举行了凯旋仪式。
其时,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为恺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恺撒里昂。
公元前46年,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和托勒密十四世一起应邀前往罗马,备受殊荣。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东方国家的王子或者国王在通常情况下只能以人质或者请愿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如之前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在公元前59年到达罗马时,就是为了寻求罗马的援助,帮助其恢复王位。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所受的礼遇是她的先辈们所没有的,她当时是住在第伯树对岸的恺撒私人宅邸。
而且据阿庇安记载:“恺撒为他的女祖先维纳斯建立了一个神庙。
他在神庙的周围划出一块土地来,目的是为罗马人建立一个广场,这个广场不是用来做买卖的,而是作为处理公务的会议地点,好像波斯人的公共广场一样,人们在这里集会以请求公平法律或学习法律。
他把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美丽肖像放在女神旁边,这个像直到现在还在那里。
”阿庇安是早期罗马帝国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约生于公元95年,卒于公元165年,可见在公元2世纪的时候,人们依然看见维纳斯神庙中的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肖像。
维纳斯是朱利乌斯家族的家族神,恺撒把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肖像放在家族神的神庙中,是不是意味着恺撒承认了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他的妻子呢?抑或是一种胜利的象征?我们无从知道,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胜利的象征。
在凯旋仪式后,罗马的人民对恺撒的尊敬和畏惧是空前的。
每个部落,所有的行省及所有和罗马同盟的国王都毫无节制地把一切光荣都加在他身上,使他快乐,甚至那些神圣的光荣也加在他身上。
史学家苏韦托尼阿斯认为,恺撒接受了过分的尊荣,他的光环让他耀眼,同时也让他更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他滥用职权还有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引起了法老院的不满,他们最终联合起来,于公元前44年3月5日暗杀了恺撒。
眼看就要成为罗马世界的第一夫人的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美梦顷刻化为泡影,黯然离开了罗马。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在恺撒死后,回到了埃及。
狄奥认为,从罗马回来后不久,托勒密十四世就死了,恺撒里昂登上了王位,即托勒密十五世,他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共同统治埃及。
而约瑟夫斯认为是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毒死了托勒密十四世。
不管怎么样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同罗马的关系暂时告一段落了。
二、克丽奥佩特拉与安东尼恺撒死后,安东尼称雄于罗马。
他在菲力比战役中最后击败共和派领袖布鲁图斯和喀西约的军队后,按照与屋大维的协议巡视东方行省,筹措资金。
菲力比战争之后,屋大维回到了意大利,而安东尼则前往亚细亚。
在亚细亚,安东尼会晤了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塔尔苏斯会见。
普鲁塔克对塔尔苏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她沿着西德那斯河航行过来了,船尾镀金的大型驳船,紫色的张开的帆,银质的船桨,长笛、横笛、竖琴演奏的音乐十分动人。
她悠然的躺着,上铺一金色华盖,打扮的活像画中的维纳斯。
许多年轻的男孩,像画中的丘比特,各在两旁,为其扇风;女仆们则打扮成海神和美惠三女神,一些人掌舵,一些人拉绳。
他们身上的香气飘散,河岸亦能闻见。
这是维纳斯与巴克斯共进宴会。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维纳斯形象,让人们联想到安东尼自比狄奥尼索斯。
因而塔尔苏斯会见就不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外交事件,而是阿芙洛狄忒和狄奥尼索斯的会晤。
这对于动荡年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来说,救星是他们所期盼的。
神与神的会晤似乎向他们预告了一个新的黄金时刻的到来。
据阿庇安记载,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到塔尔苏斯只不过是为了向安东尼汇报情况,安东尼质问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在替恺撒复仇的事业中没有和他们共艰苦。
但在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为自己开脱之后,安东尼却原谅了她,或许安东尼坠入了情网。
阿庇安认为,生性多情的安东尼为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机智和美丽而着迷了,尽管那时候安东尼已经四十多岁了。
或许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
但阿庇安认为,早在公元前55年,安东尼在亚历山大里亚做加宾尼斯部下的骑兵司令官时,就见过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当时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还是一个小女孩,安东尼就爱上了她。
但是,我们无法从其他的历史资料证实他的说法,或许这只是一个猜测。
塔尔苏斯会晤以后,安东尼随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来到了亚历山大里亚。
安东尼到亚历山大里亚的时候,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据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在埃及过着百般奢侈的生活。
据说,安东尼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平常吃饭的时候,都要同时烤上八头乳猪,不是真的要吃八头乳猪,而是为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准备的。
当然,在骄奢淫逸的生活中,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并没有忘记激发安东尼的政治和军事使命。
如安东尼有一天去钓鱼,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暗地里派人在鱼钩上放一条死咸鱼,然后说:“放下鱼钩吧,将军,我们这些穷苦的法罗斯人和卡诺普斯人,你的游戏舞台应该是在城市里、在行省里和王国里。
”他们在埃及一起度过了公元前41~前40年的冬天。
公元前40年夏,安东尼回到意大利。
此时,安东尼和屋大维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他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奥克塔维娅为妻,以罗马传统的联姻方式巩固政治上的联盟。
到公元前37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加深,安东尼回到东方,准备远征帕提亚。
他以征途艰辛,不宜安置于军营为理由,把奥克塔维娅遣送回罗马。
而当安东尼到达安条克,即邀请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会面,并且,违反罗马的传统习惯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结婚。
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结合,并非全由情欲所驱使,而是具有政治目的。
安东尼企图稳定罗马的东方行备,准备远征帕提亚,以及同屋大维进行斗争,亟需得到埃及在财政上的支援。
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正当埃及托勒密王国发生深刻的社会危机之时,她施展种种手腕,包括运用迷惑安东尼的方式,以图在罗马的强权之下,维护和发展托勒密王国,加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
为了满足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的野心,安东尼把埃及、科埃雷-叙利亚和塞浦斯路,赠给克丽奥佩特拉七世。
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支持安东尼远征帕提亚,结果未能获胜。
公元前34年,安东尼出征亚美尼亚得胜后,不是在罗马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按照埃及的礼仪来举行凯旋式,两人同登黄金做成的王座,克丽奥佩特拉称为“诸王之女王”,其子托勒密十五世恺撒里昂被称为“诸王之王”。
接着给他们的四个儿女赠予了土地。
在这以后,屋大维和安东尼的关系更为恶劣。
公元前33年秋,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往尤卑亚,在那里集结了舰队和士兵。
公元前3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的矛盾趋于尖锐,完全决裂了。
安东尼应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之求,正式修书遗弃其妻奥克塔维娅。
屋大维也发誓为其姐所受的侮辱报仇。
他不顾冒犯罗马的传统习俗从维斯塔贞女手中取得安东尼放置于神庙中的遗嘱,公布于众。
安东尼的遗嘱记述了他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及其子女的领土分配,还指令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将其遗体安葬在亚历山大里亚。
从这个遗嘱中,可见安东尼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多么的爱恋。
遗嘱一公布,舆论哗然,群情激愤。
据此,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特里布斯大会”以侵占罗马人民财产为由,对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宣战,并剥夺了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以及其他一切权力。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亚克兴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