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工程物探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661.59 KB
- 文档页数: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摘要: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是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方法。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可以明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地质问题,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
本文主要对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探讨,以期能对相关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测;技术应用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建设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我国当下的建设工程而言,对勘测的深度以及分辨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勘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应对原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或改革,使其符合当下的建筑需求。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地质勘测方法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的重要作用分析1.1保证建设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因此,施工企业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要考虑的内容应包括施工规划、项目投资、施工管理等,以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地质条件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地质结构不稳定会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施工的难度,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
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做好地质调查工作。
相关人员应了解施工周围的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参考勘察依据,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1.2确保后期工程施工的安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内容广泛,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
如果某一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因此,有关人员应全面落实各环节的施工作业,做好现场监督检查工作。
从实际情况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前没有做好地质调查,或者没有掌握周围的地质环境。
因此,地质调查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后期建设安全的重要环节。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探讨了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RS)等3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浅层地质反射法以及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等物探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和技术;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深度、广度以及精度都提出了更好地要求,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技术的发展。
1 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是现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较为先进的综合性基础操作。
地址点测法、路线测绘法以及实测剖面图法等方法是现目前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的主要工作方法。
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区在进行地质勘测时,应当首先了解该区域地壳的活动情况和地壳的稳定性,再采用专业的手段来进行地质工程测绘,同时开展其专项地质问题研究工作。
现目前,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RS)都是现目前程地质测绘与编录的发展情况。
2 3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3S技术即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遥感技术(RS)。
现目前,3S技术广泛应用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
2.1 全球定位技术(GPS)的应用全球定位技术(GPS)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确定观测点的三维座标方面。
全球定位技术(GPS)相比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不要求观测点间通视、观测时间短、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以及可全天候观测等优势,同时也可以将GPS采集和储存的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分析与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及技术应用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勘测方法上还是在方法运用上都有创新性的突破。
本文将结合地质勘测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进一步分析地质勘测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方法;技术应用70年代以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极为缓慢,不仅缺乏必要的地质勘测设备,更是在地质勘测方法和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勘测水平差,设备落后不齐全,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几乎为零,这些明显的不足之处限制了地质勘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探指数在世界上同类勘测中占有极低的比例。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技术人才的增多,我国的水利水电地质勘测水平取得了飞速的提高,地质勘测设备得到了完善的配备,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
在地质勘测技术日益成熟的过程中,我国也自发研制和总结出高效的勘测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国勘测技术的提升。
另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技术要全面研究,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也要具有一定的广度,从而满足地质勘测所需要的各种要求。
面对勘探深入的研究,很多传统的物理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因而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勘测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挖掘和创新更高效的勘测方法和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水利水电地质勘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在勘测方法中属于非常基础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大范围的地质调查和取样获取第一手材料,并在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水利勘测也是一项基础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同时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勘测手段。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采用大范围的地质勘测调查取得最真实可靠的一手材料,并运用多种理论学只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地质情况,找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手段,深化分析,综合各种数据,以便使得地质问题得到全方位的解决。
工程施工物探检测一、工程施工物探检测的原理工程施工物探检测是通过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采用各种物探方法对地下情况进行探测。
物探方法主要包括电法、磁法、雷达、地震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地下不同介质对电磁波、声波、磁场等的散射、反射特性而展开的。
1. 电法:电法是一种基于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探测地下结构和地质情况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电极,利用电流在地下传播的方式,测定地下不同介质的电阻率,从而识别出地下构造。
2. 磁法:磁法是一种利用地下岩石的磁性差异来进行探测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磁场探头,测定地下不同介质的磁性响应,可以了解地下情况。
3. 雷达: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反射特性来进行探测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雷达,发送电磁波,测定地下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可以揭示地下情况。
4. 地震:地震是一种利用地下介质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进行探测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地震仪器,发送地震波,测定地下介质对地震波的反射和传播情况,可以了解地下结构。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物探方法,这些方法在工程施工物探检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地下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地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二、工程施工物探检测的方法工程施工物探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前期调查、仪器选择、数据采集、数据解释和报告编制等环节。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前期调查:在进行工程施工物探检测之前,需要对工程区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情况,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
2. 仪器选择: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探仪器进行检测。
不同的物探方法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选择合适的仪器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3. 数据采集:在实际检测中,需要对地下情况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布设不同的探测仪器,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磁性、声波传播速度等参数,获取相关数据。
4. 数据解释: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识别地下结构和地质情况。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领域的地质勘察方法得到提升,其深度、广度和精度均有所提高。
然而,许多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和需求。
地质工程勘查中需对整体勘查进行分析,确保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综合控制,加强质量与智能调控,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电业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方法;难点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水利水电工程对地质勘察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勘探深度和精度的提升使得传统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无法满足建设工程的要求。
我们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察技术以及新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地质勘察方法。
近年来,由于地质学等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的勘察方法也受到新的思想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不同地质勘察技术及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特点在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如小型水坝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移民安置与水土保持等。
然而,地质勘察方法繁多,包括了3S技术、物探技术、钻探技术等,且不同地质勘察方法各有优劣。
为了提高地质勘察方法的应用效果,在选择地质勘察方法时,除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需求和精确度要求等实际情况外,还必须在确定地质勘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制订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方法应用计划,严格遵循规定的勘察方法应用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以确保各项勘察操作的规范性。
同时,还需将相关技术要求和管理制度充分贯彻执行。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1、应用物探勘察方法物探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通过采用物探勘察方法可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引入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对物探技术进行改进,提高了彩色图像的清晰度,增强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并取得了体积上的突破。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摘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将有利于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与稳定,有利于全面防患地质灾害,有利于工程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有利于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
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及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地质勘探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工程地质勘测方法及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应用技术引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工程地质作为影响甚至决定工程的质量的要素,在施工前,应该对区域内的土壤、岩石性质、断层分布和地下水状况进行判断,必要时需要制作出相应的力学模型结构。
后期施工过程中,也要根据地质勘测结果,严密防控工程建设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增强地质稳定性。
1地质勘探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1.1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地质勘探成果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项目的成本,而准确的地质勘探成果,不仅会影响到设计人员对基础的选择、材料的选择,还会影响到以后的施工进度,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整体安全。
因此,在项目实施前,应对其地质结构、水文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以便为今后的施工提供精确的数据,并能有效地控制项目的造价。
1.2确保工程建设使用的安全性水利水电是一项涉及水、电、土建、设备等多方面的大型综合项目,土木工程是其最关键的一环,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复杂,若不仔细勘察,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安全。
1.3提高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投入巨大,如果不合理的设计,会使整个项目的综合效益降低。
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前期的勘测,若不认真地进行勘测,则会导致后期的不均匀沉降。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方法2.1山地地区的勘探山地勘探是一种采用人工、机械手段进行深坑、深井、深槽等探测地表地质情况的一种技术。
山地勘探可以直接进行试验、取样和观察,因为山地地质调查技术相对简单,所以在地质调查中经常使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发布时间:2021-06-09T15:25:33.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曾柯耀李春宇[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不仅关乎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也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效率,想要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必须先落实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不仅关乎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也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效率,想要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必须先落实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
本文主要论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模式,妥善消除勘察工作中的难点,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落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方法及难点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自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关键流程,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前期工作。
基于此,我们应该明确地质勘察的难点和主要方法,以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地质勘察工作,从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工后能够稳定运行,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简单探讨。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难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想要高质量的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先明确地质勘察的目标和难点。
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我们总结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五个难点:第一,掌握地层岩性的变化规律。
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比如覆盖层的性质和厚度,岩体性质和风化带特征等等,全面采集相关信息的难度较大。
第二,勘察工程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包括岩层的产状变化、断层性质、破碎与裂隙密集带的分布情况等等。
第三,采集工程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含水性特征、库坝区的渗漏途径以及滑坡体的位置及性质等信息。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摘要:近几年,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领域的地质勘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很多传统的物探技术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地质工程的勘探过程中,要对整体的地质勘探展开相应的分析,最后要确保对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展开综合性的控制,以此来强化整体的质量调控和综合性的智能调控,最后要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具有建设性的发展,这对于水利水电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精度上,水运工程对地质勘察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在对勘探深度和勘探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传统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设工程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要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新形势等作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佳的勘察方法。
近年来,随着地质学和其它基础科学的发展,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方法也随之产生了新的思路。
文章重点介绍了几种地质勘查技术和方法在国内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开发情况。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特点在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测技术可用于小型水坝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移民安置与水土保持等诸多领域,但因为3 S技术、物探技术、钻探技术等多种地质勘测方法,其优缺点也不尽相同。
所以,要想提高地质勘测方法的应用效果,除了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需求以及精度要求等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地质勘测方法之外,还必须要在确定地质勘测方法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勘测方法应用方案,严格按照规定的勘测方法应用流程及注意事项来进行地质勘测工作,保证各项勘测操作的规范性,并将有关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一)遥感技术的应用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遥感技术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因为拥有广阔的视域、丰富的信息、具有立体感、卫星影像周期性再现和获取数据速度快等优点,遥感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与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与之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勘测手段及应用水平重新认识和审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勘测手段及其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各种勘测方法的发展及其综合应用,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方向发展。
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紧密结合,对加快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GP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在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受限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运用GPS可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不同,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
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1、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由于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对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有重大作用。
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研究此问题必用的手段。
2、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的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现场观察、复查和检查查明了许多久拖不决的影响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大型或较大型、塌滑体的数量,分布及其稳定状态。
3、岩溶调查利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
清江招来河、高坝洲,黄河万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红外航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电阻率测深法点),通过逐次加大供电电极,AB极距的大小,测量同—点的、不同AB极距的视电阻率ρS 值,研究这个测深点下不同深度的地质断面情况。
电测深法多采用对称四极排列,称为对称四极测深法。
在AB极距离短时,电流分布浅,ρS曲线主要反映浅层情况;AB极距大时,电流分布深,ρS曲线主要反映深部地层的影响。
ρS曲线是绘在以AB/2和ρS为坐标的双对数坐标纸上。
当地下岩层界面平缓不超过20度时,应用电测深量板进行定量解释,推断各层的厚度、深度较为可靠。
二、应用领域:电测深法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煤田地质工作中应用较多。
除对称四极测深法外,还可以应用三极测深、偶极测深和环形测深等方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控制,实现电阻率法中各种不同装置、不同极距的自动组合,从而一次布极可测得多种装置、多种极距情况下多种视电阻率参数的方法。
对取得的多种参数经相应程序的处理和自动反演成像,可快速、准确地给出所测地电断面的地质解释图件,从而提高了电阻率方法的效果和工作效率。
高密度电法实际上是集中了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
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高密度的观测点。
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
二、应用领域:在条件适当时,此方法对工程物探以及探测煤矿的老硐,探测古墓墓穴等有较好的效果。
三、优缺点:与常规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1.电极布置一次性完成.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故障和干扰,并且提高了效率:2.能够选用多种电极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可以获得丰富的有关地电断面的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避免了手工误操作。
随着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发展,高密度电法资料的电阻率成像技术也从一维和二维发展到三维,极大地提高了地电资料的解释精度。
激发极化法一、基本原理:是根据岩石、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来寻找金属和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方法。
它又分为直流激发极化法(时间域法)和交流激发极化法(频率域法(SIP))。
物探在水利方面的应用摘要: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
在自然界,不同的物理作用具有不同的物理场,而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在各物理场方面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起相应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称之为异常场。
地球物理勘探(磁法、氡气测量、地噪声观测、电测深)工作。
通过各种物探工作,圈定了控制热水的断层破碎带。
临川温泉的出露明显地受断层破碎带的控制。
大量资料表明,地球物理方法是地下热水勘探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根据综合物探方法推断成果,钻探出了地下热水。
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是中水北方公司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工程对象的全面测试可以取得较为完整的数据资料,再经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可对工程建筑物的地质环境或工程质量做出科学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石漫滩水库、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马来西亚里瓦古水电站、黑河正义峡水利枢纽、北京永定河堤防、永定新河堤防、云南李仙江戈兰滩水电站等十几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详图阶段的物探勘查和建基质量物探测试工作。
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渠、南水北调东线、新疆艾比湖生态保护、引滦入津州河暗埋段改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等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在涉外项目中,完成了马来西亚里瓦古水电站、刚果英布鲁水电站、佛得角圣地亚哥岛泡衣崂水库、毛里塔尼亚阿塔尔水库、巴基斯坦高摩赞水电站等工程的地球物理勘探和工程监理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积极拓宽物探技术服务市场,逐渐开展岩土工程测试,已完成了数百个工民建项目的基础质量测试和建筑物结构质量评价等技术工作。
通过科学实践,丰富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质雷达与探空雷达相似,利用高频电磁波(主频为数十数百乃至数千兆赫)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由地面通过发射天线(T)向地下发射,当它遇到地下地质体或介质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并返回地面,被放置在地表的接收天线(R)接收,并由主机记录下来,形成雷达剖面图。
物探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地球物理勘探是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物探测试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介绍,说明了物探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物探技术;工程勘察;水利工程1、引言物探,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
工程物探、岩土工程物探与检测,从学科讲是一个独立学科,但在勘察领域它是从属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种手段,是一门综合应用技术。
勘察领域中钻探、物探、岩土力学试验,三者是互补的,密不可分的。
物探之所以能够解决或查明有关地质和工程问题,是因为所要探测的地质对象与周围介质间存在某种物性差异,而这种物性差异可影响被寻找地质体周围某种天然或人工物理场的分布特征。
物探技术就是利用先进的物探仪器来摄取这些物理场的分布并与均质条件下的物理场相比较,找出差异的部分来研究与勘探对象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地质问题或工程问题之目的。
2、工程物探技术方法目前国内物探主要开展的方法有:浅层地震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面波法、地震映象法、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TEM法)、工程CT (层析成象技术)、桩基无损检测技术、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工程测井、声波探测和常时微动测试等。
2.1 浅层地震法浅层地震法是根据地下介质的波阻抗差异,利用纵波勘探的一种人工地震探测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测定覆盖层厚度,确定基岩埋深起伏情况,查找构造追索断层等。
2.2 瑞利面波法瑞利面波法是根据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利用瑞利面波勘探的一种人工地震探测方法。
该方法具有能量大,衰减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进程中遇到密度变化时会出现频散现象,速度突然变化,在频散曲线上出现异常。
可用于探测地下异常体及密度变化情况。
2.3 地质雷达地质雷达是根据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利用电磁波检测地下异常体或地层分层的一种检测方法,天线中心频率不同,探测深度及分辨率,随之改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天线。
水利科技369 水利工程物探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郑 杰(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我国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水文环境。
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水利工程建筑的重中之重,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则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安全性的重要技术工具。
基于此,本文针对水利工程物探技术方法展开分析,进而研究物探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有序进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物探技术;水利水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水利工程这项惠民惠国项目的建设质量的重视。
水利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和更新,物探技术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点技术内容。
1 水利工程物探技术的重要性 物探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
基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质条件复杂的基本国情,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区域呈分散状,水利工程建设的区域地质条件也呈现差异化。
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勘测手段在进行水利工程勘测时出现了工作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而物探技术能以其自身的技术的丰富性、准确性、专业性能够推动水利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顺利进行。
物探技术通过地质勘测形成专业的勘测数据,帮助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速度,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水利工程物探技术方法 现阶段,水利工程物探技术有电法勘探法、地震勘探法、层析成像法、水声勘测法、放射勘测法等多种类型。
本文主要介绍物探技术中的电法勘探法、地震勘探法。
2.1 电法勘探法 电法勘探是水利工程中物探技术较为常用的技术之一。
电法勘探的工作原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区域构建电场,将电极插入地表中,以大地为传播的介质,在设备释放电力之后,根据电流遇到不同岩石结构反馈呈现的不同电场,并对电场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以此来确定基本的地质情况。
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物探检测方法及应用范围简介张建清,陈敏,陆二男,周习军,刘润泽,刘鸿兴,凌巍(长江设计院长江工程物探检测公司,湖北武汉,邮编:430010)摘要: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开工,标志着我国水能开发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至今已10年有余,这10余年也是我国经济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无论筑坝设计技术、工程施工技术和建设管理水平等均有很大的提高;物探无损检测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最显著的标志是物探技术由原来的仅仅服务于水电工程的前期勘察转变为服务于水电工程的各个阶段;跨出了物探技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性一步,同时也开拓了物探技术服务的新领域――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物探无损检测,她能对水电工程施工期的建基面质量、基础灌浆质量、混凝土质量、锚杆锚固质量、地下硐室围岩及衬砌质量等进行评价,较好的解决了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提高了隐蔽工程验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促进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更好的保证了工程整体的质量,实现了物探无损检测技术参与工程建设质量验收的目的。
关键词:水电工程质量评价无损检测1、前言巍巍大坝耸立大江、大河,人们在欣赏她的壮观和美丽的同时,可曾想到她的建设者为之付出的辛勤和劳动;要建设一座安全可靠、效益明显的大坝,需要经历很多环节,从河流的规划、选址、预可到初设的前期,到最后工程施工;每个环节都非常关键,稍有不慎,均会满盘皆输。
因此,水电工程的建设者们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实践着工程建设的每一步,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水电物探工作者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物探技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水电界,一开始主要从事的是水电开发的前期工作,即:通过物探方法了解规划或建坝区域的地下地质情况;因此,物探方法基本上定位为勘探的四种方法之一,一旦到了工程施工期,物探基本上就失去了其用武之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水电建设的攻坚项目——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由于坝基岩体中存在缓倾角裂隙,钻孔取芯又不能反映相关性状和参数,而这一地质问题是影响大坝设计方案的关键因素;当时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物探队与国内有关院校联合研制出了钻孔电视,成功的解决了这一严重困扰设计人员的问题,也开创了物探方法技术服务于施工期的先河。